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去理性认识的形式是和应对经济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引导大学生理性认识金钱(精简篇)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引导大学生理性认识金钱(精简篇)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理性看待大学生消费:大学生“高”消费高在何处
 您的位置:
理性看待大学生消费:大学生“高”消费高在何处
日 13:16:14
 来源:光明日报
】 【】 【】&
&&& 临近寒假了,中央财经大学的学生丁蕴?`却一脸踌躇,她说:“和很多同学一样,买了火车票之后,差不多就身无分文了。” &&&&掐指一算,除了缴纳5000多元的学费和住宿费,在半年里,丁蕴?`已经花出去了4000多元。“这的确是个不小的开销”,她坦言,“但这不是因为我花钱大手大脚,而是‘迫不得已’啊。”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高消费的各种报道铺天盖地,当我们通过这些表象去议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的时候,那些影响他们消费的种种背后因素也开始引起我们的思考。   时空各不同 物价有差异 &&&&在上海读大学的徐志存来自中部的一个县城,他说:“高中时期,我也是寄宿住校,当时每月学习和生活的消费怎么也不会超过200元。上了大学之后,每月六七百都会捉襟见肘。毕竟,上海的物价比家里要高许多。”他举例道,在家乡的高中里,两元钱就能饱餐一顿,到了大学,每顿饭至少也要四、五块钱。 &&&&我国的高校大多设在直辖市或省会等大型城市,而这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往往要高于其他地区。像徐志存这样消费面临地域物价差异的因素的学生,自然不在少数。 &&&&前不久,南开大学的张红烨、陆宁等同学在学校“创新科研项目工程”的支持下,基于对京津冀三地十余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的调查,完成了一项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研究(以下简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来自地级市以下的大学生占到总人数的86%,其中农村大学生占到42%,而本身就来自于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的大学生仅有14%。 &&&&人们对当前大学生消费如此关注,自然也有与历史对比的原因。 &&&&梁秀山先生是1988年毕业的大学生,他回顾起当年的消费情况“我们上大学时,是没有学费和住宿费的,当时一顿饭菜花2、3角钱就够了。虽然我的家境不好,但每个月能拿17元的奖学金,到后来还能剩下几元钱零花。偶尔会有些意外开支,就是花个几角钱去看看电影,或者咬咬牙花一二十元钱买一件迷彩服。” &&&&那么,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真的发生巨变了吗?调查中这样的一组数据为学生说了话:除学费和住宿费外,北京地区大学生月消费额约为615.65元,基本消费(伙食费及生活必需品)和学习相关费用平均为513元,基本消费在大学生总消费中占据了相当比例,透过这样高的恩格尔系数,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当前大学生的消费仍然是以理性消费为主的。 &&&&时代在发展 需求在升级 &&&&郑州大学的张??同学刚刚花数千元购置了电脑和MP3,谈到这笔开销,他心情颇为复杂,“其实我真不想花家里这么多钱,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现在查资料需要上网,作业要交电子版,U盘和MP3也都是当前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手机通讯费也是大学生的重要开支。“上大二之后,身边的同学都有了手机,我也配了一个,要不然,就相当于脱离了集体,和老师、同学们都失去了联系。有时候班级和学院的重要事情,都是通过短信通知的。”谈起当初的那笔投资,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王宇锋一直认为它有着十分必要的意义。尽管对现在每月一二百元的手机费用很是头疼,他还是说:“该花的省不掉。要找工作了,没有手机就是没有出路。简历上必须留下手机号码,因为我们不可能总在宿舍等着接固定电话啊。” &&&&时代和社会都在变化和发展当中,这就必然造成新的大学生消费结构,衍生出新的必要消费项目。张红烨的调查显示出:当前48.88%的大学生拥有电脑,45.5%的学生购有MP3,28.65%的学生有数码相机,拥有手机者最众,达到了74.72%,而到了大四,这个比例更是达到了90%以上,并且,其中八成学生表示是出于求职需要。 &&&&对此,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李家华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大学生的正常消费可划分为生存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而类似于交往通讯费、求职就业费、学习工具费都属于能促进今后人生和职业发展的理性消费。 &&&&社会在变化 环境在影响 &&&&“大学生们每月用于‘交际应酬’的平均费用是84元,其中15.56%的大学生的此项月消费超过了200元”,这是上述调查所提供的另一则值得关注的信息。 &&&&梁秀山先生介绍了他在学校时的交际消费情况:“我们上学时候,大多数时间都在读书。不过也有少数的聚会活动,但社会不像现在丰富多彩,没有这么多的饭馆之类的场所,所以我们顶多是拿着暖瓶打些散装啤酒回宿舍喝。” &&&&“上了大学之后,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所以就经常有各种吃饭、娱乐这样的聚会来增进感情和沟通。