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如此低迷,为什么还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做微商

设计师的疯言疯语(这活越来越难干了)
设计师,干了八九年了。曾几何时,设计师是用笔说话的,有句话讲艺术不谈价格;后来,设计师用电脑说话,有句话讲我们比的是设计、质量、价格和服务;最后,设计师到底还是用嘴巴说话了,有句话讲只要你能侃得客户满意,就是一坨屎客户也愿意给钱让你糊上墙了。设计师的初级阶段只是一名制图员,能坐在办公室里画得一手好图;设计师的中级阶段可以不用真正的会画图,只需会用笔随意勾出自己的构思让制图员去做就行了;设计师的高级阶段可以连乱勾都不会,只管放手让制图员去做,到时他只管谈就可以;设计师的大师级阶段什么都可以不用会不用做,张张嘴就能签单。学习是无止境的,大学里的徒手画和基本功在时代面前显得很苍白,装修行业的发展如此迅猛,而作为本行业形象代言人的设计师怎么能忍受跟不上时代?当我花钱花时间学会CAD,3DMSX乃至别的相关软件时,我又发现做工工艺千变万化,新的材料更是层出不穷,我不断地学习仍发现自己总是落后老土,当我学得感觉自己总算挺超前的时候,我又发现,手绘作图又悄悄时尚起来了。然而,几年不动工具,那些针管笔、画板、马克笔、三角尺,丁字尺等等,不是堵头就是丢失了,仰天长叹吧!装修公司已经由工程公司的性质转变成服务公司的性质,为了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装修公司恨不得一年365天都开门营业,所以设计师是没有固定的休息日的。一周能轮休一天都是碰到很人道的公司才有的。而且,轮休的这一天百分之九十的公司都是要经理主管审批的。市场瞬息万变,竞争残酷激烈,装修公司为了生存,控制成本,在刺刀雨林中多喘息一时三刻,设计师的工资纷纷难有保障。好的公司给设计师订的任务较低,恶劣点的就存心不想给设计师发底薪,只想按签单利润的比例给设计师发放一定提成。这叫设计师要赚钱,首先得让老板赚到钱。一方有所得另一方才有所分听起来很合理,只是很多老板有意混淆了投资做生意和出力打工挣钱的概念而已。设计师的行业如此低迷不挣钱,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干?一来中国人多,二来设计师可以为材料商家具商等等推销商品,这样做总有点回扣,这点回扣却正是家装设计职业的魅力所在,一针见血的真正吸引人一直干下去的理由,前进动力的源泉。只要你有本事接到活儿,开个装修公司是很容易的。假如你是个设计师,你只需去借个执照就可以单挑。现在钱难赚,一般的装修公司都顾不上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了,先顾眼前利益把招牌租出去只当开个分号收租金为好!所以不光设计师能借,别的什么人同样也能借。自己单挑复杂点可以去新发钥匙的小区设个点,简单点靠以往的关系就可以办事了。反正工队都是共享的,大公司、小公司和皮包公司的区别仅在于办公规模和扣留施工队押金多少的区别。有哪家的活儿是真正自己的工人干的?恐怕哪家公司都不会养着施工工人。倒是在马路边乱拉活的游击队包工头说不定反倒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工人。设计从前叫艺术,现在应该叫技术。因为艺术较抽象,技术较现实。以前只能手绘的时候是抄袭,现在用电脑了,抄袭也就升级了,成复制了。只有客户被蒙在鼓里,以为某些设计师多么高深莫测,搞得云里雾里。这一点有时也不能全怪设计师。不是设计师不想艺术,而是市场普遍能接受技术而很难接受艺术。大部分客户都觉得设计师把自己的新房设计得很通俗,跟别人家很雷同虽然感觉俗气了一点。但毕竟感觉象自己的家。而碰上很有创意的设计师把自己的新房设计出自己未闻未见的东西时咋就感觉那就不是地球上的东西不是自己的家了呢?艺术是不喜欢考虑成本的,而现在装修报价一降再降,降得令设计师也不愿过多地考虑艺术了。现在装修市场最流行的几句话不就是轻装修重装饰,简捷明快大方吗?轻装修就是能不做的就不做,能不设计的就不设计;重装饰就是请业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主人,现在木有wifi哦~
距离0.01米
啦啦啦啦啦啦
谁会是我的第一个守护……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投资医药行业?-马海祥博客
新型SEO思维就是从一个全新的层次上提升seo优化的水平,达到网络信息最佳化的展示效果!
