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网络平安金融贷款供申请十几万贷款还没有一个还清贷款最近想申请贷款买房会不会有影响

海南房产导 购 平 台|您当前位置:
& 退休能用公积金贷款买房吗?是否影响年限额度退休能用公积金贷款买房吗?是否影响年限额度
随着老年人口占的比重越来越多,更多的人开始关注退休了还是否能用公积金贷款买房。如果可以的话,贷款的年限和额度会不会受到影响。
近日,有报道称,过去5年,北京的老年人口的增量每年都超过10万人,2014年甚至比上一年增长了18万人。根据这一发展速度,目前北京60岁以上的户籍老人实际上已经突破300万,占比达到近三成。
一个简单的数据可以看出变化:
于是,有一个问题就变得异常重要了,那就是退休了是否能用公积金贷款。
问:退休了公积金还能贷款买房吗?
当然可以,无论是现在退休还是过两年退休,都不影响公积金贷款,因为公积金贷款与还有几年退休没有关系。
问:国管跟市管都可以吗?之前提取过是不是不行?
国管和市管都可以!哪怕您退休后办理了退休提取公积金账户余额的业务,也是不影响您申请公积金贷款的。
问:真的完全没影响吗?
也不能说完全没影响,根据您的年龄,可能会影响您的贷款年限和额度。
那么公积金贷款的申请条件究竟是怎样的呢?
首先,只有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职工才有资格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者要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即申请贷款前连续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时间不少于六个月。
其次,要知道住房公积金贷款是满足职工家庭住房基本需求时提供的金融支持,是一种“住房保障型”的金融支持。也就是说,如果配偶一方申请了住房公积金贷款,在其未还清贷款本息之前,配偶双方均不能再获得住房公积金贷款。
再次,贷款申请人在提出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时,除必须具有较稳定的经济收入和偿还贷款的能力外,没有尚未还清的数额较大、可能影响住房公积金贷款偿还能力的其他债务。公积金贷款期限长不超过30年。办理组合贷款的,公积金贷款和商业性住房贷款的贷款期限必须一致。
最后,说到退休人员。按规定,公积金贷款最长年限不超过借款人退休后5年。比如60岁退休的,最长年限只能贷到借款人65岁。另一方面,对借款人最小年龄并没有限制,但必须满足正式参加工作并正常连续缴纳公积金6个月以上的条件。
公积金的贷款一般情况下是受贷款人年龄及贷款年期的限制的,即男性:贷款期+贷款人年龄要小于或等于65;女性:贷款期+楼龄要小于或等于60。
退休人员如何申请公积金贷款?
因为退休人员具有特殊性,不需要经过单位经办人,可以自己去公积金贷款办理。
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需要准备的资料方面,市管公积金和国管公积金不尽相同:
市管公积金申请贷款买房除了常规资料外,还需要退休证和由原单位开具的收入证明。
国管公积金根据退休金的发放机构有所不同。虽然两者都需要常规资料和退休证,但如果是由单位发放退休金,还需要银行近一年的流水,如果是社保发放退休金,则需要领取工资的存折。
贷款额度上可能受哪些影响?
根据市管公积金和国管公积金的工作人员的说法,具体能贷多少钱,需要本人去贷款办理窗口测算,个人情况不同,贷款额也不一样。
退休职工申请公积金贷款,年限一般都不会很长,银行会考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其实贷不下多少钱,比如申请市管公积金贷款,退休前个人缴存额在七八百的借款人,退休后公积金贷款大概有60万左右。
后一个问题:父母买房子用我的公积金做贷款可不可以?
这个可以很明确地告诉您,不可以,子女买房不能用父母的公积金做贷款,同样地,父母买房也不能用子女的公积金做贷款。作子女的,想要给父母买房分担压力,那我推荐您选择商业贷款,办理购房接力贷业务,这个业务很多商业银行都已经推出。我房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其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
负责。本站转载时会标明出处,版权归原载媒体和作者所有。如所载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本站联系。姓名:手机:相关新闻 15:06 10:11 17:25 17:04 17:29 17:25资讯排行榜最新资讯海南楼市置业指南友情链接这道题很典型,然而并没有出现在我的首页时间线,看到有人艾特我,我才点进来,下次提问与银行贷款有关的问题时,大家记得加“银行”话题标签,这样关注“银行”话题的答主才能看到。&br&&br&题主,你的问题行文有点混乱,我读了好几遍才理清楚,你的题干内容是不是这样的:&br&&br&你有一个小叔,在镇上一所初中当老师,月收入四千,你是单亲家庭和父亲一起生活,在上学期间经济情况不好,你小叔把工资卡副卡都给了你用,给你出学费生活费,在你家最困难的时候累计支援了你家四万多,你父亲这两年还了两万多,还剩两万多没还。&br&&br&你小叔对你很好,给你做饭,关心你的学习,陪你参加考试,在他心里是把你当半个女儿一样看待,你也很感激。&br&&br&这几年你小叔结婚贷了不少钱,找的老婆无业又没有收入,现在又要买房子,已经不能走商贷途径贷款了,只能走公积金途径贷款,然而还缺十万首付,你小叔想让你去银行贷款十万,然后给他交首付,他以后再慢慢还你。&br&&br&&br&题主,以上我梳理出来的内容正确吗,如果正确,那我们进行下一步分析。&br&&br&这样的问题,我们通常需要从两方面分析,一是理性分析,二是感性分析。&br&&br&如果说的直接点,那就是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分析和从人情往来的角度分析。&br&&br&首先我们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分析:&br&&br&银行衡量一个人是否有贷款还款能力,通常看两方面因素,一是其现有的负债率,二是其是否有稳定的还款现金流。&br&&br&通俗来讲就是,你的资产情况怎样,是否之前还有高额贷款没还清;你是否有稳定的工作收入,来保证每月按时按额还清房贷。&br&&br&就房贷来说,只要政策允许你购房,你只要有稳定的工作收入,凑够首付就能购房,你需要去银行网点打近六个月的工资流水,以此来作收入证明。&br&&br&体制内的单位,比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央企国企,都会给员工缴比例很高的公积金,公积金贷款利率比商贷低很多,甚至在有些时候还会与五年期定存利率倒挂,因此对这部分人来说,公积金贷款是最佳的选择,不仅贷款利率低,有时甚至都不用再额外缴还款,光走公积金账户里的钱就够了。&br&&br&所以,你小叔如果是用公积金贷款,他每个月基本是不用再花工资去还款的,现在的问题是,他缺这十万首付。&br&&br&你大学毕业,已经参加工作,于是他希望你能去银行贷款十万,然后他以后慢慢还。&br&&br&你需要的是评估你小叔未来的还款能力,根据你的描述,你小叔是一所初中的教师,工作稳定,月收入四千元,由此来看,他是有还款能力的,十万元的欠款并不是一笔多大的数目。&br&&br&而且你现在还欠他两万,等于是他以后只用还你八万元,从风险控制的角度上看,你这笔钱贷给他,风险不是很大,即使他未来暂时出现经济困难,不能按时按额还款,你工作的收入也能暂时先垫补上,不会出现长时间逾期的情况。&br&&br&其次我们再从人情往来的角度分析:&br&&br&你小叔在你家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你们,把工资副卡给你们用,给你出学费生活费,关心照顾你的学习、生活,如今你也终于毕业工作了,开始了自己的生活。&br&&br&须知这个世界上锦上添花的人很多,但雪中送炭的人很少,你小叔的这份恩情,你是需要铭记一辈子的。&br&&br&你都大学毕业了,想必你小叔也三十多了吧,这个年纪才成家买房子,其实这么多年来他也挺不容易的,现在他遇到了困难,凑不够公积金买房的首付,这才来向你求助,从人情来说,我觉得你还是应该帮一下的。&br&&br&十万元,其实并不是太多,也就是你两年的工资,你小叔当年为你付出的,可比你现在这两年工资的意义重多了,没有他的帮助,你连顺利完成学业都困难。&br&&br&以上就是我的分析,你小叔是个好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何况他还是有还款能力的。
这道题很典型,然而并没有出现在我的首页时间线,看到有人艾特我,我才点进来,下次提问与银行贷款有关的问题时,大家记得加“银行”话题标签,这样关注“银行”话题的答主才能看到。 题主,你的问题行文有点混乱,我读了好几遍才理清楚,你的题干内容是不…
&p&&b&第一场跑路&/b&&/p&&p&2011年冬天,一个客户打来电话,声音有些颤抖,我的心也砰砰在跳。他在电话里说,他们的一个联保体成员跑路了。当时我正在外面考察客户,天还是阴天,接电话的时候,只觉得心都提到嗓子眼了,脑袋也有些晕,客户说什么也听不进去了。从客户那里回单位的时候,一路上精神恍惚,神情黯淡。这是我进入这家银行一年来首次出现问题,也是行里的第一单小企业跑路。当天晚上,彻夜未眠,说句实话,去死的心都有了。本来跳槽家里人就不同意,在原来银行工作的挺好的,领导很器重,春风得意,当时还是行里最年轻的干部。现在刚跳过来就出了问题,只好打落牙齿往肚里咽。&br&  第二天,到了借款人的厂里。大门紧锁,厂房关闭,停着一辆警车,有两个穿制服的警察在门口值班,防止有人来抢东西。一看这场面,心里凉了。&br&  这是一家棉花收购加工企业,主要业务就是把收购籽棉加工皮棉,通过轧花机去籽,再用打包机打包,卖给纺织厂或中储棉。在产棉区,这种加工厂很多,解决了农副产品的加工销售问题。这位老板干这个有十几年的时间了,最开始时是棉花贩子,走街串巷收棉花,后来一步步积累开了工厂。但总的来说,农产品加工利润也不会很高。2009年的时候,老板看到附近有些无纺布企业效益好,产品供不应求,就在前院建了一个无纺布加工厂,固定资产了大约在500万元左右。上项目肯定会借一些钱,包括银行的,也包括民间的。当时去考察的时候,项目己经投产了。说句实话,老板是花了钱的,不仅设备是最新款的,连车间的地面都铺的大理石。可是投产之后,形势急转直下。因为08年国家为了提振经济,上了很多基建项目,无纺布主要用作防水材料,产品需求旺盛。当他看到市场形势好、买好设备投产后,己经到了2011年,投资高峰己过,市场需求量骤降。虽然产品卖出去了,可是货款收不回来,因为无纺布是一个传统市场,很多老厂经营了很多年,好客户都在他们手里。一个新人进来的话,只能去做别人不要的客户,其实大多数是货款不好回收的客户。但是在此期间,他也失去了很多机遇,即所谓投资的机会成本,在2010年棉花收购季,棉花的价格从16000元/吨上涨到34000元/吨,对于做棉花生意的人来说,这是十年一遇的好行情,好比炒股的人遇上了2007年的行情。但是他的资金几乎全投在新项目上,而且新项目短期内还看不到盈利。&br&  说到这个老板的资金缺口,其实也不大,跑路的时候,欠银行600多万,欠民间高利贷600多万元。其中银行的600多元是多年来一直续贷的,在经营旺季的时候放下来,在淡季的时候就还上一部分。欠民间的600多万,一开始的时候远没有这么多,据老板说大概起初只有一半,但后来利息越借越高,从2分的利到了5分的利,再加上利滚利,到了最后滚成了600万,企业也不堪重负了。如果两家工厂正常运转的话,大概是可以卖到这些钱的,也以说是还没有完全到资不抵债的程度,只是因为逼得太急,最后没有办法走上了这一步。&/p&&p&
