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整体2012年世界经济济将接近多少万亿美元

BCG:2035年中国整体数字经济规模接近16万亿美元
来源:证券日报?中国资本证
  1月10日,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数字经济下的就业与人才上篇《迈向2035:4亿数字经济就业的未来》及下篇《迈向2035:攻克数字经济下的人才战》。就业篇报告指出:数字技术从商业逻辑、组织形态、劳动能力及价值观三个角度对就业人群、就业领域、就业方式施加&新增、强化&及&弱化、消失&的二元影响,报告还预计2035年中国整体数字经济规模接近16万亿,总就业容量4.15亿。  人才篇报告则归纳出在数字经济下,中国企业在资深高阶人才任用上的&三重难关&和新生代人才任用上的&四力挑战&,并建议在高阶人才管理上,需首先专注人才本身诉求,其次扶植其支撑系统。在新生代人才管理上,需要触动D赋能D授权D连接四步走,塑造人才自驱动D自成长D自实现D自聚合的自循环。  报告撰稿人之一、BCG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组织与人才专项大中华区负责人、中国企业领导力学院负责人阮芳表示:&数字经济下,数字技术深入改变了传统行业的商业逻辑和运行方式,使新的组织内外协作模式顺畅运行。同时,数字技术对人类劳动的可替代力越来越强,&数字原住民&们还拥有新的数字时代工作价值观。&  在上述趋势下,数字经济对就业生态施加了&新增、强化&及&弱化、消失&的二元影响:  就业人群上,掌握特定的专业技能(尤其是应用数字技术),以及具备机器智能尚无法大规模取代人类的人际交互、创造性等素质成为重要就业壁垒。另一方面,机器智能化及平台就业使就业者的身体素质、所处地域不再构成制约,带来全球化的广泛协同和对劳动者的一视同仁。  就业领域上,数字化基础服务,以及传统产业+数字化的跨界机会大量产生;数字技术还带动新商业模式,从而激活新领域就业。另一方面,被数字技术改变商业逻辑的部分行业及职能领域就业机会面临转型、锐减、甚至消失;部分标准化、程序化的非脑力工作也将被技术低成本取代。  就业方式上,产生平台型就业和创业的新途径&&自由人相互联合、&按需聚散&、履行契约,拥有多份零工的斜杠青年亦能展现价值。而&数字原住民&一代成为就业主力军,他们的新就业文化和价值观也对传统组织+雇员关系构成挑战。  需要指出的是,数字技术对就业的激活效应仍将大于消减效应,经预测,到2035年中国整体数字经济规模接近16万亿美元,数字经济渗透率48%,总就业容量达4.15亿。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数字经济就业生态与传统就业生态将保持并存发展、融合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  报告还基于覆盖就业人群广、涉及就业子场景多、受数字经济影响变革大及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的因素,选取新零售、泛娱乐、新金融、新制造四大就业场景对数字经济下的就业生态进行深入刻画,并对新就业生态下的个人、组织及政府提出启示。  而上诉就业生态,尤其是就业人群变革亦会对企业人才管理产生影响:首先,劳动力市场高素质人才的结构性短缺成为制约诸多中国企业发展的核心瓶颈。其次,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剧了人才争夺战,尤其凸显了对高阶、稀缺的数字化人才、跨界人才的旺盛需求。第三,90后、95后新生代成为职场主力军,他们鲜明的个性特征、就业文化亦对传统人才管理模式提出挑战。  因此,不少企业都面临资深高阶人才任用的&三重难关&:生存之难&&如何确保高阶人才在组织内快速立足、发挥业务价值;融入之难&&如何为之营造组织归属感,使其顺畅融入;以及发展之难&&如何配置认可与发展手段,持续激发创业激情。  BCG认为,企业在资深高阶人才管理上,需要围绕他们最关切、且对其在组织内贡献价值最关键的方面,并将之视为组织长期性、系统性的能力建设工程。  报告指出,而对新生代人才,不少企业都面临&四力&挑战:动力&&如何打造新生代承担职责和自我拉伸的动力;能力&&如何快速建立具备专业精进和领导潜质的后备军团;权力&&如何平衡业务风险与赋予新生代挑战性的职权;以及定力&&如何强化新生代对组织和团队的承诺。  BCG认为,在新生代人才管理上,传统的以组织为中心的管理理念需要革新,企业应当以员工为中心,塑造新生代人才的管理自循环:  首先,在组织的触动下,人才趋于自驱动。相比被动管理和严密控制,新世代人才更需要自我激发,而组织则需要洞悉和认同他们个性化的诉求,并设计机制调动其探索未知、承担职责,例如要求人才自主设定工作方向、组织提供360度的日常性反馈。  第二,在组织的赋能下,人才趋于自成长。自成长意味着组织把握赋能的大方向,提供工具、资源、指导和强化机制,而个人将是成长的过程掌控者,成长成果的最终拥有者和价值兑现者,例如组织搭建培养技能的长期性平台、在绩效管理中设定能力成长的指标。  第三,在组织的授权下,人才趋于自实现。在此过程中,组织需要厘清任务、职责的轻重缓急,准确判断人才的担当能力,并尽最大可能在可控的边界之内授权,例如首先将低风险和非紧要任务委派以试炼年轻人、表彰上一级领导的授权行为。  第四,在组织的连接下,人才趋于自聚合。连接是数字时代的显著属性,同样也需要作用于数字时代下个人、团队与组织的互动关系中,例如筛选与组织价值观高度契合的人才以形成共聚、建立群组织和&圈子&。  (侯捷宁)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16人在赚钱
13人在赚钱
12人在赚钱
25人在赚钱
28人在赚钱
12人在赚钱
91人在赚钱
服务日期05月05日-05月05日
