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划是不是将战略要地进行拆分

东北地区曾有18个省 ——中国百年行政区划整合轨迹--林萧子的博客--凤凰网博客
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东北地区曾有18个省 ——中国百年行政区划整合轨迹
& 东北地区曾有18个省
& &----中国百年来行政区划整合轨迹 &鸦片战争前,晚清政府在中国辖区内共设置了18个省五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共25个省级行政区域,到民国期间面对内外压力,原属内蒙和东北的热河、察哈尔、绥远为何单独建省?奉天省何时改为辽宁省?日军侵占东北成立伪满洲国后,原东三省曾经划出18个省,到抗战结束后东北缩减为9个省,沈阳、大连、哈尔滨、西安、青岛还曾是全国直辖市。抗战结束后全国为何共有66个省区? 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区划分整合,如何从53个省级行政区到目前34个行政区呢?东北何时从东北五省变为东北三省?欢迎收听都市广播本周日早7点半至8点半林萧编辑主持的老林说旧闻:东北曾经18个省 (参考文献书目见文下) & & 目前我国有34个行政单位,其中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个自治区。东北地区目前是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组成,不过这是现在的格式,在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东北地区一度出现了9个省。在建国以后,曾经的东北九省又恢复到了东北三省的状态。自清政府1907年在东北设立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之后,便有了东三省之称。但是,民国时期兴起的“缩小省区论”,东北地区因其特殊性成了这个理论唯一的一次践行。1928年,辛亥元老、国府委员宋渊源最早探讨缩小省区问题,并引发学界政界广泛回应。之后在1930年12月的国民党三届四中全会上,外交部长外交家法学家伍朝枢、陈铭枢各自提出缩小省区提案。提案联署者里包括国民党早期领导胡汉民、孙科、林森、戴季陶等要人。主张缩省论的各人主张之理由虽有不同,但不外有以下几点:推行地方自治,实现总理遗教;消除军阀割据;现有省区与地理形势不合,往往一省之内,山川风物迥异,经济状况亦大相径庭;小省区对于交通事业容易设计;打破各人长期固守的省域观念,扫除封建的地方观念加强彼此合作等等。而蒋介石政府从防止武人割据、克服尾大不掉之势考虑,也积极支持“缩小省区论”。一、伪满洲国时期东北曾经多达18个省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军陆续撤离以后,1.7万日本不到一年就占领了东北全境100多万的领土。那时东北还是吉林、辽宁和黑龙江三个省,即使加上热河,那也是四个省而已。日军占领东北以后,开始在寻找合适的代理人。在日军的威逼利诱下,早就退位的满清皇帝溥仪前往东北,为了重现祖宗的基业。1932年,溥仪出任满洲国执政,满洲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傀儡政权。 &满洲国建议以后,开始对东北地区进行重新区域划分。在此之前的东北三省被划成了18个省,一时之间省长到处都是。历史学者认为凡欲称帝者乃权力狂,总希望部下越多越好,他们不会精简机构,而是机构泛滥,省长部长一堆一堆,以满足权欲。这很有可能是溥仪的皇帝瘾又发作了,因为清朝当初就是18个行省。现在溥仪在满洲国也组建了18行省。在满洲国内部,省长的权力比市长大不了多少,召集省部级领导开会,总能坐上一大群人。不过到了日,在美国向日本投放第一颗原子弹后,苏联远东军区157万军队出兵中国东北,将日本关东军分割包围,在穷途末路的情况下,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军投降。至此二战完全结束,东北18行省也完全废除。 & &二、抗战后东北变成了9个省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政府对东北地区进行了新的区域划分,最初是现代地理学教育家胡焕庸的方案。日寇在东北任意划省,行政区划混乱,重划省份迫在眉睫。其次,作为长期沦陷区,缩省计划在东北推行可以较少考虑原有政府机关及地方势力的反对,不像内陆省份羁绊太多。国民政府分别为辽宁省、安东省、辽北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龙江省、嫩江省、兴安省,即把原来的东三省每一个省分成三个省。(安东省、辽北省原为辽宁省的一部分;松江省、合江省原为吉林省的一部分;嫩江省、兴安省原为黑龙江省的一部分)除了设置9个省外,在东北还设有三个直辖市,直属于行政院,分别是大连市、沈阳市和哈尔滨市,当时钱货币上都注明“东北九省流通券”。(当时全国有12个直辖市) 辽宁省(省会沈阳市,辖4市22县)省辖市:锦州、营口、鞍山、旅顺县治:渖阳、抚顺、本溪、海城、盖平、铁岭、辽中、金县、辽阳、复县、锦县、绥中、北镇、兴城、义县、锦西、盘山、新民、黑山、岫岩、庄河、台安注:1947年大连、沈阳二市升直辖市,直隶行政院;安东省(省会通化市,辖2市18县)省辖市:通化、安东(即丹东,又一说是省会)辽北省(省会辽源县,辖1市18县6旗)省辖市:四平。其中县治有现在归辽宁省开原、彰武、西丰、昌图、康平、辽源、法库、吉林省(省会吉林市,辖2市18县1旗)省辖市:吉林、长春松江省(省会牡丹江市,辖2市15县)省辖市:牡丹江、延吉合江省(省会佳木斯市,辖1市17县)省辖市:佳木斯嫩江省(省会齐齐哈尔市,辖1市18县2旗)省辖市:齐齐哈尔黑龙江省(省会北安市,辖1市25县1旗)省辖市:北安兴安省(省会海拉尔市,辖1市7县11旗)省辖市:海拉尔辽沈战役后从五省到三省不过1948年11月,辽沈战役胜利以后,中共中央对东北地区进行了重新划分。其中辽宁省和安东省合成了辽东省,辽北省和辽宁省的一部分改成了辽西省,合江省和松江省合并。截止49年10月1日建国前,东北地区一共是5个省,即辽东省、辽西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和松江省。(还有一说6省,热河)东北地区原来有九个省,怎么逐步变成了现在的三省?建国以后,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恢复东北三省的旧制很有必要。到了1954年,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再次更改了东北地区的行政区划。其中把辽东、辽西两省合并,然后组建新的辽宁省,原来隶属于辽东省的通化、辽源两市被划给了吉林省。原来的松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组成新的黑龙江省。至此,东北三省的格局再次出现,只是与原来的三省格局略有不同而已。从三省到十八省又到九省,最后再到三个省。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东北地区已经经历了沧桑巨变。在建国以后,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卡车、坦克、战机等装备均有东北地区生产。东北地区当时成了重中之重,也是我国必保的地区。 & &