>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投资医药行业?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投资医药行业?
时间:&&&文章来源:马海祥博客&&&访问次数:
任何一个企业都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的成长能力也有差别,估值水平和股价表现也会不一样,医药股也不例外。
医药行业的细分子行业非常多,个人倾向于投资:动态市盈率在20-30倍,当年净利润增速在30%-40%以上,最好50%以上的优质医药股,且预期其未来业绩持续向好(比如未来三年复合增速30%以上)。
当年净利润增速在30%以下,市盈率超过30倍且业绩预期不能改善或不确定的医药股,即使质地好也要谨慎,原则上不投资,股市没有神话,没有了最基本的成长,也就没有了支撑高估值的理由,弱周期的医药股也不例外。
一、医药行业特性
医药行业有两个最大的特点:高度专业,高度监管,行业是典型的多头监管,包括卫生部(管医院和卫生事业)、商务部(管流通)、发改委(管药品价格和企业项目投资)、药监局(管药企和药品注册、生产)、中药局(管中药)、人保(管医保),而且医保三大块(居民、职工和新农合),新农合由卫生部主导,更别提国务院的医改办、各省分支机构了,监管错综复杂。
1、医药行业的产业链
从产业链条来看,也明显较长较复杂,从上游的原料药、中药种植甚至科研院校到中间的化药和中成药,再到经销商,医院和零售两大终端,最终到消费者。
产业链上各方的议价力也不同,从大到小依次是,政府,医院/医生,制药企业,最后是患者,产业的核心是医院/医生,患者能做的只有两个:第一生病,第二掏钱,患者没有任何的议价能力。
2、细分子行业特别多
医药行业的第二个特点是其细分子行业特别多,主要包括:原料药,化药(又分普药、专科药,仿制药和创新药等),中药(分为饮片和中成药),跨界的药用消费品(又包括日用品和保健品),生物制品(包括血制品、疫苗和生物制药),医疗器械,流通和医疗服务,共8个子行业。
3、病种繁多
任何一个行业都是为了满足人的某种需求,医疗需求的来源就是我们会生病,所以,产业第三个特点是病种繁多,世界卫生组织WHO有个国际通用的疾病分类目录ICD-2010设了19个大类和两个补充分类,下属一共2223个细分病种,这样就切分出来众多的细分市场,很容易理解,具体的病种不同,诊疗方法不同,市场容量和竞争都各不相同,这是医药行业复杂性的第三个来源。
二、医药总需求的演化趋势
我们拿房地产和医疗两个刚性需求做个比较,从城市居民的典型消费周期看,25-35是购房的高峰,50以后是医疗支出的高峰,住宅消费的特点是,大额,频次少,一次性的,一般发生于收入期,事前可预知,主动,买房是可以自主决策的,决策权在自己手里,买卖的信息比较透明,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是锦上添花,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但医药就不同,消费时间是老年后,额度有大有小,老年后基本都比较大,医疗需求事先是不可预知的,非常被动,生病了必须治,而且还没有决策权,是医生代为决策,信息非常不透明,对应的心理机制是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
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健康的效用曲线是高度损失厌恶的,疾病给我们带来的痛苦包括:病痛和不适,生活质量全面下降,心理压力,恐惧,时间损失和金钱损失,生病是健康的损失,健康的效用曲线,一定比财富损失的更陡峭,所以,消费者作为患者的时候,支付意愿最强,几乎不用怀疑。
1、人口快速老龄化
现在看整体人口,人口的年龄结构和收入决定消费结构,当前中国正处在快速老龄化的初级阶段,看上面这张图,我们正处在快速老龄化的初始位置,刚刚起步,未来老年人的占比会越来越大,这是板上钉钉的趋势,谁都改变不了。
我们认为环境恶化以及生活方式决定未来大病的发病率一定是持续上升的,这个很容易理解。
3、70岁以后的医疗支出
日本厚生省的测算,70岁以后医疗支出占一生的一半,上述三个因素相乘,基本可以得到医疗总需求的趋势。
以上这三个因素相乘,就可以得到医药总需求的演化趋势。
我们来看实际医疗支出的趋势,全世界来看,医疗支出占GDP的比例都是持续上升的,三条线,最上面是发达国家,比重在12%,发展中国家约6%。我们中国是多少呢?5%。是的,你没有看错!