¥5000313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4日-03月24日
¥1200183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0日-03月20日
¥1888169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1日-06月30日
¥998136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1日-06月01日
¥1268104人购买
服务日期05月01日-05月01日
¥1580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8日-07月07日
¥108886人购买
服务日期04月28日-04月28日
¥188886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6日-03月16日
¥168872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6日-06月06日
¥88869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5日-03月15日
¥61860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8日-03月18日
¥88839人购买
服务日期05月25日-06月30日
¥99839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1日-06月30日
¥50031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9日-06月09日
¥80027人购买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24.0710.01%40.013.60%71717.6129.6610.01%41471.9113.410.30%39305.53
目标涨幅最大
目标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5.18--买入43.58--买入43.5865.00买入43.5855.60股票/基金&
综合观察:近期世界经济形势盘点(上)
  接近2012年年尾,全球经济迎来了最为错综复杂的一段时期:中美日等国相继改选,地缘政治风险有增无减,三季度GDP数据陆续发布,全球利率依然走低,各大经济体及机构重新预测未来全球经济增长……各种事件时刻改变着市场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    第一部分:近期世界经济整体回顾  【1】三季度全球经济增长出现分歧,总体持续放缓  从已经发布的经济体三季度GDP数据上看,三季度出现较为明显的分歧。  美国第三季度GDP初值年化季率上升2.0%,好于预期。日本第三季度实际GDP季率则下降0.9%,陷入轻度萎缩。欧元区第三季度经济萎缩幅度小于预期,但经济确认陷入技术性衰退,为2009年以来第二度。经济增长呈逐季走低趋势,第三季度得益于会,录得5年以来最强劲增长,经济则继续徘徊在衰退边缘。三季度GDP同比名义下降8.1%,自2008年三季度以来,希腊经济已经连续17个季度同比负增长。  亚洲国家中,第三季度GDP年率上升1.6%,升幅略有放缓,新加坡第三季度经济较第二季度继续萎缩,印尼则在三季度保持较快增长。  总体上看,三季度美国经济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温和增长,欧元区国家可能面临进一步的衰退,日本由于地缘政治因素及震后需求降低,经济增长受到制约。亚洲新兴经济体则延续持续放缓的态势。  【2】中美领导人换届落定,经济增长或迎新局面  美国:成功连任将坚持量化宽松政策路线  2012年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奥巴马成功连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承诺,将与民主党及共和党领导人共同努力,降低美国联邦赤字、修正税法、改革移民政策,并减少国家对进口的依赖。分析指出,奥连任后将留任现任美联储主席,美国将会坚持量化宽松政策(QE)路线。  目前,对于奥巴马来说,如何尽快让国会和政府达成一个长期赤字削减方案以避免所谓的“财政悬崖”,已成为其成功获得连任后的当务之急。在周二会见了主要劳工组织和进步团体领袖后,本周五,奥巴马将与国会共和党领导人展开预算谈判,届时他或将提出一项未来十年增加1.6万亿美元税收收入的方案。  中国:“变革”将成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的关键词  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新一届领导核心,中央政治局常委周四正式亮相,习近平当选第十八届中共中央总书记和军委主席。本次常委数较十七大的九名减少两名,另外五位官员当选中央委员。各界分析,“变革”将成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的关键词,“一行三会”将面临新格局。  习近平在今年9月的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指出,中国将进一步全面发展开放型经济。要不断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继续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陆和沿边地区开放,促进同周边国家共同发展。  