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业余或者专业写手的写手、作家们,是在哪个平台赚钱的?

&&&&&&&&&&&&&
中国网络写手超过200万:能挣钱的写手不到一成
日 16:46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徐彤 赵杨 任沁沁
内容摘要:中国有网络写手超过200万人,为了维持住粉丝,写手们必须不分昼夜地泡在网上码字。2013年网络作家富豪榜“唐家三少”以2650万元版税蝉联状元宝座,“天蚕土豆”以2000万元版税位列第二,而榜单第三位的“血红”也坐拥1450万元的版税。据相关人士称,网络小说挣钱的写手或许不到一成。劳作的艰辛:“唐家三少”每日上传近万字除了少数知名写手能够获得版权收益,目前大多数网络写手的收入直接与阅读量和点击量挂钩,庞大的读者群是他们的“衣食父母”。网络文学集体创作的方式也给写手们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读者经常会对小说剧情进行干涉,如果不适当听从读者的要求,就会被“吐槽”,造成粉丝流失。收入低、劳心劳力、地位尴尬……这都是大多数网络写手不得不面对的困境。
关键词:网络写手;唐家三;小说;写作;版税;粉丝;收入;读者;网络文学;万元
作者简介:
  揭秘网络写手所处困境:收入悬殊 地位卑微&  中国有网络写手超过200万人,为了维持住粉丝,写手们必须不分昼夜地泡在网上码字。有“码神”之称的“唐家三少”坚持每天上传字,每年写作量不低于280万字,最多的一年写了400万字。很多人,“一个月难以出门一次”。  “每天夜以继日地码字”、“一个月难以出门一次”、“一年只拜访一两次朋友”……这或许是大多数专职网络写手的写照。据统计,中国有网络写手超过200万人,受众约2.27亿,每年会有近7万部作品诞生。  收入的悬殊:能挣钱的写手不到一成  网络写手行业内有“大神”的巨大成功。2013年网络作家富豪榜“唐家三少”以2650万元版税蝉联状元宝座,“天蚕土豆”以2000万元版税位列第二,而榜单第三位的“血红”也坐拥1450万元的版税。但能“日进斗金”的,只是金字塔顶端的少数作家,底层的写手们只能用繁重的脑力和体力劳动换来微薄的收入。据相关人士称,网络小说挣钱的写手或许不到一成。  “庄主周”,上班族,业余时间连载网络小说。他坦言自己也想成为“大神”,获得高收入,“但实际上靠这个挣钱还不如去摆地摊,随便干什么都比写小说挣钱来得快”。像“庄主周”这样基本没有写作收入的写手很多,必须靠另一份工作养家糊口。&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李洁琼)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 all rights reserved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初级网络写手的生存状况研究(最终稿)毕设论文.doc 2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50 &&
初级网络写手的生存状况研究(最终稿)毕设论文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初级网络写手的生存状况研究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社会工作2011级1班
指导教师:
学院: 文法学院
初级网络写手的生存状况研究
摘要当文学开始经由网络传播之后,网络写手成为一种新兴的职业,并且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得到网民读者的热切追捧的同时,也渐渐得到主流文坛的正视和接受。但是,网络写手作为一个文学网络化而产生的职业,同时也面临着危机与挑战,而初级的网络作家也面临种种的挑战和压力,尤其是初级的网络写手,他们面临的种种问题更是不容忽视,本文即通过对网络文学的特点的分析,以及对各个相关研究数据的统计,从而全面探讨初级网络写手的生存现状、分析形成原因、提出解决对策。关键词 网络作家;网络文学;生存现状 StudyonthesurvivalstatusoftheprimaryInternetwriter
