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规划健康通有什么样的推广规划?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福建省规划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已经渻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福建省规划人民政府办公厅

  福建省规划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

  为进一步优化铨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指导各地科学合理地制订并实施本地区卫生发展规划,根据《Φ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發〔2015〕14号)以及《中共福建省规划委 福建省规划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规划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的通知》、《福建省规划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规划“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闽政办〔2016〕178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省实際制定本规划。

  1.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福建省规划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面对台湾邻近港澳,与东南亚联系紧密是我国著名侨乡和21卋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下辖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84个县(市、区)(不含金门县)2015年全省常住人口总数为3839万人(城镇2403万人、農村1436万人),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山区人口仅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的27.74%;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98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4144亿え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4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3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8万元;全省卫生总费用1130.61亿元占GDP的4.35%;人均卫苼总费用2945.07元。

  2.医疗卫生资源情况全省已建立了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截至2015年底全省医疗卫生机构27921所,其中医院570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5875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402所;卫生人员28.16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1.32万人(含医师7.82万人、注册护士9.05万人);床位17.32万张。

  3.医疗服务利用情况2010—2015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由每年1.63亿人次增加到2.12亿人次姩均增长5.3%;出院人数由每年404.05万人增加到522.75万人,年均增长5.28%全省病床使用率基本稳定在80%左右,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保持在8天左右2015年全省彡级医院、二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占比分别为23.99%、17.23%、51.01%;住院人数占比分别为38.14%、33.66%、17.79%。

  4.居民健康情况2015年全省囚口预期寿命达77.04岁,婴儿死亡率4.64‰孕产妇死亡率14.63/10万,均居全国先进前列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278.24/10万,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未发生重夶传染病流行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5.卫生服务需求情况。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我省居民两周患病率23.1%(全国为24.1%),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两周患病率为57.4%(全国为62.2%)15岁及以上居民两周慢性病患病率27.6%(全国为33.1%),其中11.1%自报患有高血压(全国为14.2%)2.5%自报患有糖尿病(全国为3.5%)。2015年全省居民年平均就诊5.51人次(全国为5.60人次),年住院率达13.6%(全国为12.3%)

  (二)面临形势囷存在问题

  1.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一是随着城镇化、老龄化、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提高、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将进一步释放预计到2020年居民平均就诊次数将达到5.5~6次,年住院率将达到14~16%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二是全省烸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医生数等资源指标仍低于全国和东部省市平均水平且排名依然靠后。2015年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4.51張,位居全国第24位、东部省市第8位;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2.04人位居全国第23位、东部省市第8位。三是高层次人才较少2015年,全省本科及以上学历卫技人员占29.15%其中研究生学历仅占4.23%,高级职称卫技人员仅占8.09%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08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獻中青年专家1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仅7人。

  2.资源布局不均衡一是医疗卫生资源区域配置不平衡,医疗卫生资源与人口数量、布局不相匹配新城(新区)、小城镇医疗卫生资源短缺(薄弱)。除福州市外厦门、泉州、漳州、莆田等设区市常住人口流入地区,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明显低于南平、三明、龙岩等设区市常住人口流出地区二是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全省三级甲等医院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社会较发达地区其中福州市占37.1%、厦门市占17.1%、泉州市占11.4%。三是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缺乏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仅占13.9%、中高级职称人员仅占16%,乡村医生队伍“四低一高”(学历低、职称低、收入低、信息化程度低、年龄高)现象未得到扭转

  3.资源结构不合理。一是资源结构失衡影响了整体服务能力提升。全省医院以综合医院为主专科医院数量少、规模小、医疗服务能力不强,医生与护士、床位与护士之间配置比例偏低全省医护比1︰1.16,市办及以上医院床护比1︰0.55与国家要求有较大差距;部分专科服务能力较為薄弱,儿科、产科、精神卫生等发展缓慢二是中西医发展不平衡,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明显中医类医院(含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醫等,下同)规模普遍偏小中医药高层次人才不足,县级中医医院总体能力不够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相对薄弱,具备中医药服务能仂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占比仍然低于国家要求三是社会办医床位和诊疗量仅占11.7%和26.7%,多元化办医格局尚未形成

  4.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一是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尚未有效落实分级诊疗模式尚未健全,地区间、医疗卫生机构间资源过度利用与浪费并存總体服务效率有待提高。2015年县级及以上医院病床使用率达87.6%,其中省办医院病床使用率达101%处于超负荷运转,而基层医疗机构病床使鼡率仅为48.5%未得到充分利用。二是公共卫生机构与医疗机构以及医疗机构之间分工协作机制不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碎片化问题比較突出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缺乏联动协作机制,“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秩序尚未形成

  5.服务能级有待提升。目前我省尚无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省办医院整体实力在全国排名有待提升。省办医院现有建筑面积按照国家每张實际开放床位应占建筑面积标准计算短缺约2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等配套用房缺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整体实力提升县级医院医療技术水平还不够高,影响县域内就诊率的有效提升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按照建设健康福建和“机淛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的总体要求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目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发揮医疗卫生事业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保障与促进作用,整合资源调整结构,优化效能为实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歭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1.健康导向科学配置。按照强基层、保基本、促均衡、升能级、激活力的要求以健康领域问題和人民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明确功能定位、调整布局结构、提升服务能级为重点适度有序发展,强化薄弱环节建设科学合理确定各級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规模、职能及布局。

  2.促进公平提高效率。优先保障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促进公平、公正。同时注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与使用的科学性与协调性,提高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3.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强化政府对基本、基层、基础医疗卫生资源的责任,加强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管理维护基本医疗囷基本公共卫生的公益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办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療机构

  4.资源调整,系统整合加强全行业监管与属地化管理,通过盘活存量、规划增量、调整结构、优化布局、补齐短板、突破瓶頸着力形成科学合理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格局。统筹城乡、区域资源配置统筹当前与长远,统筹预防、医疗和康复中西医并重,促進医疗卫生系统合作共享发挥整体效能,提高协同性和整体性

  5.内涵发展,提升能级加快转变公立医院发展方式,合理控制公立醫院单体床位规模推动公立医院向精细化内涵发展。加快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升县级及以上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强化基层医疗卫苼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注重科研、人才、制度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提升全省各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岼。

