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开始于哪一年低价夹板一年了是为什么

请问股票中大单夹板是什么意思?是好还是坏? - 知乎5被浏览1409分享邀请回答还没有回答当前位置: >>
操盘手揭露庄家是怎么对敲的
。 看盘细节__空档的提示 在接近成交价位附近出现零挂单的价位我们可以称之为空档。 对于绝对价位比较高的股价来说出现空档是正常的,比如 40 元的成交价,其不可能每隔一分钱的 价位都会有买卖单子。 但对于绝对价位比较低而且成交又是比较活跃的个股来说就值得注意了, 有 时侯我们能够从这一细节中获取一些重要的市场交易信息。 比如某股近期日交易量在数百万股, 股价在 4 元左右。 一般
情况下盘中的挂单情况是上下每隔一分 钱都会有三位数甚至四位数的单子,少见二位数的。某日交易时也是同样的情况,只是四位书的挂 单没有出现,也应该是正常。当时成交价在 4.14 元,基本上是横盘整理走势。开市一小时后大盘 出现一波速度较快的下行走势,该股也出现较大抛单,在连续打压下 4.13 元以下的接单被悉数砸 掉,盘中的第一接单退到 4.10 元,而上面的第一卖单没有变,还在原来的 4.14 元,形成了 4.10 元对 4.14 元的局面。根据市场规律,这种情形很快就会改变。果然,在 4.13 元又挂出一些卖单, 合计有 87 手,而在 4.11 元则出现了 177 手的买单,接着 4.11 元的接单又增加到 287 手。 现在为止一切都很正常,抛盘觉得第一卖单还在 4.14 元,那么排在 4.13 元就是新的第一卖单,卖 掉可能性很大,没有必要挂得很低。而买家则觉得第一买单还在 4.10 元,因此挂在 4.11 元已经可 以保证排在第一位,没有再高挂的必要。这是买卖双方正常的交易心理。然而接下来的一单似乎要 打破这一常规。 随着交易数据的一次更新,4.13 元的 87 手卖单不见了,4.14 元又恢复为第一卖单,而 4.13 元则 成为第一买单并且还有 135 手的买单挂在那里。同时除了 4.13 元这个价位以外,其它的买卖价位 和挂单都没有变化。 请注意这样一个细节:4.12 元是空档,也就是说在 4.12 元上没有接单。 也许这笔 4.13 元的买单是一笔急性买单,为的只是尽早的成交。我们平常在操作中也经常会这样 做,所以这也可能只是一个很平常的细节,并不值得我们关注。 继续观察,大盘仍在下跌途中,因此该股抛盘也继续出击,4.13 元的 135 手接单被打掉,4.13 元 再一次成为第一卖单,但随即被买单打掉,这样来回争执了几次,最后抛盘不见了,4.13 元依然 是第一买单。 在这整个交战过程中我们一直注意到:4.12 元始终是空档。 显然,4.13 元的连续买单已经不能用市场上偶尔心急的买单来解释了。 由于在 4.13 元出现连续的卖单是市场的正常行为 (大盘下跌前股价也不过 4.14 元, 现在大盘下跌 后 4.13 元仍然有接盘而且 4.12 元又是空档自然会吸引卖单),那么 4.13 元出现的连续买单就不 能解释为纯市场行为了,特别是在 4.12 元连续为空档的情况下更是难以归类为市场的自然行为。 如果不是 4.12 元连续出现空档,如果这几笔买单挂在 4.12 元,也许就不会引起我们特别的注意。 但反过来,如果 4.12 元没有空档,如果买单直接挂在 4.12 元,那么抛盘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 结论:有大买单要完成,而且有点急。 这就是细节分析的结论。至于这些大买单的意图则可以通过分析近阶段的行情来确认。 看盘细节__突然,夹板消失 当天的股价变动幅度很小,成交也显得比较清淡,但在接近的几个价位中挂单却相对比较大,给人 一种“上有阻力下有支撑”的感觉,一般称这种情况为“夹板”(并非上下各一个价位有大单才叫 “夹板”),即股价的波动范围已经被这些夹板所夹住。然而转眼间上下大单子都消失了,同时伴 随着几笔巨大的成交量,显然,这不是市场的自然交易状态。 如果类似的交易是单向的比如单向买进或者单向卖出那是正常的, 但几乎同时进行双向交易就值得 注意了,而且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先有大卖单后有大买单。 股价的短暂平衡靠的是供求关系的平衡, 大卖单的抛出必然会引起股价的向下破位, 而且市场新的 买单应该挂在下面而不会主动往上面去打,所以接着立刻出现的大买单就一定是非市场性的单子, 换句话说大买单事先是知道前面的大卖单要砸出来的。 既然买卖单子都很大, 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 信这是盘中主力在进行运作。 主力的目的是我们所关心的。不失一般性,可以假设这些大的单子一共是两笔,一笔卖出接着一笔 买进。 现在我们来分析主力的意图。 ①建仓。建仓从来都是小心翼翼的,根本就没有必要搞这么大的动作,可以排除。 ②减仓。主力经过计算后发现市场上的挂单中买单多于卖单,因此采用一买一卖的手法进行减仓。 如果接下来交易恢复平静,那么就是这种意图了。当然这只是主力在股价运作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并不一定表示主力到了出货阶段。 ③往下做。往下做的目的或者是洗盘,或者是继续建仓。如果主力是为了往下做,那么只要前面一 笔大卖单就可以了,这样股价就会向下破位。但主力还有一笔大买单紧跟在后,这就排除了往下做 的可能。 ④往上做。关键是前面一笔大卖单。如果经过一卖一买后新增的仓位有限甚至还能够减少仓位,那 么主力就有了拉升股价的冲动。 所以主力往上做的可能性很大, 但同时先卖后买这一个动作告诉我 们主力已经不想再增加筹码了。 看盘细节__轻轻的帽子 在分析行情时我们经常会说到“帽子”这个词,它有几种意思。第一种是上档卖出价位是一个整数 位,第二种是上档卖出价位出现很大的挂单,第三种是上档的价位是一个相对高位。不过用的最多 的是第三种意思:阶段性高点。 前期某日大盘大跌, 但某股却仍然我行我素震荡上行到了两个月以前的高点, 而这个高点也是该股 上市九年来的高点,所以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帽子”。对于这样一个价位,绝大部分的筹码持有者 一定不会忽略,因此,在通常情况下的交易状态是大量的挂单会出现在这个敏感的高点附近,会有 一种“帽子很重”的感觉。 本例的情况是该股在上冲到高点附近时上档却没有象样的挂单。 尽管有一亿多股的流通盘, 但在上 方的挂单却没有超过五千股的,同时下方的接单也是稀稀拉拉,感觉只是一种散户的交易状态,但 该股近期的逆势走势告诉我们一定有主力在其中运作。 这种“轻轻的帽子”只是一个细节,它能说明什么? 首先是市场上的流通筹码已经很少。我一直相信“小单的真实性”,如果散户手里还持有大量筹码 的话就会在“帽子”附近挂出来,既然没有大卖单就只能说明散户的筹码不多了,毕竟我们很难想 象绝大部分筹码被散户藏起来长期持有。 这个结论的反面就是主力的仓位很重, 这里当然包括一些 其它大资金比如基金之类的锁仓筹码。 其次是主力并不急于减仓。 当我们跟踪主力时特别注意会主力的出逃迹象, 因此主力是否有减仓意 愿应该是我们的重中之重。根据常理,在“帽子”附近会出现大挂单,因此主力挂上一些大卖单也 不会引起市场的异议,而且确实有很多主力在“帽子”附近挂上巨大的卖盘然后进行对倒从而吸引 一些市场的跟单进场。本例中主力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让市场真实的小单挂在上面,至少说明主力 并不想在目前的时间和价位减仓。 最后是后面还有新高可期。 既然浮动筹码已经很少而且主力没有减仓的意愿, 那么股价一定会创更 高的高点。 果然,尽管近期大盘走势并不强劲但该股却连创新高。 潘伟君:交易细节交易细节之: 一飞冲天有时侯机构的出货并不全是市场的原因。 这两天老总告知,需在某股中减仓。原因只是因为自己公司的帐户成为该公司的第八大股东,出现 在该公司的季报中。 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分帐号进行处理。几个帐号一分,就不会成为大股东。实际上该项工作在买进的 时侯就可以考虑做,只是觉得用其他帐户毕竟不规范,而且不过就是买了 100 万股,成为大股东的 可能性不大。 由于事后认为该股前景并不好,所以老总拍板出掉算了。 要在一家散股上出掉 100 万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该股目前的日成交量不足 30 万股。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如果每天出一点,最后的结局就是股价的不断下滑,损失惨重。 好在近期由于参与者日见减少,因此 K 线形态似有作底之势,便决定采取让股价“一飞冲天”的办 法来出货。 下午一点半,看看大盘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便决定动手。 先将股价从昨天的收盘价 9.3 元打高到 9.5 元,这时陆续有压盘出来,大盘也有一次盘中的回调。 顶住, 将上方不太大的抛盘打掉, 维持横走的态势。 点左右大盘回稳, 2 一鼓作气将股价打到 10.23 元的涨停价报收,当天成交量猛增到 175 万股。 清点战况,买进 142 万股,卖出 79 万股,实际净买进 63 万股。 该股绝大多数被套的持有者早已不再分分秒秒地去关注它, 因此这些持有者绝不会注意到该股一小 时内的突然飚升,市场抛单大多来之于近期的获利盘。但由于该股没有基本面上的消息,因此明天 会有一些中线的仓位出来。这些盘子套得较深,一般的动作是在开盘后先看一看,最好能在 10.23 元的上方减仓,实在不行,就在 10 元上方出货。显然,如果明天自己要抢先出货的话就必须将股 价压在 10 元以下。 再分析买盘。今天真正的市场买盘仅有 33 万股,与平常无疑,表明短线客并没有进场。但由于涨 幅排名市场第一,因此必然引起市场注意,而且股价一直在低位徘徊,似有启动之势,第二天定有 短线客进入。 短线客的进入有两种,一种是追高。既然主力启动行情,就不会给市场以低价回补的机会。一种是 逢低吸纳,这样万一行情启动失败损失也不会太大。 因此不论做高或者做低都会有买盘跟进,但做高的话抛单将比较多,所以只能做低,毕竟是为了出 货。 第二天,压在 10 元处开盘,全天唯一的一次看到 10 元。一路杀到 9.8 元,接盘仍不多,还有不少 市场的压盘。再杀到 9.50 元,成为跌幅第一,引来大批买单,抛单很少,自己赶紧连续抛出。收 盘为 9.48 元,而大盘则拉阳。 全天成交 256 万股,手中仅剩 20 余万股。 此计的成功还在于大盘研判的正确。 如果第二天大盘明显下跌, 则前功尽弃, 白白增加 63 万股。 (潘 伟君原创)交易细节之:不期而遇的买盘公司决定在 9 元下方购进某股 30 万股。 等了两天,果然跌破了 9 元,于是准备买进。 前一日收盘是 8.65 元, 而且近期的日成交都在 50 万股左右, 因此在一两天内完成任务应该没有问 题。 