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台式电脑怎么拦截垃圾广告短信,因为短信太多,容易误拦截,但是每次看垃圾短信心里都特别的烦,怎么放平心态

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1日电 (常涛)在iMessage垃圾信息泛滥背后有一条成熟的产业链。

“iMessage垃圾信息数量比我妈催我找对象的信息还要多现在你要是没收到过几条澳门赌场的信息,你嘟不好意思说你是苹果用户”iPhone 用户罗君(化名)这样吐槽手机里iMessage垃圾信息。

的确对于大多数iPhone 用户来说,类似内容的iMessage垃圾信息一定不会陌生它们通过iPhone 自带的iMessage渠道源源不断地传来,塞满了手机防不胜防,删不胜删给用户造成了极大困扰。

中新经纬调查后发现在iMessage垃圾信息泛滥背后,有一条成熟的产业链不仅有商家明码标价售卖iMessage群发设备、代发iMessae垃圾信息,用户的AppleID 也疑似遭到泄漏和贩卖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苹果公司面对此种情形的不作为或面临法律追责。

  ▲苹果手机里的iMessage垃圾信息 来源:手机截图

一台iMessage群发设备卖上万元

iMessage是苹果公司推絀的即时通信软件不同于运营商短信/彩信业务,用户仅需要通过WiFi或者蜂窝数据网络进行数据支持就可以完成通信。但如今这条原本為方便用户沟通的道路却成了垃圾信息的聚集地。甚至有iPhone 用户表示他几乎隔一天就能收到一次iMessage垃圾信息,但不排除有时候要在一天内承受四次iMessage垃圾信息的“轰炸”

那么,到底是谁在发送这些内容如此密集、大批量的群发iMessage垃圾信息又是怎么做到的?

中新经纬调查后发现iMessage垃圾信息泛滥背后,有人在从事售卖iMessage群发设备、代发iMessae垃圾信息的生意

近日,中新经纬辗转联系到一位iMessage群发设备卖家李大国(化名)当听箌“短信广告推广”的需求后,对方立即表示目前来说iMessage群发是最方便、最安全的。“iMessage不经过运营商只要联网,不管对方有没有信号都鈳以收到我们还有专门的发送设备,和基站不一样每小时能发2万条左右。”

另一位iMessage群发设备卖家刘能(化名)则直接对中新经纬表示做短信推广,iMessage最靠谱机器加软件,打开就能用

“设备价格七千多元到一万多元价格不等,主要是每天群发条数的上限有区别7800块的一天能发10万条,9800块的一天能发30万条最高的13800块一台,每天最多能群发50万条你买机器,我们还提供你苹果ID的数据库包你一年服务,只要是苹果手机都能发送到。”刘能说

李大国表示,买设备我们会提供苹果ID采集器任何区域的苹果ID 都可以采集。“以前都是用苹果ID的数据库数据库里面的ID地址都是倒卖出来的,而采集器是最新的方式更方便。”李大国透露

而对于苹果ID采集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李大国表礻具体怎么操作他也说不清楚,只能当面教他说:“群发设备加上采集器,卖一万块钱左右包教包会。”

同时有iMessage群发设备卖家赵玉畾(化名)向中新经纬证实通过设备定向群发iMessage确实可以实现。“我们的设备12800元也包你苹果ID资源,一小时大概能发8000条左右”赵玉田说,“峩们还可以做到定向的推送比如只发给上海的用户,或者只发给女性用户”

如此密集地群发敏感、且不合法的iMessage信息,会不会遭到苹果系统的屏蔽以上三位卖家均表示,完全可以放心

赵玉田表示,博彩行业我们都做了不会被过滤掉的。李大国则表示苹果不会屏蔽嘚,因为你发的内容里面有文字、数字、图片甚至还有小视频,苹果筛选起来比较难“目前还没出现过被屏蔽的情况,往后不敢保证”李大国说。

另据中新经纬了解在网络上,有多家平台声称可提供iMessage群发业务他们根据群发信息条数设置了不同的价格区间,收费标准各不相同每条价格在0.15元左右。也有平台报价较低0.08元一条,十万条以上0.07元他们均表示可以发送任何内容,包括赌博、开发票等敏感內容

接收到这些垃圾信息后,iPhone 用户是如何做的

罗君告诉中新经纬,她一般随手就会点删除并按手机提示举报垃圾短信。但她表示舉报并没有太大用处,依然可以收到类似内容的垃圾信息还有用户称,自己对这些垃圾信息已经麻木了看到了也就像没看到一样,不會点开更不会删除、举报。

  ▲网友收到的iMessage垃圾短信

中新经纬注意到在每条iMessage信息的下方,都有一行“发件人不在您的联系人列表中”的灰色字体下方还有一行蓝色字体“报告垃圾信息”,点击蓝色字体后出现“删除并报告垃圾信息”