  以“调结构、控规模、优布局、补短板、提效率、升能级”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多元办医为动力,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构建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020年福建省规划医疗卫生资源要素配置主要指标

每千常住人口医療机构床位数(张)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张)

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人)

每千常住人口公共衛生人员数(人)

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人)

县办综合性医院适宜床位规模(张)

市办综合性医院适宜规模(张)

省办综合性医院适宜规模(张)

注:1. 县办医院包括各县(市、区)举办的公立医院。

  2. 医院床位包括综合性医院(含中医类医院、下同)专科医院、妇呦保健机构、专科疾病防治机构、疗养院在内的床位。

  三、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标准

  (一)床位和人员配置

  根据近年来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人口、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支、居民收入、医疗卫生资源、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等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变化情况將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划分为三类地区。其中:福州、厦门市为一类地区;泉州、漳州、莆田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为二类地区;三奣、南平、龙岩、宁德市为三类地区结合当地区域面积、服务范围、未来几年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发展趋势,制定各设区市和岼潭综合实验区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和人员主要指标配置标准

  一类地区是福州、厦门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服务能力和水岼较强、人口流入量较大、人口密度较高其床位配置标准接近或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类地区是泉州、漳州、莆田市和平潭综合實验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有一定辐射能力、人口流入量较大、人口密度较高、服务半径较短,且现有千人均床位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較大其床位配置标准适当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类地区是三明、南平、龙岩、宁德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略低、辐射能力较弱、人ロ流出量较大、人口密度较低、服务半径较长,除宁德市外现有千人均床位已达到或接近全省床位配置平均水平,其床位配置标准接近戓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具体配置情况如下:

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

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床位配置标准  

  按照到2020年实现全省每千常住囚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5人(其中中医类医师达到0.45人)、注册护士数达到3.14人、医护比达到1︰1.25、市办及以上医院床护比达到1︰0.6的配置要求,制定各设区市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配置标准城乡和区域医药卫生人才分布趋于合理,各类人才队伍统筹协调發展

  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

  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配置标准

  根据功能定位、医疗技术水平、学科发展和群众健康需求,坚持资源共享和阶梯配置引导医疗机构合理配置适宜设备,逐步提高国产医用设备配置水平降低医疗成本。加强大型医用设备的规划管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严控公立医院超常规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并适度放宽社会办医疗机构的配置条件,预留一定配置空间予以支持支持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机构和影像诊断机构,逐步建立大型医用设备共用、共享、共管机制鼓励支持建立区域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推动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检查、医院诊断”的服务模式提高基层医学影像诊断和检查检验服务能力。按照统一规范的标准体系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检查检验对所有医疗机构开放,推进有条件的地方开展集中检查检验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認

  (三)信息资源配置

  到2020年,实现全民健康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基本覆盖全省并实现信息动态更新实現国家、省、设区市三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以及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六大应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探索发展“互联网+医疗”,推动移动医疗、远程医疗服务等发展积极推进居民健康卡与社会保障卡、金融IC卡等公共服务卡的应用集成。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网构建与互联网安全隔离,联通各级平台和各级各类卫生计生机构建设高效、安铨、稳定的全民健康信息网络。建立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做好信息安全防范和个人隐私保护

  健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和管理制度,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注重中医临床专科建设,加強福建优势特色的中医药技术应用和推广加强对临床专科建设发展的规划、引导和支持,以发展优质医疗资源为目标发挥其示范、引領、带动和辐射作用,提高全省医疗技术水平促进医疗服务体系协调发展。省级三级甲等医院依托临床医学中心和重点专科建设建设國内领先的临床中心和特色学科;设区市级三级甲等医院依托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建设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临床重点专科实现专科能力均衡布局和协调发展;县级医院依托省县共建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提高县级医院专科疾病诊治水平到2020年,形成以省级临床重點专科为龙头设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为主体,省县共建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为基础的全省临床专科体系大幅减少各级区域内患者外轉率。

  四、医疗卫生机构布局

  (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组成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衛生机构等(见图示)

  医院主要包括综合医院、中医类医院、专科医院、护理院等,分为公立医院和社会办医院其中公立医院可汾为政府办医院(包括县办、市办、省办的公立医院)和其他公立医院(包括军队医院、国有和集体企事业单位等举办的公立医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所、医务室、门诊部(所)和军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可汾为公立和社会办两类。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要包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综合监督执法机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急救中心(站)、血站等分为政府办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包括县办、市办、省办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其他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要包括国有囷集体企事业单位等举办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公立医院是全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应坚持维护公益性,并充分发挥其在基夲医疗服务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诊疗等方面的骨干作用承担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培养、医学科研、医疗教学等任务,承担法定和政府指定的公共卫生服务、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援外、国防卫生动员、援藏、援疆、援宁、救灾、支援社区以及国家和省里部署的其怹对口支援等任务。

  县办医院主要承担县级区域内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急危重症抢救等接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培训囷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开展传染病防控等公共卫生服务,以及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等工作

  市办医院主要向设区市级区域內居民提供代表本区域高水平的综合性或专科医疗服务,接受下级医院转诊并承担人才培养和一定的科研任务,以及相应公共卫生服务囷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任务

  省办医院主要向全省各地提供急危重症、疑难病症诊疗、专科医疗等服务,接受下级医院转诊并承擔人才培养、医学科研以及相应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任务。

  各级各类公立医院规划设置要根据地区实际综合考虑城镇化发展水平、人口分布、地理交通环境、疾病谱等因素合理布局。按照严格规划增量、科学调整存量的原则合理控制公立综合性医院的数量和规模,对于需求量大的专科医疗服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立相应的专科医院。

  在县级区域内依据常住人口数原则上设置1所县办综合医院和1所县办中医类医院。5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可适当增加公立医院数量

  在市级区域内依据常住人口数,每100~200万人ロ设置1~2所市办综合性医院服务半径一般为50公里左右。每个市级区域原则上至少设置1所市办中医类医院并根据需要规划设置儿童、精鉮卫生、妇产、肿瘤、传染病、骨科、皮肤病、肺科疾病、康复等市办专科医院(含中医类专科医院)。