在今年10月份的讲话中提到,要以改革创新推动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和深水区,涉及更深层次利益格局调整,实施难度也更大,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深化财税、企业、金融、价格、收入分配等项改革。  日本:六年来六名首相下台,更加激进的宽松政策或出台  11月14日,日本首相和民主党高层决定,将于下月16日举行众议院选举。野田将成为6年来日本第六名“短命”首相。就在前不久,日本刚公布3季度国民生产总值(GDP)环比减0.9%,按年率为下降3.5%,对于日本未来新政府来说,如何应对内需不振、外需疲软、日元升值、地缘政治风险、政局不稳、经济通缩等一系列问题将成为棘手问题。市场猜测反对党将赢得更多权力,从而导致日本面临采取更加激进的宽松政策的压力。  【3】全球制造业小幅回暖,经济增长动力依旧脆弱  2012年10月份,全球制造业PMI数据看到了一些久违的好迹象,但各地区冷热不均。美国10月制造业景气意外加速扩张,亚洲制造业景气也出现起色,韩国、PMI实现回升,中国官方数据恢复扩张。全球制造业有望走出“寒冬”。来自JP摩根最新的数据显示,10月份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小幅上涨至49.2,为近5个月来最高水平,连续2个月上涨。  但相比之下,日本和欧洲的情况越发糟糕,日本10月制造业PMI创18个月新低,较上月再度下滑;欧元区10月制造业则加剧收缩,一线国家没有起色,二、三线国家持续疲软。  相较于外围PMI数据,在十八大召开之际,中国10月官方和汇丰制造业PMI双双延续升势,为四季度经济数据报出开门红,印证了中国经济在内需支持下开始筑底企稳。全球制造业的“回暖”预示着四季度全球经济将有所回升,但总体指数依然处于轻微衰退区间,加之日本及欧洲国家的制造业持续萎缩,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球经济将继续受到欧洲国家的拖累,总体低速增长。  【4】货币环境大幅度转向宽松  10月份以来,由于外需持续减弱,全球经济复苏势头持续疲软,各国央行政策未能恢复经济信心,诸多经济体央行进一步下调利率以刺激经济,其中以新兴经济体国家为主。与此同时,全球量化宽松浪潮依然凶猛。日本央行宣布连续第二个月加大量化宽松力度,将资产收购计划规模增加至91万亿日元。此前,欧洲和美国都宣布了新的资产收购方案。  近期主要经济体央行政策及言论一览:  美国:  近月,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表示,将坚持其经济刺激计划直至就业市场改善,并重申,将在2015年中之前保持近零利率的承诺。尽管复苏有所加速,美联储表示,将继续每月购买400亿美元抵押支持债券,以压低利率。  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公布的10月会议记录显示,许多美联储官员认为,美联储将需要在明年进一步购买资产,以弥补扭转操作结束后留下的缺口。美联储副主席叶伦称美国货币政策的最优路径是在2016年初之前保持利率在接近零的水平。  日本  11月份,日本央行议息会议后,宣布维持目标利率区间在0.0%-0.1%不变,扩大资产购买及贷款计划规模11万亿日元至91万亿日元,增加长期国债、国库券购买各5万亿日元,增加商业票据购买0.1万亿日元,企业债券购买0.3万亿日元,增加ETFs购买0.5万亿日元,增加J-REITs购买0.01万亿日元。  欧洲:  欧洲央行宣布维持指标利率于纪录低点0.75%不变,以观察通货膨胀和欧元区经济是否进一步放缓,再决定是否降息。欧洲央行总裁表示,虽然金融市场环境缓和,但欧元区经济年底前难见复苏迹象.这为今后数月降息留下可能性。  英国:  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暂时决定不扩大购买英国公债,央行从年景气下滑以来,已买进价值3,750亿英镑的公债。央行亦维持指标利率于纪录低位0.5%不变。英国央行总裁金恩警告,英国面临复苏疲软及高通货膨胀的不利组合,他并称,英国央行仍有可能重启买债计划,以刺激经济。  俄:  央行表示,维持再融资利率在8.25%不变,维持固定一天期回购利率在6.50%不变,维持存款利率在4.25%不变;9月或压制通胀预期。  瑞典:  瑞典央行维持指标附买回利率在1.25%不变,但下调对未来利率的预估,以因应经济形势的恶化。  韩国:  10月,韩国央行一如预期调降利率,为四个月来第二次降息,以助力该国度过全球经济放缓的难关。韩国央行货币政策会员将指标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75%。继上月放松政策后,11月,韩国央行维持基准利率在2.75%不变利率。但分析师预计,该央行明年初会再次降息。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央行维持隔夜政策利率在3.00%不变,并称目前利率水平有利于支撑经济。  菲律宾:  央行将指标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50%的新低。该举措符合市场预期,旨在缓冲全球经济低迷对该国经济的影响,本次降息为今年的第四次,该行曾在1月、3月和7月均降息25个基点。  澳洲:  澳洲央行决定降息25个基点,至3.25%,决议从日起生效。11月份,澳洲央行宣布维持利率于3.25%不变,并称国内通胀略高于预期,加上全球经济改善,意味着当前货币政策适宜。  新西兰:  新西兰央行连续第13次维持指标利率于纪录低位不变,并指出由于通胀水平较低、新西兰元汇率高企和全球前景脆弱,当前利率水平可能会维持到明年。新西兰央行称,目前维持指标利率在2.5%是合宜的,态度一如市场预期。新西兰利率自去年4月以来一直维持不变,持续时间是有史以来最长。  