说到民间借贷的大规模兴起,大概也就在2010年之后,为什么在这时候兴起,这家企业的遭遇可能说明一些问题。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国家为了提振经济,出台了很多刺激政策,使很多企业误以为经济形势好转,纷纷上马新项目,有的是扩大产能,有的是投向了自己不熟悉的新领域。也就是说,在经济景气度较好的时候,企业最容易误入多元化发展的岐途。但是中国经济的一枝独秀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全球经济形势并没有好转,随之而来的是市场降温。这些新上项目的企业为了维持运转,不得不向外界融入金,银行的不能满足需求,就开始求助于民间资金。越是经营形势困难的企业,越是不在乎成本,这样就一步步地推高了民间资金的价格,于是更多资金逐利而来,纷纷涌向这个市场。&/p&&p& 
过了年的时候,担保人打电话,说这位老板又回来了。由于欠着棉农很多货款,有人向公安局报案,经侦通过技术手段,就把他抓回来了。拘留了几天之后,就放出来了。&br&  回来之后,我打电话把他叫到银行里来谈一谈,他很痛快地答应了。看到他比春节前气色好多了,满面红光,头发也梳得一丝不乱,而有一些发福,看着状态要比之前好多了。大概是跑路之后,一切都坦然了,不用再整天被债主们逼债,也能吃得下,也能睡得着。&br&  在聊了一下跑路的经过之后,言归正传,还要落实他的贷款还款。尽管面临困难,我还是极力劝他打起精神来,和债权人商量一下,定一个还款计划,把工厂运转起来,准备着东山再起,也给子女立个榜样。他说这两家工厂都被债权人申请法院保全了,不还钱不解封,他进不去,也就失去了经营的收入来源。我问他能否还一部分贷款,还有没有还款能力,他说现在手里没有现金,接着从衣服里掏出一大堆白条,说这是客户欠他的货款,去要了好多次了都没收回来。&/p&&p&看来,他回来之后,对还款不起任何作用,也看不出有还款意愿。后来,担保人为他代偿了这笔贷款,总算有经无险地收了回来。&/p&&p&
这是一个典型的多元化经营失败的案例,在此之后,我又看到一个个企业都毁在了多元化的路上,成为我反复向客户讲的典型案例。很多小微企业的老板,经营主业是没问题的,轻车熟路。可能是老板觉得自己的主业不赚钱,或是自己有能力再开辟出一片事业,走上了跨行业发展的路。但是隔行职隔山,老板干自己的老本行,也许没有问题,即使有的年头亏一点也不要紧,庄稼不收年年种嘛。但如果跨行业发展,就超出了小微企业的能力。首先,超出了资金能力。上新项目都是大举借债,银行借不到就借民间的,低息的借不到就借高息的,总之一定要把项目上起来。但是项目投产只是第一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之后,还要买原材料备货,下游客户还会压一部分货款,配套的流动资金有时超出老板的想像,资金缺口越来越大。第二,超出了管理能力。跨行业发展,新项目和老项目是两个没有任何关联的项目,所以的人都有重新聘请,不但老板不懂,而且员工还有一个磨合过程。可以断言,新项目的投产的前三年内一般是亏损的。一个小微企业,哪里有能力亏损三年?没有等到新项目盈利,债主们己经把企业逼得关门了。&/p&&p&&b&紧急收手&/b&&/p&&p&
这是另一家企业,在贷款期间,我己经看到企业己经遇到了严重的困难,根据出现的问题也不断地给借款人提建议,但老板总是轻描淡写。贷款到期后,担保公司不愿意再提供担保,贷款也就没有续贷。几个月后,企业无力归还银行到期贷款。&/p&&p&
这是一家生产石油机械的工厂,在老板第一次交谈时,我问他主要生产什么产品,他说什么都能生产,从井上到井下,从工具到设备,一应俱全。我问他有没有什么主打产品,他说,现在新上了钻机项目。到了企业现场考察的时候,确实看到了繁忙的生产场面,企业自己分为三个厂,其实是三个车间,一个是机械加工厂,主要加工法兰盘、四通等井口工具,一个是铸造厂,主要是铸造井口工具毛坯件,还有一个是钻机厂,生产小型钻机。当时就是感觉,企业的生产形势不错,工作量不小,就是产品线太多。&/p&&p&
石油机械是一个庞大的门类,有十几万种产品,每个产品都是一项生产工艺,对于小企业来说,专注于一两项产品,盈利能力就强一些,要是产品多了,不但生产成本高了,而且质量也跟不上。所以中国的中小企业主要呈集群式分布,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地区,有大批从事同一行业的企业,企业之间互相分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在国际上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p&&p&
这家工厂起初是从事机械加工的,有十几台机床,购进毛坯件后上机床加工,就这么一直搞了有七八年。后来,老板上了铸造车间,就是不从外面购毛坯件了,而是自己用电炉铸造,即所谓的相关多元化,或者说产业链延伸。尽管中国的铸造有3000多年的&a href=&///?target=http%3A///list-50337-1.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历史&i class=&icon-external&&&/i&&/a&,夏朝铸的酒遵就美轮美奂了,可是这东西放今天来说,也算是有技术含量,不是轻而易举地就能赚钱的。首先,要保证安全生产,不能出生产事故。炼钢炉有1000多度,熔化的铁水碰到身上绝对会伤人,听说有的工厂工人就掉到炼钢炉里了。第二,产品质量要保证,尺寸误差在合理范围之内,各种合金成分要合格,热处理还要过关。这三关过不了,都要回炉重炼。一回炉,就没有利润了。所在干铸造的都说,头三年是不赚钱的,先交学费了。铸造和加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工艺流程,为了降低成本,有些机械加工企业,虽然铸造加工一体,但大多数是将一个程序外包,即加工的将铸造外包,铸造的将加工外包,进行专业化分工。&/p&&p& 
仅在石油机械领域,这个老板的产品线己经拉得很长,从加工到铸造,后来又上了钻机。钻机在石油装备里面,是技术含量最高、利润最高的机械之一。正是因为投入大,所以一般小企业生产不了,都是由大厂生产。油田勘探一口井的成本几百万元,钻一口2000米的浅井也要几百万元,用生产装备的话,当然要选放心的。一个民营小厂的钻机,万一坏在井场出现事故,这上千万元就可能形成损失。所以对于中石化、中石油来说,宁可花大价钱买进口设备,也不买可能买民营小厂的设备。买的是最好的设备,出了问题也没办法,这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平。如果买了民营小厂的设备,万一出了怎么办?谁来承担这个责任?这也从微观上体现了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困境,企业敢生产,但没人敢用,所以中央和地方,都出台了很多首台(套)技术装备的鼓励政策。在石油装备领域,我对企业忠告就是,大不干小,小不干大。就是大厂不要干小件,小厂不要干大件。大厂去生产工具类的产品,这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没有规模效益,大厂没有优势,不要用大炮去打蚊子。小厂不要生产管具、大型设备,这些需要资金、需要技术,小厂没有相匹配的资源。&/p&&p&更糟糕的是,老板不但在石油机械领域产品线拉得过长,而且还跨行业投资,就是这个跨行业的化工项目把他拖跨了。&br&  之前到他厂里看的时候,问他上的新项目生产什么,好几次都是笑而不谈。随着交流的深入,就一步步了解了来龙去脉。老板说,有前些年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大学的教授,两人关系很好,只是没有业务上往来。后来到老教授的城市看他的时候,老教授说他研制出了一种新材料,国内供不应求,利润可观,他己经指导了上六家了。看在老朋友的面子上,还可以帮他上一条线,保证工艺最先进、产能最大。这个老板也被这个项目的前景打动了,毕竟机械加工属于传统行业,也是微利项目,新材料是属于新兴行业,利润更高,于是抓紧融资上这个新项目。他在这上新项目之前他只有30万的贷款,基本没有负债,财务是非常很健康的。在交谈中我问他,这个产品的化学名称是什么,老板说不上来(也可能是技术保密),我问他,那分子式是什么,他更不知道了。这又是跨行业发展的弊端了,隔行如隔山,老板是机械加工领域的专家,却是化工行业的门外汉。&br&  后来通过上网察了一下,还有老板的一些讲述,大概明白了一些。这种产品应该也算不新材料,准确地说是一个中间体。原来的时候,企业直接生产成品,现在为了节省成本,开始采购半成本。生产半成品的中间环节,所有产品统称“中间体”。当然,这种中间体项目也是精细化工行业的一股潮流和趋势,很多企业都在产业升级中发展起来了。&br&  但是,既然是精细化工的产品,产量一般都不大,国内也是就几家企业在生产,因为市场需求量很小。不要说国内第七家,就是第三家也不一定好干,后来的只能拼价格。在工厂试运行的时候,产品生产合格了,但销路似乎不是很好,仓库内存货不少。&/p&&p&为了支撑起新项目,企业不停地融资,也不停地对外提供担保。而且有一家他提供担保企业,没等贷款批下来就出了问题。总之,无论是企业的经营情况,还是他的担保圈,都不允许我再继续放了。贷款6月份到期,收回没有再贷。这家企业在第二年1月份,也就是春节之前,无力归还当月的银行贷款利息。&/p&&p&这个企业有惊无险地安全收回了贷款,还算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没有等到清收的那一天。可能有人会骂,银行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的确,在他最缺资金的时候,我这个作法有些落井下石。可是,站在银行的角度,无论如何不会再冒这个险了。