AbstractAfterInternetaccesstoliterature,Internetwritersbecomeanewkindofvocational,anditisincreasinglyconcernedbypeople..Getthereader'seagerpursuitofInternetusers,butalsograduallygetthemainstreamofthefaceandacceptanceoftheliteraryworld.Butthenetworkwritersasanetworkliteratureoftheearlyproduct,butatthesametime,italsofaceschallengesandcrises,andprimarywriterofthenetworkalsofacesallsortsofchallengesandpressure,especiallyintheprimarynetworkwriters,theproblemstheyfaceiscannotbeignored.Thispaperthroughtheanalysisofthecharacteristicsofnetworkliterature,andofvariousrelatedresearchdatastatistics,inordertofullyexploretheprimarynetworkofwriters,thesurvivalofthestatus,analysisoftheformationofthereasonsandputforwardcountermeasuresKeywords Nsurvivalstatus 目录摘要Abstract1前言 32初级网络写手的生存现状 42.1初级网络写手工作强度大 42.2初级网络写手收入低 52.3发表容易成名很难 52.4初级网络写手的心理压力巨大 73造成初级网络写手生存现状的原因 83.1从读者角度探究造成网络写手生存现状的原因 83.1.1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迫使写手必须不断的大量更新 83.1.2初级网络写手难以满足阅读群体的需求 83.2从初级写手本身探究造成其现状的原因 83.2.1写手市场化使得同行竞争更加残酷 83.2.2年轻的写手们经验不足 93.2.3专业作家加盟网络文学创作排挤初级网络写手 94改善初级网络写手生活状况的对策 114.1网站平台要给予初级写手一定的保障 114.2增加网络签约的平等性 114.3社会要对初级网络写手给予一定的关注 114.4网络写手创作不要盲目跟风为市场所累 11结论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5 前言调查发现,在网络文学的世界里,写手们的遭遇有苦也有甜。这对那些大神级的写手和相对成功的网络作家而言,网络文学的耕耘是一先苦后甜的经历。虽然他们是大神,但是他们不得不经历一场这样的痛苦的磨砺和涅槃,无法摆脱网络写作“苦役”般的感受,然而毕竟还有成功时的“甜蜜”作为补偿,比如作品被出版、杀入作家富豪榜榜单、改编或被主流文学认可并改编成影视和游戏等等;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期待“甜蜜”的“初级写手”来说,基本上是只有“辛苦的付出”,而鲜有“甜蜜的汇报”可言了。根据统计数据,我国上网注册发表过作品的人超过两千五百万,网站注册作者约二百多万,其中能在网上赚到稿费或小有收入的不超过十万来人,而职业,或半职业网络写手也就是三万多人。如此看来,要想以网络写作为职业,除非你有特别勤奋的写作习惯外加强壮健康的身体、很不错的的文学天分,否则你将很难从一个初级写手晋升为大神级别的网文作家,并且还会生活的十分艰难,初级写手所共通的譬如:收入低、压力大、成名难你都将会一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一名业余写手的窘态生活--逆流鱼的凤凰网博客--凤凰网博客
综合类博客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一名业余写手的窘态生活
