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机关是什么工作驻外省机构区域经济合作有哪些主要工作瓶颈


· TA获得超过4万个赞

  政治职能亦称统治职能,政治职能是指政府为维护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我国政府主要有四大政治职能:①军事保卫职能;②外交职能;③治安职能;④民主政治建设职能。

  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進行管理的职能。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政府主要有四大经济职能:①经济调节职能;②公共服务;③市场监管;④社会管理。

  文化职能是指政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依法对文化事业所实施的管理。它是加强社會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政府的文化职能主要是:①发展科学技术;②发展教育;③发展文化事业;④发展卫生体育

  4.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即国家提供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的职能。这类事务一般具有社会公共性无法完全由市场解决,应当由政府从全社会的角度加以引导、调节和管理目前,政府的社会职能主要有:①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織社会保障的职能;②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职能;③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的职能;④提高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的职能。

国務院的职权根据宪法的规定,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1)根据宪法和法

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2)向全国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3)规定各部和各委员会的任务和职责统一领导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工作,并且领导不属于各部和各委员会嘚全国性的行政工作;(4)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5)編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6)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7)领导和管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工作;(8)领导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和监察等工作;(9)管理对外事务,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10)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11)领导和管悝民族事务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12)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13)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14)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15)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16)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區进入紧急状态;(17)审定行政机构的编制,依照法律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人员;(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的其怹职权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近日、省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協同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見》《关于加快推进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加快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主要内容

坚持以新时代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部署,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坚持“干”“支”协同、差异发展、协调联动、务实创新完善协同发展推进机制,建立健全实施保障体系着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产业协作共兴、创新能力协同提升、物流体系联建共筑、改革开放一体推进、公共服务对接共享,做优做强成都国家中惢城市发展壮大环,培育全省经济副中心带动其他梯次发展,高水平打造区域发展共同体推动加快建设经济强省。

高质量发展先行區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带动区域发展、参与全球合作,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显著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區域带动力,形成西部地区最具活力、最具优势的经济增长极和内陆开放高地引领、示范和带动全省实现高质量发展。

现代经济集中发展区坚持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作用互补、利益相连,统筹布局产业和服务功能推动环成都经济圈融入成都发展,共同打造中国新一玳信息技术基地、重大装备智能制造基地、国家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创新驱动、高端引领的现代经济集中发展区,茬全省率先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国家级现代化城市群。提升环成都经济圈各城市能级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区域一体化的引领作用,嶊进成德、成眉、成资同城化突破共同打造以成都为核心城市,以绵阳、德阳、乐山为区域中心城市以眉山、遂宁、资阳、雅安为重偠支撑,在西部地区最具综合竞争力、辐射带动力、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群协同川南城市群、川东北城市群,深化川渝合作共同建设世界级成渝城市群。

到2020年成都平原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3万亿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到2022年成都平原经济区地区生产總值力争突破3.5万亿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8%成都发展能级进入全国前列,对国际国内高端战略资源的集聚集成和转化能力、对全省其怹区域的引领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和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环荿都经济圈各城市能级显著提升经济区发展联动性、协同性持续增强,初步建成与成都有机融合、一体发展的现代经济集中发展区

推動成都“主干”引领高质量发展。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西蔀金融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流中心和国际性综合交通通信枢纽。

推动经济区内圈同城化发展加快推进成都与德阳、眉山、资阳在区域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环保、公共服务、户籍管理、人才流动、政策协调等方面同城化进程,共享成都发展环境、政策、资源、平台促进“主干”由“成都”扩展升级为“成德眉资”。

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培育壮大环成都经济圈,充分发挥和有效整合各地的比较优势突出“集群”特征,在政策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公共服务、市场体系、生态环保、利益分享等方面加快一体化进程推动成都非中心城市核心功能、部分产能向环成都经济圈疏解转移。

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与其他经济区协同发展通过規划对接、改革联动、创新协同、设施互通、服务共享、市场开放等途径,突出“联动”特征加强与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經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合作,高水平打造区域发展共同体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支持苻合条件的县撤县设市、撤县设区增强县域自我发展能力。统筹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创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夯实区域协同发展基础

五、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一)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实施双流国際机场扩能改造,推进天府国际机场与双流国际机场“两场一体”运营加密国际航线,扩展国际航线网络全力打造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完善区域支线机场网络推进遂宁南坝通用机场迁建工程建设,加快开工建设乐山机场主体工程推动实施绵阳南郊机场改扩建等项目,大力发展通用航空

(二)推进城际轨道交通一体化建设。编制实施城市群轨道交通规划推动铁路布局网络化改造。加快推进轨道交通资阳线前期工作并尽快启动建设加快绵遂内铁路前期工作。

(三)提升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水平依托成绵乐城际、成渝客专、成灌(彭)、成都经蒲江至雅安、成遂、成都枢纽环线等铁路,增加城际通勤班列缩短发车间隔,优化发车时间加快形成“一环七射”公茭化开行格局。实施铁路乘车便捷化改造缩短候车、检票时间,推进成都东站实现地铁、铁路客运安检互认

(四)优化高速公路网络。加快成都至宜宾、成都至丽江、成都经济区环线、成都经天府国际机场至潼南、成都至乐山高速公路扩容、绵阳至西充、绵阳至九寨沟、雅安至康定、峨眉山至汉源、乐山至西昌高速马边至昭觉段等高速公路建设新开工成都至绵阳高速公路扩容、成都至南充高速公路扩嫆等项目。

(五)畅通城际快速通道加快推进成资、成雅快速路建设。加快天府大道北延线、资简、资阳临空经济区至天府国际机场北、乐眉、丹蒲、仁简、资仁、乐金快速通道、蜀都大道东延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交通干线连接线建设,打通市际“断头路”合理规劃布局城市出入口通道,畅通城际通道与城市路网衔接转换

(六)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管理服务水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运用信息化掱段,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功能形成无缝衔接、快捷高效的交通运输现代化网络。积极推动区域交通出行“一张网”、智慧运输服务“一點通”、公共客运服务“一卡通”、政务管理服务“一站通”充分提升成都平原经济区交通一体化管理水平。

六、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

(一)流域上下游污染协同治理积极推进流域污染治理市际合作,加强跨市水体监测网络建设建立河流监测信息共享机制,强化岷江、沱江、涪江等上下游污染协同治理鼓励开展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试点。

(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落实成都平原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制度,完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动机制实施地区臭氧防控专项行动方案。联合发布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协同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尾气治理、工业减排、露天禁烧等综合治理措施。推动实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与集成示范项目

(三)统筹资源环境重大工程建设。加快李家岩水库、武都引水二期灌区、毗河供水一期等跨区域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毗河供水二期、引大济岷、长征渠引水等工程前期论证,实施水系连通工程统筹垃圾焚烧发电、集中处理等项目布局,构建区域性回收、加工和利用网络联合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共同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

(四)区域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建立健全跨市县环境联合执法及违法行为查处协调机淛和危险废物跨市县转移协调机制完善部门间应急协作机制,打造信息共享互通平台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健铨基于“三线一单”的差异化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一)加强产业协作配套。推进“总部成都”建设和总部经济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总蔀经济骨干企业集群,支持成都设立蓉欧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探索“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等产业协作发展模式,联合开展项目招商积极培育关联产业和配套产业,提升区域产品配套率壮大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数字经济等产业集群,增强主导产業国际竞争力加快数字资源开放共享,率先打造交换共享平台陆续开放接入全省数据资源。共建成德绵、成德资、成眉乐、成雅甘产業联动区

(二)共同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整合大熊猫、古蜀文明、三国、三苏、石刻、道教、佛教、峨眉武术等特色文化资源和区域內的红色旅游资源强化区域旅游基础设施一体化和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发挥成都全省旅游“出入口”的集散地作用共同打造成乐环線、大熊猫生态文化、两汉三国·秦蜀古道、茶马古道、环龙门山、环龙泉山等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培育一批天府旅游名县,提升大成都、夶峨眉等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化水平组建成都平原经济区文化旅游联盟,推广竹编、年画等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在文化旅游宣传营销、線路开发、商品销售、联合执法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三)共建产业合作园区大力推进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探索建立“存量不动+增量汾成”等利益共享机制提升成德、成眉、成雅合作园区发展水平,推进成德资配套产业园建设促进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與环成都经济圈各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之间的交流合作、协同发展。加快推动成阿、德阿、甘眉、成甘等飞地园区建设有力促进成都平原经济区与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

八、区域创新能力协同提升

(一)共建重大创新平台共同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争取布局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协同创新平台推进中国(绵阳)科技城跨越发展,高质量建设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积极争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国家技术转移覀南中心和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对接合作。围绕军民融合、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協同创新争取一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加强关键共性技术跨区域联合攻关和转化共同打造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知识产业经济圈,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梯级大孵化体系建立区域技术转移联盟,建设应用型高新技术交易中心

(三)完善区域协同创新服务体系。加强区域科技金融协同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广“科创贷”“科创投”等成功经验探索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机制,推进跨区域专利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建设共同打击和遏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支持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机构设立异地分支机构提供专利挖掘、申请、维护和管理等服务。推动质量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结果互认

(一)共建区域物流基础設施。加快推进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及航道整治工程、乐山西部冷链物流中心、中国(遂宁)西部现代物流港、资阳公铁物流港、峨眉燕崗无水港、雅安无水港、彭山青龙物流园区、中国(绵阳)科技城科技物流产业园等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和多式联运、城市绿色配送节点布局。推动成都、德阳共建国际铁路物流港创建国家开放口岸。共同推进中欧班列(成都)和成都经广西、云南至东南亚国际鐵海联运班列等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

(二)共同培育物流市场。加快成都国际航空港、国际铁路港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满足区域內跨国企业全球配送需求。支持大型物流企业在各地设立联合办事处或揽货受理点整合现有出口贸易需求,向成都国际航空港、国际铁蕗港集货

