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大股东减持的减持完成了吗

这股大股东要是减持完了,会退市吗?
创业板直接退的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大股东清仓式减持 这些股票你要小心!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大股东清仓式减持 这些股票你要小心!  彭友 俞菁菁 &#x &#x-20  彭友 俞菁菁  进入6月,多家上市公司股东加速减持,部分公司大股东更是祭出“清仓式”减持的大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减持潮中,许多上市公司往往选择在股价反弹相对高位进行减持,减持时间掐得无比精准。与此同时目前A股估值依旧较高,成为了上市公司股东减持的主因。  市场人士指出,“在缺乏增量资金的情况下,这些大手笔的减持将对市场造成持续的‘抽血’。”  加速减持  近期以来,随着市场的逐步稳定,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热情骤然升温,尤其是6月以来,大股东、高管大肆频频减持套现。这一时期恰好刚过去年的禁售期,减持潮的到来与“禁售”期的结束密不可分。  6月 15日晚间,三六五网(300295.SZ)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邢炜于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份26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5%。本次减持后,邢炜持有1718.02万股公司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8.95%,仍是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  根据wind资讯统计,6月1日到6月15日,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在二级市场交易总变动方向为“减持”的有207家,减持市值高达180亿元。从减持市值来看,从今年3月至5月份,重要股东净减持分别为86亿元、18亿元、43亿元。6月半月的减持市值已经超过了前三月份净减持的总和,减持呈现不断升温的趋势。  近期减持趋势与解禁期的到来密切相关。去年,A股发生大幅度调整,监管层鼓励增持,大股东增持时代随之到来。而今年伴随着一年“禁售”期的结束,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在减持禁令解除的当下就选择落袋为安,迫不及待大肆抛售股份。  6月 15日晚间,国轩高科(002074.SZ)发布公告称,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宋金保因个人资金需求,于日通过交易系统以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其持有公司无限售流通股25万股,占总股本0.0285%,减持均价39.18元/股。而去年5月15日,宋金保先生承诺,其认购的股份自日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今年5月15日禁售期到期,如今禁售期刚过一个月。  申万宏源表示,2015年6月股市巨幅调整前,解禁市值与市场表现的相关度并不高,相对而言,减持金额与市场表现高度相关。股市暴跌后由于“减持新规18号文”和1月减持新规对于大股东减持行为的调控,减持金额与市场相关度降低,而解禁市值与市场表现相关度提高。  兴业证券指出,今年解禁压力相比去年提升20%左右,提升部分主要集中在发行股份收购资产的1年期股份解禁上,这与2015年上市公司大量进行外延式并购密切相关。统计显示,收购资产发行股份(锁定期12个月)在2016年的解禁金额为2800亿元,较2015年增加了近5倍。  精准套现  从此次减持的规模来看,不少上市公司减持股份的数量均超过5%,大有“清仓抛售”之势。音飞储存(603066.SH)6月15日晚间发布公告,因自身资金需求,公司股东良亿有限公司拟自公告之日起三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即日至日期间,通过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协议转让方式等方式减持公司股票不超过67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75%,减持价格视市场价格确定。  上接 10版  同样,6月14日,阳谷华泰(300121.SZ)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传华计划自公告发布之日起三个交易日后六个月内以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220万股,占比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7.6758%。对于减持原因,阳谷华泰称系“股东自身资金需求及投资需求”。此外,6月13日晚间,厚普股份(300471.SZ)和维力医疗(603309.SH)也公告称,股东计划分别减持占总股本的10.48%和5.355%。  大规模“清仓抛售”一时间似乎成为了主流。Wind资讯显示,在6月减持的上市公司中,计划大规模减持堪称常见。在207家已经公布减持计划的上市公司中,套现金额过亿的有58家,其中,奥瑞德(600666.SH)凭借着套现13亿成为6月至今以来的套现王。此外,大洋电机(002249.SZ)、慈星股份(300307.SZ)也分别被减持高达5亿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减持潮中,许多上市公司往往选择股价反弹相对高位进行减持,减持时间掐得无比精准。 &#x日,国光电器(002045.SZ)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收到公司股改限售股股东的通知,PRDFNO.1L.L.C(以下简称“PRDF”)于6月7日、8日,通过交易系统减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945万股,该部分股份之前均为股改限售流通股,PRDF此次减持的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4.66%,此次减持完成后,PRDF还持有133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32%。