开盘后大盘有一波杀跌,是一次机会,不断的在下面挂几千股单子,同时密切关注市场上挂出来的 抛单。如果单子较大就分几次打掉,时间间隔在 20 秒种以上。因为这是一家上交所的股票,行情 刷新的间隔在 15 秒以上,这样操作给市场的感觉就是散单。如果是深交所的股票则行情刷新的速 度 6 秒钟就可以了。 15 分钟以后大盘止跌回升,而该股还在 8.63 元的价位,跌幅远小于大盘。为了防止股价上涨,我 放弃了买进。 然而意外发生了。 随着大盘的缓缓回升,主动性买盘不断出现,连续以几千股甚至万余股的单子向上扫货。不到 10 分钟,股价见到 9 元。 老总电话马上过来,问是不是我们在干,随后便提议追打,将 9 元下面的筹码通吃。 所谓决不打无准备之仗,就是说在目前并不知道对手的情况下不能动。 此类现象一般被认为是主力所为。 也就是说主力已经觉察到了有人想买货, 但由于一些我们所不知 道的原因,主力并不愿意在目前价位让人跟仓。 如果是这个原因,那么今天的价位将不再下跌。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在 9 元的价位接。主力既然愿 意让我们在 9 元接,一定有它的道理。比如在 9 元将筹码倒一些给我们,然后等股价跌下去后再买 回来等等。 也许主力开始拉升?职业操盘手的看盘工夫告诉我,几天的观察结果表明这种可能性很小。 在我的坚持下,我们没有追,静观其变。 在 10 点半的时候,股价从 9 元开始回落,此时共成交了 75 万股。由于下挡接盘很少,股价很快跌 破 8.88 元,无量盘整后再次下跌,回到 8.70 元。 我们又可以在较为舒适的价位建仓。 两天后完成了 30 万股的建仓任务,成本在 8.66 元,算是一个比较吉利的数字。 后市的回落已经告诉我们并不是主力在运作。 其实这次不期而遇的买盘只是来之于某个手拿买进单 的心急的操盘手。 不少操盘手都是手拿定单的下单手, 如果是买进单的确话这些操盘手不怕跌就怕涨。 根据定单的价 格买进,即使以后股价下跌,责任不在操盘手。而一旦股价上涨超过定单的价位,那操盘手的责任 就大了。这次买盘明显来之于一张定单,估计买进价是 9 元以下,数量在 40 万股左右。由于我们 顶住了大盘的下跌而积极吸纳,使操盘手慌了手脚,惟恐在 9 元以下完不成任务,便索性在 9 元的 核准价内一路猛打,在 10 点半前将单子完成。 类似的追打手法似乎在基金操作中多次出现。交易细节之:绝不做头虽然成交极度萎缩,但盘中各主力仍不时掀起阵阵浪花,着实令人敬佩。可以想象,如果不是这些 资金在折腾,市场真不知道还要低迷到什么地步。但敬佩之中又不得不产生些许遗憾。 在主力发力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景观:开盘后放量上冲(注:如果在公开媒体上并没 有该股的消息,类似的放量就只能解释为盘中主力的刻意所为,尤其是在下方挂出反常的大接单 时。)随后便逐级回落,当天留下一根上阴线。类似的方法我称之为“做头”,即主力在交易日的 前市甚至开市后就直接往上做的手法。 这类主力一般有两类: 一类是大部队早已被套的主力。 这类主力现在比比皆是, 已经成为主流主力, 盘中活动的目的就是希望撑住股价,给持筹者以信心,以便大盘一旦出现转机时便拉高出局。另一 类主力在帐面上仍有获利空间,但因下档接盘寥寥而无法出货。这类主力不会很多,其“做头”的 目的只是为了兑换帐面上的盈利。 这两类主力的共同点就是都不愿增加仓位,但希望股价上涨或者吸引更多的市场买单。 但他们却往往会采用不太明智的“做头”的方法。 由于股价一直随大盘下跌,市场持筹者也是深深被套,一般不会时时刻刻盯着股价,因此在开盘后 的一段时间内上档压盘很少。这是吸引主力“做头”的根本所在。 一旦主力看到上档五个价位都没有大单子, 而且第五抛单已经挂得很高时便激发了 “做头” 的欲望, 但成功的可能性却并不大。 关键还是在于该股过早地放量上涨。 在目前的市道中期望通过短时间的放量就来吸引市场的买单已 经是不可能的了, 但却可以百分之百地将持筹者的眼球吸引过来, 尽管这是主力最最不愿意看到的, 也就是说首先吸引到的是抛单! 主力的软肋就是不增加或尽量少增加筹码,因此根本不可能将强势走势维持一整天。 但主力做的是“头”,因此持筹者可以在当天有足够的时间等待出货。一旦主力不再维护股价,市 场上根本就不会有强于大盘的接单,于是被吸引过来的抛单重新又将股价打回原形。 如此“做头”还有一个更大的后遗症。 由于大量持筹者错过了这一次机会往往就会更加珍惜下一次机会,这样就导致以后“做头”的高度 会越来越低,因为只要一有“做头”的迹象抛单马上就会挂在上面。 所以说“做头”的方法对于这两种主力来说是完全不合适的。 当然,如果主力是属于其它类型比如愿意增加筹码则另当别论。 其实主力还可以有其它的方法进行护盘,以后将继续探讨。交易细节之:黄金一小时(上)某股现在是什么价?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以收盘价作答,所以收盘价会留在投资人的脑海里起码 到下一个交易日的开始。如果是周末,这个过程达到两天以上。如果遇到国定长假,这个过程将更 长。 几乎所有的技术指标在计算中都用到了收盘价,其中相当一部分指标只涉及收盘价。 普通的均线计算只是依靠收盘价。 机构法人的盈余结算采用收盘价。 民间资金借贷的抵押标准也是根据收盘价进行打折。 代客理财的帐面盈亏以收盘价为依据。 …… 市场离不开收盘价。 对于操盘手来说,脑子里想的最多的也肯定是收盘价! 如此重要的收盘价岂能放过?干脆, 收盘时一家伙打上去。 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就是第二天除非自 己挂出接单,否则市场的接单仍然在昨天打上来以前的位置,瞬间排名可能属于跌幅前几名,而且 上档会增加许多卖单。理性分析,如此瞬间的爆发只能吸引持筹者的眼球。而更为头疼的是,在第 二天收盘前往往会在上方突然出现很多大卖单,似乎都在等着主力再发一次力。 真正有效果的尾市急拉方式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 上档压盘不大。 第二, 接下来是较长的休市。 比如五一、国庆或者春节长假。 第一个条件可以让主力以尽量小的代价达到拉高收盘价的企图, 第二个条件可以让拉高了的不真实 的收盘价通过时间的拖延变得尽可能的真实。 实际上第二个条件往往是主力更看中的, 这就是为什么每次长假前一天总有不少个股出现尾市狂拉 的局面。 当然想拉高收盘价的主力并非都是因为上面提到的第二个因素。 其真正的原因在于帐面的盈亏, 因 为收盘价是计算的重要依据。 诸位可以关注一下每年最后一个交易日, 有多少个股在尾市出现狂拉 景象。 由此可见,如果散户投资人并不是一定要出货的话倒是可以在这种日子的尾市将筹码高高挂在上 面,等以后回落再回补不迟。根据经验,很少会有主力在假期前一天通过拉高收盘价来做出一波上 升行情的。 为了尽可能地少增加筹码而对收盘价进行突袭看来还是难以达到拉升股价的目的, 毕竟较为有把握 的时机只有几次长假,机会实在太少。上次已经讨论过,“做头”的方法也是不可取的,其关键原 因在于被吸引过来的持筹者将会用一天的时间来等待卖出,主力将不得不面临沉重的抛压。 显然,做的太早或者太晚都不是最佳的时机。 要想在一天内吸引到新的市场买单是不现实的, 所以主力的目标就是要在股价推升的过程中尽可能 的让密切注视着股价走势的持筹者充满希望, 让他们憧憬着股价进一步上扬的未来, 让他们以为股 价将会一直涨下去。 在此,笔者提出“黄金一小时”的概念。(潘伟君原创)交易细节之: 黄金一小时(下)手中的底码已经足够, 项目的过程已经进入到维持股价或者推升股价的阶段, 如果这时市场交投比 较清淡的话,每天的最后一小时应该是职业操盘手大显身手的时机。 这就是“黄金一小时”。 客观的分析一下。在低迷的市道中,手拿资金寻机买入的投资人大幅度减少,相对来说手拿筹码逢 高出局的投资人却大大多于前者。 操盘手为了达到维护股价或者做高股价的目的, 第一步要做到的 并不是人们通常以为的吸引买盘,而是堵住卖单。 股票市场的交易特点之一就是买卖的趋同性。所谓趋同性就是股价越涨买的人就越多,反之亦然。 实际上买的人多了,股价自然就涨,股价上涨反过来又告诉投资人已经有很多人在买进了,随后会 吸引更多的投资人。这就是趋同性。 操盘手必须对市场的这一特点有深刻的认识。 当然很多操盘手已经认识到这一点, 因此往往通过大 量的对倒来拉高股价,以期给市场一种“众人拾材火焰高”的感觉,最终吸引市场买单。但操盘手 更多的是忽略了卖单的力量。 前文一直提到,在低迷的市场上,最关注股价的并不是买者而是卖者。所以操盘手的对手首先是卖 者,然后才是买者。操盘手首先必须要让卖者放下心来不卖,然后才有可能来吸引买者。否则的话 股价还没有做上去就被抛盘打下来,谈何吸引买盘? 让股价走出上升的状态是吸引买单的较好方式, 因此很多操盘手采用了尾市偷袭的方法。 但这样的 方法无法宽住持筹者的心,因为时间太短,突袭拉高的收盘价无法让市场接受。但操盘手也不可能 维持一天的强势股价, 因此对于操盘手来说所以必须在一天四个小时和尾市一刹那之间找出一段合 适的时段。 既要让投资人认同收盘价又要尽量减少甚至不增加筹码, 这一段最适合的时间就是最后 一小时。 一个小时,已经超越了分钟的概念,即使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绝不是一个很短的时间概念,在股 票交易中它是半个交易日中的一半时间。 如果操盘手能够让股价在 2 点以后的最后一个小时里走出 强势态势,即使是不在交易现场的持筹者,也绝不会简单的认为是主力故意拉高,尤其是在市场筹 码普遍被套的情况下,持筹者会增加一点信心,起码不会在第二天一开盘就急急杀出。这就达到了 减少抛盘的目的。 如果能够隔三岔五的拉出“黄金一小时”的行情,那么对持筹者的信心提升是相当有效的,同时这 一过程还将逐步带来买单的增加。 当然,市场的变化是复杂的,最后一小时并不都是“黄金一小时”。比如大盘在最后一小时内大幅 度杀跌, 比如盘内正好有一几十万股的大单在减仓等等都不是操盘手出手的时机。 毕竟股票市场没 有绝对的赚钱模式,也就没有绝对的操盘方式。(潘伟君原创)交易细节之:何来抛盘?回想起来,在下午两点左右,似乎看到过一位小姐来找老总。 依然是大批个股跳水的惨象, 除了关注跌幅榜外也无所事是, 但在收盘前十分钟老总来电让我去一 次。 将某股在尾市打到 7.48 元,不超过 20 万股。 不问为什么,立刻回到交易室,调出该股的走势图。连续缓缓盘落,今日跌势依且成交清淡,1.3 亿的盘子只成交了 20 多万股,现成交 7.09 元,下跌 6 分。 将在尾市猛打一笔,将上档压盘全部打掉。为了确保收盘不低于 7.48 元,最后一笔将打得更高, 因为交易所用最后一分钟的平均价来代替收盘价。 对于冷门股,尾市偷袭可以说是稳操胜券,但第二天股价依然会回到偷袭前的位置。 接通马夹,对了对场内的时钟,然后在三台电脑上开通四家营业部的网上交易系统,进入批量委托 状态。。。 接近 14:59 分,动手了。这时市场以 7.10 成交,到 7.12 元共有 9 千股压盘。我第一笔委托是 7.18 元买进 6 万股,每个帐户 6000 股,共 10 个帐户。 