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买了一只新三板股票代码的贵的股票,被坑的, 现在这个企业在接受光大证券IPO上市辅导

173家企业“出逃”新三板!IPO真的那么好吗?|新三板|IPO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来源:微信公众号 投资新三板
  分层制度落地快两个月,不管是股转系统还是监管层都有陆续公布一些利好消息,但市场交投清淡、融资规模小、流动性差的现实下,“IPO诱惑”仍然魅力十足。
  企业集体“转战”
  从近日公告来看,8月8日-10日,美瑞新材、欧神诺、璧合科技、利树股份等挂牌公司发布上市辅导公告。详细数据来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1日,今年发布“上市辅导备案的提示性公告”的新三板挂牌企业共计173家,而2015年这一数字仅为44家。
  并且,在股转系统发布新三板分层方法,到初步入选创新层企业名单,短短20天的时间里,就有51家新三板公司发布了“关于上市辅导的提示性公告”,拟加入主板IPO排队大军, 使转向主板IPO的公司增至180多家。这其中,不仅有登陆创新层无望的新三板公司,还有数十家符合分层方案中创新层准入标准或准创新层的优质企业,如山水环境、联飞翔、九日新材、福昕软件等。
  上海某大型券商新三板业务负责人表示,目前让新三板企业产生“退意”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部分企业质地以及营收的情况已经完全符合主板或创业板的挂牌条件,市场给予的估值也比较高;另一类是,即便企业已经加入创新层名单,但市场交易不活跃、融资情况不乐观。
  同时,一位准备进行IPO辅导的新三板优质企业的董秘也表示,“股转不转,那就只能我们转了。”与其在股转系统里被低估,还不如选择更为成熟的IPO渠道。“尽管需要排很长的队,但也愿意尝试。”
  IPO是最佳选择吗?
  IPO的增多,可以说是挂牌企业的一种倾向。融资问题最直接的影响企业偏好。不过,也有业内人士也表示,新三板上市公司寻求转板的同时,也将承担不小的经营风险。比如新三板公司递交IPO申请书后,需要经过暂停交易、摘牌、上市辅导、IPO重新上市这个流程,这意味着一段时间内其将失去通过新三板市场获得融资的能力;另外,考虑到目前A股IPO排队企业非常多,审核忽松忽紧,注册制仍遥遥无期,对于资金需求较大、尚不稳定的企业来说,时间成本及经营隐患都较大。
  对于创新层和IPO的“取舍”问题,鲁公路在8月12日的圆桌论坛上表示,新三板确是存在流动性问题,这不仅导致市场定价功能得不到一个有效地发挥,也会影响满足IPO条件的企业考虑是否将来也会转到沪深两市,实现IPO。但流动性问题是暂时的,之后也一定会有更多的制度红利会慢慢释放出来,从而解决流动性问题,比如说从交易出发解决,并且从投资人门槛在一定的时候也会做适当放开。
  业内人士分析,IPO的风险、难度都较大,而新三板市场虽然目前有些像鸡肋,但随着后续差异化服务制度的推出,不排除流动性、融资环境改善的可能。所以,是守在新三板市场等待新机会的出现,还是转身博取IPO跨越式发展的机会,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将是困难而又关键的抉择。
  来源:投资新三板(ID:neeqyjy)综合挖贝网、券商中国、经济导报
责任编辑:任倩倩 SF018
与美国股市相比, 港股的科技类股票乃至整体“新经济”股票比重都远远不及,同样与此相关的则是港股市场整体估值长期被认为过低——美国大量高PE(市盈率)的科技股,显著提升了整体市场的PE。
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为什么不掉?那是因为北京和上海的人口每年净增长五六十万人,而深圳已经是过千万人口的城市,现在还在增长。北京的朝阳区,光是中央电视台就为它带来了几万人,所以这个地区的租金持续上涨。
可以看出,外储的减少并不完全是外资望风而逃,而是外债的减少、藏汇于民和主权基金的使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债风险,提高了国家竞争力和社会福利。换句话说,与其让外汇储备趴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里不动,不如将储备货币换成投资性、生产性资产,以更好的提高...
为什么外汇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难以改变呢?从外汇市场基本面看人民币并不一定是贬值货币。然而在当前人民币定价规则下,人民币对美元期望值是贬值,这自然会增加外汇需求和减少外汇供给。题主的问题可以解析为两个:&br&&b&一、新三板企业转板到创业板有哪些注意事项?&/b&&br&&b&二、科技类企业上市(相对于其他类别企业而言)有哪些特别注意事项?&/b&&br&&br&对于问题一,如同其他人回答的,目前有证监会支持性的表态,具体流程和指引在研究制定中。&br&&br&对于问题二,回答如下:&br&科技类企业由于其行业特点,比较常见的,容易被监管层关注到的有如下类别的问题:&br&&b&1、出资是否存在瑕疵?&/b&&br&
科技型公司最主要的资产就是其核心技术,核心技术的表现形式可能是专利、技术秘密等。很多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为做大注册资本,会将一些无形资产增资入股,但由于股东的法律认识不足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实践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出资行为存在一定瑕疵:(1)以属于公司的无形资产(职务作品)出资;(2)出资的无形资产存在权属纠纷;(3)用作出资无形资产占注册资本的比例超过当时公司法许可的范围;(4)出资用的无形资产价值不足导致出资不实。&a href=&///?target=http%3A//.cn/stock/cngem/gemipo/.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宝德股份历史违规问题多 无形资产出资比例违规&i class=&icon-external&&&/i&&/a&&br&&b&2、公司对核心知识产权(商标、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的的权属是否存在瑕疵?&/b&&br&
形式上,要看公司对商标、专利、软件著作权的登记证书与现实情况是否存在差异,证书上的权利人名称、权利期限是否与公司披露的情况一致。实践中就有公司因为核心专利未缴纳年费导致专利失效的。&a href=&///?target=http%3A///xwrjipoz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星网锐捷IPO暂停&i class=&icon-external&&&/i&&/a&&br&
实质上,要看其他主体是否有可能对公司核心知识产权的权属、使用提出异议或者诉讼。&a href=&///?target=http%3A///stock/news//2360833.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上市企业缘何止步IPO 专利侵权成IPO“杀手”――中新网&i class=&icon-external&&&/i&&/a&&br&&b&3、公司对核心技术研发人员是否拥有控制力?&/b&&br&
关注核心技术、研发人员的劳动关系是否在公司或其子公司,是否签署有《保密协议》及《竞业协议》。技术总监的任职是否长期、稳定。&a href=&///?target=http%3A///SS2120.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山东神思电子IPO:核心技术人员存在流失风险 下游行业需求波动较大&i class=&icon-external&&&/i&&/a&&br&&b&4、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是否真实、合法?&/b&&br&
科技型企业享有的优惠政策较多,通常会对其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询问,同时判断公司对优惠政策是否存在过度依赖。因此,需要对公司报告期内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法律、适用条件进行核查,同时对公司收到的财政补贴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行核查。&a href=&///?target=http%3A///a/838.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拟IPO传媒公司业绩严重依赖政策扶持税收优惠&i class=&icon-external&&&/i&&/a&&br&&b&
综上,对于科技类企业而言,核心技术的来源、权属状态、研发人员、出资情况及优惠补贴是上市审核中经常被关注到的几个重点问题,这些问题在中介机构核查后都有相应的解决办法,但关注度不够或处理得不好就可能成为上市过程中的障碍。&/b&
题主的问题可以解析为两个: 一、新三板企业转板到创业板有哪些注意事项? 二、科技类企业上市(相对于其他类别企业而言)有哪些特别注意事项? 对于问题一,如同其他人回答的,目前有证监会支持性的表态,具体流程和指引在研究制定中。 对于问题二,回答如…
&p&2015年,比亚迪、大东南、德尔家居、成飞集成、曙光股份、杉杉股份、赢合科技等众多上市公司纷纷通过定增的方式加码动力锂电池的投资。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宣布贯彻落实《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从而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管理,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锂离子电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市场和政策双重利好的情况下,我们来看看锂电池行业中新三板挂牌公司的情况。&/p&&br&&p&行业简述&/p&&p&由于电动汽车、3C以及储能产品的快速发展,锂电池市场规模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整个锂电池行业持续向好。工信部日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累计完成主营收入同比增长17.4%,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2.8%。&br&&img data-rawheight=&360& data-rawwidth=&640& src=&/c213d1ccc988ba34b180e5a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c213d1ccc988ba34b180e5af_r.jpg&&&br&锂电池产业市场快速增长的同时,政策持续加码助力锂电池行业发展。2015年1月,财政部、国税总局下发《关于对电池、涂料征收消费税的通知》规定,自日起,对电池、涂料征收消费税,而锂电池免征消费税。同年2月16日,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科技体系和产业链,为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提供技术支撑。