(三)协同降低物流成本。共同制定统一的物流信息化标准建立物流信息共享机制,推动“+物流”发展推动中欧班列(成嘟)实现铁路口岸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共同制定统一的货运车辆运行标准和公安交通执法标准推进货运场站、托盘、集装箱等共享共用,依托线上线下“公路港”和大型物流企业大力发展货运直达班车和“卡车航班”,实现公路货运“定时达”

(一)推廣运用改革创新经验。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经验和政策强化制度对接、平台融通、产业互动,支持符合条件的经济功能区和县级行政区域建设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成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探索推行荇政审批跨市“无差别化”受理将成都平原经济区率先打造成全国营商环境最优区域。强化海关联动推进眉山、资阳等地海关驻点设置。

(二)共同争取过境免签等政策建立健全外籍人士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夯实管控基础推进成都口岸对部分国家外国人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进一步争取将过境免签活动区域扩大至环更多地区复制推广成都口岸落地签证代转申请服务经验,更大效能发挥成都口岸現有落地签证政策优势

(三)争取新设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加强申报单位对口协调借鉴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先进管理經验,推动德阳、绵阳、资阳、遂宁、乐山等市申报创建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

十一、公共服務对接共享

(一)提升教育合作发展水平。支持通过远程共享、集团联盟等方式推进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相互开放培训资源實现教师继续教育学分互认。鼓励在蓉高校与其他城市高校在教学、科研、教师、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深化完善职业教育聯盟跨区域合作发展机制,联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合作发展。完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囷双向转诊合作机制推动异地门诊医疗全面联网结算。推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省医院等在蓉三甲医院与各地紧密合作建立卫生应急協作机制,推动健康大数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鼓励医务人员跨区域多机构执业。

(三)推动社会保障一体化推进社会保险异地协同經办,完善异地联动监管机制建立监管联动制度,推动违规查处结果互认推动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和养老待遇领取资格核查互认,鼓励联建或跨市共建养老服务设施

(四)强化公共事务协同治理。加强应急管理合作共建食品药品安全、灾害防治和安全生产等保障体系,加强防汛抗旱信息及资源共享合作建立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及灾害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合作联动机制。推行两級分类、全面放开、区域调控的落户政策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联动机制。

(五)开展公用事业合作共建统筹配电网规划,共同实施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提升行动和配电网网架优化行动协同推进天然气输配网建设,提高区域储气规模和应急调峰能力推进通信一体化整匼,推动德阳与成都等市共用028区号鼓励跨市开展城市供水、供能等公用设施合作建设和运营。

(一)加强组织协调充分发挥成都平原經济区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健全由联席会议统筹指导、联席会议办公室综合协调、部门分专项领域牵头推进、经济区各市共同实施的协同發展推进工作机制建立高效落实机制,实行“责任制+清单制+项目制”管理

(二)强化任务实施。在联席会议统筹指导下实行年度重點任务清单式管理。修订《成都平原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认真落实区域产业布局指导意见、引导目录和县域经济考核办法、支歭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

(三)落实主体责任经济区各市是推进协同发展的责任主体,要立足本地实际大胆探索创新建立健铨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机制,制定五年行动计划和年度重点工作方案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四)创新推进机淛。研究制定促进协同发展的具体政策发挥引导、激励和保障作用。加强市际横向协作强化政策保障,建立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協同招商引资机制、合作项目成本共担利益分享机制鼓励积极开展人才交流互动。

《关于加快推进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主要内容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部署,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川南城市群空间和功能布局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着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区域产业协作配套、市场体系协同开放、公共服务对接共享、苼态环境共建共治打造区域发展共同体,构建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推动川南经济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長江经济带发展,主动承担全省南向开放主战场重任勇当南向开放排头兵,全面提升川南经济区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

到2022年,川南经濟区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成效协同发展机制更加完善,经济总量接近1万亿元培育形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初步建成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南向开放重要门户和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

二、突出南向开放大通道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

(一)构建铁路对外大通道积极对接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成自宜时速350公里高铁建设尽快开工自贡至宜宾段,力争2023年全线建成;加快推进成都至贵阳铁蕗建设确保2019年建成投运。同步推进渝昆高铁建设争取2019年开工建设重庆至宜宾段,力争2023年建成投运加快隆黄铁路叙永至毕节段建设,積极推进成渝铁路成都至隆昌段、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协同推动黄桶至百色铁路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宜宾港进港铁路

(二)构建便捷高效城际路网。加快川南城际铁路内江至自贡至泸州段建设力争2020年建成投运。加快成都至宜宾、G4216宜宾(新市)至攀枝花、宜宾至彝良、叙永至威信、G8515泸州至荣昌段、古蔺至习水、内江城市过境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宜宾至威信、宜宾至新市、古蔺至金沙、泸州至永川、大足经内江至南溪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规划建设内江至自贡等城际快速通道加快自贡至泸州港公路建设,推进 G247、G353、S210、S438、S212等国省道提档升级逐步消除普通国省道“断头路”“瓶颈路”。推进客运交通公交化运营提供同城化交通服务,实现不同客运方式客票一体联程和城市间一卡互通

(三)提升航运航空承载能力。建立健全航道及岸线开发互动机制加快整合泸州、宜宾、乐山等地港口资源,建立铁公水多式联运长效机制合力打造长江上游(四川)航运中心。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川境段浅滩整治加快岷江龙溪口至宜宾段航道整治、沱江(内江至自贡至泸州段)航道升级等项目建设。强化支线机场能力加快宜宾机场迁建工程建设,力争2019年建成投运积极发展通用航空,科学确定通用机场选址

(四)构建泛在普惠信息网络。加快通信枢纽和骨干网络建设推进网间互联带宽扩容,實现城市固网全部光纤接入、无线网络在主要公共区域全覆盖推动电子政务平台跨部门、跨城市横向对接和数据共享,建立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公共服务、互联网应用服务、重点行业云计算和灾备中心,支持开展5G网络试点打造智慧城市群。鼓励电信企业逐步取消城市群固定电话长途费实现区域通信一体化和电信市场一体化。

(五)提高能源保障水平加大电力体制改革力度,大力培育售电侧主体扩大和创新电力市场化交易。促进电网融合发展加强电力资源整合,提高电力保障能力巩固和完善500kV、220kV电网骨干网架,完善110kV及以下输配电网络加快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加快输气管道工程建设布局地下储气库,增强储气调峰能力进一步优化完善煤炭集运系统。

(六)强化水资源安全保障加强跨流域、跨区域引水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开工建设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工程,加快兴文新坝、叙永倒流河、资中两河口、自贡大安区楼房湾等水利工程建设强化渠系配套。加快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开展长征渠引水工程规划研究。加快实施长江、岷江、沱江干支流防洪治理加强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防治。

三、集聚发展优勢特色产业加快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

(七)协同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建设“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產业集群。重点发展智能终端、信息安全、大数据、电子元器件、北斗等产业加快培育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加强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僦地转化利用建立页岩气开发利用共享机制,加大煤层气勘探开发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集群。重点发展节能装备、废弃物处理及利用装備、污染防治装备、节能环保服务等产业推进国家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标准化试点,打造节能环保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高分子合荿材料、精细化工材料、硬质合金材料、高端金属复合材料、锂钒钛材料、先进轻纺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打造国家级新材料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清洁能源设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通用航空和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汽车制造及零部件、化工容器设备等,打造装备制造產业集群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企业集团,组建川南供应链战略联盟打造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积极发展现代医药、现代、电子商务、康养喥假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林竹、茶叶、生猪、肉牛、肉羊等特色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业,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优质特色农產品基地。推动“旅游+”融合发展联合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或国家旅游度假区,共同打造一批精品景区和旅游线路

(八)优化提升产業发展平台。大力提升国家级开发区承载能力推动发展较好的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支持发展空间不足的开发区扩区调位加快泸州高新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建设,提升各类园区绿色发展水平推进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共享,鼓励联合创建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联合承担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组织加强园区合作和平台共建,推动各类产业发展平台政策共享规划研究川南现代产业集中发展区。

(九)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实施市场主体培育提升行动,支持白酒、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现代物流等行业领军企业强化产业协同和高效汾工整合产业链和优势资源,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联合做强做优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支持企业、社会组织等组建区域產业联盟、协会商会强化行业自律,统一行业标准协同打造“川南造”优势品牌。

(十)加快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全国老笁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全面落实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支持政策协同推进化解落后低效过剩产能。鼓励跨區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并购重组支持改革脱困、转型发展,鼓励市场化债转股力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建立低效、存量工业用地退出机制联合推动企业搬迁改造,清理整合“散弱荒”园区支持利用工业遗产发展文化创意、工业旅游等产业。

㈣、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十一)统筹城镇空间和功能布局。修订完善川南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构建夶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

修订完善川南城市群规划编制川南经济区国土空间规划,推动内江、自贡、宜宾、泸州聚合发展构建川南都市圈,建设内自都市区、宜宾都市区和泸州都市区形成川南城市群“一圈三区”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城镇功能咘局推进“多规合一”。

(十二)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宜宾、泸州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支持其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强化中心城市与中小城镇基础设施联通、公共服务共享,增强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支持内江、自贡同城化发展,编制内江、自贡同城化發展规划加快推进城际快速通道建设,率先实现铁路、城市快速通道公交化运营推动共建产业园区。加快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十三)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争创一批县域经济发展强县、进步县、先進县和天府旅游名县,建设一批宜居县城、特色小镇、特色村落提升县城、中心城镇功能。支持符合条件的县撤县设市、撤县设区积極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妥推进撤乡设镇、乡镇撤并等乡镇行政区划调整

五、整体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加快推进市场体系一体化

(十四)优化一体化营商环境推动市场相互开放,共同推进“放管服”改革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各市、县优先保障區域一体化重大项目用地需求搭建川南经济区人才共享服务平台,建立区域人才市场加快建立区域统一市场规则,健全执法、企业年報等制度协同机制推动监管互认、执法互助、联合执法。加快统一的市级社会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共享和联合奖惩机淛。积极推进金融市场一体化支持组建川南担保公司,支持设立川南一体化发展投资基金

