中国有哪些可持续发展建筑2017财政税收政策和税收补贴政策

绿色建筑补贴政策
百分网【政策】 编辑:李双谷
全国性政策趋向1. 2004年12月,胡-锦-涛在中央的经济工作会议上,讲到中国的住宅必须是节能省地住宅,后来又改成节能省地环保住宅。之后温-家-宝在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把它叫做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2. 十七大提出坚持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3.国务院公布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工业、交通、 建筑及四大领域“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部署,并要求下一 阶段各地区、各部门抓紧落实《方案》具体要求。4. 2017年9月,温-家-宝总理批示,发展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改善居住舒适性、健康性和性,不仅是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大问题,而且直接关系群众的直接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利益。5.中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草案主题报告时就指出,今后要全面推行绿色建筑“以奖代补”的经济激励政策,具体可从专项补贴、物业税减半征收、土地招拍挂前置条件、适当提高容积率、购房贷款利率优惠等方面着手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6.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年)中,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作为重点领域“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下的优先项目。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总体战略目标是以实现国家“十一五”规划约束性指标为契机,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通过实现绿色建筑的“四节两环保”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7.根据财政部 、建设部印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将对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建设项目给予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上的资金支持。其中,明确规定对盈利性弱、公益性较强的改、扩建项目,将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财政补助资金。8. 中国1986年颁布了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开始倡导建设节能建筑。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以节能50%为目标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截至2002年,全国城镇共建成节能建筑面积3.2亿平方米,节能1094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2326万吨。并且根据有效数据统计,表明在中国有76%的人愿意多花42.3%的钱住在一个绿色住宅里面。地方性政策趋向1. 深圳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深圳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领等系列工程的通知,即市政府的42号文件。其中关于打造绿色建筑之路的行动方案是9个配套文件之一。市领导把这个文件称作为1980工程。深圳市建设局将2017确定为绿色建筑年,以此为新的起点,推动绿色建筑功能向纵深发展,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在“十一五”期间,推动建立较为完善的绿色建筑法规制度体系,形成一套权威有效的绿色建筑认证标准体系,建筑能效测评与能耗体系。根据《深圳市绿色建筑评价规范》,深圳地区设立绿色建筑奖励专项资金,对于获得较高等级绿色认证的项目,在招标政策、资金补贴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奖励和优惠。2. 上海针对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发展已推出上海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办法(试行)》,应用可再生能源的,房地产企业能拿到50元/平方米的政策鼓励。3. 根据《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取得我市绿色建筑竣工标识的工程项目,可按有关规定向相关部门申请享受国家及我市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按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建设1000万平方米以上的绿色建筑。4. 江苏省政府依据《江苏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设立了“节能减排(建筑节能)专项引导资金(每个区域补贴1500万元)”,要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新开工项目中,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项目比例不低于50%,且其中50%的绿色建筑至少达到二星级。5.