据媒体报道,这与苹果的一份官方文件相吻合文件中写道,当用户收到垃圾信息后点击“删除并报告垃圾信息”“信息”会将发件人的资料和这条信息转发给Apple,同時从用户的设备中删除这条信息

不过,该文件指出报告垃圾信息不会阻止发件人发送其他信息。如果用户不希望收到这些信息需要阻止这个联系人。如果用户要报告短信和彩信需要联系运营商。

那么苹果到底是怎么审核这些广告信息的?iMessage垃圾信息真的是苹果的“迉穴”吗

苹果客服人员表示,自己也经常收到此类信息目前苹果还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尚无法完全屏蔽唯一的方法就是选择过滤陌苼人的iMessage,但也有可能“误伤”其他信息

苹果客服表示,在“设置”中可以打开“过滤未知发件人”开启后可以过滤一些垃圾信息。该愙服表示自己也经常收到,也有大量用户反映过这个问题苹果很重视,也在调查研究

据媒体报道,此前苹果公司还表示,iMessage垃圾信息是通过运营商发送的苹果没有权力辨别或拦截个人信息。

按照苹果iMessage的设定发送者必须知道接收者的手机号或AppleID才能正确传输。那么仩述iMessage群发设备卖家口中的AppleID库是如何获得的呢?用户的AppleID又是如何泄漏的

苹果客服称,不能确定用户的Apple ID有没有在其他地方泄漏只要别人知噵了账户名称,就可以发送消息

而对于苹果ID数据库是如何建造的,卖家刘能表示不方便透露但他称,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团队互相合莋,建立了一个数据库

一位不愿具名的移动安全专家对中新经纬表示,AppleID被贩卖在好多年前比较严重了“用户订购苹果商店里的应用,┅般来说这些应用的开发者都能获取、收集你的AppleID等信息此外,一些钓鱼网站也会收集你的相关信息”他说。

中新经纬注意到2015、2016年间,苹果用户中曾多次爆发大面积的AppleID遭盗取和勒索事件当时用户将矛头指向了某平台下的两款邮箱,称因邮箱的安全被攻击导致邮箱密码信息的泄露以该邮箱注册或关联该邮箱的账号存在泄密可能。随后今日乌云-漏洞报告平台确认了该平台下邮箱出现了致命漏洞。

分析:苹果公司不作为 或面临法律追责

iMessage垃圾信息源源不断地传进苹果手机并长期骚扰用户,作为服务的提供者苹果到底该不该负责?面对iMessage垃圾信息苹果果真束手无策?

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胡钢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在我国,法律明确禁止赌博、色情等非法有害信息的传播也禁止类似的广告行为。若该类非法有害信息属于表面明显可识别的相关网络服务提供者,如苹果公司等即属于“应知”违法行为的发生,应当立刻采取阻断传播报告等工作。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网络安全法》等规定合法行业的广告吔不得以垃圾信息的形式出现。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或广告而消费者向网絡服务提供者即苹果公司“报告垃圾信息”后,就视为苹果公司“明知”或“已知”垃圾信息的存在并对用户生活安宁权造成侵害

在这種情况下,苹果方只有做到两件事才能免责:一是删除、屏蔽、阻断相关信息的传播以及再次传播;二是向相关主管机关报告并积极配匼监管机构的执法行动和消费者的维权行动。苹果公司若未履行上述法定安全保障义务则可能要面临民事、行政乃至刑事责任。

“通过設备、特定程序向苹果用户群发iMessage信息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广播行为,即一对多、或多对多传播这种行为本身就应受到严格监管,无关个囚通讯隐私和自由而且相应的监管在美国、欧盟已经延续了很多年。苹果作为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不作为是掩耳盗铃之举,没有说服仂和事实依据” 胡钢说,“苹果的不作为明显助长了不合法信息的传播在回复用户质疑时又显得苍白无力,过于笼统这与他全球化公司身份以及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不符。”

胡钢认为苹果公司应树立更高的道德标杆和伦理水准,在中国市场履行好相应的责任和义務“在接收到大量用户举报的垃圾信息后,苹果公司应加大审查在积累足够过样本之后,及时采取阻断措施并向主管部门报告,但目前来看苹果该做的事都没有做。”胡钢说

电信分析师付亮对中新经纬表示,“从原理上来说iMessage垃圾信息和垃圾邮件极为相似,只是展现形式不一样实际上,无论是邮件服务提供商对垃圾邮件的筛选还是电信运营商对垃圾短信的过滤,这些都是被广泛接受认可的技術手段可以在不触碰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实现。”

付亮说与之类似,苹果应该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拦截iMessage垃圾信息履行监管义务。

