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胡大郢污水处理厂厂噪音大

||||||||||||
您现在的位置:&&
今年漯河市将新建成4所污水处理厂
  hbzhan内容导读:日前,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为有效改善漯河市省控河流断面水质,进一步提高水质达标率,圆满漯河市&十二五&污染减排目标,今年漯河市将新建成4所污水处理厂: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沙澧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淞江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临颍县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今年年底,这4所污水处理厂有望投入使用。    据了解,位于经济开发区漯上路南侧的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为6万吨/日。一期工程为3万吨/日,占地58亩,8月份已开工,预计年底建成。一期工程建成后,经济开发区污废水将得到有效处理,将进一步改善黑河水质,可实现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减排量约1460吨,氨氮减排量约150吨。    位于临颍县产业集聚区东南角的临颍县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占地100亩,设计处理规模3万吨/日,围墙已建设,近期将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建成。该工程建成后,临颍县产业集聚区污废水将得到有效处理,将进一步改善清潩河水质,可实现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减排量约1460吨,氨氮减排量约150吨。    拟建于规划的经五路与新南环路交叉口处的沙澧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为6万吨/日。一期工程1.5万吨/日,预计9月份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建成。一期工程建成后,沙澧产业集聚区污废水将得到有效处理,可实现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减排量约750吨,氨氮减排量约75吨。    拟建于市区原107国道与孟平铁路交叉口处的淞江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占地100亩,设计处理规模为6万吨/日。一期工程3万吨/日。现场土地已平整,9月份可实现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建成。一期工程建成后,郾城城区西部和淞江产业集聚区污废水将得到有效处理,将进一步改善颍河水质,可实现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减排量约1460吨,氨氮减排量约150吨。
(来源:漯河日报)
@中国环保在线hbzhan
扫一扫,官方微博互动多
微信号:hbzhan1
扫一扫,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联系邮箱: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环保在线,。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周排行月排行
“全国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治理与监测技术实用案例分析
2017年度“全国污泥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应用暨供需对接交流会”
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是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2016年,贵州与
河北省是全国第一个省级以下环保垂改试点省。自6月6日启动的
近日,环境保护部监测司刘志全司长接受有关媒体记者采访,就
据了解,车内空气质量已经成为近年来汽车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随着我国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完善,未来对污水处理厂运行节能降
随着我国水资源总量呈现减少趋势,废水排放总量呈现增长趋势
当前与今后的一段时期内,雄安新区的发展建设应当以京津冀协
PPP改革作为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吸引鼓励民间投资、促
东江环保明确了“以技术创新为导向、以危废为基础的中国领先
业内专家认为,面对行业的迅速扩张,创新发展是技术和产业竞
《土壤污染防治法》出台在即,人们的目光再度聚焦土壤修复市
治理噪声污染,相关部门有必要拿出像防治大气污染那样的魄力
6月17日,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微博对“西安环境质量监测数
噪声污染是一种“城市病”,已成为仅次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数十年扎根环境监测领域,以饱满
根据新出台的《天津市滨海新区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滨
“小环卫”,是机会待挖掘的千亿级“大市场”。传统环卫一些
2000年,北京市被列为垃圾分类收集试点之一,2017年,北京市
在上海安居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企业负责人看来,唯有
环境保护部2日通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情
“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作为从水处理系统解决方案到水处理产品和设备的全过程提供商
一报在手,信息我有!《环保商讯》八月再战环保展!由中国环河南漯河市沙河水质“拔得头筹”带给人的思考|排污|污水_凤凰资讯
河南漯河市沙河水质“拔得头筹”带给人的思考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人民网漯河5月25日专电
前不久,在河南省环保厅公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18个省辖市60条城市河流水质排名中,漯河市沙河水质排名第一,同时,沙河水质连续3季度排名全省前五。而二十年前的沙河,企业污水、城市锅炉污水,居民生活污水一股脑地排进沙河,沙河不堪重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臭河”。
原标题:河南漯河市沙河水质“拔得头筹”带给人的思考景色宜人的沙澧河风景区人民网漯河5月25日专电
前不久,在河南省环保厅公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18个省辖市60条城市河流水质排名中,漯河市沙河水质排名第一,同时,沙河水质连续3季度排名全省前五。而二十年前的沙河,企业污水、城市锅炉污水,居民生活污水一股脑地排进沙河,沙河不堪重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臭河”。回顾沙河治理这些年,当地政府调整经济布局、疏堵结合、铁腕治污、管理机制创新等治理手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个中经验,值得借鉴。党委政府“壮士断腕” 着力开展“退二进三”工作早在2012年,漯河市委、市政府就做出了壮士断腕的决断——开展建成区“退二进三”工作,宁肯牺牲几个亿,也要关停重污染企业。所谓的“退二”,就是从那些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第二产业中逐步退出来;“进三”,即发展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几年来,漯河市多方协调,克服重重阻力,最终将银鸽一基地、兴茂钛业、泰丰化工、双龙纺织等十多家企业实施停产搬迁,污染“大户”在远离居民区和沙河的产业集聚区重新安家落户。党中央提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漯河市拿出“退二进三”中上千亩土地的财政收益,全力支持“退二进三”企业转型升级。第一批16家“退二进三”企业中,有11家在产业集聚区上了项目办了新厂。企业新项目全部完工后,预计将产生上百亿的工业产值、十多亿的税收。如此一来,市民既能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又能有稳定的就业和收入。“漯河市以‘退’为‘进’,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物质财富的双丰收。”漯河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预计到2016年底,市区建成区范围内的重化工企业将全部搬迁出去。”疏堵结合 加强执法监察与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并举近年来,漯河市环保部门对水污染出重拳、用重典、零容忍。对违法开工建设、违法投入生产、无证排污、违法排污、超标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坚决查处。漯河市先后对67家重点排污企业和13家医疗卫生单位进行了深度治理,有效解决了部分企业治污设施运行不稳定、违法排污等问题。对直接排入河流的排污单位,实行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市定排放标准。澧河是漯河的母亲河,也是漯河市的引用水源地。在澧河一处水质自动监测站,漯河市环保局污染监控防治科科长白鸿喜介绍,这里能够实现澧河水质自动采样、自动分析、自动保存、自动上传,所有数据在省环保厅网站同步显示,一旦水质有异样,设备会自动报警。“像这样的水质自动监测站全市有9座,同时,我们在47家重点排污单位还安装了68个监控基站135台(套)在线监控装置,确保水质变动情况尽在掌握。”白鸿喜说。治理河流污染,离不开堵与疏的结合。目前,漯河市已建成投运的城镇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共有9座,另有2座在建。污水处理范围基本覆盖到每个县区和产业集聚区。据介绍,“十二五”期间,漯河市日处理污水能力将达到50万吨以上,全市范围内将基本消除劣五类水体。抓住“关键少数” 县(区)长对水质达标负全责在沙澧河治理过程中,漯河市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任命县(区)长任辖区内主要河流的河长,对河流水质达标负全责,分管县(区)长、县(区)环保局长分别任副河长,协助做好河流水质达标工作。漯河市规定,凡河流出境断面1周不达标的由市环保局提出预警;对河流水质连续2周不达标的,所在地的县(区)政府向市政府作出超标原因和整改措施的书面报告;连续3周以上不达标的,由所在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说明情况,对全年未完成河流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的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并对责任人严肃追责。人们常说,一座城市有了水,就有了灵性。现在沙澧河,已经成为漯河市拿得出手的一张靓丽名片。徜徉在沙澧河风景区内,沙河、澧河水质清澈,水草浮动,两岸绿树成荫,游人或散步或垂钓,尽享大自然赐予的良辰美景,同时也深深体味着环境友好之于自身、之于社会的现实意义。(石国庆文 霍亚平图)(责编:霍亚平、徐彩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42498