如果意识不到风险,那是业务能力不行,如果意识到了再放,那就是职业道德有问题。到了这个程度的企业,说句实在话,己进入了重症监护状态,随时有可能咽气。你即使放给他款,未必能救活他。企业己经不是暂时缺少资金的情况,而是出现全面危机。银行毕竟不是慈善机构,我们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老板。&br&  关于这个老板,我心里还是有一些敬佩的。有一次去他企业,他的办公室有一个里间,我以为这是他的休息室,没想到里面走出一个80多的老太太,一问才知道,这是他的老母亲。当时确实有些感动,这是第一次看到老板办公室里住着自己的母亲,可以称得上是孝子。他本是一个下岗职工,白手起家,经过十几年创业,有了自己的产业。工厂占地大约40亩,有土地证,再加上厂房和机器设备,资产1000多万。在准备上这个化工项目之前,只有30万的贷款。这些全是净资产啊!在石油机械领域,平心而论,他还是做的不错的。国内市场销售不畅,他打开了国际市场,那一年的出口额有300多万美元,在当地的同行业里面,也算是佼佼者了。&br&  也许,正是因为主业做得风生水起,于是认为自己能力不错,决定再上一个项目,最后这个项目把他拖垮了。&br&  这里又说到一个问题,就是老板的融资能力。前面说过了,在他准备上这个项目之前,他几乎是没有贷款的,不贷款就不用找人担保,也不会给别人担保。可是当用钱的时候,想去人找担保,但是在企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担保圈也可能危机四伏。所以说,老板在准备上项目之前,一定要看自己的资金实力,除去自有资金,如果需要银行贷款,那就得掂量一下自己的融资能力,能不能按照各家银行的需求,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合格的受信企业。&/p&&p&&b&
一错再错&/b&&br&&/p&&p&  这个案例对我来说有些失败,因为在此之前预计到了其中的风险,但是迫于业绩压力,还是做了。尽管早就料到有这一天,但是没有想到来得这么快。多快呢?从他开始大举向银行借款到跑路,有一年半的时间;从新店开业到跑路,整整一年的时间;从出现危机情况到彻底趴下,只有四个月时间。“眼见得起高楼,眼见得宴宾客,眼见得楼塌了”。在他要跑之前,我还给他发了个短信:你这是做了一场梦吗?没想到醒得这么快……&/p&&p&
他的贷款是2012年的4月份放的,那年9月份,他想增加一些额度。我问他为什么增加额度,他说他要和人合伙开一家KTV,我大吃一惊,问他需要投多少钱,他说需要800万,我直言不讳地说,你们这是在找死。他们丝毫没有一丝不安,向我娓娓道来KTV是多赚钱,己经考察了很多地方、很多KTV了。我长这么大只去过一次KTV,对这一行业不了解,但我说,你和你的合伙人都是做食品批发的,对这个行业不了解,管理起来有难度,而且固定资产投资这么大,你们那些家底我还不清楚吗。他俩是这样说的:第一个,管理问题不用担心,我们聘请管理公司,而且签了项目合作协议,他们能保证我每天营业额5万元,2年收回全部投资;第二个,资金也不是问题,这么赚钱的项目,有人抢着投钱,有一个朋友,说要投200万入股,但我们没要,他这是在抢我们的钱。我说,第一,职业经理人靠不住,小微企业要靠自己管理。第二,如果有人入股,双手欢迎,入得越多越好,减轻你们的资金压力,降低你们的风险。可是我的话两人一句也听不进去,房租合同己经签了,第一年的90万房租付完,装修队伍现在正在装修。他们己经深深地沉醉在对KTV赚钱的憧憬之中了。&/p&&p& 
对于这位80后老板的经营思路,我有很多不认可的地方,我之前给他提过几个建议,有一次他说请了一个职业经理人,10万年薪,给他管理的很好。我说这么个小微企业还用请职业经理人?就那么几十号人,你数不清楚,你管不了?他说,人家很有思路,方法很多,管理得不错。有一次去他公司,看到弄得确实一套套的,墙上有企业文化,有口号,有公司的拓展训练,还有各种评比。对于这么二三十人的小公司,这的确算有声有色了。后来他和我说,把职业经理人辞了。至于什么原因我也没问,我说辞了就对了。&br&  小微企业和大企业不同,大企业人多,老板管不过来,管理要靠制度,靠流程,对组织的要求更高,所以需要一些职业经理人。小微企业就不同了,企业的核心除去老板和老板娘外,就是几个最亲近的人。这样的好处是,小微企业不需要太多的管理,只靠感情就能将大家凝聚在一起,不用算绩效,也不用算薪酬,不用研究授权,也不用研究激励,大家在一起凭感情做事。这也是小微企业在某些方面相对于大企业的优势之一。&/p&&p&
到了2013年1月份,也就是春节之前,他们的KTV经过紧张施工,终于试营业了。可是总投资还是超出了预算,大概整整投了1000万。我去看了看,从内部设施来看,在当地应该是一流的,当然是正规的KTV,没有陪唱的。刚开始试营业,也正值春节前后,客流量还可以,但每天的营业额也只达到二万到三万,和经营公司承诺的五万相差甚远。春节之后,营业额也没有增得很多,还是这个水平,一个月五六十万的营业额,除去各项开支,利润大概有二三十万的样子。其实这对他们来说,己经很满足了,相对于原来的食品批发行业,利润以经是非常可观了。&/p&&p&
2013年4月份,他的贷款到期,还款之后,想了又想,还是放了下来。有人说“要想让你的预言准确,就去亲自实践你的预言”, 在投这个项目之前我就告诉他们其中的风险,如果我那时将贷款抽回来,基本就可以宣布我的预言成功。但毕竟眼睁睁地看着他的KTV起来了,如果收回贷款似乎有些过河拆桥的感觉。当时也心存侥幸,也许他真能走出多元化投资的宿命,一举转型成功。风险,就是发生不利结果的可能性,也未必就一定会形成不利结果。如果都不搞多元化投资,就不会有这么多企业到银行来借款。可以说还不了银行贷款的都是因为多元化投资,但不能反过来说搞多元化投资的都还不了银行贷款。&/p&&p&
正是我对这笔贷款基本放心的时候,糟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br&  号,他的合伙人选了一个非常吉利的日子,跑路了。他的合伙人也没多少自有资金,投的500万基本全是借的,本来银行还有个二三百万的银行贷款,到期后银行没批下来(大概也是因为投资KTV的原因),这样他的500万贷款基本全靠民间融资,最高的利息据说达到了6分。KTV每个有只有二三十万的净现金流,无论如何是支撑不住这500万的债务的。在债主们的逼要之下,他跑路了。&br&  合伙人跑了之后,坑得最苦的不是他的债权人,而是这位老板。在合伙人500万的贷款中,他就担保了200多万,债务人跑了,债权人要一定会让他还。他本身就有将近500多万的负债,在替他背上之后,更加步履维艰。&br&  与他的合伙人相比,好在这500多万的融资全部是银行贷款,没有利息很高的,分四家银行贷的。可是在银行得知他的合伙人跑路之后,两家银行的贷款到期收回未放。他还银行贷款的钱,几乎也全是临时借的民间资金,确确实实是出现财务危机了。&/p&&p& 
8月12日,我到了他公司,找到他,当时要求他老婆也一块过去,他说老婆有事。我告诉他,我的建议很明确,当前处置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断臂求生,抓紧把KTV卖了,还一还外面的债,你还继续卖你的矿泉水方便面。我说第一你管不了这个KTV,喝完酒闹事砸场子的多了,你能都摆平吗?外面的贷款利滚利,依你现在的现金流,是支撑不起的。&br&  他听得有些动心了,说考虑考虑。&br&  当是还真有人愿意接这个摊子,但是出价不高,只有400万。可这在半年之前是投了整整1000万的啊!我说,你贵贱卖出去,留在手里早晚是个祸害。再说你也不亏多少,你只投了500万,基本能保住你的那一半。&br&  但是他似乎还是舍不得这投了1000万的家业,也不知道事情将来发展下去的严重性。有两家银行收回了他300多万的贷款后没有发放。接下去的一段时间,他把全部精力放在了跑银行贷款上,寄希望于银行贷款来解决他的资金困难。但是没有一家银行同意他的申请。包括之前收回贷款的那家,也表态了,你把KTV卖了,回到主业上,我们还会支持你。但是他没有照办。&br&  一家接一家的申请,给了他一次次希望,但一次次的拒绝,又把他的希望一点点浇灭。债主们轮番催收,最后,终于支撑不住,一跑了之。&/p&&p&他两次都没听我的建议,第一次劝他不要开KTV,没有听。第二次出事了,让他抓紧处置,也不听。最后越挣扎越深,无法自拔。&br&&b&  小微企业真的融资难吗?&br&&/b&  从上面这个案例分析出,小微企业不是融资难,有四家银行,一共为他提供500万的资金支持,他完全靠银行贷款,完成了一项大额投资,这不算是融资难吧?相反,企业的倒闭不是因为融资难,也可能是融资太容易,如果没有这么多银行贷款给他,他可能就不会盲目地乱投资。&/p&&p&
有一次,一位同事到当地一家商会去拜访,结果商会的把我们银行揶揄了一通。你们银行放款太不谨慎,几百万轻易地就放出去了,也不认真考察,不看看企业用不用、能不能还,结果很多人不是放了高利贷就是乱投资,最后几乎全都仍了进去。&br&  这家商会,这两年连跑路带倒闭的十几家了,很多是因为融资过度,乱投资,最后被债务压垮。&br&  小微企业缺资金吗?缺。小微企业受制于大企业,尤其是一些是中间流通商。以批发方便面的为例,他的上游是厂家,不打款不发货,甚至还要预付款;他的下游客户一半是超市,超市压款很厉害,三五个月不结账。用他们的话说,就是“烧香买来磕头卖”,上下游都挤占他的资金,他能不紧张吗?&br&  小微企业的资金缺口大吗?不大。尽管两头受制于人,但他终归是一家小微企业,资产规模毕竟有限。而且小微企业主要分布在传统行业,行业增长的空间很少,市场不会迅速扩大。也就是说,只需不用很大的资金就能满足他们的需求。&br&  可是银行很容易进入放贷冲动,看到别的银行借给他,还款情况良好,收益也不错,看来是问题不大,那我也借给他。小微企业第一次看到贷款这么容易,看到了这么多钱。有了钱,企业就有了投资冲动,东投一点,西投一点,结果只要脱离主业的,十有八九打了水漂。但是银行贷款有不稳定性,受宏观政策的影响,在资金宽松的时候,不但能续下来,而且还会增加额度,但到了资金紧张的时候,还款之后不一定能及时续下来。结果,一收银行贷款,小微企业就出现资金链断裂。小微企业如果借款银行过多,财务状况更是危若累卵,任何一家银行收贷,都可能引起连锁反应,再漂亮的大楼也会倒下。&br&  有的客户说,银行的贷款,有时就像大烟,当时用着很舒服,可是用完之后,一旦停下来,就开始痛苦。我说,银行的贷款不是大烟,更像是砒霜,砒霜作为一味中药,可以杀虫,能解决企业的困难,但用的时候一定是适量,如果用多了,就是毒药,也会把企业压倒。企业要合理地借贷,不能超过自己的运营能力。&/p&&p&
摘自拙作《我是银行客户经理》,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p&
第一场跑路2011年冬天,一个客户打来电话,声音有些颤抖,我的心也砰砰在跳。他在电话里说,他们的一个联保体成员跑路了。当时我正在外面考察客户,天还是阴天,接电话的时候,只觉得心都提到嗓子眼了,脑袋也有些晕,客户说什么也听不进去了。从客户那里回…