新加坡:  新加坡央行意外维持货币政策不变,并称因为通胀仍令人担忧,其将继续允许坡元以当前的速度升值。新加坡金管局货币政策声明表示,近期核心通胀略有降温,但是将会因食品及服务成本上升而面临上涨压力。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涨势将会维持在高档一段时间,因此金管局将维持新加坡元名义有效汇率(NEER)政策区间逐步温和升值的政策,政策区间的斜率、宽度和中点都将不变。  印尼:  印尼央行一如预期维持指标利率在纪录低点5.75%不变,为连续第八个月持稳利率。不过央行承认国内需求不如此前预期旺盛。  巴西:  连续第10次调降指标利率,降息25个基点至7.25%,向受全球经济恶化所威胁的迟滞复苏挹注额外刺激。央行暗示这次决定是宽松举措的尽头。  近日,人民币对美元再触涨停价位6.2252,创1994年汇改以来新高,连续12个交易日触及涨停位。除了人民币,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出现本币升值,如印度、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等;中国香港由于实行盯住美元的联系汇率,港币无法大幅升值,但香港金管局10次入场买入美元,说明国际资本入港势头强劲。  分析指出,人民币升值的推手主要是欧美流动性宽松。“尽管2011年多国央行大笔放水,但由于金融体系的互信问题,大部分资金堰塞在欧洲央行账上,没进入实体经济。”然而7月底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表态“尽一切努力I卫欧元”,货币之“水”真正弥漫,加上美联储QE3大量印钞,推动多国货币升值。  针对近期的货币市场,瑞银指出,美联储和欧洲央行近期的举措,可能标志着货币环境大幅度转向宽松。货币政策立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预期,有限的央行干预可能不足以说服市场,而无限量干预措施最终可达到这一目标。其他国家的央行将不得不紧随其后采取宽松货币政策,从而缓解本国货币升值压力。  第二部分:美国近期宏观经济形势盘点与展望  美国10月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加速增长,因消费支出增多,联邦政府支出增速加快,以及房屋建筑业改善。数据显示,美国第三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年化季率上升2.0%,好于预期的上升1.9%,前值上升1.3%。  美国第三季度GDP平减指数初值上升2.9%,预期上升2.0%,前值上升1.5%;年化实际GDP初值为13.6162万亿美元,前值为13.5485万亿美元。第三季度,最终销售初值年化季率上升2.1%,预期上升1.5%,前值上升1.7%;消费者支出初值年化季率上升2.0%,前值上升1.5%;耐用品支出初值年化季率上升8.5%,前值下降0.2%;联邦政府支出初值年化季率上升9.6%,创2010年第二季度以来最大升幅,为三季度GDP贡献0.72个。  财政:美国10月政府预算赤字1200亿美元,高于预期赤字1140亿美元,前值盈余750亿美元。称,当月支出增长超过收入增幅,令赤字扩大。数据显示,10月财政支出从上年同期的约2,620亿美元上升至3,040亿美元,而10月政府收入从上年同期的1,630亿美元上升至1,840亿美元。截止至10月31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降至2.805万亿美元。  物价:美国10月季调后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月率下降0.2%,市场预期上升0.2%。美国10月进口物价指数月率上升0.5%,预期持平,前值上升1.1%;年率上升0.4%,前值下降0.6%。  消费:美国10月零售销售月率下降0.3%,至4115.9亿美元,预期为下降0.2%,9月零售销售月率增幅自上升1.1%修正为上升1.3%。美国10月NFIB小企业信心指数上升0.3个点,至93.1,前值为92.8。11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为84.9。美国9月消费信贷增加113.6亿美元。  商业:美国9月份商业库存月率增长0.7%,至1.6129万亿美元,预期为增长0.5%。8月份商业库存增长0.6%,数据未作修正。美国10月ISM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4.2,预期为54.5,9月份该数据为55.1。  工业:美国9月工厂订单月率上升4.8%,预期上升4.6%,美国10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下修至51.0,为2009年9月以来最低。美国9月耐用品订单月率上升9.9%。  企业:美国10月NFIB小企业信心指数上升0.3个点,至93.1,前值为92.8。美国10月谘商会就业趋势指数为108.16,较上月上升0.5%。  房地产:美国9月营建支出月率上升0.6%,创2009年10月来最高水平。  外贸:美国9月贸易帐赤字415.5亿美元,预期为450亿美元,8月贸易帐赤字自442.2亿美元修正为437.9亿美元。  就业:美国10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加17.1万人,预期增加12.5万人;9月修正为增加14.8万人,初值增加11.4万人,10月失业率升至7.9%。  