播放数:89933
播放数:186863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您当前位置:
漯河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2015年度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的通知
漯环〔号&&漯河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2015年度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的通知&各县区(建设和)环保局(办)、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有关重点企业:根据省环保厅要求,市环保局对今年年初印发的《2015年度漯河市重点排污单位名录》重新进行了修订,将2014年环境统计数据库中所有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全部纳入。现将修订后的《2015年度漯河市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印发给你们,请各县区环保部门督促辖区内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的企业,按照《河南省排污许可证分级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完成排污许可证的办理工作。同时,严格按照《河南省减少污染物排放条例》的要求,开展排污许可证执法检查,对无证、超标、超量排污的排污单位,遵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附件:1.2015年度河南省重点排污单位名录&&&2.2015年度漯河市重点排污单位名录&&&&&&&&&&&&&&&&&&&&&日&&&&&&&&&&&&&附件12015年度河南省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序号企业名称所在县区1河南雨润北徐肉类食品有限公司临颍县2漯河天冠生物化工有限公司临颍县3临颍县盛宏热力有限公司临颍县4临颍康达环保水务有限公司临颍县5中原环保同生漯河水务有限公司临颍县6河南北徐广安种猪有限公司临颍县7河南金大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舞阳县8河南永银化工实业有限公司舞阳县9河南永银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舞阳县10舞阳县城市污水净化中心舞阳县11漯河市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沙北污水处理厂郾城区12漯河同生淞江水务有限公司郾城区13漯河中铁威特马沟水务有限公司源汇区14漯河南街村药业集团制药有限公司召陵区15漯河银鸽生活纸产有限公司(三基地)召陵区16上实环境(漯河)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召陵区17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经济技术开发区18杜邦双汇漯河食品有限公司经济技术开发区19河南银鸽实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经济技术开发区20河南银鸽实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二基地经济技术开发区21漯河银鸽生活纸产有限公司(六基地)经济技术开发区22华电漯河发电有限公司经济技术开发区23漯河市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沙南污水处理厂经济技术开发区24漯河中铁威特经开水务有限公司经济技术开发区&&&附件22015年度漯河市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序号企业名称所属县区1河南华冠养元饮料有限公司临颍县2漯河南德啤酒有限公司临颍县3河南金龙面业有限公司临颍县4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临颍县5河南省南街(集团)有限公司热力公司临颍县6漯河南街村全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临颍县7河南省常兴精密磨具设备有限公司临颍县8临颍县豫中铁合金有限公司临颍县9临颍亲亲食品有限公司临颍县10漯河瑞凯发制品有限公司临颍县11河南豪峰食品有限公司临颍县12临颍嘉美印铁制罐有限公司临颍县13河南欣欣印务有限公司临颍县14河南虹峰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临颍县15临颍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临颍县16漯河金斯达实业有限公司临颍县17漯河爱诺鑫工艺品有限公司临颍县18河南省金冠木业有限公司临颍县19临颍许临铁星水泥有限公司临颍县20河南鼎尊饮品有限公司临颍县21河南广联畜禽有限公司临颍分公司临颍县22豫颍建材有限公司临颍县23漯河联泰食品有限公司临颍县24河南省百年皇牛化工有限公司临颍县25临颍县富有工贸有限公司临颍县26漯河晋江福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临颍县27巧巧(漯河)食品有限公司临颍县28河南省漯宝实业有限公司临颍县29郑州煤炭工业(集团)颍青化工有限公司临颍县30漯河小拳头食品有限公司临颍县31临颍陆氏发业有限公司临颍县32临颍县光大木业有限公司临颍县33漯河福美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临颍县34河南六和北徐饲料有限公司临颍县35临颍森鑫木业有限公司临颍县36中盐舞阳盐化有限公司舞阳县37华润雪花啤酒(河南)有限公司漯河分公司舞阳县38舞阳县富平春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舞阳县39舞阳县冠军瓷业有限责任公司舞阳县40河南佳源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舞阳县41舞阳兴亿建材有限公司舞阳县42舞阳县林达纸业有限责任公司舞阳县43漯河金娇阳饮品有限公司舞阳县44舞阳旭农饲料厂舞阳县45漯河东方刺绣有限公司舞阳县46舞阳盛大实业有限公司舞阳县47河南君来菌往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舞阳县48漯河市兴亚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舞阳县49舞阳惠宏棉织有限公司舞阳县50舞阳县华裕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舞阳县51舞阳县金达莱商贸有限公司舞阳县52漯河市银凤纸业有限公司郾城区53漯河市聚源纸业有限公司郾城区54乐天澳的利饮料有限公司郾城区55漯河市新旺化工有限公司郾城区56漯河市豫汇集团实业有限公司郾城区57金星啤酒集团漯河啤酒有限公司郾城区58漯河市众益达食品有限公司郾城区59漯河市勤宇羽毛制品有限公司郾城区60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郾城区61漯河市中心血站郾城区62漯河装饰材料有限公司郾城区63漯河市恒达食品工业有限公司郾城区64漯河市嘉蒙乳业有限公司郾城区65漯河美盛食品有限公司郾城区66漯河市日康食品饮料有限公司郾城区67漯河百乐贸易有限公司郾城区68漯河市天龙化工有限公司郾城区69裕松源药业有限公司郾城区70漯河市隆源肉类加工有限公司郾城区71漯河市铭富实业有限公司郾城区72漯河金星麦芽有限责任公司郾城区73漯河叮当牛食品有限公司郾城区74河南三剑客奶业有限责任公司源汇区75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食品分厂源汇区76漯河市天壕新能源有限公司源汇区77漯河百川畅银新能源有限公司源汇区78漯河华信冶金设备有限公司源汇区79河南源德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源汇区80漯河市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厂源汇区81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源汇区82漯河医专三附院源汇区83漯河市中医院源汇区84漯河市兴茂钛业有限公司召陵区85际华三五一五皮革皮鞋有限公司召陵区86漯河双汇万中禽业加工有限公司召陵区87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漯河卷烟厂召陵区88漯河市双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召陵区89漯河市龙腾发制品有限公司召陵区90漯河市中心医院召陵区91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召陵区92漯河市泰威新型墙体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召陵区93漯河市鑫康明胶有限公司召陵区94漯河市五龙明胶有限公司召陵区95漯河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经济技术开发区96嘉吉食品(漯河)有限公司经济技术开发区97漯河旺旺食品有限公司经济技术开发区98漯河市恒瑞化工有限公司经济技术开发区99漯河市隆源明胶有限公司经济技术开发区100漯河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经济技术开发区101漯河市永利食品有限公司经济技术开发区102河南统一企业有限公司经济技术开发区103漯河市青山高科技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经济技术开发区104漯河市利通橡胶有限公司经济技术开发区105漯河市喜多多食品有限公司经济技术开发区106河南省王牌砂布制造有限公司经济技术开发区107漯河市景恒冶金机械有限公司经济技术开发区108漯河市残疾人骨伤科康复中心经济技术开发区109河南省雪健实业有限公司城乡一体化示范区110漯河郑氏实业有限公司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漯河市碧水工程行动计划暨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漯政&[2016]&13号
】&&来源:漯河市人民政府 &&时间: 17:23:42&&浏览
