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买一个VR一体机车位买好还是租好的那种买那种好啊求助一下谢谢

VR一体机体验!这可能是你买的第一款VR眼镜
VR一体机体验!这可能是你买的第一款VR眼镜
VR这词相信不少人都略有所闻,VR即虚拟现实,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那它到底有什么魅力让不少人着迷?能带来一种怎么的感官体验?下面让聚·VR这款产品带我们进入VR的世界:
首先,我们先说说这款聚·VR一体机,它是苏宁聚力传媒发力VR终端产业的首款VR产品,主打高性价比满足年轻人的看片需求。
笔者特意在淘宝搜索了市面上的VR眼镜产品特别多,从百元的VR眼镜盒子到几千元的高端PC头显HTC Vive。但效果参差不齐,VR眼镜盒子效果很差看到头晕眼花;花了几千块买HTC Vive,还要买一台高配置的PC支持,许多消费者玩不起!聚·VR一体机就是抓住现在市场痛点应运而生的一款VR产品。
聚·VR附送配件相当齐全:聚·VR主机、5V/2A充电器、数据线、耳机、顶部头带、主挂带以及说明书、保修手册。
聚·VR属于一款一体机的VR产品,无须放置手机便可体验虚拟现实体验。聚·VR重397g,顶部标识了简单的使用说明。
聚·VR机身底部从左至右分别有指示灯、Micro USB电源接口、USB接口、3.5mm耳机孔、TF储存卡扩展口、升级按键。
聚·VR机身左侧“ip”LOGO上方有开关键和N键。
开机键有2种操作模式:按住3秒开机/关机、进入休眠/唤醒状态。
N键可调出系统菜单、调节亮度、关闭应用。
机身右侧分别配有返回键、触摸板和音量键,这里的布局跟几乎三星 第三代Gear VR 一致。
三星 第三代Gear VR机身右侧功能布局
返回键能返回上一级页面,但不能关闭应用,必须通过N键才能关闭。笔者用了几天后,看说明书才了解到必须通过N键关闭应用,当时 每次启动一个新应用要关闭VR再启动,都用哭了。不能返回键退出应用有点违反Android系统的使用逻辑,而且操作非常繁琐,希望系统更新能修改这样的 操作逻辑
触控板的设计跟,有四个方向的触控,中间圆点轻触确认,还也通过圆点向四个方向滑动触摸板进行移动屏幕光标的操作。不过这种设计有弊端,刚使用聚·VR不熟悉触摸板位置经常会误触,而且滑动触摸板移动方向不太方便,笔者还是喜欢用手柄,简单粗暴方便、手感更好。
穿挂带相当方便,只有挂带穿过挂扣后,魔术贴合上非常牢固,通过魔术贴固定可以因应不同人的头部大小进行调整,这样更灵活、舒适。
挂扣通过轴承与主机固定,佩戴VR眼镜更容易调整角度,适应不同人的头型。
聚·VR通过主挂带和顶部挂带固定后,直接套在头上。
不过,这种挂带固定需要注意控制顶部挂带的距离,如果顶部挂带放得太长,VR眼镜下移就会压着耳朵,控制好顶部挂带距离就能让横挂带刚好在耳朵上面、又不会压着耳朵。
顶部挂带距离放太长会让佩戴不舒适。
贴脸减震海绵垫可以从VR眼镜拆出容易清洗,两块光学镜片之间有64mm瞳距基本能满足大部分人群,100°可视角度,400度以内近视可裸眼观看,同时支持近视眼观看。
聚·VR搭载基于Android 4.4.2的Nibiru 2.0系统,2GB+16GB的储存组合,5.5英寸1080P的高清屏幕,屏幕密度达480ppi,支持2.4GHz WiFi、蓝牙4.0,4000mAh大容量电池,能连续观看4-5小时360度视频。
苏宁聚力并透露这款VR眼镜的处理器型号,我们只知道采用8 Core ARMv7 processor架构,Cortex-A7八核,频率高达1.8GHz;搭配imagination旗下的PowerVR SGX544 GPU,工作频率可达700MHz。
聚·VR主页面菜单简单易用,分别有本地、在线影院、图片、工具;菜单下方显示VR眼镜连接WiFi、蓝牙、插入TF卡的状态。
圆点光标固定在屏幕上,利用头部将光标移动到菜单选项,再点击右侧触摸板确认进入选项。
聚·VR采用高性能9轴传感器,分为加速度传感器,地磁传感器以及陀螺仪传感器,精准的追踪头部的转动。
进入本地后,聚·VR预装了几款应用,机身留有12GB的空间让用户自己安装其他的软件,可通过3种形式安装:用过聚·VR提供的应用商店安装、直接连接电脑将安装包拖入聚·VR安装,或者预先将拖入安装包的TF卡放入聚·VR安装。
本地页面下方有一排菜单:返回上一级菜单、向左/右、删除。
图片包括照片墙和全景照片。
聚·VR的设置在工具选项里面,另外,还有本地视频播放、市场、文件管理等选项。
设置中包括蓝牙、通用、WiFi、系统等选项。
通用中可调节亮度、声音、语言、主题、市区。
系统可更新升级,笔者在使用中已经升级过三次了,聚·VR很及时将BUG修复了。
聚·VR自带的应用市场提供的应用暂时略有点少,估计以后会陆续增加,不过,用户也可以自己安装其他的VR应用市场,安装VR APP一样方便。
聚·VR最大亮点之一是通过PPTV提供的丰富影视资源,无论2D、3D和360度的影视片数量超过10000部,并且不断在更新,还可通过WiFi下载观看。
聚·VR将视频播放器界面包装成剧院的效果,看着电影,笔者感觉自己好像在电影院中观看。
笔者下面截取了聚·VR的VR视频和游戏动图,大家感受一下聚·VR带来的视觉快感。
笔者安装了一款VR的有舵雪橇游戏,戴着聚·VR玩这种第一人称视觉的游戏有种非常强烈的冲击力,能让我们接触一些我们平时接触不到的东西,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跟一大班人玩过山车刺激、过瘾。
跟美女练练瑜伽,笔者情不自禁只注视一点,看到差点流鼻血了!