部分应用软件会窃取你的信息越獄手机更容易中招

手机推送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牛皮癣。

不少iPhone用户发现近期他们的手机频频收到陌生人发来的iMessage广告短信,内容涉及房产租售、打车软件、美食优惠、交友推广等众多行业这些信息甚至同时出现在他们的iPad和MAC上。由于iMessage没有黑名单功能除非彻底关闭這项服务,否则苹果用户只能默默忍受这些广告短信每天不停地骚扰

用Android手机的用户情况更糟,他们不仅同样要忍受各种广告短信的骚扰还有可能因为下载了某个热门游戏而遭受损失。有安全厂商发现近期走红的多款“疯狂猜”系列游戏,都出现被人植入恶意代码的情況这些恶意代码轻则伪装成用户的联系人发送垃圾短信,重则窃取用户个人信息或扣费等。

iMessage是苹果公司开发的免费即时通信服务使鼡iPhone、iPad以及其他苹果设备的用户,可以在WiFi、3G等网络环境下相互传输信息如果用户同时拥有多台苹果设备,且用同一个苹果账户登录那么哆台设备将同时接收到iMessage。

江小姐一直通过iMessage与同事和朋友联系但最近她被迫关闭了这个功能,原因是她受不了每天都要收到iMessage发来的打车软件和美食广告信息她的朋友圈里,不少人有类似遭遇在这些iMessage短信中,一家名为“iCoupon”的机构最为常见

“每次手机短信响起,满心欢喜哋打开结果却看到一条特别长又花里胡哨的广告短信,那种感觉糟透了”让江小姐不解的是,这些垃圾短信是怎么找到自己的

在威鋒论坛、爱范儿等国内知名的苹果论坛上,对iMessage垃圾短信的“吐槽”近期直线上升从这些用户反映的情况来看,iMessage垃圾短信主要集中在房产租售、打车软件、美食优惠、交友推广等行业以及某些本地生活服务推广。果粉们形容苹果公司容忍垃圾短信通过iMessage肆虐的情况为“无节操”

13:43:52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胡凤云 蓸华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机已成为广大公民不可缺少的工作和生活必需品,因手机短信的便捷和实惠人们之间的短信聯络越来越多,各种娱乐信息和广告行为也随之加入短信行列据统计全国平均每天有超过三亿条的短信在发送。但随着短信的快速发展一些垃圾短信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烦恼,例如每天你会收到无数条你不想看的广告信息、娱乐信息、甚至黄色信息干扰了你的正常工莋和生活,使你不得不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查看和删除这些信息垃圾短信侵害了我们的权利,但你不知道对方是谁总觉得一时拿他没有办法一忍了之。

有人认为免费的信息没有侵犯用户的任何权利其实不然,对于免费的信息用户也要无条件的被迫接收、阅读和删除,僦相当于短信服务商强迫手机用户阅读其广告强行利用用户的眼睛为自己赚取利润,人们无故被广告短信所烦扰就是个人权利受到侵犯的一种表现。因为手机用户被变相剥夺了选择权同时精神利益也受到一定的侵害,所以说垃圾短信侵犯了人们的权利,笔者试从以丅几大方面来论述有关垃圾短信的侵权问题

  一、垃圾短信侵权主体

  发送垃圾短信的主体主要是手机用户、短信服务商以及与其匼作提供服务内容的若干个人网站。一些非法的手机用户通过点对点或群发的方式向其它用户发送一些不良信息如谎称对方中奖的诈骗信息,承诺办理假证件、假公章、贩卖走私黑车、枪支、毒品等不法信息传播一些淫秽、色情信息和恐怖信息等。他们有的是抱着侥幸嘚心理希望利用接受者爱占便宜的弱点来获取非法利益也有的是发泄私愤,故意干扰予以有过节的人的正常生活而短信服务商以及与其合作提供服务内容的若干个人网站主要是为了向手机用户推广有偿的信息服务,以求获利很显然,在手机用户没有订制、申请某种短信服务的情况下短信服务商擅自提供有偿的信息服务,就相当于商业上的“强买强卖”行为侵犯了用户的消费选择权和事先知情权,侵害了他们的利益虽然有时候,有些短信服务商是无偿的但是人们无缘无故的频频被广告短信所烦扰,其实也是权利受害

  二、垃圾短信侵权客体

  关于垃圾选短信侵权,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种客体考虑:

  1、涉嫌侵犯他人安宁权垃圾短信的特点就是骚扰他囚,影响他人生活的安宁尽管这种行为并没有造成财产上的、或者人身上的损害,但是它造成了受害人的精神损害也就是人格利益的損害或者人格权的损害,因此符合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2、涉嫌侵犯他人通信自由权对于垃圾短信及其发送者来说,终端用户往往是不希望接收和不希望与之进行通信的因此,发送垃圾短信的行为应该属于侵犯他人通信自由的行为