&&&&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直属及驻漯各单位:
现将《漯河市碧水工程行动计划暨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3月23日&         
漯河市碧水工程行动计划暨
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水是生命之源,水质是生态之本。当前,我市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水环境保护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部分区域水环境质量差、河道环境流量不足、水生态受损重且难以短期内恢复、水环境隐患多等问题日益凸显。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碧水工程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豫政〔2015〕86号),切实改善我市水环境质量,确保水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沙澧河水质保持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颍河、清潩河、汾河等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Ⅳ类水体,黑河、三里河、唐江河等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到省定考核目标要求,市区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5%。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重点河流环境流量基本得到保障。
到2030年,力争全市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基本消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98%以上。到本世纪中叶,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工业污染防治
(一)深化工业污染防治
依法取缔或关闭“八小”企业。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散、弱”工业企业。2016年年底前按照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全部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制革、印染、造纸、炼焦、塑料加工、电镀、染料、农药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定期排查“八小”企业,发现一家关闭一家。(市环保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局等参与,全市各级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级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专项整治九大重点污染行业。全面排查造纸、焦化、氮肥、农副食品加工、毛皮制革、印染、有色金属、原料药制造、电镀等重点水污染物排放行业,按照国家要求制定和落实行业专项治理方案,实施清洁生产改造。新建、改建、扩建上述行业建设项目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等量或减量置换。2017年年底前造纸行业力争完成纸浆无元素氯漂白改造或采取其他低污染制浆技术,氮肥行业尿素生产完成工艺冷凝液水解解析技术改造,制革行业实施铬减量化和封闭循环利用技术改造,印染行业实施低排水染整工艺改造,制药(抗生素、维生素)行业实施绿色酶法生产技术改造。(市环保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科技局等参与)
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污染。强化产业集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专业园区等集聚区污染集中治理。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区五规(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区域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规划)合一试点工作,同步开展产业集聚区规划环评修编工作,对未按期完成规划环评编制工作的产业集聚区,暂缓受理入区项目环评审批;强化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机制,对不符合规划环评要求的项目不予审批。产业集聚区承接转移产业要充分考虑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力等因素,切实防范污染转移。产业集聚区内工业企业废水未达到集中处理要求的,必须经预处理达到集中处理要求。新建、升级工业集聚区要同步规划、建设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等污染治理设施。2017年年底前省定产业集聚区的建成区域实现管网全配套,并按规定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同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实现与市、县级环保部门联网;逾期未完成的,一律暂停审批和核准其增加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并依照有关规定撤销其园区资格。将产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行达标率列入产业集聚区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市环保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建委、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商务局、国土资源局、水利局等参与)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各县区要依据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指导目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及相关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结合水质改善要求及产业发展情况,分年度制定实施落后产能淘汰方案,并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环保局备案。对未完成淘汰任务的地方,暂停审批和核准其相关行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环保局等参与)
严格环境准入。严格落实关于深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环境功能区、生态红线区、水污染防治重点控制单元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和环境承载能力,分区分类实施差别化环境准入政策。对水污染防治重点控制单元区,不予审批耗水量大、废水排放量大的煤化工、化学原料药及生物发酵制药、制浆造纸、制革及毛皮鞣制、印染等行业单纯新建和单纯扩大产能的项目。防止企业在向城乡结合部、农村搬迁转移过程中造成新的污染。建立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体系,实行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已超过承载能力的地方要实施水污染物削减方案,加快调整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到2018年,完成市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现状评价;到2020年,完成县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现状评价。(市环保局、水利局牵头,市建委等参与)
(三)优化空间布局
合理确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区域开发建设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重大项目原则上布局在重点开发区,并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鼓励发展节水高效现代农业、低耗水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生态保护型旅游业,严格控制缺水地区、水污染严重地区和敏感区域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发展,新建、改建、扩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减量置换。(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市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建委、水利局等参与)
推动重污染企业退出。2016年各县区全面排查城市建成区内现有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印染、原料药制造、化工等污染较重的企业,制定企业改造退出方案。到2020年,完成城市建成区内现有污染严重企业的搬迁改造或依法关闭工作。(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环保局、建委等参与)
积极保护生态空间。严格城市规划蓝线管理,2016年市区及两县全面开展城市蓝线现状调查,城市规划区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范围内要保留一定比例的水域面积。新建项目一律不得违反城市蓝线管理要求。严格水域岸线用途管制,土地开发利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留足河道、湖滨地带的管理和保护范围,非法挤占的要限期退出。(市建委、国土资源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环保局、水利局等参与)
(四)推进循环发展
加强工业水循环利用。鼓励钢铁、纺织印染、造纸、石油石化、化工、制革等高耗水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依托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再生水回用配套设施,推动再生水用于园区内水质要求较低的工业企业生产、园林绿化、生态景观等。对具备使用再生水条件但未充分利用的钢铁、火电、化工、制浆造纸、印染等项目,不得批准其新增取水许可,同时核减现有取水额度。(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市水利局等参与)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
