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电气地柜面板板上画出工艺流程图

全装修工艺工法专题为您提供全裝修工艺工法的相关资料与视频课程您可以下载全装修工艺工法资料进行参考,观看相关视频课程提升技能更多内容请查看筑龙学社。

本资料为精装修工艺、工法案例培训讲义PPT共111页。 资料概况: 铺设要点:  1、每个套内必须同色号、同规格面砖(供应方需预备10%的备货)并对每个房间所用的色号进行书面记录存档。  2、铺设前基层必须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  3、釉面砖镶贴前,首先要将面砖清洗干净放入淨水中浸泡2h以上,取出待表面晾干或擦干净后方可使用  4、严格控制粘结剂的厚度5-8mm,采用电动工具打浆搅拌瓷砖背面及墙面双面批刮粘結剂,采用专用的批刮工具纵横拉槽  5、瓷砖接缝处、阳角部位需均匀留缝1mm,待铺设层完全

本资料为建筑精装修工程施工工艺工法图文解析编制于2014年9月,共206页 目录: 一、实地放样 二、墙体砌筑及安装 三、

第一部分、工序管理 (一).制定合理的施工工序 强调正确的施工順序,合理安排工序尽量避免多工种在同一作业套内交叉施工,对于成品保护难度较大的材料安排在大部分装饰工作量完成后进行安裝,施工期间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原则上谁施工谁保护,做到工序结束即保护到位后移交下道工序进行后续施工精装总包负责成品保护嘚日常维护,具体工序如下:  (二).工序检查 现场应加强对水电预留预埋、卫生间防水、厨卫墙地砖镶贴、吊顶、木门套、涂料、地板、橱柜、电器安装、卫生器具安装等工序控制做到项目部工程师10%抽查,监理100%检查验收并形成检查记录以备查验。每一道

精装修工程施工工艺工法标准包括地面工程,墙面工程顶棚工程,细部工程机电工程,屋面及外墙工程供参考学习  。。。 第一节、哋面工程 一、地面石材铺贴施工 二、地面复合木地板施工 三、地面地砖铺贴施工 四、地面地毯铺贴施工 五、木制踢脚安装施工 六、地面地毯(块毯)铺贴施工 七、塑料地板(PVC地板)安装施工 八、水泥砂浆(细石砼)地面找平施工 第二节、墙面工程 一、地面石材湿贴与灌浆施笁 二、墙面干挂石材安装施工 三、墙面马赛克镶贴施

浏览数:2908 回复数:7

知名房地产公司精装修工艺、工法案例讲解,PDF格式共110页,该资料嘚内容讲解包括了吊顶工程、零星安装工程、湿作业工程、成品保护、木作业工程、地板工程、安装工程、抹灰工程......,并附有经验教训案例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可供学习参考。  吊顶工程  地板工程  成品保护  抹灰工程  木作业工程  湿作业工程  案例  案例 

内容简介:精装修工艺、工法解析(PDF)共206页  精装修工艺、工法解析  精装修工艺、工法解析  精装修工艺、工法解析 

资料目录 第一节、地面工程5 一、地面石材铺贴施工5 ②、地面复合木地板施工 8 三、地面地砖铺贴施工11 四、地面地毯铺贴施工14 五、木制踢脚安装施工 17 六、地面地毯(块毯)铺贴施工 18 七、塑料地板(PVC地板)安装施工 20 八、水泥砂浆(细石砼)地面找平施工24 第二节、墙面工程 28 一、地面石材湿贴与灌浆施工28 二、墙面干挂石材安装施工32 三、墙面马赛克镶贴施工 36 四、墙面墙砖镶贴施工40 五、墙面成品木挂板安装施工43 六、墙面水泥砂浆抹灰工程施工 48 七、墙面硬包(布艺)工程安裝施工55 八、墙面乳胶漆涂刷施工60 九、墙面镜面玻璃安装施工62 十、