2011年我国的占比是5%,处在发展中国家1995年的水平,我国的目标是2015年到5.5%,2020年争取到6.5%,我们是总量的高富帅,人均的矮矬穷。
三、医药行业的发展
行业增速上,一般医药行业都是2倍的GDP增速,GDP是10,行业就是20左右,现在7-8,行业增速基本在15-20%之间。
关于研发,医药行业发展的驱动力之一就是研发,我们看普华永道的一个分析结果,全球最大的前十一家药企,其研发项目的风险调整后的净现值与研发投入比,高的3.6,低的有0.7,低于1就属于毁灭价值型研发。
大家可以看到,那些国内药企无比艳羡的国际巨头们,他们的研发也未必都能带来巨大的回报,下图是研发项目的价值分布,有些公司是项目较少,但每个都是大项目,有些公司项目多,但都较小。
不管是国际巨头还是国内企业,不同的企业他们采取的研发策略也不同,有自己做的,有外包的,有购买他人成果的,也有与院校合作开发的,具体看领域,自身科研实力、外部可得性和成本收益比。
关于行业增长,医疗行业是一个政策驱动型的行业,因为其高度监管,监管的重大变动就会带来行业格局的变化,宽松就是牛市,收紧就是熊市,比如招标政策,如果是&唯低价是取&的安徽模式,那就是寒冬,行业的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发改委的降价基本每年2-3波,未来行业的价格压力持续存在(具体可查看马海祥博客《》的相关介绍)。
近两年医药行业最大的制度变革就是医改,我们认为,游戏规则的改变一定会带来蛋糕切分方式的变化,而这也是行业分析的重点,我们对整个医改的趋势做个鸟瞰,有如下的结论:
首先,政府只会小幅逐步加大投入,如新农合和医院的基药补贴,整体依然是控费的思路。
其次,价格管制、压缩医院的药品费用是长期趋势,一个正确的可能性是在控制总支出增长的前提下引入市场机制,来协调医院零差率补贴太少的矛盾。
最后,关于医生,我们想说的是,他垄断了诊疗信息,手握处方权。
因此,医生的利益要么在明面上由制度保证,要么在暗地里由各种回扣和贿赂保证。
2013年行业期待的变革有:第一付费制度改革,第二新基药目录,这个3月15号已经发布了,307变成520,第三中成药降价,主要是化药降完了,第四质价兼取,这个国务院办公厅14号文已经提了,但没细则,还得看各省招标办具体怎么个搞法,最后基药招标的上下左右联动,所谓上下,是大医院跟基层的联动,左右是相邻各省的价格关联。
对医改的整体判断是:效率和公平难以两全,从全球各国的医改历史看,都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日本施行全民医保,两年调一次价格,牺牲企业利益,整个医药板块估值极低,美国制度均衡,略偏向药企(其价格是市场化的)。
在这样的大的制度环境下,医药企业该如何应对呢?马海祥的建议是十个字:进目录,保价,放量,广覆盖。
首先你得想尽一切办法进各种官方诊疗指南(包括国外的),进各种目录,进不了基药进医保,进不了医保进各省的增补,能进多少进多少,很多药品都是先进增补再进基药,这是一场战争,进不了目录,竞争又激烈,基本死路一条。
其次就是在招标中想尽一切办法维护价格,不是独家的可以考虑优质优价,各种奖励首仿GMP规范市场认证等,可以考虑质量分规模分,减少价格降幅。
第三,在中标区域大力推广,争取放量。
第四,广覆盖,不要过度精耕细作,在单一医院量不要做的太大,做的太大,医院药品排名上去了,医保的质疑和监管压力立马就来了。
所以,要广覆盖,尤其是二线用药、辅助用药和类安慰剂药。
那么,医改到底对投资有何影响,这张图给出了直观的解释,大家可以做参考:
总结一下,从老龄化需求到企业拿到手的利润,到底还有多远?老龄化仅仅是提供了一个蛋糕。
需求的支付意愿我们已经分析过了,剩下的两个外部因素就是医保,医保能释放,或者说撬动支付能力;第二个,药价管制,要分享这个蛋糕,药企必须做到:
第一,选择市场大、竞争少的品种进行仿制/研发,最好独家。
第二,顺利完成1-3期的临床并拿到新药批文。
第三,生产管理拿到新版GMP证书和生产批件。
第四,建立销售队伍和模型。
第五,价格维护(比如政府公关、质量层次、招标策略等)。
四、为什么品种这么重要?
一个药品身上,负载了太多的属性,包括:药学属性、市场属性,商业模式和监管属性,这些属性相互重叠,相互决定。
具体包括,药学属性,病种,剂型,规格,质量,批文,竞争品种,渠道,目录情况,行政保护情况,使用频率,价格,销售模式等等,见下表,可粗略理解品种的复杂和重要性。
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好品种?