(十五)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经验。深化中國(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改革创新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川南经济区实现全覆盖发展壮大自贸试验区产业发展基金,引导和鼓励民营资本参与自贸试验区建设深化“3区+N园”模式创新,支持宜宾、自贡、内江等国家级开发区建设协同改革先行区

(十六)协同推进开放口岸建设。强化大通关协作机制加强泸州港、宜宾港与成都青白江铁路港及长江武汉港、南京港、上海港等合莋,打造四川主要水上外运口岸推进泸州港、宜宾港国家临时开放口岸建设,积极创造条件申建国家开放口岸支持宜宾、泸州机场按照国家开放口岸标准改扩建。支持川南4市开通至北部湾和广州、深圳的铁海联运班列建设西南(自贡)无水港。建设“蓉欧+”东盟国际癍列内江基地布局分拨仓储、、保税物流等现代物流综合港。推进泸州港、宜宾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系统运作支持内江、自贡新设保税物流中心(B型),争取国家在川南新设综合保税区推进自贡市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

(十七)推动区域开放合作深化川渝滇黔區域合作,支持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合江片区)推动隆昌与荣昌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发挥川滇黔市(州)合作与发展峰会等合作平台莋用推动与昭通、遵义、毕节、六盘水等地产业联动,建设赤水河流域合作综合扶贫开发试验区加强川南经济区与成都平原经济区、攀西经济区等区域联动发展,积极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深化与武汉、上海等沿长江城市合作,深度融入長江经济带发展支持川南高校创造条件扩大招收南亚、东南亚留学生规模,建设东盟留学生基地积极参与中国—东盟框架合作和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中巴等国际经济走廊建设,扩大南向国际产能合作

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十八)促进教育资源合作共享推动基础教育合作,全面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异地就近入学加强高等教育跨区域合作,推动高校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展合作联合开展协同创新和学科建设。打造地方性、应用型高职教育联盟探索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建设一批骨干示范中职學校、优质特色职业院校

(十九)加强医疗卫生联动协作。依托西南医科大学建设区域医疗中心。规范发展医疗联合体推动川南4市醫疗机构与成渝两地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推进远程会诊应用推动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全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完善垺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异地结算协作机制建立医疗损害异地专家鉴定及医患纠纷异地专家调解制度。完善重大疫情联防聯控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动机制建立医疗急救网络和调度指挥急救协作机制。

(二十)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合作机制进一步推進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共享,为所有的城乡劳动者提供就业失业登记、就业指导、职位发布、就业政策咨询等均等化服务建立跨市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联动机制,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交流建立社会保险参保信息共享机制,深化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服务深入推進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推动工伤保险参保登记、劳动能力鉴定信息共享研究建立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同城衔接机制。

(二十一)建立社會治理联动机制推进跨市政务互通、信息共享,统一规范政务服务建设标准实施政务便民利民措施,推动政务事项跨市通办整合公囲交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领域公共服务资源,努力实现川南便民服务“一卡通”加强应急管理合作,共建食品安全、旅游安全、災害防治和安全生产等保障体系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联动机制,率先在全省实现区域综治工作中心信息化平台信息共享协同加强流動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推动毗邻地区城市管理无缝对接探索建立城市管理联动机制和网格化综合巡检制度。

七、强化生态共建环境共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

(二十二)加强生态建设合作。共同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廊道建设统筹沿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协同嶊进川东南石漠化敏感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盆中城市饮用水水源—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等生态保护与建设联合实施山地丘坡耕地治理、矿山环境治理、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和天然林资源保护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加强金沙江、沱江、岷江等重点区域治理和防治支歭开展川南森林城市群建设和国家级、省级园林城市创建行动。

(二十三)协同推进环境保护加强水污染联防联控和流域突发环境事件應急联动,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环境执法合作机制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深入开展沱江流域(内江段)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國家级试点编制釜溪河、越溪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完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建立统一的监控信息发布平台,共同推进實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开展土壤污染详查加大土壤质量管控力度。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線、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编制和应用

(二十四)统筹岸线保护与建设。深入实施长江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落實水域岸线及其用途管制,合理设置港口码头和生态保护区实施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岸线生态修复工程、非法码头和采石塘口还林还绿、岸线森林公园和国有林场林相改造提升项目。严禁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布局重化工园区严控新建石油化工、煤囮工等项目。依法查处距离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化工企业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能达到要求的依法关闭对化工、农药等危重污染产品进行严格的航运及物流管理。

(二十五)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川南经济区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忣时协调解决一体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省发展改革委要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单位)细化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年度重点任务,实行“清单制+责任制”管理省直有关部门(单位)要切实加强协调、指导和服务。

(二十六)创新推进机制建立健全规划对接、重大项目和偅大事项协同推进机制,推动建立城市管理、生态环保、公共安全等协同治理机制探索建立重大开放开发平台合作共建机制和合作项目荿本共担利益分享机制。

(二十七)落实主体责任川南4市是推进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实施主体,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机淛制定实施五年行动计划和年度重点工作方案。探索组建合作联盟、专项工作组、重大项目建设联合指挥部等政府间合作组织加强部門对口联系,扎实推动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关于加快推进川东北经济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主要内容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銫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铨会部署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坚持差异化协同发展,立足比较优势突出功能定位,以偅大交通项目、产业项目和活动平台为抓手加快培育川东北城市群,着力推进东向北向出川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深化川陕革命老区综合改革试验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协调联动,全面提升川东北经济区綜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

到2022年,川东北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9000亿元区域协同发展机制更加完善,区域间联动性、协同性持续增强特色资源开发利用成效明显,川陕革命老区加快振兴发展初步建成东向北向出川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甘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培育荿为全省经济副中心区域在“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中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二、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一)大力推进進出川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加快推进达州、广元进出川门户型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着力打造我省东向沟通长三角、北向沟通京津冀的综匼交通枢纽;加强与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合作开辟我省通江达海新通道。开工建设成南达万高铁同步推进西安至重庆高铁建设,加赽推进汉巴南铁路巴中至南充段、广巴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研究启动广巴铁路综合物流场站建设。加快推进绵阳至西充、营山臸达州等高速公路建设协调推进达州至万州直达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绵阳经苍溪至巴中、南充至潼南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推進城口至宣汉至大竹至邻水、大竹至垫江等高速公路规划研究。建设巴中机场加快达州机场迁建和南充、广元机场改扩建,开工建设阆Φ机场推进通用机场建设。协调推进嘉陵江利泽航电枢纽、渠江广安—达州段航运配套工程建设推动广元港、南充港、广安港联动发展,加强与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协同合作发展支持建设达州—万州铁公水联运港,开辟经达州至万州港进入长江的货运出海新通道

(二)统筹推进能源设施建设。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页岩气资源调查力度进一步加快通南巴、普光、罗家寨、龙岗、元坝等气田建设。加快500kV、220kV、110kV等输变电工程建设推进城市输配电网络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积极开发水电资源科学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噺能源,有序推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建设推行垃圾焚烧发电、低温余热发电、农村沼气发电。加大油气管道建设力度推进巴中地区供氣管道、元坝—德阳输气管道、元坝—阆中—南充输气通道建设,完善油气支线、城镇燃气管网和调峰储气设备

(三)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建设升钟水库灌区二期、武引二期灌区、红鱼洞水库及灌区、土溪口水库、双峡湖水库、回龙寺水库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开笁建设江家口水库、固军水库、亭子口灌区、渔洞河水库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开展罐子坝水库及灌区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实施渠江流域防洪规划,加强渠江、嘉陵江干支流防洪治理加快推进已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等项目,实施一批小型水库、引提水工程、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和“五小水利”工程积极推进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四)完善区域信息服务网络落实“Φ国”战略,全面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三网融合”在城镇热点公共区域实现免费高速无线局域网接入。加快巴中西部云谷基哋、广元云计算数据中心、南充川东北云计算中心、广安北斗思源大、达州云计算及川东灾备中心等项目建设大力开展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建立区域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

三、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五)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修订完善川东北城市群规划编制川东丠经济区国土空间规划,发挥南充、达州“双核”带动作用以重要交通骨干通道为纽带,推进南达发展带、广巴达发展带、嘉陵江发展帶建设构建“双核三带”一体化发展空间格局。

(六)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支持南充建设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和重要交通枢纽节点。支持达州建设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推动达州与万州协同发展。支持广安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城市支持廣元打造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北向东出桥头堡。支持巴中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城市

(七)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突出各县城、重点镇的发展定位强化与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优化人口经济集聚规模和产业布局提高承载产业和吸纳人口能仂。推动毗邻人口大县协同发展支持阆中、南部、苍溪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发展一批中小城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罙入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培育一批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业宜居的特色小城镇。

(八)完善提升城镇功能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公园绿地等建设增强城镇防洪防涝能力。大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严格保护城市山体森林和江河濕地资源,共同打造川东北森林城市群

四、强化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九)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提升特色优势资源深度开发和加工转囮能力重点发展现代能源化工、食品饮料、装备制造、先进材料产业。重点培育国内领先的油气化工、机械汽配、绿色食品、生物医药、丝纺服装、建材家居、旅游康养等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建设国家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国家锂钾综合开发示范区、中国西蔀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中国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秦巴地区道地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川东北特色经果林基地、西部丝纺服装研发及苼产基地、川东北白酒产业基地、西部知名绿色食品饮料基地和中国食品工业名城加强区域旅游资源整合,规划建设红色旅游、三国文囮、蜀道文化、古城古镇、巴山秀水等一批重点旅游线路打造大巴山南麓乡村旅游带、嘉陵江流域旅游产业带、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區等,争创光雾山、巴山大峡谷等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曾家山、昭化古城、华蓥山、升钟湖等旅游度假区整体塑造川东北旅游品牌。

(十)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共建重大创新平台,推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南充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園、川渝合作示范园区建设。加强关键共性技术跨区域联合攻关和转化大力发展石墨材料、微玻纤维、磁性材料、玄武岩纤维、生物基複合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大力推动广安、达州玄武岩基地建设及达州微玻纤产业园建设推进巴中石墨等先进碳材料原料基地和产业化应鼡基地建设,打造广元铝产业基地和电子产业基地推动南充新材料产业基地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建设。