美国经济展望:短期内增长仍然疲弱,2013年仅增长1.7%  近月,美联储宣布,维持0-0.25%的超低利率期限到2015年中,9月15日启动的第三轮量化宽松(QE3)规模不变,仍为每月采购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声明说,美国经济呈现温和增长,近几个月来就业市场得以改善,失业率下降但仍维持高位,家庭消费和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长。  美联储认为,房地产市场尽管出现了一些改善信号,但依然低迷。通货膨胀水平有所上升,这主要反映出和汽油价格的涨势,但美国长期通胀预期保持稳定。  展望美国经济,美联储认为,未来几个季度美国经济将温和增长,此后将逐步好转,失业率预计将逐渐降至合理水平,而国际金融市场的紧张状态仍对美国经济前景构成显着下行风险。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宣布维持美国主权评级在最高级别“AAA”不变,但展望依然为负面。  总体上看,美国经济的前景在短期内(2013年)增长仍然疲弱,但2014年开始可能会积蓄一些增长能量。短期内的主要弱点包括:商业投资和出口减速、失业率仍然很高、财政悬崖风险、以及来自欧洲和其他国家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一些积极因素包括:房地产的复苏表现出一定的持久力;新一轮的货币宽松政策将继续支持经济复苏;金融部门和居民的去杠杆化进程经几年之后,在2014年后将会缓和,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条件。业内预测,美国GDP在2013年将仅增长1.7%,低于%的估计增长。预计在2014年会有所增强。  11月,奥巴马以275张选举人票获胜,成功连任美国总统。连任后多位国内经济学家认为,奥巴马的连任并非对中国有利,经济学家主要担忧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延长将导致美元贬值、输入性通胀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而且美国参众两院和白宫之间的财政税收谈判会变得更加艰难。  第三部分:欧洲近期宏观经济形势盘点与展望  欧盟11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第三季度经济萎缩幅度小于预期,但经济确认陷入技术性衰退,为2009年以来第二度。数据显示,欧元区第三季度季调后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季率萎缩0.1%,预期为萎缩0.2%,第二季度GDP终值季率为萎缩0.2%。  数据并显示,欧元区第三季度季调后GDP初值年率萎缩0.6%,预期为萎缩0.7%,第二季度季调后GDP初值萎缩0.4%。据了解,欧洲经济学家通常会把GDP连续两个季度萎缩定义为经济衰退。然而,主要受惠于消费支出和出口增加,德国和法国经济均按季增长0.9%,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欧元区经济的下滑势头。  经济:欧盟委员会经济及金融事务部数据显示,欧元区10月经济景气指数不及9月水平,因工业指数下降而服务业持稳,但总体指标好于市场预期。数据显示,欧元区10月经济景气指数下降0.5至84.5,好于84.0的预期。  财政:  数据显示,欧盟27国当中,二季度有20个成员国的债务/GDP比率出现上升。二季度欧盟的政府债务/GDP比率升至84.9%,一季度是83.5%。二季度欧元区的政府债务/GDP比率升至90%,一季度为88.2%。二季度希腊的债务/GDP比率升至150.5%,一季度为136.9%。2011年欧元区17国整体财政预算赤字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降至4.1%。在欧债危机爆发的第一年即2010年,该比例为6.2%。  消费:  欧元区9月零售销售月率下降0.2%,逊于预期的下降0.1%。欧元区11月Sentix投资者信心指数连续第三个月增长。欧元区10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25.6,9月为负25.9。  物价:  欧元区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初值年率上升2.5%,符合预期,前值上升2.6%。  商业:  欧元区10月服务业PMI终值为46.0。  制造业:  欧元区10月制造业PMI终值45.4,连续第15个月陷入萎缩。9月份欧洲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1%至113万辆,1-9月销量下降7.2%。预计全年下滑幅度可达10%,创19年之最。  工业:  欧元区9月工业产出月率下降2.5%,创四年最大月度降幅,预期下降1.9%,前值修正为上升0.9%,初值上升0.6%。  房地产:  欧元区8月建筑业产出较上个月反弹,因房屋分项建造取得增长。  金融:  欧元区9月货币供应增幅减缓,各M3成分增幅均出现下滑。欧元区9月货币供应M3年率上升2.7%,预期上升3.0%,8月年率上升2.8%,而至9月三个月货币供应M3年率上升3.0%,而6-8月增幅为3.1%。  欧元区经济展望:经济衰退程度有增无减,2013年接近零增长  近期,欧央行宣布,维持0.75%基准利率不变。欧央行今年前6次会议利率均不变,7月5日降息25基点,8、9月两次会议都未降息,但9月6日会议推出二级市场不限量采购主权债的直接货币交易(OMT)计划。10月和近期会议都维持9月政策不变。欧洲央行行长表示,购债计划直接货币交易(OMT)允许在国债市场上进行无上限的干预,并将打消对于欧元区瓦解的担忧。  展望欧洲经济,欧盟委员会11月7日表示,2012年欧洲经济衰退程度将比预期更加严重,到2013年才会走上非常缓慢且不平坦的复苏之路,而且失业率也要到明年才会见顶。  