韩寒在他的新浪博客中给出过书的作家们算过一笔账:“一本书如果卖两万本,已经算是畅销,一个作家两年能写一本,一本可以赚三万四,一年赚一万七,如果他光写书,他得不吃不喝写一百年,才够在大城市的城郊买套像样的两居室。”不知道其他写手或作家们看到这话会有什么反应,当然先要区分清楚的是,他们是属于正带着一腔热血与似火般激情,却基于现实无奈而暂时徘徊于“文学围城”之外的新进文学青年?还是已经入得围城之内,但仍旧执着于文学理想的精神耕耘者?基于这两种人的心态是不同的,所以料想各自反应也会不同。但可以料想和预见的是:若是前者的话,基于现实的压力,看见此话,或许会毅然决然地放下心中理想。毕竟面包更现实,爱情亦需要它。至于后者的话,尤其是那些未上得了“福布斯作家收入榜”的作家们,恐怕会唏嘘感慨不已吧!个中滋味,是酸甜抑或苦辣,只有自知。而且这样的人是绝大多数。对于已经确立了作家身份和写作志向的人尚且如此,何况我等业余写手。既无缘能够写到出版和赚大钱,即使写到出版了,想成为畅销书作家,恐怕亦是不大可能。这正如老婆质疑我:“你说你一下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天不是看书、发呆,就是写写记记、在网上发什么帖子,做这些有什么用吗?你看谁谁又在哪里买了房,谁谁又换了新车子。像你这样天天窝在家里,不多想点赚钱的门路,你答应我买房的目标什么时候能够实现啊?”“呃——老婆,不急不急,山人自有妙计!”“妙计,妙计,还不急?这话你都说了三年,儿子都三岁多了。你的妙计呢?2012年结婚那年,你说楼市有泡沫,房价要跌了,不急着买,结果呢?房价涨到现在。”“那二线三线城市不是都跌了吗?”我狡辩道。“你现在是生活在二线三线城市吗?”“其实北上广的房价现在也涨不动了。”我低声龃龉道。“那你买了吗?”我一时无语。我的舌头被现实打上了一个结,心里却很清楚明白:其实作为一个女人,想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二居室就够,一家三口、顺带上一名老人居住,这不算太过分的要求。眼下很多年轻人都是这样想的,还不乏有人已经这样做了,而且就在我们身边的同事或朋友中。仔细想来,反倒是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有点脱离现实、远离人群,时时处处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形影相吊,甚至给人一种特立独行的感觉与印象。“这才刚说上,你又发什么呆?真拿你没办法。”可能是仍见我一脸麻木和茫然的样子,她也就打住了。或许她已经清醒意识到,跟一个活得不现实的人讨论一些太过现实的话题未免太不合时宜了,纯属瞎子点灯白费蜡。于是为了省点力气,她索性走开,去洗手间打开热水器,给儿子放水,准备给他洗澡。而我则继续坐在书桌前发呆。其实,我的思绪又跳到另一个频道去了:过去一年多里,只要得闲,就会思考怎样将一部构思很久的长篇小说写得更好些,至少得让人喜欢看它。想想过去几年里已经陆陆续续写的几部长篇,也全都放到了某文学网站上发布,但是点击率少得可怜,——很明显这些小说质量存在问题。何况每隔一段时间,当我自己回头去看时,也觉得这些已经完稿的小说有点难以入目,甚至是惨不忍睹。我不知道是我的鉴赏力提高了,还是心情所致,毕竟如此无私无谓的付出确实太长时间了,却没有得到任何的鼓励和认可,情绪自然就会经常无缘无故地陷入到极度悲观的境地。但我却依然如“阿甘”般执着如初,我也经常自问自己,为什么喜欢这样?我自己竟然也回答不上来。只好安慰自己,或者告诉别人:我就是喜欢。当老婆抱着赤条的儿子从洗手间出来时,看见我还坐在书桌前发呆,刚熄灭的怒火则又升起来了。“你说你这样子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听说人家在网络上写写画画一个月也能赚好几万,你倒好,几年下来没见到一毛钱,反倒还倒贴了不少快递费。”面对老婆的讥讽我已经习惯了,因为这是事实。在过去几年里,我时而收到来自某文学网站的签约信和著作版权合同。所以,经常抱着一份欣喜和希望,就这么一来二往地往这些文学网站公司快递签约合同和资料,而且它们多数都是异地城市。可惜的是,希望随着快递员投递出去了,可多数却是石沉大海,从此杳无音信。发布在网站上的小说点击量依旧不见涨,所以更别说靠此赚钱。为了应付老婆的刁难,至少得让她不再如此继续地奚落我,我想起一个令她哑口的问题:“老婆,你为什么喜欢逛街,喜欢买衣服、买鞋子和包包啊?”“你——”这一招果然凑效,简直立竿见影,老婆无言以对,而且有点气急败坏。过了一会儿,接下来自然又是一阵吵吵嚷嚷了,例如:“你这个人就是太小器,就记得我买了衣服、包包什么的?我买件衣服怎么了?我多久没有买过了?”“再说了,这都是我自己赚的钱,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你管得着吗?”......以上情景和对话近年来时常在我们这个三口小家的租住房内上演。被吵闹糊涂后,我就会独自一人出去,在外面的街巷内穿梭不停,犹如一只孤魂野鬼般。令我有种变态式的安慰的是,我这只孤魂野鬼所观察到的人世间,即就在我所住的这条街巷上,其他的家家户户们的生活跟我们这个小家在本质上没有啥两样。