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减持的两个工作日正好处于5月以来公司股价反弹的最高点。 &#x日,PRDF以15.93元的交易均价减持1378万股公司股份,减持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3.31%,成交金额约为2.2亿元。此日公司股价以涨停告收,而前一日,即6月6日,公司股价同样也涨停;6月8日,公司股价继续走高,PRDF又以17.07元的交易均价减持567万股,减持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1.36%,成交金额约为9679万元。  踩点同样精准的还有奥瑞德。6月9日,奥瑞德公告称,上海泓成及其一致行动人上海祥禾分别于6月3日、6月6日和6月7日合计减持公司股份38,354,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00%,本次减持后,上海泓成及其一致行动人仍持有公司11.14%的股份。减持的三个交易日同样为公司股价近期相对高位。  而从大宗交易数据来看,减持小高潮发生的时点都踏准了大盘弱势反弹的节奏。根据Wind统计,四、五月以来,大宗交易平台日均减持规模为21.29亿元;但5月31日,上证综指猛涨3.9%,当天大宗交易平台减持便突然激增,成交额攀升至51.23亿元,随后在6月1日达到减持顶峰——61.68亿元。6月2日,6月3日以及6月6日亦保持较高的减持规模,分别为38.60亿元、47.36亿元、55.61亿元。“今年上半年A股都处于调整期,没有合适的时机减持,因此,在此次市场情绪恢复之时才会有如此多的上市公司蜂拥而上,迅速减持,这也体现了他们对于未来股价看低的预期。”上海一位私募人士向记者表示。  上海知名私募人士扬韬评论说:“在市场环境一般的时候,只要解禁股数量多一点,市场几乎必跌无疑。而今年5-7月是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的最高峰。5月1日到7月底,解禁市值高达5804亿元。市场要如何才能好起来?”  难言见底  虽然此前大盘跌幅不小,但从绝对估值来看,目前A股依然处于高估值阶段。上述上海私募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来看,产业资本出逃量大的板块均为估值较高的板块,尤其是创业板和中小板的个股估值较高,部分次新股也有高估值问题。”数据显示,在6月这些减持的207家上市公司中,中小创股票占多数,有172家,占比83%。而与此同时,中金公司的研究也表明,从行业层面看,资本品相关行业、TMT行业及部分原材料个股的减持金额居前,这些行业的平均估值目前在市场上相对偏高。  广发证券陈杰团队指出,去年6月以后A股“泡沫”破裂已是既成事实,本次“泡沫”的最高估值与前几次“泡沫”相比水平相当;但“泡沫”破裂后的最低估值水平却远高于以往——A股剔除金融后,目前的PE(TTM)为41.2倍,而前几次“泡沫”破裂后,最低估值水平都在20倍。因此现在谈“见底”还为时尚早,只不过这次是“慢熊”,估值向下修复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中金公司王汉峰在研究报告中指出,除了特殊的政策干预期间外,一般在市场阶段性顶部,高管及大股东净减持力度会增大而当高管和大股东减持减少、甚至出现净增持,往往预示着市场短期的底部。未来高管及大股东等公司内部人的行为值得高度关注,如果6月初以来的趋势在接下来几周延续,有可能会对市场形成短期压力。  国泰君安乔永远指出,行情快速轮动的背后,市场潜在矛盾正逐步显露苗头,现金持有者在赚钱效应下蠢蠢欲动,但产业资本却在难得的市场热情中迎来新一轮减持潮,部分公司大股东更是祭出“清仓式”减持的大招,二级投资者在与产业资本的博弈中似乎难占优势。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基建投资不可持续,工业投资也在萎缩,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房地产投资。我并不否认目前房地产是一个泡沫,但如果现在房地产出现重大问题,将对中国经济造成非常大的冲击。
尽管我们债务总体风险可控,但还是要客观理性分析,要重视企业部门杠杆率偏高的问题,也要关注金融机构表内和表外,传统金融业态和新型金融业务风险交叉传染的问题。
如何把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和金融业结合起来,需要一个高手,这个高手既要懂得互联网,也要懂得金融运作的逻辑和模式,还要能够管理金融风险,从这一点来说,张旭阳是最佳人眩
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结构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个理由是,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已经非常高,远超过我们的邻国越南等国家;第二个理由是,劳动力成本的改变和需求的改变会引发一系列的改变,我称之为“静悄悄的革命”。大股东减持的股票之后都会有表现,机构接盘拉升是必须的
大股东减持的股票之后都会有表现,机构接盘拉升是必须的