紧接着,4月22日,财政部下发《关于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要求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加快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步伐。日,为推进实施《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规范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生产线名单公告工作,工信部组织拟制了《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推动锂离子电池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日,工信部发布《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5年)》提出确定优先发展五大类205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其中,就有锂离子关键技术及新能源汽车。&br&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利好,进一步引爆中国锂电池市场。我们以锂电池行业为目标,对新三板上的行业公司进行整体概况和多种专利质量和效益的量化数据分析。&br&截至2016年1月,锂电池行业新三板挂牌公司共计35家,具体名单如表1所示:&br&表1 锂电池行业新三板挂牌公司名单表&br&&img data-rawheight=&415& data-rawwidth=&554& src=&/1af7dd6a7b392f04a001cd9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1af7dd6a7b392f04a001cd9a_r.jpg&&我们对这35家公司的成立时间、挂牌时间、企业规模进行统计,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p&&img data-rawheight=&247& data-rawwidth=&502& src=&/f5ed395bdb931fe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2& data-original=&/f5ed395bdb931fe_r.png&&&br&&p&从上图可以看出,锂电池行业挂牌公司中在2010年之前成立的有27家,占公司总数量的77%,成立时间都在5~15年之间,说明该行业属于朝阳行业,行业公司的发展潜力较好,此外,也可推测出该行业公司适应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较强,企业活跃度较高。该行业挂牌企业的挂牌时间集中在2014年之后,挂牌时间较短,通过挂牌融资、宣传、规范公司治理等来促进企业发展、扩大企业规模的作用还没有显示。&/p&&img data-rawheight=&251& data-rawwidth=&553& src=&/01eee25d644f1dc4f17c2cf6de2a634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01eee25d644f1dc4f17c2cf6de2a634a_r.jpg&&&br&&p&图2 锂电池行业挂牌公司总资产规模及营业收入规模图&/p&&p&从上图可以看到,总资产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挂牌公司仅1家;总资产规模在1亿元~10亿元之间的挂牌公司有19家,占56%;总资产规模在0.1亿元~1亿元之间的公司有15家,占44%。而在营业收入方面,2014年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挂牌公司仅1家;2014年营业收入在1亿元~10亿元之间的公司有15家,占44%;2014年营业收入在0.1亿元~1亿元之间的公司有17家,占50%;2014年营业收入在0.1亿元以下的公司有2家,占6%。由此可见,大部分锂电池行业挂牌公司的企业规模较小,企业需继续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p&&br&&p&&b&专利概况分析&/b&&/p&&p&我们对上述35家行业内挂牌公司整体的专利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从专利角度解读锂电池行业新三板挂牌公司的创新产出质量和效益、竞争力和活力。首先,对锂电池行业新三板挂牌公司的专利总体概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img data-rawheight=&256& data-rawwidth=&556& src=&/4ca63ff3d9d918f3a3ff821d76c31ef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6& data-original=&/4ca63ff3d9d918f3a3ff821d76c31efa_r.jpg&&图3 专利概况分析图&/p&&br&&p&利用数据库对这35家公司的所有专利进行检索,发现这35家公司都有专利申请。从上图可以看出,这35家锂电池行业新三板挂牌公司的专利申请共有990件(数据来源于万象云、incopat科技创新情报平台)。其中,中国大陆专利申请有964件,海外专利申请有26件,其中PCT申请有16件,占专利总数的2%,其次是美国和日本分别有专利申请4件,韩国有2件专利的申请。在中国大陆专利申请中,有489件发明,431件实用新型以及44件外观设计。锂电池行业新三板挂牌公司的平均专利申请量为28件/公司,专利布局地区以中国大陆为主,海外专利申请数量仅占3%左右,可见,该行业挂牌公司的专利申请量较少,整体创新实力有待加强,海外专利布局意识有待提高。&/p&&br&&p&&b&专利申请趋势、法律状态和运营状况分析&/b&&/p&&p&对如上990件专利的申请时间进行统计,具体如图4所示。&/p&&p&&img data-rawheight=&328& data-rawwidth=&556& src=&/9daa43c3df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6& data-original=&/9daa43c3dfc_r.jpg&&图4 专利申请/公开趋势图&/p&&br&&p&从上图可以看出,锂电池行业新三板挂牌公司的相关技术正处于技术发展期。到2005年之前,申请量较少,从2006年开始,专利申请量开始出现快速增长,尤其在2011年,专利申请的增速最快。但在2013年,专利申请量出现波谷,经观察,是因为天丰天源在该年申请量为4件,从而导致整体的下降。年的专利申请存在延迟公开问题,根据目前已经公开的数量,可预计这两年的专利申请数量仍会呈现大幅度增长趋势。可见,2010年国务院通过的《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2012年发布的《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年)》、《“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促进了锂电池市场的快速发展,为该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锂电池行业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p&&br&&p&对如上964件中国大陆专利的法律状态进行统计,以了解新三板挂牌公司拥有的专利资产储备情况,具体如图5所示。&img data-rawheight=&407& data-rawwidth=&548& src=&/2fdd44ea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8& data-original=&/2fdd44eab_r.jpg&&&/p&&p&图5 中国大陆专利法律状态详细分析图&/p&&br&&p&从上图可以看出,锂电池行业新三板挂牌公司的中国专利中,处于有效状态的专利申请有646件,占中国专利申请的67%;处于审查状态的专利申请有209件,占中国专利申请的22%,包括173件处于实质审查专利和36件公开专利;处于失效状态的专利申请有110件,占中国专利申请的11%,失效原因包括撤回、驳回、放弃和权利终止。其中,驳回的专利申请有25件,占失效专利申请的23%;撤回的专利申请有63件,占失效专利申请的55%;放弃的专利申请有10件,占失效专利申请的11%;权利终止的专利申请有11件,权利终止的原因包括未缴年费终止(10件)和有效期满终止(1件)。通常,只有当专利权带来的预期收益大于专利年费时,专利权人才会缴纳年费维持专利权;此外,专利只有满足三性要求才能被授权以及授权专利不会因三性问题而被无效导致专利权终止。可见,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技术角度,处于有效状态的专利比例高,说明这部分专利价值较高。&/p&&br&&p&根据这35家公司的业务介绍,我们将公司划分为9类,具体为:锂电池系列、设备、外壳、正极材料、电池配件、电解质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管理系统。我们分别对这些技术方向的公司数量进行统计,以了解锂电池行业中的热门技术方向和该方向的竞争状况,结果如图6所示。&/p&&br&&p&&img data-rawheight=&278& data-rawwidth=&515& src=&/334c4c301beb0df48a889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5& data-original=&/334c4c301beb0df48a889_r.png&&图6 各技术方向公司数量统计图&/p&&br&&p&从上图可以看出,公司研究领域为锂电池系列的公司有14家,占比40%,主要包括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的制备技术和电芯的研发;涉及正极材料的研发的公司有5家,占14%;涉及设备的领域公司有4家;涉及电解质材料和隔膜的公司分别有3家;涉及电池配件和负极材料的公司分别都有2家;涉及外壳及电池管理系统领域的公司各有1家。&/p&&br&&p&对990件专利的IPC进行统计,分析专利技术内容和主题,以期了解这些挂牌公司的技术方向及技术热点。具体结果如图7所示:&/p&&p&&img data-rawheight=&210& data-rawwidth=&467& src=&/73d4661b9aed253cdc220bc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7& data-original=&/73d4661b9aed253cdc220bc_r.png&&图7 IPC分类统计图&/p&&br&&p&图7为专利数量排名前10的IPC大组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锂电池行业挂牌公司的专利申请涉及的技术领域主要有二次电池及其制造、二次电池的非活性部件的结构零件或其制造方法、电极、电池组、测试装置、一次电池、电池制备中的涂布装置、隔膜等等,特别是电极(H01M4)、二次电池及其制造(H01M10)、二次电池的非活性部件的结构零件或其制造方法(H01M2)这三个领域,其专利申请数量位居前三位,分别为235件、221件和161件。此外,从图上也可以看到,这些公司中也有相当数量的关于一次电池的专利申请,可以推测这些专利的持有人可能成立时间较长,早期涉足一次电池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转入到二次电池,特别是锂电池行业,具有很好的市场适应性。