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市场竞争手段阶段市场竞争手段主要是靠什么手段来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设置的一门新课程,由“98方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三门课程合并而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所涉及的内容是我国高校长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从来没有间断过。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丰富和发展,这门课程不仅从名称,而且从教学内容体系上都不断有重大的革新和改变。
我校始建于1958年,从招收的第一届学生开始,就根据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课程设置,讲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课程发挥当时石油战线”两论”(毛泽东《矛盾论》和《实践论》)起家的艰苦创业精神和以王进喜为代表的”铁人精神”的育人功能,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产生了重要作用。前后历时8年,直到1966年”文革”停课。1972年我校复课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也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相关课程,主讲这些课程的有姜岚、杜跃富、施宝章、刘玉堂等老师,他们根据理工科院校的基本特征和培养目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石油各专业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简明易懂、务实好用”的鲜明特色,深受学生欢迎。
上世纪80年代,我国高校遵照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成功经验,重新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根据这一通知精神,设置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完整统一。我校也根据上述通知精神开设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姜岚老师作为主讲这门课程的资深教师,参加了石油部部属高校本课共用教材的编写工作,还参加了四川省适合理工科院校学生使用的统编教材《马克思主义原理(理科版)》的编写工作。在姜岚老师的带领下,一批年轻教师成长起来,他们除继续坚持”简明易懂、务实好用”的课程特色外,还总结出”一化两贴近”(教师讲授通俗化,讲授内容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教学方法,使这门课程在我校一直保持着良好声誉。
1998年6月,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对高校”两课”设置及教学内容体系再一次进行改革,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立设置为一门课程,名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同时贯彻”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体系上作了重大调整和更新,增添了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重大发展的新内容。在这一转换过程中,课程负责人徐纪律和中青年主讲教师张小飞、李学林、谭祖雪、刘浚等一道,在继续保持和发扬本课程多年形成的特色和方法基础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加强教学针对性和时代性,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上狠下功夫,不仅保持了本课程在本校的优势地位,而且在省内产生了重要影响,本课程于2004年6月在获得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同年8月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2005 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新方案,重新确定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新方案,在新老两位课程负责人徐纪律和张小飞的带领下,在陈怡男、李学林、崔发展、张华春、李世伟、刘浚等教研室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在总结多年来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从课程体系、课时安排、教学方式方法与考试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出版了与该教材配套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生练习册,在保证学生原汁原味地准确、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课内和课外实践教学环节,把提升学生使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中心工作,维持并进一步提升了该课程在本校乃至省内的良好声誉。
2 &nbsp&nbsp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3 &nbsp&nbsp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4 &nbsp&nbsp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5 &nbsp&nbsp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6 &nbsp&nbsp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7 &nbsp&nbsp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8 &nbsp&nbsp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2)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3)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结果。&(1)垄断就是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2)垄断产生的原因:&①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②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③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1)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2)垄断组织的形式有:短期价格协定、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3)垄断组织的本质:通过联合达到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1)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2)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3)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1)在竞争目的上,自由竞争主要是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超额利润,不断扩大资本的积累;而垄断竞争则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力。&(2)在竞争的手段上,自由竞争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如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等,以战胜对手;而垄断组织的竞争,除了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的手段,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激烈。&(3)在竞争范围上,自由竞争时期,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而且主要是在国内市场上进行的;而在垄断时期,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经济领域的竞争多种多样,而且还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进行竞争。&(1)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2)随着生产集中和垄断的发展,银行资本由集中走向垄断,工业垄断资本对银行的依赖增强,大银行同大企业的金融联系更加密切,形成了固定的关系。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1)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2)金融寡头支配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上层建筑,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①通过“参与制”实现对经济领域中的统治。&②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对国家机器的控制。&③通过掌握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实现对国家内政外交的左右。