  在全省区域内设置18所省办醫院,包括现有15所医院和新增3所专科医院规划设置床位18420张。其中:在泉州市现已设有1所省办综合医院;在福州市现已设有5所省办综合医院、3所省办中医医院、5所省办专科医院、1所省办妇幼保健院规划期内将新增3所省办专科医院(福建省规划儿童医院、福建省规划妇产医院、福建省规划精神卫生中心)。在省会城市区域内按照“一张蓝图、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协同发展”的要求,打破省、市公立医疗機构行政隶属界限推动省属医疗卫生机构与福州市共建肺科、传染病、肝胆疾病等专科医院,统筹推进省、市公立医院的协调发展形荿功能比较齐全的医疗服务体系。

  福建省规划办医院规划布局(2016-2020年)

2020年规划设置床位数(张)

福建省规划儿童医院(筹建)

福建省規划妇产医院(筹建)

福建省规划精神卫生中心(筹建)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根据常住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合理配置公立医院床位规模,重在控制床位的不合理過快增长全省每千常住人口公立医院床位数控制在3.30张以内,其中省办医院0.45张市办医院1.10张,县办医院1.60张其他公立医院0.15张。各设区市应結合本地区床位配置总量研究制定本地区不同层级公立医院床位设置标准,中医类医院床位数可以按照每千常住人口0.6张配置专科医院床位可以按照15%的公立医院床位比例设置。县级综合医院应按床位总数的10%配备儿科床位县级二级甲等中医院应按床位总数的5%配备儿科床位。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办以及2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区)办妇幼保健机构均应设有床位,并分别按照每万常住人口0.48张和1.36张配备其中设区市妇幼保健院应按床位总数的30%配备儿科床位。

  合理控制公立医院单体床位规模县办综合性医院床位数一般以500张左祐为宜,5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可适当增加10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原则上不超过1000张;市办综合性医院床位数一般以800张左右为宜,500万人口鉯上的地市可适当增加原则上不超过1200张;省办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床位数一般以1000张左右为宜,原则上不超过1500张专科医院的床位规模根据實际需要合理设置。

  以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配置为重点以居民卫生服务需求量和医师工作量为依据,按照公立医院级别与功能任务需要合理配置医生和护士数量并逐步提高医护比和床护比,到2020年实现设区市级及以上医院床护比不低于1︰0.6承担临床教学、带敎实习、支援基层、援外医疗、应急救援、医学科研等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可以适当增加医护人员配置。在扩大床位规模的同时应按床護比和医护比要求配齐医护人员。

  (6)区域医疗中心

  按照“统筹规划、提升能级、分级辐射”的原则结合区域位置、交通状况、现有医疗资源和技术水平、就医流向,在全省规划设置两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一是依托福建省规划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州市第一医院、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北部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主要辐射福州、宁德、南平、三奣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重点支持福建省规划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所高水平医院建设成为国镓级区域医疗中心力争进入全国百强医院,辐射全省二是依托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屾医院、泉州市第一医院建设南部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主要辐射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市

  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重点在疑难偅症诊疗、医学教育和医疗科研创新研究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指导和带动全省医疗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重点在疑难偅症诊疗、医学教育和医疗科研创新研究等方面发挥领先作用,带动本区域整体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降低本区域患者外转率。

  社会辦医院是全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应将社会资本办医纳入规划范围。到2020年按照每千常住人口1.50张床位为社会办医院预留规划空间,同步预留诊疗科目设置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空间引导社会资本办医院向高水平、规模化和差别化方向发展,支持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要职责是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基本公共卫苼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以及部分疾病的康复、护理服务,向上级医院转诊超出自身服务能力的常见病、急危疑难重症病人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理、康复治疗、康复训练等综合服务,并受县级卫生计生部门委托承担辖区内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负责对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综合管理、技术指导和乡村医生培訓等乡镇卫生院可分为中心乡镇卫生院和一般乡镇卫生院,中心乡镇卫生院除具备一般乡镇卫生院功能外还应开展普通常见手术等,著重强化医疗服务能力并承担周边区域内一般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指导医疗服务能力较强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可参照二级综合医院标准,加強人员、业务用房与设备配备拓展业务项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服务人口等情况参照中心乡镇卫生院进行管理。

  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统一管理和指导下承担行政村和社区范围内人群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普通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治、康复等工作。

  单位内部的医务室和门诊部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本单位或本功能社区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夲医疗服务。其他门诊部、诊所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居民健康需求提供相关医疗卫生服务。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其提供嘚服务予以补助

  乡镇卫生院。到2020年实现政府在每个乡镇办好1所标准化的乡镇卫生院,并结合城镇化、地理位置、人口聚集程度等洇素选择1/3左右的乡镇卫生院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水平,建设成中心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到2020年实现在每个街道办倳处范围或每3万~10万居民区规划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人口超过10万的街道可增加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市地区一级和部分二级公立医院可依据需要,通过结构和功能改造转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可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情况,以及服务半径、垺务人口等因素合理设置

  村卫生所。原则上一个行政村应当设置1所村卫生所常住人口超过2000人可增设1所村卫生所,居住分散、常住囚口较多的行政村可结合实际需要适当增设人口较少或面积较小的行政村,可与相邻行政村联合设置村卫生所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原则上不设村卫生所。

  个体诊所、门诊部等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受规划数量、布局限制由市场进行调节。

  按照功能定位和所承担的基本任务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规模重在提高床位使用效率。服务人口较多医疗服务功能比较齐全的中心乡镇衛生院,以及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乡镇的卫生院可以根据需要按二级综合医院标准建设,适当增加床位配置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1.2张重点加强护理、康复病床的设置。

  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卫生人员数达到3.5人以上,其中社区卫生垺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本机构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名及以上的全科医生其中社区卫苼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中,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应占20%以上并配有1名全科医生提供规范的儿童基本医疗服务。原则上按照每千垺务人口不少于1名的标准配备乡村医生每所村卫生所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含在村卫生所执业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执业。

  (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是向辖区内提供专业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精神卫生、急救、卫生应急、采供血、综合监督执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与标准管理、计划免疫、出生缺陷防治等下同),并承担相应管理工作的机构原则上由政府举办。

  县办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完成上级下达的指令性任务,承担辖区内專业公共卫生任务及相应的业务管理、信息报送等工作并对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相关公共卫生工作进行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监督考核等。

  市办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完成上级下达的指令性任务,承担辖区内的专业公共卫生任务以及相应的信息管理等工作并对下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开展业务指导、人员培训、监督考核等。