额,我是看到了“小叔子让我帮忙贷款买房”点进来的。&br&&br&我就说,他娘的,哪个三观不正的家伙又出来毁人三观了呢!&br&&br&没想到是这么个事情。&br&&br&这没什么讨论的,从法律上来讲,你没这个义务。&br&&br&但同时,你小叔也没义务供你读书,但他供了。&br&&br&你说你家还了两万,还剩两万没还,也就是说,在你上学期间,他借给了你四万。&br&&br&算上通货膨胀,这四万抵今天的十万应该没太大问题。&br&&br&四万,我就按五年定期存款的收益算,光利息就七八千块钱了,我相信你在还钱的时候应该不会去计算利息的。&br&&br&他月入4000,四万差不多是他一年不吃不喝的收入了,无偿送给你(你还不还另说,他是打算送给你的)。&br&&br&四万,那个时候在你们那买房,首付也差不多了吧?算上房价的上涨……&br&&br&所以问题就简单了:“小叔借钱给我上学,如今我毕业了,小叔想跟我借钱买房,我该借给他吗?”&br&&br&你可以不借,但不应该把自己说得这么委屈,还弄了一个这么具有诱导性的标题。&br&&br&在你困难的时候,小叔把工资副卡给了你,那是真的把你当成了半个女儿呀。&br&&br&“其实在骨子里我不太喜欢家庭里“人情”扯来扯去一团乱麻的这种”。&br&&br&幸亏你小叔不是这么想的。
额,我是看到了“小叔子让我帮忙贷款买房”点进来的。 我就说,他娘的,哪个三观不正的家伙又出来毁人三观了呢! 没想到是这么个事情。 这没什么讨论的,从法律上来讲,你没这个义务。 但同时,你小叔也没义务供你读书,但他供了。 你说你家还了两万,还剩…
多年的银行从业经验,做过公金、做过同业、合作过资管。经历过钢贸风波、经历过坏账、也经历过你所谓的“玩”死企业,不想说的太宏观,楼上几位答主已经解释的很全面了,就用讲故事的方式回答题主的这几个问题吧。&br&&br&&b&1、银行是怎么玩死这些企业的?&br&2、银行为什么要玩死这些企业?&br&&/b&&br&首先,银行客户经理为了完成指标,或是因为相应行里要求大力扶持某类行业金融发展。不断的在市场上搜寻优质贷款。&br&&br&大部分企业对于银行的“高标准、严要求”来说,又是不达标的。只不过没关系,大部分企业对于银行的审核要求都是无法达标的,即便是大型集团、国有企业也如此,或亦是简单的个人按揭贷款,都会有代办中介。所以银行客户经理为了完成业务会顺便配合企业去优化一些有瑕疵的资料,以便顺利放贷。&br&&br&当然,对于老资格客户经理来说,这些都不是事儿。搞定企业与上下级、调整财务数据、作假现金流、要求企业提供“&b&合理的&/b&”上下游贸易订单、合同,他们会有一套严谨的手法。既不会让别人能抓到任何证据是他们作假的,又能更方便的通过银行电子信贷系统、风控管理部、贷审会……当然,我不认为这是作假,这是技术性处理。我也不认为这是骗局,因为只是建议,而不是强制性的。&br&&br&企业能拿贷款当然开心,竭力的去配合,没几个月钱就顺利到账。之后银行按季度定时收利息,企业加大订单,销售规模成倍增长,定时付利息,两全其美。说不定企业老板还和经办的客户经理直接称兄道弟都是非常常见的。&br&&br&中小企业往往没有很好的财务规划,他们认为只要按时的还利息,每天到期还款时问朋友或者小贷公司调个头寸,继续提供贷款资料,出点好处给他的“好兄弟”,银行的续贷批复就会按时出来。&br&&br&&u&&b&此时在他们潜意识中,贷款是一个人情,而不是欠钱。&/b&&br&&/u&&br&接下来,问题就出现了。当贷款不是欠钱的时候,他们会自然而然的把这笔钱变成真实流动资金在使用,也就是把这笔钱当成自己的钱了。当订单变得优先、贸易变得优先、其他朋友之间的短期借款变得优先之时,那银行贷款的到期还款完全就是靠调头寸。因为他们总以为这个钱会顺利的按时下放,他们的“兄弟”会给行长打招呼。&br&&br&再看看银行这里,银监会、人民银行、总行经常会来一封长达几万字的红头文件要求最近警惕某行业;五年一换届的新行长、信贷部总经理有时会把自己的风险偏好强加于某个支行……有许多外界不知道的因素导致银行会开始针对性的收贷。客户经理心理有数,但是他怎么才能和“老板兄弟”解释呢?考虑来考虑去,还是不解释为妙。因为传统企业他接触的太多,他明白大家资金链永远是紧张的,告诉了企业,企业知道自己拿不到银行续贷批复,那就无法到民间或者小贷公司调头寸,导致还不出钱。所以只能鱼死网破,逾期不还。信用黑了没关系,企业至少还在正常运作。&br&&br&此时的客户经理是主动一方,他既然能预想到那么多,那就必须得保全自己。所以他故作镇定的继续和老板“称兄道弟”,帮他准备资料,并且甚至和行里贷审会串通,假装贷款审批通过,拿到盖有神圣银行公章的授信批复。企业以为一切顺利的问小贷公司调头寸,按期归还全额本金准备续贷之时。“兄弟”来了一通电话,具体我就不假设是银行方面放款额度不够了还是其他什么狗屁原因,总之,贷款没了。&br&&br&&b&&u&此时的企业面临上游客户的催款并且停止供货,下游企业由于断货而中止贸易合作,应收账款按正常账期才能归还,同时还有小贷公司的调头寸借款高达月3%,年化36%的利息。&/u&&/b&&br&&br&&br&&b&&u&企业直接破产清算。&/u&&/b&&br&&br&—————————————————————————————————————&br&&br&&b&3、被玩死的企业都有什么特点?&/b&&br&&b&4、企业如何避免被玩死?&/b&&br&&br&第一点,一般需求贷款的都是实体、贸易等传统企业。中国信用体系不完善导致传统企业之间的账期拖欠非常严重(特别是项目工程类)。应收账款的平均账期超过半年的企业不计其数。但传统企业的财务基本行使会计职能,财务管理完全有老板一个人决策。而老板往往是销售出身,有订单就签,有合作就要,很少会关注现金流问题。&br&&br&第二点,就如上面故事所说,很多实体企业主由于常年与银行合作。不断的续贷、不断的增加授信,把欠钱当成人情。没有理性的看待与银行之间的关系,导致银行体系由于行业宏观调控交货时信贷结构性调整收贷时,无法利用微观的手段来改变现状。&br&&br&综其两点,回答问题4。企业必须合理管控住自己的现金流,并且理性看待银行借款。任何企业最重要永远都是钱和人,包括现代新型的创业企业亦是如此。与下游有新的合作固然是好,但是在不分辨借款与自有资金的情况下去盲目扩张。当现金流压力到来之时,只能自食其果。&br&&br&&b&5、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如何避免被玩死?(想到什么写什么,不分先后)&/b&&br&一、减少信用担保在资产业务中的比重,依靠银行批复或者关联担保的借款一定要再三衡量;&br&二、企业的短期借贷还是尽量要拿到抵押担保,一抵的优良资产肯定被银行占个精光。所以要求余值抵押,二抵哪怕是三抵都不要嫌少嫌烦的去做;&br&三、分散风险,不要由于某些企业业绩良好就进行集中放贷;&br&四、企业老板信用情况较差、民间名声不好者建议做好强制公证,以便于逾期直接执行;&br&五、担保公司可适量要求保证金;&br&六、混熟一个地区的金融圈,很有可能能通过其他银行的渠道得知第一手信息;&br&七、企业经营情况不佳者,可要求其提供网银U-key,监控资金账户,企业用款需提需求。
多年的银行从业经验,做过公金、做过同业、合作过资管。经历过钢贸风波、经历过坏账、也经历过你所谓的“玩”死企业,不想说的太宏观,楼上几位答主已经解释的很全面了,就用讲故事的方式回答题主的这几个问题吧。 1、银行是怎么玩死这些企业的? 2、银行为…
做了十年银行风险管理,说说自己的体会。&br&&br&(十年前年开始在中关村宇宙行做企业贷款,到监管三家地方小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下面写的很多都是多年工作一种思考与纠结,所见所闻所感,不成体统,没有正确答案,不会传授风控秘籍,只是想到什么写什么,也许都是误导)&br&&br&也在内网看了不少风险管理的政策、文件、以及外部网文,讲座,书籍。风险管理这一块,可谓汗牛充栋,让人应接不暇,还有什么“十八招”“三十六式”,听上去都是头头是道,然后呢?&b&纸上得来终觉浅,不落地,都是浮云。&/b&&br&&br&很多人想从事风险管理,觉得这个工作不用低三下四做营销,不用应酬,喝酒。更多的是技术与分析,有积累,成为专家。而且钱多,稳定。权力大,对业务有生杀大权。其实这些多多少少有些误解。 &br&&br&任何企业都是要盈利,一把手都是高度重视市场与销售,对于银行就是公司部。所以有志向做一把手行长的年轻人不妨以此为起点。我们人文环境就是出问题前没有人重视,一出了问题就救火。事后诸葛亮。 &br&&br&风险管理大体上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三大块。发达国家的银行,至少要用一半的资本抵御信用风险损失,15%-30%抵御操作风险,5%-10%的资本抵御市场风险。先说市场风险,而目前利率工具,信用工具,例如互换,信用衍生品,利率衍生品应用比较少。操作风险,银行这一块刚刚起步,比较专业的模型可以看看工总行。现在损失数据还是不全不完善。可靠的模型谈不上广泛应用,仅仅停留在诸如银行从业几十个严禁这种稽核检查,这种都是基层基础工作,也说不上技术。 &br&&br&现在做全面风险管理,包罗万象,科技风险,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外包风险,政策合规风险,太多了。深感有些事情纯粹是咨询公司创新能力强,不断给银行洗脑,说你看这个风险多么重要,我的工具多么先进。给银监会洗脑,搞一些莫名的新风险,新模型,评估,验收,国外的东西拿到国内,目的嘛,赚钱。&br&&br&于是有了各种行业分析,Var蒙特卡罗模拟,情景分析,压力测试有,也一直在做,例如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但总感觉意义不大,但银监会的要求,行里转风险部门牵头,也是应付,疲于奔命。所以风险管理变成了打杂,给各个监管部门干活。&br&以前觉得这些技术很牛,现在真正做了,觉得很虚。&br&&br&大家还是按实务的理解,操作风险管理变成了稽核检查,信用风险管理变成了信贷审批。 &br&&br&前台部门,一切都是为了把业务做成,其他部门都要支持,风险管理搞什么呢?说难听点就是有点像擦屁股。问题客户通通移交给风险管理部去做。救死扶伤。类似老军医,包治各种疑难杂症。准备各种诉讼材料,参加法院审理,执行,是主要工作。所以为什么风险管理部有很多律师出身的。市场部是和好客户打交道,都和谐。风险部则是和不那么好的客户打交道,工作的复杂决定了需要更高的交际能力和应酬能力。所谓霸气与匪气。 &br&&br&&b&1.银行的主要风险还是信用风险,其中贷款风险是主要内容。&/b&银行要给一个客户做贷款,一般前提是该客户 在银行有较长时间的结算关系,有账户流水,更重要的是日常企业财务到银行对公柜台储蓄柜台办理各种业务透漏出来的一些信息,客户经理会和企业财务聊,从而获知企业的运作情况以及资金需求,传统上一般不和陌生客户打交道。