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信息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通金所能保证客户信息安全吗?

今年4月至5月,在公安部的指挥协调下,广东警方连续组织开展了“净网安网”3号、4号、6号系列专案收网行动,严厉打击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黑灰产业链条。

共打掉团伙40余个,抓获黄某、孙某荣、邓某等为首犯罪嫌疑人380余人,缴获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1.2亿多条,实现了对多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黑灰产业链犯罪团伙的全面围歼。

打击买卖金融类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这头刚开户,那头就来电

2017年底,广州某证券公司报案称,该公司多名客户投诉,刚开户不久就有冒充该证券公司的人员打电话或发微信推荐股票,让客户跟单操作,怀疑客户个人信息被泄露。

循线追踪,发现信息来源上家

广州网警支队经过侦查分析发现,假冒客服人员所持有的金融类公民个人信息,分别来自于黄某团伙和墨某金融服务公司。

黄某团伙交易稳定的下家近60名,均为投资理财平台从业人员或投资理财公司法人代表,每月收到的上家数据约30万条,牟利金额不低于30万元。

而墨某金融服务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利用获取的股民个人信息为客户做“数据引流”,也就是利用获取的股民个人信息,将股民拉进QQ群、微信群,为各投资理财公司招揽客户。

深挖细查,源头“内鬼”现身

经进一步深挖,黄某团伙的数据源头来自于某电信运营商话费结算系统承建公司员工郭某,郭某利用其系统维护管理权限结合黑客技术,大量调取证券公司客服电话的呼叫记录(即股民电话号码信息)后向黄某团伙贩卖。

而墨某金服公司“引流”的公民信息数据源头,为深圳“子某在线”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技术部员工郑某某,郑某某利用技术人员的便利,将公司大量投资用户信息贩卖给墨某金融服务公司。这些金融类公民信息数据在被多次买卖的过程中,还逐渐增加了个人身份信息、人员轨迹信息、手机定位信息等数据,社会危害十分严重。

重拳出击,粉碎犯罪团伙

案件经营成熟后,在省公安厅网警总队的指导下,广州市公安机关在北京、湛江、深圳、珠海等地同步实施收网行动,对该两个犯罪团伙实施全链条打击,共抓获犯罪嫌疑人40余人,源头“内鬼”2人,缴获公民个人信息230G,现场查获电脑、手机、银行卡等涉案物品一批。

掌握有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业企业和单位,要严格落实信息安全保密措施,加强对内部人员和项目合作单位的管理,严防信息泄露“内鬼”源头问题的发生。发现本行业企业和单位的信息遭到泄露,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净网安网3号”打掉的买卖金融类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团伙,主要是通过向电信运营商、金融公司等机构中的“内鬼”购买获取大量金融类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相关信息经过不断转卖扩散,最终流入下游违法犯罪团伙手中,由下游犯罪团伙实施诈骗、非法推广等违法犯罪行为。

异常数据显示幕后“有鬼”

2017年底,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潮州分公司向潮州市公安机关反映,发现在潮州某地有一批境外卡十分活跃,该批境外卡接入移动网络的数量较多、地点较为集中、消费行为异常,可能在从事某种违法犯罪活动。

揭开数据谜团,揪出黑卡“卡商”团伙

通过对移动公司提供的数据进行排查分析和比对碰撞,潮州市局网警支队发现一个以孙某荣为首的黑卡卡商犯罪团伙。该团伙分为“卡商部”“微信部”“销售部”进行运作,通过购买大量移动、联通、虚拟运营商、境外运营商的手机卡,从事各类黑卡违法犯罪活动。

一是非法注册微信号后贩卖获利。该团伙“微信部”通过手机群控软件,控制猫池中的手机卡接发短信注册微信号后,由“销售部”在网络上发布销售广告,根据市场的供给情况以每个微信号10-40元不等的价格贩卖牟利。团伙内部将其持有的微信号分为“白号”“站街号”和“解封号”。为了源源不断贩卖牟利,“微信部”日常还要对已注册的微信号进行“养号”,防止长期不用被微信公司注销。