所谓好品种,一般也称为重磅品种、重磅炸弹或大品种,我们觉得好的医药品种,至少应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安全性强,疗效好,这是毋庸置疑的,正规药品,不安全,没疗效,肯定会被市场淘汰的。
第二,药品适应症必须是大病种,小病种市场容量小,这里列出了几个领域,供参考,心血管、肿瘤、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第三个条件,竞争比较少,最好是独家品种,有专利或行政保护,或首仿国外的重磅原研药。
最后,马海祥有一些观察结论跟大家分享:
首先,相对于OTC渠道,医院用药更容易出大品种,这个部分是因为OTC市场化程度高,充分竞争,患者有决策权,而医院端因为有医生的关系,利益驱动力更大。
第二,相对于口服剂型,注射剂更容易出大品种,如中药注射剂。
第三,最好同一领域形成产品群,同一科室或相关科室协同互补,产品布局上最好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最后,营销上也要聚焦品种,集中优势兵力打胜仗,有些公司好品种太多,主次不清,也难做大(具体可查看马海祥博客《》的相关介绍)。
资本市场上看,单一品种的公司业绩增速往往比多品种尤其几十上百个品种的公司要快(当然可能成长的持续性差,故单品公司的估值一般较低)。
如果我们按品种和营销两个维度分一个矩阵出来,可以将医药公司分为四大类:
1、品种强,营销强:恒瑞、天士力、白药
2、品种强,营销弱:中恒、昆药、同仁堂、片仔癀
3、品种弱,营销强:康芝 益佰 汤臣倍健
4、品种弱,营销弱:千金药业,桂林三金
品种的意义还在于,一个公司的品种结构可以决定公司的发展阶段。
五、医药行业的投资规律
对过去几年医药牛股的梳理,我们发现,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牛股,多数是各领风骚两三年,业绩的成长性由品种决定,差公司好品种一样能成大牛股,而好品种的来源却各不相同,有时势造就的,有老祖宗传下来的,有政府给的,也有自己苦干出来的。
国内医药股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估值比较高,而且历史看一直比较高,首先,估值溢价率就是板块的PE除以大盘的PE,这个指标是衡量医药板块整体估值水平高低的一个关键指标;其次,行业的PE倍数是在下降的,但估值溢价仍保持高位,尤其08年以后,行业的高估值来源于医药行业的长期成长性,相对低估是战略性的行业买入时点。
经过分析,认为板块高估主要是由行业特征和发展阶段决定的,大家可以回想银行、煤炭、白酒和医药这几个板块的估值,当然,跟白酒、银行比起来,医药板块业绩的成长性也许不算高,但可能增长的持续性要超过白酒和银行。
美国、日本、中国、印度的横向比较分析表明,当行业中长期的增速高于整体经济增速时,行业是存在溢价的,至少在医药板块看来是这样,增速差越大,溢价越高,当然还有资本市场的因素,投资者结构、市值大小和偏好等,也助推了医药股的高估值。
大家可能更想了解的是,这个高估值能不能持续?我们目前的看法是:如果估值过高,一定会调整,但估值溢价中短期不会消失。
长期看,行业是不是能维持高增长的预期非常关键,如同银行,历史上实现了高增长,但大家普遍认为这个增速受制于各种因素难以维持,那么估值就一定会下来,假如说未来医药行业面临着巨大的价格压力,使得全行业的增长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比如增幅降到10%一下,那么医药的高估值就一定会消失,比如日本,日本全民医保,每两年降一次价格,所以日本股市医药板块的估值甚至低于大盘,出现了估值折价。
我们以美国为例分析行业高增速跟高估值的关系,70-90年代,新药和新技术不断涌现,医药公司发展很快,大药企基本完成了壮大和全球化的过程,享受高估值;93-94年,行业增速低,医药股折价交易;95-03年,受益于技术大爆发,行业高增长,高估值;05年以后,大量重磅新药的专利保护到期,药企逐渐面临困境,溢价消失,开始折价交易。
医药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产业研究的诸多特征,医药产业链有这样几个特点:产业链复杂,高度监管,专业壁垒高,多样性强可比性弱,信息不透明,潜规则特别多,而且永远处于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那么,马海祥觉得相应地在研究中就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自下而上,总量指标常常不靠谱。
2、行业跟公司差异较大,大公司数据更有指标意义。
3、治理规范、信息透明是医药投资的基本条件。
4、极端重视调研和同行交流。
5、警惕&黑马式研发项目&----重庆啤酒 vs 恒瑞。
