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容城要拆几个村 容城有集中的服装批发市场吗?

容城:“全城造衣” 企业“上市”有奖
京津冀招商网
服装产业为容城支柱产业,但面临人才缺失等问题,分析称新区设立将吸引大批人才。4月1日,新华社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通知,雄安新区被形容为“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与依托金融、科技、创投发展起来的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相比,雄安新区范围内雄县、安新、容城三县的经济现状和前景如何,新区的到来又将怎样影响三县既有的产业?新京报记者走访雄县、安新、容城三地,并盘点目前三县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还原雄安三县经济的本来面貌。雄安新区设立前,从行业草莽生长期、品牌塑造期到淘汰转型期,容城已深耕服装产业30余年。新京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全城造衣”的氛围中,服装产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但相关企业也面临难以吸纳优质人才、产品自主程度低等方面的问题。雄安新区设立后,容城的服装产业能否迎来新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容城县此前在一些公开资料中提及,希望吸引京津等地的高端技术、人才资源,并在资本和政策等方面给予服装龙头企业支持。现状 “全城造衣”的县城“我是接父亲的班,从小看着他每天都乐在其中,不知不觉地也喜欢上了服装行业。”提及入行缘由,河北津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薛新建印象深刻,“容城就是个服装县城,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人从事服装行业。”作为容城的招牌产业,容城服装产业正式起步于1979年。当时容城县大河村创建第一家由农民开办的集体服装厂——京容服装厂,正式揭开了服装产业在容城发展的序幕。“容城服装产业30多年的发展时期,可以分为3个阶段。”在薛新建看来,从最初的草莽生长,到如今打造品牌,容城服装产业走过漫长道路。“最初是‘百万老板闯市场’,无数人跑到北京、天津等区域去销售夹克、西装等服装,以低廉的价格抢占市场。”薛新建说。尽管通过这种模式赚到第一桶金,但这一阶段的容城服装产业,仍处于草莽生长阶段,“工厂没有发展规划,什么都做。秋天做秋衣,夏天做短袖,冬天做羽绒服,完全是看天吃饭。”这一阶段在1992年被打破。容城人发现外界对服装的需求不再仅停留在价格,而是更多地追求服装品牌。为了顺应市场趋势,容城各大服装厂开始打造起自身品牌来。同时,以往的野蛮竞争也让各个工厂意识到,自己必须重新定位。这一时期,当地每个工厂逐渐针对自己的设备,以及发展理念重新定位,打造起自己的品牌和制衣项目来。容城服装行业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来自2004年。越来越多的服装厂发现,自己所生产的服装“卖不动”了。究其原因,服装市场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提升,对产品设计研发、品质把控越来越高。但曾经对品质的忽略,导致容城众多企业生产设备落后,“其实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阶段。”薛新建认为。如今服装产业已然成为容城支柱产业。资料显示,2015年全县共有服装企业920家,其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12家,服装加工户2000余家。据业内人士介绍称,如今从事服装行业的本地人约有六七万人。而据容城县政府网站2016年9月的数据显示,该县人口总数为26万人,这意味着从事服装行业的人口占据总人口1/4。4月4日,新京报记者在容城县中心数条街道走访时发现,这个县城无处不体现出“服装大县”的痕迹。大街小巷充斥着大大小小数十家服装店,街边喇叭里无时不在宣传着服装广告,门店服务人员卖力地向路过的客人推销衣服。“开店都快10年了。”一位在县城经营着2家服装店的林女士介绍,“每天都有外地批发商或者零散客户来选货。”瓶颈 为留人才,要付两三倍薪水“全城造衣”的背景下,容城的服装产业产值也突飞猛进。容城县政府网公布的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在2016年,服装业完成产值256亿元,比2011年增长57.9%,年均增长9.6%。不过,对服装产业的过度依赖,也让容城出现产业发展不均的局面。根据容城县政府的披露,除服装业外,容城的四大支柱产业还包括机械制造与汽车零部件产业、箱包毛绒玩具产业和食品加工产业。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在2016年,汽车灯具、食品加工、箱包、毛绒玩具等产业的年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也就是说仅为服装产业产值的不到四分之一。此外,难以吸纳优质人才,也是容城服装产业所遇到的瓶颈。早在2008年,容城服装产业逐渐出现“人才流失”的尴尬现象。