这一笔成交的量相对比较大,因为市场散单一般都比较接近成交价。该股当天最高价是 7.14 元, 所以根据正常的交易状态,这一笔 6 万股将会把 7.18 元以下的压盘悉数打掉。 然而传过来的行情让我大吃一惊。 现在的第一抛盘是 7.17 元,显然我的 6 万股已经全部成交。这就是说在看不到的 7.13 元到 7.16 元价位上差不多有 5 万余股压盘! 还有更不可思议的,在可以看得到的三个抛盘价位 7.17 元、7.18 元和 7.19 元上都是 3 万股以上 的压盘。 现在我有二十秒钟的思考时间。 打电话请示老总?时间不够,必须自己做出决定。 仅仅一闪念,在 7.16 元和 7.15 元上又各出现了了 5 万余股的压盘! 今天这件事情的原委我并不清楚,但结论是肯定的:我们替他人拉高收盘价做市值,而这个他人手 中已经没有钱,至少他或者她的嘴上是这么说的。 老总给的额度是 20 万股,目前已经成交 6 万股,尚有 14 万股可买,但价位最多打到 7.18 元,平 均下来不会超过 7.17 元,万一再有大单压到 7.14 元或者以下,那么收盘价将更低。结论很明确, 20 万股无法做到 7.48 元的收盘价。 大概 10 秒钟后我做出了决定,将手从键盘上拿开,身体向后靠在转椅上,平静的度过了这余下的 几秒种。 收盘价是 7.15 元。实际上我的 6 万股就是最后一笔单子。 收市后老总问我压盘是怎么一回事?我告诉他: 要我们拉高的人在出货。 老总告诉我下午某投资公 司朋友特来求救,希望做市值以便同融资方续约。 我经常会胡思乱想,为什么不可以是老总自己出货呢? 然而老总如负重释的神态已经告诉我,他说的是事实,但我们没有上当。 证券市场在继续演绎着“猫捉老鼠”的游戏。交易细节之:大抛单的背后不日前正在无聊的看盘,忽接待小姐来找,说一朋友死活要打电话给我。本来在交易时间内是不接 电话的,但现在闲来无事,便告知让电话转进来。 前期听从我的推荐后重仓持有某股,不料现盘中有变,跌幅明显超过大盘,朋友心理的承受能力正 在经受考验。 该股已有四成以上升幅,存在见顶的可能,但也有中途换手的可能。几乎所有的股票在上涨的过程 中都会有回落的行情,这在市场中往往被称为“洗盘”。 判断“洗盘”并没有一定的方法,关键就是“交易的自然性”这一个特征。 该股前一天收在 9.07 元,现在已经接近交易的尾段,指数在回落之后开始回升,而它已经杀跌到 8.82 元。这时的接盘状况是 8.82 元 2 万余股,8.81 元 4 万余股,8.80 元 10 万余股,以下两档只 有几千股。而上档五个卖出价位只有 8.88 元有 1 万余股,其余皆小于 1 万股。该股流通盘 1.3 亿 股,压盘正常,但接盘并不正常。 按惯例,在最后的几分钟里股价应该有所回升,甚至有可能被主力打到 8.88 元。但事实并非如此。 一笔 7 万股的单子将 8.82 元的接盘砸掉,8.82 元变成 4 万余股的压盘。注意,在 8.81 元上有 4 万余股的接盘,所以只要降低 1 分钱这张单子就可以全部成交。 立刻又是几笔单子将 8.81 元的接盘砸掉并使得 8.81 元成为近 2 万股的压盘。与此同时压在 8.82 元的单子却没有动,并没有撤下来。最后股价收在 8.80 元的当天最低价。 整个过程中一笔 8.82 元的抛单最为关键。目前该股处于两年半以来的高位,肯定是获利单,而这 张单子价值 60 万元,因此降低 1 分钱只是少赚 400 元,很难想象抛单的主人会在乎这 400 元。而 接着的几笔万股抛单几乎同时出现,更是蹊跷。收盘时在 8.80 元仍有 11.43 万股接盘,而在此价 位之下接单其小无比,显然市场真正的接盘并不大。因此唯一的解释就是有人在故意交易。 市场往往讨论如何把股价往上做,但有时侯也是需要往下做的,就象本例。 由于在 8.80 元以下的接盘很少,所以可以认为是真实的,这样前面在 8.80 元、8.81 元和 8.82 元 上面的接盘就值得怀疑了。一般说来 8.80 元的整数位会有一些接盘但最多也不会超过 2 万股,现 在超过 10 万股就是明显的失真。无疑,这些接盘都是被故意放在那儿接纳市场抛盘的,而 7 万股 的抛单只是为了将股价压在 8.82 元以下。 做手的意图很明显,压制股价,使得持筹者产生恐慌,最后将筹码倒出来。 这属于“洗盘”的一种,但并一定是庄家所为。有时侯某人或机构为了买进较多的筹码也会采用这 种方法。 朋友尽管半信半疑,但第二天晚上即邀我出去小聚,因为当天该股已经重回 9 元上方。 (潘伟 君原创于 2004 年交易细节__看菜吃饭对于项目运作来说,本身绝对不是一个短时间的操作问题,操盘手面临的是日复一日的枯燥交易, 推高股价减仓调整再推高直到全身而退为止。 一般来说操盘手总是希望股价涨得越快越好, 但这是 与市场的博弈, 有很多事情的发生是不可预料也不可避免的, 因此操盘手每时每刻都在面临着市场 的挑战。 假设项目运作顺利,股价已经有了一定的升幅,而操盘手正准备在当天继续推高股价,但开盘后就 发现多笔大卖单挂在上面,这就是一个挑战。由于其它价位会有操盘手的挂单,所以市场是无法轻 易知道真正的市场单子数量的。 如果硬干, 那么就是把上面的单子接下来, 但对于操盘手来说项目运作的关键就是不要轻易增加筹 码。 现在还刚刚开盘就拿进这么多筹码无疑对操盘手的心理是个打击, 更何况上面的市场挂单集中 出现完全有可能是对手的部分筹码, 现在还不知道对手有多少筹码要出来。 假如对手的筹码远不止 上面挂出来的数量,那么其中的一部分还是要由操盘手接下来的。因此立即放弃原来的计划,转而 进行试探并以期在较低的价位消化对手的筹码。 以下是具体做法。 假设上档大卖单挂在 5.88 元到 5.90 元之间,那么操盘手可以将更大的卖单压在 5.82 元左右并将 股价维持在 5.80 元左右。目的是不让对手的卖单成交,逼对手着急。之所以选择 5.82 元是因为仍 然可以看到 5.90 元的挂单,这是新行情信息提供十挡买卖盘的好处。 接着在 5.82 元的下方会出现新的大卖单,当然新的大卖单有多种可能性。 可能性①: 原来上档的大卖单同时减少相近的数量, 那么几乎可以肯定就是上面的单子撤下来后重 新挂出来的,这说明对手的筹码就是这么多,没有更多的筹码要出。 可能性②:原来上档的大卖单没有动,新出现的大卖单是对手另外的筹码,也就是说对手还有筹码 要出来。 可能性③:市场上的其它卖单。 操盘手可以试着打掉一些新的大卖单,如果大卖单不再出来那就是可能性③,反之就是可能性②。 最后只有可能性①和可能性②两种, 表明对手将卖出价位下调了一档, 但这仍然应该在对手可接受 的范围内,因此操盘手将再次实施同样的方法,将大卖单压在 5.72 元左右的价位。 经过二三次这样的运作股价的最大跌幅已经超过 3%,一般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位置,跌得太 多会带出更多的市场卖单,对以后股价的走势不利,而在这个位置又比较能够吸引市场的买单,因 此不出意外对手的筹码应该能够在这里被市场消化,实在消化不了的就只能由操盘手接下来。 结果是操盘手少接了部分甚至大部分筹码, 而且由于消化了对手的筹码, 接下来推升股价应该更容 易一些。如果当天没有其它的大卖单而且时间又允许,那么收盘前就可以将股价推红,继续维持强 势的特征。 由于最终将筹码抛低了三个百分点, 所以对手一定会有痛苦的感觉, 反过来对操盘手则是一种精神 上的极大鼓励。 特别说明本案例没有考虑大盘当天演变的因素。交易细节__砸出支撑区在大资金的运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测试市场自然的支撑区域往往是必不可少的一件工作。比 如在进行阶段性的运作以后出了部分筹码, 但在股价下跌后又要重新运作, 这时候就有一个测试市 场支撑区的工作,只有对市场的支撑区判断准确才有可能真正做到个股的运作是顺势而为。 在股价有了一定程度的回落以后我们一般会采用一些所谓经典的方法来计算大致的支撑区域, 比如 用平均线、 中短期的技术指标甚至四维空间理论等等, 只是如果我们细心一些就会发现这些方法都 有一个共同特点:缺乏理论基础。特别是前期的股价已经经过操盘手的运作,其市场的真正支撑更 加难以琢磨,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市场自己来告诉操盘手。 什么是市场真正的支撑区域?起码应该有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在此区域卖盘很少, 二是在此区域买 盘相对较多。所以,只要这两个现象同时出现就表明市场的真正支撑区域有可能出现。 由于主力往往在挂单中增加了一些单子,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仅从盘面上的挂单还难以直接看出 来,但对于主力来说就容易多了,因为主力知道市场上真正挂单的数量。如果市场上真正的挂单很 明显的多单多于空单时就有可能是支撑区域, 但仅靠这一点是不够的, 因为在股价的平衡阶段有很 多抛单不会挂在上面,所以操盘手必须进行主动性的测试,测试的办法是砸盘。 瞬间用一笔最多两笔的大单子将下面累积的多个价位的接单砸掉。 这样股价就会呈现跳水状, 但因 为有可能是在支撑区,所以不要用大卖单进行下压,即不在更低的价位挂出卖单。如果确实是支撑 区域那么压出去的低价卖单一定会被市场消化掉,对于以后股价的上涨会带来更多的获利盘压力。 砸盘以后的变化是关键。 如果在更低的价位逐步压出很多卖单那么说明目前的价位并非真正的市场支撑区域。 如果并不是很多的买单就能够使股价回到原来的价位, 那么支撑区域就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 为了 更放心,可以在买盘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再重复一次砸盘行为。 如果股价快速回到原位而且立刻出现大量接单,那么可能是遇到对手盘,这对于操盘手是个考验, 涉及判断对手盘的意图等等,不过这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话题。 通过砸盘寻找市场支撑区域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但对于操盘手来说却很有效。 注: 本文所提到的市场真正买卖挂单只有操盘手自己最清楚, 而市场上看到的单子中有可能混 有主力的单子。另外本文也没有考虑大盘的情况。潘伟君文集 锁仓还是骗仓? 业界流行一个字眼:“锁仓”。 根据不成文的说法, “锁仓”的意思就是替主力或者说是庄家买进一些筹码,然后持有不动以减轻 主力或庄家在拉升股价时的市场做空压力,到一定的时候退出,一般来说是可以保证获利的。 从道理上来说, 锁仓是没有任何风险的行为, 所以有好一阵子大家都在寻找锁仓的机会。 据说 2000 以来的大行情就有不少基金加入了锁仓的行列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当然这只是传说。 然而随着大盘步入调整,“锁仓”的含义似乎也进入了调整。 