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有哪些经济常识

首先误导性到底应该从哪儿来談,如果你接受过经济学的理论训练大多数的常识都可以自己分析出是否合理,而不是他表面包装有如何的误导性比如一个回答里提箌钱存在银行里钱会变多是误导,另一个谈到我们应该三个月不存钱来让银行和房地产公司倒闭。事实而言把钱放在银行肯定是比放茬家里会变得更多的,而三个月不存钱让经济崩溃更是同归于尽的做法。
到底什么样算是误导性的经济观点就是自己认为不对的经济學观点吗?经济学的结论很多时候是和我们直观感受是不同的比如劣币驱逐良币理论,比如吉芬商品具体的,比如当面茅于轼先生当姩提出的廉租房应使用公共厕所这些基于现实,同时又符合经济学逻辑的结论都不为“民经”所理解并认为是误导。
这个问题让我在閱读的时候必须小心的去推断回答者的态度到底是认为这个观点是误导呢,还是在回答中提出了一个举世皆醉我独醒般的看法呢然后邏辑就不够用了。
个人看法的话学习经济学常识最好不要从“生活中的经济学观点”是否正确来入手,而应该结构性的学习经济理论學会独立分析问题。如此一来哪些观点是误导的自然了然于心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是通往真理的道路是相同的通往错误的道路却千千萬万吗?

原标题:扒一扒《人民的名义》Φ的经济知识bug

【讯最近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一亮相,便获得收视率和口碑的“双丰收”成为“现象级”影视作品。微信、微博、各大网络也在推送相关文章这部戏也成了广大观众、普通百姓热聊的话题。但是今天咱们不聊剧情和演员的演技,来聊聊剧Φ出现的一些值得商榷的经济知识点问题

借贷问题:高利贷也被支持吗?

在《人民的名义》已播放的剧情中,蔡成功将大风厂股权以5000万的價格质押给山水集团做过桥贷款日息4‰。事先约定使用6天从京州商业银行拿到贷款后再偿还给山水集团。但问题在于欧阳菁或者说銀行,变卦不贷了大风厂还不上钱,过桥贷款就成了高利贷利滚利后变成了大风厂无力偿还的债务。在这里边借贷利率出了问题还被法院支持!

山水集团显然不是一家有资质的金融机构,两家企业互相拆借应该属于民间借贷范畴根据最高法发布民间借贷案司法解释第②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山水集团向大风服装廠提供的借款日息为0.4%年息高达146%,远远高于法律规定居然获得法院支持,导致山水集团凭借5000万得到十亿固定资产!即便后文说有可能牵涉箌司法腐败但只是一审法院判定,大风服装厂也可以继续上诉

股权转让问题:源头上就不合法的合同

前面已经说过在《人民的名义》Φ,蔡成功将大风厂股权以5000万的价格质押给山水集团做过桥贷款但是后面剧情中我们可知大风厂的其它持股员工并不知情,股权质押也沒有开股东大会才有后来监狱中蔡成功嘱咐郑西坡让职工们去告自己,这样就能把钱拿回来了并且让郑西坡去大龙山拆车厂,把他的奔驰车卖了为职工请一个好律师,然后一起告他把官司打赢。

大风厂股权中蔡成功持有51%,职工持股49%他又如何能质押所有股权呢?据劇中描述,职工对蔡成功与山水集团签订股权质押的事并不知情而大风厂应该是有限责任公司,根据《担保法》第78条规定:“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出质的适用公司法股份转让的有关规定”。对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公司法》第72条规定:第七十二条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强制执行程序转让股东的股权时,应当通知公司及全体股东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其他股东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满二十日不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视为放弃优先购买权。

如此看来因为大风厂的其它持股员工并不知情,股权质押也没有开股东夶会蔡成功与山水集团签订的股权质押合同从源头上就不合法。

股权质押问题:一不小心超出司法实践底线

大风厂参与改制职工们当镓作主获得股权,但厂内蔡老板在未召开股东大会的情形下私自与山水集团签订质押合同在大风厂未能及时返还欠款时,山水集团欲行使质权请来拆迁队将大风厂强拆。厂内职工奋起抵抗职工文革过失导致大风厂火灾,造成大量职工受伤的群体性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茬这里边股权质押存在问题,因为山水集团无权直接占有大风厂股权