欧盟委员会在秋季经济展望报告中下调了春季报告中对欧洲经济所作的部分预期,还预计法国、和等国将无法实现预算赤字目标。预计2012年欧元区经济将萎缩0.4%,2013年仅增长0.1%。欧盟委员会此前预期2012年欧元区经济萎缩0.3%,2013年增长1.0%。报告还下调了对2012年的经济产值预期,预计今年欧盟经济将萎缩0.25%,明年将增长0.5%。欧盟委员会5月份曾预计,欧盟经济今年将持平,明年将增长1.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今年欧元区经济萎缩程度会加深,明年的复苏势头要弱于预期。IMF在半年度《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称,现预计今年整个欧元区本地生产总值(GDP)将下降0.4%,明年将增长0.2%。IMF在今年7月份时预计,今年欧元区GDP将下降0.3%,明年将增长0.7%。IMF警告称,要想经济在明年实现复苏,欧元区决策者必须采取措施遏制本地区的财政危机,并推进财政和银行业一体化改革。  英国近期宏观经济形势盘点与展望  英国第三季度GDP录得5年以来最强劲增长,结束经济产出连续9个月下滑的局面。英国国家统计局(ONS)数据显示,英国第三季度GDP季率初值上升1.0%,年率持平。英国第二季度GDP萎缩0.4%,第一季度萎缩0.3%。  对于三季度强劲的GDP数据,经济学家们将之谨慎解读为受到了一次性因素影响,例如,二季度公共假日过多,且三季度举办了奥运会。数据显示,单单奥运会门票收入就给GDP贡献了0.2个百分点。分析指出,由于经济的潜在动能仍不足。随着奥运会的影响消退,四季度英国经济仍有可能重返收缩。  物价:  英国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率上升2.7%,创5月以来最大升幅。英国10月未季调输出PPI月率上升0.1%,预期上升0.2%。10月BRC食品价格上升了4.0%,前值上升3.1%。  消费:  英国10月BRC同店零售销售年率下降0.1%,创2012年迄今最糟表现。英国10月Gfk消费者信心指数为-30,英国10月CBI零售销售差值为+30,远高于市场预期的+7。  制造业:  英国9月制造业产出环比增长0.1%,同比下滑1.0%。英国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47.5,不及预期的48.0。  服务业:  英国10月服务业PMI意外降至50.6,为近两年最低。  工业:  英国9月工业产出月率下降1.7%。  房地产:  英国至10月三个月房价指数降幅略小于预期,处于2009年12月份以来最高水平,而至9月三个月数据也略有上修。英国第三季度建筑业产出季率下降2.6%,为1999年以来最低水平,此前预估为下降2.5%。英国10月建筑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自9月的49.5升至50.9。英国10月房价指数月率小幅上升0.6%。  贸易:  英国9月商品贸易帐赤字83.68亿英镑,预期赤字89.0亿英镑。  英国经济展望:三季度强势增长后,2013年有望实现1%增长  近日,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决定,维持0.5%的基准利率不变,同时国债采购项目总额维持于3750亿英镑不变。展望英国经济,英国工业联合会提升2012年及2013年经济增长预期,CBI称,英国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停滞,2013年GDP将增长1.4%。该机构8月预期英国2012年GDP将萎缩0.3%,2013年将增长1.3%。  英国国家经济研究院与社会研究院(NIESR)预计英国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将下跌0.1%,较8月份预计的0.5%的缩水程度有所降低,这主要得益于第三季度英国经济出现意想不到的强势增长。然而,该社会研究院将先前预计的英国经济2013年将出现1.3%的增长修订至1.1%,主要是由于全球经济展望疲软所致。  德国近期宏观经济形势盘点与展望  德国联邦统计局11月15日发布的GDP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德国经济增长呈逐季走低趋势,按可比价格计算,前三季度实际GDP同比仅增长0.9%,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0.4%,比三季度再次下滑0.1个百分点;经季节调整后,三季度实际GDP环比增长0.2%,增幅较上季回落0.1个百分点。  初步核算,2012年三季度,按当前价格计算,德国名义GDP为6748.5亿欧元,同比增长1.8%;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实际GDP为6288.4亿欧元,同比增长0.4%。  经季节调整后,2012年三季度,德国名义GDP季调值为6648.8亿欧元,环比增长0.6%;实际GDP季调值为6184.7亿欧元,环比增长0.2%。  经济:  德国智库ZEW11月13日公布的调查显示,由于经济受到欧债危机拖累,德国11月ZEW经济景气指数意外下滑。数据显示,德国11月ZEW经济景气指数降至-15.7,预期为-9.8,前值为-11.5。此外,欧元区11月ZEW经济景气指数自10月的-1.4降至-2.6,经济现况指数自79.4下滑至-80.3。该机构称,欧元区普遍衰退的发展形势或拖累德国未来六个月经济增长,对外贸易以及缺乏信心影响德国经济。  物价:  德国10月批发物价指数月率下降0.6%,年率上升4.6%。10月通胀终值年率上升2.0%,一如预期和初值。德国10月CPI初值年率上升2.0%。德国9月进口物价指数月率下降0.7%。  