&(1)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2)垄断利润来自于剩余价值:&①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②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③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国外利润;&④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1)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自己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2)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3)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4)垄断价格造成的后果:抑制了市场上价格的自由波动。垄断价格长期背离生产价格和价值,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体现。&(1)从全社会看,整个社会商品的价值,仍然是由生产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垄断价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整个社会所生产的价值总量,它只是对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作了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2)从全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③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满足国家机构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高科技、高风险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和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出售给私人,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开办合营企业,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合并,国有企业对私人企业进行参股和国有企业转由私人租赁或承包经营。&(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企业大量订货,为私人垄断企业提供了有保证的国家市场;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直接、间接地资助私人垄断企业;国家通过社会福利开支,提高社会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为私人垄断企业创造市场条件。&(4)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宏观调节主要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微观规制则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资产阶级国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调节经济过程和经济活动,这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3)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4)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讯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更好地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1)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2)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3)争夺商品销售市场。&(4)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1)借贷资本输出,即由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银行、企业把资本贷给其他国家的政府、银行或企业。&(2)生产资本输出,即在国外直接投资,独立创办企业,与外国资本合营,或者收购外国已有的企业等。&(3)商品资本输出,为了获得丰厚的高额利润,资本家把过剩资本用商品资本的形态投向国外市场出售。&(1)私人资本输出:私人对外直接投资;各种对外证券投资;私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对外贷款;私人在国外的房地产投资和存款;私人对外开展商品和服务贸易等。&(2)国家资本输出:政府及其所属的金融机构的对外贷款;政府的对外援助,包括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向国际机构的投资,如对世界银行、欧洲开发基金、国际开发协会、亚洲开发银行等投资;政府在国外的资产等。&(1)私人资本输出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或利息,同时也是加强剥削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的手段。国家资本输出则一方面为私人垄断资本服务,另一方面为维护世界资本主义制度服务。&(2)资本输出的实质是攫取巨大利益和扩大垄断实力。&(1)对于资本输出国:&①资本输出为其带来了巨额利润,加速了资本积累,增强了垄断资本的实力;&②资本输出带动和扩大了商品输出,巩固和扩大了垄断资本的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③大大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④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控制,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垄断优势地位。&(2)对于资本输入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积极作用:&①吸收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②引进了比较先进的机器设备和工艺技术,同时培训了一批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和企业管理干部;&③利用外资和技术,建立一批现代工业,改造老企业和旧设备,优化了产业结构;&④利用外资扩大生产,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了产品质量,扩大出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⑤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收入水平。&(3)对于资本输入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影响:&①付出了较大的经济代价以及环境污染、能源和资源消耗的代价;&②产业调整和布局有可能受制于外资的投资战略;&③外来资本和跨国公司投资增加,冲击本国的民族工业,并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控制权;&④债务负担加重,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⑤对国际资本的依赖性增强,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等。(1)国际垄断同盟,是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立起国际垄断资本的联盟,以便在世界范围形成垄断,并在经济上瓜分世界。&(2)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是通过垄断组织间的协议实现的,而协议的订立、瓜分的结果又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和基础。&(3)早期的国际垄断同盟主要是国际卡特尔,即若干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或经营某种产品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国际卡特尔协议,垄断和瓜分这种产品的世界市场,规定垄断价格,谋求垄断利润。&(4)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1)国际经济协调的具体形式包括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协议以及地区性的经济组织和集团等。&(2)国际性协调组织主要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西方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等。&(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1)新殖民主义: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更多地采取比较缓和和隐蔽的手法,打着所谓援助的旗号实现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控制。&(2)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因为:①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对内通过“参与制”和“个人联合”谋求从经济到政治对整个国家的统治;②对外运用经济的、政治的甚至战争的手段进行扩张,谋求对整个世界经济和政治的控制。