挑战极限运动滑滑雪。
通过高性能的传感器,搭配超强GPU运算,以及高刷新率的屏幕,聚·VR整体的画面转动延迟控制在20ms以内,极大程度降低了VR观看者的眩晕感受,笔者佩戴聚·VR一段时间后也不觉得头晕。
笔者体验过不少的VR产品,画质效果好却售价太贵,便宜的效果又很差,聚·VR作为VR一体机产品,性价比相当高。虽然以配置来衡量算不 上顶尖的VR眼镜,但能带来不错的视觉享受,以799元的售价对比其他VR一体机来说也算适中。最重要由PPTV带来丰富的影视资源,无须消费者到处找 VR影视片而烦恼。笔者在体验第一代聚·VR感觉还有不少进步空间,相信日后能在VR市场上能占据一席之地。想买一个VR一体机,看了好多。最后选了两个大家帮忙看看? - 知乎21被浏览7445分享邀请回答19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更多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尝鲜需谨慎! VR头戴产品购买防坑指南
日 00:01&&&出处:&& 作者:王培振&& 编辑:王培振 分享
电商产品举例:  我们以大家都比较信任的京东为例,在不选择自营产品的时候,便可看到不少上述的这些产品,比如左上角的那个特兰恩3d VR BOX,熟悉的朋友一定知道那张图明显就是大朋VR,而像第一排第四个和第二排最后一个产品,模具看起来完全相同,但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品牌,点进购买页面再看还能发现宣传的和标注的并不是同一款产品;而以右上角的那款产品为例,点进去以后发现就是一个千元左右配置的VR一体机,只不过是价格翻了四、五倍而已。  现在再来看一眼低价区,上图第一排第二个大朋E2其实就是上面那个卖4888元的特兰恩,即便在低价区价格的标注也贵了300元(官网1499元),而上图第二排第一个就是我们高价区说的那个一体机;即便是该页面价格最便宜的Tralean 3D魔镜(第二排第三个)其实也只是售价不足200元的小宅Z4,总之价格虚高严重,坑的飞起。防坑须知:购买时不要冲动,认清产品,在一些权威网站搜索一下相关评测以后再去购买。越贵越好或者一分钱一分货的单纯想法万万要不得,即便再正规的电商平台,在不选择自营的情况下,都会存在坑爹商家。从目前状态来看,除了一些个别厂商以外,一般VR售价在200元左右就已经差不多了,这种产品功能性也就是看视频,玩游戏100%眩晕严重+体验差,所以反正是尝鲜,体验都那样,找个质量好、价格便宜、佩戴舒适的产品就足够了,没必要乱花钱,这类产品想获得好的体验,手机好才是硬道理。现阶段在售的VR一体机多是将手机去掉通信模块和头显集成到了一起而已,移动级处理器玩游戏也难逃眩晕命运,要不然Vive和Rift为啥还要最低GTX 970显卡起步?虽然一体机注定是VR未来最终形态,但现在还不到那个时候,所以我们一直不建议购买VR一体机产品。目前能带来良好VR体验的产品只有Vive和Rift,不过都需要高性能主机支持,而且Rift还要翻墙才能下载游戏,总之现阶段花销不上万(VR头显+高性能主机+游戏购买)很难获得良好的虚拟现实体验,有钱才是王道。  这也是我们上次写VR导购的时候只推荐百元左右手机VR产品的原因所在,至于体验如何就要看你自身手机的能力了,当然上述的这些都只针对现阶段国内VR市场,有的时候也存在个别案例,所以我们还是干脆一点――直接推设备。VR产品推荐:● 推荐一:类Cardboard产品(便宜)  在每次VR购买推荐的时候我们都会提到类Cardboard产品,这主要是因为三点原因,第一,便宜:就像我们刚刚提到的那样,反正手机VR的体验也就那样,便宜才是最好的选择;第二,兼容性强:目前市面上看到的大部分手机VR游戏一般都是为Cardboard设计的,所以资源方面也比较丰富,如果条件允许,翻墙后你能看到更多的内容资源,即便不翻墙,直接用暴风魔镜APP或者其它同类软件也照样能使用;第三,重量轻:纸质的外壳为该产品带来了很好的整体重量,即便加上手机,也不会给我们带来太大的负担。  购买的时候也有几点需要大家注意,首先谷歌的原型Cardboard就是不配备头带的,因为佩戴时间长会产生眩晕(都一样),所以使用方法就是举起来体验一会儿,再放下,即便有头带,戴上了你也支撑不了多久,所以没有头带的更实惠。