消费:  德国11月消费信心意外上升至逾五年新高,11月Gfk消费者信心指数升至6.3。德国9月实际零售销售月率表现好于预期,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不尽如人意。9月实际零售销售月率上升1.5%。  工业:  德国9月季调后工业产出月率下降1.8%,预期下降0.5%,前值修正为下降0.4%,初值下降0.5%。德国9月季调后制造业订单月率下降3.3%。  商业:  10月Ifo商业景气指数连续第6个月下降,10月Ifo商业景气指数自101.4下降至100.0。10月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初值降至48.1。  服务业:  德国10月Markit/BME服务业PMI终值为48.4,低于市场预期。  贸易:  德国9月季调后贸易帐盈余高于预期,但进出口贸易活动明显放缓。经季节调整后,德国9月贸易帐盈余170亿欧元,预期为盈余168亿欧元。  就业:  经季节调整后,德国10月失业人口增加2万人,预期为增加1万人,前值从增加0.9人修正至增加1.2万人。德国10月季调后失业率6.9%,预期6.9%,前值6.8%。  德国经济展望:欧债危机久拖不决,预计2013年经济仅增长1%  德国政府10月17日发布2013年经济发展预期,预计2013年德国经济增长1.0%,低于春季预期的1.6%。报告显示,德国政府将2012年经济增长预期由0.7%调整至0.8%。同时预计今明两年平均失业人数为290万。11日,德国四大经济研究所调低德国经济今明年的增长预期,预计德国经济2012年将增长0.8%,2013年增长1.0%。而在春季报告中,经济研究所对今年经济的预期增长率为0.9%,明年为2.0%。四大经济研究所认为,德国经济主要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和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其中欧债危机久拖不决是主要因素。  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下调了德国经济增长预期。IMF表示,预计德国经济今年将增长0.9%,低于7月份做出的1%的预期增幅。IMF还指出,预计明年德国经济将增长0.9%,而此前的预期增幅为1.4%。  法国近期宏观经济形势盘点与展望:  法国国家统计和经济研究所11月15日发布了2012年三季度GDP数据。数据显示,2012年三季度,法国经济继续徘徊在衰退边缘,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GDP同比仅增长0.1%,与二季度持平,低于一季度0.1个百分点;经季节调整后,环比实际增长0.2%,比上季回升0.3个百分点。  初步核算,2012年三季度,经季节和交易日调整后,按当前价格计算,法国名义GDP季调值5096.42亿欧元,同比增长1.9%,环比增长0.6%,折年率增长2.5%;按2005年价格计算,实际GDP季调值为4512.06亿欧元,同比增长0.1%,环比增长0.2%,折年率增长0.9%。  财政:  法国截止9月本年财政预算为赤字849.59亿欧元,去年同期为赤字926.80亿欧元。法国至9月本年预算赤字低于去年同期,因政府收入增长高出政府支出增长。  物价:  法国9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月率上升0.3%,9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率上升1.9%,月率上升0.3%,8月CPI年率增幅为2.1%,月率增幅为0.7%。  消费:  法国10月消费者综合信心指数略有下滑,因普通民众对未来的家庭财政及总体经济前景看法欠佳。数据显示,法国10月消费者综合信心指数自85.0下降至84.0。  服务业:  法国10月服务业商业活动大幅萎缩,主要反映出了经济疲弱令需求承压,导致新业务进一步下滑。  制造业:  法国10月Insee制造业商业信心指数自9月录得的90下降至85,不及90的预期;而产出前景指数自-52下降至-56。  物价:  法国10月调和消费者物价指数年率增速小幅放缓,法国10月调和CPI年率上升2.1%。  贸易:  法国9月经常帐录得赤字33亿欧元,8月赤字自40亿欧元修正至36亿欧元。  就业:  法国第三季度非农业就业人口季率下降0.3%,二季度降幅为0.1%,相比去年同期,就业降幅为0.4%。  法国经济展望:预计2012年停滞,2013年轻微好转至0.3%  法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表示,经济形势的发展比其预想的更为严峻,法国目前经济已经处于停滞状态。报告指出,自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法国经济每个季度都未能实现环比增长,而这一趋势料将保持到今年年底。  展望法国经济,统计局预计,今年法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预计将仅为0.2%,低于政府0.3%的官方预期。而针对欧元区,该机构预计欧元区衰退还将持续,四季度经济将萎缩0.1%。报告称,为了达到能够支持政府预算赤字削减计划的增长目标,法国经济必须快速恢复增长。根据计算,2013年法国经济季度环比增速必须达到0.3%,才有望实现法国政府设定的明年全年经济增长0.8%的目标。  法国央行10月8日公布9月份调查结果显示,预计法国2012年第三季度(7-9月当季)经济较第二季度萎缩0.1%。法国央行月度工业和服务业调查结果维持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季率萎缩0.1%不变,一如该央行9月份预估结果。法国央行表示,全球工业领域活动都在9月份出现回落。  