当企业符合一定条件了,银行才开始介入授信放款,包括主动向客户营销信贷产 品或客户主动申请贷款。借款人通过贷款银行进行日常结算,银行通过检查账户往来,可以发现一些信息(不是全部,更多的信息要靠银行与企业日常的打交道聊天,走访获知),例如近期借款人贷款1000万购买100 台汽车,那么1000万支付出去以后,正常情况下后面陆陆续续会有汽车销售收入进账,比如一周进展几十万,那么这就是汽车在销售。如果一个月内没有任何进 账,那么银行就会很紧张!!! &br&还有借款人缴税、水电费支付都是通过银行代扣代缴、工资通过银行代发。银行通过观察其支付是否中断、是否明显减少等,来判断企业经营是否发生重大变故。&br&分 析账户交易流水本身就是一种本事,流水又和银行系统参数息息相关。这一点和没有结算业务的贷款公司不同,他们没有结算网络,虽然贷款公司可以索取客户的流水,但是一方面流水可以PS,而且不同银行的流水格式参数千差万别,贷款公司又如何识别真伪?就算是真的,又如何识别有效信息? 而且银行系统时不时的更新升级,很多同样一个科目又有各种入账方式,隔行如隔山。流水要分析,但是不是全部。&br&所谓银行信贷风控,就是对每一个细节深入细致的熟悉,而不是空洞的FRM之类的理论。所以要到银行作风控,首先你要熟悉银行的结算系统,对公要熟悉,对私也要熟悉。 &br&&br&不 少互联网公司也有办法,通过一些互联网信息,类似人肉搜索方式做风险控制,运用大数据,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反欺诈等计算,批量化操作。这是一个有意义的 尝试,互联网公司目前都是烧钱期,成熟的商业模式会如何,还未得而知。大数据固然重要,而作为银行人,往往我们要关心的是小数据,与手里的客户相关的小数 据。结算数据类似于抽样,从客户成千上万的变量中抽取最能代表客户风险状况的东西——现金流信息。有时候做好了现金流分析,已经能够判断风险80%,当然 客户的一些社交网络信息,如微博、qq信息,微信信息重要不重要,有时候的确很重要,权当一种预警信息吧。对于那些小微贷款,客户处于社会底层,不在金融 体系里,账户都没有,更别说结算,那么只能用互联网抓瞎,权作一种聊胜于无。对于银行来说,直接放弃这些客户是比较保险的做法。&br&&br&担保方面的熟悉。第一还款来源前面已经谈过了。下面说说第二还款来源。 &br&抵押物:要熟悉各种抵押物,房产,房产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政策风险?抵押登记如何办理?他项权证也有假的哦,我亲历过,房管局和借款人串通起来骗贷几个亿!!!股权质押如何办理,政府哪个部分受理?出了风险如何处置?有哪些障碍?汽车抵押如何控制?如何拖车? &br&所以银行风险控制,就是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一个小细节失控,就是几个亿的漏洞!!! &br&&br&&b&2.技术与管理。&/b&做了十年风险管理,说说自己的体会。 &br&年 少时,认为要专业,什么VBA\SAS\CFA\FRM\风险案例模型研究一大堆,其实到了后来发现,做好还是要团队,要管理,要整合资源。也即是另一种 能力。专业的知识,可以补救,能力提升则不易。明明知道哪些事情该如何做,但是具体的事情要人去做,手下的人品质出了问题,再强大的风险控制体系,都无济 于事。人防物防技防。现在过于偏重技术,例如用大数据建模筛选信贷客户,用行为模型做贷后管理。其实银行里面,更多的强调人品的作用。太过“聪明”的人不适合做银行。 &br&&br&例如前段时间炒得沸沸扬扬的,某P2P公司,业务员造假资料,骗贷款。这种事情就是金融机构最担心的事情,一般传统金融机构这一块做的 比较好,员工流动性小,归属感强,比较在意自己的长远职业规划。目前很多新型金融机构,如互联网金融等,对技术的重视程度太高,技术其实是双刃剑,一个金 融机构过于重视技术,人品风险就比较大,人没了人情味,没了感情,对单位没了感情,仅仅为了比较高的薪酬,短期化行为就比较严重。固然,新型互联网金融, 短期内可以发展很大,但是一旦大了,必然面临银行一样的成长烦恼,如何管理人员,如何树立价值观。人员、业务管理不好,本身就是巨大风险。 这时候,一个机构的风险往往不来自于外部,而是内外勾结。员工流动性极大的机构,比如风险极高。&br&&br&到了一定位置,什么样背景的风控总监都有,有的来自政府,人民银行,银监局,有的来自律师,有的就是行内的,如公司部老总调任风险部老总,风险部老总调任支行行长,这种调任很普通,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因为必须定期轮岗。 &br&所以年轻的时候,更多的要去历练,多岗位历练,不要一开始就定位,就是风险控制,这样很局限,风险控制要跳出理论框框,不懂业务能做风险控制吗?不懂业务细节,连风险在哪里都不知道,何谈风险控制? &br&不懂管理能做风控吗?风控措施要执行,如何激励下属去执行? &br&到了更高层面,一个副行长既要分管个金部,公司部、风险部等等。 &br&谁说你就不能到这个层面呢? &br&职业可以从行业分,专业分:风险控制、销售、财务、法务、办公室 &br&也可以分为:研究类、决策类、执行类、协调、领导 &br&风控知识,我相信,一年半载就都知道了,但是做好却不容易,很多事情到了风控这里,就是硬骨头,有的人领导能力强,善于协调地方政府、协调上下级,轻松搞定很多硬骨头,而有的人虽然知道事情如何做,就是做不了,协调不下来 &br&为啥干银行要好酒量呢,大家都知道和公安、法院搞好关系,对于风险控制有多么重要!!! &br&做了那么多调查研究,模型数据分析,最后应该是一页A4纸,上面列出要找谁,解决什么问题,到此为止,切入正题,约出来吃饭,喝酒,酒场搞定问题即可。 &br&模型也好,分析也罢,都是know why,要解决问题,要know who&br&为啥销售也能作风控,就是他不需要知道前面的细节,只要解决掉A4纸上面的问题即可。 &br&找到目标关键人物,投其所好,吃喝玩乐,吹拉弹唱,搞定这个人,又是另外一种本事&br&跳出风控看风控,你会看到另外一个世界。&br&&br&举个例子,一笔抵押贷款,抵押资产是商业房产,但是历经几任行长都没能彻底妥善化解掉。官司打到最高人民法院而且胜诉。但是至今无法执行。其中故事可以写几本书。&br&大家都以为房地产抵押最保险而且银行最多的贷款也是房产抵押贷款,风控处置流程知识大家都知道。但是具体如何操作,真的要靠交际能力,和人民银行银监局地方政府(甚至消防队这种部门)法院媒体地痞流氓方方面面搞好。你处置了这个房产,举报纪委来查你处置流程,虽然是真金不怕火炼,但是搞得行内行外沸沸扬扬,搞得你声名狼藉一身骚,就这样一个最简单的最安全的房产抵押例子,都有这么复杂,更不要说什么担保公司担保汽车抵押股权质押人保货押乃至信用类。这个FRM教材不会写。在银行有很多这样的陈年老帐,风控都不愿意碰。而真正有魄力啃下这些硬骨头的往往是非科班出身的,退伍兵,销售出身之类的,脑子灵活下手够狠。赖账的很多都是狡诈之徒,学历往往不高,大学出来的风控人员按常理出牌反而畏首畏尾,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br&&br&在中国做风险管理,大部分时间消磨在这种人际关系上。做得好的,争取到政府领导的支持,在政府公检法司、宣传、纪检监察的强大攻势下,很多坏账及时化解。&br&&br&所谓妥善处理,就是摆平方方面面的关系。一个方面没有照顾到,留下尾巴,就为更大的风险埋下伏笔。关系处理不好,就是矛盾,迟早要产生风险。风险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斗智斗勇。&br&&br&&b&3、 风险管理本质上还是管人。&/b&现在技术发达了,企业上了ERP,银行上了信贷管理系统,加上互联网,大数据横行。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变大了,贷款从网上手机上申 请,银行也用大数据建模型管理贷款。从原始社会的打架,到现代黑客战,类似于军备竞赛,反欺诈手段高明了,欺诈手段也升级了。信用还是要靠人与人之间的感 情建立的,银行与企业之间没有合作与感情,那么很难说风险管理就很强大。要让企业认为这个银行是值得尊敬的,是有血有肉的,是值得长期打交道的,而不是冷 冰冰的数据与模型。一旦大数据系统检测到企业数据指标不合格,立马停止授信额度,抽贷,断贷,逼死企业。这种大数据征信,防范了一时的风险,但是伤害了企 业。&br&&b&4、趋势。&/b&未来是不是银行都要变成互联网技术公司?我感觉传统的银行,人海战术,社区金融,身边的银行,小区银行,这种方式还是有生存空间的。隔壁王二狗要贷点款,填一堆报表,该网点客户经理到网上去录入一大堆数据,电脑自动到满世界去搜索一下王二狗的活动(微博发言、qq记录、大众点评,可穿戴设备数据库看看他几点起床、在哪里吃饭,在哪里活动,有没有出入不良场所,心跳多少,脉搏多少,健康几何),再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技术,给王二狗画一个像?一分钟后,机器说,能批多少多少?这种模式很快,速度快,效率高,机器学习,就是人给机器打工。甚至以后连信息录入的工作都不需要人工了,自助贷款机,的确,我们连身边的活生生的人都不相信了,反而要依靠机器才能认识一个人,王二狗人品如何,邻居说了不算,机器说了算,而且机器可以积累经验,增长智慧。一个审批人的经验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机器学习智慧的积累程度。&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cn/html//content_244175.htm&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自助贷款机亮相京城&i class=&icon-external&&&/i&&/a&&br&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了。&br&&br&借用一段时髦的话,“无信任不金融,互联网降低了金融准入门槛,但信任门槛永远在那里。金融的发展基础,是建立在“信任”之上,信任的门槛永远摆在那里,金融机构只有通过服务的方式取得客户信任,才有机会开展金融”。至于该如何获取信任,绝不仅仅是技术。&br&&br&信任必须依耐信息,但是海量信息不等于信任,就好像你关注并了解对方的每一个生活细节,对方不一定会爱上你!!!尊重、隐私、信用,这些才是金融的基石!&br&&br&一些贷款公司找来一些大数据科学家和互联网科学家,就说能够取代银行?但是我觉得,做自己能做的事,挣自己应挣的钱!!!&br&短期内,大家还不懂,跨界有红利,但是长期一定会均衡。&br&未来一定会有专业的征信公司,他们是大数据科学家和互联网专家,专门从事资信调查,不仅服务与信贷公司,还服务其他私人调查。当然是要收费的,而且会有很多家不同的征信公司,&b&这些科学家之间会互相竞争,导致价格维持一个均衡&/b&。