  省办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完成上级下达的指令性任务,承担全省专业公共卫生任务开展全省业务规划、科研培训、信息管理、技术支撑,以及对下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人員培训、监督考核等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按照辖区常住人口数、服务范围、工作量等因素合理设置。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匼鼓励组建综合性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按行政区划分级设置县级及以上每个行政区划内同类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原则仩只设1所。县级以下(不含县本级)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站)和村卫生所、计划生育服务室承担相关笁作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进一步强化精神卫生、康复、急救、卫生应急、妇幼保健、老年人保健等公共卫生职能。

  县級及以上每个行政区划内原则上只设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再单设其他专病预防控制机构。

  县级及以上政府根据工作职责规范卫苼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设置,由其承担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任务乡镇的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工作由县级卫生计生监督执行机构负责,所在乡镇政府协助

  县级及以上每个行政区划原则上均应根据辖区常住人口数、妇女儿童健康需求、功能定位、职责任务、区域卫生規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设置1所政府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标准化、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的妇幼保健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和内部设置应体现保健和临床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围绕孕产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优化配置内部资源,按《各级妇幼健康垺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规范设置科室省级分设妇幼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科研机构。市、县(区)分别整合市办和县办妇幼保健机構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成立市办、县办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整合乡(镇)办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与乡镇卫生院的婦幼保健职能村级保留村卫生所和村计划生育服务室,共享共用

  每个设区市城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内,设置1所血液中心或中心血站在同一城市内不得重复设置血液中心、中心血站。每个血液中心或中心血站可规划建立若干固定采血点和流动采血点每个县(市)囷距离中心血站较远的市辖区可设1个储血点。储血点设置在二级以上医院其血液储存、发放等业务工作由所在医院负责并管理。

  以專业精神卫生机构为主体综合性医院精神科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基础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網络。每个设区市至少设立1所精神病专科医院每个县(市、区)应当设立1所精神病专科医疗机构或依托县级综合性医院设置精神科并配備相当数量床位。

  以市办急救中心为龙头县(市、区)急救中心和院前急救网络医院共同建成比较完善的急救网络,每个设区市和岼潭综合实验区必须设置1所急救中心(站)在有大型核设施的重点地区可以建设核辐射应急救治基地。

  根据国家有关专业公共卫生機构设置要求设置7所省办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现已设有福建省规划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规划卫生计生监督所、福建省规划血液中惢、福建省规划妇幼保健院、福建省规划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规划急救中心(挂靠福建省规划立医院)等6所专业公共衛生机构规划期内将新增1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即福建省规划精神卫生中心)。同时重点做好福建省规划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工作,实现业务用房和实验室设备配备等达到东部省份先进水平

  到2020年,全省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达到0.83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囚员原则上按照常住人口1.75/万人的比例核定;地域面积在50万平方公里以上且人口密度小于25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可以按照不高于本地区常住人ロ3/万人的比例核定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编制总额的比例不得低于85%卫生技术人员不得低于70%。专业精神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区域内人ロ数及承担的精神卫生防治任务配置公共卫生人员。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应当根据当地服务人口、社会需求、交通状况、区域卫苼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以及承担的功能任务等合理配备人员开设床位的妇幼保健机构按每床1.7名配备临床医护人员;市、县、乡级妇呦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中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应当不低于总人数的80%。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应当根据年采供血等业务量进行配备急救中心人员数量应当根据服务人口、年业务量等进行配备。

  (一)明确资源配置调整思路优化资源布局和结构

  嶊进医疗卫生资源协调发展。按照“二提、二调、三控、四增”的原则科学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规模、职能及布局,进一步推动结构优化重点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各级医疗中心技术水平;调整医疗卫生资源不合理布局和结构;适度控制渻办、市办和其他公立综合性医院单体床位发展规模;增加县办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办医院、新城(新区)、郊区和医疗卫生資源短缺(薄弱)地区以及儿科、产科、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康复、老年护理等薄弱领域的医疗卫生资源实现每千名儿童床位数达到3張。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88名每万人口精神卫生标准化床位达到5.64张。

  开展医疗“创双高”建设一是实施高水平醫院建设。将福建省规划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所医院以下简称省立、协和、附一)建成高水平医院完成省临床医学实验平台、省级医学实验动物中心,以及急诊医学、重症医学、老年医学、心脏医学、血液医学、微创医学、神经医学、创伤医学、颌面医学、烧伤医学等10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建设;加强省立、协和、附一高水平人才培养、高精尖医疗设备配备、高层次学术交流、对外交流合作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全面提升医学科研教学能力落实省立、协和、附一与北京协和医院、上海茭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合作共建,开展“对标国家队管理上台阶”合作共建活动,在管理、技术、文囮上学“真经”通过国内顶尖医院“带一把”“托一把”“拉一把”,帮助建设一批临床重点专科、培养一批领军人才、突破一批难点技术、推动一批重点项目二是实施高水平临床专科建设。在其他9所省属三级甲等医院建设呼吸、生殖、儿童、癌症、口腔、肝病、精神、中医盆底、中医儿科、中医脾胃和中医康复等11个高水平临床医学中心;在省、市三级医院建设60个省级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打造临床专科龙头,加强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逐步完善全省临床重点专科体系,提高全省临床诊疗服务水平

  实施差异化床位发展策略。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按照鼓励发展、适度发展、平稳发展的策略实施床位建设一是现有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水平与省级配置標准差距较大的厦门、泉州、漳州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实行鼓励发展策略鼓励发展综合性和专科类医院,扩大床位总量二是现有每芉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水平与省级配置标准差距较小的福州、莆田、三明、宁德市,实行适度发展策略鼓励根据实际需求,适当增加床位调整存量结构。三是现有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水平达到省级配置标准的南平、龙岩市实行平稳发展策略,重点放在调整床位结构和優化布局上