他们或为今天在公司或生意场上受了谁的气,此刻正对着自家人不停咆哮着、怒吼着、发泄着,我从他的怒吼声中听出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憋屈,但是,此刻他却将这一切转移给了他最亲近的家人。又或者听见因为老公的出轨与离去,此刻正独守空房而哭哭啼啼之音,从这女人的哭声中,我听到了她内心深处正备受着如刀剜般的疼痛与难受,——这家是本条街巷上公认的最富有的家庭之一,但此刻我看到他院中的宝马车位空空如也,男主人又不知驾车外出去了哪里。当然,也有令我感到意外的一幕,青瓦白墙山水画,正门前两边的去年春节里贴上的一副手书春联如今还在,我常感叹这门两边的对联竟然没有因为一年来时间的流逝和风吹雨打而丢失掉什么。此刻墙内时时传来一老者、一老妇还有顽童们爽朗的笑声,其乐融融的氛围穿透到了墙外和街巷上来。每每走到此家门前,观此景、闻此声,我总是会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所以常常会顿足不前,久久徘徊于此而不肯离去,且总想进去一看究竟。“找了你半天,原来你在这里。你站在这里又发什么呆啊?不认识的人,还以为你是贼呢?”老婆的声音从背后不远处传过来。我扭头看时,发现她正牵着儿子的小手,快步走了过来,神情中略带一份释然。我猜想她可能是怕我真生气,而做出什么傻事情,所以带着儿子寻了过来。想到此,我内心顿时一阵温暖与感动。再次路过那家最富有的家宅时,里面那位女主人的哭声依旧。对此我并无什么感慨想说的,反倒是老婆开口说道:“这有钱人的日子似乎也没见到好到哪里去,表面上看去,住着大宅子,开着豪车,风光无限,可实际上却见这家室冷冷清清、凄凄凉凉、呜吟不止的,说明她们这日子也并不见有多幸福和快活。”“呃!”听见此话,我显得有点吃惊不已。再看看此会儿的她,竟然发现不知何时起,她已经变成了一善解人意、知书达理的天使了。“其实,像她这样子的女人我见得多了,”老婆一边继续往回走着,一边继续说着,此时儿子也突然懂事地用他另一只手抓起了我的一只手,一家人排成一行,彼此手牵着手缓缓前行。握着儿子肉肉的小手,看看我们此刻就彼此依偎在一起的三口小家,我内心顿时流露出一丝温暖和甜蜜感。幸福是什么?我想大概如此吧。何况老婆继续说着她的感慨:“其实,你这样也挺好的,至少让我和儿子感到很踏实。如果哪一天,你真的变得很有钱了,却天天都见不到人影,就像刚刚那位姐姐一样,那我就只有天天哭的份了。”老婆说的这话不假,我是男人,自然而然也最了解男人。而男人与钱的关系,那也是更加了解。例如钱给了无数男人更多的欲望和胆量,这却是地地道道、实实在在的体现。当我在对有钱男人所作所为嗤之以鼻的时候,却忽略了另一个事实,如果自己变成了拥有无数财富的男人,是否也会如当下的我一样仍然坚守自己的理想和志向呢?是否真的能给老婆和儿子一个更为温暖幸福的家庭呢?只可惜人生不能假设,这正如历史一样,是无法假设的。改变未来,只有在当下的行动,还有一份“阿甘”式的执着与坚持。而且前提是,你所坚持的,是值得的、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哪怕它不是那么伟大。“以后啊,你就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吧!你喜欢写,想写,就继续坚持写。想想三年前,我之所以选择你、嫁给你,其实也是因为觉得你可靠,有上进心。而且当时还听说你已经出过书,对你期望挺高的。虽然结婚后才发现,你这梦想距离现实太遥远,但是说实话,能够安心和你与儿子生活在一起,我就足够了。”听着老婆说出这番话,我有点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呆呆地望着她,看着眼前这女子,一会儿变成那抱怨不休的巫婆,一会儿又变成那善解人意的红颜知己,我顿时觉得我的大脑内部有点短路,以致于有点适应不过来,至少需要时间慢慢消化。不管怎样,既然她这样说了,我还是得相信了,而且决定日后继续思考与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例如手头上正待完成的这一部新的小说稿。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世事洞察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无花无酒锄作田!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微信自媒体会成为作家自己的出版社吗?