&(1)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2)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的动因主要有: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②跨国公司的发展;③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2)经济全球化能够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但其主要受益者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如果善于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合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有效地应对其挑战,经济全球化对其也具有积极影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3)经济全球化也具有制约甚至破坏全球生产力发展的消极后果: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②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③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④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院长,教授,1964年11月生,四川南充人,硕士生导师,校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社科普及专家,四川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专家组成员。担任四川省哲学学会副会长,四川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198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哲学本科专业,获哲学学士学位;
2004年8月毕业于复旦大学,获硕士学位;长期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等课程。2000年6月参加四川省高校“两课”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获三等奖;2002年7月受四川省教育厅表彰获“四川省高校‘两课'优秀教师”称号。2008年6月获四川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连续四届获得四川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以上奖励,其中2002年12月获二等奖(排名第五),2005年1月获二等奖(排名第一);2009年2月获一等奖(排名第四);2013年12月获二等奖(排名第二);2007年6月获四川省精彩一课讲课比赛一等奖;2007年10月获全国多媒体课件比赛三等奖;2014年9月获四川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二);主编的专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获得四川省第七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2015年4月荣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4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称号。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1项,主编与参编专著8部,公开发表论文30多篇。
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姓名:李学林 &民族:汉族 &出生:1963年3月生 &籍贯:四川省南充市 &职称:教授学历:四川大学,哲学专业,1984年7月,获哲学学士学位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5年1月,获法学硕士学位邮箱:&奖励:2009年,获四川省优秀教师称号&2008年,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9年,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0年,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社会职务:&四川省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南充市党史学会副会长&南充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开设课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西方社会思潮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社会学原理与方法》&科研项目:2011年-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邓小平社会建设理论研究(主持)&2006年-2008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四川石油企业与资源所在地构建和谐关系研究(主持)&2008年-2010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四川石油产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石油循环经济研究(主持)&2009年-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油气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系统构建与发展研究(参与)&科研成果:文章: 1998年,“论毛泽东对公平与效率的超经济探索”,《毛泽东思想研究》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999年,“试论中西辩证法的差异”,《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2000年,“生育行为的道德分析”,《人口与经济》第6期&2007年,“毛泽东荣辱观与新中国道德信仰转型”,《毛泽东思想》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07年,“毛泽东社会公正观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党史研究与教学》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11年,“中国共产党从斗争哲学到和谐哲学行动逻辑的转换”,《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2012年,“彝族、藏族生态观与川西少数民族地区新能源开发利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2013年,“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管理价值取向的变化”,《探索》第6期&著作:2013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专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解读》(专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弱势群体》(专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周公评传》(专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四川石油企业与资源所在地构建和谐关系研究》(专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年,《中国民俗文化及其影响》(专著),光明日报出版社。
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姓名:张华春民族:土家族出生:1980年8月生籍贯:湖南溆浦职称:副教授党派:中共党员导师:硕士生导师学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获法学博士学位邮箱:奖励:2011年获校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8、2012年获校级科研管理先进个人2次2008年获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次2013年获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2010、2011年获得校级课堂教学竞赛二、三等奖各1次2009年以来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2009年制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多媒体课件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社会兼职:成都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会长全国物理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青年德育工作者协会理事四川省逻辑学研究会理事四川省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科技哲学开设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科学技术史》;《科技伦理》等&科研项目:序号科研项目名称项目来源项目时间排名1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的社会环境研究省规划SC12C002)3.12负责2弦论的哲学研究国家社科(11BZX033)4.05第三3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心理基础研究省教育厅(09SB111)2.10负责4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传统伦理资源及其现代应用研究校级(2010XJR027)1.10负责5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的环境及社会机制研究校级()3.06负责科研成果:序号论文题目期刊名称发表期数1当代技术中实践推理与理论推理的一体性科学技术哲学研究CSSCI<span