由于模型一旦成熟,这些工作基本上边际成本很低很低,多查询一份,几乎是零成本。所以,这个行业未来,&b&一旦技术公司互相竞争,价格归零,最后得利的还是银行&/b&。银行不会自己去生产ATM,ATM厂商会竞争。ATM取代不了银行,而是银行应用了ATM。所以银行大可不必自乱阵脚,专业的事情,让专业机构去做。作为一个金融从业人员,我们不是要变成数据科学家,要做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服务活生生的人。&br&&br&&b&5、对政策法规要相当熟悉。&/b&做风险的很多时候要和法律打交道,而法律法规经常变化,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变化,就会导致很多业务翻新。例如,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核心是企业间直接融资渠道的逐步合法化、废除四倍利率上限标准、网络借贷平台担保的合法。大家可能不会太在意这个东西,但是,这个却极大的影响征信模式。这个司法解释,明确了企业借贷的合法性,而目前悲催的是企业之间的借贷未入人行征信而且技术上也不可能纳入!!!依靠征信系统的银行将无法掌握企业的实际负债情况。而且企业法人或负责人的个人借贷行为有可能需要企业承担责任,这一部分在企业的财务报表里无法反映,会增加银行授信调查工作的难度。&br&&br&&b&6、对政府办事流程要相当熟悉。&/b&公安、国土、房管、工商、税务、保险、证券、社保、邮政、金融、电信等部门。&br&&br&&b&7、要在银行干,必须懂得社交。&/b&很多人会说不善社交,于是躲在银行后勤做风险,而支行的风控要和客户打交道,就躲到分行去做风控,分行要和客户打交道,就躲到总行去,而总行呢,需要更多的管理与协调能力,无穷无尽的会议,与银监会政府沟通请示汇报,下去指导考察调研,讲话,出席活动,比基层更加务虚,很多课题只是牵头,具体都找研究所的科学家,那咋办,去做博士后吧,做课题,做风险模型,达成所愿,但是似乎又太冷门了。就好像本科找不到工作就读研,研究生找不到工作就读博。其实呢,要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领导能力,营销能力,交际能力。银行工作就这些,无论哪个层次的风险管理,都是,社交第一。风险管理,有的时候是很强调及时性。过时的信息没意义。体现着资料上的,都是历史信息,什么企业审贷资料。要像情报人员一样去了解信息,而很多谍报人员,都是社交高手。千万不要迷信技术。你说审查技术高,是神仙,掐指一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NO,不会的。你再牛逼,能比银行副总牛吗,老总的社交圈子广,国内国外到处飞,其实国内的商业圈子还是比较小,谁谁谁干了什么事,只有圈内人知道,再牛逼的信贷调查审查毕竟还在一个公 司基层,你的社交圈子决定了你看到的都是文本资料,静态资料。而重要的风险点,往往是从社交场合上观察打探到的。富人圈里传出来,某某某又在哪里投了个啥项目,失败了。层次不一样,看到的东西绝对不一样。所以千万不要局限自己,自作牢笼,坐坐井观天。银行的一切工作,无非就是风险和营销。很不对等的是,客户经理以及审批人员,都 在基层,而决定企业风险的是企业高管。由于这种生活社交的不对等,决定了我们的审批审查了解的信息都十分滞后。而审贷委员会的成员,稍稍能和企业老板一起 出现在一些社交场合,所以你会发现,有时候委员会会说一些新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审查人员是不了解的。有时候,行长说能放的贷款,审查人员是不会理解的。不要窝在办公室,埋头在一堆堆企业申报的材料里,做各种复杂的财务模型,搞来搞去,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好高明,发现了什么风险点。套用我以前老板说的,像个兔子在草丛里面打滚。PAPER WORK。没用的。站的高,才能看得远。所以有的时候,市场部老总调任风险总监,而不是风险经理提拔为风险老总。因为层次在那里决定了他的视野和高度已经远远超越了一个风险经理对风险的理解。&br&&b&8.看企业,管理很重要。&/b&风控这些年,见证大大小小数十个企业集团从兴旺到破产。多少富一代创业艰辛。多少富二代,接班短短几年,败光几十亿家产,负债累累,还锒铛入狱。屌丝不必不妄自菲薄。作为一个董事长,法人代表,要签署太多的合同,这些合同标的不小,创始人一路走来,从几千块的生意做起,商场上的猫腻,驾轻就熟。接班人则一不留神就陷入进退维谷。听谁的,谁可以信任,外面的法律顾问?托孤大臣?其中故事堪比宫廷戏。做风险控制有必要多看看历史书,例如《资治通鉴》。民营企业,要看实际控制人(真正的老板)家庭结构。创业团队成员的契合度。这些信息,要通过一次一次的接触,例如宴会细节,去感悟。&br&第一步是很重要,所谓人生的机遇,第一桶金。企业家,第一个成功案例做出来了,以后就是商业模式(所谓的故事)+资金(贷款、各种基金),在不同城市批量复制,扩张。短短几年,滚雪球一样,迅速做大。这个成功很简单,也很难。第一步很难,实现了“屌丝的飞跃”,很多企业家,搞了几十年,换了无数行业,一直在模仿,从来未超越。创始人,就是经历了无数个0,做成了1,有了这个起点,再招聘职业经理人,员工,就能从1,变成10,变成100。从0到1,其实需要的资金倒不是很多,从1到100,需要大量的资金。当然故事好了,自然有资金找上门。&br&反过来,从我们风险控制的角度看企业。看企业集团,就要从纷繁复杂的集团结构中跳出来,看到他的1在哪里?集团再大,一定有个主业,这个主业有什么风险?哪些因素会影响这个主业?主业一旦衰败,集团也不长久了。&br&企业家,往往从1到100,就上瘾了,总觉得老天特别青睐自己。比如做超市的,从第一个小超市,做成功了,复制,开了几百家店。这时候,感到飘飘然。既然做超市能从1到100,其他也可以吧(正是因为主业往往有周期,竞争,利润越来越薄,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从风险分散的角度,有必要多领域投资。但是如何实现成功转型,是个难题,运营通过高薪找来职业经理人就可以了吗?行业相关政府部门的关系招来公关经理就可以了吗?经理人做事和老板做事不一样,特别是转型,意味着创业,需要有一点理想,特别是适合那种一穷二白非成功不可的心态,而不是拿着高薪且待价而沽)!&br&通过这几百家店去融资,资金归集以后,投资房地产、4S店、进军不同的领域。其实转行,光有资金是不行的,无数个0投下去,未见得会做出个1来,而且现在做事的心态与当年做小超市的心态是不一样的(高富帅心态与屌丝心态)。而我们看到那些做出了1的,无不是,摸爬滚打,为伊消得人憔悴,历经无数失败才侥幸成功,创业往往输得起,从小做大,亏也亏不了多少钱。转行拿资金砸的,往往输不起,失败了,直接导致主业资金紧张,最后,资金链断裂,门店被其他收购,多年心血一场空。&br&先写到这里,有空再更新了&br&===&br&很多朋友留言,未能一一回复,本人近期将出版一本信贷业务与风险管理方面的小书,系统全面梳理一下,敬请关注。&br&====
做了十年银行风险管理,说说自己的体会。 (十年前年开始在中关村宇宙行做企业贷款,到监管三家地方小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下面写的很多都是多年工作一种思考与纠结,所见所闻所感,不成体统,没有正确答案,不会传授风控秘籍,只是想到什么写什么,也许都是…
我的毒舌症又犯了,开个群嘲吧。&br&&br&首先,稍有经济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单纯从金钱上计算,贷款买房然后拿余钱理财肯定比全款划算,而且贷款越多时间越长越划算。事实上,我的观点也一向是鼓励年轻人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贷款买房,不仅仅是从理财角度进行计算,而且适度的压力也可以催人奋进。&br&&br&然而我一定要突出“&b&条件适宜&/b&”这四个字。再多说一句的话,就是那些不分青红皂白张口就是“一定要贷款买房”“全款买房的都是傻子”的砖家们,全是xx。&br&&br&因为你们完全忽略了个体之间在理性和抗压能力方面的差异,把所有人默认为不存在任何心理波动的机器。你们也完全忽略了心理负担对现代都市人造成的重大影响,而以为每个人都有足够坚韧的神经去面对一切压力。&br&&br&我就认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身边有一个同龄的朋友,买房首付是爹娘掏的,当时其实掏的出全款,但爹娘的想法是“要给年轻人多一些压力”,只是给了首付,然后让他自己去还贷。我这个朋友其实人品很不错,但在赚钱能力方面确实算不得高明,每个月还贷压力不小,不断地换薪水更高但是更劳累的工作,然后在去年,诊断出抑郁症的一种——似乎是双向情感障碍?——颈椎也有不小的毛病。&br&&br&而在当代都市,类似的抑郁症发作并不少,压力过大还会带来各种其他的疾病隐患。这就是不管你怎么计算贷款买房多么多么好、都抵不过全款买房的一点好处:无债一身轻,心理压力小。如前所述,人不是机器,总会有心理上的舒适区,“这套房子已经完全属于我了不欠银行一分钱”和“我还得慢慢还银行二十年的钱”,对很多人而言,心理感受是大不一样的。而心理舒适,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生活质量。&br&&br&更何况,投资理财是一定有风险的,区别无非是风险的大小,央视打过广告的理财机构都能成为大骗子,你真以为你上下嘴唇一翻“拿余钱去理财年化xx”那么容易?&br&&br&所以,贷款买房很好,我再次强调&b&我鼓励大多数人贷款买房&/b&,&b&也鼓励大多数年轻人努力奋斗给自己压力,&/b&但不是百分之百对每个人都适合。如果你一向是个在压力面前容易紧张容易焦虑的人,如果你的健康情况本身就一般容易诱发神经类疾病,那么有条件全款买房,就是用金钱换取更好的生活质量,真的很亏吗?未必啊。赚钱的目的是为了生活得更惬意,而不是为了一边看着银行卡上冰冷的数字一边往嘴里塞安定。&br&&br&&br&&br&&br&最后说句题外话啊。贵知一向是个神奇砖家神奇成功人士扎推的地方,资产连七位数都达不到的成天教人如何财务自由用钱生钱,月薪连五位数都没有的成天教人职场成功学迈向高管之路,靠软文补贴房租的成天教人如何成功创业成为马云第二。年轻人上贵知,一定要注意甄别,尤其看到那些“想要学习更多扫二维码”“想要懂更多加付费微信群”的,最好多留个心眼。&br&&br&而对于一切“教你赚钱”“教你创业”“教你理财”“教你成功”的鸡汤,即便你实在忍不住眼馋要去读一读,也首先需要理清你自身的条件,你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你能承担什么不能承担什么。这个世界绝对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绝大部分的人都注定要归于平凡。坦然接受自己的平凡,坦然接受和自己的能力相匹配的欲望,一样有机会获得人生的幸福,总比眼红耳热以为自己是只鹰扑到悬崖边掉下去喂狼强吧?&br&&br&&img src=&/ba0e071634_b.jpg& data-rawwidth=&649& data-rawheight=&4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9& data-original=&/ba0e071634_r.jpg&&