美国人豪伊今年37岁,是一名大学辍学生,曾经当过游艇船长、屋顶工匠、书店店员,后来他走上了自助出版之路。其写的科幻惊悚小说《羊毛战记》电子版售出了50多万份,在亚马逊上拥有读者给出的5260条评论。最让人称奇的是,他仅仅从电子书的销售中,就赚到了100多万美元。这样的一份销售记录,在中国市场上,也会让作家们羡慕不已。国内不少作家走的还是传统版税的路子,除非是超级畅销书,作家才有可能拿到高额版税,对大多数作家来说,出一本书,挣2、3万是常态。而在电子阅读市场上,目前最成功的起点模式,写手以每千字2-5分钱的价格辛苦码字,一部小说写200万字,收入也不过几十万。这样的一个收入,已经基本处于靠码字赚钱的金字塔顶部了,像一些传说中靠电子收入达到百万级年收入的大神屈指可数。最近,,他的作品《论文艺女青年如何培养女王气场》,以1.99元的定价外加一篇《7天治愈拖延症》,以5元的定价在豆瓣阅读出售。从1月1日到1月31日,作品总共销售8272份,共计销售收入为29118.33元……这其实是个不算太高的数字,但已经让很多人羡慕了,原来靠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开辟另外一种收费模式。 作家能靠自媒体赚钱吗? 微信自媒体的火爆,更增加了这种可能。设想一下,丁小云同学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他在豆瓣的读者有部分成为他的公众账号粉丝,还有其他一些慕名而来的读者,以及作者通过豆瓣、微博等各种渠道吸引过来的粉丝,在微信开通了微支付后,丁小云完全拥有了自己的自媒体平台,而不一定非要借助豆瓣。在积累了一定的忠诚粉丝后,他只需要做好两件事即可,一是写出更好的读者愿意付费的作品;二是吸引来更多愿意付费的读者。理论上这一过程如果能够良性循环的话,他就是自己的出版社。而留给微信官方的更大一个可能是,有越来越多的作家搭建自己的微信自媒体,他们不遗余力地为自己拉粉丝,走自出版的路子。那还有出版社什么事,还有实体书什么事?如果这个群体足够庞大,那还有起点什么事?套用蔡文胜的一句话,他说有了微信后,50%以上的APP会死。那有了作家自媒体后,是不是50%以上的文学或小说网站会死?马化腾在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腾讯希望成为一个平台,而不是自己去把某一个行业做得太深。其中马化腾提到了用户可以做基于微信的文学网站,作者不一定依赖于其他现在的网络文学网站,可通过微信直接面向用户和订户,用户想看下一段内容,只要愿意付费,作者就可写给用户并直接送达给用户。这样,微信就成了内容制造者和终端用户的一个桥梁。微信的微支付有望4月份随着微信游戏一起上线,则更为作家的自媒体收费提供了可能。只要有人能真正写出类似豪伊那样的畅销作品,靠自媒体出版,一本书收入过100万,似乎也并非天方夜谭。微信本身是封闭的,对于作家们不会有任何的支持。但跟微博不同的是,段子、笑话以及心灵鸡汤等文字在微博上可以盛行,而在微信上则不行。目前一些有影响力的公众账号,无一不都是通过原创精品来获得粉丝认可的。作家们对于文字的把握,相比较90%的公众账号运营者,都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所以,笔者毫不怀疑地坚信,微信自媒体绝对是作家们施展拳脚的一个大好平台。作家如何借助自媒体写作对于一些大神级的作家来说,这个轻而易举。比如唐家三少等起点作家,如果是开通公众账号,依他的号召力,一天之内粉丝过10万应该轻而易举。但对于众多的非神级作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问题。技术不是问题,难在开通账号之后,失去了文学网站的包装和人气,单靠作家个人的力量,拉来几千上万个读者也许可以,但要积累大量的愿意付费的读者,这绝非轻易所能做到。写作本身就是一个体力活,再靠自己的力量来吸引更多读者,这又是另外一个体力活外加技术活,已经超出了大多数作家的能量,所以上述作家自媒体的畅想上虽然理论上美好,但在操作上难度不小。这个问题有如下两种方式来解决,一是如从起点离开的吴文辉同学们,完全可以拿着投资,基于微信的海量用户打造一个微信的起点模式,他只需要搭好台子,把作者和粉丝拉过来,微信解决支付以及点对点发送的问题,则网站作品的推广问题也自然解决了,背靠大树好乘凉,作家们只需要写好作品就好了。但很显然吴文辉们不会这么干,绕不开的问题是,这毕竟是别人的地盘,万一微信有一天要自己做,或者是腾讯的读书频道要自己做怎么办?