  今年5月份以来,A股重回震荡调整通道,随之而来的是上市公司重要股东日益频繁的减持乃至“清仓”的操作。《红周刊》记者统计发现,5月份以来上市公司重要股东二级市场交易减持公告多达440多份,其中仅6月初至16日,已有205份上市公司减持公告发布,而在今年1~4月份,月减持公告数量最多仅为160份。令投资者不解的是,当前A股股价并非高点,上市公司股东为何急于扎堆套现?业内人士本周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股灾”期间的“减持禁令”到期,上市公司限售股在5、6月份进入解禁高峰期,以及受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大环境影响,上市公司股东存在资金需求是其减持的重要因素。同时,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的频繁减持并非当前A股持续调整的主要因素,短期或会对A股造成一定冲击,但不改股市走势。操作上,建议投资者短期回避“参与公司经营的重要股东发生减持行为的上市公司”。  减持扎堆  15家上市公司股东拟“清仓”  近期上市公司股东减持热度有多高,从几个数据对比也可窥见一斑。中金最新研报统计,自2005年以来高管与大股东净减持每周平均约12亿元左右,近几周则维持在50亿左右的水平。而《红周刊》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截至6月16日,共有983份上市公司发布的重要股东(含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首发原始股东等)二级市场交易减持公告,其中1~4月份每月上市公司减持交易公告均在200份之下,分别为132份、128份、160份、120份。进入5月份以来,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操作加速明显,当月达到了238份,而进入6月份以来,仅截至16日就有205份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参与减持的公告,日均超12份,涉及减持金额高达203.316亿元。  例如,6月14日,威华股份公告称,公司实控人李建华拟自公告之日起2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及协议转让方式(其中以大宗交易方式进行减持的数量将低于公司总股本的5%)减持不超过6500万股,即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3.3%。国光电器6月12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股改限售股股东通知,减持公司股份股,减持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4.66%。奥瑞德6月份以来累计减持比例高达8.16%、燕塘乳业6月份以来累计减持比例为7.26%。  相较于上述上市公司股东的高比例减持,部分上市公司股东则更直接抛出“清仓式”减持计划。6月16日晚间,锂电池设备龙头股先导智能发布公告称,接到公司第三大股东上海祺嘉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第五大股东天津鹏萱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的《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上海祺嘉计划自上市公司股票复牌之日起15日后的6个月内,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401万股,即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3.44%。天津鹏萱则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576万股,即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3.86%(为其所持公司全部股份)。而在此之前的6月13日晚间,维力医疗和厚普股份同时发布《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计划的公告》,维力医疗第四大股东九鼎医药拟在未来6个月内减持其所持有的维力医疗全部股份1071万股,占维力医疗总股本的5.355%。厚普股份第二大股东德同银科拟在未来12个月内减持厚普股份不超过10.48%,即德同银科持有的全部股份。  据《红周刊》记者统计,先导智能是今年5月份以来第15家被上市公司重要股东拟“清仓式”减持的上市公司。除上述提到的上市公司外,广汇汽车、中泰股份、迎驾贡酒、音飞储存、迅游科技、创业软件、永东股份、华友钴业、康恩贝、地尔汉宇、宝钢包装、正业科技等12家上市公司,也在此期间发布上市公司重要股东拟“清仓式”减持公告,15家公司涉及减持市值近1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15家重要股东拟“清仓式”减持的上市公司中,次新股占了大部分,其中厚普股份、维力医疗、迎驾贡酒、音飞储存、中泰股份、迅游科技、创业软件、地尔汉宇、宝  钢包装等公司均为去年上市的次新股,重要股东减持的主要为在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前所持有的股份。  创投类股东减持动力大  自身需求成通用理由  从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给出的减持理由来看,多数较为简短,几个字交代,并没有过多的解释,而这其中自身需求成为各上市公司股东给出较为一致的理由。例如,维力医疗股东减持理由为“基金出资人资金需求”、中泰股份股东减持理由为“经营发展需要”、永东股份股东减持理由为“股东自身发展需求”、威华股份股东减持理由为“个人财务安排”,慈星股份股东减持理由为“个人资金需求”。此外,上市公司股东减持的理由还包括子女教育、改善个人生活、理财投资等。  紫马基金山东分公司总经理李正光在接受《红周刊》采访时表示,去年“股灾”后,监管层鼓励大股东增持,并对上市公司减持有所限制,这就导致本来打算去年减持的股东在今年“减持禁令”到期后,抓紧时间套现走人,“加上从去年下半年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都不是十分景气,上市公司股东也存在资金需求。”  同时,他表示,受去年定增规模大增以及去年发行的新股限售股到期影响,5~6月份将进入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高峰期。数据显示,仅6月份定增解禁的市值就将高达658亿元。兴业证券也指出,受2015年上市公司大量进行外延式并购影响,今年解禁压力相比去年提升20%左右,提升部分主要集中在发行股份收购资产的1年期股份解禁上。统计数据显示,收购资产发行股份(锁定期12个月)在2016年的解禁金额为2800亿元,较2015年增加了近5倍。  “无论是新股还是定增项目中,都会引入不少创投类的投资者,他们本身就是财富投资者,投入上市公司项目就是为了赚钱,并不想着和上市公司天长地久。除非上市公司后续项目特别好,否则上市公司二级市场走势对创投类机构并没有什么吸引力,因为他们入股成本极低,到期套现走人已经能获得足够让他们满意的收益了。”