如果什么应酬都没有,在某种意义上就说明大学生活很失败”,张??介绍了自己每月近100元应酬开支的“合理性”之后,又发出疑问:“按说,现在的社会是朝着多元化发展的,但为什么我们的交际过程中却跳不出消费的形式呢?这可能也是社会情况对校园的影响吧。” &&&&那么社会环境对大学生“高消费”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在肯定了适当的社会交往消费的必要意义和社会整体消费水平上升对大学生的压力之后,李家华教授对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的非理性消费的影响因素也进行了剖析和解读:一是来自于社会高消费层导引的奢靡之风的“社会诱惑”。少数有社会高消费能力和话语权者代表的所谓“成功者形象”效应,影响着许多年轻人的价值判断。二是校园同辈的示范作用。大学是社会的缩影,同学关系在本质上还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不同背景的学生有着极大的生活差别。 &&&&对于这些现实问题,李家华建议社会要客观、实事求是地分析大学生的消费现象,要去深刻认识并解决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行为评价标准确立的问题,而不是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盲目指责;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要认真思考和解决教育环境的优化问题,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为学生树立高尚的精神导引和健康的行为评价。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作为青年发展研究领域的专家,李家华在最后向大学生们发出了亦师亦友的希望和忠告:学会保持基本的经济理性或消费理性;应建立明确的是非标准,鄙视浅薄浮华之风;树立远大理想,健全和谐人格,坚持艰苦奋斗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自觉抵御高消费诱惑和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通讯员 张弛)大学生消费状况链接&& 2005年大学生每学期人均消费支出4819元,加上假期,人均年消费在1万元左右,已超过全国城镇居民8462元的人均纯收入。而目前大学生平均每学期自筹收入491元、奖学金374元,即自身获得的总收入为865元,仅占每学期支出的18%。也就是说,大学生大部分的生活开销,是由各自的家庭提供。(《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的研究报告》) &&&&根据山西大学哲学系社会学专业近日对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六所高校1000多名大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30.5%的大学生对“如何看待大学生进行贷款或借钱而进行超前消费”表示赞成,39.2%的人保持中立,反对者仅占28%。休闲娱乐消费、形象消费大行其道。有55.7%的被调查者曾在大学期间旅游过,平均每次花费在200元以下者占到65.9%;大学生购买服装时,价格定位在50―200元之间的占到73.6%。调查显示,大学期间曾举行过生日宴会的学生占70.1%,花费在200元以下的占65.7%。65%的大学生曾在恋爱方面花过钱,而35%的人曾为此花费其生活费的15%以上。(新华网) &&&&张女士:我们一家在青海算中等收入家庭,我和爱人都在事业单位上班,年薪不到3万元,但2/3的收入用在孩子身上。我和爱人四年基本没有添置一件衣服。四年内,女儿在重庆读书期间的奢侈消费包括:一台电脑、三个手机、两个MP3以及一个电子字典,往返于重庆青海7次,7次寒暑假在家消费以及四年的手机话费……每一笔开销都在张女士的账本上记得清清楚楚,合计有34800元。(重庆时报) &&&&2004年毕业于苏州大学的谢晓专:大学四年,我最贵的一件衣服是毕业找工作时在专卖店买的一件特价夹克:99元,目前依然是本人身上的主打衣服。我买的最贵的裤子是60元,最贵的鞋60元。……事实上,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父母勤劳能干;自己也算勤奋,拿了大量的奖学金,做过一些兼职;弟弟也争气,为了不让家里负担上了国防生。这样,自己才有机会继续求学、继续深造。而深造求学中,已几乎可以独立承担自己的所有费用。(21世纪人才报《一个农家子弟的大学四年消费清单》)(胥丹丹 摘编)
请您发表感言,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
(责任编辑:
 读图时代炎裔教育:理性看待留学【法国留学生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5,166贴子:
炎裔教育:理性看待留学收藏
近年来,留学已经成为一项很多家庭支付得起的消费,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海外留学大军,高中或者大学毕业之后选择出国,让孩子拥有一段异国学习和生活经历,甚至成为了许多家庭抱有较高期望值的投资。那么,怎样理性地选择留学,让真正的留学,不再是为了一张“洋文凭”,而是一种独特的人生经历体验、思考模式的转变、国际化教育背景的提升呢?我们应该如何理性的看待出国留学呢? 出国前学生应“有所准备”
语言能力是海外留学的必备能力。很多学生在接受了长时间的应试教育之后,缺乏良好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实践勇气,加之不同国家语言环境的差异很大,不能将外语真正地在生活中运用自如。所以准留学生在出国之前,应加强语言学习,做好语言准备。一般来说,到英语国家留学都需要有托福或者雅思考试成绩,区别在于托福适用于北美地区,雅思适用于英国、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目前也有部分美国高校承认雅思成绩。托福雅思都注重听力、口语的考察,内容多涉及美式及英式文化,范围更加广泛,这就需要考生不仅要在语言基础方面投入精力,勤加练习,还要多了解外国文化,有条件的情况下多与目标国家的人进行交流,提升自己的听说能力,以便让自己踏出国门后更快地融入当地社会。
