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险 分红是买分红的好还是买返本型的好

60680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被人刺了一刀)
(烧肉粽敲好吃)
(啥都是事)
第三方登录:买重疾险,是消费型的好还是返还型的好
经常遇到客户纠结这个问题,定期型重疾险和终身型重疾险哪个好?
&商业保险中的重大疾病保险(非分红型),根据保障期限的长短可分为定期型或终身型,根据保费是否返还分为消费型和返还型。
定期消费型重疾险:指的是在保障期间内(如20年或30年)提供重疾保障,但保障期满后没有保费或保额的返还;
简单的说,就是在保险期限内若发生合同约定的风险,就能获得赔偿,若平安无事,则保费不返还,消费掉了;这类保险产品的特点是纯保障,保费很便宜,是典型的以小博大的保险产品。
如:人保寿险精心优选定期寿险+附加精心优选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
&&&&&&&&&&&&&&&&&&&&&
&&&&&&&&&新华i健康定期重大疾病保险
&&&&&&&&&&&&&&&&&&&&&&&&
弘康健康一生重大疾病保险(可选70岁/85岁/终身)
返还型重疾险产品,也称两全保险,是指在保障期间内提供重疾保障;如果这期间没有发生理赔风险,那么在保障期满后返还保费或者保额(满期金),也可以说是用几十年的所交保费的利息换取一份保障和一份安心。这类保险产品保费相对比较高。
如:新华i相伴重大疾病保障计划
&&&&&&&&&&&&&&&&&&&&&&&&
安联安康福瑞两全保险(B款)
&&&&&&&&&&&&&&&&&&&&&&&
终身储蓄型重疾险产品:,保险期间是指从保单生效日起直至终老;如果在此期间没有发生风险,平安终老,就是留给下一代的资产了;
如果不想留给孩子,可以在一定的时间选择退保,如30岁的年龄投保终身保障型的保险产品,大概在60岁左右退保可拿回全部保费,退保的时间越晚,退回的资金越多。
这种产品特点是把保险功能和储蓄功能相结合,保费相对消费型重疾险要高。
如:华夏保险常青树系列终身重大疾病保险
同方全球人寿—康健一生终身重大疾病保险
& 泰康人寿—乐安康终身重大疾病保险
定期消费型的保险产品比较适合的人群:
1.刚刚参加工作,收入、资金预算不是很宽裕的人群,用低保费换取高额保障,既有了保障,又不会对个人或家庭经济形成压力;
2.在家庭责任期重(上有老下有小有负债)、收入的高峰期时增加保障,定期消费型的保险杠杆作用是最高的,即用很低的保费换取高额保障。
3.有较好投资方式的人群,低保费换取高保障,余出更多的资金,可分散配置在投资性计划上。
定期返还型保险产品比较适合:
1.阶段性保障,如保障20年或30年,
平安无事,满期时可当做强制的一笔储蓄;
2.既想拥有保障,又不愿在没有风险时保费"打水漂";
3.到老年时,如没有发生理赔风险, 可领取一笔满期金,(保费/保额)
终身储蓄型保险比较适合:
1.需要保障人生各个阶段的风险;特别是规划了退休后的保障。
2.若无发生重疾理赔的风险;就是给下一代留下一笔财富,作为资产的传承。
不同的险种有不同的功能,至于哪个类型的产品更适合自己,还要结合个人或家庭整体实际情况和对产品类型的偏好了;
没有好与不好,只有适合与不适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每年1万买重疾险,真的划算吗?我给你算笔账 : 经理人分享
每年1万买重疾险,真的划算吗?我给你算笔账
为了以健康的体魄活到灵魂尽头,我开始健身,为了早日挣到退休从容玩耍的money,我尽早开始规划投资理财。保险,在家庭理财规划中当然也是不可缺少de~
大家都知道,一个健康的家庭资产配置规划,少不了这几项& —— 要花的钱、保命的钱、生钱的钱、保本升值 的钱。
钱生钱规划我们说了很多了,今天来讨论一下保险,复利姐身边好多朋友都筹划买入重疾,究竟,消费型重疾划算,还是返本型的呢?
一、每年花1万买重疾是否划算?
假设你买入X保险公司重疾险(储蓄型保险),30岁开始交保费,50岁之后生重病。以每年交费1万元,交满20年,最后生成保单30万为例。乍一看挺划算,缴费20万,一旦生了重病可以获得30万的赔偿,白白赚了10万元。
但这笔账真的不能这么算,但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货币会贬值,时间越长贬值的也越多。
上图,是中国近年来M2增速数据,M2是什么呢?广义货币增量,一般来说哦,看M2增速,可以了解一个国家货币的通货膨胀速度。
而近十年来M2的增速是更让人吃惊的,货币增发越来越多,而我们手上的人民币却越来越不值钱了。
从上图来可以看出,近十年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在5%-10%之间是大概率,我们就取其中的低值5%来计算未来20年的通货膨胀率。
每年交1万,20年后你交纳的20万元保费仅相当于现在的12.8万。
人在50岁之前生重疾是小概率事件,假设你缴纳了20年保费,在50岁之后得了重疾,可以得到30w的重疾保额。
等等,问题来了。
在M2增速高达10%的情况下,你不得不考虑20年后的今天30万元的贬值成了多少?