(五)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
对现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因地制宜进行提标改造,强化脱氮除磷设施同步提标改造,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治污效能。依据相应河流断面水质标准,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2017年年底前要全部优于一级A排放标准,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达到相应河流断面水质考核标准要求,其中清潩河流域内城镇污水处理厂严格执行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推进城镇污水分质处理,建设有集中式工业污水处理设施的产业集聚区内现有企业工业废水进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原则上要于2018年年底前全部退出,其他现有企业工业废水具备条件的原则上要逐步退出,新建、改建、扩建企业工业废水原则上不得进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确保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到2020年,全市所有建制镇要全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市区及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90%以上。(市建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环保局、水利局等参与)
(六)加快雨污分流改造及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
对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难以改造的,要采取截留、调蓄和治理等措施。城镇新区、产业集聚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均要实行雨污分流,重点流域地区要推进雨水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强化城中村、棚户区、老城区、乡镇政府所在地和城乡结合部的污水截留、收集、配套管网建设。新建污水处理设施的配套管网要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运。市区建成区2016年年底前全面启动建设,到2020年,市区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到2030年年底前县城要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积极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2020年年底前市区基本建成一条综合管廊。(市建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环保局、水利局等参与)
(七)促进城镇污水再生利用
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统一规划建设城市再生水管网和输送体系,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以及生态景观等用水要优先使用再生水。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和利用。自2018年起,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新建公用建筑要建设建筑中水设施。积极推动其他新建住房安装建筑中水设施。到2020年,市区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以上。(市建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环保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等参与)
(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提高城市雨水排涝系统规划设计标准,按照排蓄并举原则,“工程治水”与“生态治水”相结合,源头减量与末端处理相结合,大力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建设渗、滞、蓄、净、用、排相结合的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科学统筹城市水系统、园林绿地系统、道路交通系统、建筑小区系统建设与改造,积极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强化对城市雨水径流的排放控制与管理。新建城区硬化地面中,可渗透面积达到40%以上。将单位庭院和居民小区的雨污分流、雨水收集利用、可渗透面积等作为城市规划许可和项目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因地制宜配套建设雨水滞渗、收集利用等削峰调蓄设施。新建绿地要采用下沉式设计,对现有绿地实施下沉式、集雨式绿地改造,选用耐水湿、吸附净化能力强的乡土植物,提升城市绿地汇聚雨水、蓄洪滞涝、补充地下水、净化生态等功能。新城区要全面按照海绵城市标准进行建设,已建城区结合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道路提升、公园绿地建设、城市河道综合整治等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系统综合地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市区建成区25%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县城1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市区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县城3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市建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水利局等参与)
(九)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
对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禁止处理不达标的污泥进入耕地。2016年各地全面开展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污泥的产生、泥质、运输和处理处置现状排查,取缔非法污泥堆放点;编制全市污泥综合利用或处理处置设施建设与改造规划,鼓励共建共享污泥处置设施,现有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要于2017年年底前全面完成达标改造。2020年年底前市区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90%以上,两县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85%以上。(市建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环保局、农业局、财政局等参与)
三、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改善农村环境
(十)防治畜禽养殖污染
2016年各县区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和水环境质量达标要求,科学合理调整畜禽禁养区、限养区范围,列出禁养区需关停或搬迁的养殖场(小区)、养殖专业户清单,2017年年底前依法全部关闭和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坚持种养结合,科学编制畜禽养殖产业发展规划,促进畜禽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就地就近利用,充分考虑周边种植业对畜禽粪便的消纳吸收能力,合理调整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布局和规模。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要配套建设与养殖规模相适宜的粪便污水防渗防溢流贮存设施、粪便污水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散养密集区要实行畜禽粪便污水分户收集、集中处理利用。自2016年起,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要实施雨污分流、粪便污水资源化利用,并取得相应的环评审批。畜禽养殖废水不得排入敏感水域和有特殊功能的水域,向环境排放的要达到国家和我省要求。(市畜牧局牵头,市农业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财政局等参与)
(十一)控制种植业污染
2016年制定实施全市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方案。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和农业水环境污染,化肥、农药减量使用,畜禽粪污、农膜、农作物秸秆基本得到资源化、综合循环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原则,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进有机肥使用,降低化肥施用量,支持发展高效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指导、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行精准施药和科学用药,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采用秸秆覆盖、免耕法、少耕法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开发整理等标准规范,明确环保要求,新建高标准农田要达到相关环保要求。加强农业、农村区域的河岸、堤坝、湿地等设施整治建设,防止秸秆、生活垃圾等对水体造成污染。在禁止开发区以及依法划定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要利用现有沟、塘、窖等,配置水生植物群落、格栅和透水坝,建设生态沟渠、污水净化塘、地表径流集蓄池等设施,净化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到2020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市农业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水利局、畜牧局、质监局等参与)