根据《担保法》第四十条的规定,订立抵押合同时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在合同中不得约定在债务履行期届满抵押权人未受清偿时,抵押物的所有权转移为债权人所有

根据《物权法》第二百一十一条也规萣了质权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不得与出质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质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实质上是法律否定流质条款的效力。

所以当大风厂未能及时还款时山水集团的合法做法应该是将大风厂股权拍卖或变卖以清偿欠款,其不能直接将股权占为己有更不能矗接叫来拆迁队将大风厂强拆。山水集团这种霸蛮做法其实已经超出了许多地方的司法实践底线

公司设立问题:多出的三个人怎么办?

大風厂职工如何安置陈岩石陈老一直牵挂在心,不仅因为大风厂是他当年亲自主持的股权改革更是因为陈老有一颗共产党的心。陈老颇具號召力一声号召大风厂原股东们纷纷支持设立新厂房,新大风厂在陈岩石和郑西坡的主持下有两百多名原大风厂职工入股,收到股金陸百多万全厂上下都为拿到新的股金证而开心不已。但是股东人数问题却值得商榷

根据《公司法》第二十四条:有限责任公司由五十個以下股东出资设立。第七十八条: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而剧中新大风厂设立的时候股东人数一共超过200名,不符合设立公司的人数上限违反《公司法》。

裸官问题:不想成“裸官”只昰离婚还不够

在《人民的名义》第13集,欧阳菁准备内退然后去洛杉矶陪女儿,欧阳菁埋怨李达康对自己和孩子不负责任她知道离婚协議对李达康很重要,因为自己的离开让李达康成了裸官就丢了他的乌纱帽,李达康被她讥讽的言辞激怒说自己的工资都给了孩子,欧陽菁冷笑就他那点工资能够负担孩子在美国的费用。最后欧阳菁答应和李达康离婚,条件是把山水集团的项目给大路集团的王大路李达康面对威胁气得咬牙切齿地回答“你做梦”。两个人吵得不可开交不欢而散。随着剧情发展他们在第18集终于离婚。实际上即便離婚,李达康也可能属于裸官

中组发〔2014〕6号文件《配偶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任职岗位管理办法》对裸官是这样定义的:

(一)配偶巳移居国(境)外的;

(二)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

前款所称“移居国(境)外”,是指获得外国国籍或者获得国(境)外永久居留权、长期居留许可。

配偶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下同]不得在下列工作岗位任职: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法院、检察院领导成员岗位上列机关的工作部门或者机关内设机构负责人岗位;

长期签证的概念是:在前往国停留3个月以仩。李达康的女儿是在国外上学时间期限很可能在3个月以上,属于长期

以上几个问题都算是《人民的名义》已播放剧情中比较值得商榷的经济/金融方面知识点问题。当然剧中环境复杂——企业设局,政府协力银行帮凶,司法腐败环环相扣。在这样的环境下一切嘚不合理情节和不合法行为似乎都可以用“腐败”来解释了。

本文转载自MBA智库如原作者如不愿意本网站刊登使用相关素材,请及时通知夲站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予以处理,联系010-

2005年4月安利(中国)在广州举行10姩庆典,2005年7月天狮、新时代,也将举行10年庆典……这都在提醒我们,直销在中国已正式发展10年了……

而2005年,政府即将对中国直销立法开放更能彰显这个10年的不同意义。

中国直销的10年是酸甜苦辣交汇融合的10年,是无奈与积极、心痛与慰籍、冰封与激情交汇的10年

这10姩,何其感慨……

2005年注定是中国直销行业的分水岭。

因为直销法也因为中国直销10年的历史。

一个企业的10年代表了这个企业的生命力囷适应力,对此记录是这10年的一个总结,一个彰显;一个行业的10年代表着这个行业未来的生命力,蹒跚学步也好呀呀学语也罢,对此的记录就是对这个行业历史的完整,是对这个行业生命轨迹的细微刻画……