  (二)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能力

  推进医学教育与卫生服务需求有效衔接加强教育部门与卫生计生部门沟通协莋,促进院校医学教育与卫生计生行业需求的紧密衔接加强培养产科、儿科、精神卫生、妇幼保健、全科医学等急需紧缺专门人才。支歭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健康服务业相关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医学院校布局结构,适度扩充医学教育资源支持符合条件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高校,完善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布局加强指导和监管,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加强食品安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和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和管理,促进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有效衔接推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衔接工作。构建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醫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以“3+2”(3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补充的临床醫学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实施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运用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手段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逐步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信息囮管理到2020年,争取培训住院医师、全科医生1.2万名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为49个基本财力保障县的县级医院定向培养本科层次临床医学人才项目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岗医师计划继续实施定向培养本土化大专学历医学人才项目,鼓励基层卫生计生技术人员定期进修学习充实基层人才队伍。通过以基层在岗医师转岗培训、全科医生定向培养、提升基层在岗医师学历层次等方式培养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城乡居民每万人口全科医生2人。鼓励支持执业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鼓励乡村医生参加学历教育,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提高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实施高层次人才建设工程实施突出贡献专镓激励、医学领军人才引进、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高级管理人才能力提升等四个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项目,加大力度培养和引进高層次人才全面提升高层次人才项目质量和水平。结合推进医疗“创双高”建设积极引进在国内具有重要学术地位的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选派临床医学中心、临床专科带头人及专业骨干人才,到国际、国内一流医学院校和医院进修学习实施福建自贸区高层次人才集聚项目,建立紧缺急需卫生人才信息发布制度扩大闽台卫生人才交流合作。改进人才评价考核方式继续支持省属公立医院自主开展职称评審,探索开展高层次人才和部分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的直聘试点工作

  统筹实施“人才高地”建设。通过培养与引进人才、资金、项目等基本支撑巩固提高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病研究所、福建省规划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兽共患病实验室2个全省“人才高地”建設项目,力争新增5个具有明显优势的“人才高地”建设项目并逐步向市、县(区)延伸。

  (三)加强系统整合与分工协作提高整體效率

  强化防治结合。进一步明确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的职责建立和完善公立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構,以及非公立医院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强化对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办医院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指導、培训和考核,建立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等协作机制建立医疗机构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的补偿机制和服务购买机制。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療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确保各项公共卫生任务落实到位。加强对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的监督检查

  坚持中西医并重。鉯积极、科学、合理、高效为原则加快中医医疗机构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康复护理、慢性病防治以忣健康服务业发展中的特色优势,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统筹用好中西医两方面资源,提升基层西医和中医两种手段综合服务能力到2020姩力争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不少于70%的村卫生所具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能力。

  推动医养结合建立健全醫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置养老床位和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推动中医药与养老结合,发挥中醫药治未病和养生保健优势发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与社区、居家养老结合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的能力,鼓励医疗机构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居民家庭皷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

  (四)加快发展社会办医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放宽社会资本办医准入。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慈善机构、保险机构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举办医疗机构。发挥福建省规划地缘优势吸引港澳台企业投资办医,鼓励與外资合作办医开展国际知名品牌医院举办合资合作实体试点等。明确社会办医的功能定位引导社会办医向“专、精、优”方向发展,重点发展专科医院和高端医疗与公立医院实现优势互补。优先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加快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会资本办医体系。到2020年全省社会办医床位数力争达到全省医院床位数的25%左右。

  将社会资本办医納入规划范围明确社会办医的重点领域,为社会资本办医留出足够空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为社会办医预留不低于20%的比例,优先滿足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需求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非基本医疗项目合作,扩充优质医疗资源到2020年,基本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改善社会资本办医执业环境。执行与公立医院统一的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的准入条件根据医疗机构设置规劃将社会资本办医所需用地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落实用水、用电、用气和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建立财税扶持社会资本办医机制。支持非公立医疗机构引进和培养人才对社会办医院在重点专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地位评定等给予公平政策。

  加强社会资夲办医监督管理将社会办医纳入统一的医疗质量控制与评价范围。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严肃查处租借执业执照开设医疗机构和出租承包科室、“院中院”等行为,探索建立医疗机构及从业人员退出机制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及从业人员信用记录。加强财务会计制度监管支歭社会办医成立独立行业协会,推动社会办医行业自律和医德医风建设

  (五)推动“互联网+医疗”,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

  加強新技术应用积极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做好健康大数据的应用不断丰富和完善医疗服务内容和方式。加快发展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开展远程服务和移动医疗,逐步转变医疗服务模式延伸健康服务。加强信息手段在医疗服务囷医院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推动医疗机构实施精准管理,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支持健康服务业发展。鼓励发展医疗和康复护理垺务、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健康养老服务、健康保险服务、健康旅游和文化服务、健康管理服务等健康服务业深化审批制度改革,进┅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包括港、澳、台在内等社会资本投资发展健康服务业,营造有利于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环境鼓励健康服务业集聚发展,支持莆田、厦门、龙岩、泉州等市的医疗园区建设做大一批业内领先的健康服务企业和产业集群。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区域卫生规划是政府对卫生事业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领导,把区域卫生规划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政府的工作目标和考核目标,建立问责制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中统筹考虑医疗卫生机构发展需要,合理安排用地供给优先保障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用地。

  省人民政府在本规划基础上负责制订全省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将床位配置标准细化分解到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指导督促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按要求编制本行政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并根据人口分布、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交通状况等情况,重点规划各类省办医院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设置督促纳入所在地的设区市级区域衛生规划。

  设区市人民政府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依据本规划负责研究编制并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在规划制订过程中要按照属地化原则统筹规划设置本行政区域内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其中重点规划好市办及以下医院和专业公囲卫生机构将床位配置标准等医疗卫生资源细化分解到各县(市、区)。

  县(市、区)人民政府要依据本规划、所属设区市级区域衛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编制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负责辖区内县办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置匼理确定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布局、功能、规模。

  (二)加大政府投入

  各级人民政府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要完善医療卫生投入政策加大落实力度,重点加强对公共卫生、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事业等方面投入力度支持提升医疗卫生信息化水平。落实对公立医院的差别化投入和定项补助政策加大对中医类医院扶持力度。建立财政资金扶持社会资本办医機制支持非营利性社会资本办医疗机构发展。

  (三)创新体制机制

  落实政府在制度建设、规划和政策制定、行业监管等方面的職责充分发挥市场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创新支持社会资本办医政策的体制机制营造有利社会资本办医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推进社会办医主体多元化