我的毒舌症又犯了,开个群嘲吧。 首先,稍有经济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单纯从金钱上计算,贷款买房然后拿余钱理财肯定比全款划算,而且贷款越多时间越长越划算。事实上,我的观点也一向是鼓励年轻人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贷款买房,不仅仅是从理财角度进…
谢邀。&br&&br&我正在从重庆去成都的动车上。&br&&br&本来这周是不看知乎了。&br&&br&&br&&br&&br&你这题,这么说吧。&br&&br&&br&首先你要庆幸,你爸大部分借了银行贷款,不是全部借了高利贷。&br&&br&&br&因为现在高利贷一般是年息30%,你要是借100万,年息就是30万,那才是要命了。&br&&br&&br&银行利息呢,对于房贷一般是6%左右,对于银行借的70万,一年利息就是4.2万,至于小贷公司借的30万,一年利息是9万。&br&&br&&br&每个月所有利息就是1.1万。&br&&br&&br&&br&&br&然后我们来算你的总资产。&br&&br&&br&按银行估值顶峰70%算,你能贷到70万,说明你的车和房,总估值有100万以上。&br&&br&&br&你欠的所有贷款,正好100万。&br&&br&&br&&br&你如果没有其它资产,我建议你卖了房和车,正好还了债,一身轻松得从头开始。&br&&br&&br&&br&&br&如果你有其他资产,有个20万的话,可以把你手头的债盘活。&br&&br&&br&你先把车的贷款20万还了,然后把车卖了,按照估值,你的车可以卖近30万,然后你用这30万还高利贷。&br&&br&&br&这样你只剩下一个房贷和新的20万的利息。&br&&br&&br&都按银行利息的话,一共是每个月3500的利息。&br&&br&&br&&br&这我想你是可以负担的。&br&&br&&br&那房子就暂时保住了。&br&&br&&br&&br&如果再省一点,你可以把房子租出去,70万的房,一般租金在1500左右。&br&&br&&br&这样你住在店里或者公司。&br&&br&&br&那你每个月利息就只有2000了。&br&&br&&br&加油赚钱,按你目前一个月可以还一万多利息的赚钱能力来看,你用个6,7年,也差不多可以还清债务了。&br&&br&&br&&br&最后,祝好。
谢邀。 我正在从重庆去成都的动车上。 本来这周是不看知乎了。 你这题,这么说吧。 首先你要庆幸,你爸大部分借了银行贷款,不是全部借了高利贷。 因为现在高利贷一般是年息30%,你要是借100万,年息就是30万,那才是要命了。 银行利息呢,对于房贷一般是6%…
谢邀。&br&鉴于紧迫的不良贷款形势,最近找了很多检查和处罚通报来读。尽管这些内容都是事后行为且不乏推卸责任的动机,但是银行三查懈怠和长期的重贷轻管,无疑难辞其咎。&br&(在这里我把三查顺序倒过来叙述更方便反思,非信贷人员阅读不便还请见谅。)&br&一、贷后管理的懈怠。重贷轻管,贷后缺失一直是银行这个巨人的阿喀琉斯之踵。尽管商业银行普遍借助系统自动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预警,但对于复杂的信贷实务还远远不够。&br&去年有多笔业务在续做时才突然暴露问题——有的已经停产数月,有的股权转让公告良久,有的厂房推倒就等政府补偿。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可偏偏事实如此,这些企业不单每期的贷后都是一切正常,报表还一个劲累销售增长。在我看来内在原因是客户经理风险意识过于淡漠。上面这些案例中,把行长、科长、客户经理找来,有的出问题了还没去过企业,有的拿出另一套报表早已连年亏损,还有的直言企业之前承诺能拆钱还款于是他们“省事”不报。更为令人心寒的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行长和客户经理们依然是“企业说没问题”、“老板个人有实力”、“负责人承诺还款”诸如此类的论调,让我不禁怀疑本行近乎严苛的问责处罚制度是否仍然不够威慑。坦白讲,这样的人去化解不良我不放心,他们再报其他业务我更不放心。&br&二、贷中审查的局限性。作为一个审查人,我一直主张风险前置,审查人员一定要走到一线看实际的东西。关于这点我和历任领导都有过交流,他们都认同我的看法,但也都提出了同一个问题——自我保护。审查人工作强度摆在那里,支行两个月都没摸清的东西怎么指望审查人两小时搞定,现有模式下审查人主动走出去只能是分黑锅。所以更多时候只能借助各种间接信息帮助审查判断。&br&另一方面,是业务的后推力。有时相熟的客户经理来报业务,说到业务诸多问题时表示来自行长压力很大,我也会安慰他们平静看待,存量业务里还有更深的背景和更差的业务。&br&去年此时,一个业绩非常突出的支行报来一个新客户。乍一看财务、产能、产品还都过得去,但是恰好我当时业务不忙,又加之和支行私下关系很不错,就非常认真的做了这笔审查。这一细究,首先企业多头授信,他行业务使用的担保公司业内口碑不佳;第二企业经营理念有所偏差——该行业(上过某年315晚会)主要市场份额由大品牌占据,通过压低原料成本和贴牌外包生产盈利,低端市场存在大量假冒伪劣,这个客户不知名的品牌却定位一线的工艺与价格,很容易把自己拖死;第三企业2014年规划里有一个新的产品线投入,但是综合判断已经不再具备融资潜力,资金预计要出问题。综上,我找到支行行长,明确表示不建议介入。&br&显然好心没有好结果,支行又是找我领导、又是找大boss,顺带搬出政府背景,终于搞定了审贷会。写批复时,我和boss字斟句酌、据理力争,最终写成了条件授信。于是放款时又是一番麻烦,最终各退一步,在支行做出若干书面保证的前提下,发放了审批额度的40%。一年过去了,这业务还几天到期,就这40%妥妥的要变成逾期贷款。虽然终究可以借助政府背景收回本息,对那家支行而言这几千万也不算什么,但是我仍然有点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坚持。&br&这里说的主要是审查简单民企的例子,还有很多其他业务背景之复杂,是内部也要讳莫如深的。总之审查会受到很多的影响和局限,并不能够对信贷业务形成强有力的管理和制约。&br&三、贷前调查的误区。先简单说个自己当信贷员时的事。当时的支行长风格软弱,支行业务一直不如人意,后来某大boss以促发展的名义介绍过来一个中介。实际一接触,不仅不上银行的道,还满是五毒俱全那套“江湖气”。简言之,我找到科长和支行长陈述利害,几经反复终究顶住了上面的压力,没有和他们搅在一起。这个老板后来凭他那一套也是做得有声有色,各行不良贷款遍地,自己倒是赚得盆满钵满,豪车里的小姑娘“业务员”也是换了又换,听说现在已经嫌中介慢,玩资金去了。有几家支行的小伙子听说跟他走的近,其中一个传闻里有那么几件事,最终去年的时候辞职回家了。&br&我想说的是,无论何时信贷人员都要学会说不(这也正是我信贷启蒙老师对我说的第一句话,而我结算启蒙老师说的第一句是永远保管好自己的图章),哪怕你自觉人微言轻。行长出于自身价值的考虑不会轻身涉险。很多时候行长出去谈业务,或者各种关系找过来,不能在春风满面、觥筹交错间说出那句不行。信贷员不要因为一句“交给你办”就盲目的肝脑涂地,或者面对领导报喜不报忧、打掉牙自己咽,很多时候领导巴不得你找个冠冕理由拒掉。你顶个办事不利的锅,让领导在外人面前不失面子,算是为领导扛事。给领导做出一堆关系户不良贷款的,才是真正的天坑。&br&&br&&br&,午更。&br&&br&&p&目前问题贷款的爆发,银行自身是有很大责任的,甚至可以说是自食其果。银行业作为毛利润率很高的垄断行业,一直在媒体和社会上为大众诟病,但是繁华背后鲜有人提及的,是行业内部残酷的竞争环境。各大总行不断增长、细化的指标和大量跟风仿效的产品设计、营销模式,导致一线经营无序竞争、员工为指标疲于奔命。&/p&&p&市场上优质客户资源有限,对银行更不利的在于对真正资质过硬的企业,银行渠道融资并非首选。与各家银行不断做大做强形成对比的,是银行业在信贷市场、信贷客户培养方面的缺失。行长和客户经理们一边暗骂流失的客户忘恩负义,一面又去挖别人墙角。优质企业纷纷成为银行座上客,多头授信、过度授信,导致企业盲目扩张、多元投资,最终因投资失败或下行期银行抽贷而成为银行无序竞争的牺牲品。竞争力弱、不具备条件的小企业通过担保、联保,包装融资;融资壳、投机者们面对银行的放贷冲动,也纷纷投其所好。银行面对指标压力,又抱着羊群心理,为自己种下祸根。更可怕的是,银行指标采取增量考核,这意味着很多在上升周期吞下的毒果子,到了下行周期依然舍不得吐出来,收掉了有问题的企业,还要急忙在市场上找一个新的把规模补上,却难免是别人刚刚甩掉的包袱,陷入恶性循环。在这一片虚假繁荣中,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生产型、科技型企业,受限于资产规模、盈利能力与结算量,反而不能够满足银行的经营偏好而被拒之门外。&/p&&p&上面的吐槽负能量过大,实在缺乏管理层的战略眼光,令大牛们见笑,罪过罪过。还是说回业务老本行。短期流贷是授信最基本的品种,凭一份原料合同或贸易合同放款,受托支付、按季还息、一年到期还本。一个简单到不行的问题,什么样的生产或贸易,要恰好一年时间完成一次周转,回笼还款资金?所以说我们无论在合规性操作上如何完备,信贷资金在一年存续期的流向仍然是失控的。其他如票据、贸融,其实都存在贸易空转的问题,细节不必展开说了。&/p&&p&毕竟样本所限难免以偏概全,自己拢了拢这一轮问题贷款,发现问题贷款在资金用途上多少都是有瑕疵的。融资壳和短借长用自不必说,关联占款、副业投资也是比较好发现的,更容易放松警惕的,是所谓续贷和扩张性融资。续贷这件事,本质和借新还旧没什么区别,银行以此作为保留存量客户的有效手段,却极易忽视企业已无力全额还款的事实。这类企业要关注资产结构,流动性是不是都在靠银行授信支持,看一看结算流水还款资金是如何取得的。扩张性融资本质也类似,产能投入上去了,产品和市场怎么样?运营资金都靠银行来铺,资金链其实是很脆弱的。一旦市场变化,或是多头授信、民间融资出问题,正常贷款立刻就要出问题。话说到这似乎变成都不可以做了,目的仅是提示大家全面的关注可能的风险隐患。有问题的业务很多,每一笔都做成不良还了得?!客户经理和审查人员都应该学会掌握尺度,通过包括技术手段在内的各种方法控制风险。&/p&&p&稍带一句,做项目千万注重合规性,和政府打交道银行不单容易被忽悠,在行权时更是千难万难。最后,谁说项目贷款就不挪用了?&/p&