内容简介 主要内容:    一、工序管理    二、工艺工法标准     三、全装修技术质量管理要点    四、施工技术交底主要内容    ……   工艺工法标准:    (一).复合木地板工程    (二).地面鋪砖工程    (三).内墙面砖镶贴工程    (四).墙面乳胶漆施工    (五).扣板吊顶安装工程    (六).石膏板吊顶工程    (七).木门安装工程    (八).窗护杆安装工程    (九).电器安装工程    (十).卫生器具安装      ……   万科集团全裝修技术质量管理要点:    1、万科集团精装修质量控制点    2、全装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资料目录 一、实地放样 二、墙体砌筑及安裝 三、顶面工程 四、防水工程 五、湿作业工程 六、木作业工程 七、地板工程 八、安装工程 九、抹灰工程 十、成品保护 十一、经验教训内容簡介  超详细建筑精装修工程施工工艺工法图文解析,200余页附图丰富,包括如下内容:   一、实地放样   二、墙体砌筑及安装   三、顶面工程   四、防水工程   五、湿作业工程   六、木作业工程   七、地板工程   八、安装工程   九、抹灰工程   十、成品保护   十一、经验教训   ……   PDF格式200余页,编制于2014年  成品保护  存

来源:电力工程技术 作者: Gudenberg-ETech Dept 版权歸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元器件安装基本规范: 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适用条件需要的灭弧距離; 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版权歸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适用条件需要的灭弧距离;

拆卸灭弧栅需要的涳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必须按图安装 (如果有图);
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裝一致性;

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


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操作方便;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电气柜內布局的规定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岼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忼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对于发热元件 (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裝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额定功率为75W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凅定在元件本体上


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


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え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


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柜内任意两个金属部件通过螺钉連接时如有绝缘层均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地垫圈并注意将垫圈齿面接触零部件表面(红圈处)或者破坏绝缘层。


门上的接地处(红圈处)要加“抓垫”防止因为油漆的问题而接触不好,而且连接线尽量短


安装因振动易损坏的元件时,应在元件和安装板之间加装橡胶垫減震

对于有操作手柄的元件应将其调整到位,不得有卡阻现象


将母线、元件上预留给顾客接线用得螺栓拧紧。

基本要求:按图施工、連线正确

二次线的连接(包括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均应牢固可靠,线束应横平 竖直配置坚牢,层次分明整齐美观。同一合同嘚相同元件走线方式应一致


单股导线 不小于1.5mm2
多股导线 不小于1.0mm2
电流回路 不小于2.5mm2
保护接地线 不小于2.5mm2
所有连接导线中间不应有接头
烸个电器元件的接点最多允许接2 根线。
每个端子的接线点一般不宜接二根导线特殊情况时如果必须接两根导线,则连接必须可靠
二次線应远离飞弧元件,并不得防碍电器的操作
电流表与分流器的连线之间不得经过端子,其线长不得超过3 米
电流表与电流互感器之间的連线必须经过试验端子。
二次线不得从母线相间穿过


带电阻的ProfibusBus 插头的连接(适用于一根电缆的连接):
仅一根电缆连接时,则导线与第┅个接口连接;
推动开关置“ON”位置;
编织的屏蔽带准确的放置在金属导向装置上


带电阻的ProfibusBus 插头的连接(适用于二根电缆的连接):
连接的两根导线是在插头之内的串联;
推动开关置“OFF”位置;
编织的屏蔽带准确的放置在金属导向装置上。


编织的屏蔽带准确的平放在金属導向装置上;
导向装置中的两根红绿线放置在刀口式端子上


回拉式弹簧端子的联接:
导线的剥线长度:10 mm;
导线插入端子口中,直到感觉箌导线已插到底部


抽屉中 Profibus 屏蔽电缆的连接:
拧紧屏蔽线至约15 mm 长为上;
用线鼻子把导线与屏蔽压在一起;
压过的线回折在绝缘导线外层上;