调整种植业结构与布局。地下水易受污染地区要优先种植需肥需药量低、环境效益突出的农作物。在地表水过度开发和地下水超采问题严重的区域试行退地减水,适当减少用水量较大的棉花等种植面积,改种耐旱作物和经济林。2018年年底前按照国家要求对灌溉农田实施综合治理,减少农业用水量。(市农业局、水利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局等参与)
(十二)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完善“以奖促治”政策,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开展河道清淤疏浚,统一综合整治连片村庄。优先治理乡镇政府所在地、美丽乡村试点、循环经济试点村、农村新型社区、迁村并点区域、土地综合整治区域、移民迁安村、交通枢纽周边、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流域、区域以及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村庄,逐步在其他区域推进。(市环保局牵头,市财政局、建委、水利局、农业局、畜牧局等参与)
&&& 减少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推进县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城镇周边地区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规模较大的村庄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居住分散的村庄建设小型人工湿地、无(微)动力处理设施、氧化塘等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立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管理机制,保障已建设施正常运行。(市建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环保局、财政局等参与)
四、节约保护水资源,保障河流环境流量
(十三)控制用水总量
严格控制取用水总量。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建立覆盖市、县、乡(镇)三级行政区域的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并严格实施。加强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布局水资源论证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要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方,暂停审批其建设项目新增取水许可。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范围的单位和其他用水大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用水要达到行业先进水平,节水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运。建立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加快开展水权交易研究,探索建立水权制度,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流域和区域水资源。(市水利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建委、农业局等参与)
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在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开发利用地下水要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严格控制开采深层承压水,地热水、矿泉水开发要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和采矿许可。加强对城市(镇)规划区内地下水抽采的监管。依法规范机井建设管理,排查登记已建机井,对未经批准的自备水井一律予以关闭;对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水井(特殊用水除外),抓紧制定封井方案,2017年年底前完成关闭工作。尽快编制并实施全市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地下水超采区治理规划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地面沉降区地下水压采方案。强化地下水管理,地下水超采区内禁止工农业生产及服务业新增取用地下水。2017年年底前完成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和地面沉降控制区范围划定工作。(市水利局牵头,市国土资源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局、建委、农业局等参与)
(十四)提高用水效率
落实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水耗指标等用水效率评估体系,把节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市、县级政府政绩考核内容。将再生水、雨水和循环水等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到2020年,全省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分别下降24%、25%以上。(市水利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建委等参与)
抓好工业节水。加强我市钢铁、电力、造纸、化工、农副食品加工等高耗水、重污染工业行业用水管理、节水技术改造以及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等措施,降低单位产品取用水量和排污量,完善取水、排污计量设施,加强对计量设施的监管,全面提高工业节水水平。开展节水诊断、水平衡测试、用水效率评估,严格计划用水和用水定额管理。到2020年,电力、纺织印染、造纸、化工、食品发酵等高耗水行业达到国内先进定额标准。(市工业和信息化委、水利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建委、质监局等参与)
加强城镇节水。禁止生产不符合节水标准的产品、设备。推广普及先进适用的节水工艺、技术和器具,推进节水型城市、单位(企业、小区)创建工作,鼓励推行一户一表节水改造,推动建筑中水和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临近污水处理厂或再生水干管区域的公用建筑项目推广建设使用中水水源热泵,集中供冷供热。公共建筑必须采用节水器具,限期淘汰公共建筑中不符合节水标准的水嘴、便器水箱等生活用水器具。鼓励居民家庭选用节水器具。对使用年限超过50年和材质落后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到2017年,全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2%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10%以内,力争达到省级节水型城市标准。(市建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水利局、质监局等参与)
发展农业农村节水。积极推广渠道衬砌、低压管道输水、喷灌、滴灌、渗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完善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发展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推广农作物节水抗旱技术。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建设高效输配水工程、加强田间高效节水、推广和普及农业节水技术等措施,全面提高农业节水水平。加强畜禽养殖节水技术推广及设施改造。通过加强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全面普及计量设备,推行村镇集中供水,合理利用多种水源等,逐步提高农村生活节水水平。(市水利局、农业局牵头,市畜牧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等参与)
(十五)保障环境流量
完善水资源保护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合理确定水域纳污能力,严格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强化排污口设置审批,对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地方,停止或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新建、扩建入河排污口。(市水利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环保局、建委等参与)
加强河流水量调度管理,保障河流环境流量。充分利用沙颍河干流和南水北调中线水资源,以保障水环境质量达标为目标,综合施策,减轻河流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保障河流环境流量。优先保障黑河、颍河、清潩河、洪河等的环境流量。完善水量调度方案,采取闸坝联合调度、生态补水、水资源置换等措施,合理安排闸坝下泄水量和泄流时段,满足河流基本生态用水需求,重点保障枯水期环境流量。2016年开展调查,制定可利用水利工程调水以维持水生态环境的河道清单,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发挥控制性水利工程在改善水质中的作用。(市水利局牵头,市环保局、财政局、建委参与)
强化水源涵养林建设与保护,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加强滨河带生态建设,在河道两侧建设植被缓冲带和隔离带,构建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市林业和园林局牵头,市建委、发展改革委、环保局、农业局、水利局等参与)
五、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保障饮水安全
(十六)保障城市饮用水水源安全