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民用建筑节能规划》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精神和“十二五”时期首都节能减排与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今后五年本市建筑节能的发展目标、重点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全市“十二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二五”时期本市建筑节能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北京市未来的工作重要和任务目标是将绿色建筑和住宅产业化工作实现新突破。在未来科技城、丽泽金融商务区、海淀北部新区等组织绿色建筑园区的试点示范。绿色建筑由单体建筑向绿色园区扩展,重要功能园区和政府投资项目均要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十二五”时期建成绿色建筑3500万平方米,到2017年产业化施工的住宅达到当年建筑量的30%以上。6. “十一五”期间,河北省绿色建筑建设不断推进,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一体化应用达8000万平方米,新竣工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率达36%,高于国家“十一五”35%的目标要求,并有20个项目列入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53个项目确定为省级示范项目。根据河北省的资源与工作实际,建议未来5年河北省绿色建筑建设应 瞄准“5个重点”、抓好“5项示范”、完善“5大支撑”,即绿色建 筑“555”发展思路。并且在日起施行的《河北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专设一章对“可再生能源利用”做了规定。强化财税支持。采取财政贴息、财政补助、税收优惠等措施,支持发展绿色建筑。在绿色建筑的建设中,对规模化、一体化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可适当给予减免所得税等。邢台、保定等市已有好的做法,如邢台市对日后开工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项目,给予城市建设配套费减免50%优惠等。
[绿色建筑补贴政策]相关的文章
【政策】图文推荐您当前位置:
我院举办《中国财政可持续发展研究2016》报告发布会
发布时间:&&
3月30日下午,在学术会堂606,我校财政税务学院以“中国财政可持续发展研究”为题发布了《中国财税研究报告2016》,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专家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进一步深化了学术界对中国财政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
《中国财政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由我校研究生院院长马海涛教授担任主编,由十余位财政税务学院和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中青年学者参与研究与写作,历时近一年时间完成,凝聚了课题组成员的智慧和辛勤付出。当前美国特朗普总统履新和英国脱欧使得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强,“逆全球化”势力有所抬头,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大国财政建设、推进全球财经治理都带来了一定挑战。报告针对我国经济新常态以来,财政收入增速走低、财政支出压力增加、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攀升的情况,就中国财政可持续发展问题,从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赤字、政府债务、全球化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深入、系统的分析。
&李俊生副校长致辞并发言。他指出,财政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不能完全按欧美的范式来研究中国问题,应结合中国丰富的实际加以研究。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与欧盟、美国都不同,特别是当前英国脱欧,与财政紧密相关,背后就有各成员经济体发展差距过大、“吃财政大锅饭”的问题,值得国内学者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此外,李俊生教授还就政府与市场问题、财政资源配置、增值税按消费地原则课征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政府部门看待问题往往习惯从保稳定、讲政治的高度注重“感性”,高校学者应该“讲理”、强调“理性”,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更多专业、学术的观点。
研究生院院长马海涛教授总结了我校财政税务学院近年来在基础理论研究、国际学术交流、研究团队建设和服务国家决策等方面的一些探索和经验,并对近年来发布的一系列研究报告进行了回顾与总结。财政税务学院的研究报告系列包括《中国财税研究报告》、《中国税收发展报告》、《典型国家政府预算制度研究》、《政府财政投融资研究》、《中国财税史研究》、《中国税务教育发展报告》等六大系列。这些研究成果,在促进学科建设、提升研究能力、服务国家决策、促进学术交流、提升我校财税学科地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会议由财政税务学院院长白彦锋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郭庆旺教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研究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主任刘怡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院长姚东旭教授等专家学者对报告进行了点评和研讨。