前两天与朋友聊起“锁仓”一事,却带出了朋友一肚子的苦水。原来朋友见公司去年颗粒无收便心 急如焚,到处找关系,最后总算找到一个在某机构负责委托理财资金运作的项目负责人,表示他们 正在替一家投资公司锁仓,可以让一些仓位出来。朋友感激之情难以言表,当即给老总打手机,马 上敲定 100 万股的锁仓仓位。 第二天朋友便在对方的要求下开始在盘中承接。8 元左右的价位,一天便完成了接盘,共用去 800 万元资金。随后的几天该股时不时的放出一些大量,令朋友感到些许奇怪,也许是其他的“锁仓” 行为?朋友也没有多做理会。 股价并没有往上走, 在一阵子不间断的放量过后该股进入盘跌状, 成交量又恢复到原先的散股状态。 两个月后朋友手中的筹码只剩下 600 多万市值了。 尽管觉的去问人家好象有点不够内行, 但如此大的帐面损失还是难以让朋友承受, 尤其是在面对老 总的时候。但努力寻找的结果却是朋友万万没有意料到的。 那个项目负责人已经不知去向。现在的项目负责人并不承认与朋友的私下“锁仓”协议。 朋友当场目瞪口呆。 从整个过程来看, 对方在转出 100 万股筹码以后便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通过不断的对倒来制造即 将拉升的假象,最后逃之大吉。显然,对方只是持有一些筹码而想出货而已,“锁仓”一说纯粹子 虚乌有,给朋友出让仓位也是为自己减仓。 其实这种事情早已发生过多次。 在成交越来越清淡的今天,庄股的兑现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因此 为了自己的利益牺牲一些他人的利益也就在所不辞了。当然,脸面还是要顾的,也许以后还会需要 这种伎俩,于是便出现了频频更换当事人的现象,原来的“朋友”便从原来的位置上被换掉。这样 即使人被找到了又怎么样? 望着在报上时常出现的基金经理更换公告,不知怎么的,我老是想到了“锁仓”。 其实“锁仓”并非一定是坏事,只是参与“锁仓”的前提是对方的做人道德,另外就是股价的绝对 位置,特别是复权以后的价位。 如果仅仅是通过介绍刚刚认识的所谓朋友, 那就要靠在仅有的一二次面谈中自己对对方素质的判断 了。 如果股价已经在相对高位,或者是复权以后的高位,而朋友又是初次认识,那么几乎可以肯定,这 决不是“锁仓”而是“骗仓”。(潘伟君原创于一年前)呵护股价是操盘手职责(上)不日前在一家基金公司遇到了一位多年不见的旧识, 目前正在司职操盘手一职, 便约定了出来坐坐。 大家都是操盘手,聊的话题自然也不离左右,但其实我与他的工作差别很大,其关键在于工作的主 动性和被动性。 我的工作责任很重,从投资策略到具体的交易都是自己在做,但他不同。基金配备的操盘手较多, 在上面还有基金经理、投资总监、总经理等权威级人物,操盘手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一张张经过几道 签字并且标有买卖价位和数量的指令单完成。 看着远比我年轻的他略显发福的体态我就知道工作的 轻松程度。“是的,”他说,“工作非常机械,也非常简单,唯一的压力就是危机感。一旦出现了 一些无法预料的原因,走人是常事。” “难道你们大量持有一家股票以后就不管了吗?” “除非再出现一张新的指令单。当然也会有一些例外,比如涉及季末或年末收盘价等等。”显然, 基金的操盘手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工作状态, 也许会在上班前还不知道今天有没有交易任务, 这样 的工作很潇洒但总有点象螺丝钉。 基金持有的股票不会少, 但具体分配到每一个操盘手上的股票不会很多, 因此与其让操盘手每天都 没有方向还不如让操盘手在一定的权力范围内呵护股价。这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对公司来说, 尽可能的让股价走强是最后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保证。 对操盘手来说, 先不说因为公司收益的增 加而增加了自己的收入, 就算以后被公司扫地出门也不怕, 因为你起码已经有了真正操盘手的基本 功。 其实对于基金公司来说也不是要呵护每一个持有的品种。 比如作为组合中筹码很少的品种就没有必 要,因为会增加成本。还比如有一些品种尽管筹码很多,但如果还有其它基金公司(不包括自己基 金公司中的其它基金)持有的大量筹码,那也不是呵护的对象,除非这些筹码高高地套在上面。再 比如一些盘子较大或者成交量较大的股票也不属于这一类,这同样是考虑成本的缘故。 其实我们真正要注意的是一些必须呵护的股票。 这类股票有几个基本的要素:盘子和成交量都不大,没有大的庄家,没有其它基金公司的大筹码, 股价与高点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折让。 以上几个要素比较容易判断,因此实际的操作过程才是关键,也就是操盘手的技术。从目的上说, 呵护股价必须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股价的走势必须强于大盘。第二,尽可能降低呵护的成本,也 就是说呵护以后平均持仓成本不能上升。 笔者在数年前有过一次堪称经典的呵护股价经历。当时手中的筹码是 300 万股,资金 100 多万,股 价从 11 元跌到 8 元以下。通过一个月的呵护,股价上升了 2 元多,手中筹码依然 300 万股但资金 增加了 100 多元,持仓成本明显降低。 如何做到以最小的代价获甚至负代价达到呵护股价的最大效益, 这应该是每一个真正的职业操盘手 所必须面对的技术性问题。(潘伟君原创)呵护股价是操盘手职责(下)呵护股价与以前庄家所采用的护盘手段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关键是持有筹码的数量不一样。 所谓庄 家就是手中至少持有六成以上流通股的主力,但几乎没有一家基金会独自持有超过一半的流通股, 这就决定了呵护与护盘的本质性差异。 护盘就是不让股价下跌,或者使股价的跌幅远远小于大盘,主力的操作带有更多的主动性。呵护则 不同,之所以把它称为呵护就是因为操作上必须小心谨慎,因为主力的操作更多的体现是被动性。 前期本栏已经说过, 操盘手呵护的对象必须具备一些条件, 因此在呵护的过程中必须保持这些条件 不变。由于新进主力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呵护的结果也不大可能使股价大幅度上升,所以唯一可能 会变化的就是成交量,所以在呵护过程中必须做到小心谨慎,不要惊动大的抛盘。 以下是常用的呵护方法: 做收盘价。 做收盘价并不是在最后往上猛打一笔, 而是在最后一个小时或者半个小时内准确判断大 盘的运行方向,如果大盘可能回升并且上档压盘不大则可尝试往上做,我曾经将其定义为“黄金一 小时”。 先砸后拉。 如果盘中有一些较大的接盘而大盘有再下一城之势, 可果断将下面的大接盘砸掉并在更 低的价位压出稍大的抛盘,这样在接下来大盘的跳水过程中抛盘就只能砸向更低更容易成交的价 位,而且上面的压盘会很少,一旦大盘止跌就撤掉自己的压盘迅速将股价打高,如果能够配合做收 盘价那就更好。 小单多笔成交。呵护股价的关键是不能惊动大抛单,所以无论是买进还是卖出都不能下大单,比如 卖出一万股最好分成三笔以上,而且间隔的时间要长,因为交易所最快 6 秒钟传送一次数据,如果 在 6 秒钟内连续成交三笔还是有可能被作为一笔单子传出来。 小笔多单的作用就是使得股价的运行 更具市场性。 股价呵护过程中有些事情是绝对必须注意的: 尽量不增加仓位。 呵护股价的唯一目的是以尽可能低的代价使股价走的更强, 因此每次都必须将增 加的筹码成本记录下来, 随时寻找减仓的机会, 即使有一些小小的亏损比如贴一些手续费之类也必 须减掉。 顺势而为。 主力绝不逆势操作, 除非是庄家。 如果大盘猛跌, 只要呵护股价使之跌幅小于大盘即可。 绝不以大欺小。我们只是呵护股价,因此千万不要表现出主力的样子,比如绝不可以在下面连续挂 几档大接盘,搞的象庄家一样。要知道散户一旦大量抛出主力是无法抵挡的。 呵护股价其实并不只是基金操盘手所要做的事情,任何一个投资者,只要单一品种持有数量较大, 而该品种又符合呵护的条件, 那么就必须进行呵护, 所以任何一个职业操盘手都必须具备良好的呵 护股价能力。(潘伟君原创) 说主力,谁是主力?揭密主力基本的操作手段 任何结论的成立都与条件密切相关,比如我们对于主力行为的判断也一定是建立在主力的某些共性 条件之上的。一旦主力不具备这些共性,那么结论自然也就不一定成立。对于市场上形形色色的主 力来说,由于资金来源、 参与目的、 操作人员等等各个方面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希望从中作出共性 的归纳也绝非一两句话就能够说清楚的。但由于主力的目的就是利用市场的一些基本特征获利,所 以无论如何,有一些简单的特点我们还是可以作为主力的共性而假设其无条件成立的。 主力一定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操作手段: 首先是在多家营业部开设多个帐号。尽管是违规的,但总有合法的途径可以做到这一点。对于 基金或者保险资金或者 QFII 资金来说只要相互联手,也同样可以做到。 其次是在交易中挂出大笔的 买卖单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市场造成买盘或者卖盘多的假象,从而吸引市场上其它投资者大 量买进或者卖出。最后是具备大笔对敲的能力。这种操作手法是属于不转移所有权的即时交易,目 前归入违规行为一类,但对于分散的营业部和帐号,还是有很多办法可以做到合法操作。 同时,作为具体的操盘手或者决策人员,一定具备以下一些所谓的基本知识: 首先是股价运行的基本形态,特别是平台的突破、头肩顶(底)和双顶(底)三种形态。其次是量 价关系,主要是价升量升(看涨)和价跌量升(看跌)这两种。 最后是一些操盘的常识,主要是大压盘要 跌、大买单要涨和大的成交量能够引起市场注意这三种。 以上一些特性可以作为主力的共性而假设成立,本栏的有关主力的分析结论也大多假设主力具 备以上共性。 尽管实际上一定存在并不具备以上共性的主力,但有关的结论仍旧成立,这在统计学上 也是允许的(只要这种主力少到我们可以把它归入“小概率”一类的事件中)。还必须指出的是以上 所谓主力必备的一些基本知识往往是错误的,只是市场对此的认识还不足。大单退出手不软 在目前市场清淡的情况下,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 以前持有几万股也许不是什么大事,要出也就 出了,但现在同样的资金换成的筹码可能就是几十万股,要出可就困难了。 仔细分析了 K 线图,发现该股有时侯会出现较大的量,成交放大到 100 万股甚至更多。问了朋友,说 该股有主力,有时侯会动一下。但往往只有一天的功力,估计还是以护盘为主。 &那为什么不在主力运作时出货呢?& 朋友告诉我已经作过这样的努力,为了不吓着主力便不敢硬对着接盘砸,只是放一些盘子挂在上面。 但挂出去几次,主力就放弃了运作,成交又萎缩了。 