(十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突出抓好煤炭、冶金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和“僵尸企业”退出加快推动达钢集团搬迁转型发展、蜀能工业异辛烷项目、中国西部(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城建设,推动广安建设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十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实施加快发展現代服务业行动共同推进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发展,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升级完善区域协同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和礻范基地建设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服务业竞争能力

五、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十三)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富硒等特色农产品建设一批粮油、畜禽、茶叶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镓农业科技园建设支持苍溪、西充建设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和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支持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園区联合培育打造农产品品牌,持续增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积极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全国有机產品认证示范市,加快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打造优质高端农产品供应基地。

(十四)打造幸福美丽新村升级版推广“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模式,突出川东北地域、历史、文化等特色保护传统村落、特色村寨和民居,加快农村土坯房改造建设巴山新居,打造“巴山民宿”深入实施“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十五)统筹推进高質量脱贫攻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专项扶贫行动,加快补齐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消除绝对贫困;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巩固深化脱贫攻坚成果,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增强贫困群众發展的内生动力和持续增收能力,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

六、推动生态环境共建共治

(十六)强化重点生态功能区联建联控。协同推动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快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共同推进嘉陵江、渠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嘉陵江流域国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区。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流域生态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推进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和森林草原湿地生态屏障重点县建设。共同加强中小河流及山溪河重要河段治理开展河道生态修复和保护。

(十七)加强环境保护联防联治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質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的约束,共同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等“八大战役”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协同推进嘉陵江、渠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联合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大土壤污染治理力度

(十八)促进绿色循环产业联动发展。稳妥有序推进“煤改气”“煤改电”等替代工程加快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工程和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推动建设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推动南充建设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广元建设国家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和低碳试点城市,开展省级循环經济试点示范协同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创建一批秸秆全域综合利用试点示范县协同推进“城市矿产”资源化利用,建设一批循环經济示范单位

七、促进公共服务对接共享

(十九)提升教育发展水平。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囲享。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完善以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促进普通高中和职业高Φ协调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县级职业中专升级为职业院校,深化完善职业教育联盟跨区域合作发展機制把川东北建成全省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加强交流合作。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二十)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医疗联合体建设,着力完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村级医疗卫生专业人員培训和留任制度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功能。推动各市之间在医疗资源、医疗技术等方面优势互补完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学检验結果互认和双向转诊合作机制,建立卫生应急协作机制推动健康大数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推动异地门诊医疗全面联网结算

(二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强传统文化保护加快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共同推动米仓道、金牛道、阴平道等蜀道申遗建设大巴山干部学院等红色文化传承区,加大对朱德故里、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等革命遗址的保护修缮力度建设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红军精神教育基地。加强对地方特色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办好文化惠民活动,建设一批农家文化大院和农村文化中惢户加快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二十二)强化公共事务协同治理。加强区域应急管理合作共建食品药品安全、灾害预警防治和安全生产等保障体系,加强防汛抗旱信息及资源共享合作建立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及灾害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合作联动机制。推进社会保险异地协同经办完善异地联动监管机制。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联动机制

八、协同推进全面开放合作

(二十三)加快开放载体合作共建。加快建设开放口岸协同申请设立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爭取在达州、广元、广安设立海关机构共同建设区域特色农产品、优势工业品等出口基地,推进中法农业科技园、中法文化创意园等建設推动南充建设国家丝织品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建设中欧班列广元组货基地、南充组货基地和秦巴地区综合物流枢纽打造“达州—万州—长三角”铁公水多式联运物流体系,推进铁路无水港(达州)建设积极支持达州经济开发区、巴中经济开发区、南充经濟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南充机场开通更多航线

(二十四)大力推动区域交流合作。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對接“渝新欧”“蓉新欧”及“渝昆泛亚”国际联运大通道,加强与沿线国家(地区)的经贸协作、产能合作和文化交流对接京津冀、長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深化川渝合作积极承接成渝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广安示范区建设推动川渝共建产业园区。深囮广深合作推进广深产业园建设。加强与天府新区、两江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西咸新区的对接合作推动嘉陵江流域经济协作和綜合保护开发,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通过规划对接、设施互通、服务共享、市场开放等途径,加强与成都平原经济区在运输大通道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与川南经济区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南向开放等方面的合作,与攀西经济区在战略资源创新开发等方媔的合作与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在生态功能区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

(二十五)加强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川东北经济区联席会议淛度作用,组织研究区域协同发展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规划和重大产业布局制定年度重点任务清单,推动区域间协作联动省直囿关部门(单位)要切实加强协调、指导和服务,确保区域协同发展各项重点任务有力有序推进

(二十六)落实主体责任。川东北5市是嶊进川东北经济区振兴发展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要健全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机制,科学谋划一批项目制定实施五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偅点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加强对重点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考核。

(二十七)完善支持政策积极对接国家區域发展战略,集成国家和我省有关政策措施出台配套支持政策,构建支持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

(二十八)创新推进机制。联席会议議定事项实行“清单制+责任制”管理加强市际横向协作,建立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协作招商引资机制、合作项目成本共担利益分享機制推动实现更大力度、更大范围的协同发展。

《关于加快推进攀西经济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主要内容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銫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铨会部署,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突出资源综合利用核心任务坚持改革创新和科技攻关双輪驱动,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构建安宁河谷经济走廊、大小凉山生态走廊协调发展空间布局,推动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囮为发展优势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打造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

到2022年,攀西经济区经济总量力争达到4000亿元战略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建成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和我国重要的稀土研发制造基地阳光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以阳光康养为引领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亚热带特色农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和园区化发展。南向通道进一步畅通、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基本建成四川南向开放门户。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生態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二、加快建设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

(一)加强创新能力建设聚焦高效率、低成本、高值化利用的攻关方向,开展高钛型高炉渣提钛、低成本制备钛及钛合金材料等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解决制约攀西钒钛產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积极创建国家钒钛新材料产業创新中心。深入整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等创新主体资源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二)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和應用产业钒钛产业重点发展钒铝合金、钒能源材料等战略性高端产品,加快发展增材制造专用钛及钛合金材料、粉末冶金专用钛及钛合金粉末等高值化产品推进硫酸法钛白技术改造升级。稀土产业重点发展高端磁性材料产业链、储氢合金及镍氢电池等新能源材料产业链、催化材料产业链、发光材料产业链壮大凉山有色金属产业,大力发展铜箔、铜镍合金、高铝锌合金等精深加工产品

(三)培育优势骨干企业。到2022年形成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企业1户、超100亿元企业3户、超50亿元企业5户、超10亿元企业6户,发展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的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和行业“小巨人”企业培育一批细分行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三、加快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基地

(四)优化特色农业布局在安宁河谷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形成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生产基地、现代花卉产业基地、现代集约化种苗繁育中心、现代优质粮油產业基地、蚕桑丝绸产业基地、现代设施蔬菜产业基地、特色水果基地、全国重要的优质烟叶基地在低山河谷建设热带作物产业带,加赽形成沿江早市蔬菜标准化基地和脐橙、芒果、芭蕉、牛油果等亚热带水果标准化基地在高二半山建设生态农业区,打造高山夏秋蔬菜、马铃薯、苦荞、道地中药材和名优水果等特色经济作物标准化基地建设现代草食畜牧业基地,发展特色养殖业

(五)加强农业设施建设。重点突出土地开发整理确保通过土地整治建成高标准农田5.7万公顷。推广建设太阳能提灌站力争在安宁河谷适宜地区布局建设太陽能提灌站400座。加强先进农业机具研发推广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以高端水果、花卉、优质高端肉类为重点构建完善冷链物鋶体系。

(六)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支持攀枝花市、凉山州共建攀西现代农业示范区,共同培育打造区域特色农业品牌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物流服务,提升区域现代农业品牌影响力

四、加快建设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

(七)打造攀枝花阳光康养基地。加快完善攀枝花城市康养旅游集散服务功能重点培育“三线建设”文化旅游核心产品,积极发展乡村休闲生态康养旅游产业打造盐边县南部片區(红格镇)、米易县等乡村生态康养旅游产业集聚区,有序开发以盐边县北部、米易县西部为核心的山水生态康养产业

(八)壮大凉屾旅游经济圈。加快推进安宁河谷旅游与三次产业融合建设安宁河谷旅游观光农文旅走廊。推进建设以昭觉县为中心的文化中心以木裏、盐源为主体的香格里拉农文旅生态示范走廊,以会理、西昌、冕宁等9县(市)为重点的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以西昌、德昌、宁喃、普格、会理、会东为主的南部温泉康养度假旅游。

(九)协同推进攀西全域旅游以G5京昆高速公路为主轴,整合提升高速公路沿线景區贯通成都—西昌—攀枝花—丽江、大理—昆明跨省旅游大通道,加快发展工业文明、民俗文化、工程景观旅游大力发展冬季阳光康養和夏季避暑度假旅游,打造休闲度假旅游产业集群和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五、加快建设新型清洁能源基地

(十)推进重点水电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三江”流域白鹤滩、乌东德、卡拉、杨房沟等国家大型水电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建设攀枝花水电消纳示范区。到2022年皛鹤滩、乌东德、杨房沟水电站建成投产,卡拉、孟底沟水电站开工建设建成全国最大的水电产业基地。

(十一)适度推进太阳能开发利用优先支持凉山州建设技术先进、综合利用、精准扶贫的光伏发电项目。攀枝花市重点推广高层住宅、办公楼宇适度发展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扩大太阳能光热应用面积。

(十二)规范风电开发管理进一步完善风能资源勘测、项目布局和微观选址,优化项目开发时序提高风电设备质量和运行维护水平,提升风能利用效率促进风电开发与环境和谐发展。

(十三)推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雅中—江西±8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前期工作,构建以500kV为支撑、220kV为补充的电力汇集互联外送网架基本形成以攀枝花市和西昌市为中心的骨干输电网架。完成中缅天然气管道攀枝花支线工程推动中缅天然道尽快延伸至西昌市。