& 民国时期的全国行政区域划分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曾设立六个行政大区,包括西南局、西北局、东北局、中南局、华东局、华北局,实行党政军一体化管理。但几乎没过多久中央对省一级行政区划也进行了调整。要把这个问题讲明白,还要从民国时期说起。  《我爱你塞北的雪》是一首在20世纪80年代广泛流行的歌曲并传唱至今。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民国时期,塞北与华北、西北、东北一样,是一个地理区域。热河、察哈尔、绥远加上宁夏,这四个民国时期新设立的省份被称为“塞北四省”。随着新中国成立初的行政区划调整,如今“塞北”一词在地理区划上已很少使用。那么,在民国时期,当时的中央政府都进行过哪些区划调整呢?  中国疆域的版图及行政区划基本是在清朝时期奠定的。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在其辖区内共设置了18个省(直隶、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江苏、湖南、湖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个将军辖区(东北的盛京、吉林、黑龙江和西北的伊犁、乌里雅苏台),两个办事大臣辖区(青海的西宁办事大臣和西藏的驻藏办事大臣)共25个省级行政区域和蒙古盟旗等。到了近代,随着列强的入侵和应对边疆危机,清政府有两次重要的举措。一是左宗棠在平定新疆叛乱和入侵的阿古柏的外来侵略者以后,1884年,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另一个是1885年中法战争后,鉴于台湾的重要地位,增设台湾省(1895年被日本割占,1945年抗战胜利后收回)。1907年,清政府又改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为奉天、吉林、黑龙江行省。  读者若仔细看一下清代的行政区划与今天的差别,直隶大致相当于河北,奉天相当于今天的辽宁。这样,除了抗战结束前以“公投”之名独立出去的外蒙古,以及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外,应该说与今天的行政区划已基本一致。说是“基本”一致,是因为除了疆域略有不同外,在区划上,还缺少宁夏和海南。如果再专业一点儿,还能发现青海、西藏是办事大臣辖区,内蒙古是盟旗。那么,这些不同很多就要追溯到民国时期了。  蒙地改省   热河、察哈尔、绥远这三个省对许多人来说,可谓是“熟悉的陌生省”,绥远抗战、热河事变、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等等近代史上的一系列名词广为人知,但对这三个省何时建立、何时消失等具体问题,许多人就未必说得清了。  从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图上不难看出,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省基本上在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的东(今天的内蒙古东部还包括东北三省的一部分)、中部,所以也就不难推测,这三个行政区的由来应该与中央政府的对蒙政策有关。清朝统治者在征服蒙古各部以后,一方面在中央设理藩院,作为管理蒙藏等少数民族的机构;另一方面,为分化蒙古封建主,防止蒙古各部重新联合为统一的武装力量,把蒙古各部按照满洲八旗制加以改造,创立了盟旗制度,并在蒙古各要地设置驻防将军大臣,监控和统辖各盟旗。早在清朝,热河、察哈尔、绥远均派有都统或将军驻扎。其中,热河都统驻热河(今承德),管治游牧蒙古,但关于城内汉人之治理,与直隶总督合议;察哈尔都统驻直隶宣化府(今张家口),管辖内蒙古察哈尔,关于汉人之治理与热河无异;绥远将军驻绥远城(今呼和浩特),管辖内属土默特。  到了清末,随着日俄对蒙古地区的渗透和侵略,因感到对蒙古地区统治的薄弱,各边疆大员便提出“移民实边”和蒙地改省的建议。辛亥革命后,沙俄乘机策动外蒙古藏传佛教首领哲布尊丹巴活佛和一些支持独立的蒙古王公发动叛乱,占领外蒙古全境,宣布从中国独立出去,建立所谓的“蒙古国”。1912年冬至1913年,外蒙古叛军在沙俄军事顾问和武器的支持下,不断窜犯内蒙古。内蒙古因面积狭长,地域辽阔又统治薄弱而不利于应对北方边疆的局势,这样,在内蒙古实行热河、绥远、察哈尔三部分“分而治之”的方案便从提议变为现实了。  绥远位于今天的内蒙古中部,山西北侧。自古以来即为兵家必争之地。清代时,绥远属漠南蒙古的一部分,乾隆四年(1739年),清政府于归化城东北筑绥远城,设绥远城厅,为绥远将军驻所,绥远也因此得名。1912年10月,有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士官三杰”之称的张绍曾出任绥远将军,当时正值外蒙叛军分三路南侵,张绍曾指挥三路军队迎敌,打退了入侵叛军,为维护边疆立下战功,时任大总统袁世凯还授予他陆军上将、勋三位秩爵和一等文虎章。热河,位于目前河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地带。热河历史悠久,但它的崛起却是在清朝随着避暑山庄(也叫热河行宫)和外八庙的兴建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热河以水得名,因流经承德市的武烈河,上中游有温泉注入,严冬时节,清泉脉脉,雾霭蒸腾。乾隆曾有“荷花仲秋见,唯应此热泉”的诗句。此地因“去京师至近,奏章朝发夕至”的优越地理条件,清初设热河总管衙门,嘉庆十五年(1810年)升为都统,隶属直隶省管辖。热河处于蒙古、西北、东北之间,战略地位至关重要,很多地方官员从巩固边防的角度就曾建议热河设省。日,北洋政府任命熊希龄为热河都统。熊经过认真的考察后,在1913年4月致电中央政府,提出了《热河改建行省议案》。他认为,热河建省可巩固内蒙古地区,控制外蒙局势。  “察哈尔”之名源于蒙古察哈尔部。康熙十四年(1675年),察哈尔部首领布尔尼举兵反清,被清廷镇压后,将其余部迁到宣化、大同以外,收编为察哈尔八旗,察哈尔八旗的游牧地就形成了察哈尔地区。察哈尔地区地域辽阔,水草丰美,清朝政府这里设有许多马场、饲养牛羊,以满足军队、皇室、王公大臣们的马匹、肉食、乳制品的需求。察哈尔地处东北、外蒙、京师之间,辛亥革命后,在外蒙被沙俄操纵、东北地区军阀势力强大且日本侵略势力较强的情势下,战略之要不言而喻。  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了加强对内蒙古地区的统治,他一面通过蒙古待遇条例和加封晋爵等措施笼络蒙古王公贵族;一面继续沿袭清政府分割统治蒙旗的政策,接受熊希龄等人建行省的建议。日,根据北洋政府教令第九十三号公布,明确规定热河、察哈尔、绥远三个特别区,并设置都统管辖。特别区虽无省的名分,但实际上却相当于一个省,都统掌握军政民政大权。当时《东方日报》评论道:“都统职权本不亚于督军、省长,不过因特别区缘故,沿用旧时名称而已”这对于当时稳定内蒙古动荡局势,稳固北洋军阀的统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北方边疆局势不但没有安定下来,反而恶化,除了原有俄国势力外,日本又开始要求所谓的“满蒙区域特殊利益”。外来的威胁使国民政府更加意识到塞北地区的重要性,须在北洋政府设立特别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统治。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以《建国大纲》中仅有省治,并无特别区之规定,建议将热、察、绥三个特别行政区改省。于当年9月17日正式将三特别行政区改为省。这样,内蒙古这个地域名称就在此进程中被逐步取消。  1928年,国民政府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作为国家区域治理的基本手段,重新对地方行政区划做出调整。1928年将热河、察哈尔、绥远三个特别行政区改建为省;将直隶省改名为河北省;1929年改奉天省为辽宁省,将北平作为政府直辖市。此外,最重要的还有甘肃分省和西康设省。  清朝在青海设西宁办事大臣,民国元年(1912年),改西宁办事大臣为青海办事长官,后又改为蒙番宣慰使,隶属甘肃省政府。1914年英国侵略者策划的西姆拉会议提出,将青海全区划入西藏,遭到国人的强烈反对。  与青海同时从甘肃分出建省的还有宁夏。甘、宁、青分省设治,既有抵抗外国侵略之意图,也有各方政治斗争的因素。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甘、宁、青地区为冯玉祥势力掌握。而冯玉祥、蒋介石均有将宁夏、青海分省之意。冯玉祥于1924年10月发动北京政变后,北京临时执政府任命他为西北边防督办兼甘肃省督办。冯玉祥为保存实力,计划以陕、甘地区为根据地,积蓄力量,徐图再举。甘肃省回族人民亦由于宗教的维系,西北军当局深恐处理不当会引起回、汉矛盾影响西北全局。所以冯玉祥想将宁夏、青海地区从甘肃省分出、划分为两个独立行省,这样就可以由中央政府重新任命省主席等官员,从而合法地把西北军势力打进去。是西北军与甘肃回族军阀政治斗争的产物。而蒋介石为防止武人割据、克服尾大不掉之势,在各省间制造互相牵制,也表示同意。  西康设省   西康位于四川西部,地处川、滇、青、藏之间,是青藏高原连接内地的过渡地带,扼四川入藏的交通咽喉,地理位置相当重要。1904年英帝国主义入侵西藏,当时建昌道道员赵尔丰向四川总督锡良建议,把川边各土司、呼图克图等管辖地方改设县治,划为行省。宣统三年(1911年),傅嵩言府建省,并为这个拟议的行省取名西康。