用热缩管固定导线连接的部分。

一次配线应尽量选用矩形铜母线当用矩形母线难以加工时或电流小于等于100A 可选用绝缘导线。接地铜母排的截面面积=电柜进线母排单相截面面积×1/2



汇流母线应按设计要求选取,主进线柜和联络柜母线按汇流选取分支母线的选择应以自動空气开关的脱扣器额定工作电流为准,如自动空气开关不带脱扣器则以其开关的额定电流值为准。对自动空气开关以下有数个分支回蕗的如分支回路也装有自动空气开关,仍按上述原则选择分支母线截面如没有自动空气开关,比如只有刀开关、熔断器、低压电流互感器等则以低压电流互感器的一侧额定电流值选取分支母线截面如果这些都没有,还可按接触器额定电流选取如接触器也没有,最后財是按熔断器熔芯额定电流值选取


分支回路汇流排的正确接法(红圈处):


分支回路的汇流排的错误接法(红圈处)。


铜母线载流量选擇需查询有关文档聚氯乙烯绝缘导线在线槽中,或导线成束状走行时或防护等级较高时应适当考虑裕量。



当交流主电路穿越形成闭合磁路的金属框架时三相母线应在同一框孔中穿过。

接线不规范必须把进入线槽的大电缆外层都剥开,把所有导线压进线槽

电缆与柜體金属有摩擦时,需加橡胶垫圈以保护电缆



电缆连接在面板和门板上时,需要加塑料管和安装线槽

柜体出线部分为防止锋利的边缘割傷绝缘层,必须加塑料护套



柜体内任意两个金属零部件通过螺钉连接时如有绝缘层均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地垫圈, 并注意将垫圈齿面接触零件表面,以保证保护电路的连续性

当需要外部接线时,其接线端子及元件接点距结构底部距离不得小于200mm且应为连接电缆提供必要的涳间

提高柜体屏蔽功能,如需要外部接线出线时,需加电磁屏蔽衬垫柜体孔缝要求为求缝长或孔径小于λ/ (10~100)。如果需要在电柜内开通風窗口交错排列的孔或高频率分布的网格比狭缝好,因为狭缝会在电柜中传导高频信号柜体与柜门之间的走线,必须加护套否则容噫损坏绝缘层。

柜门没有接地柜门走线必须加线槽。


生产中紧固的螺栓应标识兰色;

检测后的紧固的螺栓,应标识红色


注意装配铜排时应戴手套。

1 、抽屉单元(尤其是100mm 模高)中联接到二次接插件的二次线长度上应留有裕量
2 、铜排冲孔应注意去毛刺,尤其是方孔时
3 、绝缘支撑厚度应不大于10mm,要注意检查
4 、装元器件之前要看看说明书,否则装完后不易查出
5 、抽屉机械连锁,尤其时IP42 时要考虑密封條的厚度,或磨成尖角
6 、抽屉单元按钮弹簧的强度要提高。
7 、大截面积铜排联接后要用塞尺复检注意平垫的使用。
8 、不同电压等级的端子要分开
9 、标牌的粘贴。要用3M 胶可用502 点一下。
10 、门内线槽不能用双面胶粘贴可以502,注意别留缝隙
11 、用于外部接线端子的线槽应加大。
12 、线槽不要与主回路输出端太近
13 、零序互感器要用自身所带铜排联接。
14 、成柜要做出厂检验
15 、导线经过隔板时要加护套。
16 、导線中间不要有接头
17 、电缆支架要合理。
18 、考虑安装维护的安全

确保传动柜中的所有设备接地良好,使用短和粗的接地线连接到公共接哋点或接地母排上连接到变频器的任何控制设备(比如一台PLC)要与其共地,同样也要使用短和粗的导线接地最好采用扁平导体(例如金属网),因其在高频时阻抗较低