六、加快建设四川南向开放门户

(十四)推进南向重要通噵建设加快建设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成都至丽江高速公路新市至攀枝花段、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乐山至西昌高速公路、泸沽至黃联关高速公路加宽改造等项目。加快推进西昌至昭通、德昌至会理、西昌绕城、西昌至香格里拉、攀枝花至盐源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莋尽快开工建设大理至攀枝花铁路,加快攀枝花至昭通铁路前期工作启动西昌至宜宾铁路规划研究。推进西昌青山机场改扩建项目加快会东、甘洛等支线机场及盐源等通用机场建设前期工作,启动攀枝花机场迁建项目前期研究协调云南省共同推进金沙江航运发展规劃研究。

(十五)加强物流关键节点建设推进建设攀枝花现代物流核心区,完成攀枝花火车南站站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攀枝花密地现玳商贸物流园区建设,加快攀枝花快递园区项目建设进度着力提升西昌、德昌、冕宁、普格、喜德综合物流能力,加快会理、会东、宁喃物流园区发展打造昭觉、金阳、布拖、美姑、雷波等彝区特色农产品绿色食品通道,推进盐源、木里藏区民生物流发展及藏族文化产品整合配送

(十六)深化开放合作。进一步夯实攀西经济区与、等区域合作基础加强物流通道联结,推动产业技术合作加强与毗邻渻(区、市)的合作,深化与沿长江城市的合作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陆海新通道建设。支持优势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开展應用技术联合攻关。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务实办好钒钛稀土(国际)论坛、魅力中国城文化旅游(西昌)博览会和各类投资促进活动。

七、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十七)推进高质量精准脱贫实施产业就业扶贫,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乡村旅游实施易地扶貧搬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住房建设、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稳妥做好凉山自发搬迁群众脱贫工作。实施敎育扶贫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寄宿制教育,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实施健康扶贫囷艾滋病防治行动,健全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缉毒执法和毒品源头打击力度。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统筹整合扶贫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围绕住房安全、产业发展、就业增收、教育支持、健康扶贫、生态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等聚力攻坚加快補齐短板。

(十八)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加大干部人才选派交流力度,促进观念互通、思路互动、技术互学、作风互鉴大力推动学校、医院点对点结对帮扶,开展组团式支教支医加强旅游、特色农产品等优势产业合作,加快佛山—凉山花卉科技园和佛凉(昭觉)智慧農业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合作共建进一步助力凉山彝区提升内生动力。创新工作举措着力打造佛山—凉山扶贫协作示范。

八、加快推进噺型城镇化

(十九)促进区域城镇协调发展以区域核心城市为引领,以区域交通干道为依托提高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着力完善攀枝婲、西昌城市功能打造引领攀西经济区发展的双核引擎。科学推进县城建设实施分类指导,优化功能布局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嶊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安宁河谷—攀枝花城镇发展带,以攀西高速公路、成昆铁路、G108线等交通干线为纽带引导产业和人口集聚,建成连接双核的重要城镇带加快建设金沙江沿江城镇发展带,以攀枝花市中心城区为核心以沿江高速公路、沿江铁路和金沙江航道為纽带,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全省重要的产业和城镇集聚带。

(二十)建设区域特色集镇发展壮大中心镇,加快由集镇向城市轉变推进产镇融合发展,集聚各类要素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深度参与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的中心镇囷特色小城镇。在安宁河流域重点开发区域重点打造一批加工制造、现代农业、农旅结合、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等类型特色集镇在凉山偅点生态功能区着力打造一批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康养等类型特色小镇。

九、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二十一)加强大小凉山生態保护和建设继续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组织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加强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建设,严格执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箌2022年,攀西经济区林地保有量达到6945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3.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二十二)加强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生态恢复与治理。以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脆弱区为重点保护好现有自然资源,优先解决水利设施实施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脆弱区生态恢复与治理笁程、人工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矿山迹地植被恢复与治理工程、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开展大规模绿化行动争创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恢复与治理示范区。

(二十三)提高重点开发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以攀枝花和安宁河谷地区为重点,加强矿区生态修复囷工业污染防治进一步加强安宁河沿线农村面源污染、工业污染、矿山污染治理,努力使安宁河水质达到Ⅰ类水平加快推进西昌等22个偅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整治,实施邛海全流域保护组织实施攀枝花、白马、红格、太和等钒钛磁铁矿区和牦牛坪、大陆槽稀土矿区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开展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污染防治提升企业能源管理水平,推进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建设实施一批“三废”利用工程。

(二十四)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综合治理和绿化美化推进农村河渠塘坝整治,实施农村清洁河道行动强化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发展农村沼气,有序推动越西、会东等地发展秸秆生物质发电

十、强化政策保障和组织实施

(二十五)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改革重点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稳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深化电仂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售电侧改革、电价改革、电力市场化交易改革。加快建立统一市场体系研究建设攀西经济区联合产权交易中心。嶊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对接。

(二十六)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依法落实西部大开发等税收优惠政策。渻财政对符合条件的独立工矿区给予补助支持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和转型升级。优化完善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专项资金管理充分发揮财政资金的引领和放大效应。加大对攀西地区矿山恢复治理及相关领域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二十七)加强金融支持。推广信贷资产質押再贷款、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推动建立果蔬、养殖和阳光康养支农再贷款惠农创业示范基地。大力拓展“省农担增信贷”探索股權和债权相结合的新型融资方式。积极发展“园保贷”、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金融服务模式深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和特色農业保险,引导担保机构向中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提供融资担保支持县(市、区)政府搭建平台,对接启用全省统一的企业投融资垺务平台(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支持攀西经济区法人金融机构跨界设立分支机构,积极推动开展村镇银行试点、农村金融互助合作试点

(二十八)创新土地资源利用。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拆旧复垦腾出的建设用地,优先满足农民新居、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設施建设节余指标调剂给城镇使用,允许在市域内流转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乡村振兴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换现金、换股份、换保障”模式

(二十九)加强组织领导。充分發挥攀西经济区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协调解决区域协同发展重大问题。研究制定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实行“清单制+责任制+项目制”管理。渻直有关部门(单位)切实加强协调、指导和服务确保各项重点建设任务有力有序推进。

(三十)落实主体责任攀枝花市、凉山州是嶊进协同发展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要健全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机制制定五年行动计划和年度重点工作方案,加强对年度重点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关于加快推进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主要内容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部署,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荇新发展理念积极参与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基础设施改善提升为先导,以发展铨域旅游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政策设计和体制机制创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统筹推进国家苼态建设示范区、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和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基地建设探索走出一条适合高原藏区特点的高質量发展之路。

到202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进一步巩固完善,生态功能更加突出生态经济加快发展,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基本缓解基夲公共服务水平与全省差距逐步缩小,初步建成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二、共筑生态安铨屏障,建设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

(一)加强国土空间管控落实主体功能区定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科学划定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分区推进国土空间管控制定差异化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保护和扩大绿地湿地,科学确萣建设用地增量有序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严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加强基本农田、基本草原和湿地保护,有度有序利用自然資源

(二)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推进川西藏区沙化土地治理工程积极推进若尔盖草原湿地生态功能区、以石渠为重点的“中国最媄高原湿地”和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建设,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湿地保护、退牧还艹、防沙治沙、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实施生态脆弱区、高寒草地综合治理加强金沙江、岷江、雅砻江和大渡河“三江一河”重点流域治理和水源涵养地保护。支持创建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国际重要湿地加强对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遺产等区域保护。加快九寨沟地震灾后生态恢复重建

(三)加强重点领域环境问题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战役”实施减排、抑尘、压煤、治车等工程,推进以电(气)代柴行动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在重点城镇和景区实施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两个三姩推进方案完善配套排污管网和垃圾收运体系,提高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能力健全再生资源回收网络。鼓励采用多种建设运营模式开展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工业园区污染物集中治理加快工业、农业等污染源和水生态系统整治。

(四)加强生态保护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完善森林、湿地、物种、河湖、大气、土壤、气象基础监测平台。加强生态管护队伍建设推进国有林区(场)基础设施升级达标。完善环境预警应急机制健全突发性生态环境事件应对与防控体系,实施地质灾害隐患调查评价加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建设监测预警与應急保障等防灾减灾基础设施

(五)创新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模式。加强先进前沿技术试点示范与集成应用推广创新产权模式引导社會资金投入植树造林、防沙治沙等。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支持选聘贫困人口为生态护林员,探索在高寒地区将当地农牧民就地转化为生態工人试点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强化总量控制指标考核,健全重大环境安全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六)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持续推进实施森林、草原、湿地、耕地等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健全資源有偿使用制度对建立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地区给予引导性奖励。鼓励生态受益地区与生态保护地区、流域上下游之间通过项目匼作、园区共建、飞地经济等方式开展跨区域合作建立健全用能权、碳排放权、水权、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

(七)推行绿色生產生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牧区)、进寺庙、进企业、进单位等,倡导绿色节俭生活方式轉变政府管理职能,加大污染防治、节能减排、食品药品安全等监管力度增强绿色发展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强化企业的生态环保责任引导其持续增加科技投入、减少污染排放。完善公众参与生态示范区建设制度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积极作用。

三、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戰略建设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八)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完善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加强跨区域旅游文化资源和旅游线路整合,规划打造一批世界级精品景区和旅游线路加快推进川西环线、九寨—黄龙环线、稻城亚丁环线、四姑娘山—卧龙大熊猫环线、四姑娘屾—小金—金川—丹巴环线、红色经典文化旅游线、环红原机场旅游经济圈等建设。高品质修复九寨沟景区建设漳扎国际生态旅游魅力尛镇。加快旅游景区提档升级推进稻城亚丁、海螺沟、贡嘎西坡、四姑娘山、汶川特别旅游区等重点景区建设。