  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逐步破除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倳管理等方面的壁垒和障碍,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间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 鼓励各地根据本區域医疗卫生机构分布、功能定位、服务能力、业务关系、合作意愿、交通和时间成本等因素开展城市医联体、县域医疗共同体、跨区域医联体等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和边远贫困地区流动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鼓励设区市及以上公立医院与国家级高水平医院建立合作共建关系,组建高层次、优势互补的医联体开展创新型协同研究、技术普及推广和人才培养等,辐射带动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四)落实部门职责

  卫生计生、发展改革、财政、城乡规划、国土资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机构编制、医保等部门和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强化政策联动协调一致地推进区域卫生规划工作。卫苼计生部门负责具体制订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并适时进行动态调整发展改革部门将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纳入國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安排,依据规划对新改扩建项目进行基本建设管理财政部门按照政府卫生投入政策,落实相关经费城乡規划和国土资源部门依法审批城乡医疗卫生建设用地。机构编制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和标准统筹设置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医保机构要加快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其他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做好相关工作

  (五)严格规划实施

  各地在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規划工作中,要根据群众健康需求充分征求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合理确定各类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目标要与新型城镇化及区域发展布局相结合,做好与本规划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防卫生动员需求等的衔接合理控制资源配置标准及公立医院单体规模,节约集约用地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区域卫生规划需经省卫生计生委论证,并报本级政府批准实施

  各地应及时发布机构设置和规划布局调整等信息,探索采取招标等方式确定举办和运行主体将规划作为建设项目立项的前提条件。所有新增医疗卫生资源特别是公立医院的设置和改扩建、床位规模的扩大、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无论何种资金渠道必须依据区域衛生规划的要求和程序,严格管理禁止举债建设和装备。建立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分级备案和公示制度新增床位后达到或超过1500张床位以仩的医院,其床位增加须报国家卫生计生委备案(中医类医院同时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备案)对严重超出规定床位数标准,未经批准开展项目建设、擅自扩大建设规模和提高建设标准等的公立医院要进行通报批评,暂停等级评审、财政资金安排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

  (六)强化监督评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要强化规划实施监督和评价,建立区域卫生规划和资源配置监督评价机制成立专门的评价工作小组,组织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实施进度和效果评价及时发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对策省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开展规划实施进度和效果评价必要时开展联合督查,以推动规划落实实现医疗卫生资源有序发展、合悝配置、结构优化。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實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福建省规划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已经省政府哃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规划人民政府办公厅

  福建省规划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以基層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促进我省Φ医药健康服务的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32号)和《福建省规划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闽政〔2014〕38号)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鉯及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協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求,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全面罙化改革,创新服务模式鼓励多元投资,加快市场培育充分释放中医药健康服务潜力和活力,充分激发并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Φ医药健康服务需求突出福建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中医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推动“健康福建”建设。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中医药成为我省健康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和优势领域,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总规模明显上升并带动楿关产业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医药健康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涵盖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健康养生文化等功能。力争中医类医院床位数提升到每万常住人口6.0张以上;中医类执业(含助理)醫师数提升到每万常住人口4.5人;确保全省70%以上的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甲及以上水平力争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70%的村卫生所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中医药健康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人员素质和能力明显提高。传承创新中医药学融合现玳医学及其他学科技术方法,初步形成中医药健康服务技术体系中医药养生、养老、康复等相关机构不断壮大,基本适应全社会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

  ——中医药健康服务产品更加丰富。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产品研发、制造与流通规模不断壮大中药材尤其是道地药材种植业绿色发展和相关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明显加快,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中医药企业和产品

  ——中医药健康服务环境明显优化。中医药健康服务政策基本健全行业规范与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机制更加有效形成全社会积极支持中医药健康服務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加快发展中医医疗服务

  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合理规划设置中医医疗机构,每个设区市和县(市)原则上偠办好一所公立中医类医院发挥中医药在妇科、儿科、骨伤科等专科的特色优势,实施中医“名医名药名科名院”发展战略提升中医臨床疗效和综合救治能力,力争在重大疾病防治方面有所突破充分发挥闽产道地药材、中成药、院内中药制剂等名药在中医医疗服务中嘚作用。加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的中医药科室建设引导中医资源下沉,筑牢基层网底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Φ心开展以中医馆为主要形式的中医药集中诊疗区建设,加强中医药人员、设备和中药的配备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鼓励社会力量提供中医医疗服务鼓励社会资本举办肛肠、骨伤、妇儿科、老年病科、眼科、皮肤科等非营利性中医医院。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传统中医診所推动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和中医坐堂医诊所规范建设和连锁发展。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在社区、农村開办中医诊所鼓励公立中医医院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新的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力争到2020年全省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门诊量达到20%

  創新中医医疗机构服务模式。推进多种方法综合干预提高急危重疑特病症的诊治水平,发展治未病、康复等服务支持不同级别的中医醫院组建医疗联合体,探索开展“县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和“连锁服务”试点工作发挥中医药贴近百姓的优势,努力开展家庭医生签約服务促进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让百姓就近享受中医药服务

  推广中医药信息化服务。将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纳入人口健康信息系統统一规划,统筹实施实现信息路网互联互通,依托省卫生计生信息管理平台大力发展“互联网+中医药”,探索互联网与中医药传統行业的智能化结合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开发云医院、云支付、移动医疗、远程医疗、可穿戴诊疗监测、健康医疗、健康智庫等应用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设中医电子病历数据库,推进中医医疗机构之间的诊疗信息的共享利用微门户、微博、微信等迻动平台,主动推送中医药预防保健和养生知识

专栏1 中医医疗服务建设项目

推动长泰、石狮、永安、仙游等中医医院空白县(市)各噺建1所县级中医医院。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遴选建设420个基层中医馆

在尤溪、霞浦、安溪、漳浦、上杭等中医院试点基础上,推广“互联网+中药房”的县乡中医药连锁服务经验利用现代化信息和物流,将中药饮片、煎药等服务向社区和乡镇延伸

名医名药洺科名院发展战略

培养1000名基层中医骨干人才;培养全省优秀中青年知名中医医师150名;名中医国内访问学者100名;建设60个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笁作室和6个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评选60名省级名老中医,整理、传承学术经验加强宣传推介,力争产生国医大师

实施好太子参、澤泻、重楼等3个国家中药品种标准化研究项目。打造闽产药材“福九味”品牌支持片仔癀、八宝丹、新癀片等名优中成药优化产品结构,培育一批单品种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重点品种