“金融危机导致外地员工逐渐减少,在薪酬差距不大的情况下,他们更愿在家乡就业。另一方面,很多本地人也不愿意再来服装厂工作。”一位行业人士回忆,“特别是80、90后,很少有人再愿意从事高密度工作。”为了留住人才,包括津海在内的众多容城服装工厂只能开出高薪水,甚至工资不断上涨。那几年时间里,薛新建印象深刻,“每年工资涨幅都在10%-15%,甚至达到20%。要留住人才,需要支付相当于当地员工两三倍薪水。”容城服装厂所遇到的人才瓶颈,不仅仅是基础车间工人的流失,更大危机在于无法吸纳高端行业人才的加盟。“如果保定招工,100人里面能留下80人,而容城招工,10个人里面有2个人能留下就算不错了。”对于地理位置造成高端人才的空缺,薛新建很是头疼。“受地理位置限制,没人愿意来这里工作。”一位行业人士无奈表示,“大学生都不愿意来这打工,更不用说专业人才了。相对二三线城市来说,容城没有任何地理优势。”专业人才的缺失,也导致了容城多家服装厂无法研发出更时尚的服饰,不得不以贴牌成为企业发展出路。据了解,如今津海服装每年主要客户里,60%占比是给诸如H&M、ZARA等海外品牌做贴牌生产,另外40%则是以生产销售职业装以及行业制服为主。“时尚研发度不够的话,将会直接导致吸引不到客户群体。而企业没有打响品牌的话,那就意味着市场占有量不大。”薛新建无奈地说,“容城服装行业集群规模大,单点规模小。不像晋江服装行业有龙头企业带头,自然能提升当地行业影响力。”“新区的成立,相信会对服装产业进行一次洗牌。”上述行业人士认为,品牌知名度不够的服装企业,很可能会被逐步淘汰。发展 从创意设计不强到打造“超级衣橱”长期创意设计能力不强、产品文化底蕴欠缺等问题,让容城众多服装厂家缺乏自主产权,在“走出去”趋势下格外无力。“北方服装名城”该如何寻求突围?事实上,如今包括津海集团在内的容城多家服装厂商,正在努力尝试和外地企业进行合作的模式。“我们现在正逐渐和外地企业进行合作。”薛新建称,他计划着能借助新区这一特殊的地理优势,和国内外更多的甲方进行合作。事实上,2016年,津海集团得到中国铁道部职业装部分订单,尽管其不愿透露具体数量,但却让津海有了更多和其他企业合作的信心。容城县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提出,要强化与京津高校院所合作,发挥智力支撑作用,吸引高端科技、人才资源,加强与服装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的横向联系,打造京津冀服装产业联盟发展平台和创新平台。同时,积极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力促北京服装学院保定分院在容城落地。“新区的成立,必然将会吸引大批人才。届时相信往日‘人才难求’的尴尬局面不再出现。”当地一位服装资深人士向记者解释,“但如果企业没有相匹配的品牌和产品,估计也难以继续生存。”事实上,新区的诞生给当地服装行业带来的利好远不止人才引进。包括津海在内的多家服装企业,也会得到资本、政策等方面更多的支持。记者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在2012年至今的五年间,容城已有澳森制衣、津海制衣两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按照此前的披露,公司“上市”也会得到当地政府的补贴。容城政府网2015年8月公示的资料称,对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上市的企业,政府奖励资金100万元,在股交所挂牌的奖励30万元。而在服装产业继续发展的过程中,周边产业的带动也被写入规划。容城县的2017年工作任务中称,举办系列服装文化活动,打造特色的产业文化,重塑产业和区域形象,叫响“环渤海纺织重镇、京津冀超级衣橱”。【数说】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9.4亿元,比2011年增长21.9%,年均增长4%;服装业完成产值256亿元,比2011年增长57.9%,年均增长9.6%;汽车灯具、食品加工、箱包、毛绒玩具等产业年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来源:新京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乐基儿下个月举行婚礼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全国各地服装批发市场大全及介绍(包括公交路线)
我的图书馆
全国各地服装批发市场大全及介绍(包括公交路线)
全国各地服装批发市场大全及介绍(包括公交路线)&&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集中在什么地方【容城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22,094贴子:
集中在什么地方收藏
许多年前,我有过这样一个手机,它只能存储200条短信,里面装的是满满的回忆,每当存满了,都要精挑细选的删掉一些,留住她的,当时真的好想要一个能存500条短信的手机,而如今,我有了一个可以无限量存储短信的手机却再也找不到那个能和我聊200条短信的人...
广东石狮市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定容城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