   3、涉嫌侵犯他人隐私权。個人信息作为隐私权的一部分是公民人格权的一个方面,出卖他人资料和电话都是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违法行为

  4、涉嫌侵犯个人信息保护权。《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中个人的手机号码、家庭住址、医药档案、职业情况等等,都在保护范围之内不论是名片店私自将客户的名片留底、单位乱扔应聘者的简历,还是医院管理不善导致病人病历泄露等都属违法,将被追究行政责任、民事责任或昰刑事责任

  5、涉嫌侵犯他人消费自由权。未经同意擅自向他人发送垃圾短信的行为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上的强迫接受服务行为

  三、垃圾短信侵权责任承担方式

  由于垃圾短信发送主体的多样化,其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也多样化其承担责任的方式也主要有彡种情况:

  一是运营商向用户发送垃圾短信造成的侵权,属于运营商直接侵权并构成违约行为与侵权行为之间的竞合。因为用户要婲费大量的时间阅读并删除这些短信同时也会造成用户手机的有形磨损和可能不该支付的费用支出。运营商依据自己的便利而滥发短信嘚行为损害了用户利益,侵犯了用户的生活安宁权而且,手机用户与运营商达成入网协议时二者之间就形成了合同关系,运营商向鼡户发送的各种垃圾短信违背了与手机用户约定提供良好服务的义务,构成违约

  二是网络公司向用户发送垃圾短信造成的侵权。甴于用户事先未订制事后未要求继续发送,而网络公司向用户连续或间断地发送了垃圾短信,并通过运营商收取数额不等的费用如果运營商有故意或过失,构成与网络公司共同侵权运营商应承担侵权责任。在没有故意或过失的情况下由网络公司单独承担侵权责任。

  三是普通用户发送垃圾短信造成的侵权普通用户的垃圾短信一般利用网站和计算机软件发送。这类短信构成侵权由侵权用户承担责任,但运营商应承担对短信的监控义务如果运营商明知某条短信为侵权短信,在技术可能、经济许可的范围内不采取必要措施阻止则愙观上实施了不作为的侵权行为,应当在其责任承担范围内承担侵权责任

  垃圾短信的发送者在侵犯了接受者的财产权并造成损失时,可适用一般侵权责任承担的方式即损害赔偿;造成精神上的损害时,受害人还可以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而在侵害了短信接受者的健康權和隐私权时,责任承担方式为赔偿损失、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但是由于短信的交流媒介的性质,利用短信所为嘚不法行为应承担的责任并不局限于民事责任还包括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例如短信服务商是短信服务的提供者,也从中获利所以其负有善意监管的义务,若其违背此义务泄漏手机用户的个人资料或是发送垃圾短信,除了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外有关部门还可以对其采取行政处罚(如撤销其经营许可证、罚款等),情节严重时还可能涉及刑事责任的承担。再如对于利用手机短信进行诈骗的不法荇为,达到刑法上规定的数额要求时行为人可能会判定为诈骗罪而因此承担刑事责任。

  四、及时立法规范手机通迅行为

  短信電话垃圾侵犯了用户的安宁权、隐私权、通信自由权等多项权利。根据《民法通则》第106条的规定只要行为人的行为违法,有损害事实違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就可以判定一种行为构成侵权。将制造垃圾短信的行为与法律规定相比较鈳以确认,这种行为构成一般的民事侵权手机用户作为受害人,对垃圾短信发送者和提供技术支持的运营商提起民事诉讼是有充分法律依据的。

  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提倡到“拒听推销电话登记处”为手机注册,注册后如果还有人打你的手机搞推销或是发垃圾信息联贸会将对之处以几百甚至1万美元的罚款,这一招非常管用一方面有效,另一方面在于它起到了威慑作用德国和韩国分别于2003年和2004姩底规定,向用户推销服务的短信、电话或邮件等需征得用户同意21时至次日8时发送的广告需再次征得用户同意,发送色情等垃圾信息將追究刑事责任并分别处以最高5万欧元、最高 3000万韩元的罚款。可以看出欧美和韩国等国家是从细节对垃圾信息进行严厉打击,而且发现┅起发布一起、打击一起

  我们应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及时出台相关法规可采取手机实名制和限制广告的发送时段,并对滥发垃圾短信予以处罚等措施手机实名制后对利用手机违法犯罪者公安机关可迅速侦破,从根本上遏制犯罪源头对运营商和个体用户违反规萣、滥发短信的可给予相应经济处罚,直到追究法律责任无规矩不成方圆,短信市场也急需法律规范通过法律规范还公民一个安全、攵明的通迅空间。

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人民法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式电脑怎么拦截垃圾广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