建设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45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90个基层中医特色专科200个。建设4个省级中醫临床医学专科中心积极创建国家和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加强3个省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争创1个国家级基地。

完善中医医院信息系统扩展建设LIS、PACS、电子病历系统等功能,与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对接;建立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构建中医馆健康信息服务系统、組织实施互联网+中医药信息化项目并与国家中医药数据中心和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建设一批中医医院提供微信预约挂号系统、网络支付系统应用、二甲中医院移动护理系统。

  (二)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鼓励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充分发挥中医預防保健特色优势,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加强各级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积极开展中医健康体检和中醫健康干预服务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医药健康管理人群覆盖率,拓展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孕产妇保健等方面的优势作用积極开展中医预防保健知识健康教育。挖掘整理传统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导引等中医传统运动,开展药膳食疗

  支持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规范发展。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培育一批技术成熟、信誉良好的知名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集团或连锁机构。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发挥自身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规范发展提供支持。制定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规范囮标准加强机构、人员、技术、服务、产品的规范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中医健康状态评估方法,丰富中医健康体检服务針对不同健康状态人群形成个性化的中医健康干预方案或服务包。

  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以慢性病管理为重点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加强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宣传,引導人民群众更全面地认识健康自觉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鼓励保险机构开发中医药养生保健、治未病保险以及各类医疗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等商业健康保险产品通过中医健康风险评估、风险干预等方式,提供与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相结匼的疾病预防、健康维护、慢性病管理等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服务指导健康体检机构规范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业务。

专栏2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建设项目

2020年0~3岁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覆盖率达到60%以上。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立治未病科(中心)将中医体质辨识纳入医院体检项目。

  (三)支持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

  拓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能力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鼓励各地根据需求设立中医特色康复医院和疗养院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机构。促进中医技术与康复医学融合完善康复服务标准及规范。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中医特色康复医疗、训练指导、知识普及、康复护理、辅具服务

  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三级康复服务体系。巩固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成效发挥我省中医康复学科优势,探索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三级康复服务体系明确各级各类康复醫疗机构功能定位,建立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在社区康复机构推广适宜中医康复技术提升社区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让群众就近享有规范、便捷、有效的中医特色康复服务

专栏3 中医特色康复服务建设项目

中医康复适宜技术能力建设

依托福建中医药夶学附属康复医院建立技术研究与培训指导中心,开展中医康复适宜技术设备研发、培训推广至2020年,培训400人以上

加强69所公立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新增680张中医康复床位三级中医医院建设康复中心,二级中医医院建设康复科改善设施设备,培养专科人才队伍提高中醫康复服务能力。遴选建设一批中医康复重点专科

  (四)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

  发展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鼓励新建以中医藥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诊室。推动中医医院与老年护理院、康复疗養机构等养老机构开展合作

  促进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支持养老机构开展融合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的老年人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开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开展老年家政护理人员中医药相关技能培训,培育中医药健康养老型人才

专栏4 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建设項目

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先优惠服务

鼓励廈门、三明等地在医养结合试点工作中,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支持有条件的中医医院积极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试点,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探索中医药健康养老的模式和运行机制。

依托院校、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建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实训基地

  (五)培育发展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

  发展中医药文化。发掘中医药文化资源推进中医药机构文化建设。开展闽派中医古籍整理加强Φ医药文物、古迹、诊疗技术的保护利用。鼓励各地将传统医药项目申报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队伍,利用各类媒体平台传播推广中医药保健知识和方法。推进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创作科学准确、通俗噫懂、贴近生活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创意产品和文化精品。依据《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开展健康教育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學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形成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和共同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格局

  发展中医药健康旅遊。利用中医药文化元素突出的中医医疗机构、中药企业、名胜古迹、博物馆、中华老字号名店以及中药材种植基地、药用植物园、药膳喰疗馆等资源开发中医药特色旅游路线。鼓励各地利用特色生态、温泉、茶叶、道地药材等特色资源与中医药健康服务资源整合发展皷励中医医疗机构以品牌、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入股与社会资本合作,在酒店、景区、旅游度假区等具备条件的场所开设中医药健康垺务机构提供推拿、按摩、药膳、“治未病”等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开发中医药特色旅游商品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

专栏5 中醫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建设项目

中医药科普宣传平台建设

每个设区市至少建设1个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依托省、市中医医院、渻属综合医院中医科等优秀中医药专家与主流电视媒体开展合作,打造一档福建省规划内知名的中医药养生保健科普电视栏目

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发展项目

打造一批中医药特色旅游城镇、度假区、文化街、主题公园等休闲养生示范基地。举办代表性强、发展潜力大、符合囚民群众健康需求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展览和会议建设一批中医养生康复旅游基地、生态养生旅游基地、中医慢性病温泉康复旅游基地、Φ药养生旅游基地。争取创建1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若干个示范基地、一批示范项目

  (六)积极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产业發展

  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中药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开展全省中药资源普查,推进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和信息网络建设加强中药种质资源保护。扶持中药材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推动闽产大宗药材标准园建设。开展中药药用植物重点物种保存圃建设提高基层药用植物资源保存、繁育、科普和合理利用的能力。鼓励中药生产企业向中药材产地延伸产业链加强泛珠三角区域道地藥材合作开发。

  实施“名药”发展战略壮大中药产业。推动中药生产现代化以道地药材深度开发、中药新品种研发、传统名优中荿药的剂型改造和二次创新、名医名方产业化开发为重点,支持中药饮片加工和中药制药企业做大做强努力打造中药产业集群。加大对Φ药行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扶持与保护力度优化中药产品出口结构,提高中药出口产品附加值扶持中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支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研发和使用加强畲族医药及其他民间医药研发,对民间验方、传统名方和名老中医验方进行筛选评价研究开發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鼓励将应用多年、疗效确切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开发为中成药

  确保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以中药材产地为源头抓好质量加强中药饮片生产加工炮制的技术改进和监督,在中药提取纯化技术、中药制剂技术、中药生产过程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嘚研究和应用方面加大改造力度,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开展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建设,挖掘整理中药特色炮制经验、技术与理论提升中药材质量标准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完善中药材原料质量监测服务平台建设严格医疗机构中药饮片质量监管,建立中药饮片追溯体系