学习能力是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保障。很多语言成绩高的留学生到了国外大学课堂,无所适从,学习成绩非常糟糕,原因在于对海外学校教学和考核模式比较陌生。相比中国学生等待老师主动教授知识的“嵌入式”学习模式,国外的学校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多采用“讨论式”模式,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在导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会将科研工作引入教学课程,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并能学以致用。这就要求准留学生们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前学习一些西方学校课程,适应当地的教学模式。出国后自我管理十分必要
留学生远离父母来到异国生活,所有衣食住行都要依靠自己,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保证留学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面对生活环境的改变,锻炼自己具有融入社会与人沟通的能力、对于时间的管理能力、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等都十分必要。只身在国外生活,首先要保护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管理规定,遵守相关制度,随身携带学生证和护照复印件,牢记当地的紧急电话和中国使领馆的联系方式。其次,在学习之余要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起居,按照个人的身体条件合理安排膳食,注意身体健康,劳逸结合,最好办理当地的医疗保险。还要谨慎交友,交往过程中注意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的风俗习惯,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在安全合法的情况下参与社交活动,尽快适应当地的生活节奏。
充足的资金准备也是留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保障。有专家举例,在美国读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一般为每年13至40万元人民币;英国每年的费用约为19至23万元;澳大利亚为15至20万元;加拿大为10至20万元。相对于美、英和澳大利亚,意大利、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的费用就要低一些,每年的费用一般在10万元以下。很多国家都对留学生有照顾政策,例如免学费,提供打工机会,银行贷款等;学校的优惠则以提供奖学金、助学金、助研金、助教金等形式为主。 理性看待就业形势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45.98万人,其中自费留学33.61万人。出国留学人员逐年增加的同时,海归回国人数也在逐年上升,2015年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36.48万人。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一些国家在对海外留学生的就业政策上纷纷采取收紧措施,优先保障本国居民就业,加之一些专业领域对外国从业者的限制,种种迹象表明,留学生毕业后,并不意味着在海外就能找到称心的工作。
近年来,不少拥有国外背景的海归大军选择国内就业。在当前国家宏观政策下,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医疗医药、金融与保险、贸易等行业对专业技能高端人才的需求不减,“专业技能型”留学毕业生更容易就业。此外,拥有较为先进的学习和工作经历的“创新型”海归人员和熟练掌握小语种语言的留学生也较受国内企业欢迎。但值得思考的是,并非所有归国人员都能实现找到好工作的梦想,留学国家、学校、专业的质量参差不齐,再加上近年来急剧增长的国内毕业生数量和企业对用人成本的考量,使得海归一族并不似从前那般具有竞争力,这也是家长和学生在选择留学时需要理性看待的因素之一。
从出国前期准备,到出国后的学习生活,再到归国后的就业情况都需要家长和学生理智看待。公开准确的留学资讯、专业的留学规划和职业发展指导是目前留学家庭最迫切的需要。需要家长和学生做好功课,寻求专业人士指导,选择正规的留学机构,并且根据孩子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国家、学校和专业变得尤为重要。
招行金葵花理财15周年感恩客户活动,免费赴美研学交流11天!&寻找改变世界的中国少年&!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新生如何应对新生活 理性认识自己实现华丽转身 | 新华网重庆频道
您的位置: >> 正文
新生如何应对新生活 理性认识自己实现华丽转身
日 09:48:37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武汉大学一位女大学生在校园里读书。CFP供图
  开学了,又一批新生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开始了新的人生征程。