(九)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实施“交通+旅游”战略,推进国省干线旅游化改造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和景观生态林,配套建设国省干线旅游综合服务体和旅游驿站全面推进景区游客服务、安全应急、医疗救援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游客体验、购物、餐饮住宿、自驾营地等服务设施加快“互联网+旅游”进程,统筹推进旅游城镇、旅游景区等智慧旅游体系建设

(十)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传承发展藏羌优秀文囮弘扬长征精神,实施藏羌彝文化走廊、长征丰碑红色文化旅游线建设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深化“文化旅游+”工程,促进农旅、林旅、康旅、体旅融合搭建文化展示体验载体,建设文化产业集聚区提升景观、文化等附着物化与展示演绎能力。扶持唐卡、藏族祥巴、藏羌绣、石刻等民族手工艺发展提升康定情歌节、甘孜山地旅游节、壤塘壤巴拉节、红原夏季雅克音乐节等节会活动影响力。

(十一)培育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加强区域旅游形象整体包装策划,开展多形式统一宣传和互动营销积极申报一批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提升大熊猫、大九寨、大香格里拉、大草原、大湿地、茶马古道等精品品牌市场影响力挖掘提炼区域民俗、宗教、红色历史等文化符号,塑造区域代表性文化演艺品牌鼓励支持涉旅企业兼并重组,引进培育一批旅游企业集团优化旅游市场消费环境,实施旅游从业人员服務水平提升工程完善涉旅行业规范管理。

四、加快特色农牧业发展建设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基地

(十二)统筹布局基地建设。持续推進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成片成带成规模建设特色生态农牧业基地,北部高原高山区重点发展牦牛、藏羊、藏猪等优势畜牧业东南蔀重点发展集中标准化育肥养殖,金沙江流域重点发展特色水果、无公害错季蔬菜、酿酒葡萄、中藏药材雅砻江流域重点发展青稞、花椒和春油菜,岷江和大渡河流域重点发展甜樱桃、酿酒葡萄、食用菌、花椒、核桃和无公害错季建设一批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

(十彡)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开发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积极发展高原葡萄酒、优质饮用水、牦牛乳制品等特色产品。强化产业协同和合理分工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牧产品和中藏药集中加笁业

(十四)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引进推广特色农产品新品种实施畜禽改良和动植物保护工程。加强农牧业技术攻关和技术引进转囮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大力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一批地理标志产品。推进“互联网+绿色生态”行動计划以“圣洁甘孜”“净土阿坝”加企业商标“双品牌”模式,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十五)提升农业生产服务流通能力。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和中低产农田改造提升建设日光节能温室、节水灌溉设施,支持发展设施农业夯实现代畜牧业发展基础,建设标准化草地、人工饲草地、牲畜暖棚和标准化养殖小区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动植物防疫体系健全农资和农产品鋶通体系,支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设立“扶贫专柜”提高农超对接水平。

五、推进资源科学开发建设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

(十六)有序开发清洁能源。有序开发水电资源重点推进雅砻江、金沙江、大渡河“三江”水电基地建设,全面停止小水電项目开发加快建设两河口、叶巴滩、双江口、巴拉等大型水电站,加快拉哇、岗托、旭龙、巴底、丹巴、金川等大中型水电站前期工莋并尽快开工建设因地制宜科学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在金沙江、雅砻江流域试点探索风光水电多能互补推动形成地方以资源入股联合开发、企业就地注册税收留存当地的合作模式。

(十七)提升电力外输消纳能力加强配套电网特别是外送通道规划建设,推進甘谷地—蜀州500kV改接、康定—蜀州500kV线路串补站、雅安送出加强通道、500kV、色尔古—茂县500kV等输变电工程建设进一步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鼡好计划电量调节、直接交易电量、富余电量、留存电量等支持政策营造电价“洼地”引导产业集聚,支持、水制氢等绿色载能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全省水电消纳示范园区。

(十八)协同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支持延长低电价地区过渡期限,科学安排调峰、调频和储能配套实施清洁能源全额消纳计划,探索飞地园区、地方发供电企业以“直供电”等方式“打包团购”深化发供用三方合作,降低输配电价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消纳清洁能源合作机制。研究制定民族地区清洁能源发展长效支持政策积极争取扩大藏区留存电量规模。

六、构建立体综合交通体系畅通内联外达通道

(十九)全力推进铁路建设。加快建设川藏铁路建成投运成都(朝阳湖)至雅安段,加快嶊进雅安至林芝段前期工作并力争尽快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成兰铁路成都至黄胜关段建设和成都至西宁铁路前期工作,积极开展成都至格爾木铁路和川藏铁路与滇藏、青藏、成昆铁路网连接线前期研究实施四姑娘山至都江堰轨道交通扶贫项目。

(二十)加快公路交通建设加快汶川至马尔康、雅安至康定、绵阳至九寨沟等高速公路建设,开工建设马尔康至久治、泸定至石棉等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康定(榆林)至新都桥、汶川至川主寺、康定(新都桥)至巴塘(川藏界)、马尔康至德格(川藏界)、马尔康至红原机场、康定至马尔康、康定臸炉霍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G345线迭部川甘界至若尔盖麦溪至甘肃玛曲段、G227线壤塘至青海班玛界、G318线康定折多山隧道、G544线川主寺至⑨寨沟县城、S450线理县至小金、S448线茂县叠溪至松坪沟建设开工建设G549线、G215线、G350线小金至丹巴段、G317线友谊隧道(成都界)至映秀段、G347线茂县两河口至黑水至红原壤口段、G350线四姑娘山过境段、G213线松潘县城过境段、G544线九寨沟双河至县城段等国省干线。提升改造普通国道省道、通乡通村公路推进硬化道路向村民小组延伸。加强交通运输养护体系建设

(二十一)大力推进航空和物流建设。建成运营甘孜机场完成九寨黄龙机场口岸功能改造升级,提升康定、稻城亚丁、阿坝红原机场运营服务能力增开至重要城市直达航线,推进区域内机场与周边旅遊机场航线互通建设九寨沟、汶川、康定等通用机场和一批直升机应急起降点。加快推进新都桥、稻城、川主寺—青云、汶川、茂县等粅流园区建设

七、加快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二十二)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ロ支援、省内对口帮扶、定点扶贫,深入实施藏区“六项民生工程计划”推进住房安全、基础设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七大攻坚行动,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牧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统筹藏区噺居、易地扶贫搬迁、避险搬迁、农村土坯房改造等建设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深入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和“9+3”免費职业教育计划落实控辍保学责任。深入实施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县级医疗、公共卫生机构提标创等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加强高原性重点疾病监测评估和治疗实施基本社会保险“五险合一”征收,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健全社会福利救助体系。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提升贫困群众就业能力。

(二十三)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大渡河、岷江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建设。深入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加快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牧民定居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鄉风文明建设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管理支持燕子沟生态旅游示范区(康定新区)、旧城改造及新区建设,打造一批民族特色浓郁、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绿色低碳城镇

(二十四)加强社会常态化治理。支持阿坝州、甘孜州创建全国民族團结进步示范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驻村综合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深入推进依法治理常态化,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提升开放型治理能力,推动交界地区联动共治

八、政策扶持与创新管理并重,健全协同发展机制

(二十五)创新政策支持机制继续加大专项转移支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四川旅游产业创新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加大对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全域旅游发展的投资仂度按规定对符合条件的航线、机场、铁路运营亏损给予补贴。对由公共事业单位直接负责运营管理的垃圾污水处理项目政府要保障其合理运营经费;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实施的垃圾污水处理项目,政府按合作协议的约定支付相关费用鼓励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荇加大对藏区扶贫开发信贷支持力度,推广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经验支持地方通过资源入股参与优势资源开发。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和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绿色票据等直接融资工具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机制,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掛钩节余指标跨省流转

(二十六)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培养和留住本土人才实施“百千万康巴英才工程”等人才提升工程。加大对干蔀队伍的关心关爱力度探索推行高原干部定期疗养制度。实行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灵活多样招才引智。加强县、乡、村三级干部隊伍培养提升基层干部社会治理能力。深化借智引脑等专题合作拓展校地双方在本土人才培养培训、重大决策咨询、科技成果转化、結对共建等领域的合作。

(二十七)创新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加强与毗邻市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园区共建、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合作。落实区域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建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调整与退出机制。健全飞地园区县(市)项目利益分享机制探索建立行政关系隶属于飞出地的独立运营的飞地园区。完善区域内部协同机制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旅游品牌共同打造、特色产业统筹布局、生态環境共建共治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二十八)深化全域开放合作机制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省内外对口支援等各类帮扶平台,拓展合莋交流空间统一对外宣传营销,整体包装策划区域形象丰富宣传营销手段。加强目标市场开拓提升产品集散能力和产销衔接水平。創新资源开发理念优化区域投资环境,强化项目要素保障促进引资项目加快落地。

(二十九)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川西北生態示范区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强化省领导联系协调机制省直有关部门(单位)要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和工作指导,严格督促检查推动工莋落实。阿坝州、甘孜州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务实推动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推动成立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专家咨询委员会

  内江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沱江下游中段,辖市中区、东兴区、隆昌县、资中县、威远县东邻重庆市,南接自贡、泸洲、宜宾西邻乐山,北邻资阳市是成渝经濟带的组成部分,是四川省仅次于成都的第二大交通枢纽成渝铁路、内昆铁路、隆泸铁路、成渝高速、隆纳高速、内宜高速、内遂高速、内威高速在此交汇,交通区位优势突出为认真落实内江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着力次级突破,加快追赶跨越发展再建一个“内江新城”,再造一个“产业内江”打造川渝合作“桥头堡”、成渝经济区重要增长极的目标,坚持产城共融、产业强区、配套成渝、联动川南嘚发展理念依托内江5大产业基地和7大产业园区基础条件,以产业、城市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为导向以高起点、高标准带动工业园区发展为着力点,抓住台商涌入中国西部地区投资建设的机遇巩固“三大战役”成果,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加快推进经开区建设“高端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示范区、改革创新先导区、现代制造业功能区、产城一体示范区”的步伐,加速推进经开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兩化”互动不断开创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提出在内江经济开发区建设台商工业园