“白号”是指刚注册还没有被使用过的号。

“站街号”是指突破了腾讯公司的技术封堵措施,可以随意伪造所在经纬度的号。

“解封号”是指已被腾讯公司封号后,伪造资料进行申诉而解封的号。

二是利用持有的手机卡接收验证码获利。该团伙“卡商部”日常大量收购移动、联通、虚拟运营商、境外运营商的手机卡,然后以“接码平台”为中介,寻找需要注册各类帐号的下游违法犯罪分子,为其提供注册所需要的手机号码和接收到的“验证码”,以此来收取一定报酬。

黑卡“卡商”团伙牵出庞大黑灰产业链

在对孙某荣黑卡“卡商”团伙进行侦查过程中,潮州市网警支队发现,该黑灰产业链非常庞大,涉及到卡源、卡商、接码平台、号商等多个环节角色,产业分工很细,人员数量众多,涉及面非常广。而黑卡“卡商”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非常核心和关键的环节,其掌握的大量非实名注册手机卡和网络账号,对公安机关打击各类网络违法犯罪造成极大困难,已然成为滋生网络诈骗、网络黄赌毒等违法犯罪的温床。

案件经营成熟后,在省厅网警总队的指挥下,潮州市公安机关对孙某荣犯罪团伙在潮州的据点开展收网,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0余人,缴获各类手机卡、猫池、电脑、手机等涉案物品一批,勘查发现该团伙注册的各类网络账号高达507万余个。

广大群众,购买使用手机卡时,务必到正规的营业厅以自己的身份证实名登记;购买使用非实名的手机卡,可能会存在被利用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风险;如果怀疑自己个人身份信息被盗用开办手机卡,可到运营商的营业点进行查询核实。

“净网安网4号”是广东警方第一次针对黑卡卡商违法犯罪开展大规模、全链条专项打击。黑卡卡商违法犯罪作为一种网络源头性犯罪活动,形成了一个以“网络接码平台”为中间媒介,“手机黑卡卡商”和“网络平台黑账号注册号商”为交易双方的网络“黑灰色产业”,造成大量非实名注册手机卡和网络帐号的出现,为网络诈骗、网络黄赌毒等犯罪提供了“掩护马甲”。

打击买卖银行卡、公民身份信息违法犯罪

两地警方情报合作,牵出大案线索

今年初,深圳网警部门联合潮州网警部门侦查发现,有一伙人在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一带,通过微信、QQ等互联网聊天工具,借助物流快递渠道长期从事非法银行卡“四件套”(即银行卡、手机卡、U盾及其配套的身份证)的贩卖交易,购卡人收货地址遍及全国13个电信网络诈骗重点地区及东南亚、欧州等境外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不仅侵犯了公民个人信息,而且助长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嚣张气焰。

多源碰撞研判,查明犯罪产业链条

深圳网警支队经过三个多月的深入侦查,逐步将该团伙架构及犯罪链条勾勒清晰,涉及“卡贩”“卡总”、快递“内鬼”、制假证、诈骗等多个环节,已成为一条完整的非法买卖银行卡、个人信息的黑灰产业链条。

该黑灰产业链条以某快递公司内鬼邓某团伙为核心开展运作:

一是“卡贩”团伙负责收买各类卡证。该团伙以宋某、邓某权为主,主要是在全国各地以招工、兼职、许以小利等方式为诱耳广泛撒网,专门物色学生或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人员,收集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实名注册手机卡、银行卡及配套网银U盾等各类卡证贩卖给“卡总”。

二是“卡总”团伙负责贩卖银行卡“四件套”。该团伙以深圳詹某威、张某坚为主,主要是从全国各地的“卡贩”手中购买绑定好的银行卡、U盾和手机卡,再将对应的身份证复印件交给“制假证团伙”制作假身份证,形成绑定好的银行卡、手机卡、U盾及其配套的身份证“四件套”。然后利用网络聊天工具联系全国各地的“客户”,并通过快递将实物发往全国各地甚至境外的违法犯罪人员及其他“黑产”行业人员。