为电柜低压单元,继电器接触器使用熔断器以保护。当对主电源电网的情况不了解时建议最好加进线电抗器。

确保传导柜中的接触器有灭弧功能交流接触器采用R-C抑制器,直流接触器采用“飞轮”二极管装入绕组中。压敏电阻抑制器也是佷有效的

下图便为接触器上面的反向二极管。


如果设备运行在一个对噪声敏感的环境中可以采用EMC 滤波器减小辐射干扰。同时为达到最優的效果确保滤波器与安装板之间应有良好的接触。


信号线最好只从一侧进入电柜信号电缆的屏蔽层双端接地。如果非必要避免使鼡长电缆。控制电缆最好使用屏蔽电缆模拟信号的传输线应使用双屏蔽的双绞线。低压数字信号线最好使用双屏蔽的双绞线也可以使鼡单屏蔽的双绞线。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传输电缆应该分别屏蔽和走线不要将24VDC 和115/230VAC 信号共用同一条电缆槽!在屏蔽电缆进入电柜的位置,其外部屏蔽部分与电柜嵌板都要接到一个大的金属台面上

电机电缆应独立于其它电缆走线,其最小距离为500mm同时应避免电机电缆与其咜电缆长距离平行走线。如果控制电缆和电源电缆交叉应尽可能使它们按90度角交叉。同时必须用合适的夹子将电机电缆和控制电缆的屏蔽层固定到安装板上

为有效的抑制电磁波的辐射和传导,变频器的电机电缆必须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的电导必须至少为每相导线芯的電导的1/10。

中央接地排组和PE 导电排必须接到横梁上 (金属到金属联接) 它们必须在电缆压盖处正对的附近位置。中央接地排额外还要通过另外嘚电缆与保护电路(接地电极) 连接屏蔽总线用于确保各个电缆的屏蔽连接可靠,它通过一个横梁实现大面积的金属到金属联接


不能将装囿显示器的操作面板安装在靠近电缆和带有线圈的设备旁边,例如电源电缆接触器,继电器螺线管阀,变压器等等因为它们可以产苼很强的磁场。

功率部件 (变压器驱动部件,负载功率电源等等) 与控制部件 (继电器控制部分可编程控制器) 必须要分开安装。但是并不适鼡于功率部件与控制部件设计为一体的产品变频器和相关的滤波器的金属外壳,都应该用低电阻与电柜连接以减少高频瞬间电流的冲擊。理想的情况是将模块安装到一个导电良好黑色的金属板上,并将金属板安装到一个大的金属台面上喷过漆的电地柜面板板,DIN 导轨戓其他只有小的支撑表面的设备都不能满足这一要求

下图便为一个电柜的基本布局:


设计控制柜体时要注意EMC的区域原则,把不同的设备規划在不同的区域中每个区域对噪声的发射和抗扰度有不同的要求。区域在空间上最好用金属壳或在柜体内用接地隔板隔离并且考虑發热量,进风风扇与出风风扇的安装一般发热量大的设备安装在靠近出风口处。进风风扇一般安装在下部出风风扇安装在柜体的上部。


根据电柜内设备的防护等级需要考虑电柜防尘以及防潮功能,一般使用的设备主要为:空调风扇,热交换器抗冷凝加热器。同时根据柜体的大小合适的选择不同功率的设备关于风扇的选择,主要考虑柜内正常工作温度柜外最高环境温度,求得一个温差风扇的換气速率,估算出柜内空气容量已知三个数据:温差,换气速率空气容量后,求得柜内空气更换一次的时间然后通过温差计算求得,实际需要的换气速率从而选择实际需要的风扇。因为一般夜间温度下降,故会产生冷凝水依附在柜内电路板上,所以需要选择相應的抗冷凝加热器以保持柜内温度


电气柜日常维护和检修:

检查电柜周围环境,利用温度计湿度计,记录仪检查周围温度-10℃~+50℃周围濕度90%以下,是否冻结

检查全部装置是否有异常振动,异常声音

检查电源电压主回路电压是否正常。

拆下变频器接线将端子R, S, T, U, V, W一齐短路,用DC500V级兆欧表测量它们与接地端子间的绝缘电阻应在5M欧以上,加强紧固件利用观察观察元件是否有发热的迹象。

检查端子排是否损伤导体是否歪斜,导线外层是否破损

检查滤波电容器是否泄漏液体,是否膨涨用容量测定器测量静电容应在定额容量的85%以上;检查继電器动作时是否有“Be,Be”声音触点是否粗糙、断裂;检查电阻器电阻器绝缘物是否有裂痕,确认是否有断线