6、回避各类概念股---癌症、HIV、生物、流感
7、研究员要求:知识全面--政策/学术/商模/市场都要熟悉,重点覆盖--核心竞争力和成长性兼备的企业。
8、行业的重点:政策、国内外行业趋势
9、企业的重点:品种营销
六、医疗行业的分析方法
对于医疗行业的风险,说实话有很多,太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真的理解了医药行业的复杂多变性,你可能会觉得处处是风险,文本中所有讨论的要素和经营要点、外部环境,只要有波动和不确定性,那就会构成风险。
对此,马海祥也简单总结一下医疗行业的分析方法:
第一看政策取向,基本的政策取向决定大波段,如各省招标情况,新版GMP改造,国务院56号文,14号文,基本药物目录,二次议价等。
第二看行业判断,月度利润,相对估值溢价和市场情绪,三位一体。
第三,看企业,首先是品种,单品决定短期的成长性,&传统新上在研&的多品种梯队决定长期成长性。
第四,看营销实力,行话也叫运作能力。
深入了解品种及竞品,深入了解不同渠道(药店、大医院、县级医院、社区、乡镇卫生院等)的特质,了解患者,架构对口的营销策略和体系,管理并激励队伍,学术推广,引导处方习惯等(具体可查看马海祥博客《》的相关介绍)。
在不同的子行业里,&品种营销&框架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血制品看浆站,服务看网点扩张,普药、原料药看规模看成本,出口定制看大客户看ANDA,疫苗和专科化药看产品,器械看渠道、性价比,消费型中药看品牌,稀缺中药看资源,中药注射剂看安全渠道价差,保健品看品牌渠道价差,总结不一定全面,大家可自行修剪。
最后回顾下本文的主要结论:
第一、医药产业非常复杂,制度、医院、药企、患者四变量纵横交错,行业景气看政策,公司选择看品种营销。
第二、2个数字:收入增速2XGDP,估值1.5-2.5X大盘PE。
第三、医药投资需要专业、聚焦,必须重视研究,重视对产业的理解。
第四、医药股行情的两大模式,一政策驱动的基本面,二资金偏好。
第五、优质医药股有长期投资价值,精选个股重配行业,10%底仓。
第六、战略建仓时机:行业悲观,股价低迷,市场开始忘记医药股的时候。
马海祥博客点评:
从目前结构来看,认为选股的思路取决于持有时间,如果是中短期(1年以内):成长性为主,核心竞争力为辅,首先是小市值-单品种-高成长类型的;其次是细分行业水涨船高型的,如果是希望长期投资,或者战略性投资,那么选股思路就是核心竞争力为主,稳健成长,强者恒强。
本文为原创文章,如想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摘自于/yyseo/1043.html,注明出处;否则,禁止转载;谢谢配合!
您可能还会对以下这些文章感兴趣!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网络实名制是个长期以来争议不断的话题。一方面,当人们面对越来越多的网上低俗与不良信息、黑客与木马、网……
最近百度跟360的搜索引擎之争,也使得更多人开始关注搜索引擎了,回想搜索引擎的快速发展也就是近15年发生……
最近一直听到圈里的朋友抱怨说,自己辛辛苦苦写的文章,发表的前……
作为一名专业的SEO人员,我们很多的时候都在研究站点中有多少页……
由于此次整理的SEO作弊方法大全的内容比较多,也比较全面,导致……
相信做个seo的,或者自己已经是站长的,都或多或少的对自己负责……
最近,我明显发现访问马海祥seo博客的博友越来越多了,随之而来……
很多做SEO的朋友都会问,是不是网站收录越多网站关键字排名越好……
本月热点文章投资如此低迷,机器人行业融资为啥能逆势增长115%
09:23:52来源: eefocus 关键字:&&&&&&&&
调研公司 CBIns 日前发布报告称,2015 年全球公司总计获得 5.87 亿美元投资,同比增长 115%。最活跃的 VC 投资者包括& 、 &和 High-Tech Grunderfonds。
报告还显示,今年该领域的投资依旧保持强劲。截至 3 月 21 日,已有 Restoration Robotics、Savioke 和 5D Robotics 等 15 家公司在 15 笔交易中获得了总计 8900 万美元的投资。
这份报告中所指的机器人行业包括工艺和制造自动化、、手术应用,以及个人/社交机器人相关技术公司,而不包括无人机业务。另外,报告中的数据包括股权融资和可转债融资,但不包括纯债务融资。自 2011 年以来,这些公司的累计融资额已超过 14 亿美元。
历年融资规模
2015 年,全球机器人行业共进行了 83 笔投资交易,而 2014 年仅为 45 笔。2015 年的总计投资额达到了 5.8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5%,而 2014 年的该涨幅为 55%。