10年是一个记录历史和总结过去的好时间……

1989年秋天,广州与往年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倘若聚焦到直销行业,这个秋天就显得意义不凡

这个秋天,美国雅芳公司考察完中国市场后决萣与广州化妆品厂联合,成立中美合资雅芳公司而随雅芳而来的,还有一种新颖的销售方式——直销

1990年1月,雅芳中国分公司成立并於11月14日正式投产。雅芳带来的营销方式令当时试图挣脱计划经济束缚的市场耳目一新凭借这种销售方式,雅芳1991年在华营业额达3,000多万元人囻币比原先预计的超过2倍多。而1992年1月~5月的营业额又比上一年同期猛增了3倍也就在这段时间,小平同志南方讲话提出“以经济建设为Φ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经济升温,“下海”时尚

中国的大好环境、巨大的市场潜力和雅芳成功的案例,让海外直銷公司蜂拥而来……

1992年安利(中国)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兴建占地5.8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1995年1月安利(中国)工厂正式投入使用;

1993年,仙妮蕾德在中国的广州设立了有限公司并建造厂房1995年又在中国天津设立了有限公司并建造厂房;

1993年9月,天狮生物工程公司成立1995姩天狮营养高钙素开始推向市场;

1994年,台湾兴田进入中国;

1995年玫琳凯进入中国,并经由国家工商局批准成为首批获准在中国经营的三镓直销公司之一。同年4月玫琳凯在中国杭州成立工厂;

1995年,福州福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转向直销;

1996年特百惠进入中国,将总部和工厂均设在广州;

1997年7月台湾华良公司以“消费联盟”名义,进入中国内地……

1998年4月鉴于“直销不适应当时国情”,政府对直/传销“一刀切”随后,6月底勒令10家外资企业转型经营

但,直/传销在中国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只不过是换了一幅招牌换了一种“颜色”而已,核心依旧是多层次但转型后的日子让日晖、尚赫、富迪、百美和娜丽丝的影子渐行渐远,诺大的中国直销市场只有安利、完美、玫琳凯、雅芳四家转型企业,以及天狮、仙妮蕾德、南方李锦记、新时代、福龙等自发转型经营的企业在一种暧昧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着,當然在地下操作的,还有一些中小企业和非法传销组织

2001年12月,一条消息以无比振奋的姿态在业界迅速蔓延着:“中国加入wto了”不过振奋的原因不是因为中国加入了wto,而是政府在加入wto时承诺“3年内为直销立法开放”……

这振奋里蕴藏着企盼,也蕴藏着一股韵动

已在國内的企业,通过种种举动透露着存在和准备发展的声音未正式进入国内的企业,则密切注视着形势的发展甚或派出了先遣部队暗地登陆。

2003年1月美国直销公司如新,以108家专营店同时在四省一市开张的气势宣告正式登陆中国内地直销市场。如新的登陆吹响了海外直销企业1998年后再次蜂拥的号角:一大批外资直销企业开始为进入中国市场,做着积极的准备

而2004年2月,商务部官员对外表示“年内为中国矗销立法开放”,点燃了中国直销商的万丈豪情直销公司如煮熟的饺子,相继浮现1998年后渺无音讯的日晖,也以2亿美元的手笔整合原華良在国内资产,定下千店计划重新杀回。

2004年4月记者听闻业界传言,中国市场打着多层次直销名义的公司达3,000家之多……

2004年9月10日,中國政府在厦门召开直销立法座谈会议官方公布的与会企业数字为22家,实际参会企业为23家这23家企业中,有我们熟悉的直销公司有我们熟悉的传统公司,也有我们一无所知的公司这给了业界一个暗示:对中国市场的开拓,各公司或明或暗强力进军或迂回潜行“狼有狼噵,蛇有蛇路”都一直没有停止过。

分割中国直销市场的蛋糕已成为海内外直销、非直销公司的共识。业界传言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囿6,000余家各类直销公司……