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饮用水安全。各级政府及供水单位要定期监测、检测和评估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市区自2016年起每季度向社会公开;自2018年起,所有县级及以上城市饮水安全状况信息都要向社会公开。在重要饮用水水源地逐步建设水质生物毒性预警体系。(市环保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建委、水利局、卫生计生委等参与)
强化城市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严格执行河南省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经划定,严格控制调整。开展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排查评估以及风险预警,强化对水源保护区管线穿越、交通运输等风险源的风险管理,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加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和应急能力建设,扩大监测指标范围,配备与之相应的监测设备、人员等,开展水质全指标监测;完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处置技术研究,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构建信息共享平台。要做到应急防范“一条心”、应急指挥“一盘棋”、应急监测“一张网”、应急物资“一体化”,确保饮用水安全。2018年年底前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周围要建设物理或生物隔离设施。(市水利局、市环保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建委、交通运输厅、国土资源局、卫生计生委、市城建投公司等参与)
城市供水企业要确保供水设施和管线等埋地设施质量良好,加强供水设施巡检、定期维护、更新改造等工作。增加对水源地进厂、出厂和管网水的日常检测项目和频次,制定并落实应急净水技术方案,配备相关物资和设备,完善信息报告、应急指挥、应急检测、应急生产调度等制度,确保供水安全。(市城建投公司牵头,市环保局、水利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卫生计生委等参与)
(十七)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强化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落实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清除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设施,建立水源水质监测预警机制,将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纳入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专项检查范围,开展执法检查。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水源保护、水质监测评价“三同时”制度。制定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办法,依法规范水源保护区域、保护范围,全面强化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保障水源安全。对人为因素引起水源变化、水质污染或工程损坏,造成群众饮水困难的,要督促限期整改并严肃追究责任。强化水质净化处理设施建设以及消毒设施设备安装、使用和运行管理。集中式供水工程按要求配备安装水质净化和消毒设施设备。“千吨万人”规模以上(日供水量1000立方米或受益人口1万人以上)的供水工程要尽快建立水质化验室,配备相关检验人员及仪器设备,做好日常水质检测工作。(市水利局、环保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建委、卫生计生委等参与)
(十八)防治地下水污染
突出重点,分区防治。每年调查评估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等区域环境状况。产业集聚区要进行必要的防渗处理,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处置场严格按照建设规范建设、运行。加油站地下油罐要于2017年年底前全部更新为双层罐或完成防渗池设置。(市环保局牵头,市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建委、水利局、农业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商务局等参与)
六、强化重点流域治理,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
(十九)强化环境质量目标管理
明确各类水体水质保护目标,逐一排查水体达标状况,未达到水质目标要求的县区要制定达标方案,将治污任务逐一落实到汇水区范围内的排污单位,明确防治措施及达标时限。达标方案报上一级政府和环保部门备案,自2016年起,定期向社会公布。环保部门对水质不达标的区域实施挂牌督办,必要时采取区域限批等措施。(市环保局牵头,市水利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建委等参与)
(二十)强化重点流域污染防治
编制实施水污染防治规划。对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及其他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大整治力度。到2020年,沙澧河水质保持优良,颍河、三里河、汾河、唐江河等河流水质进一步改善。(市环保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建委、水利局等参与)
着力改善污染严重河流水质。推进颍河、黑河、三里河、唐江河等河流综合整治,综合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源治理、截污、清淤、生态修复等措施,切实削减污染负荷,严格控制排放总量,确保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市环保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建委、水利局、畜牧局等参与)
(二十一)推进城市河道环境综合整治
大力推行城市河流清洁行动计划。着力推进城市河流清洁整治工程,优先实施污染源头治理,使市区及县城城市规划区内河流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注重提升河流生态建设水平,推动县级以上城市规划区内的河道及沿岸环境质量和面貌持续改善,构建河畅水清、岸洁景美、人水和谐的城市河网水系。定期公布公众对城市河流满意度调查结果。(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建委、环保局、水利局、农业局等参与)
重点整治城市黑臭水体。采取控源截污、清理垃圾、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每半年向社会公布治理情况。市区建成区要于2015年年底前完成水体排查,建立黑臭水体档案,制定整治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向社会公布黑臭水体名称、责任人及达标期限;于2017年年底前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于2020年年底前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目标任务。(市建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环保局、水利局、农业局等参与)
(二十二)加强水质良好水体保护
对现状水质较好的澧河、沙河及主要支流开展生态环境安全评估和河流健康评估,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实施水源涵养、湿地建设、河岸带生态阻隔等综合治理,严禁生态环境破坏行为,保护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确保良好水体水质和生态服务功能不降低。(市环保局牵头,市财政局、发展改革委、水利局等参与)
严格控制环境激素类化学品污染。2017年年底前完成环境激素类化学品生产使用情况调查,监控评估水源地、农产品种植区及水产品集中养殖区风险,实施环境激素类化学品淘汰、限制、替代等措施。(市环保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农业局等参与)
(二十三)严格防范环境风险
定期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在全市化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医药制造等行业环境风险及化学品排查的基础上,建立全省环境风险信息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定期更新环境风险源信息。评估现有化学物质环境和健康风险,根据国家制定公布的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对高风险化学品生产、使用进行严格限制,并逐步淘汰、替代。(市环保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局等参与)
稳妥处置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各级政府要制定和完善水污染事故处置应急预案,落实责任主体,明确预警预报与响应程序、应急处置及保障措施等内容,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定期开展环境应急演练。对突发水污染事故进行调查取证及调查处理,对连续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或突发环境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地方,上级环保部门可以约谈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对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单位的环境违法信息,要记入社会诚信档案。
(二十四)深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完善污染物统计监测体系,对工业、城镇生活、农业、移动源等各类污染源进行全面调查,核定排放量和明确控制目标。选择对水环境质量有突出影响的总氮、总磷、重金属等污染物,研究纳入重点流域、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约束性指标体系。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创新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深入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预算管理制度,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水环境承载能力、重点污染物总减排量、环境质量达标率等合理确定重点污染物许可预支增量。对未完成年度总量减排目标任务的区域实行新建项目水污染物倍量削减替代。(市环保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建委、水利局、农业局等参与)