三是“快递内鬼”团伙负责寄递银行卡“四件套”。该团伙以邓某为首,主要是帮助各个“卡总”,利用快递行业内部监管漏洞,躲避快递内部防控系统检查,成功将“卡总”交寄的“四件套”寄往全国各地,并代收货款。

四是“制假证”团伙负责制作假身份证。该团伙以朱某堂、钟某表为主,主要角色是制作假身份证。由于各地“卡贩”交付的银行卡没有配套身份证,深圳“卡总”会联系制作假证团伙,制作假证团伙根据深圳“卡总”提供的身份信息或者复印件,利用各种工具迅速制作假的身份证件,并回流到深圳“卡总”。

五是诈骗团伙负责诈骗资金洗钱。该团伙以戚某跃、蒋某华为主,主要是从深圳“卡总”处购得“四件套”,对电信诈骗团伙诈骗所得资金进行处理,实现洗钱转账提现,逃避打击。

多地联动收网,一举摧毁犯罪团伙

摸清整个犯罪产业链条后,在省厅网警总队的指导下,深圳市公安机关组织精干警力,在潮州饶平、惠州、重庆、苏州、常州等全国17地展开统一收网,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110余人,其中快递业“内鬼”6人,缴获假身份证、银行卡、U盾、手机、电话卡、密码器,假公章及制证设备等涉案物品一批,实现对邓某团伙及该黑灰产业链的全链条打击。

广大群众一定要提高法律意识和防范,保护好个人信息,防止泄露;更不要被利益诱惑,将以自己名义开办的银行卡等各类卡证交给他人使用。

“净网安网6号”打掉的是黑灰产业链条,由分散各地代办银行卡的“卡贩”、收卡的“卡总”、制作假身份证的团伙、快递“内鬼”、个人信息贩卖团伙等组成,依靠快递公司“内鬼”规避快递检查,长期贩卖交易银行卡套卡。这些他人“实名”的银行卡被大量寄往国内外电信网络诈骗重灾区,用于绑定各种网络帐号、收取、转移和洗白赃款,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要帮凶。

公安机关将继续加大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黑灰产业链犯罪的打击力度,着力从快侦办一批大案要案,从重惩处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努力斩断“卡商”“接码平台”“号商”产业链条,铲除制作销售手机“黑卡”、虚假网络账号和银行卡“套卡”的生存土壤。同时,大力督促有关部门行业加强内部管理和规范,防止从业人员泄露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通金所与中诚信征信建立了对接关系,中诚信征信是目前中国营业网点最多、信用产品最全、信用风险管理经验最丰富、数据库最庞大的全国性信用风险管理机构之一。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进行相应处理。 广告 企业供稿 投诉邮箱:)

(原标题:华住:网上叫卖5亿条酒店客户信息的嫌疑人被抓,其曾欲敲诈)

据华住集团官网,北京时间2018年9月17日,华住集团在美国证券市场发布了“关于华住数据疑遭泄露的调查进展说明”。

说明称,2018年8月28日,网上传言华住数据疑似发生泄露。当天,华住集团对公众作出了正式声明,并向公安机关报案。根据公安机关的最新消息,目前案件已告破,在暗网上试图兜售数据的犯罪嫌疑人已经被缉拿归案,其企图之交易未果。

说明还称,犯罪嫌疑人还利用舆论声浪,对华住进行敲诈勒索,未遂。目前,公安机关在进一步的侦办中。根据中国法律和公安机关的要求,案件侦查过程中不得有更多的信息披露;关于犯罪嫌疑人在暗网上的宣称是否真实,是否存在数据泄露等各界关心的问题,需要等待案件侦办完成后才能正式发布。

此前,网传“华住5亿条个人信息疑似泄露”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据新华社报道,8月28日,网络流传一张黑客出售华住酒店集团客户数据的截图,其中涉及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开房记录等众多敏感信息,大约5亿条,全部信息打包价为8比特币,并给出了测试数据。

当天,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发布通报称,接到华住集团报案,有人在境外网站兜售旗下酒店数据,客户信息疑遭泄露。该公司已启动内部自查,警方即介入调查。

警方表示,将始终严厉打击非法获取、买卖、交换、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企事业单位,应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大信息安全的防护力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