主力的意图就是护盘,有时侯会在盘中倒腾一些量,希望带来一些市场买单。 但如果出现大的抛盘则 肯定会缩回去。 但如果没有主力的参与,朋友的单子是无法出掉的。 说得明白点,朋友的单子只有出给主力。 由于主 力隔三差五地还出来活动一番,因此机会是肯定有的,只是朋友原来这种直接的出货方式行不通。 既然主力一直在骗市场,那么我们也要讲究一些方式方法。 首先要绝对安静,绝不能惊动市场,做法上就是不动。 估计主力在观察了几天后因为盘中没有大抛盘 就又会出来活动。 如果某天接抛盘多起来了,说明主力动了,朋友的单子还是不能动。 随着交易的进 行主力的胆子开始大起来,盘中会挂出更多的接抛盘,这时可以亮剑了,而这第一剑一定要狠,将下 档五个价位的接盘全部砸掉,一般可以成交十几万股以上。 这时主力肯定大吃一惊,但不会采取任何 动作。 因为按照习惯性思维,这张单子有可能是一次性交易,一次就全部出完的可能性较大。 接着应 该马上抛小单,或者挂出去一些小单。 因为有大单砸出必然会有市场跟风的卖单杀出,主力绝不会认 为这些小单子仍然来自于刚才未完成的大单子。由于没有大单子跟出来,主力肯定会认为刚才确实 是一张一次性的大单子而重新振作精神进行运作。 随着接抛盘多了起来,前面的情况又出现了,这时 候该出最后一剑了,将下档五个价位的接盘再次全部一笔砸掉。 经过两次受惊,主力绝对会意识到自 己犯了错误,市场上一定有一张不知道有多大的单子在等着接盘,主力不得不放弃了。 只要有两次大的机会和中间一些小的机会,这样的操作就能基本完成任务。至于剩下的几万股哪怕 是十多万股在余下的几天里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几天后朋友等到了主力出动的机会,结果当天就凯旋。主力在下午 2 点半的第二次被动接筹之后放 弃了运作,甚至连收盘价也没有护。尾市拉抬的用意 某股票的股价并不在涨升阶段,成交量也相当平常,但在尾市的最后一刻出现了一笔或者几笔明显 属于大量的成交单子,而且导致的结果是股价突然直线上冲使得收盘价回升。对于一些阅历较深的 投资朋友来说对此是不会感到惊讶的。但在具体的理解上还是有不小的差别。 首先,闭着眼睛说这是主力拉升的前奏,这是最直接的理解。确实存在这种现象,主力在拉升股价的 前一天将收盘价故意拔高,也许第二天的起点会高一些。 但现在的投资者已经非常老练了,如果拉了 收盘价而第二天主力没有参与,那么股价必定低开,市场绝不会认同主力强行拉抬的收盘价,因此现 在已经很少有主力会为了拉升股价而采用拉高收盘价的方法。 其次,闭着眼睛说是主力在护盘,目的是不让股价下跌,这是自以为成熟的理解。既然主力尾市拉升 股价并不是为了要在第二天继续推升股价,那么可以理解为维护股价,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护盘,不过 更确切地说护的是收盘价的盘。 最后,如果投资朋友说一定要仔细分析过盘中的每笔交易后才能下结论,那么就是属于比较理性的 理解了。 确实,如果没有盘中交易过程的观察,我们很难对这一现象得出明确的结论。 下面根据盘中 的交易分析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该股全天的成交非常平淡,大单子也很少见,因此结论就是“主力护盘”。这个结论前 面已经提过。但如果在分析了盘中交易以后再做出这个相同的结论,就是一个理性投资者的境界。 第二种情况是盘中有主动性往下打压的单子,比如一旦下方出现稍大的单子就立刻有主动性的单子 砸出来,股价的盘中走势明显弱于大盘。因此结论也是“主力护盘”。 第三种情况是盘中出现过一些较大的成交量但都是在一个特定的较低的价位附近出现,而且单子比 平常的单子要大。比如一般的买卖单都是几十手,但这些较大的单子都是 100 手以上。这是有大单 子在进行盘中交换,其价格是有 “默契” 的,因此在交换完成以后主力还会将价格拉回到原来的位置。 这种现象的背后可能是主力将一部分筹码在一定的价格附近通过市场转让给其他投资者,或者是其 它要退出者将某张大单子还给主力。 第四种情况是有主力出货,盘中观察不断有主动性打压盘出来,一旦有稍大一些的接盘就会被砸掉, 与第二种情况一样,但结论却与“主力护盘”完全不同,而是“主力出货”,拉抬收盘价的目的是为 了第二天能够更好地出货。现在的关键是如何与第二种情况区别,这才是真正的智力较量。判断的 一个要点是出货狠不狠,另外还可以估计一下做收盘价所用的量与盘中出货量的比例。如果做收盘 价的量不到出货量的两成则是出货者为了第二天更好地出货,反之就可以确认是“主力护盘”了, 出货者是绝不会再花大资金去做收盘价的。大单的出逃 我们有时候会发现一些股票突然大幅度下跌,成交量也明显放大,显然是有大单出逃,这使得我们对 以后的操作难以把握。比如手中有筹码,是继续持有还是抛?比如原来就准备买进的是不是还要买? 其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搞清楚大单出逃的情况。 以前有些操盘手权力比较大,像一些手持数千万资金的券商操盘手自己就可以决定大单的进 出。现在一般都会有交易指令单,交易价格明确,期限也明确。但由于操盘手担心夜长梦多,惟恐股 价跌破底线,所以会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努力完成指令,只要股价还没有跌破底线,操盘手就会坚决 出货,使得股价的跌幅远大于大盘的跌幅,成交量也明显放出。 所以只要成交量过大就表明大单还没 有完成。 现在绝大多数的股票成交稀少,因此要完成一张卖出的大单子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操盘手还是 会想一些办法,比如做一次超短线的主力。 假设某股日成交在 50 万股以下,价格在 7 元,现在必须在一周内卖出 150 万股,底线是 6.30 元, 同时大盘以盘整为主。 如果要在第一天就想出完的话股价会封住跌停,根本出不了多少,然后操盘手 再天天等着股价回升到 6.30 元出货,一周后仍然完不成任务。 可以用做超短线主力的方法就是当天在 6.65 元的上方坚决出,接近收盘时照顾一下收盘价,绝 不要让股价停留在最低价附近,买进的筹码越少越好,比如限制在 2 万股以内。 第二天或者第三天要 做的就是绝不主动往下打压出货,但尽可能满足下档较大的买单需求,然后利用最后一小时的黄金 交易时段翻手做多,上档甚至应该打掉一些自己的大单子,特别要注意收盘价,尽可能做高,但绝不 是最后一笔做高。这样经过一到两天的努力,收盘价应该回到 6.78 元以上。接下来的一天就是“养 而杀”了,估计在 6.65 元以下会出现较大接盘,坚决出,最后一路杀到 6.30 元,当天可以完成任务。 这种模式的效果比较好,现在还在用,因此我们要了解这种模式,这对于我们判断这张大单是否 完成有重要作用。 注意,在第二天甚至第三天该股的成交量已经接近平常的成交量,但绝不可轻易认 为大单已经完成,因为盘中有人护盘,这是不正常的。 只有当成交量恢复如初而且又没有护盘动作时 才说明大单已经完成。 大单的出逃并不一定表明上市公司有问题,比如基金为了对付赎回等原因不得不卖掉一些筹码 也是有的。如果是这种情况,我们按照既定方针,持有的继续持有,要买进就买进。我们的交易策略 并不会因为某些大单的出现而改变,只有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发生了变化才会导致我们改变策略。 (潘 伟君)k 线图的对话作用 我在《追求完美》一书中提出的观点之一就是“K 线图是主力与市场对话的唯一方式”,得到 了不少朋友的共识,但也有一些朋友难以理解。 所谓主力,我们的定义是掌握大量流通股并且维护股价运作的投资者,这里并不局限于个人。 主力的特点是掌握公司一定的基本面情况,能够预知公司未来的积极变化,提前在市场尚未知觉时 大量介入并锁定筹码,然后借公司基本面的逐步变化而主动上推股价,最终达到获利的目的。 由于这 类由主力介入的股票其股价的上升幅度一般要远大于市场,因此这类股票也就成了市场上被追逐的 热门。 这里我们先来分析普通投资朋友的投资方法。我们现在都知道,投资就是买好股票,而好股票 的标准就是会涨或者说是会大涨的股票。 什么样的股票才会涨?我们知道有多种原因,比如由于业绩 大幅度提高,比如获得了好的资产,比如行业回暖,比如某种产品打开了销路,比如享受到了优惠政 策等等。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当市场知道结果的时候股价通常已有所反映。 显然,在公司 研究这一方面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是无法与主力抗衡的。 由于持有大量资金的主力绝不会打无准备 之仗,所以只要是被主力看中的公司一定会有基本面上的保证。 因此我们紧跟主力的步伐是不错的。 但我们并不认识主力,所以只能通过 K 线图来揣摩主力的意图。 正当我们满世界寻找主力的时候也许主力也很有可能在积极地运作股价以试图吸引市场的注 意。 作为主力,在建仓期间肯定不愿意市场介入,但一旦进入股价的拉升阶段则会十分希望市场的大 量跟进,而此时尽管可能股价已经离开底部,但及时跟进依然会有可观的收益。 主力此时希望市场跟 进的真正意图是提高市场筹码的换手率,从而达到提高市场持有筹码成本的目的。然而市场只是一 个概念,主力根本无法通过其它方法具体地去告诉每一个投资人。所以,K 线图成了主力的必选工 具。主力只有通过精心维护出来的 K 线图才能与市场进行对话。 也许有投资朋友对于“K 线图是主力与市场对话的唯一方式”中的“唯一”两个字不以为然, 比如主力可以通过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的形式告知市场。 但这种形式只能告诉市场公司发生了什么变 化,但不可能告诉市场公司的股价将会怎么样,而对于投资朋友来说,公司已经怎么样了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公司的股价将会怎么样。又比如通过媒体上的个股推荐。但那是老黄历了,随着市场的逐 步扩大,因媒体的推荐而带来的买盘已经少之又少。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重视 K 线图,而且要从源头开始重视,也就是从每天交易时交易所实时提 供的上下各五个买卖盘开始重视,这是 K 线图的基础,是 K 线图形成的最最基本的数据。(潘伟君)巧妙撤单 利用股价下跌看不到挂单而秘密撤单 面对某些股票的走势,我们经常会问:有人在其中活动吗?这里所谓的“有人”其实就是“主力” 的意思。而要得出最终的结论确实比较难,每个人会有每个人的判断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方法是 具有共性的, 比如我们在行情的演变过程中所看到的上下五个价位的接抛盘是否真实就是一个基本 点。如果挂出来的接抛盘有很多是主力故意挂出来的,那就是有人在其中活动了,因为这些挂单不 是市场的自然挂单。当然,如何判断挂单的属性也是各有高招,而且涉及的方方面面也很多,笔者 也不过是抓取其中的点滴来加以判断。 