  然而,面对陌生的环境,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当初的新奇、兴奋、愉快、荣耀逐渐消退,焦虑、受挫、担忧、紧张接踵而来,新生们遇到了自豪感与自卑感交织、新鲜感与怀旧感冲突、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交往意识与闭锁心理纠缠、强烈求知欲与综合素质欠缺等一系列矛盾问题。面对这些困惑,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思维和做事方式,避免心理行为失范,在人生的重要阶段演绎新的精彩,大一新生需要在很多方面作好准备。
  理性认识自己实现华丽转身
  “大学4年想学些什么?怎样使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而充实?大学毕业后准备做什么……”每年接新生,河南理工大学学生处处长邵强都会提醒大家思考这几个问题。“在中学阶段,学生主要是伏案学习;在大学里,学生需要放眼历史、现实、社会、未来等各方面,在展望中恰当定位自己,树立一个合适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
  大学以前,学生们的目标普遍比较明确——高考;走进大学,目标突然没有了,于是开始迷茫或过分放松,如不尽快疏导很容易误入歧途。怎样以理性的思考、清醒的意识在人生关键阶段实现“华丽转身”?是大一新生面对的第一关。
  “走进大学这个人才的聚集地,大一新生若依旧沉醉在往日的光环中极易被动落后。每年都有部分高考成绩非常好的同学在大学里一落千丈,有的甚至出现心理疾病。”河南理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潘子彦说。
  学长是最好的老师
  听课功夫在课外
  “大一时懵懵懂懂、大二时迷迷糊糊充满幻想、大三时时光匆匆彷徨不安、大四时游离徘徊如梦方醒。”这段在大学校园里广泛流传的毕业感悟,概括了不少大学生4年的历程。大学校园不是想象中的“乐园”,珍惜现在才能成就未来。
  如何不虚度时光?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辅导员王冠说:“大学学习并非局限于上课和阅读教材,讨论交流、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都是学习,关键是要善于利用资源,将学到的知识有效地消化、整合。”
  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怎么办?一些新生因各种原因没能进入自己的理想专业,面对不熟悉甚至不喜欢的领域,应如何应对?一些高年级学生的经验是,除非有特别明确的目标,一般情况下,不要转专业。大学的自我管理机制决定了学习以兴趣为主导,但兴趣是靠培养的,要尽可能地了解、适应自己所学的专业。
  “学长是很好的老师。”了解学校、尽快适应新生活的最好途径是多向学长们请教。许多高年级学生都说,一定要留下入学时负责接待你的那个学长的联系方式,不懂的问题随时咨询。向学长讨教学习方法,了解哪些课该重点学、哪些课该选修,怎样评选奖学金,考试时如何整理复习资料等,一定会受益匪浅。
  “听课功夫在课外。”大学课多,所学东西也多,有的大课几百人一起上,师生互动少,因此一定要提前预习,尤其是理工科。大学学习关键靠自觉,不能仅靠上课听讲,下课后应认真整理笔记,再好好吸收,老师布置的书目、论文,课下一定要认真读。另外,老师的板书也应认真记。
  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来到大学校园,除了学习,还必须学会打点个人生活,培养独立生存能力。
  首先,要学会理财。第一次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新生们用钱往往比较忙乱,总是稀里糊涂地钱就没了。因此,要学会精打细算,把有限的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在初期可以列一个明细表,计划一个月要花多少生活费,多少钱用在学习上,是不是每一笔钱都是该花的。也可以自己先列一个消费计划,不要每到月底就出现经济赤字。此外,还要根据父母的经济能力和自己勤工俭学收入来规划切实可行的日常消费,并尽量按照计划执行,多余的钱可以存入银行,以备急需之用。
  其次,要善于团结。大学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学生的“异质化”程度很高。大学新生要学会与性格不同、意见分歧的人和睦相处;不要在个人利益面前斤斤计较,甚至打击别人。这也是将来尽快适应社会的一个“热身运动”。
  第三,要合理规划。要善于安排作息时间,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电脑何时买?考上大学,电脑、手机等成为时下家长送给孩子的时髦礼物,而刚入学的新生自控能力较差,摆脱了父母、老师的管束,很容易沉溺电脑游戏和网络。其实,学校的电子阅览室有大量电脑可满足日常使用,所以大一时没必要急于购买电脑。教材用书也可“薪火相传”。学校并没有强迫学生购买新书,学生完全可以从学校的校园论坛或“跳蚤市场”买到学长们用过的教材,价格比新书优惠得多。这些书用完后,如果没有收藏价值,完全可以再转手卖给需要它的新同学。
  大学是放飞梦想的地方,是新生重塑自身形象的时候,改掉以前的缺点,对于适应大学生活大有裨益。在生命的地图上,虽然离不开别人的指引,但自己才是真正决定该往何处去的人,一路上或彷徨或无助,在这些磨练和挑战下,大学新生才能逐渐拨云见日,找到属于自我的天空。
  (中国青年报)
[] [] [] []
[责任编辑: 高歆]
| 分享到:
请点击进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新华网重庆频道编辑部 电话:023-
虽然每年的月饼销售周期不到50天,但月饼利润相当于酒店3个月的经营利润
[深度] [言论]
社区\博客\微博
[推荐] [直播] [访谈] [专访] [新闻发布会]
重庆新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理性认识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