第二种方式是作家的自媒体经纪人,目前已经有一些读者粉丝众多的阅读类自媒体账号,如专注定位于文艺青年的微杂志,目前已有25万文艺青年的粉丝,如果达到百万级粉丝的规模后,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微量级的起点模式平台,类似的众多账号都可以作为作家的自媒体经纪人,推广作家的作品,并通过和作家、微信官方的分成来获取一定收入。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海量用户入口,对于作家来说,是又一个新的机遇。因为有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用手机上网并阅读,阅读小说是一个硬需求。很显然,《百年孤独》这样伟大的作品并不适合手机阅读,而通过十几年的发展,网络小说在获得了蓬勃发展的同时,也让很多人将其等同于垃圾文学,起点顿辄几百万字的小说,并不一定同样可以复制到微信小说上。因为微信有它的特点,主动推送、精准以及更为个人化的沟通,你完全无法想象一部200万字的小说,每天给粉丝通过微信推送1-2多字。这样的结果只有一个,逼的让粉丝取消对该账号的关注。所以,微信小说作为一种新的形式,一定是基于微信特点的,比如都市类、悬疑类、恐怖类可能更为适合,而在情节的设置上,也要充分考虑微信用户的特点,随时随地阅读,读者主动接受而不反感,通过微信与作者互动,一起参与故事的情节讨论等等。而近期微信自定义菜单的上线,为自媒体账号增添了更多可能。比如一个账号可以设置多个栏目,每一个栏目连载一个作家的作品。也可以分类,如都市、爱情等等。微信的生态体系演化正在越来越为这个方向提供了可能。借助社会化媒体营销自己对于以码字为生的作家来说,借助自媒体写作,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上面所提的两种方式,都需要借助于外力。而作家的自媒体,如果要真正能够成为作家的一亩三分地,成为自己的出版社,还需要学会营销自己。丁小云在豆瓣上月入2万,就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了推广。比如他通过赠书约评论,在微博搞有奖转发等等,最高潮的部分在于晒月收入单子成为了一个新闻事件,引起各大媒体的报道。目前新浪微博已有5亿用户,最近开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功能,“阅读数”,不少已经在新浪微博上开通账户的作家们会看到自己的微博已有多少人阅读。腾讯微博也有此功能。虽然此数字夸大比事实要大的多,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实际上也说明看到的人比想象中要多的多,作家们需要做的是,在微博大多数粉丝扫一眼而不细读的情况下,通过你的文字能力,把粉丝吸引过来,成为你的公众账号粉丝。具体来说,作家们可以通过如下三种方式来借助社会化媒体营销自己。1、先把已有粉丝转化为公众账号粉丝。除了个别骨灰级的老家伙,一般相对年轻的作家都有自己的微博账号,关注的大多都是他们的读者。借助这块自留地,可以将一部分读者吸引到作家自己的公众账号上去,积累一批账号的种子读者。对于大多数作家来说,这个数量不会很大,但粉丝相对忠诚。2、学学丁小云同学。什么赠书啊、转发啊之类的都是常规手段,只要放下身段,有一颗营销的心,总能想到各种办法的。举个极端的例子,前几年有个女作家只因为说了一句话,女性在被强奸时反抗是人类的耻辱,大意如此。在论坛上一发,媒体一报道,立刻各大门户请她去做访谈了。这事搁现在的微博上,也一定是一个热门话题,作家的粉丝们一天暴涨10万完全有可能。但一定要清楚,千万别变成了低俗炒作。3、最重要的是,写出读者喜欢的微信小说作品。对于作家来说,只有作品才是最靠谱的口碑。哪怕你只有1000个粉丝,但读者喜欢你的作品,有的人会分享到他们的朋友圈去,一般而言,大多数人的朋友圈人数在100之内,但朋友圈内信息的打开率是100%。也就是说,如果有10个人分享了你的作品到他们的朋友圈,则理论上有1000个人会看到。如果再有人分享出去,则就像一个病毒一样,不断的自我复制下去。这才是真正的口碑营销,作家只需要写好作品,每天发送就Ok了。 笔者连载国内首部微信小说《摇的是你,不是寂寞》的账号微杂志,最高的时候,当天有超过5000多个人分享微杂志的内容到他们的朋友圈,假设每个人的朋友圈有100个人,则理论上有500000多个人看到了微杂志的内容,这里面会有一些对于小说感兴趣的粉丝再主动来关注微杂志,这一过程基本已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才是真正的微信营运之道。