检查变频器运行时,各相間输出电压是否平衡;进行顺序保护动作试验、显示、保护回路是否异常

检查冷却系统是否有异常振动、异常声音,连接部件是否有松脫

控制柜设计工艺与绘制详解
电气控制柜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一种逻辑思维只要符合逻辑控制规律、能保证电气及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就可以说是一种好的的设计但为叻满足电气控制设备的制造和使用要求,必须进行合理的电气控制工艺设计这些设计包括电气控制柜的结构设计、电气控制柜总体配置圖、总设计及各部分的电器装配图与接线图设计,同时还要有部分的元件目录、进出线号及主要材料清单等技术资料
二、电气控制柜总體配置设计
电气控制柜总体配置设计任务是根据电气原理图的工作原理与控制要求,先将控制系统划分为几个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均称莋部件)再根据电气控制柜的复杂程度,把每一部件划成若干组件然后再根据电气原理图的接线关系整理出各部分的进出线号,并调整咜们之间的连接方式总体配置设计是以电气系统的总装配图与总接线图形式来表达的,图中应以示意形式反映出各部分主要组件的位置忣各部分接线关系、走线方式及使用的行线槽、管线等
电气控制柜总装配图、接线图(根据需要可以分开,也可并在一起)是进行分部设计囷协调各部分组成为一个完整系统的依据总体设计要使整个电气控制系统集中、紧凑,同时在空间允许条件下把发热元件,噪声振动夶的电气部件尽量放在离其它元件较远的地方或隔离起来;对于多工位的大型设备,还应考虑两地操作的方便性;控制柜的总电源开关、紧急停止控制开关应安放在方便而明显的位置总体配置设计得合理与否关系到电气控制系统的制造、装配质量,更将影响到电气控制系统性能的实现及其工作的可靠性、操作、调试、维护等工作的方便及质量
1、电气控制柜组件的划分
由于各种电器元件安装位置不同,茬构成一个完整的电气控制系统时就必须划分组件。划分组件的原则是:
(1)把功能类似的元件组合在一起;
(2)尽可能减少组件之间的连线数量同时把接线关系密切的控制电器置于同一组件中;
(3)让强控制器分离,以减少干扰;
(4)为力求整齐美观可把外形尺寸、重量相近的电器組合在一起;
(5)为了电气控制系统便于检查与调试,把需经常调节、维护和易损元件组合在一起
2、在划分电气控制柜组件的同时要解决组件之间、电气箱之间以及电气箱与被控制装置之间的连线方式:电气控制柜各部分及组件之间的接线方式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开关电器、控制板的进出线一般采用接线端头或接线鼻子连接,这可按电流大小及进出线数选用不同规格的接线端头或接线鼻子;
(2)电气柜、控制柜、柜(台)之间以及它们与被控制设备之间采用接线端子排或工业联接器连接;
(3)弱电控制组件、印制电路板组件之间应采用各种类型的标准接插件连接;
(4)电气柜、控制柜、柜(台)内的元件之间的连接,可以借用元件本身的接线端子直接连接过渡连接线应采用端子排过渡连接,端头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线端子处理
三、电器元件布置图的设计与绘制
电气元件布置图是某些电器元件按一定原则的组合。电器元件布置图的设计依据是部件原理图、组件的划分情况等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同一组件中电器元件的布置应注意将体积大和较重的电器え件安装在电器板的下面,而发热元件应安装在电气控制柜的上部或后部但宜放在其下部,因为热继电器的出线端直接与相连便于出线而其进线端与直接相连接,便于接线并使走线最短且宜于散热;
2、强电弱电分开并注意屏蔽,防止外界干扰;
3、需要经常维护、、调整的电器元件安装位置不宜过高或过低人力操作开关及需经常监视的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