其次,因为该产品是纸质,本身技术含量不高,所以没必要花费太多的钱购买。最后,无论是这种廉价的手机盒子还是暴风那种售价高昂的手机盒子,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手机方面,如果你的手机本身连陀螺仪都不具备,那完全没有必要花费这冤枉钱。●推荐二:C创佰亿VR(近视可用+手柄控制)  我们推荐的第二款产品是C创佰亿这款VR盒子,主要看中的还是该产品的模具,如果你经常出入一些电子城等地方,一定能发现不少的类似产品,外表大致一样,但是品牌都不相同。这款模具也是目前国内卖的最多的一个,原因是视距、瞳距都可调节,适合近视用户和瞳距特殊的用户使用,另外购买该产品还赠送蓝牙手柄,而这些加到一起的价格还不足50元。&  该产品整体尺寸为170mm×120mm×105mm,重量300g,瞳距调整在58mm-72mm之间,近视调节为前后各5mm,适配市面上常见的4.7英寸-6英寸之间的手机产品。●推荐三:小宅Z4(沉浸式音效+可通话)  和我们之前介绍的那些产品相比,小宅Z4的特别之处在于产品外部具备音量调节按键和电话接听按键,本身也具备物理触屏功能,在体验一些Cardboard游戏时比较有用处,更出色的地方在于产品自带耳机,增加体验沉浸感,购买的时候还赠送控制手柄,整体价格只要188元。&  配置方面,该产品采用日本PMMA专业光学镜头材质,近视调节范围是0-800度,远视调节范围是0-500度,瞳距调节范围在58mm-68mm之间,耳机灵敏度98dB,推荐手机尺寸在5.5-6.0英寸之间,建议手机分辨率在以上。●推荐四:暴风魔镜5(自带陀螺仪辅助定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多的国内厂商开始生产类Gear VR的产品,Pico 1、华为VR、中兴VR、VR以及发售没几天的暴风魔镜5,在外壳设计方面都完全是一个套路,我们之所以推荐暴风魔镜5是因为该公司至少有几年的VR头显生产经验,而且本身也自带九轴陀螺仪辅助手机定位,配合发布会上介绍的那Magic UI和一些内容合作商在未来的支持,相信会比那些手机厂商生产的VR产品更靠谱,内容资源也会更丰富,而相比Gear VR,至少不会只限定品牌手机才能使用,不过比较可惜的是该产品虽然已经公布了499元的售价,但并未发售,就连官网也没有任何状态更新。附:●推荐五: Vive(在售最强VR体验)   Vive是目前在售的最为出色的VR产品,它可以通过耳机(听觉)、头显(视觉)以及控制器带来的交互欺骗我们的大脑,给我们带来如同身处虚拟世界般的游戏/娱乐体验,而它们独家的room scale功能也能允许玩家在虚拟世界中走动,让这一切更为真实。该产品采用双OLED显示屏设计,每块屏幕可提供分辨率的图像,组合之后就能达到的分辨率,整体的刷新率为90Hz,可视角度为110度,官网售价6888元。&  &PC VR对设备要求较高是众所周知的事情,HTC Vive也不例外,需要我们的设备至少具备与英特尔i5-4590/AMD FX8350相当的CPU性能,与GTX 970显卡相当的图形处理器能力,至少需要4GB内存,具备HDMI 1.4或者DisplayPort 1.2视频接口,以及一个USB 2.0接口,对于系统的要求较低,只要是在Windows 7 SP1以上就可以使用,另外也需要我们腾出至少2m×1.5m的使用空间。总结:  写到这里我们的文章也接近了尾声,还是和我们之前说的一样,目前的国内VR市场只提供给我们两种选择,一种是购买低价VR产品尝鲜;一种是购买Vive这种在国内发售的顶级VR设备体验最强虚拟现实的乐趣,所以我们才会推荐上述的这些产品。另外还有一点要和大家分享,目前正值618购物节前夕,不少商家为了在618当天能展示出大幅度的价格优惠,近期都会出现价格上涨的情况,如果各位有产品购买需求,最好再等上10多天,没准就会更优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买ipad在哪买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