谢邀。 鉴于紧迫的不良贷款形势,最近找了很多检查和处罚通报来读。尽管这些内容都是事后行为且不乏推卸责任的动机,但是银行三查懈怠和长期的重贷轻管,无疑难辞其咎。 (在这里我把三查顺序倒过来叙述更方便反思,非信贷人员阅读不便还请见谅。) 一、贷…
可参考我的另一个回复:&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个人贷款一般应该如何选择贷款的额度、期限和还款方式?&/a&&br&&br&个人在选择贷款额度,品种和还款方式时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有三个:&br&&br&(1)偿债比例(Debt Service Ratio),即当期还款本息除以当期收入。以楼主的回复,每个月的还款额压力应该不大。&br&(2)收入的波动性:如果收入波动性比较强,可以考虑提前还款至少提前还一部分。&br&(3)机会成本:如果题主有其它的投资渠道,而且投资回报高于贷款利率的1.1倍,那么不建议提前归还贷款,而把这部分钱每个月拿去投资,这样可以获得投资收益。如果没有其它投资渠道,可以考虑提前还款。&br&&br&最后,想强调2点自己的看法,&br&&u&(1)负债特别是房贷是抗通胀的,和未来资产的上涨幅度比,你会发现付出的利息微不足道;&/u&&br&&u&(2)每月还贷也是一种强制储蓄的行为,你会发现如果不还贷,钱其实是很难存下来的(需要非常强的自律);&/u&
可参考我的另一个回复: 个人在选择贷款额度,品种和还款方式时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有三个: (1)偿债比例(Debt Service Ratio),即当期还款本息除以当期收入。以楼主的回复,每个月的还款额压力应…
这句话站在刘强东的角度,是正确的。但是站在一般创业者的角度,很可能是危险的。&br&&br&首先,来自银行贷款的资金成本,确实低于股权融资(风投)的资金成本。这是因为,贷款的资金成本只是利息而已;在利息付过以后,剩下利润的都属于自己。而股权融资,虽然不用付利息,但不管最后的利润是多少,估值是多少,都要按比例分还给股权所有者(风投),这样的潜在成本(或者对于风投来说,潜在回报)要高得多。其他答案也说了,风投或者任何类型的股权投资者不是傻瓜,他们承受的风险高得多,期待的回报也高得多,也就是说对融资者来说成本高得多。&br&&br&刘强东是已经成功的创业者。当初他为了融资,每稀释出去的1%股权,都让他的财富减少1%,这对于他来说是巨大的成本。如果当初这1%是借的贷款,最后还掉了,这只是减少了了他资产负债表上的一点点资产。&br&&br&但是,这里隐含了一个很重要的假设:&b&在创业的整个过程中,创业者始终能按时还掉贷款和利息。而对于大多数创业者来说,这实际上是个非常危险的假设&/b&。银行的贷款是必须按时还的;而风投的只有赚钱了才要求回报。为了按时还掉贷款,创业者必须1. 通过运营产生现金流;and/or 2. 通过其他手段融到资。而对于大多数创业公司来说,可能很长时间都不能通过盈利产生正的现金流;至于其他的手段,很可能还是会回到风投,所以会有许多创业公司为了偿还银行贷款,不得不接受糟糕的风投条款/估值来进行融资。而更多的创业公司,站不到盈利或者下一轮成功融资的那一天,为了还贷,把自己关门倒闭。&br&&br&作为成功者,刘强东已经度过了这个阶段。但是他的这个建议,并不适用于每个创业者。&br&&br&创业者选择贷款(或者借款之类的)融资,等同于把自己放在了风险投资者的位置上,只是投资的对象是自己的企业。但是,创业的风险承受能力,通常远低于风投。和所有选择一样,贷款和股权融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取舍,并没有简单的A&&B的答案。
这句话站在刘强东的角度,是正确的。但是站在一般创业者的角度,很可能是危险的。 首先,来自银行贷款的资金成本,确实低于股权融资(风投)的资金成本。这是因为,贷款的资金成本只是利息而已;在利息付过以后,剩下利润的都属于自己。而股权融资,虽然不…
&p&这事非常蹊跷,很简单的一个在银行理财登记系统里根本找不到的理财产品,却能堂而皇之的卖给私银客户,我看报道说,产品相关的文件上还有支行的章?&/p&&p&一个明星行长赌上了自己的职业生命,做这种注定会捅出大篓子的事,估计背后还有更大的黑洞。&/p&&br&&p&事件本身的分析,我看其它答主都说得差不多了,我就顺便科普一下,如何辨别银行理财产品的真伪吧。&/p&&p&买银行理财的时候,录音录相、看合同、看公章都是最基本的。&/p&&p&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终极大法:&/p&&br&&p&一、凡是银行理财产品,必有一个防伪编码,放在产品的说明书、或者是合同里。
&/p&&p&编码叫作——&b&理财信息登记系统登记编码&/b&,或者是理财登记编号、产品登记编码等等,类似的名字。&/p&&p&具体长这样:&/p&&br&&img src=&/v2-cb9abece9ec4d_b.png& data-rawwidth=&525& data-rawheight=&5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5& data-original=&/v2-cb9abece9ec4d_r.png&&&p&或者是这样:&/p&&br&&img src=&/v2-c6f2f4e65006caac1e20bcde93c1e278_b.png& data-rawwidth=&775& data-rawheight=&3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5& data-original=&/v2-c6f2f4e65006caac1e20bcde93c1e278_r.png&&&p&格式都是统一的:&b&14位编码,大写的C开头,后面跟着13个数字。&/b&
&/p&&p&我们把这个编码输入一个官方网站,可以查询到产品的登记信息,如果查不到,或者合同里没有这个编码,100%不是银行理财,别被忽悠了。&/p&&p&二.&/p&&p&这个能验真伪的官方网站呢,我以前也介绍过,名字叫中国理财网,网址是&a href=&///?target=http%3A//.c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n&i class=&icon-external&&&/i&&/a&&/p&&p&它是银监会同意建立的网站,由中国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算是非常权威的一个官方网站了。&/p&&p&跟大家说下怎么查:&/p&&p&打开官网,在下图蓝框那里输入C开头的14位登记编码,如果是真理财,就能查到详细的信息。&/p&&br&&img src=&/v2-d59d18a8db7e7de6c289cbea_b.png& data-rawwidth=&1045& data-rawheight=&6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5& data-original=&/v2-d59d18a8db7e7de6c289cbea_r.png&&&p&举个栗子,招行的朝招金编码是C7,我查询后,跳出一个产品介绍页面:
&/p&&br&&img src=&/v2-adf8adc2ca087_b.png& data-rawwidth=&1028& data-rawheight=&2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8& data-original=&/v2-adf8adc2ca087_r.png&&&p&点击名字,展开之后的详细页面长这样:
&/p&&br&&img src=&/v2-c972bd82ba4e97bec5352_b.png& data-rawwidth=&701& data-rawheight=&5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1& data-original=&/v2-c972bd82ba4e97bec5352_r.png&&&p&风险是几级、是不是保本保收益、收益是多少、在哪儿可以买到...核心信息全都标注出来了。&/p&&p&来这个网站查银行理财,既可以验真伪、又能看到最简洁、也最真实的产品说明。&/p&&p&一举两得了。&/p&&p&对了,用它还可以查近期的银行理财产品、以及对比收益率,很好的工具,收藏吧。&/p&&p&还可以分享到家族群...&/p&&br&&p&&b&微信公众号:越女事务所&/b&&/p&&p&&b&欢迎关注,感受金钱最大的善意。&/b&&/p&
这事非常蹊跷,很简单的一个在银行理财登记系统里根本找不到的理财产品,却能堂而皇之的卖给私银客户,我看报道说,产品相关的文件上还有支行的章?一个明星行长赌上了自己的职业生命,做这种注定会捅出大篓子的事,估计背后还有更大的黑洞。 事件本身的分…
谢邀 &a data-hash=&c41eea638e25c20df0e797& href=&///people/c41eea638e25c20df0e79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在云端& data-tip=&p$b$c41eea638e25c20df0e797& data-hovercard=&p$b$c41eea638e25c20df0e797&&@在云端&/a&。&br&&br&银行和企业这对欢喜冤家的故事真是一言难尽。在&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不良贷款大幅增加的根源到底是什么?&/a&中我说,银行与实体经济的联系不可谓不紧密,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再恰当不过了。具体到银行和单个企业的故事,前半段银行是拿着水晶鞋迫切寻找灰姑娘的王子,后半段银行发现找错了人。&br&&br&在经济上行期、行业景气周期里,企业经济效益好,快速扩张,贷款需求也最大。银行为了业绩纷纷给企业授信,这时的授信额度是有攀比效应的,有人给10亿,我也得给10亿。授信以后,银行客户经理还要公关企业启用授信,多用自家额度。如果单看一家银行,授信规模和企业实际需求都是相匹配的,但景气周期里的好企业所拥有的全部银行的授信规模相比自身需求简直就是天量。企业拿到贷款以后就扩张、并购、增产,于是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金融贷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