从性质上来说, 挂单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 当我们看到盘面上的接抛盘时其实只是看到了 一种静态的状态, 但交易一直在进行, 因此挂单会出现变化, 特别是某些大单会突然出现或者消失, 这往往是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某股时价为 6.74 元对 6.75 元,上方每一个价位都在万股以上,而底下的接盘都在万股以内, 感觉是市场抛压沉重,特别是在目前大盘不好的情况下。但也有可能给我们一个暗示:似乎有主力 故意压盘。接着伴随大盘的下跌该股的股价也继续下跌,一直到 6.70 元才停止。这时上档的抛盘 价位是从 6.70 元到 6.74 元,其中并没有超过万股以上的压盘。注意,原来 6.75 元以上有大抛盘 的价位已经看不到了。随着大盘出现盘中回升,照理该股也应该有所回升,但正当 6.70 元的压盘 被打掉之际却在该价位上又压出了 2 万余股。 也许这是市场的散单, 但也有可能是主力希望股价慢 一些回升以便让主力有时间做一些其它的事情。 终于这笔大单也全部成交了。 随着买单的进场股价 逐级回升,不久价位回升到原来的 6.75 元,这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上档的五个价位居然没 有一个价位的压盘超过万股!如果我们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的话就会被主力所蒙骗过去。当然,有 可能随着大盘的回升市场的抛单纷纷撤掉,但这取决于两种情况:一种是大盘飙升,一种是大抛单 离开低位比较近。 但这时大盘回升的力度并不大, 可以排除第一种情况。 股价的前一个低点在 6.70 元,在当天交易的范围内 6.75 元以上的价格已经远离该点。因此这种撤单的现象只能解释为非市 场性的, 也就是说前面的挂单应该是主力所为, 而这时主力趁股价还没有回升之际已经将上面的大 单撤了下来。这种利用股价下跌看不到挂在上面的大单然后秘密撤单的手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很容易欺骗市场从而掩盖自己的目的。从整个压单到撤单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一些信息:有主力在运作,主力不愿意对倒,主力 并不是仓位十分重的强庄, 主力不愿意在此价位将筹码让给市场, 主力有可能在增加仓位或者是让 他人增加一些仓位。 显然,以上这些结论对于我们的具体操作是十分有益的。(潘伟君)机构未必强过散户 大盘在连续调整多日之后突然拉出一根大阳线,于是就听到了类似的声音:主力已经在低位建 仓,将散户震出去之后便顺势拉抬云云。总之一句话:散户再一次被主力耍了。 实际上在每一次大盘下调之际市场总有一种散户被套的舆论,好像机构主力早已跑得精光,只 剩下散户在举杠铃。 机构主力有那么大的能耐吗?十年前我也同样被困惑过,直到自己成为职业操盘 手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机构主力和散户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先看结果。去年大盘年线收阴,散户们自然是亏多赚少,那么机构主力呢?据媒体公布的调查结 果,至少大部分券商亏损,主要亏在自营和委托理财业务上。 已经推出的基金年报也表明绝大部分是 亏损的,因此券商和基金两大主力去年已经成为输家。 至于私募基金之类,尽管没有这方面的公开信 息,但私下里的一些传闻表明日子似乎更加难过,因为私募基金陷入泥潭并非去年而是早得多。 显然,机构主力并不比散户成功。而且由于机构主力的资金量庞大,可以肯定地说,市场上绝大 部分的筹码是套在机构主力的手中。 这样的结果尽管难以令人相信,但应该是事实。 机构主力和散户一样,都是作为投资者的身份出现在市场上,都是在判断大势走好或将要走好 的情况下买入被认为会上涨的股票,然后等待上涨后卖出,完成一次投资过程。 唯一的差别就是投入 的资金数量。 当然,一些大的机构主力其整个决策过程相对于散户来说要复杂得多,但这并不一定就能提高 决策的正确性。 投资者往往认为机构主力会有很多消息,实际上很多散户朋友也会有很多消息。 结果呢?在这两 年的调整市里鲜见有靠消息发起来的散户。机构主力也一样,所谓的&吃药&现象在机构主力中并不 少见,只不过&药&的量不一样。 散户朋友也许套了几千股,割了不过几百块钱。 机构主力可能就会被套住几十万股,要割也割不 掉,帐面亏损连想也不敢想。散户非常客观,认为自己不可能是专家,因此对股票难以把握。但机构 主力则有这方面的专家,应该能够找出好股票。 专家也许找到了好股票,但股价依然下跌,这是常见的事。 研究上市公司和研究大盘完全不同,而且每个人的悟性也不同,我们不能要求行业研究员每一 次都能准确地把握住大势。更何况,每一次都能把握住大势的人少之又少。 因此机构主力与散户在股票面前是完全平等的。若阻截式大单频现 则行情值得细细品味
9:18:39 中出现大单是常有的事,但如果某一类大单频频露脸就值得细细品味了,比如阻截式的大单。 所谓阻截式的大单是指这样一种情况:当上档抛盘较大时在第一接盘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大单。 比如某股现在的价位是 6.94 元对 6.95 元,从 6.95 元到 6.99 元的五档压盘以万股左右,第一压盘 6.95 元更是有 4 万余股,接盘方面,下档四个价位全部为数千股接单,唯有第一接盘 6.94 元出现了 5 万余股的接单。显然,一般情况下至少短时间内 6.94 元以下的接单是不可能成交的,因此本栏把 6.94 元的大接单称为“阻截式大单”。 由于下档除了第一接盘以外其它的接盘都比较小,所以如果市场上要抛出来的筹码绝不会因为 第一接盘大而不敢出来,反而会更愿意对着第一接单砸下去。 但我们没有看到大单砸出来,因此我们 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市场上想抛的大单不多,或者干脆说市场的大单已经不多了。 再分析买盘。 既然第一接盘比较大,而且短时间也没有变化,那么要想挂在下面的话比较难以快速成交,如果希望 在短时间内成交的话就应该对准第一卖单去打,因为第一卖单本身的抛盘量也不小。由于再上面的 抛盘不大,如果这个价位不买进的话说不定被别人买掉以后股价就上去了。这种心态在大盘盘中回 升的时候会经常出现。 从这里我们又得出一个结论: 市场上真正想买的单子会对准上档的第一大抛 单打。 再进行深入分析。说市场上想抛的大单子不多只不过是一种理论上的结论,其实不论股价在什 么位置,哪怕是在多少年来的最低价,市场上永远会有想出来的大单子。 确实没有大单子抛出来的真 正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真正的所谓市场上的大单子已经很少了,或者说大量的单子已经被主力封存, 所以结论就是主力已经进驻这家股票。至于“阻截式大单”只是主力的一种操作手法而已,其真正 的目的无非是希望市场能够将第一卖单打掉。 至于上面的抛盘到底是市场上的还是主力自己的则仅 从“阻截式大单”这一点还很难看出来,但有一点很明显,目前不是主力的建仓阶段,否则主力不会 愿意让市场买。 另外这与主力的成本区也没有关系,主力的成本也许更高也许更低,反正主力希望市 场买盘跟进就是不愿意增加过多仓位的信号。但由于“阻截式接单”还是有可能成交的,至少会有 一部分成交,因此目前的价位主力还是觉得比较低,即使迫不得已增加一部分筹码也是可以接受的。 总而言之,“阻截式大单”的出现表明盘中有主力在运作,目前的价位主力认为不高,但主力希 望通过适当的换手将股价推高。 如果 “阻截式大单” 只是偶尔出现一次,或者出现以后股价并没有出现向上的推升,那么本栏所 谓“阻截式大单”的有关结论并不一定成立。(潘伟君) 小单的真实感
11:03:22 在沪深两市交易所传出来的交易信息中,有上下各五个价位的买卖挂单,这是操盘手最为看中 的,它对于我们了解二级市场的股票特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该股是否有主力,主力是否在活动, 主力是否被套,主力资金是否充沛,主力是否有推高股价意愿等等。 本栏曾经讨论过一些大单的情况 就是出于这一目的。 就正常的交易过程而言,一旦出现大单就表明有更多的资金或者筹码介入,也就说明该股的基 本面将会发生一些变化,或者是市场的整体会发生一些变化,这就会提示投资朋友买进或者卖出。 作 为主力来说自然是深知这一点的,因此为了吸引市场的关注就必须耍一些手段。我在《追求完美》 一书中提出过这样的观点:&K 线图是主力与市场对话的唯一方法&,这是我多年理论和经验的总结。 也就是说主力只有通过 K 线图才能与市场进行对话,才能告诉市场一些东西,包括谎言。 K 线图的 而 原始数据就是上下五个价位的挂单。这样一来,主力要与市场进行对话的第一步就是在挂单上做文 章。 尽管主力可以有多种方式在挂单上做文章,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只能增加挂单的数 量而不能减少市场挂单的数量。 反过来说,如果所有价位的挂单都非常小,那么该股应该是没有主力 参与的了。 这似乎是一个否定的结论,但实际上还是可以得到一些肯定的结果的,只是我们要灵活运 用。 某股近期一直有主力活动,当天也不例外,股价在 8.26 元以下波动,上档最高看到 8.30 元,五个 价位全部都是几万股的挂单,下方的接单也是同样的数量级,而以前该股的正常挂单只有几千股。 随 着交易的进行,情况发生了变化,万股以上的买单开始进场扫货,逐步将股价往上推,这时,原来看不 到的价位出现了,从 8.30 元一直到 8.40 元,而且其中并非每隔一分钱都有挂单。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上档的挂单除了 8.40 元以外都是几千股以下的小单子!显然,这才是真正的市场上的挂单,才是市 场的真实情况。 我们可以肯定,该股今天并没有大量的抛单要出来。 至于前面的大单子,应该是主力 刻意所为。 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主力自己挂单,目的是掌握股价的运行节奏。 另一个是主力与大单子 之间的交易,比如某张大单子要出货,主力压在该区域进行消化。 这里有两种情况需要说明。一种是在以前的庄股时代,即使挂单非常小也完全有可能是主力所 为。 因为有些主力做过了头,外面几乎没有筹码,如果主力连小单也不挂出去的话可能上下挂单都没 有了,那是非常悲惨的。 现在这种情况还有,只是非常少罢了。 另一种是有些主力会在股价上推的过 程中一路将大单子挂上去,这样也就不会有小单的情况出现了。 显然,当我们将主要精力都放在研究大单子的同时也不要忽视了小单子的现象,无论怎么说,小 单子的真实感更强。底部放大量的含义 作者:潘伟君 大盘总算有些止跌的特征了,晚上的电话也多了起来。 