欧盟委员会宣称,今年上半年法国经增长停滞,下半年甚至出现轻微衰退后,2013年法国经济仅能出现轻微好转,预计增长率为0.4%,这一预期与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一致。此外,欧委会还表示,由于增长率低于预期,经济活动、消费、税收等都会出现下降。预计法国2013年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为3.5%,低于法国政府设定的3%。如法国政府想达成3%的目标,必须在明年政府预算中新增收入40亿欧元。  法国近日宣布将实施规模为200亿欧元的经济措施,试图通过对企业的税收减免来换取更多的就业,加强该国的出口竞争力,改善经济。  俄罗斯近期宏观经济形势盘点与展望:  根据俄罗斯经济学校和“复兴资本”等研究机构监测结果显示,今年三季度俄GDP增长放缓至2.8%,主要原因是消费疲软和投资增长放缓。专家预测在内外不利因素影响下,经济增速放缓将会持续,即便国际油价上升,也只能推动工业程度不大的增长。除非俄经济现代化取得真正成效,否则俄经济将会陷入停滞。  财政:  俄财长表示,2012年俄预算赤字占GDP的0.07%,基本上可以认为,预算没有赤字。  物价:  今年1-10月俄通胀率将达5.9-6%。俄央行此前所做的年金融贷款政策基本规划中指出,2012年俄通胀将略高于目标,在6%左右。日前,俄央行副行长乌柳卡耶夫认为,2012年通胀率将为6.3%。  消费:  截至10月1日,今年俄消费贷款同比增长47.1%,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6.9%。由于担心2013年经济形势恶化会导致银行坏帐增加,今年9月俄央行将再贷款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至8.25%,抑制俄贷款规模,尤其是消费信贷的快速增长。  工业:  9月份俄工业生产同比增长2%,今年前9个月,俄工业生产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9%。1-8月份工业生产增长率分别为3.8%、6.5%、2%、1.3%、3.7%、1.9%、3.4%和2.1%。  制造业:  俄全国1-9月份轻型乘用车产量为140万辆,同比增长14.2%。  金融:  今年10月份俄罗斯国际储备减少31.27亿美元,降幅约为0.6%。数据显示,截至11月1日,俄罗斯国际储备总额为5267.66亿美元,比10月1日的5298.93亿美元减少31.27亿美元。  投资:  9月份俄固定资本投资同比下降1.3%,而7、8月份分别增长3.8%和2.3%。9月份的投资下降出乎意料,经济学者们预期是小幅增长,增幅为1.9%。  贸易:  今年1-9月,俄实现出口3913亿美元,同比增长3.7%,进口2408亿美元,同比增长3.2%。其中,9月份出口449亿美元,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6.8%,进口273亿美元,同比下降0.8%,环比下降7%。  失业率:  2012年9月俄失业率为5.2%,失业总人数为400万人,同比下降13.7%。9月俄就业人口总数为762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4%,俄就业部门登记的失业人数为102万人,同比下降19.1%。  俄罗斯经济展望:经济增长步伐逐步放缓,预计2013年增速降至3.6%  展望俄罗斯经济,世界银行预测,俄罗斯2012年GDP增长由此前宣布的3.8%降低至3.5%,2013年GDP增长从4.2%降低至3.6%。世界银行报告指出,此次下调主要基于今年农业形势不好与世界经济形势比年初预测的情况恶化。世界银行对俄今年GDP增长预测修改之后正好与俄政府的预测相吻合,俄经济发展部9月将2012年GDP增长预测修正为3.5%,2013年为3.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将俄罗斯年经济增速预期较7月份的预测结果分别调低0.3和0.1个百分点,至3.7%和3.8%。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了俄罗斯2012年和2013年的预算状况预期。  最新数据显示,预计今明两年的预算盈余将分别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5%和0.2%。货币基金组织7月预测,俄罗斯2012年的预算盈余将达GDP的0.1%,2013年将达GDP的0.7%。据国际基金组织预测,俄罗斯今年的国债总额将达GDP的11%,较7月份预测的11.5%有所下降,2013年国债总额将从此前预测的11.3%调低至9.9%。  俄央行第一副行长乌柳卡耶夫表示,2012年俄经济增长将达3.5-4%,未来三年俄经济增幅也将维持在这一水平。乌指出,2012年上半年,俄主要通过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下半年受高基数效应、国外市场对俄产品需求疲弱、俄银行贷款利率或将上升等多重因素影响,俄经济增长步伐将逐步放缓。  分析人士表示,在全球经济增长减缓的背景下,俄3.5-4%的增幅已显示良好发展态势,但这样的增速远不能满足国家改善经济结构、摆脱对能源出口的依赖和产业现代化改造的需求。
11/15 00:5311/06 10:1810/31 16:4810/23 11:55
期货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策划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2年世界经济总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