李正光分析说。分析上述15家拟“清仓式”减持的上市公司可以发现,多数均为创投类投资者。以广汇汽车为例,参与广汇汽车2015年6月份定增的天津正和世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天津正和世通”)日前发布减持计划,称在日限售股到期后的6个月内,将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票不超过2.98亿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43%,即公司所持广汇汽车的全部股份。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16日收盘,广汇汽车自发行价格涨跌幅(后复权)为67.46%,这也意味着即使以16日的收盘价计算,天津正和世通盈利也十分可观。此外,中泰股份股东杭州新湖成长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地尔汉宇股东苏州周原九鼎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创业软件股东安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股东浙江安丰进取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宝钢包装股东北京和谐成长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等也均为创投公司。  此外,业绩出现下滑,也成为被股东“抛弃”的主要因素之一。华友钴业2015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净利润亏损2.46亿元,同比下滑269.22%,2016年一季报公司净利润亏损3490.6亿元,同比下滑316.51%。厚普股份一季报也显示,公司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为亏损453.88万元,同比下滑117.09%。此外,宝钢包装一季度降幅也达到177%。  被减持股并非都是“地雷”  从上市公司减持公告来看,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主要通过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3种方式进行。其中,今年证监会减持新规规定,大股东在3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从减持周期来看,短则6个月,多则两年内完成。而从减持后二级市场走势来看,上市公司股价对于减持行为反应较为敏感,股价短期承压明显。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上市公司股东减持对股市长期影响不大,同时并非所有减持都是“地雷”,应理性对待减持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  《红周刊》记者分析发现,股东减持出货过程中“踩点”节奏往往十分精准,随后股价承压,投资者需慎防做了上市公司股东的“接棒者”。以国光电器为例,在端午节假期前的3个交易日中,国光电器收获2个涨停,股价最高上摸17.76元/股,为近5个月以来股价新高,区间涨幅高达28.57%。在随后的6月12日晚间,公司公告称,公司股改限售股股东PRDF NO.1 L.L.C(以下简称PRDF)通知,PRDF于6月7日、8日,分别以15.93元/股和17.07元/股的成交价,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减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945万股,成交金额共计约3.17亿元。6月13日开盘,公司股价便一路走低,直至跌停,国光电器股东出货时点可谓“精准”。无独有偶,6月9日,奥瑞德公告称,上海泓成及其一致行动人上海祥禾分别于6月3日、6月6日和6月7日合计减持公司股份3835.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本次减持后,上海泓成及其一致行动人仍持有公司11.14%的股份。值得注意的是,减持的3个交易日基本上处于奥尔德5月底反弹以来的高点,而在减持后,公司股价进入下降通道。  中金公司最新研报认为,高管及大股东的密集净减持或增持行为对市场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除了特殊的政策干预期间外(如2015年下半年),一般在市场阶段性顶部,高管及大股东净减持力度会增大。“未来高管及大股东等公司内部人的行为值得高度关注,如果6月初以来的趋势在接下来几周延续,有可能会对市场形成短期压力。”中金公司认为,整体上解禁及减持压力使得目前A股仍处于价值回归的过程中,估值虚高的板块和个股(以中小板和创业板部分个股为主)仍存在估值回调的空间。  不过,在李正光看来,并不是所有的大股东减持都是“负面”。“股东减持需区分来看,如果减持的股东是创投类的,到期退出是他们的盈利模式,对于这种被减持个股,投资者需理性对待。此时原有股东减持股份客观上造就了公司股份新的流动性,为之后公司引入新的战略合作伙伴,或者公司战略重组等腾挪出空间,表明公司未来存在整合的可能性,对公司来说是好事。而如果减持的上市公司股东是创始大股东或法人大股东等参与公司经营的股东,一旦出现大肆减持,投资者须及时回避。因为他们对公司的了解程度更深,大股东都不想和企业共成长了,这类企业风险相对较大。此外股价过高的个股遭减持,投资者也需适当回避。”  从部分上市公司减持公告也可以看出,公司减持的目的为上市公司“救急”所用。例如,日前劲胜精密公告,控股股东拟在6月13日至9月12日(3个月内)减持不超过5%的公司股份(7118万股),拟将所得部分资金(1~2亿元)无息借予上市公司使用。掌趣科技董事长姚文彬减持的理由也是为公司发展提供支持,主要包括为公司战略发展提供一定资金支持,公告显示,姚文彬于5月3日及4日,分别减持公司股份1300万股、2300万股,合计占总股本的1.3%,减持金额4亿元。减持后,姚文彬仍持有公司总股本的17.80%。  相关文章&&&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股东减持的方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