&/p&&p&&img data-rawheight=&242& data-rawwidth=&578& src=&/dbfdfce2e6f43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8& data-original=&/dbfdfce2e6f434_r.jpg&&图8 各技术方向专利申请趋势分析图&/p&&br&&p&从图中可以看出,锂电池新三板挂牌公司涉足二次电池领域较早,从2002年开始就已经有相关的申请,但是在2004年之前,专利申请数量不多,2010年之后,二次电池的电极(H01M4)、二次电池及其制造(H01M10)、二次电池的非活性部件的结构零件或制造方法(H01M2)领域的专利申请数据增长较快,推测可能受益于国家政策和市场的影响,锂电池的研发及生产快速发展,相关企业数量增多,研发增强。&/p&&br&&p&了解了锂电池行业新三板挂牌公司整体的专利申请情况,我们还针对该行业35家公司的相关专利申请数量进行排名统计,其中top10公司的专利状况如图9所示。&/p&&p&&img data-rawheight=&206& data-rawwidth=&573& src=&/9fc24caaaad9a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3& data-original=&/9fc24caaaad9a8_r.jpg&&图9 top10公司专利申请排名情况图&/p&&br&&p&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10位的新三板挂牌公司中,涉及锂电池、隔膜、负极材料、电池配件等领域,分布在广东、江苏、浙江、北京、江西、山东、四川。其中,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为广东的贝特瑞(835185),有218件;其次为北京的星和众工(430084),有93件;排名第三为广东的电科电源(831373),有62件;排名第四的为广东的海盈科技(834159),有59件。可见,广东、江苏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锂电池行业挂牌公司的专利保护意识较强。&/p&&br&&p&专利运营的本质是充分实现专利的财产功能,专利通过运用才会产生价值,有效进行专利的许可、转让、抵押、融资、作价入股、构建专利池等专利运营工作是实现专利价值的必由之路。因此,挂牌公司的专利许可、专利质押情况反映了挂牌公司中专利作为资产在利润创造过程中的效力;同样,挂牌公司的专利无效、专利诉讼情况反映了挂牌公司的专利组合在企业市场竞争中的影响。目前,市场验证统计指标包括:经无效程序后仍维持有效的专利数量、公司是否对外发起专利诉讼、公司专利是否对外许可、公司专利质押数量。&/p&&p&我们对所有专利的运营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图10所示。&/p&&img data-rawheight=&232& data-rawwidth=&563& src=&/4b35db6e2bac4966e78a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3& data-original=&/4b35db6e2bac4966e78a_r.png&&&br&&p&从上图可以看出,在专利运营方面,锂电池行业新三板挂牌公司涉及专利转让、专利质押、专利实施许可等多个方面。其中,涉及专利转让的专利数量有122件,占专利申请总量的12%,占涉及专利运营的专利数量的79%,涉及的技术领域较多。涉及专利许可的专利数量有24件,占涉及专利运营的专利数量的15%,其专利权人分别为惠州市德赛锂电科技、杨小东、毛广甫、贝特瑞、星和众工设备技术、电科电源。经调查发现,所述的许可大部分发生在公司内部。涉及专利质押的专利数量有9件,占涉及专利运营的专利数量的6%,其专利权人分别为星和众工(6件)和星城石墨(3件)。可见,锂电池行业新三板挂牌公司中真正涉足专利运营的公司和专利数量并不多,但是,也已有星和众工、星城石墨成功运用专利产生效益的案例,可为其他公司提供参考。&/p&&br&&p&&b&结论&/b&&/p&&p&锂电池主要应用在消费类电子产品、电动交通工具、工业储能这三个大领域,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的增多,行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从前述的分析可以看到,锂电池行业新三板挂牌公司主要涉及锂电池的制备,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材料、隔膜、配件、电池制造、设备等等,相关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呈现增长趋势,特别是在2010年之后,增长趋势非常明显;该行业挂牌公司的有效专利比例很高,专利价值较高,且已有产生效益的专利运营案例。可见,该行业挂牌公司正在充分利用相关的鼓励政策,推动企业的发展,为企业的成长争取更多动力。&/p&&br&&br&&p&利益相关:超凡知识产权员工,协同专利代理人、律师,帮助大家解决商标、专利、版权等知识产权相关问题。&/p&
2015年,比亚迪、大东南、德尔家居、成飞集成、曙光股份、杉杉股份、赢合科技等众多上市公司纷纷通过定增的方式加码动力锂电池的投资。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宣布贯彻落实《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从而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管理,引导产…
近一年的股权承销排名:&img src=&/13a1eb8aff4f6fc640aaed5_b.jpg& data-rawwidth=&997& data-rawheight=&3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7& data-original=&/13a1eb8aff4f6fc640aaed5_r.jpg&&前十名为中信、国泰君安、中信建投、广发、海通、华泰、招商、安信、国信、瑞银;&br&&br&其中,近一年的IPO承销排名:&img src=&/c8d6b587d94c1efe8d71b0_b.jpg& data-rawwidth=&891& data-rawheight=&2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1& data-original=&/c8d6b587d94c1efe8d71b0_r.jpg&&前十名为广发、光大、国信、招商、瑞银、华泰、华林、平安、国泰君安、中金。&br&&br&而纵观新三板市场——&br&&img src=&/b5adca931dda6fe5393d_b.jpg& data-rawwidth=&532& data-rawheight=&3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2& data-original=&/b5adca931dda6fe5393d_r.jpg&&其中的齐鲁证券、长江证券、东吴证券;&br&&br&&img src=&/427a0b3b554e0ceecfe9_b.jpg& data-rawwidth=&525& data-rawheight=&3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5& data-original=&/427a0b3b554e0ceecfe9_r.jpg&&其中的西部证券、齐鲁证券、财达证券、西南证券;&br&&br&&img src=&/dbd4dacef281e_b.jpg& data-rawwidth=&531& data-rawheight=&3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1& data-original=&/dbd4dacef281e_r.jpg&&其中的齐鲁证券、广州证券、天风证券、兴业证券、上海证券。
近一年的股权承销排名:前十名为中信、国泰君安、中信建投、广发、海通、华泰、招商、安信、国信、瑞银; 其中,近一年的IPO承销排名:前十名为广发、光大、国信、招商、瑞银、华泰、华林、平安、国泰君安、中金。 而纵观新三板市场—— 其中的齐鲁证券、长…
我刚刚入行做新三板行业研究。也去和一些券商的资深研究员以及研究机构的分析师聊过这个问题。结合他们分享给我的以及我自己在研究过程中体会到的东西简单谈一下浅见,欢迎大家拍砖。&br&&br&先说一下新三板研究区别于主板研究的地方:&br&1.公司质地不同。新三板企业的上市时间是六个月到一年,同时市场不如A股那样规范,因此与A股的思路不一样,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整理。&br&2.新三板上的领域是细分的,很多企业在A股市场找不到对标和相关的研究经验可供选择以借鉴,比如讲冷笑话的公司甚至教人把妹的公司。新三板下是细分行业的多龙头局面。&br&3.研究体系不如主板成熟。三板研究体系刚刚建立起不久,或者说现在仍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不过也正是因为正在探索阶段,行业细分程度更高,可以参考的维度也更多。&br&&br&研究报告主要分为三块,分别为&b&周期性报告&/b&、&b&公司研报&/b&和&b&行业研报&/b&。分别说一下这三种研究报告的流程和信息来源:&br&&br&其中常规的&b&周期性报告&/b&大概会占报告的80%。其中,日报大概要花费2小时时间,周报花费半天时间,月报花费3天时间,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和整理。这个的信息很好找,最根本的信息来源是股转中心,通过Wind或者Choice可以很快找到这些基础的信息。&br&&br&&b&公司研报&/b&则是先进行资料收集(报送材料和行业信息收集)、而后进行公司调研(前提是公司接受,而后和公司的高管还有董秘交流,虽然无法写在报告中,但是能够对估值更有把握,最后进行撰写),大概要花费一周时间。信息来源除了Wind、Choice之外还有一些公司的公告,来自媒体的新闻,&b&更深度的就是实地考察或者通过与高管董秘交流得到的信息&/b&。&br&&br&&b&行业研报&/b&中,定期来做的花费时间比较短,深度去做的比如草根调研的时间就无法估计了,花费时间的范围会比较广,专题报告甚至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来写。因为新三板的行业细分度更高,所以有些行业在一些通用性信息终端上无法完美匹配,这时候可以去看一些研报,比如&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cKinsey & Company&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CG – Global Management Consulting&i class=&icon-external&&&/i&&/a&的研报行业覆盖广度都很好,虽然不是针对新三板的,但是可以对行业宏观的状态有所了解。这些是不太需要时效性的信息。如果需要对新三板上的信息进行跟踪,可以订阅一些针对细分行业的推送&a href=&///?target=http%3A///report/inde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文因行业速递:十分钟看完一周行业动态&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目前能想到的就这么多。新三板的研究真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探索,欢迎大家指正讨论。