我们还是按照5%的年通货膨胀率来算,20年之后,你得到的30万仅相当于今天的10.75万元。
简单点说,重疾还是要买的,但是这么计算来看,每年1万块买重疾,20年后我的实际保额变成了10万?
Are you kidding me ?
二、重疾险没有你想象的美好,所以就不买了?
&总结来看,重疾险根本没有你想象的美好,你以为你用20万撬动了30万,实际上你只是用12.8万换来了10.75万的保单。
如果医疗费用的涨幅超过5%的年通货膨胀率,你很可能连10.75万的购买力都得不到,最后连本都赔掉了,更不要说得到保障了。
假设,我每年1万块的保费预算,不购买重疾险,拿去做投资,20年后又会是怎样的结果?
如果每年投资可以达到5%年化,按复利计算,20年后你连本带息会有33万元的实际收入。
然而,这看起来并没有比保单金额高多少?
三、通货膨胀是共性问题,重疾险究竟该怎样买?
说到储蓄型保险的通货膨胀问题,这不光是保险的问题,放哪里都是一样的。
现在的情况就像现在的保险,通货膨胀了我们挣钱也容易了,再加保险就是了。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就是通货膨胀了,我们却正好出意外了,没来得及加保,那也就没办法了,毕竟保险并不是万能的。
从理财角度来看,重疾险不是最好的,都有风险,可以从货币上规避一定程度通胀的方法是购入美元保险。但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储蓄型重疾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很多人民币计费消费型重疾,也可以达到储蓄型重疾的保险保障范围,甚至更广。
在选择一款具体产品之前,要多了解条款、保障范围,还要根据实际经济情况去选择。
至于通膨,我们如果有余钱的话,应该投资的顺序是:& 银行,基金,股票,保险,黄金,房地产,海外配置等等选择性的做几项。
Anyway, 总比只把钱存银行要强。
? 推荐阅读:
- & 本文为复利投资原创文章 & -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一起进群交流吧复利姐的理财交流群添加复利宝宝(扫描二维码 ↓& ),备注工作单位、姓名,经审核即可进群!来吧,抢红包、侃大山吧!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重疾险怎么买更合适 选定期型还是终身型?
这些年来,重大疾病发生率逐步攀升。在社保基础上买一份额度合适的商业重疾险,正成为越来越多人抵御重疾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文 本刊记者 陈婷“当长安街的自行车洪流被黑压压一片的汽车所取代时,当餐桌上的绿色蔬菜被肥腻的动物脂肪和动物蛋白所取代时,当孩子们的球场和游泳池被网吧和家庭作业的写字台所取代时,当利欲熏心者与社会普遍的无知引发各种严重的污染时,人们在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各色癌症以及心理疾病共舞。”现居于美国西雅图的圣地亚哥大学博士石卓然长期研究中国问题,他在《2040年的中国与世界格局》一书第二篇第九节中,如此描述中国所面临的健康危机。据卫生部数据,中国目前有高血压患者1.8亿人,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前期患者2.5亿人,高血脂症患者人数为9000万人,烟民3.5亿人,肥胖症患者超过7000万人,而且各类重大疾病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如何抵御重大疾病的财务风险幸运的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重大疾病不再意味与“身故”画等号,但与之相伴的是不断飙升的治疗费用。“一人患重疾,一夜回到解放前”、“一场重疾消灭一个中产家庭”,这些看似俏皮实则沉重的话题屡屡被老百姓提起。长期以来,医保在我国医疗体系中承担着基础性的作用,但医保“保而不包”,它面临着起付线以下、封顶线以上等多个风险缺口,报销比例的限制通常在50%~70%,而且自费药以及后续的护理费、营养费、误工费等都不能在社保体系内得到赔付。即便这两年开始逐步在各地试点的大病,也有诸多政策限制。而且,大病保险《指导意见》主体针对城乡居民,却并没有涵盖城镇职工在内。商业重疾险由于不是报销型保险,不论病人花费多少,一旦被保险人罹患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保险公司就会按约定给予保险金,及早给予被保险人财务支持,无疑是基本社会的有力补充。只是,现在市面上的重疾险种类繁多,应如何选择具体产品?保障额度又该选择多少为宜呢?选定期型还是终身型?“我今年25岁,但是现在大病越来越低龄化,我身边就有朋友因为胃癌去世的,太让人难过了,也让我们几个同学很受震撼,想着该给自己买份重疾险了。我的保费预算比较低,该选什么样的产品比较合适呢?”Betty是上海一家外企的白领,今年以来愈发感觉到重疾险的重要性了。对于Betty而言,她年纪还轻,又是单身,而且与她差不多的社会新鲜人踏入工作岗位时间还比较短,收入比较有限,开销又不少,那么不妨选择一份定期重疾险来为自己及早做好基础的大病保障。