但是,当该奏折上递时,四川保路运动进入高潮,川省秩序已经大乱,不久清政府即宣告垮台。但西康这个名称被沿用下来。于28年设省。     抗战时期至战后的1947年,先后出现了三个较有代表性的具体缩省方案,分别是现代地理学教育家胡焕庸、张其昀及洪绂提出的方案。其中,胡焕庸的方案是民国时期缩小省区的第一个具体可行计划也是唯一一次实践。东北沦陷日久,日寇在东北任意划省,多时东三省曾被日寇划为19省,行政区划混乱,重划省份迫在眉睫。其次,作为长期沦陷区,缩省计划在东北推行可以较少考虑原有政府机关及地方势力的反对,不像内陆省份羁绊太多。依该方案,原先一省,缩为二至三省,东北三省缩为9省。全国共计缩为66省区,内地18行省计缩为48省,另比如陕西,八百里秦岭与大巴山将全省阻隔为陕北、关中、汉中三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文化区,三区气候人文风俗迥异,可将之分为榆林、关中、汉中三省;又如河南分为黄定、汴南、伊洛三省等等。  1945年9月,国民政府公布了内政部制定的东北划为九省案,该方案以合并伪省为主。然而东北九省划分之实际效果如何?是否真正改善了因省区面积过大而造成的治理不便?历史都没有给其检验成效的机会。待新方案公布时国共两党在东北的激战已持续一年多,国民党所划的黑龙江、嫩江、合江、兴安等省及哈尔滨特别市都在中共控制之下。随着国军东北战局不利,收缩退守到几个孤立大城市,东北缩小省区的实践也就变成了泡影。这样,1947年国民政府名义上统辖江苏(镇江)、浙江(杭州)、安徽(安庆)、江西(南昌)、湖北(武昌)、湖南(长沙)、四川(成都)、西康(康定)、福建(福州)、台湾(台北)、广东(广州)、广西(桂林)、云南(昆明)、贵州(贵阳)、河北(保定)、山东(济南)、河南(开封)、山西(太原)、陕西(西安)、甘肃(兰州)、青海(西宁)、辽宁(沈阳)、安东(通化)、辽北(辽源)、吉林(吉林)、松江(牡丹江)、合江(佳木斯)、黑龙江(北安)、嫩江(齐齐哈尔)、兴安(海拉尔)、热河(承德)、察哈尔(张家口)、绥远(归绥)、宁夏(银川)、新疆(迪化)35个省(括号内为当时省驻地),还有南京、上海、北平、天津、重庆、大连、哈尔滨、汉口、广州、沈阳、西安、青岛12个中央院辖市(即直辖市)和西藏(拉萨)地方。
& &1949年新调整 &在解放战争后期,为适应进军形势,根据不同的情况,中共开始在被解放地区对旧有省级行政区划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和调整。1948年辽沈战役胜利后,东北全境解放。东北人民政府在民国时期东北9省及热河省的基础上,于4月21日公布5省(又说6省)4直辖市1行署区的新行政区划,即辽东、辽西、吉林、松江、黑龙江、热河6 省;沈阳、抚顺、本溪、鞍山4 直辖市并设立了旅大行署区。此前,在日于乌兰浩特市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辖区为今内蒙古的东部地区。1949年5月,华北完全解放。华北人民政府于1949年7月召开会议通过关于变更华北行政区划等决议,撤销冀东、冀中、冀南、冀鲁豫、太行、太岳、太原等七个行政区,以旧省界为基础,并照顾到经济条件、历史关系及自然条件等划分为河北省、山西省、察哈尔省、绥远省,并于鲁西南、豫北、冀南衔接地区成立新的平原省。据曾担任过平原省委机要处秘书的李振华回忆,中央决定成立平原省,主要基于几个原因:一是这一区域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当地的敌特、土匪和反动会道门等反革命残余势力亟待肃清。二是黄河横贯该地区,堤防极不牢固,治理黄河成为当务之急。同时,该地区的工农业生产遭受战争严重破坏,需尽快让老百姓过上安稳生活。1949年5月华东解放区根据长江南北新老解放区的不同特点,决定原江苏、安徽2 省暂不恢复,以长江为界分设置苏北、苏南、皖北、皖南4个行署区。这样,截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一共有49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30个省:河北、山西、平原、察哈尔、绥远、辽东、辽西、吉林、黑龙江、松江、热河、山东、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西康、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2个直辖市:北京、天津、沈阳、鞍山、抚顺、本溪、上海、南京、武汉、广州、重庆、西安;5个行署区:旅大、苏南、苏北、皖南、皖北;1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l个地方:西藏。
& 新中国成立时省级行政区最多时达53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全国各地情况复杂,对省级行政区划的调整较为频繁。四川全省直到1949年12月解放。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撤销四川省,设立川南、川北、川东、川西4个行署区。原西康省的昌都地区,民国时期实际上受西藏地方政府控制,解放军在1950年10月取得胜利的昌都战役“是解放西藏的淮海战役”,不仅使昌都地区得到解放,还为和平解放西藏创造了政治条件。日,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由政务院(后来的国务院)直接领导。在纳入西藏自治区以前,作为省级单位存在。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签字,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西藏和平解放。西藏作为省级单位,仍称西藏地方。这样,原来的49个省级行政区到1951年达到53个,成为历史最高点。1952 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7 次会议决定恢复安徽省和四川省。撤销皖北、皖南、川东、川西、川南、川北人民行政公署。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了《关于调整省区建制的决议》。决议认为,“鉴于大规模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即将开始,平原省缺乏经济中心城市,而河南、山东两省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中又都需要恢复原来建制,决定撤销平原省建制”。日,平原省被正式撤销,新乡、安阳2 市和新乡、安阳、濮阳3专区及东明县,共31县划入河南省,把菏泽、聊城、湖西3 专区及25 县划入山东省。作为我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短的省份,平原省只存在了三年零三个月。这次决议还决定撤销察哈尔省,把察北、察南专区16 县及张家口、宣化2 市划入河北省,把大同市及雁北专区所辖13县划入山西省。 撤销苏南、苏北行署区,恢复江苏省, 南京直辖市改为江苏省辖市,并定为省人民政府驻地。 日经政务院批准,将松江省属哈尔滨市。同年11 月新疆迪化市更名为乌鲁木齐。1954 年4月中央决定撤销绥远省建制,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54年,中央在撤销六大行政区的同时又对省级行政区作了调整。辽东、辽西两省所辖区域在地理位置上互相依靠,经济联系密切,合并后恢复辽宁省,同时将辽东省的通化、西安(今辽源)2市及东部11 县以及辽西省的四平市及梨树、双辽两县划入吉林省;松江省与黑龙江省唇齿相依,历史上也属于同一行政区域,合并为黑龙江省;宁夏省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域调整后,因面积比较小,也被撤销,与甘肃省合并。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哈尔滨、长春、武汉、广州、西安、重庆等11个中央直辖市,均改为省辖市。撤销西康建制1955年3月,国务院第 7次全体会议决定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委会,同时决定将原中央直辖的昌都地区划归西藏自治区筹委会管辖。