我刚刚入行做新三板行业研究。也去和一些券商的资深研究员以及研究机构的分析师聊过这个问题。结合他们分享给我的以及我自己在研究过程中体会到的东西简单谈一下浅见,欢迎大家拍砖。 先说一下新三板研究区别于主板研究的地方: 1.公司质地不同。新三板企业…
恕我直言,我不支持新人去新三版那种脏乱差的地方工作,会带坏年轻人的,新三板的假账,逃税,老板没有财务意识,财务制度不完善,各种烂的一塌糊涂的东西真是让人无话可说。建议去一个比较规范的地方开始踏实工作,新入门的财务工作者需要学习的是&b&规范性,即培养正确的三观,如何准确而高效的处理工作,如何按照流程办公,了解财务世界运行基本规则,&/b&这是新三板教不会的。
恕我直言,我不支持新人去新三版那种脏乱差的地方工作,会带坏年轻人的,新三板的假账,逃税,老板没有财务意识,财务制度不完善,各种烂的一塌糊涂的东西真是让人无话可说。建议去一个比较规范的地方开始踏实工作,新入门的财务工作者需要学习的是规范性,…
&p&个人投资者投资新三板有三个参与途径&/p&&p&  当前,个人投资者参与新三板投资有三个途径:一是二级市场直接投资,二是购买金融机构发售的相关理财产品,包括资管、私募、信托等类产品。三是参与一些创新型互联网金融平台以股权众筹的方式参与(梧桐树网络&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 class=&icon-external&&&/i&&/a&)。&/p&&p&  目前二级市场投资新三板对自然人投资者的要求是:“本人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终证券类资产市值500万元人民币以上;且具有两年以上证券投资经验,或具有会计、金融、投资、财经等相关专业背景或培训经历。&/p&&p&
呵呵!这条规则今年大概率会大幅降低。&/p&&p&至于盈利模式重点有以下几种:&/p&&p&第一种:炒做市公司的股价重估:&/p&&p&新三板公司平均PE15.1倍,远低于创业板60.4倍。新三板企业(12%)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比创业板(9%)还高!之所以如此便宜,都是流动性折价所赐。&/p&&p&第二种,打新盈利模式:&/p&&p&产业资本、创投、后知后觉的PE会蜂拥而至挖掘还算优质并还没被做市三板企业做定增(低价买入),搞定后就推动券商来做市(高价卖出),流动性折价到溢价的套利游戏启动。&/p&&p&第三步,炒新模式:&/p&&p&转板——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就已经明确要求“建立不同层次市场间的有机联系。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达到股票上市条件的,可以直接向证券交易所申请上市交易”。也就是说,理论上,你三板企业只要符合股票上市条件,就可以自动“转会”。不用考虑企业本身的盈利增长,仅仅转板一项,就有可能带来最乐观平均3倍的上涨。&/p&
个人投资者投资新三板有三个参与途径 当前,个人投资者参与新三板投资有三个途径:一是二级市场直接投资,二是购买金融机构发售的相关理财产品,包括资管、私募、信托等类产品。三是参与一些创新型互联网金融平台以股权众筹的方式参与(梧桐树网络
&img src=&/323d27118ded6b0b15dc2db403ef6052_b.jpg& data-rawwidth=&160& data-rawheight=&21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0&&据说这题躺在这里被人围观已经好几天了,却没有人愿意来说两句&br&真是罕见&br&&br&那我来说两句吧&br&&img src=&/0af10d80de2d15b1d1bd141_b.jpg& data-rawwidth=&238& data-rawheight=&28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8&&在新三板市场上,有一部分投资人的工作不是挂牌、也不是退出,而是寻找企业标的。&br&一般寻找企业标的的时候,这些投资机构会把一线投资人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行业。估计这个问问题的小朋友就是在这一个小组中负责某一个行业了。&br&既然题主还提到了新三板,那我就只谈新三板了。&br&&br&&b&信息过载&/b&&br&首先楼主说的上市公司年报和股转书是对的,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信息过载。信息过载几乎是目前所有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它与过去我们互联网刚刚崛起的时候不一样,那时候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信息匮乏,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我们都开始面临信息过载的问题。截止到今天,新三板上企业已经超过8000家,预计今年年底企业超过10000家,甚至12000家。远远多于主板上的数目。&br&&br&那么这里的问题就是,如何一个人看得完这么多的股转书和一年两份的企业年报?&br&&br&一般这种时候我会用机器来完成。&br&&br&&b&信息提供商很多,但是中立客观的不多&/b&&br&目前新三板可谓是一片公认的蓝海,大家都在等风来。新三板市场上的各种数据提供商和资讯都层出不穷,比如:读懂新三板、拙朴新三板、文因新三板等等。还有一些比如第一路演都在帮企业做一些工作,帮助他们融资。但是能完成我们在信息过载那一段所描述的事情的机构估计只有拙朴新三板和文因新三板了。&br&&br&&a href=&///?target=https%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阿甘金融网&i class=&icon-external&&&/i&&/a&&br&拙朴新三板旗下有一个阿甘金融,&a href=&///?target=https%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阿甘金融网&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738fc3393abdea9aef797ef_b.png& data-rawwidth=&1407& data-rawheight=&6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07& data-original=&/738fc3393abdea9aef797ef_r.png&&在这里你可以搜索红酒,然后可以找到对应的一些红酒这个细分领域的企业&br&&br&&a href=&///?target=http%3A///%3Futm_source%3Dzhihu%26utm_content%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文因互联&i class=&icon-external&&&/i&&/a&&br&文因新三板也是一家做新三板的,他们的主要产品就是搜索。&br&&img src=&/ffef683b649fbebd67d93_b.png& data-rawwidth=&1392& data-rawheight=&8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92& data-original=&/ffef683b649fbebd67d93_r.png&&他们家还有一个细分行业周报订阅的功能,不过要注册(不注册人家也不知道发给谁,哈哈哈哈)&a href=&///?target=http%3A///report/index.html%3Futm_source%3Dzhihu%26utm_content%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如何十分钟看完一周细分行业动态?文因速递&i class=&icon-external&&&/i&&/a& 这个东西有点类似与搜索的关键词订阅,不过感觉内容比搜索内容丰富多了,还有跨板块数据。&br&想了想还是不上报告了,太长了&br&&br&&a href=&///?target=http%3A///company_filter%3Fpage%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牛弼网-新三板融资投研第一门户&i class=&icon-external&&&/i&&/a&&br&经身边人提醒,还有一个牛比网。他们也有一个搜索,可以筛企业。不过要用手机注册。其实这个我有点想不通,为什么搜索还要注册????&br&&img src=&/8fefbeef_b.jpg& data-rawwidth=&180& data-rawheight=&2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0&&&br&好了,就这么多了,主要就是上面这三个渠道吧。各种好坏,题主自己把握吧
据说这题躺在这里被人围观已经好几天了,却没有人愿意来说两句 真是罕见 那我来说两句吧 在新三板市场上,有一部分投资人的工作不是挂牌、也不是退出,而是寻找企业标的。 一般寻找企业标的的时候,这些投资机构会把一线投资人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
谢邀。&br&&br&我假设题主指的是新三板挂牌业务而不是做市或直投业务,否则请无视以下回答。。。&br&&br&相关书籍还真没怎么留意过,略偏题的说说吧。&br&&br&普及性的了解可百度网文《梧桐树下的新三板》,对新三板的各个方面都做了介绍,需要注意的是该书写于2014年,一些数据和政策目前已经发生变化。&br&&br&下面针对挂牌承做业务:&br&&br&1. 相关法律和股转系统发布的所有业务规则&br&&br&《公司法》、《证券法》就不用说了,股转系统官网上可以找到新三板扩容后所有的业务规则和和业务指引,属于必读的材料。&br&&br&2. 会计、法律类专业书籍&br&&br&根据在挂牌项目中的职责,需要掌握一定的会计或法律专业知识。现在券商新三板招人一般都会要求注会或律师资格证,所以要看什么书心里应该有数吧。另外,很多会计(税务)和法律上的问题具有一定的行业特殊性,如果没有在相关行业的审计或法律服务经验,可能要有针对性的去看一些准则和解释。&br&&br&3. 已挂牌企业的案例分析&br&&br&成书的我还真不知道,初期很多会参考投行小兵系列解决IPO中问题的案例,但现在网上来自券商和中介机构从业人员总结的案例非常多,有很多典型问题已经有了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实效性也更强,很多具体问题也可以在投行先锋等论坛上找到解决的方案或是思路,这块儿多利用网络吧。&br&&br&4. 其他&br&&br&已挂牌公司的股份转让说明书、法律意见书等披露文件;来自同事或同行的尽调报告、底稿等具体材料;股转系统与券商之间就各种问题的回复和解释等。&br&&br&作为入门的阅读我觉的以上材料差不多了,更多的是需要在实务中去锻炼,毕竟每个挂牌项目都是不同的,重要的是在具备基本背景知识的前提下,能够通过快速的检索和学习来解决问题。&br&&br&手机打字,格式和排版请见谅。
谢邀。 我假设题主指的是新三板挂牌业务而不是做市或直投业务,否则请无视以下回答。。。 相关书籍还真没怎么留意过,略偏题的说说吧。 普及性的了解可百度网文《梧桐树下的新三板》,对新三板的各个方面都做了介绍,需要注意的是该书写于2014年,一些数据…
&b&协议转让&/b&