高培勇教授、郭庆旺教授、白景明研究员、刘怡教授、姚东旭教授、宋志刚编辑等分别发言,各位专家围绕着报告的内容,从中国财政赤字的计算、周期性赤字与结构性赤字划分、政府基金对财政赤字的影响、政府资产所带来的预期支出风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各位专家普遍认为,财政可持续发展问题既是世界性难题,也必须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具体分析。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在推进“放权让利”的过程中,财政的两个比重不断走低,但是由于当时预算外收入的大量存在和我国强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实现了平稳快速发展。因此,中国的财政可持续问题既有国际普遍性、也有自己特殊性的一面,不能片面地用国际尺度来丈量中国的财政风险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财政收支矛盾不断突出,这时更需要对财政可持续发展问题给予高度关注,需要“警钟长鸣”,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在财政赤字问题上,我国存在四本预算,赤字口径不同,还有“软赤字”和“硬赤字”的不同说法,但欧盟马约规定财政赤字占GDP3%的警戒线不应被突破。近年来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积累了大量优质资产,但这些资产的维护也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累积的大量债务还本付息支出也增加了未来“降成本”改革的压力。就地方融资平台问题,有专家认为通过市政债券改革“开前门,堵后门,修围墙,筑篱笆”确实重要,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过去地方融资平台发债,银行等金融部门会就贷款利率等进行严格把控,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金融企业的自我风险防控将财政风险进行了“把关”,是一种市场化的风险防范行为。现在改为发行地方债之后,协议利率水平普遍较低,财政风险反而有不断累积的可能性。凡此种种,都需要加以深入分析。
& & 最后,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党委书记樊勇进行了总结,他感谢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和对我院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并希望能够一如既往地对我院的发展给予关心和支持。
& & & & & 来自《世界经济》、《中央财经大学学报》、《中国财经报》、《中国税务报》的各位专家,以及财政税务学院的部分老师和学生(陈珊珊、崔芮、李世昌、董雨浦、陈金皇、董书娜),一同参加此次会议。 &
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主教学楼8层 电话:010-版权所有 @解惑文化产业财政补贴的税收政策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文化名人访把能源消费强度目标和长远能源战略紧密结合起来;――2006年工作回顾和今后工作展望;在2006年,FisherMoorFoundat;在2006年,中国可持续能源项目继续推动能源立法;中国可持续能源项目坚持不懈地推动政策研究,在各个;发改委日开始启动千家企业行动计划;发改委总共批准115万千瓦风能特许权项目,建成后;轻型车燃油效率标准,现已送
把能源消费强度目标和长远能源战略紧密结合起来
――2006年工作回顾和今后工作展望
在2006年,Fisher Moor Foundation(费舍基金会)与派克德和休利特基金会一起支持中国可持续能源项目发展。费舍基金会在今后三年内,共捐赠150万美元(每年50万美元),费舍基金会的加入,即反映了国际上对中国能源问题兴趣愈浓,也说明了中国可持能源项目取得的成绩。我们希望,在中国政府和研究单位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大家的努力,把政策研究搞得更好,吸引更多的基金投入,制定和实施可持续能源政策和战略。
在2006年,中国可持续能源项目继续推动能源立法和配套法规体系建设。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初正式生效后,发改委等部委已陆续出台了若干配套法规政策,使可再生能源法能很快得以贯彻落实。在今后几个月的期间,通过实践和讨论,使有关法规政策进一步完善。1997年节能法公布实施以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随着形势的变化,迫切需要对节能法进行修改。在全国人大财经委的主持协调下,组织国内外专家,讨论和修改节能法。修改后的节能法将会巨大地促进十一五节能规化目标和长远节能战略的实施。在国务院能源办的协调组织下,正式启动能源法的起草工作。能源法是上位法,是能源部门的综合大法,是指导能源发展长期战略的法律基石。能源法的起草和公布,是能源界的大事。在电力供需关系较为平稳时,应加快修改后的电力法的出台实施,推动电力改革,促进环保节能。
中国可持续能源项目坚持不懈地推动政策研究,在各个部门取得不少成绩。最近的进展也颇鼓舞人心。建设部已完成建筑节能标准管理条例并已在2006年5月上报到国务院待批。管理条例要求省市政府加强实施力度,贯彻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研究单位提出一系列建筑节能财税激励政策,鼓励投资,提高高能效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投资可从税前利润扣除。政策建议正在准备并提交国务院考虑。国家电视机标准从日生效,这也许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待机装置与电视机相结合的标准。这个标准实施效果相当于2010年减排242万吨二氧化碳。
发改委日开始启动千家企业行动计划。千家企业2004年消耗了全国的33%能源,计划在2010年减少能耗1亿吨标煤,约242万吨二氧化碳。9个主要耗能部门协会共同商讨如何贯彻实施千家企业节能行动规划。环保总局的减排10%的目标采用GPS方法将总量目标分解到省,使主要污染物削减10%的目标得以落实。
发改委总共批准115万千瓦风能特许权项目,建成后可减少CO2排放360万吨。发改委计划在年间关闭17000MW小火电电厂和7000MV燃油电厂,即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也为建设大型高效电厂腾出可供发展的环境容量。