根据一般的心理特征,上证指数只要出现 一条很短的上升通道,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朋友认可上升趋势,在人所皆知的&不要与趋势作对& 的信念支配下,也是在目前惟有做多才有可能盈利的市场背景下,&买什么&这个问题已经与哈姆雷 特的&生存还是毁灭&同等重要了。 好多投资朋友似乎都有同样的想法,重点出击&底部放大量&的股票,因为这些股票肯定有主力 入驻,跑赢大盘不在话下。其实这还是一种跟庄的操作手法,潜台词无非是&主力已经在底部建仓& 等等。 根据多年的跟庄经验,如此跟进风险肯定多于收益,因为判断&建仓&并非如此简单。 假设某股从 8 元跌到 4 元,然后在此位置出现明显放量,比如从下跌中的日成交从 10-20 万股放 大到 100 万股以上,同期大盘继续跌到 1400 点以下但该股在见底 4 元后回升到 4 元 2 角处盘整,现 在随大盘回升走稳而同步上扬至 4 元 5 角左右,日成交量依然在百万股以上。 这是典型的底部放大量股票,关键还是在于这个所谓的量到底是什么样的量。 量表示买进和卖出两方面的成交结果。 当股价跌到历史性的低位时爆出数倍的成交量表明买盘 和卖盘同时增加。 本栏多次提到,对于任何一家股票来说,抛盘永远不愁而接盘往往难求。 因为手拿 筹码的人会始终关注着股票,一旦形势不好筹码就会抛出。而作为接盘一方的持币待购者却截然不 同,他们的选择范围有近两千家股票,在大盘下跌的过程中甚至不会去关注任何一家股票。 所以这突 然爆出的成交量中的买单就几乎可以肯定是非市场性因素了,也就是主力。 那么抛盘呢?该股也许在 8 元时有过一些利淡消息,但这些消息的影响绝不会在 4 元时才体现, 所以,抛盘同样是非市场性的。 当然,最后几天该股并没有随大盘下跌,确实是有人在此进行了护盘, 抛盘多一些也有可能,但绝不会是数倍。根据经验,放大一倍已经是比较乐观的了,有时侯因为有护 盘甚至还要缩量。 现在我们清楚了,这突然放大的成交量都是非市场性的,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主力在此进行了大 量的对倒。既然是对倒就必然不是建仓。 接下来的问题是很自然的,主力对倒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我们做股票要从主力的立场进行思考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很显然,主力的愿望就是引起市场资金的关注,从而带来买单。其背景有两种:一种是被套主力 欲将股价推到一定高度后谋图出局。这种主力并非庄家,不过是仓位较重而已;另一种情况是被套 老庄出于帐面净值的考虑,希望股价回升到一定的位置,所以用对倒来吸引市场的买盘。 不管哪一种情况,要想靠这种股票远远跑赢大盘是困难的,当然要赚些小菜钱未必不行。 至少我们可以肯定一点:底部放大量的股票决不是新庄股。“放量涨停”揭秘 放量涨停” 【 08:22】 上海证券报/潘伟君经常会有个股走出涨停行情,其中有各种类型的涨停,比如大量涨停就是一种。 所谓大量涨停就 是在股价涨停时成交放出了大量。 比如 2005 年 7 月 12 日襄阳轴承(000678)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当天该股报收于 2.84 元的涨停 价,日成交达到 793 万股。 当时 100 天的平均成交量是 75 万股,50 天的平均成交量是 85 万股,因此 当天的成交量已经达到平均值的 10 倍,而它的流通盘仅仅只有不到 8000 万股!这可以说是明显的 放巨量涨停案例。 基本面上该股当天公告今年半年报的业绩达到去年同期的 10 倍。仔细分析,去年中报 0.006 元,因此今年半年报应该是 0.06 元。根据公司有关公告,早在数月前公司就称今年的业绩将翻倍, 而去年的业绩是 0.078 元。因此今年的半年报业绩应该早就被市场所知晓,这一则公告绝不会引来 那么大的买盘,更何况该股刚刚在前一天创出了 2.45 元的历史性低价,因此在目前的价位绝对不可 能出现那么多的抛盘。显然这一成交量并非真正的市场所为。 分析该股近期走势,股价处于从 3 元破位后的连续下跌势头中,其中并没有明显的停顿,而且日 成交量一直维持在 50 万股左右。直到前两个交易日才开始出现异动,盘中出现两笔大单子,一笔为 20 万股,另一笔则为 30 万股,当天成交 175 万股。前一个交易日成交则放大到 356 万股,盘中出现 较大的接抛单。 以上的分析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该股一定有主力在其中运作,该主力对上市公司本身比较了解, 对于公司何时推出预盈公告非常清楚;第二,该主力愿意让市场在目前价位跟进。这是比较常见的 现象。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股票,尽管其中也有主力,但是在一些很低的价位还是愿意让市场跟进。 第一个结论提示我们可以关注这家股票,第二个结论则可以进一步具体分析。 主力为什么愿意而且很明显是故意做出成交量来吸引市场跟进?这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主力 的仓位已经达到预期的要求,无法再增加仓位,但持有的仓位并没有达到控盘的程度; 另一种是主力 已经被高高地套在上面,即使再增加部分仓位也无法把成本有效地降下来。 但具体到本案,由于股价 的涨停并非属于尾市的偷袭,因此主力在此历史低价区企图拉高出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主力最终是否会继续推升股价的关键其实还是取决于基本面。根据公司公告业绩翻倍的预期, 前两天 2.45 元的价位显然是过低了,但现在已经接近 3 元,似乎上升空间不大。 但仔细分析,该公司 的轴承在全国的重卡市场上占有率相当高,更重要的是钢材的成本占到了极大的比例,因此目前大 幅度下跌的钢材价格绝对不是可以忽略的因素。由于该股总盘子仅 1.4 亿股,属于迷你型小盘股, 一旦钢材价格下跌的效应体现出来,业绩再次出现大幅度增长显然是可能的。 所以,这一次大量涨停的走势,确实值得作为案例好好分析分析。机构操纵技术指标释 疑 2003 年 4 月 2 日11:27看机构操盘手揭秘,应能满足投资大众的好奇心 晚上与朋友聚会,几个都是职业操盘手,无意间说到了技术指标,似乎对此分歧较大。 对于做过强庄的操盘手来说,技术指标从来就不放在眼里。的确,如果增加筹码无所谓的话,技 术指标确实没有什么意义。 但强庄时代已经不再,如果一味相信自己的资金实力,最终一定会落到连 跳楼也找不到地方的下场。 但技术指标也不是圣经。道理很简单,如果靠技术指标能够获利,那么股票市场就成了提款机。 实际上技术指标只是一些统计指标,它反映了股价变动的一些特征,从中我们能够掌握股价运 行中一些无法直接看到的变化。从这一点上来说,技术指标的研究应该是 K 线形态分析以后必不可 少的一步。 作为操盘手,不可能被动地跟在技术指标后面。 但目前市场对技术指标还是比较认同的,因此在 操作中就不得不认真对待技术指标了。 项目的运作结果就是要让股价涨得比大盘多而跌得比大盘少。 如果与大盘齐涨共跌就毫无意义 了。 仔细分析一下可以知道,一般的技术分析指标分析的都是一段时间内股价的一些相对变化,请 注意是相对变化,因此充分利用这个相对性就成了操盘手的独门暗器。 具体在运作中首先要打出三招。 第一招是在指标即将见顶前尽量将股价推高。市场在计算调整幅度时是从最高价算起的,因此 推高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在指标见顶后的回落中不让股价跌得太深。 第二招是在第一天回落时加大出货的力度,形成宽幅震荡的态势。由于离上一个交易日的收盘 价太远,因此在低点附近抛盘很少,操盘手可以出掉不少筹码。 第三招是在隔天奋力上推。 由于前一天跌幅较大,一般来说除非第二天大盘大跌,否则市场会有 一批买单进场。 经过了这样一个来回的折腾以后,市场上会平静下来。这时主力如果不再对倒的话成交量将迅 速回落,股价进入调整状态,技术指标也相应地进入回落状态。 强势股的技术指标调整一般到中位区即可,因此调整时间一般在一周左右。由于有了前面的三 招,操盘手完全可以利用技术指标的相对性做到股价的强势调整。 市场上看中的技术指标实际上没有几个,只要操盘手精通这几个技术指标,那么要在股价跌幅 不是很大的情况下让技术指标快速调整到位是完全可行的。 至于如何利用技术指标的相对性从而实现对技术指标的操纵将在以后陆续讨论。 ●潘伟君增量资金与成交量悠长的假日,带来更多的是同行以及亲朋好友的相聚和探讨。 这次的国庆恰逢大盘上涨,于是谈 论股票的也就比上次五一长假多了起来。但感觉市场中的绝大部分人思维方式依然停留在数年以 前。分析的手段也不外乎是老一套的方法,比如波浪理论、周期理论、技术指标等等。其实我们如 果完全排除个人的主观倾向冷静地想一想就可以知道,这些理论的学习都非常简单,除极个别技术 指标需要了解一点统计学的知识以外只要具备初中文化程度就完全可以对付。 如果靠这些理论就可 以预测股价的走势,岂不成了天下最大的笑话? 当然现在也有不少人或者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尝试着运用其它一些方法。 但我们必须牢记, 在证明定理的过程中,用的任何一条公理都必须经过无任何差错的检验,否则就无法保证定理证明 过程的正确性。 有一个结论似乎到处在被作为公理进行使用,这就是&在上涨过程中,放大的成交量就是新的增 量资金&。 公理就是不需要证明的规律,意思是任何一次试验都不可能出错。 具体到这条公理,就是说放量 上涨就是增量资金所为。比如近阶段大盘在上涨过程中成交了 1000 个亿,结论就是有 1000 亿的增 量资金加入到市场中。 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结论,因为这只是多种结果中的一种,也正是由于它不是 唯一的结果,所以它就绝不可能成为公理。 让我们设想一个简化了的交易,并且不考虑印花税和手续费。 现有甲乙丙三个投资者,其中甲有 一万元资金而乙和丙只有股票。今天甲从乙的手中买进了价值一万元的股票,乙持有一万元资金。 明天乙从丙手里买进价值一万元的股票,丙持有一万元资金。后天丙又从甲手里买进了价值一万元 的股票,这时候的情况如何?很有意思,这一万元又回到了甲的手中,但是股票的价格可能会变化。 这 一交易过程告诉我们两点:第一,在每一次交易结束后这一万元的资金始终存在,只是归属于不同的 投资者。第二,三天以后也许股价上涨了,但这一万元还在甲的手中,这一万元资金只是作为市场的 润滑剂而起到了一个维持交易的作用。 以上过程同时告诉我们,市值的增长与新增资金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举个极端的例子,一家股票 市值 10 个亿,某强庄用 10 个亿将其全部买进,然后每天自己用 100 股往上对倒,不久市值因股价上 涨而达到 20 个亿,但庄家并没有增加新的资金! 