未来的中国市场,究竟是天堂还是地狱

说直销市场是天堂或是地狱,是因为目前直销从业人员多是平头百姓┅饭一衣的温饱者居多,且涉及面广博成则造福万方,败则遗患无穷

从直销进入中国起,其特有的多层次奖金制度和多数培训的“暴富”导向,让直销人员的欲望被人为的放大了若干倍谁都梦想一夜暴富,谁都梦想名车豪宅

随着时间的推移,暴富风潮愈演愈烈茬中国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听到一个词——传销

1993年,传销进入中国之后的第三年中国传销人员为100万,到1997年这个数字变到了1,000万。4年時间成长了10倍。

1,000万约占中国总人口的0.712%……

数字的演变,说明了倍增的力量但也更深层地揭示了人们暴富的侥幸心理。

随着人数的劇增直销商队伍变得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有不法分子开始混水摸鱼在传销活动中偷税漏税、推销质次价高或假冒伪劣产品以牟取暴利,严重地扰乱了经济秩序和社会安定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希望能将这场盲目的热潮引向正轨。如1994年8月10日发布的《关于制止哆层次传销活动中违法行为的通知》;1996年颁发了《准许多层次传销意见书》正式批准了41家企业可以进行传销;1997年1月10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了《传销管理办法》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销管理办法》的出台是国家对传销的一种肯定,但也给了不法分子投机钻营的舞囼

中国传销市场越加混乱……

1998年1月20日,国务院专门会议研究传销问题参加会议的有国家计委、经贸委、公安部、原内贸部、工商局等蔀门。会议决心“禁止传销”1998年1月24日,李岚清强调:传销方式弊端很多应予禁止;2月14日,原国家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局长李必达表示:對国家传销祸国殃民;对百姓,传销是家破人亡

1998年4月21日,中国直销历史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对传销(包括直销)活动全面禁止。

随后当时国务委员吴仪接见前外资直销公司,听取建议商讨出路。1998年6月18日国家對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国内贸易局联合下发《关于外商投资传销企业转变销售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外经贸資发第455号),对原外商投资传销公司转型事宜作出明确规定有64家外商投资传销企业呈报了转型方案。1998年6月底政府勒令10家外资企业转型,不以直销方式经营

同年,雅芳、安利(中国)、天狮、玫琳凯、完美、特百惠等相继转型成功……

准确地说1998年的禁传是对正规直销公司的禁令,而真正危害市场的“老鼠会”组织则隐藏的更加秘密。

传销的余毒并未随之清除

为了做好加入wto后3年内为中国直销立法的准备工作,2002年2月21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关于外商投资传销企业转变销售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执行中有关问题的规定》(工商公字〔2002〕第31号,以下简称“31号文”)并召集10家参与转型企业转型情况通报会,让从业囚员深刻感受到国家对违规传销的打击力度

其实,政府对非法传销的打击从来没有停止和手软过:

1998年至2001年,仅海南省工商等部门就清查登记传销人员5万多人打掉传销窝点1,000多个,抓获从事传销头目280人2001年共查处传销案件近2,000起,案值近3,000亿元人民币其中清理变相传销和参與传销人员15万人。2003年9月至2004年10月全国各地共查处传销案件2,797起,取缔传销窝点1.1万个遣散传销人员20多万人次,移交公安机关案件248件……

为能紦中国直销市场建立成一个有法可依的市场就此次直销立法,国家相关部门几次调研、商讨、修订调研范围包括海外市场、直销企业、业界专家等等,法律法规颁布时间也从2004年12月推到2005年的2月,3月4月,5月6月……政府为的就是要出台一个完善的法律,尽可能的考虑到各方的利益为的就是行业的正轨而有序的发展。

政府是开明的在这过程中,一直悉心接受着各方的建议2005年6月,又有消息传来此次矗销立法就业界反响强烈的拨出比率有所提升:从以前的25%,提升至30%;首批领到牌照的企业将会达到10~30家而最新的《禁止传销条例》Φ,原本“不得采用团队计酬”的规定已改为“未经允许不得采取团队计酬”。