轻型车燃油效率标准,现已送交有关部门,我们期待3-6个可获批准。石油公司提出改善燃油质量标准年全国范围内含碳量减排到150ppm。目前国外含碳量低于50ppm,甚至达15ppm。
北京第一条BRT于日正式开通。现准备建造三条BRT线路,2008年达到60公里。杭州快速公交(BRT)于日开通。每天可运载5万人次。济南已开始建造第一条快速线,预计2007年完成。
财政部实施新的车辆消费税,税率差别鼓励生产清洁环保省油的小型汽车。北京环保局公布新的汽车排放标准实施方案。日,现有车辆采用欧3标准,2007年,轻型车量欧4标准,2008年所有车辆欧4标准。上海在今后五年内,计划生产1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
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进展,但我们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凝聚聪明和才智,拓展视野,将近期的节能目标与长期的能源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邓小平在1979年制定的宏伟发展目标正逐步实现。2020年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和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现在看的更为明晰和可行。实现目标的最大限制性条件是资源和环境。按十一五的能源经济发展水平,以能源消费翻一番保证GDP翻两番的既定战略,2020年能源消费有可能达到28亿-30亿吨标煤。
从2050年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中国能源资源、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就变得极为重要。在此期间,将发生许多根本性的变革和转变。矿物能源消费必须要设有一个上限。2020年以后,即使矿物能源弹性系数为0.5,受到资源限制,如此巨大的能源消耗量是不能承受的。矿物能源弹性系数要从减低到0.25,再减少到0甚至到负数。能源消费曲线要出现几个有重要意义的拐点。中国的环境将开始逐步偿还生态欠债,要求开发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并使其扮演显著的角色。再显秀美山川的目的应在此期间得以实现。气候变化的要求,促使中国须承诺和承担必要的减排义务。通过努力,将大气层二氧化碳含量和温室上升的趋势,控制在450ppm和2℃以下,以共同应对人类有史以来的巨大挑战。上述这些量化目标是中国可持续能源项目设定的长期战略目标。
十五期间能源发展的状况偏离了2020能源战略目标。高速的经济增长依靠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这种增长方式产生的直接结果是,能源浪费严重,环境恶化加剧,公众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国外能源供应依存度增大。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局面,使“保障供应、节能优先、结构优化、环境友好、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经济结构改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根据年的经历估计,这部分的节能率占60%~70%。换句话说,节能潜力中,很大一部分要靠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的改变来实现。据2005年统计,工业能耗占总能耗的60%左后,是主要的能耗大户。行业和产品单耗水平普遍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缺乏现代服务业支持的工业,包括重工业,很难有高的资源效率和经济效益。市场机制在这种转变中发挥着主要的作用,政府通过利用市场机制的手段,在价格、财政、税收和投资上加以引导,促进经济结构向耗能少、污染轻、清洁化、循环利用的方面转变。
中国的城市化步伐加快。从2000年到2005年,农村的富余劳力持续向城市流动,城市每年增加2千万人口,城市化每年上升1.5个百分点。中国人口的自然增长每年要求GDP增长0.9个百分点以克服人口增长带来的消费需求。旺盛的住宅和汽车的购买需求,是拉动工业、交通和住宅能耗上升的原因。例如,城市空调的普及是造成近几年电力的高峰负荷严重短缺的主因。改变人们和社会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是一种根本性的变革。
能源的开发、利用、转换、运输和利用是人类危害环境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在快速发展时期必须把经济社会目标与资源环境目标相协调。近年,中国人的收入提高了,但吃上放心的食物、喝上清洁的水、呼吸上新鲜空气却成了问题。据国家环保总局公布,全国有60%以上的城市的空气质量,是处于不适宜公众健康的污染等级。这就是由于经济目标与环境目标不协调,最终使经济目标与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背离的结果。
与国际上先进的能源技术和转换效率相比,中国要普遍低15%~35%。这几年能源科技发展速度不高,主要是国家在科技方面的投入不足所引起的,中国整个科技的投入占GDP的
1.5%,但在能源上的投入,尤其是节能和清洁能的投入更少。“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由于科技研发所带来的共有性,使竞争者不愿投入大量物力人力搞科技研发和示范,这种科技创新市场的失灵,急需政府发挥主导和引导作用。
十一五能源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极其深刻,我们需要深入地研究,加以总结。为了应对能源发展上的严峻挑战,中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方针中对总的经济和资源发展的协调方针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单位GDP能耗强度第一次作为政府规划中的主要限制性指标之一,反映了中国政府实施科学发展观,转变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决心。