必须等交易对手出现,而且是私下进行的,不是公开的&br&&b&竞价交易
&/b&也要有交易对手出现,但是公开进行,有人挂卖盘,价格合适,就有人买入,公开进行,价格更加公允,交易也更容易促成。&br&&b&做市交易&/b&,通常情况下只有做市商和投资者之间能够成交,禁止投资者之间交易,做市商同时提供卖价和买价,以报价和投资者达成交易,只要是有价值的股票,想什么时候买随时有货,觉得做市商报价合理,亦可随时出货,做市商交易主要目的是活跃市场,增加交易量。&br&对于新三板可能意义在于,完善整个资本市场的融资链条,券商选择那些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将其送入资本市场,并且持续督导,并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做市交易,如果初始把关不严,也会影响到后续的做市交易,出于这点考虑,券商也会小心推荐企业。对于提高整个资本市场的公司质量还是有积极意义的。&br&转板机制完善之后,加之已经出台的分层机制,对于好企业分入高级层次,对其进行政策喂养,或可以直接转板走人。其他板块的机会可能会更少,目前2500多家的规模已经接近饱和。通过新三板,优质企业升级,其他板块的劣质企业降级,完成对资本市场的换血,也是对过往政策失误的一种弥补吧,&br&现在不上新三板的企业,5年后一定后悔莫及。&br&&br&可能不恰当,理解上大概差不多,
协议转让 必须等交易对手出现,而且是私下进行的,不是公开的 竞价交易 也要有交易对手出现,但是公开进行,有人挂卖盘,价格合适,就有人买入,公开进行,价格更加公允,交易也更容易促成。 做市交易,通常情况下只有做市商和投资者之间能够成交,禁止投资…
关于南孚电池借壳,读懂新三板写过一篇文章可做参考。南孚电池借壳大概算是新三板上最精彩的借壳案之一,值得好好研究一下。全文如下:&br&&br&&br&&p&这一切仅需8个月时间。&br&&/p&&p&8个月之前的2015年中报显示,这是一家净资产不足500万、收入不到120万、亏损30多万的壳公司,市值最低时,这家公司市值仅有1150万元。&/p&&p&如今,大名鼎鼎的鼎晖投资将其投资的南孚电池注入其中,这公司的市值已经飙升至111亿。&/p&&p&不到一年,市值暴涨近1000倍,这就是南孚电池借壳亚锦科技案,也是新三板第一借壳案。&/p&&br&&b&1,26.4亿重组背后,鼎晖推手&/b&&br&&p&日,亚锦科技发布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公告,股票暂停转让。当天股价涨幅40.36%,上涨至30.88元。&br&&/p&&br&&p&9月30日,谜底揭开,亚锦科技购买南孚电池60%股权的重组计划正式公布。随后,这条消息刷爆了读懂君的朋友圈。&/p&&br&&p&亚锦科技的玩法很简单,公司从大股东大丰电器手中购买南孚电池60%的股权,对价是以每股1元的价格向大丰电器发行26.4亿股。&/p&&br&&p&因此,不用花费1分钱,60%的南孚电池股权资产被成功置入亚锦科技。与此同时,此次资产重组创造了新三板的一个记录,非金融类公司发行股份融资最高金额。&/p&&br&&p&成功的背后是因为有一个推手:鼎晖投资&/p&&br&&p&那么,鼎晖投资是如何与这两家公司发生关系的呢?且听下文分解。&/p&&br&&b&2,鼎晖和南孚:理不清,剪还乱&/b&&br&&p&据说,南孚电池本是鼎晖的第一个项目。&br&&/p&&br&&p&1999年,鼎晖投资联合多家机构获得南孚电池69%的股份。此时,大丰电器也是南孚电池股东。&/p&&br&&p&但在最高峰的2003年,鼎晖又与外资股东以1亿美元的价格,将所持中国电池72%的股份出售给美国吉列,净赚5800万美元。&/p&&br&&p&再这之后,吉列又将南孚电池卖给美国宝洁。&/p&&br&&p&2007年,鼎晖收购大丰电器并进而持有南孚电池部分股权,大丰电器主要从事各类电池及电池配件的技术咨询。&/p&&br&&p&2014年下半年,鼎晖投资花费6亿美元从宝洁公司手中将南孚电池78.775%的股权收回。也就是说,自2003年卖出南孚电池,11年后,鼎晖重新成为南孚电池的控股股东。&/p&&br&&p&截至2015年6月,鼎晖通过大丰电器、CDH GIANT持有南孚电池84.31%股权。&/p&&br&&p&一家股权投资机构和一家实业公司,历经十余年,有买入,有卖出,最终仍保持如此控股关系,堪称罕见。&/p&&br&&p&一般来说,公司是不愿意被单一投资机构控股,而投资机构也不会重新控股一家十多年前就已经主动卖出的企业。&/p&&br&&p&鼎晖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很快,谜底就公布了。&/p&&br&&b&3,两条腿同时跑,啥也不耽误&/b&&br&&p&在2014年下半年花费6亿美元从宝洁公司手中重新收回南孚电池时,鼎晖已经开始在新三板找壳。&br&&/p&&br&&p&这个时候,鼎晖的操作其实已经分为两条线。一条线是南孚电池的股权梳理,从外资公司变成内资公司;另一条线,在新三板的借壳同时走。&/p&&br&&p&日挂牌新三板的亚锦科技进入鼎晖的视野,亚锦科技经营情况并不好,2015年中报显示,公司净资产不足500万、收入不到120万、亏损30多万,公司市值最低时1150万元。日,亚锦科技宣布资产重组,股票暂停转让。&/p&&br&&p&日,CDH GIANT向大丰电器转让南孚电池54.469%的股权,南孚电池由外资控股变成内资控股。此时南孚电器股权为大丰电器60%,CDH GIANT持24.306%、南平实业12.344%、北京中基3.35%;&/p&&br&&p&现在你明白为什么两边同时走了,&strong&如果不通过借壳的形式而是直接挂牌新三板,以南孚电池日才完成股改计算,公司现在可能都还没有挂牌。&/strong&而通过本方案,南孚电池已经于日成功借壳登陆新三板,并且已经开启了巨额融资。&/p&&br&&p&亚锦科技从去年5月市值1000多万的小公司,经过8个月的时间变成市值突破100亿的大公司。新三板上的最大借壳案就此诞生。&/p&&br&&b&4,45亿定增已开启,或创新三板非金融企业融资先河&/b&&br&&p&读懂君刚才告诉你,鼎晖的操作其实分为两条线,一条线是南孚电池的股权梳理,另一条线是在新三板的借壳。&br&&/p&&br&&p&其实,这些只是鼎晖在新三板运作的起点,第三条线也就是增发融资也一直在进展当中。&/p&&br&&p&在亚锦科技宣布完成重组后第5天,也就是2月24日,亚锦科技再次宣布新一轮的定增融资计划,拟发行股票不超过18亿股,融资金额不超过45亿。&/p&&br&&p&此前伯朗特的105亿定增公布一周后就夭折,易所试的50亿元定增计划也淹没在公司高层遭证监会调查之中。倘若亚锦科技45亿定增能够顺利完成,那将刷新非金融类企业在新三板上的融资记录。&/p&&br&&p&这次融资一方面解决公司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为做市商提供做市库存股票,可谓一箭双雕。&/p&&br&&p&更牛的是,根据市场上流传的增发材料,这笔融资的一部分将用于购买CDH GIANT持有的24.306%南孚电池股权,在此之后,上市公司将持有南孚电池84.306%的股权。以定增价2.5计算,鼎晖将借此套现27亿,而当时鼎晖获得78.78%股权只花了6亿美元。&/p&&br&&p&现在,你知道鼎晖为什么如此热心了。&strong&刚挂牌即套现,在新三板上这也是非常精彩的资本运作案例。&/strong&&/p&&br&&p&最近,很多用户在后台问读懂君南孚电池股权值不值得买,不妨来看看公开资料吧。&/p&&br&&p&公开资料显示,南孚电池2014年营收18.56亿,净利润3.6亿;2015年预计营收22亿,净利润超过5亿。&strong&用111亿的估值买这家公司,你觉得值得吗?&/strong&&/p&&br&&p&&b&如果对新三板感兴趣,可以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账号。&/b&&/p&&br&&p&&a href=&///?target=http%3A///r/tkhDW_zER7E4rag49x2k&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r/tkhDW_z&/span&&span class=&invisible&&ER7E4rag49x2k&/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关于南孚电池借壳,读懂新三板写过一篇文章可做参考。南孚电池借壳大概算是新三板上最精彩的借壳案之一,值得好好研究一下。全文如下: 这一切仅需8个月时间。 8个月之前的2015年中报显示,这是一家净资产不足500万、收入不到120万、亏损30多万的壳公司,市…
先马克,再慢慢答。&br&&br&首先企业估值的方法有4种主要方法:绝对估值法、相对估值法、行业粗算法、账面值法。&br&绝对估值法:简单点说就是现金流贴现,有DCF估价模型、股权自由现金流模型(FCFE)、公司自由现金流模型(FCFF)等。&br&这种方法在国内A股饱受诟病。不过巴菲特说过:现金流贴现法是模糊的正确,可比估值法是个精确的错误。因为只有在现金流贴现法的估值过程中,你才能够把企业所有的重要驱动因素考虑清楚。意义在于:理解企业内在价值的方式。不过实际应用中比较少用,但是如果你不理解DCF,那么你对PE估值法也是理解不好的,也是用的不好的。&br&&br&&img src=&/f0e6b086df15da610ca3e3e_b.png& data-rawwidth=&204& data-rawheight=&9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4&&&br&&br&&br&相对估值法:按照市场可比资产的价格来确定目标资产的价值,也叫可比法。可比法用起来非常方便,但是背后也有很多要注意的事项。比较容易忽略公司与可比公司在风险、成长性、潜在现金流等关键因素上的差异。&br&&br&步骤为:1、寻找可比公司。2、选择估值方法。3、确定相关乘数。4、应用乘数进行计算。&br&&br&具体的估值方式为:以收益为基础的PS,EV/EBITDA,PE,PEG,P/CF;以资产为基础的:EV/IC,PB。等主要方法。目前最常用的也就是PE法,市盈率法。&br&&br&选择可比公司要注意:1、具有类似的业务或行业背景,2、具有类似的规模,3、预期近似的增长率,4、近似的股权结构,5、近似的资本结构,6、类似的地域特点的收入来源特点。目前用可比法中,有一个很常见的错误,就是拿上市公司的中的某个行业的PE,可能去掉一个最高,去掉一个最低,来确定一个行业PE,然后再打个折。这种方法是非常不严谨。真正要找一个可比公司是非常困难的。&br&&br&PE法,市盈率法,最常用的可比法。一般用下一年的预期每股收益来计算市盈率。缺陷:净利润是负的时候不能使用;会计收益容易受到公司的控制,存在人为调整;无法反映公司的长期增长前景;不能区分经营性资产创造的盈利和非经营性资产创造的盈利,降低了企业间的可比性质。&br&PEG法,弥补PE指标的短期缺陷,反映企业的预期增长前景。PEG=PE/预期增长率。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未来三年的复合增长率。主要缺陷:会系统性高估增长率对价值的影响,其他基本与PE相同。&br&EV/EBITDA,也是非常常用的方法,跟PE的区别在于不受财务杠杆,税收政策的影响,只受经营状况的影响,算是最能反应经营状况的指标了。&br&这三种算是最常见的可比法的方法了。&br&&br&行业粗算法:主要运用于成长期的互联网企业,因为用绝对估值法、相对估值法都没法给这种成长初期的互联网企业来进行估值,因此只能用行业粗算法来进行估值。这个方法也是出现很久了,对于以前互联网企业按点击率来估值,就是比较原始的行业粗算法。&br&要点是用影响这个行业价值最核心的因素来判断这个企业的价值,与企业价值形成一定比例,来粗算这个企业的价值。现在比较常见用用户数来估算。&br&&br&账面值法:1、是直接用账面值来作为企业价值的估计(一般就是国资委在用)2、清算价值法:就是把公司卖了都值XXX。