同年7月,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决定撤销热河省,其行政区划分别并入河北、辽宁两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撤销西康省建制,其行政区划金沙江以东地区划归四川省,金沙江以西地区划归西藏自治区筹委会管辖。20世纪50年代末60 年代初,依据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我国先后又组建了4个省级民族自治区,相应地引起已有省制又发生一些变革。1952年9月。1955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审议批准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以原新疆省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新疆省建制取消。57年7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决议,以原宁夏省行政区域为基础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广西省1958年改为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将“僮”改换为“壮”。日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1958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定直辖天津市改为河北省辖市。1967年又恢复天津直辖市。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省制又有若干变化。1983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转了《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决定对海南岛亦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政策。随后开始酝酿在海南建省。日,海南省人民政府成立,将原属广东省的海南行政区和西沙、南沙、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划归海南省管辖。 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管辖原四川省的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所辖行政区域。日香港回归,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日。澳门回归,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划中又出现了两个特别行政区。 这样,就形成了现今的34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4个直辖市:23个省,5 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参考:2015年《人文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省份整合高潮》《东北曾经9个省》。鲍海燕:《论袁世凯设置内蒙古三特别区的启示》;吴忠礼:《民国时期宁夏再设省》;刘国武:《西康建省论》;黄昊:《国民政府时期关于缩小省区的探讨与实践》)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60后,资深媒体人、节目主持人、记者、高级编辑.从学生到老师,从部队到地方,经历不少,发表作品不少,获奖不少.徘徊于现实与梦幻,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足踏大地,仰望星空。愿做一个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的情人。本博客为一个生者为逝者所做。联系方式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填充透明度: {{
fillOpacity }}
透明度:{{
opacity }}
线条宽度: {{
图片URL地址
图片描述文字
特别感谢: 提供历史地图接口
特别感谢:,
《》第一版,(台北,2002年9月)查看: 111759|回复: 19
最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后方案,省级行政区共50个,看看你在哪个省?
本帖最后由 hacker 于
18:53 编辑
最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后方案,省级行政区共50个,看看你在哪个省?
最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后方案,四川一分为三省级行政区共50个
& & 本方案按照国家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戴均良司长提出的“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创新市制,乡镇自治”原则,对现有省级区划进行调整。
  具体方案是设立1都,5郡(系直辖市)、37省、5自治区、2特别行政区。即在原有34个省级行政区的基础上,增设16个省级行政区,使我国的省级行政区总数达到50个(图见附件一)。
12.JPG (82.16 KB, 下载次数: 1106)
16:17 上传
建议方案的调整思路是:
  1、力求使重新划分后的省级行政区面积、人口相对均衡,区域版图完整紧凑。
  现行行政区划的四川、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辽宁、陕西等省区,人口较多,有几个大省的人口甚至超过了英、法等国,现将其进行拆分。按此方案调整后,各省份除山东、河南外人口都保持在5000万人以下(河南5358万人,山东约5084万人)。现行行政区划中,新疆、内蒙古、甘肃三个省区面积过大或过于狭长,建议进行拆分。现行行政区划中的河北省,环绕京、津,即不利于河北省的省域综合规划,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北京强大辐射能力的发挥,还有一些局部地区的区划现在很不合理,也应做出适度调整。按此方案进行调整后,各个省级行政区的区域版图更加完整紧凑,各省级行政区域的长宽比例均不超过3∶1。
  从行政区划组合结构上来说,我认为各行政区如果能够呈蜂窝状排列,就能更加充分地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也使行政区内各市县到省会之间的距离都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这样就可以在交通、通讯等方面大大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目前,世界主要国家中最接近这种模型结构的是法国的省级行政区划(非大区级行政区划),我国由于幅员面积较大,各地自然及人文条件相差悬殊,不可能在全国应用这种区划模型。现行行政区划中仅在中原地区能够体现出这种模型结构(图见附件二)。
  我的行政区划建议方案,在认真考虑了面积、人口、自然地理环境、经济、交通、历史沿革等因素的基础上,也力求接近这种理想的区划模型结构。从建议方案地图中可以看到,中原地区各省(黄河长江下游及南部沿海地区)基本呈蜂窝状排列,而且都能以一个较大城市形成一个高度结合的综合经济地域(图见附件三)。