能源消耗强度降低20%左右的指标由于有了量化的标准,为节能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次极好的机遇。按照国家的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要求,限制性目标要进行部门和地区分解。可按不同地区经济、环境容量和科技发展的层次,制定本地区的能源消耗强度目标。这些目标也可按行业,如工业、建筑和交通部门具体划分,使目标分解落实到行业、企业和单位。
我们需要建立能耗预警指标等级,当能耗的水平接近、达到或超过这些预警指标时,要有不同的应对方案,及时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采取有效的措施,将能耗降下来,保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了确保指标准确可靠,要通过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单位能源供应和消费总量的报告,通过典型的实例调查,对能耗指标加以核实。
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提高节能和清洁能源的投资比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能源投资在整个基建投资的比重逐步下滑,而节能投资在能源投资比重中降速更快。这也是导致近几年能源供应紧张和能效提高缓慢的主要因素之一。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能源基建投资在年要达到18万亿元,新能源、节能和能源环保应占能源投资的40%左右,大约需要7万亿元,平均每年投入4000多亿元。要解决这么大的资金需求量,主要要依靠国家的投融资政策,吸引各方面资金投入可持续能源建设。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国家投入,以示范性的高新技术为主导的项目作为投资方向,迅速提高整个经济结构的低能耗和清洁化。
拓宽投资渠道,鼓励投资主体多样化,包括取消企业、民间、个人和外资的投资限制,打破国有企业对能源行业的垄断,改善可持续能源发展的融资环境。在贷款贴息、投资补贴方面给予支持。国家的政策金融机构要将重点从盈利性项目转向社会效益好的节能和基础性投资,例如热电联产的热管网建设和可再生能源的并网设施和输配电设施等。国家应要求和鼓励商业银行按一定比例,支持节能和清洁能源发展。在工业领域,要引导投资向技术含量高、能耗低的项目投资,严禁向污染和能源浪费大的企业和项目投资。在规划和决策中,要运用“综合资源规划”方法,分析和平衡供应和需求的投资选择,使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投资效益。
国家对现有企业节能和防治污染的技术改造提供贴息贷款。在各主要工业,抓准主要投资倾斜对象,如汽车行业的混合动力技术和水泥行业的大型干法立窑等。在建筑行业支持新型绿色节能建材,扩大市场份额。在交通领域,要以汽车为节能重点,推动汽车整体的效率。在城市大力发展公交系统,尤其在投资少运力高的大容量快速公交汽车系统上,鼓励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加快公交系统发展。
建立中国能源战略的财政税收体系。这种体系包括有正向激励政策,逆向限制政策和交叉补贴政策。财政手段是政府采用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促进能源和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正向激励政策包括有政府预算支出、国债投入、财政贴息和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财政担保等。2005年国家财政收入3万多亿元,约占GDP总量的20%。国家已有能力利用财政税收工具加大调控手段。财税工具可以矫正市场失灵,对投资和消费行为有巨大的导向力,使财税杠杆成为实现政府政策目标强有力的工具。
逆向限制政策的效果有时比正向激励政策力度更大,效果更好,但实施成本较大。这类手段主要是税费形式,例如环境税费、消费税、燃料税、能源税、资源税、出口补贴等。国家应考虑的税费包括提高环境污染排放收费标准和资源税率,使其达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水平。开征多年议而不决的燃油税,抑制石油消费的增长过猛和保障石油供应安全。尽快推出能源税,抑制和迫使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采用清洁和循环方式生产,并补充国家税收因减免税收的政策带来的收入减少等。应尽快制定这些税种推出的时间进度表。
强化能源环境的外部性管制。自由市场经济不能自然地实现能源环境目标。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能源环境法律体系,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改革环境监管体制,完善相应的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保障能源环境法律的实施。国际经验表明,针对耗能产品和高耗能产业和企业制定和执行不断提高的能效标准、环保标准,设立更加严格的市场准入门槛,有利于优化结构、促进技术进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加强监管体制建设。监管能力不足、执行力不够是影响法规效率的重要因素。与政府能源管理机构改革相配套,要进一步完善独立的能源监管机构。赋予监管机构实质性监管内容和权力,例如价格确定、市场准入、投资审备、能源市场监管等。使监管机构在实现能源管理机构的政策目标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能源和环境监管部门要加强协调,使20%节能目标和10%的重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相互促进。提高环境收费的利用效率。能源开发利和环境保护密不可分。把环境污染的收费用于源头能源利治理,例如在发电部门,可采用发电绩效标准,按发电量分配排放指标和排污权交易,是提高排污收费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深化能源价格改革,进一步发挥价格的导向作用。能源价格政策要以促进节能为核心目标,并支持清洁能源发展。不仅反映生产经营成本,而且也包括资源、环境成本的市场价格,是有效配置能源成本最低的途径。要积极推进价格政策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能源市场的价格信号应在实现“一翻保二翻”和20%节能强度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