因为实际清算非常难,只是作为企业估值的一个最底价。&br&&br&最后再说一个企业估值中的常见错误,用大多数估值法估出来的是企业价值,而企业价值是有几个方面组成的:债权、少数股东权益、最后才是股权价值。对于投资企业来说,要在企业价值里面减去:债权价值、少数股东权益,剩下的才是投资的股权的价值。&br&企业估值的方法比较多,要根据企业特点,行业特点,选择适当的估值方法。注意估值出来的是一个价格区间,而且实际成交的价格也很可能并不在这个估值区间内。&br&&br&尽职调查:这部分内容已经有人答的非常好了,我也不说太多。如果是用PE法估值的话,那么重点调查是否有会计失真。会计失真的几个原因:1、会计对支出的不合理记录,如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研发费用、广告费用等。2、会计制度、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长期股权投资、借款利息资本化、折旧政策、减值准备等。3、管理层调控,财务杠杆、降低销售条件等。&br&&br&会计失真的背后,是我们拿到的净利润和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扭曲。也就是报表上净利润和实际现金流所体现的利润不同所导致的。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上班后领导说,以后每月不发工资了,给计EPS,一年发一次,这样的工作跟按月发工资相比,虽然一年到头的收入是相同的,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按月拿工资,因为这样有现金流。所以光有净利润而没有现金流的时候,估值就是发生了变化。现金是我们追求收益的终点,会计报表上的净利润是一个中间状态,我们使用中间状态的净利润作为估值标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是否跟终点的现金流是否发生扭曲,一定发生扭曲,这样的净利润也就不能用了。&br&&br&所以我们使用可比法来进行估值的时候,尽职调查就是我们发现企业实际净利润的过程。看实际净利润是否符合会计报表,如果不符合,那么实际净利润是多少?这是尽职调查为企业估值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br&最后给一个尽调资料清单:&br&&img src=&/5fc2aefad9c3bf886dd66e1cc90eb802_b.png& data-rawwidth=&808& data-rawheight=&52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8& data-original=&/5fc2aefad9c3bf886dd66e1cc90eb802_r.png&&
先马克,再慢慢答。 首先企业估值的方法有4种主要方法:绝对估值法、相对估值法、行业粗算法、账面值法。 绝对估值法:简单点说就是现金流贴现,有DCF估价模型、股权自由现金流模型(FCFE)、公司自由现金流模型(FCFF)等。 这种方法在国内A股饱受诟病。不…
首先你说对了一半,从规定上来看,确实没多大的门槛,但没说对的一半呢,之前几个知友也已经有所阐述,就是大部分负责任的券商还是会对项目做一个筛选,筛选的标准各有各的不同,大部分还是定性分析为主(毕竟需要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比如公司的业务领域,技术水平,老板的性格能力(这个非常重要)等等。&br&然后开始进入正题:&br&1、第一个问题,相关规定相信你已经很清楚了,不再多做赘述。主要还是公司有完整的业务链条,从供应商到生产到客户,有可持续的稳定订单等。&br&2、第二个问题,我觉得前面的知友说得还不够具体,我结合我所接触到的项目,以尽职调查的内容为切入点,稍微具体地说一下:&br&&br&&b&A、业务&/b&&br&1、首先你得先明确你要推荐的公司&b&主营业务的经营状况&/b&是否良好,这是先决条件,主要指标看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是否稳定持续增长,合同履行情况是否良好,是否能保证稳定的盈利(毛利),是否有稳定的原材料或者配件供应商,还有销售渠道。同时看公司经营团队的业务能力等等。&br&2、其次看公司&b&所处行业&/b&,最好是朝阳产业,有热门的概念题材,如果不是,那有自己的竞争优势也可以,比如技术优势,资源优势等等。这点也很重要,因为行业发展前景越好,公司的竞争优势越大,那吸引投资者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券商“讲故事”也就越好讲,对于挂牌企业融资对于券商推荐挂牌都是好事。&br&&br&&br&&b&接下去是&u&公司治理、公司财务、合法合规&/u&三个大块,需要在之前说明的是,这三大块内容有很大一部分在券商进行挂牌辅导之前肯定是不符合的,需要在券商入场后与企业一同努力进行改造以后才会符合挂牌要求。而且现在新三板其实在公司治理合法合规这些方面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所以你看着企业好像问题很多,这个很正常,只要公司有意愿和决心进行改制,且没有不可弥补的缺陷,就不是很大的问题。&/b&&br&&br&&br&&b&B、公司治理&/b&&br&1、需要有良好运转的治理机制,在公司进行股改以后,需要有完整的三会一层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公司的日常决策、重大决策,都需要按照规章来,当然老板拍板也不是不行,程序还是要走。(&b&这是券商进行挂牌辅导之后的事情了,之前请着重关注公司实际控制人及管理层的性格,行事风格,法治理念等等&/b&)&br&2、历史沿革比较清晰,不存在重大的权属纠纷(包括公司股权、公司的有形无形资产),在审民事案件(公司法人为原被告)等。通俗的说是公司的底子比较干净。底子干净在公司股改的时候就更容易些,也降低了公司未来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br&3、同样,管理层的底子也需要进行调查,简单举例,银行的信用记录、对外担保、投资持股控股的其他公司的同业竞争等等。现阶段的话,请了解下管理层的信用记录,对外担保这些情况就可以了,人行记录可能查不到,但是找关系人士走访询问都是可以的,&b&毕竟现在只是初步了解而已。(请不要再嫌“怎么这么麻烦啊!”之类的了... ...)&/b&&br&&br&&br&&b&C、公司财务&/b&&br&这个现阶段不用太过较真了,首先相信题主不是很专业的财务人员,其次企业也未必会给你真的账目看,简单了解下公司走账是不是基本规范,举个简单的例子,报销单子是不是随便签啊等等。&b&不过一般呢,我们还是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等几个方面来考量的。&/b&&br&&br&&br&&br&&br&&b&D、合法合规&/b&&br&这个部分有些和公司治理方面是重合的。从标题就能看出来,主要还是公司和管理层的底子问题,一般来说,风评都不好的企业和管理人员,那往往自身存在问题的概率也相对较高。&br&如果有必要调查的话,&b&请了解公司的法律纠纷、重大债务、偷逃税款、环保等相关情况。&/b&&br&&br&&b&&u&E、小结&/u&&/b&&br&&br&现在我们来看前面已经说过的内容,需要题主去了解的,其实主要还是第一块业务内容,这个是关键,至于治理、合规、财务这些方面,简要了解下即可,主要还是提前预防风险的作用拉。&br&&br&上面说了那么多呢,其实很多都是券商尽职调查的内容了,&b&理论上是不需要题主这么辛苦的&/b&......但是为了提高申请挂牌的成功率和效率(也是为了券商更好的偷懒LOL~),相信在推荐到券商之前如果能简要了解一下这些情况,肯定是不会有坏处的。&br&&br&吃饭去T T... ...
首先你说对了一半,从规定上来看,确实没多大的门槛,但没说对的一半呢,之前几个知友也已经有所阐述,就是大部分负责任的券商还是会对项目做一个筛选,筛选的标准各有各的不同,大部分还是定性分析为主(毕竟需要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比如公司的业务领域…
谢邀!&br&上面的朋友已经把这个问题说的比较全了,我再从其他几个地方说下:&br&1、对赌条款导致:部分企业上三板前已经跟投资机构签订了对赌条款,因为众多原因无法上市,又不愿进行回购,就会跟投资机构商量先上新三板,这种情况现在很多见;&br&2、利润高不代表一定能上创业板、中小板,现在新三板利润过亿的企业都有好几个,但是仔细去了解一下这几家企业就会发现,基本都是因为各种原因告别ipo。拿新三板当个跳板,缓冲一下,再适时转板,可能会比直接排队要快;&br&3、融资需求:直接融资在价格上达不到预期,ipo又遥遥无期,就选择先上新三板做轮定增,提下价格。可以关注下今年新三板企业定增情况,价格普遍很高,说明新三板对于企业的确有溢价作用;&br&4、投资机构推动:投资机构投进去的钱不能眼巴巴看着退不出来,通过三板作为一个渠道,借做市、并购、转板等今年新三板上火的不得了的概念,尝试退出。这给众多已经投过新三板企业的机构极大的动力,推动并促使企业先挂牌新三板。&br&以上补充。
谢邀! 上面的朋友已经把这个问题说的比较全了,我再从其他几个地方说下: 1、对赌条款导致:部分企业上三板前已经跟投资机构签订了对赌条款,因为众多原因无法上市,又不愿进行回购,就会跟投资机构商量先上新三板,这种情况现在很多见; 2、利润高不代表一…
根据&a href=&///?target=http%3A///link%3Furl%3DEPp1gikDXrGspvIk59Prn9M9xPT6wwAHqdV2ILVuGgGIGh7PWjpmKVyoc_KsInVq&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i class=&icon-external&&&/i&&/a&,公司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公司”。&br&股份公司可以分为公众公司和非公众公司。&br&&br&非公众公司是股东未超过200人且未进行股份公开转让的公司;(此定义根据公众公司反推,可能存在不准确)&br&公众公司分为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众公司。&br&&br&上市公司就是股份在沪深交易所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并进行公开交易的公司。&br&非上市公众公司包括:&br&1. 股份公开转让的公司。&br&
即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公司股东可能超过200人,也可能暂时未超过两百人。&br&
未超过200人股东的公司申请挂牌新三板,证监会豁免核准。(豁免,但是也是核准,相当于已经核准公开发行,之后可以直接像交易所申请上市)&br&&br&2. 向特定对象发行或转让导致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公司。&br&&br&&br&&img src=&/c3b73e542c6c_b.jpg& data-rawwidth=&768& data-rawheight=&6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8& data-original=&/c3b73e542c6c_r.jpg&&&br&&br&