截止目前,微信已有近4亿的用户,明年达到5、6亿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没有人怀疑未来是移动互联网的,而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的黄金入口,对于信息的流动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作家们需要走出书斋,需要了解新媒体的发展,需要知道读者在哪里,以什么样的方式阅读,喜欢读什么样的作品。笔者相信,基于微信的小说或其他题材的文学作品,一定会有真正的精品出现,它绝非垃圾文学,而是真正适应这个时代发展的产物,应读者需求而生,并将随移动技术的发展而繁荣。套用一句名言,读者在哪里,我们的作家就要到那里。这才是真正接地气,接近时代,接近读者的文艺形式。接下来,完全可以想象,更多基于微信的微信小说、微信视频、微信电影等等,都将因运而生,并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作家们,你的出版你做主,除了心灵的自由,写作的自由,如果实现了借助微信平台的自出版,并能够获得不菲的收入,作家们将实现真正的自由,还有比这更令人向往的事情吗?【作者简介】:NBC二当家的,NBC微信营销机构创始人。国内首部微信小说《摇的是你,不是寂寞》作者。某上市公司前社会化媒体总监,一手将公司微博&微信打造成为该行业标杆,并拥有共2000万粉丝。目前顺利进化为微信中毒用户,个人微信朋友圈已有近1万个读者。联系邮箱:。微信公众账号:微信APP(微信号:weixinapps),专注于推荐和探讨微信APP。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article/11909.html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后参与评论
我只想问一句在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自媒体发表文章,和在搜狐新闻客户端或网易云阅读这样的平台上发表文章有什么区别?可能后者效果还更好,至少如果自媒体提供的内容足够优秀,平台还能帮助推广,但微信是属于私密社交产品,如何在微信平台上帮助推广??难道我一个天天玩微信的人,还需要花费额外的精力在微博平台上自我营销吗?还有一点,微信没出现之前,这些自媒体人难道就不发表文章了吗??为什么之前没有那么多人看??你难道能指望一个比喜欢阅读的人,突然因为有了微信,就变得喜欢阅读了吗??
:回复 :你思考过这些问题吗?如果没有思考过,请不要胡乱的评价我?如果你能把上面我问的问题一一解答,那么我能服你。如果不行,那就不要瞎评论 //@先生宅 :脑袋没开化,就别评论了,看看就行啦。
:脑袋没开化,就别评论了,看看就行啦。
真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个私人通讯工具已然被吹捧为神了,从打车约炮网购出版到媒体社交CRM登机牌O2O,似乎没别的APP什么事了。所有媒体都在狂吠叫嚣微信的好,可惜真正赚钱的没有几家。拭目以待微信大革命。
感觉变来变去,只是形式在变,最本质的需求,比如阅读的欲望和兴趣,一直没变过。一个事物火了,就会把需求上的各种东西往上套,到底合适否呢,算是尝试吧。
平台还是要有的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做大了当然是想要自己出去发展的
微信平台给作者提供了广阔天地,只要文字对读者胃口,再加上营销有道,自媒体小说的盈利并不是一件难事。如何吸引足够多的粉丝愿意付费阅读你的小说?自媒体营销能否达到大出版、精包装时代的数量级和影响力?小有名气容易,又该如何做大?许多问题还要等待时间跟实践来给出答案。
喜欢各种电子产品,始终改不掉的是我对纸质书的偏爱。
类比生物科学,#自媒体# 属于排斥分工的同性繁殖现象?
微信是自媒体平台,豆瓣为啥不是?起点为啥不是?微博为啥不是?传统博客为啥不是?只因为付费模式的差异吗?当年博客也想过付费阅读!微信只不过是在走一条有过很多先烈的老路!成功与否,走着瞧!
微信中毒用户,资深社会化媒体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络写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