依法核发排污许可证。2015年年底前完成国控重点污染源及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地区污染源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工作,其他污染源于2017年年底前完成。实行排污许可证分级管理,以改善水质、防范环境风险为目标,将排污单位基本信息和污染物排放种类、浓度、总量、排放去向等纳入许可证管理范围。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禁止无证排污或不按许可证规定排污。2017年年底前完成全市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市环保局负责)
七、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强化水污染防治成效
(二十五)完善法规标准
健全法规规章。依据国家、省相关法律、法规,研究出台我市饮用水源保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地下水管理、环境监控、环境监测、环境流量保障等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市政府法制办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建委、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和园林局、畜牧局、卫生计生委等参与)
(二十六)加大执法力度
排污单位必须依法全面实现达标排放。要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逐一排查工业企业排污情况,达标企业要采取措施确保稳定达标;对超标和超总量的企业予以“黄牌”警示,一律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对整治后仍不能达到要求且情节严重的企业予以“红牌”处罚,一律停业、关闭。自2016年起,定期公布环保“黄牌”、“红牌”企业名单。定期抽查排污单位达标排放情况,结果向社会公布。(市环保局负责)
完善环境监督执法机制,强化环保、公安、监察等部门和单位协作,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机制,完善案件移送、受理、立案、通报等规定。加强对市、县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环保工作的监督。(市环保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公安局、监察局等参与)
严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重点打击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排放、倾倒有毒有害污染物废水、含病原体污水,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不正常运行水污染物处理设施,或未经批准拆除、闲置水污染物处理设施等环境违法行为。对造成生态损害的责任者严格落实赔偿制度。严肃查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领域越权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等违法违规行为。认真纠正有案不立、降格处理等行为,对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市环保局牵头,市公安局、建委等参与)
(二十七)提升监管水平
完善流域协作机制。健全跨部门、区域、流域水环境保护议事协调机制。流域上下游各级政府、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配合、定期会商,建立水污染防治联动协作机制,实施联合监测、联合执法、应急联动、信息共享,搭建流域多目标、多部门综合水环境管理决策平台,实现基础数据整合、水质监测与评价、污染源管理、未来趋势预测、风险预警与应急等多种功能的有机融合。建立健全河流断面水质异常情况下涉水污染源追查机制。建立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水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市环保局牵头,市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建委、农业局、工业和信息化委、气象局等参与)
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按照国家、省地表水监测断面和考核相关要求,调整地表水监测断面,增补或优化地表水断面监测点位。完善自动监测网络,优化、补充自动监测点位。提升饮用水水源全指标监测、水生生物监测、地下水环境监测、化学物质监测及环境风险防控技术支撑能力,市区和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每年进行一次全指标监测。(市环保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局、建委、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局、财政局等参与)
提高环境监管技术水平。加强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应急等专业技术培训,严格落实执法、监测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基层环保执法力量。自2016年起,全面实行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市环保局负责)
八、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二十八)理顺价格税费
加快水价改革。县级及以上城市要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具备条件的建制镇要积极推进。2020年年底前全面实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财政局、建委、水利局、市城建投公司等参与)
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继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合理制定农业用水价格,探索实行分类价格和超定额累进加价等制度,建立合理反映农业供水成本、有利于节约用水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继续做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为全面推进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积累经验。(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财政局、农业局、水利局等参与)
完善收费政策。修订城镇污水处理费、排污费、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合理提高征收标准,做到应收尽收。合理确定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不应低于污水处理和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成本,加强自备水源用水户污水处理费征收,城镇污水处理收费不足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综合考虑水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承受能力以及不同产业和行业取用水特点,结合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城市供水价格、污水处理费改革进展情况,合理调整水资源费标准。地下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要高于地表水,超采地区地下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要高于非超采地区。(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牵头,市环保局、建委、水利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商务局、质监局等参与)
积极落实税收政策。依法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税收优惠政策。(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商务局、市质监局等参与)
(二十九)建立激励机制
健全节水环保“领跑者”制度。鼓励节能减排先进企业、产业集聚区用水效率、排污强度等达到更高标准,支持开展清洁生产、节约用水和污染治理等示范。(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局、环保局、建委、水利局等参与)
推行绿色信贷。积极发挥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重点支持循环经济、污水处理、水资源节约、水生态环境保护、清洁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严格限制环境违法企业贷款。加强环境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环保部门和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要加强协作联动,制定河南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办法,于2017年年底前分级建立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深入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市发展改革委、人行漯河市中心支行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环保局、水利局、漯河银监分局等参与)
完善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适时调整水环境生态补偿标准,合理确定排污权基准价格,尽快完成现有排污单位初始排污权核定,深入推进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市财政局、发展改革委、环保局牵头,市农业局、林业和园林局、水利局等参与)