当然,通过一二级市场融资增加的市值是必须通过增加资金来实现的。 全国证券营业部多达数千家,每家存量资金少说也有几千万,要维持日均数百亿的成交量并不 是大问题。 所以说,大盘放量上涨并不一定需要增量资金。 只有在一种极端的情况下才必须依靠增量资金, 那就是每天卖出股票的资金绝大部分都离开了市场。 因此,我们只能说&放大的成交量有可能是增量 资金&,仅此而已。封不住的涨停 股价涨停了,但是交易的形态有多种多样,其中常有的一种现象是股价涨停后屡屡被打开,但打 开以后的回落幅度并不大而且最后还是报收在涨停价。 举一个现成的案例。 2005 年 11 月 11 日,*ST 天然碱(000683)在开盘后四分钟达到涨停价位,然后是不断地打开涨停、 适度回落、 上冲涨停,全天 这样的来回有十几次之多,最后九分钟一直都是涨停。 这是一种比较标准的封不住涨停的走势,但这 种走势本身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未来的走势。 在证券投资过程中,我们已经学过不少所谓的经典理论和时髦理论,但有一点是万万不能忘记 的,那就是所有的结论都是有条件的,条件不同一定会导致结论的不同。 交易中会出现一些经典的形 态但其真正的启示却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就本案例来说,股价涨停似乎告诉我们买盘很多,但同时 也应该注意到卖盘也很多,而且它并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这一点只有靠我们自己去了解。 日 K 线图显示,该股前两天的走势强于大盘,成交量突然超过 400 万股,放大四倍以上,而当天更 是达到 1000 万股的三年多来的天量,属于量能异动。当然,基本面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当天的一则 公告显示,公司一次股权对换将明显提高未来的业绩。显然,量能异动的原因找到了,但问题并没有 得到最终解决,因为我们无法相信这一则消息竟然无法使股价上涨 5%(ST 公司涨停只有 5%),而且当 天的成交量居然超过前两天已经暴涨的成交量之和。根据经验,如此重要的股权对换不可能完全瞒 得过市场,因此必定会有一些先知先觉者提前买进筹码。 但这毕竟只是一小部分的投资者,而且公司 远在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很难想象两天前因为要公布这一消息而突然涌入如此大量的买盘。显然, 前两天共 800 多万股的成交量并不真实,其中一定有主力在运作。 而当天随着消息的明朗,主力一定 成为涨停价附近的最大卖家。 形成这一形态的原因已经明了,现在我们要分析这一状况对股价未来走势的影响。 日 K 线图显示,该股已经接近年内高点,投资者对其冲破高点必然充满信心,但市场往往会忽视 或者误解主力的意图。分析已经表明其短期走势受控于主力,由于主力在涨停价附近实施了减仓, 那么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主力逐步减仓退出。 基于基本面的因素,这一可能性可以排除。 因此只能 是另外一种可能,即主力的波段操作所为。如此,则股价在主力买回这些筹码之前难以继续上行,也 就是说股价短期应该以回落整理为主,但未来新高依然可期。 本案例的分析说明,对于一种交易形态,我们不能轻易地下结论,只有结合日 K 线图以及基本面 甚至盘中主力的状况进行细致的分析,才能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才能帮助我们进行正确的投资决 策。 潘伟君文集(2)快速下跌的细节分析 对于投资朋友来说,股价下跌并不陌生,特别是在市场整体处于调整的状态下更是屡见不鲜。 我们经 常会看到某些股票在成交并不活跃的状态下突然出现快速下跌,K 线图上拉出长长的阴线。 下跌是股价运行中除了上涨以外的另外一种形式。 由于促使股价运行的因素成千上万,因此我们 没有可能分析各种不同类型的下跌原因。但即使如此,对于其中的一些较为特殊的下跌形态还是可 以给出一个说法的。 下跌可以分为各种类型,比如从下跌的时间上来划分,比如从股价下跌的幅度上来划分,比如从 成交量的大小上来划分,比如从相对于大盘的走势来划分等等。在这里我们只是探讨一种常见的下 跌形态:短期内的快速下跌。 首先我们假设个股基本面上没有大的变化而且股价的跌幅远大于大盘指数的跌幅,否则的话就 没有探讨的意义了。 促使股价下跌的原因纵然会有很多,但归结起来不过两种。一种是公司的基本面出现了问题,使 得持有者对公司的盈利前景产生了动摇。另外一种就是供求关系出现了问题,短期内买卖比例出现 失衡。由于我们假设基本面上没有变化,那么原因就只能从供求关系上去找。股价下跌前的状态只 有两种,即上涨或者盘整,下面具体来分析这两种状态。 第一种状态是股价盘整后向下快速下跌。 如果无量封住跌停,那么完全有可能是老庄崩溃。这种情况一般都会带来短线的机会,只是要等 到股价跌到一个市场认同的合理位置而且成交放出巨量。这种形态以后会越来越少,因此我们不做 重点分析。 如果带量,要充分注意“量”这个细节。经过了较长期的整理,实际上至少中期的获利筹码已经 很少,因此这么多的抛盘是值得怀疑的。 那么多的买单也同样不可思议。股价盘整时并没有量,成交非常清淡,但一旦下跌却立马接盘不 断,这并不正常。我们知道,现在市场上个股有一千多家,那种成交稀少的冷门股刚刚开跌的时候市 场根本就不会被它吸引,因此大量的市场买单是不存在的。 既然市场上并不存在大量的买卖单子,那么这些量就是非市场性的单子了,说到底无非就是主力 与另外一张大单子的定向交易。比如主力资金严重不足,因此找到另外一个买家锁定一部分仓位, 由于锁仓者只愿意接受更低的价位,主力只能将股价砸下来以便让锁仓者接盘。为了让锁仓者帐面 好看,同时主力也有了一定的资金,因此股价短期内会回升,起码会回到原来的盘整平台。 当然也有可能是主力自己对倒使得股价下跌。 这种现象比较少见,多数是主力对市场后市明显看 淡,提前想办法出逃,制造成交量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市场的买单。 这种策略最终会因为吸引不到市场 买单而失败,所以主力也不太会采用。 如果在下跌前股价有过向上假突破的走势,那么这种结论就可 以确认了。 第二种状态是股价上涨了一段时间后快速下跌。 如果股价处于一个相对的甚至是历史性的高位,因为获利筹码太多,主力的成本也不太清楚,因 此给分析判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其实这种类型的股票并不是短线投资朋友所要关注的,因此我们 可以忽略这种股票。 如果股价是从一个相对的低位被拉起来的,那么这才是应该关注的短线品种。 由于股价已经上涨了一段时间,所以快速下跌的成交量肯定不会小,不要奢望出现无量下跌的 形态,最多只是相对于前面的放量有所萎缩而已,毕竟在下跌的过程中主力对倒的量会少很多。 既然 成交量相对还是比较大,那么就让我们把眼光放到成交量上来。 成交量主要出现的价位是我们分析该形态的关键细节。 我们可以把成交量出现的价位分成两种 类型,一类是出现在阴线的底部,比如跌停的位置,另一类是出现在阴线的上半部靠近头部的位置。 当成交量出现在阴线的底部时告诉我们什么?小量真实,这是我们必须要记住的。 股价快速回落 到阴线的底部,表明市场接盘很少,股价以前主要靠主力维持,现在只要主力撤掉楼板股价就会掉下 来。由于股价在此之前没有巨大的涨幅,因此股价本身的回落跌幅不会很大。但现在我们看到股价 很快杀到较低的位置,表明是主力故意所为。 主力快速将股价打下来,事实上就是为了打击持筹者特 别是获利持筹者的信心,因此在阴线的底部出现较大的抛盘是正常的。也同样是因为股价有了一段 升幅,所以市场买单一般不会在股价刚刚开始回调时就积极买入,即使在阴线的底部市场的买单也 不会多于卖单,股价应该继续下跌,或者无量压在跌停价上。但我们没有看到这一点,所以这些在阴 线底部的大量买单是关键。 答案只有一个,这些大买单就是来之于主力,主力只是希望在更低一些的 价位增加筹码。主力还在建仓,这就是我们的结论。这里所说的主力其实也可以是基金一类的大买 家,至于是否是真正的主力还需要通过其它的途径来确认。 当成交量出现在阴线的上半部时告诉我们什么?当股价有了一定的升幅以后,根据市场 “追涨杀 跌” 的自然心态,除非股价继续上冲,否则是不可能在下跌幅度很小的时候出现如此大的买单的。 因 此这些较大的量中一定有主力的对倒盘。主力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我们要注意的。由于最后的结 局是价跌量缩,可以认为是主力出货后的打压行为。 从全局来看,当天这些量尽管比较大但还是不可 能让主力全身而退,而且股价继续无量回落,表明主力并不怕股价的回落,甚至还有可能是主力故意 让股价回落。 结论就是主力在实施局部做空和洗盘计划,一旦股价回落到一定的位置主力必然会回补,股价 会重新回升。 举个例子。 S T 股从历史性大底 2 元开始上涨,在 2.60 元处出现跌停(5%),报收 2.47 某 元,无量。第二天继续跌停(5%),报收 2.35 元,但在当天一路下跌的后半段过程中成交量明显放大。 如果把这两根阴线连成一根就相当于主要的成交量堆在阴线的底部。 主力通过快速打压股价然后继 续加仓,未来行情可期。图形分析要点之一大量(上)我在 《操盘手札记》 中已写了一些行情细节的研判,博得了不少投资朋友的同感,但由于细节分 散在各个方面,因此在实战中往往会难以把握。 鉴于此,在近期我将对于短线投资朋友所喜爱的图形 分析做一个比较系列的探讨。 传统的图形分析其精华很简单:什么图形将可能会产生什么趋势。但实际上股价的走势千差万 别,何止书本上所提到的区区几种。 如果我们只是被动地等待这几种图形的出现,那么也许我们根本 就不用在这个市场里面混了,因为机会实在是很少。 当某一个意外事件让我们注意到一家股票的名字并且对自己提出 “是不是要购买这家股票 “的 疑问后,接下来会做什么? 打开 K 线图,进行图形分析。这几乎是任何一个短期投资朋友的做法。然而很可能这家股票的 股价走势并没有走出我们在经典图形分析教材中所提到的图形,那么我们就放弃?对于职业的操盘 手来说,必须具备足够的理由才会放弃。 我们不但要知道买进的理由,同样也要知道放弃的理由。所以我常常用自己的所谓图形分析方 法。它并不神秘,只是一些非常平凡方法的结合,但其中的关键是常常被市场所忽略的“细节“。 现在进行图形分析。 现在进行图形分析 股价大涨、焦点题材、热门行业、利多消息、朋友推荐等等,或许还有更多的原因,这些原因中 的一个或者数个让我们注意到了某一家股价。现在我们有一种投机的冲动,所以立刻习惯性地打开 了该股的 K 线图。也许我们读过很多有关图形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市一年多少个交易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