style="font-size: 16font-family: 宋体;color: #16年第2期2何为康德自然形而上学先天综合判断的第三者湖北社会科学CSSCI<span style="font-size: 16font-family: 宋体;color: #15年第12期3CSSCI<span style="font-size: 16font-family: 宋体;color: #15年第09期4CSSCI2012年第05期5 CSSCI2012年第10期6 CSSCI2011年第07期7 CSSCI扩2012年第04期8 CSSCI扩2012年第06期9 CSSCI扩2012年第03期10(中文核心)2012年第11期<span style="font-size: 16font-family: 宋体;color: #2011年第03期<span style="font-size: 16font-family: 宋体;color: #2009年第01期<span style="font-size: 16font-family: 宋体;color: # CSSCI扩2013年第03期
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崔发展 &副院长,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8年生,河南兰考人。四川大学哲学本科,四川大学哲学硕士,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在职博士后。四川省第11批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现主要从事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方面的研究,具体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哲学通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题》等课程。作为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社科基金1项、博士后第56批面上资助1项;主持和参与思政类教改项目6项。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孔子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鹅湖》(台湾)、《文化中国》(加拿大)等国内外刊物公开发表文章近40篇。
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部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姓名:张健丰民族:汉族出生:1981年7月生籍贯:广州职称:副教授教育和研究经历:广东商学院,英语(国际商务)专业,2004年7月,获文学学士学位华南师范大学,科技哲学专业,2010年7月,获哲学博士学位13年7月在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邮箱:研究方向:科学哲学;归纳逻辑;现代英美哲学开设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代表性的文章:(1)“超越的分析性与内在的分析性:兼评蒯因和卡尔纳普关于分析性的争论”,《自然辩证法通讯》2010年第2期。(2)“论吉利斯的主体间概率解释”,《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年第1期
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姓名:刘 浚民族:汉族出生:<span style="color:#59年9月生籍贯:四川西充县职称:副教授职务:政治学院工会主席学历:南充师范学院政治系政治教育专业毕业,1985年6月,获哲学学士学位<span style="color:#88.09—1989.07在北京师范大学伦理学助教班离职进修学习<span style="color:#95.12—1997.12在西南师范大学经济哲学研究生课程班在职进修学习邮箱:&奖励:<span style="color:#98年,获四川省教育委员会四川省高校德育研究会年高校德育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一等奖<span style="color:#00年,获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高校德育研究会高校德育科研第七届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获西南石油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获西南石油学院年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span style="color:#04年获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课堂教学优秀奖三等奖<span style="color:#08年获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著)三等奖<span style="color:#10年获西南石油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二等奖<span style="color:#11年获南充市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三等奖社会职务:四川省伦理学会理事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伦理学开设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科研项目:<span style="color:#03年-2004年,四川省教育厅课题(SA03-085),“两课”教育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研究(主持)<span style="color:#08年-2009年,四川省石油天然气发展研究中心课题(SKB07-05),石油企业公共事务部门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主持)<span style="color:#07年-2008年,南充市2007年规划课题,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研究(主持)<span style="color:#09年-2010年,西南石油大学校基金课题(2010XJR031),胡锦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地位研究(主持)<span style="color:#12年-2013年,四川省石油天然气发展研究中心课题(SKB12—20),基于节能减排的石油企业生产道德规范研究(主持)<span style="color:#13年-2014年,四川省社会科学2013年规划课题(SC13E007),四川石油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主持)科研成果:文章:(代表性的文章)<span style="color:#13年,企业生产道德规范浅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北大核心,CSSCI<span style="color:#12年,邓小平对解决社会矛盾的探索及其启示,《毛泽东思想研究》第3期,北大核心,CSSCI扩展版<span style="color:#12年,,《人民论坛》第2期,北大核心<span style="color:#11年,,《人民论坛》第2期,北大核心<span style="color:#11年,,《毛泽东思想研究》第5期,北大核心,CSSCI扩展版<span style="color:#08年,,《毛泽东思想研究》第6期,北大核心,CSSCI扩展版&
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姓名:潘建屯民族:汉族出生:<span style="color:#73年12月生籍贯:河南洛阳职称:副教授学历:西南大学,外国哲学专业,2005年6月,获哲学硕士学位中山大学,外国哲学专业,2011年6月,获哲学博士学位邮箱:研究方向:现象学与欧洲大陆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开设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西方哲学智慧》,《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科研项目:<span style="color:#12年-2016年,教育部青年项目,“胡塞尔历史现象学研究”(主持);<span style="color:#11年-2013年,省教育厅青年项目,《四川省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研究》(主持);<span style="color:#14年-2015年,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科研创新团队(主持)。科研成果:文章:(代表性的文章)<span style="color:#13年,“胡塞尔历史现象学基本方法探析——兼论胡塞尔现象学三种基本方法的区别和联系”,《现代哲学》第四期,2013年CSSCI来源期刊 <span style="color:#08年,“关于德里达〈胡塞尔“几何学的起源”引论》的思考”,《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十辑,2008年CSSCI来源集刊。著作:<span style="color:#08年,参编《国际法》(教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部门之间竞争的手段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