这里,&b&特定对象&/b&是指&b&第三十九条&/b&:&br&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所称定向发行包括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导致股东累计超过200人,以及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公众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两种情形。&br&前款所称特定对象的范围包括下列机构或者自然人:&br&(一)公司股东;&br&(二)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员工;&br&(三)符合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规定的自然人投资者、法人投资者及其他经济组织。&br&公司确定发行对象时,符合本条第二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投资者合计不得超过35名。&br&核心员工的认定,应当由公司董事会提名,并向全体员工公示和征求意见,由监事会发表明确意见后,经股东大会审议批准。&br&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规定由中国证监会另行制定。 &br&&br&关于&b&核准&/b&的相关重要的规定包括:&br&&br&&br&申请向&b&特定对象发行股票&/b&导致股东累计&b&超过200人&/b&的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按照中国证监会有关规定制作定向发行的申请文件,中国证监会受理申请文件后,依法对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以及发行对象情况进行&b&审核&/b&,在20个工作日内作出核准、中止审核、终止审核、不予核准的决定。&br&在3个月内股东人数降至200人以内的,可以不提出申请。&br&股票向特定对象转让应当以&b&非公开方式协议&/b&转让。&br&&u&说的是非公众公司通过定向发行转为公众公司,需要经过核准。&/u&&br&&br&第三十六条 股东人数&b&未超过200人&/b&的公司申请其股票公开转让,中国证监会&b&豁免核准&/b&,由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进行审查。&br&&u&股东人数未超过200人申请挂新三板,豁免核准。属于新三板的注册制。&/u&&br&&br&&br&第四十五条规定: 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b&公开转让&/b&股票的公众公司向特定对象&b&发行股票后&/b&股东累计不超过200人的,中国证监会&b&豁免核准&/b&,由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自律管理,但发行对象应当符合本办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br&&u&新三板挂牌后,定向发行股东不超过200人的,豁免核准,自律管理&/u&&br&&br&股票&b&向特定对象转让&/b&导致股东累计&b&超过200人&/b&的股份有限公司,应当自上述行为发生之日起3个月内,按照中国证监会有关规定制作申请文件,&br&&u&非新三板挂牌的公司,通过转让使股东超过200人了,要证监会审核。&/u&&br&&u&由于新三板挂牌公司的转让属于公开转让,所以通过公开转让股东超200人,无需另行审核。&/u&&br&&u&如在新三板进行定向增发(向特定对象转让),就要遵守3个月内制作申请文件进行审核的规定。&/u&&br&&br&&br&第六十五条 本办法施行前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股份有限公司,不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开转让股票或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应当按相关要求规范后申请纳入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br&&u&历史遗留问题清理,要纳入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u&&br&&br&&br&&br&参考:&a href=&///?target=http%3A//www./pub/zjhpublic/G312/t485.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第96号令】《关于修改〈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的决定》&i class=&icon-external&&&/i&&/a&
根据,公司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公司”。 股份公司可以分为公众公司和非公众公司。 非公众公司是股东未超过200人且未进行股份公开转让的公司;(此定义根据公众公司反推,可能存在不准确) 公众公司分为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众公…
嘿嘿,我当年也是像题主这样想的,只想安静地做个非诉律师,后来却总觉得做为一个律师居然没有太多出庭经验,对于主流的律师的专业领域比如民刑行等问题都不是很熟悉是一种很边缘化的感觉,当然这也是我做了几年非诉之后才感觉到的。所以才先做了几年商事诉讼律师,再用换来的诉讼经验,又放下好好的高端所不做,跑去一个诉讼主流的民事所做诉讼案子,反而会被后面所里的同事不理解,因为很多做诉讼的律师其实很想有机会做公司等商事非诉业务的,只是苦于没有机会。&br&&br&
不过经过几年的诉讼经验的积累,出庭律师的打磨,主流法律的深入了解,作为一名律师,真的会更有信心,这种信心是以前做非诉时没有的,因为法院天天平趟,由于之前某客户背景的关系和法院的一些法官都变得很熟悉,对法院变得有了很强的亲切感,远不像以前很少近法院时的冰冷和陌生感。而且有了诉讼经验,再改合同、起草协议文书等文案工作时,都会因为经验而大概明白法官判案的角度和思路方式,也就是会对每个条款的细节改动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其后续的裁判结果有一定层次的预估,这样再写条款就有的放矢很多,对比原来闭门造车的方式要好很多。同时程序法方面更有了感性的实战接触就不同于以前怎么死记诉讼法都容易忘的感觉了。&br&&br&
恶补了一段时间民事行政刑事领域的法律法规,做了民行刑相关领域的诉讼案件,就对国内的法律框架和法律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再和原来班里一毕业就做了法官的同学相比,反而法律方面的知识面和法条掌握的更多更广了呢,其实很多法官十几年都只做一种类型领域的法律的,就如同500强企业的员工一样,比较螺丝丁,离开某个领域就完全是菜鸟了,是一门深入型的,但其实作为律师来说,前期打的地基最好广泛些,万金油律师做的合格了再一门深入会是个不错的选择,你也会知道自己更适合哪种,毕竟排除法就简单多了。年经时候多试错其实是件好事,以后更想改就成本大很多。&br&&br&
当然这不是绝对,毕竟每个人的人生和选择都不同,想要的也不同,如果你知道自己真的想要的是什么,那坚决的走下去坚持自己的选择,也可以成为一名资深的非诉律师。我原来的非诉所就有那种天资聪颖,对于非诉的那些商业结构很有悟性的年轻女律师,没个两年就能顶大梁被非诉信托客户指名钦点了。所以关键还在人,题主加油哦~~
嘿嘿,我当年也是像题主这样想的,只想安静地做个非诉律师,后来却总觉得做为一个律师居然没有太多出庭经验,对于主流的律师的专业领域比如民刑行等问题都不是很熟悉是一种很边缘化的感觉,当然这也是我做了几年非诉之后才感觉到的。所以才先做了几年商事诉…
由于中国的股票市场是一个完全的竞价市场,价格非常透明,因此不存在股票做市部门。你所看到的大宗交易,顶多只是有券商在里面牵线搭桥,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做市。&br&中国的债券市场由于主要是OTC,的确存在做市。也就是行话说的双边报价。主要是流动性较好的利率债品种和高等级信用债。反而最需要做市的低等级信用品种,由于参与者结构单一,预期高度同质化,因而缺乏做市。&br&话扯远了,中国的债券做市,主要还是商业银行在承担。极少几个大券商:国君、中信等亦为了保住做市商资格而每天硬着头皮挂一些小量的双边报价单子(这是做市商的义务)。然而实际上做市商并没有太多的好处,基本都是亏本买卖。目前的中国市场,没有哪家机构把做市当做一个盈利点来抓的。事实上,在一个机构预期高度一致、又无额外制度性补偿的市场中,做市是不可能赚钱了。&br&在仅有的操作中,也就是交易员随时准备一点需要做市的债券头寸,然后尽量挂1000万的小单。一旦完成交易底线任务,就此收手。银行间市场甚至有不点明显偏离市价的双边的默契。也曾经发生过被点了双边,打电话过去骂娘的丑闻。&br&中国的做市,仅此而已。&br&若是问ETF做市,直接去看光大证券事件的相关趣闻。
由于中国的股票市场是一个完全的竞价市场,价格非常透明,因此不存在股票做市部门。你所看到的大宗交易,顶多只是有券商在里面牵线搭桥,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做市。 中国的债券市场由于主要是OTC,的确存在做市。也就是行话说的双边报价。主要是流动性较好的…
你想多了。&br&&br&严格来说,新三板的概念现在已经不存在了。新三板是股转系统的前身。参见&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关于新三板的前世今生、现状和国家政策分别是怎样的?&/a&&br&&br&当然了,现在整个市场还是习惯上将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按照原有习惯俗称为“新三板”。在这个层面上来说,新三板和股转系统完全是一回事。&br&-------------------------------------------------------------------------------------------------------------------------------------------&br&&br&上面是厘清新三板与股转系统之间的关系,下面是正式回答。&br&&br&新三板扩容经历了两次扩容,一次是1到4(北京扩至天津、上海、武汉),一次是4到无限(北京、天津、上海、武汉扩至全国)。&br&&br&你纠结的那几个时间点,就是股转系统扩容过程中几个不同的时间点,接下来逐一解释一下。&br&&br&&br&&b&12年8月3日,&/b&是“证监会宣布新三板扩容获国务院批准,首批扩大试点除中关村科技园区外,新增上海张力高新产业开发区,东湖新科技产业开发区和天津滨海高新区。”&br&&br&简单说,这是新三板的主管机关证监会对外宣布:新三板从北京中关村一个试点,扩大到四个试点了。这时候全国股转系统还没有正式对外开张,因此这时候从1到4的小扩容,依然是“新三板扩容”。&br&&br&另外,虽然此时从中关村一个试点扩到四个了,但这只是国务院批准你扩到4个,但新三板自己并没做什么落实的工作。不光资本市场,任何大事都是“宣布国务院批准消息-具体落实”这么一个步骤。&b&这个8月3日,就是“国务院宣布批准1扩4的消息”的一个时点。&/b&&br&&br&国务院批准他从1扩到4了,新三板就开始筹备具体的落实工作,首先就是要为这个市场成立一个运营管理机构,过去只有中关村一个试点的时候,这块是证券业协会管理的,现在扩到全国4个点了,需要一个类似交易所的地方专门管理。&br&&br&于是半年后,就是你说的&b&13年1月16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注意是“公司”,即三板市场的运管机构)&/b&正式揭牌,就是正式开张了。