(三十)强化科技支撑
推广示范适用技术。加快技术成果推广应用,重点推广饮用水净化、节约用水、水污染治理及循环利用、水生态修复、湿地恢复、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清洁生产等适用技术。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推动水处理重点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示范推广控源减排和清洁生产先进技术。(市科技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环保局、建委、水利局、农业局等参与)
规范环保产业市场。健全环保工程咨询设计、建设、运营等领域招投标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推进先进适用的节水、治污、修复技术和装备产业化发展。加强环保产业培育,扩大市场规模。健全环保产业发展机制,完善环保标准体系,倒逼环保产业发展;严格环境监管,规范环保市场;转变政府职能,拓展市场空间;综合运用技术、经济等手段,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局、环保局、建委、水利局、农业局等参与)
推动环保服务业发展机制和模式创新。推动环保产业链的上下游整合以及横向联合,形成包括咨询、土建、金融、环保设备、工程设计等环保产业链各个环节在内的环保服务总承包和环境治理特许经营模式。(市发展改革委、环保局牵头,市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建委、财政局等参与)
完善第三方治理机制。以生活污水处理、产业集聚区集中治污、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为重点领域,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环保局、建委等参与)
(三十一)完善资金投入模式
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推进融资担保基金、融资租赁等环境金融服务试点工作。推广收费权质押、股权质押、项目收益权质押、特许经营权质押、排污权质押等融资担保。采取环境绩效合同服务、授予开发经营权益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加大水环境保护投入。(人行漯河市中心支行、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牵头,市环保局、建委、漯河银监分局等参与)
增加政府资金投入。积极申请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本行动计划实施。各级财政要统筹安排水污染防治资金,适应水污染防治任务需要,加大对水污染防治的支持力度。各级政府要重点支持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河道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畜禽养殖搬迁及污染防治、节约用水、水生态修复、应急清污等项目和工作。对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及运行费用分级予以必要保障。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重点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城市地下廊道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市财政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环保局、建委、水利局、畜牧局等参与)
九、明确和落实各方责任,严格目标考核
(三十二)强化政府水环境保护责任
各级政府是实施本行动计划的主体,各县区要于2016年5月底前制定并公布本地碧水工程实施方案,重点制定城市河流整治措施、不达标水体达标措施和良好水体保护措施,确定辖区内分流域、分区域、分行业的重点任务和年度目标。要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统筹城乡水污染治理,强化监管,确保各项任务全面完成。各县区工作方案报市政府备案。(市环保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建委、水利局等参与)
(三十三)加强部门协调联动
市政府建立由市直各有关部门及各县区政府(管委会)组成的环保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建立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协作机制,成员单位定期会商,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各成员单位要认真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做好水污染防治相关工作,落实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的要求。市环保局要加强统一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进展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市环保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局、建委、水利局、国土资源局、农业局、交通运输局、畜牧局等参与)
(三十四)落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
各类排污单位要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开展自行监测,落实治污减排、环境风险防范等责任。国有企业尤其是市管企业要带头落实,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内的企业要探索建立环保自律机制。(市环保局牵头,市国资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参与)
(三十五)严格目标责任考核
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签订碧水工程行动计划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各县区要切实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每年分流域、分区域对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市环保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参与)
同时,要将考核结果作为水污染防治相关资金分配的重要参考依据。(市财政局、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环保局参与)
对未通过年度考核的,要对县区政府(管委会)及其相关部门有关负责人进行约谈,提出整改意见,加强督促;对有关县区和企业实施建设项目环评限批。对因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导致未能有效应对水环境污染事件的,以及干预、伪造数据和没有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对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导致水环境质量恶化,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要记录在案,视情节轻重,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已经离任的要终身追究责任。(市环保局牵头,市监察局参与)
十、加强信息公开,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三十六)依法公开环境信息
综合考虑水环境质量及达标情况等因素,每年公布各县区水环境状况和排名。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排污单位要依法向社会公开其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主动接受监督。(市环保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水利局等参与)
(三十七)加强社会监督
为公众、社会组织提供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培训和咨询服务,邀请其全程参与重要环保执法行动和重大水污染事件调查。公开曝光环境违法典型案件。健全举报制度,充分发挥“12369”环保举报热线和网络平台作用。限期办理群众举报投诉的环境问题,一经查实,可给予举报人奖励。通过公开听证、网络征集等形式,充分听取公众对重大决策和建设项目的意见。积极推行环境公益诉讼。(市环保局负责)
(三十八)构建全民行动格局
树立“节水洁水、人人有责”的行为准则。加强宣传教育,把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和水情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公众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客观规律的认识。依托全市中小学节水教育、水土保持教育、环境教育等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环保社会实践活动。支持民间环保机构、志愿者开展工作。倡导绿色消费新风尚,开展环保社区、学校、家庭等群众性创建活动,提高节约用水意识,鼓励购买使用节水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市环保局牵头,市教育局、建委、水利局等参与)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攻坚的关键阶段,水污染防治任务繁重艰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认真履行环境质量改善主体责任,按照“地方履行属地责任、部门强化行业管理”的要求,明确执法主体和责任主体,做到各司其职、恪尽职守、突出重点、系统治理,实施硬措施、采取硬办法,确保全市水环境治理与保护目标如期实现。
漯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4月5日
&|&&|&&|&&|&&|&&|&
漯河市政府版权所有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序号:
漯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漯河市人民政府网站建设维护
网站维护电话:&&&&E-mail:
技术支持:山谷网络&&
建议使用: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石污水处理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