比如,人保健康险的“关爱专家”定期重大疾病险,就比较适合Betty,她可以选择20年或30年保障期,让自己在青壮年时期有最基础的重大疾病保障,若选择二三十万元的保额,由于年纪轻,每年的保费不会超过1000元。这类定期型的重疾险通常都是消费型的,保费比较便宜,适合有保险意识,保费预算较为有限的年轻人投保。但也有很多人不愿意买定期型的重疾险,觉得保障时间力度不够,无法照顾一生。“我觉得既然投保了,我还是会选择终身保障的产品,让自己一辈子都无忧。你想想看,一般而言,年老后罹患大病的概率肯定比中年时高呀,现在人均寿命不断提高,如果我的重疾险只买到50岁或60岁,那更为年老以后的保障怎么办?”32岁的刘先生是北京一家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他更偏好保障到终身的重疾险产品。如果你的保费预算还算充裕,或者被保险人年龄已经超过30甚至35岁,那么建议选择可保障至终身的重疾险产品。一旦罹患重病,就可以获得保险金赔付的支持;若一直非常健康没有罹患重病,那么等到身故后家属可以获得一笔身故保险金。目前市场上,为了更好地满足投保方的需求,部分终身型重疾险还增设了养老等方面的功能,通过增加年金转换权益等利益,给予被保险人更灵活的、更广泛的终身健康和。如太平人寿的“康颐金生B 款终身健康保障计划”,这款保险计划保障的重大疾病病种范围相当宽泛,在全面承保了保监会规定的25种重大疾病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增加了30种常见高发以及新出现的重大疾病种类,如特别纳入的经输血导致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非阿尔茨海默病所致严重痴呆及终末期疾病等针对性较强的病种,使客户获得更加全面且终身的大病保障,预防大病经济风险。据太平人寿产品专家介绍,“康颐金生B款”采用增额分红方式,身故或重大疾病保险金的保额都会据此逐年增加,起到了一个保额“放大器”的作用,越到年老的时候,累积的增额分红越多,放大的效果越加明显。期满时,投保人还可领取一笔终了红利,使得在长期通胀的市场背景下,让保障随时间同步增涨,充分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重疾保障需求。此外,“投保康颐B款”还将享有“年金转换权益”。这意味着,投保者可以将一次性将申领的保险金全部或部分转换成年金,然后每年领取;或是选择在合同生效20个保单周年日后,将现金价值全部或部分转换成年金。这一人性化的设计,让被保险人在享有终身健康保障的同时,还能拥有一笔持续、稳定、不可挪用的“养老资产”,具有“有病看病,无病养老”的双重优势。重疾险设多少保额合适?选定重疾险类型和具体产品后,该选择买多少额度的商业重疾险呢?在设置重大疾病的保额时,消费者通常会考虑到高额的治疗费用。目前来看,重大疾病的医疗开销通常在10万到50万元,甚至更高。根据用药和治疗方法的不同选择,医保能报销的比例也不等。此外,术后恢复期通常在6个月到5年,期间的营养费、护理费、误工费也不可小觑。消费者可以根据年收入水平,以及被保险人的收入对家庭总收入的贡献度来确定重疾保额。比如,年收入12万元以下的人群,建议重疾险保额选择10万~20万元。年收入在12万~30万元左右的人群,建议重疾险的保额至少达到30万元。而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上的被保险人,特别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建议保额可以达到50万元,保证家人生活品质不会因病严重下降。附表:常见重大疾病医疗费用(单位:元)疾病种类治疗康复费用备注恶性肿瘤12万~50万CT、伽马刀、核磁共振等治疗项目为社保不报销或部分报销项目,同时80%以上进口特效药不在社保医疗报销范围内急性心肌梗塞10万~30万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脑中风后遗症10万~40万需要长期护理和药物治疗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20万~50万心脏移植、肺脏移植不属于社保报销项目,器官移植后均需终身服用抗排斥药物冠状动脉搭桥术10万~30万冠状动脉造影属于社保部分费用报销项目,搭桥每条桥4万元,需长期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终末期肾病10万/年换肾或长期依赖透析疗法,透析费用属于社保部分报销项目良性脑肿瘤5万~25万需要长期的诊疗及药物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5万~40万骨髓移植及长期药物治疗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lilyqiao]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99抵扣500购车款
千元优惠+2年免息
前100名送油卡一张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寿返还型重疾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