  2、力求使新的行政区划能够适应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此建议方案可使一个省级行政区以省会(首府)城市为中心、以其他中型城市为辅助、以现有铁路、公路及水运交通网络为框架形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政治、经济、文化综合区域。原有的省会城市均能较好地发挥地域中心城市的作用,全部保留作为新区划的省会。在原有的省会城市的基础上,将齐齐哈尔、通辽、青岛、新沂(或连云港)、阜阳、襄樊、宜昌、桂林、梅州、湛江、达州、宜宾、张掖、阿克苏等城市确定为省会城市,建立新省,重点培植以这些城市为中心的综合经济区域,使这些中心城市与原有省会城市一起构成中国的地域中心城市网络,以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兼顾中型城市即二级城市对周边市县的辐射作用。在新省会选址问题上,重点考虑新省会城市的水源、交通、人口和经济规模等方面因素,以能够在较大区域内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的中型城市作为首选。比如将新沂、梅州、宜宾、张掖、阿克苏等城市确定为省会城市,而未将与之邻近且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徐州、汕头、西昌、酒泉、库尔勒等城市确定为省会城市,则主要是从水源、交通等方面进行考虑,以期为新省会城市的长远发展带来有利的影响。从交通线路平衡的角度考虑,原来京沪线上省会级城市有5个,京广线上省会级城市有6个,而京九线上省会城市只有北京和南昌,现在选择阜阳作为省会,将深圳升为直辖市,使这一线上的省会级城市达到4个,使原来三线不平衡的局面多少有些改善。
  此建议方案希望能够通过对省级行政区划的调整,达到促进贫困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上述新确定为省会的城市除青岛外,其所辐射的地区,与其邻近地区相比,均为相对贫困落后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独立建省,定将有利于中央对这些地区采取倾斜政策进行重点扶持,从而推动这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此建议方案关注了地域文化方面的因素。对于客家人及客家方言的主要分布地区粤东、赣南、闽西地区,建议单独组建一省(初定名为梅汕省),既可利于这一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可利于保护以客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民俗文化遗存。对内蒙古、甘肃、新疆、陕西等省区的拆分,也在相当程度上考虑了地域文化差异的因素。
  3、严格把握直辖市标准,有限度地增设直辖市。
  我建议的增设直辖市的城市标准是:
  ①城市GDP规模和市区人口规模应均位于全国前20位以内。
  ②具有一定的地域独立性,同时不能成为2000万人口以上区域的交通中心。
  ③具有广及数省的经济辐射能力。
  ④非现行区划的省会城市。
  ⑤与现有直辖市或省会城市保持一定的距离。
  对于有人建议将沈阳、武汉、广州、青岛、西安、南京等较大的城市改设为直辖市的想法,我不赞同,理由如下:
  ①这几个城市与周边地域结合的过于紧密,如果改设直辖市,会使这几个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受到限制。
  ②如果把这几个城市设为直辖市,其辖区范围若与天津、上海相当,则无法在城市外围地域重新确定省会级中心城市,也无法把这些城市的外围地域划入别省;若设立的直辖市的辖区范围与重庆市相当,则又与省的辖区范围没有什么区别。故建议仍以沈阳、广州、武汉、青岛、南京、西安等城市为中心设省。
  ③现有省会城市如果改为直辖市,必然涉及省机关、工作人员的大规模迁移,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家属也要进行工作调动,这将给中央和地方财政造成沉重的负担,也会由此引发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如果按我的方案少量增加省份,只会有少部分人员调动问题,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④对于有些人所持的设立直辖市可以刺激经济发展的理论,我认为是错误的,这种所谓理论完全是计划经济思维方式的产物。如果说设立直辖市确实刺激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加快发展的话,那么这种发展也是以其邻近地区经济的减缓发展为代价的,有“劫贫济富”之嫌。
  4、力求通过最小的调整辐度达到最佳的调整效果。
  此建议方案尽量保留原有的省级行政区划界线和原有省名,只对个别边缘县市进行调整。大家从图上可以看到,我的方案中,保留的省界占省界总长度的三分之二以上,新建省区的面积也只占全国面积的34%,不会对全国的稳定造成太大的影响。对于上海市、山西省、吉林省、浙江省、海南省、XiZang自治区、青海省以及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等一级行政区,分别从地域独立性和政治、历史等方面考虑,都保持原有区划不变(图见附件四)。
  5、希望利用区划调整的机会对行政区划称谓进行规范。
  省级行政区划称谓保留原有的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三种称谓,对于“直辖市”,建议采取旧名新用的办法,将其改称为“郡”或“都”,其辖区范围内如果有较大居民点,仍可设“市”,避免了原来行政区划中央直辖市、省直辖市和地级市、县级市难以区分的尴尬,也解决了直辖市辖区内较大居民点不能再设市的问题。
  现属民族自治区的民族自治州、盟、县划归省管辖后仍保留民族自治制度,保留自治州、盟、自治县的称谓。
建议方案的具体调整办法是:
  1、北京及周边地区:
  对于北京、天津以东、以北的秦皇岛、唐山、承德、张家口4个地级市以及京津中间所包围的隶属于河北廊坊的、大厂、香河3市县,我建议划归北京,组建一个首都特别行政区――北京都,这样可有利于北京大都市辐射作用的发挥,促进京北、京东这一带相对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为实现区划版图的完整,将天津蓟县也划入本行政区。原北京直辖市在行政级别上或领导级别上往往要高于其它行政区,但其区划范围偏小,与高配的行政级别很不相称,如果按这样的方案进行调整,北京都的面积达到1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00多万,其作为首都行政级别高于其它行政区就显得顺理成章了。原设在河北省境内的部分中央直属单位及北京市属单位(如北戴河、最近迁到曹妃甸的首钢等)也摆脱了飞地状态的尴尬。在这一地区的划分上,我也曾考虑过将河北北部四地级市及京津中间三市县划入天津成立一省(渤海省),但其外形很不完整,不便于进行统筹规划,也会限制北京强大辐射作用的发挥。我也曾考虑将这四地级市与相邻的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进行整合,重新组建新省,但在这一地区又很难找到足以带动万人口地域的中心城市。秦皇岛因过于靠近沿海,对内陆地区的带动作用不足;张家口因在北京的主要供水河流永定河的上游,如果定为省会,必然导致城市规模扩大,夺取京津的城市水源;唐山距京津过近且交通中心地位不突出;其它如承德、赤峰更难具备省会城市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最终还是觉得把这4市直接划入北京显得更合理而且易于操作。
  2、增设大连、深圳两个直辖市:
  直辖市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对于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直辖市的设立,应该持谨慎的态度,不能一哄而上。我的意见是只增设大连、深圳两个直辖市(改称为郡)。根据2004年中国内地城市GDP排名,前20位城市是:上海、北京、广州、苏州、深圳、天津、重庆、杭州、无锡、成都、青岛、宁波、大连、武汉、南京、沈阳、哈尔滨、佛山、石家庄、济南。这些城市中,符合前文所述直辖市设立五条标准的只有大连、深圳两市(大连市户籍人口超过268万,深圳市户籍人口165万,若包括暂住人口在内,其人口规模超过1000万)。其它几个非省会城市苏州、无锡、宁波、佛山因城市人口规模不足或距现有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过近而不能入选,青岛则因有一定的辐射范围而适合做省会不适合做直辖市。对于原行政区划中的重庆直辖市,我觉得很不妥当,建议划小区划范围。
  3、东北地区:
  在东北地区北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地区以齐齐哈尔为中心可形成一个省级区域,可以以齐齐哈尔为省会组建一省,因横跨大小兴安岭,并包含兴安盟大部分地区可名为兴安省。考虑到哈尔滨的城市辐射作用远大于齐齐哈尔,而大庆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辐射能力更弱,故将大庆市的林甸、杜尔伯特二县划入兴安省。这一省的设立在相当一部分区划专家及爱好者中基本已形成共识。通辽、赤峰一带的归属问题,却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民国时期,此地曾归热河省和辽宁省管辖,新中国成立后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曾有一段时间将这一地区分别划入吉林和辽宁,区划格局也不够理想,但若不将通辽、赤峰一带从内蒙古划出,则又破坏了整个东北经济区域的完整。所以我建议将此地区划出单独组建一省(暂定名辽北省),虽人口偏少(796万),但仍多于现行区划的海南、宁夏、青海、***等省区。如果肯于打破吉林省的完整,也可将吉林省白城市所属市县划入(这样人口可达到995万,面积可达到196163平方公里)。
  4、胶东地区:
  胶东地区的中心城市非青岛莫属,青岛的城市辐射范围完全可以囊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4个地级市及日照市的部分地区,在此建议以青岛为省会设立一省,而不应设立直辖市。
  5、淮河流域:
  对于淮河流域,有很多人的意见是以徐州为省会设立一个省,我不赞成这种做法。因为如果要重新分省,分解人口大省是必要的,而这一地区的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四省均为人口大省,若只在此以徐州为省会增设一省,这一地区各省的人口仍然偏多。且徐州城市交通地位虽很重要,但属严重贫水城市,发展后劲不足,我觉得不适合做省会。在这一带,新沂是苏北新发展起来的城市,又有京沪高速公路经过,交通地位不逊于徐州,有沭河穿城而过,西约20公里又有沂河流过,水源条件要优于徐州。阜阳是京九线上的重要交通枢纽,附近有颍河经过,虽水质较差,但水源条件毕竟强于徐州。我的意见是在这一地区以新沂和阜阳为省会分别设立两省(暂定名为沂河省和淮阳省),以有效分解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四省的人口规模。即使这样划分,山东、河南二省的人口仍然超过5000万,江苏省及新增设的二省的人口也接近5000万,在全国仍属人口大省。
  6、豫鄂交界地区:
  对于河南、湖北交界地区,有人提出以信阳为省会建立一省的方案,但我以为,若在此二省交界地带建省,以信阳为省会不如以襄樊为省会更好。信阳的交通中心地位受到同在京广线上的郑州和武汉的制约,且京广线上已有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5个省会城市,不宜再在这一线上增加新的省会城市。所以我的意见是这一地区以襄樊为省会建立新省(暂名为汉江省),辖区基本包括襄樊市、十堰市、南阳市及随州市(广水除外),这样就可以有效疏解京广线的交通压力。并可使各省会城市错落排列,以尽量减少省会辐射区域的交叠与空白。
  7、三峡地区:
  在三峡地区建省的意见早就有人提出,但后来设立了重庆市,基本取代了三峡省。但重庆直辖市并未包括整个三峡库区特别是距三峡坝址不远的宜昌市。作为管理三峡库区的省会城市,宜昌位于三峡水坝附近,远比用重庆管理三峡库区更为合适。现在要重新分省,在三峡地区增设一省又似成必然。我建议在这一地区以宜昌为省会建立三峡省,同时相应缩小重庆市的管辖范围,同时因有枝柳铁路方便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与宜昌之间的交通,所以我觉得应将以上二市州纳入三峡省。
  8、湘黔桂粤交界地区:
  在这几省交界地带,湖南省会长沙偏于东北,广西首府南宁偏于西南,贵州省会贵阳又略偏西,在其间自然形成了以桂林为中心的一块较大的远离各省省会的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壮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区内中西部地区,东部的桂林、贺州、梧州、玉林、北海及贵港市的部分地区壮族人口比例较低,居民以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为主,建议将上述地区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划出,与相邻省份的远离省会地区共同组建新省。桂林市以前曾为广西省的省会,与附近各省会城市距离适中,文化旅游资源也较丰富,建议在此以桂林为省会组建一省(暂名桂林省或广北省),辖区包括广西桂林、贺州全部及柳州北部三县,湘西南永州全部及邵阳、怀化的部分地区,同时也可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天柱、锦屏、黎平、从江四县划入。另外,在广西、广东交界地区以湛江为省会组建一省(暂名为广南省),辖区包括广西梧州、玉林、北海和贵港、钦州的部分县市,广东的湛江、茂名、阳江及云浮的罗定市。设立此省,可加大梧州一带与沿海的联系,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9、粤闽赣交界地区:
  粤闽赣交界地区的梅州、河源、赣州及龙岩西部地区基本为客家人聚居地,潮州、汕头、揭阳、汕尾为闽南语潮汕方言区,建议在上述地区以梅州为省会建立一省(暂名为梅汕省)。有一些区划专家和爱好者都赞同在这一地区组建一省,但有人提出以汕头为省会。我觉得,就这一区域来说,经济上汕头确实比梅州更强,但其位置过于偏南,而梅州是客家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城市,而且更接近这一区域的地理中心,同时以梅州省会也比以汕头为省会对腹地的拉动作用更强,所以我的意见倾向于以梅州为省会。此地区另一个较具有竞争力的省会候选城市是位于梅州以西不远居于宽谷之中的兴宁,不论是选梅州还是选兴宁,都将有利于带动内陆地区特别是赣州等地的经济发展。
  10、川陕交界地区:
  陕南汉中、安康二市居于秦岭之南,自然地理、地域文化与陕西中北部差异较大,且由于秦岭的阻隔,此二市与省会西安之间交通多有不便,虽近年筑成西康铁路,但作用仍有限。四川面积较大,人口较多,东北部的达州、巴中、广元、南充、广安五市与省会成都距离较远,而陕南、川东北之间的大巴山、米仓山比秦岭低得多,不妨将陕南与川东北联合组建一省(暂定名为北川省)。但在这一地区选择省会较为困难,若论地理中心,应选巴中,但巴中城市规模小,交通状况不佳,缺少发展空间;若论最大城市应选南充,但南充位置过于偏南,且与盆地内原有两大省会级城市成都和重庆距离都很近,不利于城市自身发展及带动全省;其他如汉中、安康、广元三市则地理位置更偏,反复权衡,综合考虑中心位置、交通条件、与现有省会城市之间的距离等诸多因素,我觉得达州附近为最佳,如在达州附近的三汇镇一带建设新省会,此路可通成都、重庆、安康,南边约30公里处的大竹为多条主要公路交汇处,又有水运之便,当为最佳选择。对于陕西的划分,也有一些人建议保留汉中、安康在陕西省内,而将北部划出,与甘肃庆阳地区组建新省,省会设在延安。这样的划分我也设想过,但后来觉得陕北一带人口密度较小,单独设省规模嫌小,而且延安一带水源不足,又有谷地地形的约束,城市缺乏发展空间,因此放弃在陕北单独建省的想法。
  11、川滇交界地区:
  四川、云南两省省会之间,距离很远,交通不便,建立在此增设一省(暂名为南川省,简称隽,源自汉晋南北朝时“越隽”之地名,另有两字,“邛”和“泸”亦可考虑,但“邛”与海南之“琼”同音,“泸”又与泸州市争名,只能放弃。有人建议将此省命名为金沙江省,我认为金沙江大部分河段并不在此省,不宜用此省名),此省范围包括四川的宜宾、泸州、内江、自贡、乐山、攀枝花、凉山彝族自治州全部和汉源、石棉、九龙三县,以及云南昭通市所辖全部市县。省会宜宾。有人建议将此省省会设在西昌或攀枝花,我觉不妥,因为此省的人口多居于东部5市,宜宾更接近此省的人口中心,且交通条件较为优越。
  12、甘肃、宁夏及内蒙西部地区:
  现在的甘肃省,东西过于狭长,乌鞘岭西北方向的河西走廊地区和乌鞘岭以南地区两部分之间自然地理及人文差异较大,而且距离较远,交通不便,而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的三旗在1955年以前曾分别归甘肃和宁夏管辖,故建议将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整合建立新省,这样将有利于对黑河流域及巴丹吉林沙漠进行综合治理。因其地位于甘州(张掖)、肃州(酒泉)旧地,故用甘肃省名命名此省,而将以兰州为中心的省份命名为陇西省,并按照方便交通的原则,将六盘山以东的平凉地区部分市县及庆阳地区划入陕西。对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左旗和乌海市,因其与宁夏接近,仍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以便于宁夏对其风沙源地腾格里沙漠进行统筹治理。