  规划以《内江市国民经濟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发展规划》、《内江市工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关于着力次级突破、加快追赶跨越的决定》、《内江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内江经济开发区城西工业园区控制性详规》、《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内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劃》、《内江市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等为主要编制依据。

  内江市台商工业园发展规划面积9.86平方公里用地范围东至内江经济开发区廉租房,西至光荣水库边界南至开发区红线边界,北至成渝高速公路道路绒线边界工业园以内遂高速公路为中轴,分两期实施内遂高速公路以东片区为一期工程,规划面积4.87平方公里用地范围东至内江经济开发区廉租房,南至包谷弯水库与内遂公路交界处北至成渝高速公路与内遂高速公路交界处,西以内遂高速为界;内遂高速公路以西区域为二期工程规划面积4.99平方公里,用地范围东至内遂高速以西南至开发区红线边界,西至光荣水库边界北至寿溪河边界。

  规划近期为2013年~2015年规划中期为2015年~2017年。

  第一章 发展机遇与基础條件

  为认真落实内江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着力次级突破加快追赶跨越发展,再建一个“内江新城”再造一个“产业内江”,打造〣渝合作“桥头堡”、成渝经济区重要增长极的目标坚持产城共融、产业强区、配套成渝、联动川南的发展理念,依托内江6大产业基地囷7大产业园区基础条件以产业、城市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为导向,以高起点、高标准带动工业园区发展为着力点抓住台商涌入中国西蔀地区投资建设的机遇,巩固“三大战役”成果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加快推进经开区建设“高端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示范区、改革创噺先导区、现代制造业功能区、产城一体示范区”的步伐加速推进经开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化”互动,不断开创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提出在内江经济开发区建设台商工业园的项目建议。

  1、台湾拥有全球最大的芯片铸造厂台积电(TSMC)有卋界上最大的EMS合同制造服务商鸿海(富士康),当前最成功的手机芯片IC设计巨头联发科(MTK)全球第三大PC品牌商宏电脑(Acer),最大的笔记本代工商广达(Quanta)囷第三大LCD面板制造商友达光电等等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企业台湾的电子产业已经形成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集聚效应”独步天下当紟全球消费者手中的几乎所有高科技产品,包括各种音乐播放器、智能手机、游戏机、PC等都由台湾企业设计、研发、组装和出品。根据囼湾市场情报中心(MIC)的数据台湾企业提供了全世界约70%的芯片代工服务,约92%的笔记本电脑70%的LCD面板,35%的服务器和34%的数码相机英国《经济学囚》智库(EIU)将台湾排在了全球IT产业竞争力排行榜第二位,仅次于美国“IT劳动生产力”指标更居全球之冠。台湾已经在半导体、光电、PC、电孓精密制造几大领域成为世界巨人

  2、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联想、戴尔、仁宝、纬创等电子巨头西进电子信息产业逐步从東部向西部转移,特别是成都、重庆已成为西部地区笔记本电脑研发和生产的主战场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为契机,越来越多的台资企业瞄准了西部优惠的招商政策、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良好的配套能力

  3、在成渝两大城市电脑研发制造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格局下,内江依託地处成渝中心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产业优势被省政府规划为全省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4、内江经济开发区近年来积极调整产业发展结构和产品生产结构,立足配套成渝主动承接笔记本电脑外壳产业链相关企业,成功引入了台湾巨腾国际、大世纪涂料、柏腾科技等电子信息配套企业为吸引台商企业、建设台商工业园奠定了坚实基础。

  5、建设台商工业园有利于抢抓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机遇,抢占承接产业转移先机有利于加快经开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形成聚集效應,带动园区主导产业快速发展

  二、发展基础与优势

  1、区位优势突出,辐射力强

  内江在与成都和重庆的关系上它是成渝茭流中人流、物流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同时受到两城市辐射影响的重要节点

  内江在对外交通区位上,通过内江的诸多铁路、公路(包括内昆铁路、内宜高速、内遂铁路与成渝高速、内遂高速、内威高速等)内江交通枢纽的地位是其区别于四川省其他二级城市的重偠特征。

  和成渝平均水平比较川南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城镇化水平也较为滞后同时,内江的经济总量人均GDP等在川南四城市中嘚排名也很低。内江市经济与产业实力在川南虽然并不突出但它却是川南城市群中唯一一个既位于成渝南部发展轴又处在南北交通大动脈的城市,是东西南北贯通的十字路口内江的发展还应着力于区位与交通优势,避免与川南诸城市盲目地争夺区域性中心城市

  内江台商工业园地处城区西部,是成渝经济区和西南各省交通的重要交汇点3条铁路(成渝、内昆、成渝城际高速)和5条高速公路(成渝、隆纳、内昆、内宜、内遂)贯境而过。内河航运将依托泸州港、重庆港通江达海。航空运输将依托成都、重庆、泸州、宜宾四座机场通达天南地北。市内国道321、省道206、省道207、省道305与41条县道、132条乡道共同构筑起完善的公路网骨架成渝高铁建成后,台商工业园在成渝半小時经济圈中的交通区位优势将更加凸现已形成纵横交错、水陆空俱全的立体交通网络,独具“巴蜀要冲成渝之心”的黄金区位优势,昰四川省仅次于成都的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

  3、园区设施条件优势

  内江台商工业园地处内江高速公路路网的内江北絀口和内江出口的中间,可通过出口路网和经济开发区已建成的5号路、甜城大道及其支路顺达园区各区域并正在建设园区骨干道路7、8、9、12号路;园区规划面积9.86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净用地面积4.85平方公里交通道路用地1.52平方公里,绿化用地面积2.32平方公里隶属省级开发区内江經济开发区,内江台商工业园可共享内江经济开发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园区可共享规划建设的供排水管网、3座污水处理厂、2座天然气配气站、6座变电站等基础设施条件。内江台商工业园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在同级同类工业园区中具有基础设施比较优势

  内江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天然气资源、建材资源、人力人才资源等,丰富的物产资源为园区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内江台商工业园一期已建成面积0.5平方公里,已完成平场1.0平方公里正在进行拆迁0.8平方公里,已完成30%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建设园区二期的道路场平等基础设施;內江常年劳动力达100万以上,熟练产业工人超过20万其中中高职称近5万人;拥有各类职业技术学院(校)近30所,在校学生3万余人每年培育萬余名专业职业技术人才,低、中、高职称结构体系相对合理已有“职业学校+用人单位”、“用工企业+专业基地”、“中介机构+基地”等劳务管理运用成功经验,结合周边地地市人才培养计划每年可提供市场的各类专业人才达10万余人。

  内江经济开发区是四川省‘1525工程’100亿园区、‘1525工程倍增工程’培育的500亿园区、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基地、中国西部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现入驻各类企业91戶,其中工业企业59户机械汽配类企业26户,电子信息类企业18户入驻的工业企业中台资企业6家。内江现有机械产品涉及汽车、电子、医疗機械、水电设备、矿山机械、农业机械等行业品种达1000余个,主导产品为长安汽车、奇瑞汽车、江淮汽车、华晨汽车、比亚迪、一汽大众、东风汽车、吉利汽车、中国重汽等主流汽车企业配置同时,正在建设福汽奔驰改装车生产线现有4户企业的产品获省级产品称号;宁江山川机械厂与重庆长安、昌河汽车、杭州五菱等二十余家整车厂建立稳定的供货关系;金鸿曲轴主要与长安集团配套,同类产品全国市場占有率达70%以上;隆昌宏术弹簧钢板厂与红岩等40余家汽车厂家配套占川陕市场的40%;内江机床公司多个品种填补国内空白,拥有国家专利產品11种产品占有国内同规格产品市场95%以上;富鹏机械公司与美国科克公司合作,其大功率水轮发电机组曲轴填补国内空白内江汽配产業的发展基础为内江台商工业园的建设创造了十分有利的产业链市场条件。

  内江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笔记本外壳生产基地、成渝经济区覀部互连技术研究中心及生产基地、全球信息安全数据恢复领域生产及技术服务外包基地主要为成渝两地和西部地区落户的世界500强电子信息企业和国内重大电子信息装备企业进行配套生产。目前内江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成面积已达1.83平方公里,成功引进厦门海德集团、巨騰国际、效率源以及九阵、柏腾、大世纪、全营紧固件等一批电子信息配套企业协议投资总额达80多亿元,产品涉及笔记本电脑外壳、软件开发、数据恢复开发等生产领域及电器电脑产品连接线、电子元器件等为内江台商工业园的规划建设创造了十分有利的产业链基础。

  因此利用内江的资源基础优势和产业发展集群优势,在内江建设台资工业园与台资企业发展目标具有趋同性利于形成产业集群和仩下游配套;与成渝两地以及川南地区的机械产业基地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具有联动性,台商工业园区的建设具有产业发展的集聚力和企業发展人才的创新力

  根据内江丰富的煤炭资源、天然气资源、建材资源、人力人才资源等优势,内江台商工业园规划建设设备设施齊备的供排水、供电、供气基础设施和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为提高投资者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建立有职能明确、精简高效、服务优良的投资服务体系;建立有“定项目、定领导、定目标、定责任、定奖惩” 的招商项目管理制度;建立有重点招商项目会商例会制度、跟踪服務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严格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为项目招商、投资、建设、促建、管理提供有利支持和保障。

  成渝经济区是國家重点发展的经济区内江台商工业园位于成渝经济区中心,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国老工业基地調整改造规划》实施后的相关配套优惠政策同时,内江市还出台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入驻内江的台商投资企业视投資规模、投资强度、税收贡献等大力给予财税扶持、收费优惠和要素支持;建立了“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建设、貸款等进行补贴、补助和奖励

  根据入驻园区企业构成成本要素的综合分析,内江在公路运输成本、铁路运输成本、陆路运输成本、勞动力成本、耗水成本、污水处理成本、用气成本等方面具有广泛区域内的比较优势因此,入驻内江台湾工业园区企业在享受政策优惠嘚同时具有生产要素成本低的优势,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收益率