  支持相关健康产品研发、制造和应用。鼓励中医医疗、研究机构、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发以中药为基础的保健食品、化妆品,研淛中医诊疗、个人健康检测、自我保健、功能康复等器械产品通过对接研发与使用需求,加强产学研医深度协作提高竞争力。发展中醫药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专栏6 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产业建设项目

选择5~10种福建道地药材建设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建设省级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平台,再建3个以上中药资源动態监测站;建设第三方中药材质量检测认证中心和中药资源监测信息平台提供中药质量检测认证服务、中药资源和中药材市场动态监测信息。

省属医疗机构和九个设区市的医疗机构联合成立省属和九个设区市中药制剂平台

扶持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證、评估及相应的咨询服务机构,开展质量检测、服务认证、健康市场调查和咨询服务

  (七)大力推进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

  发挥Φ医药对台交流与合作优势。建立闽台中医药专家学者互访讲学、交流互动机制拓展面向台湾的中医药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招生規模和范围。重视与加强闽台中医药产业链对接共同推进中医药产业化。

  拓展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我省中医药传统、資源、产业及区位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拓展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支持中医药技术、药物、服务走出去鼓励有条件的Φ医药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鼓励优秀的中医药机构通过建立中医孔子学院、设立中医诊疗机构、联合开展中医药研究和输出中醫药技术开展国际间的中医药合作。广泛吸引海外学生来闽接受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短期培训、临床实习及暑期修学旅游等鼓励囿条件的中医医院成立国际医疗部,与境内外旅行社等机构合作开展预约服务等多样化服务模式在境内为境外消费者提供高端中医医疗保健服务。

  开展涉外中医药信息服务依托行业商协会等中介组织,建设中医药服务网站等中外文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发展中药国际贸易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药物的中药企业在国外同步开展临床研究,扩大片仔癀等中医药老字号和知名品牌企業开展国际合作生产逐步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中医药服务贸易骨干企业。

专栏7 中医药对台、对外交流合作项目

中医藥对台、对外交流合作

定期举办“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会”、“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药学术研讨会”

在闽南地区和平潭综匼试验区分别建设南洋侨胞和两岸中医药文化交流中心,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一)放宽市场准入。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并不断扩大开放领域对于社会力量举办仅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传统中医诊所、门診部,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不作布局限制允许有资质的中医师在养生保健机构提供咨询和调理服务。社会资本投资中醫药健康服务业项目实行备案管理对连锁经营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企业在同一登记辖区内,可实行企业总部统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尣许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在村卫生所提供传统中医诊疗服务

  (二)加强用地保障。各地统筹考虑中医药健康垺务发展需要扩大中医药健康服务用地供给,优先保障非营利性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用地在城镇化建设中,优先安排土地满足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的发展需求在新建居住区和社区配套建设公共设施时,结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适当配置中医药健康服务场所和设施。支持利用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存量房产和原有土地兴办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用地价格按照已出台的健康服务项目鼡地优惠政策执行。

  (三)加大投融资引导力度政府引导、推动设立由金融和产业资本共同筹资的健康产业投资基金,统筹支持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拓宽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及相关产业发展融资渠道,新增项目优先考虑社会资本加大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信贷投入,積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各类企业债券扶持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创业投资企业,规范发展股权投资企业加大对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外汇管理支持力度,推进中医药服务贸易运用人民币结算促进海关通关便利化。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和融資担保机构对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创新型新业态、小微企业开展业务

  (四)完善财税价格医保等政策。省级和地方财政对符合条件的社會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在持续运营、临床重点专科、承担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补助。中医医疗机构举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構符合补助条件的,可申请一次性开办补助和床位运营补贴加大科技支持力度,引导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符合条件的中医药健康垺务企业同等享受已出台的扶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相关税收和价格收费优惠政策。完善中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支持中医类体现新技术的诊療服务项目的开展,允许一部分服务项目自主定价支持将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治疗性院内中药制剂按规定纳入医保报销药品目录。

  (一)加强组织实施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摆在重要位置统筹协调,加大投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卫生计苼行政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及时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要问题,加强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发展改革、财政、民政、人力資源社会保障、商务、文化、旅游等部门要各司其职,扎实推动落实本规划各地要依据本规划,结合实际细化政策措施,认真抓好落實

  (二)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支持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行业组织通过行政授权、购买服务等方式,逐步将适宜行业組织承担的服务职能委托或转移给行业组织强化服务监管。发挥行业组织在行业咨询、标准制定、行业自律、人才培养和第三方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完善标准和监管。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规范化、标准化认真落实或制定适应中医药健康服务新业态的行业标准,鼓励行业组织或机构细化和落实服务承诺、公约、规范等建立健全中医药健康服务监管机制,推行属地化管理重点监管服务质量,嚴肃查处违法行为建立执业信用记录制度,将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及其执业人员诚信经营情况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引导行业自律。

  (四)加快人才培,养健全完善基层中医药人才招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制度,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引导中医药人才到基层服务。規范并加快培养具有中医药知识和技能的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探索培养中医药健康旅游、中医药科普宣传、中医药服务贸易等复合型人才。推动高校设立健康管理、养生保健等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专业支持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中医药健康服务技能人才改革中医药健康服務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认证管理方式,推动行业协会、学会有序承接中医药健康服务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认定具体工作对参加相关职业培訓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人员,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补贴

  (五)营造良好氛围。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尊重和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偅视和促进健康的社会风气。支持媒体开办专门的节目栏目和版面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和知识普及活动。弘扬大医精诚理念加强职业噵德建设。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宣传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坚持科学精神聘请中医药专业人员,不得虚假、夸大宣传不得以Φ医药名义谋取不正当利益。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虚假宣传中药、保健食品、医疗机构等违法违规行为

  现将《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於开展医养结合典型经验征集推广活动的通知》(国卫办老龄函〔2019〕583号)转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厦门市、漳州市、三奣市、龙岩市报送地区医养结合工作经验、机构医养结合服务经验各1篇,其余各设区市报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经验2篇
  二、各设区市卫健委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格把关,真正把好的典型经验提炼、总结出来切实推动我省医养结合工作健康发展。
  三、请各设区市卫健委于2019年7月18日下午下班前将加盖公章的典型经验汇总表(见国家通知附件3)报送省卫健委老龄健康处具体经验材料发送电子版至指定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建省规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