4、电器元件的布置应考虑安全間隙,并做到整齐、美观、对称外形尺寸与结构类似的电器可安放在一起,以利加工、安装和配线若采用行线槽配线方式,应适当加夶各排电器间距以利布线和维护;
5、各电器元件的位置确定以后,便可绘制电器布置图电气布置图是根据电器元件的外形轮廓绘制的,即以其轴线为准标出各元件的间距尺寸。每个电器元件的安装尺寸及其公差范围应按产品说明书的标准标注,以保证安装板的加工質量和各电器的顺利安装大型电气柜中的电器元件,宜安装在两个安装横梁之间这样,可减轻柜体重量节约材料,另外便于安装所以设计时应计算纵向安装尺寸;
6、在电器布置图设计中,还要根据本部件进出线的数量、采用导线规格及出线位置等选择进出线方式忣接线端子排、连接器或接插件,并按一定顺序标上进出线的接线号
四、电器部件接线图的绘制
电气部件接线图是根据部件电气原理及電器元件布置图绘制的,它表示成套装置的连接关系是电气安装、维修、查线的依据。接线图应按以下原则绘制:
1、接线图相接线表的繪制应符合GB6988.6—1993中《控制系统功能表图的绘制》的规定;
2、所有电气元件及其引线应标注与电气原理图中相一致的文字符号及接线号原理圖中的项目代号、端子号及导线号的编制分别应符合GB《电气技术中的项目代号》、GB《电器设备接线端子和特定导线线端的识别及应用字母數字系统的通则》及GB《绝缘导线标记》等规定;
3、与电气原理图不同,在接线图中同一电器元件的各个部分(触头、线圈等)必须画在一起;
4、电气接线图一律采用细线条绘制走线方式分板前走线及板后走线两种,一般采用板前走线对于简单电气控制部件,电器元件数量较尐接线关系又不复杂的,可直接画出元件间的连线;对于复杂部件电器元件数量多,接线较复杂的情况一般是采用走线槽,只要在各电器元件上标出接线号不必画出各元件间连线;
5、接线图中应标出配线用的各种导线的型号、规格、截面积及颜色要求等;
6、部件与外电路连接时,大截面导线进出线宜采用连接器连接其它应经接线端于排连接。
五、电气控制柜及非标准零件图的设计
电气控制装置通瑺都需要制作单独的电气控制柜、箱其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根据操作需要及控制面板、箱、柜内各种电气部件的尺寸确定电气箱、柜的总体尺寸及结构型式,非特殊情况下应使电气控制柜总体尺寸符合结构基本尺寸与系列;
2、根据电气控制柜总体尺寸及结构型式、安装尺寸,设计箱内安装支架并标出安装孔、安装螺栓及螺栓尺寸,同时注明配作方式柜、箱的材料一般应选用柜、箱用专用型材;
3、根据现场安装位置、操作、维修方便等要求,设计电气控制柜的开门方式及型式;
4、为利于控制柜箱内电器的通风散热在箱体适當部位设计通风孔或通风槽,必要时应在柜体上部设计强迫通风装置与通风孔;
5、为便于电气控制柜的运输应设计合适的起吊勾或在箱體底部设计活动轮。
总之根据以上要求,应先勾画出电气控制柜箱体的外形草图估算出各部分尺寸,然后按比例画出外形图再从对稱、美观、使用方便等方面进一步考虑调整各尺寸比例。电气控制柜外表确定以后再按上述要求进行控制柜各部分的结构设计,绘制箱體总装图及各面门、控制面板、底板、安装支架、装饰条等零件图并注明加工要求,再视需要为电气控制柜选用适当的门锁当然,电氣柜的造形结构各异在柜体设计中应注意吸取各种型式的优点。对非标准的电器安装零件应根据机械零件设计要求,绘制其零件图凣配合尺寸应注明公差要求,并说明加工要求
最后,还要根据各种图纸对电气控制柜需要的各种零件及材料进行综合统计,按类别列絀外购成品件的汇总清单表、标准件清单表、主要材料消耗定额表及辅助材料定额表等以便采购人员、生产管理部门按设备制造需要备料,做好生产准备工作也便于成本核算。

看过《电气控制柜设计工艺与绘制详解》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柜面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