实现“十一五”节能、环保目标的方式与途径研究
(总报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一、实现“十一五”规划节能、环保目标所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1、“十五”时期能源发展、环境保护状况的评价以及发展趋势的判断
“十五”时期出现了两个日益突出的问题:一是能源消费过快增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93,单位GDP能耗不断提高,节能率自2003年开始由正变负;二是环境污染问题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十五”规划中设定的环境保护目标未能实现。
按照此趋势发展下去,“十一五”规划确立的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节能目标、以及主要污染物(特别是SO2)排放总量降低10%的目标难以实现。从2006年作为“十一五”开局年上半年的情况看,并未有所改善,实现“十一五”时期的节能、环保目标面临着巨大挑战。
2、“十五”时期节能、环保领域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导致“十五”时期能源、环保领域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三个原因最为关键:一是战略不明,“十五”时期并没有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导致能源消费出现无节制增长;二是政策缺失,并没有形成法律、政策、标准等系统性的制度体系,尤其是没有建立起有利于节能、环保的行之有效的经济激励机制;三是监管不力,现行的能源管理机构和管理方式并不能做出灵活的反应,也不能及时应对出现的新问题。
二、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基本原则和途径
1、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多管齐下。经济手段最为关键,法律手段是重要保证,同时现阶段需要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二是远近结合。既要着重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更要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
三是上下联动。需要落实中央与地方以及中央各部门的各自责任,既要将国家的节能、环保目标落实到各级地方政府,也要避免责任的简单下移,中央政府的措施必须尽早到位。
2、三个基本途径
总体而言,有结构节能、技术节能、制度节能三个基本途径,制度的设计和调整又对结构、技术产生重要影响。
近期和中长期三个途径应各自发挥何种作用。从近期来看,应从制度因素入手,尽快抑制高耗能行业的无序发展,促进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中长期角度,采取技术跨越战略,实现重大领域的技术创新,经济结构得到显著优化。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专业论文、外语学习资料、中学教育、中国可持续能源项目31等内容。 
 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前景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前景隐藏&& 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前景 应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 实现以下 4 个方面的转变: (1)从“高资源消耗、...  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 ) “我国能 源可持续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中美两国科学院与工程院 (两国四院) 合作研究项目“城( 市化-能源-清洁空气”...  沼气是一种无污染可再生能源,沼气项目的建设,为缓解我县农村能源短 缺现象,...[中国“产业沼气”的开发及应用].[J].农业工程学 报.):1--6 ...  浅析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摘要: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水电项目可以很好的和防洪、抗旱、农业灌溉结合起来,取得更大的综合 社会经济效益...  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隐藏&& 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对发展模式的再认识 20 多年来,我们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增长,成就举世瞩目。现在...  龙源期刊网 .cn 德国能源转型对中国可持续能源发展的启示 作者:杨富强 来源:《WTO 经济导刊》2013 年第 03 期 德国能源转型方案为气候...  中国能源.doc 2页 免费 磁能源可研报告_doc 95页 10财富值 中国与拉美国家能源...第二阶段的特点是研究努力,试点项目,建立一个框 架(pol -冰/战略制定)和财...  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隐藏&& 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杜祥琬 感谢中直工委和科协举办报告会, 让我有机会与大家一起讨论我们国家的能...  中国经济能源可持续发展构想_能源/化工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中国经济能源可持续发展...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建设工程经济》计算题考点及例题 《建筑工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政政策与税收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