  13、青海:
  青海省的区划以保持现状为好。为平衡省会的辐射区域,我也曾设想过将西宁一带划归兰州所在省,而将青海省会西迁至格尔木,后来觉得此办法不利于环保,将可能对青藏高原北部及柴达木盆地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致命的破坏,故而放弃将青海省会西迁的设想。
  14、***:
  ***的面积超过120万平方公里,但人口仅为250万,在中国现有省级区划中,仅高于澳门,为了达到省级行政区人口、面积大体均衡的目标,我觉得***的区划仍以保持现状为好。有人提出将藏东的昌都、林芝与川西甘孜藏族自治州合并,恢复西康省,我也觉得不妥。首先是人口偏少,初步估算人口约170万;其次是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十分脆弱,若在此建立一省,随着省会城市建设及省域经济的加速发展,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也有遭受严重破坏的可能,所以我觉得还是保持现状为好。
  15、新疆:
  新疆总面积16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1800余万,在全国各行政区中面积最大。我建议对新疆进行拆分。天山是一条天然的地理界线,也是一条天然屏障,南北交通极为不便;从民族构成上来说,南疆与北疆也有较大差异,南疆以维吾尔族为主,仍以设立自治区为佳,首府选址综合考虑人口重心、交通中心、水源等因素,建议选阿克苏。其它几个较有竞争力的城市是:库尔勒、喀什、轮台、库车,其中库尔勒和喀什的现有城市规模强于阿克苏,但位置一个偏东,一个偏西;轮台为沙漠公路的北端起点,但城市过小,且水源不足;库车的交通条件较好,但水源条件和城市规模均不如阿克苏。北疆则为汉、回、哈萨克、维吾尔等民族杂居共处,建议在北疆设省。
  16、其它微调地区:
  河南省的台前、范县,被山东省所包围,安徽省的天长市,被江苏省所包围,皆与邻省交通方便,而与本省交通不便,同时也给山东、江苏两省的省域综合开发特别是交通网络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建议将台前、范县就近划入山东省管辖,将天长划入江苏省管辖。
  17、港澳台:
  由于香港、澳门与内地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暂不宜仓促地与其相邻的深圳、珠海等地进行整合,建议仍保留其特别行政区称谓及其区划界线。如欲调整,也要等到几十年之后。对于台湾省,尚未回归,更不宜对其区划调整作过多的设想。
  关于此建议方案对省级行政区进行调整的详细情况,请参阅文后所附《调整后省级行政区划情况一览表》。
  当然,我的省级行政区划调整建议方案由于个人认识的局限性,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对于一些省的名称,我还觉得有些不妥,尚希望专家们指教。
调整后省级行政区划情况一览表:
1、北京都(京) 北京 面积116360平方公里,人口3046万,
辖区范围:北京市;河北省北部唐山,秦皇岛,承德,张家口四市,廊坊市的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天津蓟县。
2、天津郡(津) 天津 面积9945平方公里, 人口838万,
辖区范围为除蓟县以外的天津市。
3、大连郡(大)◆ 大连 面积13160平方公里,人口552万,
辖区范围:辽宁省大连市。
4、上海郡(沪) 上海 面积5800平方公里, 人口1674万,
辖区范围不变。
5、深圳郡(深)◆ 深圳 面积约11700平方公里,人口约424万,
辖区范围:广东省深圳市,惠州市(龙门除外),将东莞东部划入设立樟木头区。
6、重庆郡(渝) 重庆 面积56957平方公里, 人口2423万,
辖区范围:除城口、巫山、奉节、巫溪、云阳、开县、万州以外的重庆市。
7、河北省(冀) 省会:石家庄 面积89676平方公里,人口4796万,
辖区范围:除秦皇岛市,唐山市,承德市,张家口市和三河、大厂、香河三县以外的河北省。
8、山西省(晋) 省会:太原 面积155149平方公里,人口3187万,
辖区范围不变。
9、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首府:呼和浩特 面积464599平方公里,人口1079万,
辖区范围: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
10、辽北省(科)◆ 省会:通辽 面积196163平方公里, 人口995万,
辖区范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的突泉县、科右中旗、白城市。
11、兴安省(兴)◆ 省会:齐齐哈尔 面积464665平方公里, 人口1201万,
辖区范围: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除突泉县、科右中旗以外的兴安盟;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齐齐哈尔市,黑河市,大庆市的林甸、杜尔伯特。
12、黑龙江省(黑) 省会:哈尔滨 面积278314平方公里,人口2860万,
辖区范围:除大兴安岭地区,齐齐哈尔市,黑河市,大庆市的林甸、杜尔伯特以外的黑龙江省。
13、吉林省(吉) 省会:长春 面积166607平方公里,人口2527万,
辖区范围:除白城市以外的吉林省。
14、辽宁省(辽) 省会:沈阳 面积134625平方公里,人口3583万,
辖区范围:除大连市以外的辽宁省。
15、山东省(鲁) 省会:济南 面积86724平方公里,人口5084万,
辖区范围:山东省的济南市,德州市,聊城市,荷泽市,济宁市(微山除外),泰安市,莱芜市,淄博市,滨州市,东营市,潍坊市的青州、临朐;河南省的台前、范县。
16、胶东省(胶)◆ 省会:青岛 面积43819平方公里, 人口2318万,
辖区范围:山东省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日照市的五莲,潍坊市(青州、临朐除外)。
17、沂河省(沂)◆ 省会:新沂(或连云港)面积67921平方公里, 人口4378万,
辖区范围:江苏省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淮安市(盱眙、金湖除外),盐城市的响水、滨海、阜宁;安徽省宿州市的灵璧、泗县;山东省枣庄市,临沂市,济宁市的微山,日照市(五莲除外)。
18、淮阳省(淮)◆ 省会:阜阳 面积75396平方公里, 人口4936万,
辖区范围:安徽省宿州市(灵璧、泗县除外),淮北市,亳州市,阜阳市,淮南市的凤台;河南省商丘市(民权、睢县除外),周口市(太康、扶沟除外),驻马店市(泌阳除外),信阳市。
19、江苏省(苏) 省会:南京 面积61147平方公里,人口4592万,
辖区范围:江苏省的南京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盐城市(响水、滨海、阜宁除外),淮阴市的盱眙,金湖安徽省天长、来安。
20、安徽省(皖) 省会:合肥 面积105465平方公里,人口3966万,
辖区范围:安徽省的合肥市,六安市,淮南市(凤台除外),蚌埠市,滁州市(天长除外),巢湖市,安庆市,马鞍山市,芜湖市,铜陵市,贵池市,黄山市,宣州市。
21、浙江省(浙) 省会:杭州 面积103856平方公里,人口4498万,
辖区范围不变。
22、福建省(闽) 省会:福州 面积112897平方公里,人口3123万,
辖区范围:除龙岩市的长汀、武平、上杭、永定以外的福建省。
23、江西省(赣) 省会:南昌 面积128384平方公里,人口3359万,
辖区范围:除赣州市以外的江西省。
24、河南省(豫) 省会:郑州 面积86912平方公里,人口5358万,
辖区范围:河南省郑州市,许昌市,漯河市,平顶山市,洛阳市,三门峡市,焦作市,新乡市,安阳市,鹤壁市,濮阳市(台前、范县除外),开封市,商丘市的民权、睢县,周口市的太康、扶沟。
25、汉江省(楚)◆ 省会:襄樊 面积82626平方公里, 人口2251万,