也从这天开始,股转系统公司才受理了一批从武汉、天津、上海前来挂牌的公司,当然这些公司其实是之前就都准备好审核完毕的,就赶上这一天一起挂牌,这样国务院半年前的批准的“小扩容(1到4)”,到今天就算落实了。因此有媒体报道类似“股转系统公司揭牌,新三板正式扩容至4园区”之类的报道。&br&&br&另外一组数字,&b&日和日,&/b&这两个日期相关新闻都是扩大至全国。这两个时点也不矛盾,和上述一组时间的关系一样,第一个是国务院一次常务会议上提出并确认“将新三板的试点扩大至全国”。这是个首次提出的概念,提出要把这个列入工作计划。&br&&br&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这算是从国务院层面把之前自己提出的工作计划落实了,接下来就需要下面的主管机构证监会再来进一步落实。&br&&br&于是,&b&日,&/b&就是你提到的那个日子,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新三板扩容的7项配套规则,涉及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办法、公开转让、定向发行等业务,标志着新三板扩容至全国正式启动。&br&&br&证监会说话了,终于轮到股转系统公司自己最后的具体落实。于是,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发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转让细则(试行)》,31日,就正式向全国各地的企业接受挂牌申请材料了。从这天起,新三板就打破了之前4个园区试点的范围,不再受园区限制,所有企业都可以过来挂牌上市了。&br&&br&综上,简单来说,扩容这件事,都是一个&b&“国务院自己提出工作计划--国务院出台正式文件--证监会出台配套制度--股转系统公司出台具体规章”&/b&这么一个过程,你提到的那几组数字,就是在提出某目标和落实该目标之间不同的几个日期而已。&br&&br&之所以会混淆,是对“新三板”、“股转系统”、“国务院提出”、“国务院决定”、“证监会配合”、“股转系统落实”这几个概念没弄清楚。
你想多了。 严格来说,新三板的概念现在已经不存在了。新三板是股转系统的前身。参见 当然了,现在整个市场还是习惯上将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按照原有习惯俗称为“新三板”。在这个层面上来说,新三板和股转…
杨说新三板:中国版纳斯达克:新三板 新风口&br&中国版纳斯达克:新三板 新风口
前言:&br&
这个春节,当多数同学忙于抢红包的时点,思考我们的时间是不是那么的不值钱,抢几块、几十块的红包,是不是我们可以更用些心思,抢更大的红包,比如新三板的红包。2014年A股市场牛冠全球,主板指数风起云涌,大小盘风格切换,市场热点轮动频繁。当多数投资者还在切换思路寻找风口的时候,少数投资者已经开始瞄准另一块风水宝地——新三板。&br&&br&
新三板:中国版纳斯达克 &br&  新三板起源于2006年北京中关村建立的股份转让系统,2012年,在中关村基础上又新增了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天津滨海三个试点区。随着2013年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挂牌以及2014年引入做市商制度,新三板进入发展快车道。在国务院重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大背景下,新三板承载的市场功能也开始显现。&br&  相对于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拥有众多特殊性。新三板挂牌企业多为高科技企业,行业占比前三的分别是信息技术、工业、材料,企业挂牌上市要求也相对宽松。新三板的交易模式不同于主板的连续竞价,而是采用协议成交和做市商交易;新三板的股价没有单日涨跌幅限制;投资者准入门槛高达500万元。众多特殊性以及看似高风险的特点,使得新三板更像是介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的市场。因此,新三板很像“中国版纳斯达克”。&br&&br&&br&&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
图片来源:福布斯中文网&/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blockquote&
杨说一个故事:&br&&br&&p&
上一轮投资的故事:1000倍的万科,在上一轮的风口,地产是风口,有一个故事,有个女子,自万科上市开始买,后面忘记密码,也没再打理,十多年后通过证券公司找回,发现盈利是1000多倍。&/p&&p&在上一波房地产投资机会中,几类人的选择,&/p&&p&一类人:找银行、信托,买地产类信托理财产品,获取10-35%的收益。&/p&&p&一类人:自己炒房,北京的房价,十年十倍。又如温州炒房团。&/p&&p&一类人: 买地,自己做地产商,如招保万金。&/p&&p&还有一类人,投资这类企业的股票,投资银行股,地产、银行,这些躺着赚钱的企业,获得50倍、百倍、千倍的收益。&/p&&p&
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国的上市,我们应该怎么看?中国的消费者造就了阿里巴巴的飞速发展,但是持有其高速成长红利股票的却是美国的老太太。” 阿里巴巴在美国的上市让他感到耻辱。 &/p&&p&但在当时,中国的投资,敢投资阿里这样不赚钱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在中国融得到钱吗?答案是否定。&/p&&p&
而新三板,未来将会有许多新的互联网企业挂牌,新三板,新风口。
&/p&&br&&p&
吴晓波老师的观点:&/p&&p&
2014年11月,吴晓波老师在晋江全球通大讲堂回答听众提问,原文如下: &/p&&br&&p&
新三板很重要,它是中国的第三个公开市场,是一个场外市场。新三板的成立意味着中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平台会越来越大。比如我们说美国,美国有两个市场一个是纽交所一个是纳斯达克,加在一起大概有四五千家企业,中国有两个市场一个是深交所一个是上交所,大概有3000多家企业。美国的场外市场大概有5.5万家企业,北京搞新三板其实中国要学习美国积极发展资本市场的势头,我们会发现很多中小企业的朋友如果你觉得我这个企业很好,欧最近有一个新的项目,我有一点利润我就可以去到新三板去融资,新三板所有的投资人都是机构投资人,没有散户。而且从我现在得到的情况大概超过50%的可能性年证监会会转板政策,所有的新三板上市公司1-2年以后,如果你的资产比较好直接可以转入到主板市场,所以今年到新三板大概有家,我估计2015年到3000家到5000家,如果未来到5万家的话我一点也不意外,我非常看好新三板市场的,各位中小企业一定要关心因三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p&&p&
各位如果现在在作股票会发现虽然股指不快,但是各股行情非常活跃,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证监会解除了上市公司并购的申报,第二个对上市公司的跨行业投资进行了解禁,原来不太鼓励的,做纺织品要投资新的企业就应该投资纺织品,但是现在鼓励你要是投资一家网络游戏公司可以,投资一家运营公司可以,要投资别的金融公司可以,所以跨行业并购的限制的解除成为了最近一段时间资本市场活跃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未来的两年之内并购是很大的一个题材,特别是我们晋江比较大型的公司通过并购的方式可以快速的得到实现转型。这两件事情新三板和并购事件是非常大的一个解放,是未来两三年宏观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准点,这两点非常值得大家关注。&/p&&br&&br&&br&&p&
注:这段话是吴晓波老师在2014年11月说的,时间到了2015年2月,我所持有的巢东股份,六涨停翻倍,正是跨行业投资解禁,传统水泥企业,并购P2P金融企业。同时,在2015年2月,新三板单日交易量突破亿元,通过做市商的成交量占比已近四成。&/p&&br&&p&
最后:我们看看历史&/p&&p&
新兴的金融产品历来都有一定的红利时期,如2006年定向增发股票平均300%的收益,2010年沪深300股指期货刚推出时稳定的套利机会。作为一个新兴市场,新三板现在也处于良好的介入时机。目前,新三板价值洼地阶段,投资门槛高,参与机构较少,可选投资标的较多,除了券商、私募股权机构外,私募基金也已参与其中,而公募基金看好新三板市场的也不在少数。随着政策越来越明朗,投资者门槛降低的预期,更多的机构投资者以及个人投资者可能蜂拥而至,优质标的必将成为哄抢对象,导致一票难求,产生估值泡沫。所以,越早进入市场,就越有先手优势。&/p&&br&&p&
下一篇预告:新三板怎么玩&/p&&p&
免费听课,满意打赏,金额随意。&/p&
杨说新三板:中国版纳斯达克:新三板 新风口 中国版纳斯达克:新三板 新风口 前言: 这个春节,当多数同学忙于抢红包的时点,思考我们的时间是不是那么的不值钱,抢几块、几十块的红包,是不是我们可以更用些心思,抢更大的红包,比如新三板的红包…
泻药!&br&
利益相关,券商做市部门。&br&
直接找券商,但不要轻易相信券商。直接找券商,但不要轻易相信券商。直接找券商,但不要轻易相信券商。&br&
新三板的辅导券商名为主办券商,从这个名字你就可以看出来了,券商是你挂牌和后续业务开展(做市、融资、转板巴拉巴拉)过程中的主要依仗,即使你自己的资本市场经验丰富可以自主搞定很多事情,但是券商作为你的业务通道还是迈不过去。所以最理想的状态是能够有负责的券商团队全心全意为你服务。这个就是很多券商梦寐以求的提供全产业链服务。老板们,哦,你们就做好实业就行啦。找到靠谱的券商之后就省心啦,会所律所都妥妥哒。&br&但是为什么又不能轻易相信券商呢。毕竟人心难测啊,人家忽悠你怎么办,把你挂了牌就不管了你能怎么办,之前勾画的美好人生无法实现怎么办。&br&金融业更多的时候是一个服务业,人是关键,所以选择券商的时候平台问题不大,大部分券商都是全牌照了,当然不排斥少数具有明显短板的。核心的内容一定是直接做你这个项目的团队的人是否负责,所以不管谁推荐的,一定要和项目负责人亲自交流,确保他能够在未来真心实意的为你服务。&br&至于那个什么机构嘛,我倒是觉得不要也罢。第一,天交所挂牌和挂新三板有什么关系?第二,选中介机构就像结婚谈恋爱一样,一只脚踏两只船是几个意思?我说个笑话,我做市的一个企业,老板给我说了很多未来的资本运作方案,全被我否了,老板怒:这是我一个老做市商的朋友给的建议啊?什么?老做市商?做市商制度才开始一年不到啊。哥才是老做市商好伐?你的老做市商为毛不给你做市哈?不掏钱不出力瞎出主意不腰疼是伐?第三,从你的描述中,我感觉这个所谓的创投只是想忽悠你一比FA。怎么说能,创投哈,投资一个牛逼的标的获取十倍以上的收益才是正经事好伐,跑来忽悠想赚个10万20万的财顾费是什么套路。我们接触的优秀的投资方往往是为了投资的企业操碎了蛋的义务劳动好伐。辨别他的套路很简单,投钱才有发言权。&br&然后如何接触券商,省内的三板挂牌企业问下谁家的团队好,不要问公司,问团队哈。如果实在一个人都不认识,去地方金融办啊。&br&说个题外话,3-4家券商聊完以后均无下文,我比较担忧的是公司自身的质地是否足够优秀,是否能够吸引到靠谱的团队来为你出谋划策。&br&以上
泻药! 利益相关,券商做市部门。 直接找券商,但不要轻易相信券商。直接找券商,但不要轻易相信券商。直接找券商,但不要轻易相信券商。 新三板的辅导券商名为主办券商,从这个名字你就可以看出来了,券商是你挂牌和后续业务开展(做市、融资、转板巴拉巴…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三板股票行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