去年,该领域规模最大的一笔融资是手术机器人公司 Auris Surgical Robotics 获得的 1.5 亿美元投资,投资方包括 Lux Catal、Mithril Capital Management 和 NaviMed Capital。
除了 2013 年的交易数量保持持平之外,其他年度机器人行业的投资交易数量几乎都在翻番。例如,2011 年为 13 笔,2012 年为 25 笔,2014 年为 45 笔,2015 年为 83 笔。
季度融资数据
2015 年第二季度,机器人行业完成了有史以来单季度最多数量的投资交易。7 个国家的 20 多家公司获得了融资。在该季度,北京 Ninebot 公司获得了 8000 万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和顺为资本。
在随后的 2015 年第三季度,机器人行业的融资额又创下历史新高。这主要得益于前文提到的加州 Auris Surgical Robotics 公司完成了一轮巨额融资(1.5 亿美元)。
2015 年第四季度,机器人行业的融资额环比下滑约 74%,但交易数量仍与第三季度相当。
今年第(到目前为止),该行业融资额正在反弹,但交易数量仍不及 2015 年前三个季度。
不同创业阶段融资交易占比
在过去的 5 年中,60 多家公司进行了种子轮/天使轮融资,20 家公司进行了A轮融资。在这 5 年中,创业初期融资占主导地位,只有 2011 年除外。2011 年,创业中期(B轮和C轮)融资数量占到了 54%。
该期间内,创业后期(D轮、E轮或更晚)融资交易数量处于较低水平。2015 年创下 5 年来最低,占比仅为6%。
归类为&其他&的融资包括可转债融资、企业小规模融资,以及没有归入任何特定创业阶段的股权融资。
不同创业阶段融资额占比
虽然创业初期融资交易数量较多,但创业中后期的融资额明显更高。获投资最多的创业中后期融资交易包括 Liquid Robotics 的 4500 万美元E轮融资、Sphero 的 4500 万美元F轮融资,以及 4Moms 的 4100 万美元F轮融资。
最活跃的 VC 投资者
来自匹兹堡的 Innovation Works 是机器人行业最活跃的 VC 投资者,投资了超过 5 家公司。仅去年,该公司就对 HEBI Robotics、Titan Robotics、Capsen Robotics 和 IAM Robotics 进行了种子轮投资。
Intel Capital 和德国种子轮投资公司 High-Tech Grunderfonds 并列第二。自 2015 年 1 月以来,Intel Capital 投资的公司包括 Savioke、PraFly 和 Ninebot,而 High-Tech Grunderfonds 投资的公司包括 REVOBOTIK 和 Bionic Robotics。
2011 年至 2016 年(到目前为止)机器人行业最活跃的 VC 投资者:
1 Innovation Works
2 Intel Capital
2 High-Tech Grunderfonds
3 Visionnaire Ventures
3 Khosla Ventures
3 Two Sigma Ventures
获投资最多的机器人公司
加州机器人创业公司 Auris Surgical Robots 是获投资最多的机器人公司,该公司正在研发用于眼科手术的微型手术机器人。主要投资方包括 Lux Capital、Mithril Capital Management、NaviMed Capital 和 Highland Capital Partners。
排在 Auris Surgical Robots 之后的是消费类机器人和公司 Anki,投资方包括安德森&霍洛维茨(Andreessen Horowitz)、Index Ventures、摩根大通和 Two Sigma Ventures。
2011 年至 2015 年获投资最多的机器人公司:
1 Auris Surgical Robots
3 Restoration Robotics
4 Rethink Robotics
5 Medrobotics
6 Liquid Robotics
关键字:&&&&&&&&
编辑:什么鱼
引用地址: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关注eeworld公众号快捷获取更多信息
关注eeworld服务号享受更多官方福利
热门关键词
大学堂最新课程
汇总了TI汽车信息娱乐系统方案、优质音频解决方案、汽车娱乐系统和仪表盘参考设计相关的文档、视频等资源
热门资源推荐
频道白皮书
何立民专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养殖行业低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