辖区范围:湖北省襄樊市,十堰市,随州市(广水除外),神农架林区;河南省南阳市,驻马店市的泌阳。
26、湖北省(鄂) 省会:武汉 面积78119平方公里,人口3663万,
辖区范围:湖北省武汉市,孝感市,随州市的广水,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咸宁市,荆门市,荆州市的监利、洪湖,省直辖的仙桃、天门、潜江。
27、三峡省(荆)◆ 省会:宜昌 面积113954平方公里, 人口2543万,
辖区范围:湖北省宜昌市,荆州市(监利、洪湖除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常德市的石门、临澧、澧县、津市、怀化市的沅陵;重庆市的巫山、奉节、巫溪、云阳、开县、万州区。
28、湖南省(湘) 省会:长沙 面积117243平方公里,人口4562万,
辖区范围:湖南省长沙市,岳阳市,益阳市,常德市(石门、临澧、澧县、津市除外),娄底市,邵阳市(洞口、绥宁、城步、武冈、新宁除外),湘潭市,株州市,衡阳市,郴州市。
29、桂林省(桂)◆ 省会:桂林 面积118411平方公里, 人口2201万,
辖区范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市,贺州市,梧州市的蒙山,柳州地区的三江、融安、融水;湖南省永州市,怀化市(沅陵除外),邵阳市的洞口、绥宁、城步、武冈、新宁;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天柱、锦屏、黎平、从江。
30、梅汕省(梅)◆ 省会:梅州(或兴宁)面积96741平方公里, 人口3358万,
辖区范围:广东省梅州市,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汕尾市,河源市;江西省赣州市;福建省龙岩市的长汀、武平、上杭、永定。
31、广东省(粤) 省会:广州 面积86689平方公里,人口3072万,
辖区范围:广东省广州市,东莞市(东部樟木头一带除外),惠州市的龙门,韶关市,清远市,佛山市,江门市,中山市,珠海市,肇庆市,云浮市(罗定除外)。
32、广西壮族自治区(邕) 首府:南宁 面积149389平方公里,人口2558万,
辖区范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崇左市,防城港市,钦州市(浦北除外),百色地区,河池地区,柳州市(三江、融安、融水除外),来宾市,贵港市(桂平、平南除外)。
33、广南省(雷)◆ 省会:湛江 面积71156平方公里, 人口3043万,
辖区范围:广东省阳江市,茂名市,湛江市,云浮市的罗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玉林市,钦州市的浦北,贵港市的平南、桂平,梧州市(蒙山除外)。
34、海南省(琼) 省会:海口 面积34000平方公里,人口787万,
辖区范围不变。
35、北川省(剑)◆ 省会:达州(三汇镇) 面积113012平方公里,人口3091万,
辖区范围:四川省达州市,巴中市,广元市,南充市,广安市;陕西省汉中市(佛坪除外),安康市(宁陕除外);重庆市的城口。
36、西川省(蜀) 省会:成都 面积296953平方公里,人口3379万,
辖区范围:四川省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遂宁市,资阳市,眉山市,雅安市(石棉、汉源除外),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除外)。
37、南川省(隽)◆ 省会:宜宾 面积150274平方公里, 人口3099万,
辖区范围:四川省宜宾市,泸州市,自贡市,内江市,乐山市,攀枝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雅安市的石棉、汉源,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云南省昭通市。
38、贵州省(黔) 省会:贵阳 面积165023平方公里,人口3536万,
辖区范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天柱、锦屏、黎平、从江除外)。
39、云南省(滇) 省会:昆明 面积371226平方公里,人口3580万,
辖区范围:云南省(昭通市除外)。
40、XiZang藏族自治区(藏) 首府:拉萨 面积1268561平方公里,人口250万,
辖区范围不变。
41、陕西省(陕) 省会:西安 面积194709平方公里,人口3292万,
辖区范围:陕西省西安市,商洛地区,渭南市,铜川市,咸阳市,宝鸡市,延安市,榆林市,安康市的宁陕,汉中市的佛坪;甘肃省庆阳市,平凉地区的平凉、华亭、崇信、泾川、灵台。
42、宁夏回族自治区(宁) 首府:银川 面积137326平方公里, 人口608万,
辖区范围: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阿拉善左旗。
43、陇西省(陇)◆ 省会:兰州 面积162539平方公里, 人口1752万,
辖区范围:甘肃省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地区,陇南地区,天水市,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平凉地区的庄浪、静宁,武威地区的天祝、古浪。
44、甘肃省(甘) 省会:张掖 面积457062平方公里,人口404万,
辖区范围:甘肃省张掖地区,金昌市,武威地区(天祝、古浪除外),嘉峪关市,酒泉地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
45、青海省(青) 省会:西宁 面积714694平方公里,人口478万,
辖区范围不变。
46、北疆省(准)◆ 省会:乌鲁木齐 面积610283平方公里, 人口941.7万,
辖区范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
47、南疆维吾尔自治区(塔) 首府:阿克苏 面积1072301平方公里, 人口881.18万,
辖区范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48、香港特别行政区(港) 香港 面积2754平方公里, 人口681万(2003年数字),
辖区范围不变。
49、澳门特别行政区(澳) 澳门 面积25.4平方公里, 人口44.89万(2003年数字),
辖区范围不变。
50、台湾省(台) 省会:台北 面积36000平方公里,人口约2260万(2003年数字),
辖区范围不变。
注:1、标有◆的为建议增设的省级行政区。
2、辖区范围按现行行政区划列入,其中的“市”均为地级市,包括其原所属的县和县级市、区。
声明(转帖仅供愉阅读览,其区划改革缺乏真实性论证,还有待逐渐的期待中...!侃侃而已,开心一笑,手下留情,莫拍砖!)
燕郊网城QQ总群:
活动交流群2:
燕郊网城拼车群: 加时请写上论坛用户名
重要公告:如果您发现您的权益被侵犯请致电举报,网站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严肃处理。举报电话:
本帖最后由 yangdjdz 于
16:59 编辑
尽扯淡了,楼主,小心网上稽查大队来找你喝茶.....
当真这样就好了,以后就都是北京移动了。电话费就省啦
楼主纯属扯淡呢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够牛。燕郊归北京了,哈哈
首先,要有娱乐的心情看看,其次,这个事儿退一万步说真成了,那这个GDP可不得了,新一轮的城镇化在政策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市长的权限弱了、省长的权限大了,省部级也多了,从官场来说是一个刺激。
一会儿我给你转五百遍你就该拘留了哈哈哈哈
3年前的旧闻了
啥也不说了,楼主就是给力!
我只能说,这帖子真强大!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号-3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4028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 |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省级行政区划排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