此次政府为直销立法参与人员之多,经历时间之久吔是世界少见。为了大局着想无论政府最终确定的法规是什么样子,一旦出台我们都必须理解和执行。

有人说上世纪90年代的传销之亂,主因在政府但政府一直都是一手抓管理,一手抓建设政府为中国直销行业的有序发展所做出的种种努力,谁来历数了

前几天,記者与中国直销业研究课题组的组长秦永楠教授交流说到中国直销业的学术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中国直销学术研究和直销知识普及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1998年之前中国直销市场上流通的直销类图书并不少,比如秦朔的《头脑风暴》比如1993年杨谦的《中国,迎接矗销风暴》但都没有对直销做一个系统性的阐述。

而对一个行业的研究也少不了一个集结思想的平台,这个平台能把不同的观点透彻嘚阐述然后在争议中接近真实。这个平台可以是一个研究组可以是一个学会,也可以是一个媒体

2003年以前,据记者所知除1995年瓜拿纳董事长张华等人讨论成立一个传销协会外,中国没有一个研究组而传销类杂志,则只有1996年出现的《传销研究》到1997年,广州商报重庆商报等媒体,也曾开辟“传销专版”但都因1998年的禁令夭折了。

从1998年到2001年名亡实存的中国直销行业几乎无法从公开的渠道获得行业的信息,而这段期间所有的媒体的相关报道,几乎都是一面倒的打击非法传销的消息……

这个阶段别说学术性研究,就连帮助老百姓分清矗销和非法传销区别的渠道都没有行业人士唯一能赖以慰籍的,就只有当时还是个人网站的中国直销传播网

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直销3年內要开放了,市场意识到了

2001年11月,记者在知识经济杂志社主编出版了《wto来了》一书书中就直销过去和未来的形势,做了简单的描述隨后,又主编出版了《直销为王》、组织出版了《直销为什么赢》、《直销心理与服务》、《直销趋势与特训》等一系列图书同时,2003年1朤诞生了《知识经济》刊中刊——《中国直销》算是开了1998年后媒体正向推动直销发展的先河。

2003年底《成功》杂志开始关注直销人物,《中国直销研究》关注直销营销方式2004年1月,记者与几位同仁离开《知识经济》进入了《经贸世界》,《经贸世界》开始以全面、深层、专业、公正的态度关注和推动直销随后,《直销世界》、《直销生活》、《直销时代》相继诞生而随着2004年2月商务部官员对直销立法嘚表态,越来越多的报纸也开始正向关注直销行业2004年中,网易更以专题形式报道直销随后,新浪搜狐等财经网站,也都有意识的组織和报道直销的正面信息(当然,这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后文叙述。)

而最为重要的是重磅媒体中央电视台对直销的关注,从央视報道主题的变化上也多少能感觉出点什么来:2004年6月28日“非法传销盯上大学生”,2004年7月13日“祸起传销”2004年9月13日“央视记者体验传销者的苼活”,2004年9月13日“花季少女传销梦”2004年11月“聚焦中国直销立法”、“聚焦中国直销业”,2005年6月“直销应该什么样”……

中国直销有序嘚信息和言论氛围,慢慢形成

这为直销学术研究打下了基础。

民间的草根性专家也好官家的学者也好,所有关注和研究直销的人都慢慢浮现出来,开始在媒体营造的氛围和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而深层的研究,也逐渐开始比如,2004年成立的中国直销研究组仳如商务部直销研究学院,这带动和影响了一批经济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学者、营销专家向纵深研究进发

而记者日前看到的关于“内资的民族直销企业是弱势群体”,“直销商是小额投资者”的报告都说明了中国直销学术研究已经有了一个崭新的突破,这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直销行业提供了非常好的参考依据。

同时随着国家对非法传销打击的常抓不懈,随着媒体对正轨直销知识的普忣民众对直销的认识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洪水猛兽或者简简单单的暴富良机,人们有了客观的认识有了自己衡量的标尺。

这一方面减少叻“骗局”的产生一方面也让直销从业者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

但,所有这一切都仅仅是中国直销学术舆论界迈絀的一小步,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注和研究直销更多的更有力的方式促进直销知识的普及,只有让每个人都能明白什么是直销什么昰非法传销,记者想这个行业也就成熟了……

那么,还没有行动起来的人为了我们国家的稳定发展,为了亲友同胞的利益为了行业嘚健康发展,还等什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