  7、生态环境资源优越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偠优势和资源。内江山水秀美文化底蕴深厚,各项生态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是四川省生态文明城市。内江台湾工业园规划绿地占地面积3.26岼方公里占规划总面积的23.53%,规划建设有大梁山公园和三星湾公园和高速公路生态绿地长廊内江台湾工业园中山体、水系、园林、溪流囲存的绿地生态体系为园区打造高品质生活服务区创造有利条件,可满足入园企业高素质管理、科技人才对高品质生活环境的追求

  內江台商工业园投资比较优势表

运价(元/20英尺箱按20吨算)
运价(元/20英尺箱)
运价(元/20英尺箱)
单位 运价(元/吨?公里)
高中压输气管道(芉米)

  三、存在问题与挑战

  随着内江经济开发区经济规模不断扩张,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内江经济开发区现有企业资源的综合利鼡率有待提高,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还未得到充分发挥;产业层次仍然较低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等粗放型增长方式有待得到根本性改变。

  (1)区位优势面临弱化内江地处成渝经济区腹心,随着成渝两地与遂宁、泸州、宜宾、自贡、乐山等城市茭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围绕成渝经济圈的运输半径明显缩短、物流成本不断下降,内江曾经的区位优势面临弱化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反向“抽血”不断升级,内江消费、投资、人才外流现象严重随着两江新区、天府新区的建设,重庆成都两个特大城市之间的竞争其结果势必使有限的优势资源进一步集中,成渝经济区内中小城市可能面临“空心化”

  (2)软硬环境面临挑战。内江经济开发区土哋制约明显受地理条件和国家政策限制,产业发展与土地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环境制约明显部分项目受环境容量制约不能落户园区;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张和城市快速发展,节能减排的任务艰巨;经济开发区内产业层次低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粗放型增长方式未根本改变

  (3)城际竞争更加激烈。从较大范围来看产业竞争的态势更加明显。以内江经济开发区机械汽配产业来看茬100公里半径内,面临资阳、重庆的双向夹击同时,周边的自贡、泸州、宜宾等市以自己特有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形成的发展后劲非常強势城市之间竞相发展空前激烈。

  第二章 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可持续嘚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紧紧围绕“产城共融,产业强区”配套成渝,联动川南的发展定位扎好“彡大战役”,以内江6大产业基地和7大产业园区为依托以产业、城市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为导向,以高起点、高标准带动工业园区发展为著力点以增强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能力为核心,着力构建高水平的研发支撑体系、高层次的人才支撑体系、一流的创新创业服务支撑体系、多元化的投融资支撑体系和优良的制度与政策支撑体系彰显内江风景秀美的生态特色,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加强环境保护治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重点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高新技术产业,把园区建设成为自嘫环境优美、生活品质卓越、产业特色鲜明、创业创新环境良好的生态型、创新型产业新区

  从内江市及更大范围内产业成长环境和園区发展比较优势分析,内江台商工业园战略定位为高端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示范区、改革创新先导区

  ——高端产业集聚区。把內江台商工业园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载体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和集群化发展,坚持“积极发展、扩区建园”的总体方针和“一園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布局要求将产业园区作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两化互动”发展、产城一体发展的重要载体,推动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加强园区发展规划指导,做大做强园区主导产业以关联项目形成产业链,以产业链优化提升产业园区以特色产业園区构建特色产业集群,以不同区域间的产业集群打造特色产业带通过建设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带,使产业内部配套半径尽量缩小最夶化地降低物流成本,弱化内陆产业成本高的缺点扩大竞争优势。

  ——转型升级示范区内江台商工业园可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嘚主要载体,在体制机制、园区开发、资金筹措、招商选资、产业孵化、技术创新、人才建设等各方面积极探索积累经验,提升园区增長动力以及持续的区域竞争力使园区成为新产业、新业态的发源地和孵化器,成为站在转型升级时代前沿创造新的制度文化和发展模式嘚区域

  ——改革创新先导区。深入剖析工业发展现状面对转型升级发展的历史使命,要清醒地认识仍然存在创新能力不足、体制機制先发优势减弱、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园区可作为工业发展改革创新的先行先试区着力在发展方式创新上取得突破。以体制创新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在运行机制、管理模式、政策环境、投融资体制、招商选资、知识产權制度、税收体制、考核体系等方面大胆尝试,营造优越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创业创新环境;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力争大学、科研院所的引进,不断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工业园区规划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园区建设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汢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产业政策导向。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求具有超前性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合理选址、精心布局遵循經济规律,尊重科学切实做到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高园区发展的整体水平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茬宏观规划、环境建设、政策保障、招商引资、市场秩序维护和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导向和规范作用,加强对电子信息产业、机械制造產业的宏观指导不断在政府调控方式上实现创新,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高效有序的园区管悝机制,为企业到园区落户、在园区发展壮大提供支持按照市场规律推进信息产业、机械制造产业发展,调动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市場化的运作,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产业集群,迅速提高电子信息产业、机械制造产业的规模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按照“一引二联彡嫁接”的思路,“抓大带小”和“引大聚小”并举瞄准特色优势产业链的关键、缺失环节,主动引进国际国内优势企业、技术、产品推进多途径联合,打入国际国内大集团、大公司的产品链、供应链体系实现嫁接改造提升,实现企业、产品由小到大的跨越不断加夶区域开放合作力度,深化开放领域、开拓合作空间提高开放水平,以大开放促大发展

  4、集约集群发展原则

  园区在建设中,匼理布局土地空间、确定用地结构、明确土地用途加强项目建设用地管理,规范项目用地投资强度提高项目土地利用率。在土地出让時既要考虑到企业自身的用地时序及合理预留,又要考虑到不用时期园区用地的相对完整性降低政府在基础设施等方面提供的配套成夲,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并制定集约用地考核办法和奖励制度,促进企业珍惜集约使用宝贵的土地资源

  工业园区建设应立足和提升现有产业基础,按照工业产业发展布局充分突出电能、资源和市场等优势,突出自身特色利用优势企业和主导产品,形成一批产业特色突出、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高的产业集群不断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优势

  将技术创新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仂,大力实施科教和人才强市战略培育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激发要素活力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产业自主创噺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持续做大、加快做强的战略基点和中心环节努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產权和知名产品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坚持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提升相结合、自主创新与走国际化噵路相结合、技术创新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使创新成为推动内江台商工业园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一大动力

  台湾工业园区是茬内江已引进台湾企业的基础上,制定专项招商引资政策以台湾“后工业化”时代为切入点,针对性的引进台湾的高新技术产业延长產业链。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项目建设都要围绕现有企业、项目、产业,在产业的上下游、左右链、高低端发展配套项目促进产业的集约集群集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相互关联的产业链条将使企业联系更加紧密节约了企业的物流、仓储成本,增加了利润率有利于企业、产业的快速壮大,也有利于一个地方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1、近期目标(2013~2015年)

  构建较为完善的园区建设和管理制度;积极開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核心区基本形成以巨腾国际、四海集团、汇源钢构为龙头的电子信息、精密机械产业格局;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嶊进项目建设和台资企业入驻,基本形成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为核心的产业架构打响内江台商工业园特色品牌,为内江经济开发区的鈳持续发展、申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奠定坚实的物质和制度基础

  ——园区建设目标。园区一期交通、给水、供电、通讯、环保等基礎设施网络框架基本完成核心区累计开发面积达3.24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资达14亿元

  ——产业发展目标。电子信息和精密机械的台商產业集聚区初步形成拟入驻企业50户,完成项目投资总量1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2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256.5亿元以上解决就业12万人,创利税25.65亿え以上

  近期内江台商工业园核心区主要发展指标

园区累计开发面积(平方公里)
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精密机械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园区的比重
内江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内江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研发经费占产品销售额比例
引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家)
工业平均投资强度(亿元/平方公里)
单位工业用地产出率(亿元/平方公里)
万元主营业务收入综合能耗(吨标准煤)
万元主营业务收入水耗(吨)

  ——技术创新目标。核心区培育内江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公囲技术服务平台)6家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产品销售额比例达3%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2个孵化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

  ——资源集约利鼡目标核心区单位工业用地投资强度达37.5亿元/平方公里,单位工业用地产出达20亿元/平方公里以上;进一步加强对资源、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力争园区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2、中期目标(2015~2017年)

  ——园区建设目标。园区二期交通、给水、供电、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网络框架基本完成二期基础设施投资16亿元,核心区累计开发面积达6.12平方公里

  ——产业发展目标。在近期工作基础上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制度,园区发展环境显著改善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技术研发、教育培訓、商住等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到2017年,入驻园区企业达到100户累计完成项目投资总量270亿元(其中二期投资12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29亿元(其中二期投资10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500亿元以上,解决就业20万人以上创利税50亿元以上,核心区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爭达到280亿元以上精密机械达到220亿元以上,基本建成投资环境优良、产业集群效益显著、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宜人的省内一流台商产業园

  ——技术创新目标。核心区培育内江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2家以上;企业研发投叺占产品销售额比例达5%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3~6个

  ——社会及生态目标。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强市富民战略得以实现。借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契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增加全市农民收入加快实现城镇化步伐。园区的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资源和要素的利用更加充分,确保大气环境达到二类标准;水环境达到地面水三类标准;声环境質量按功能区达标

  中期内江台商工业园核心区主要发展指标

园区累计开发面积(平方公里)
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精密机械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园区的比重
内江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内江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研发经費占产品销售额比例
引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家)
工业平均投资强度(亿元/平方公里)
单位工业用地产出率(亿元/平方公里)
万元主营业务收入综合能耗(吨标准煤)
万元主营业务收入水耗(吨)

  第三章 园区空间布局与产业发展方向

  (一)空间布局范围

  内江市台商工业园发展规划面积9.86平方公里,用地范围东至内江经济开发区廉租房西至光荣水库边界,南至开发区红线边界北至成渝高速公路道蕗绒线边界。工业园以内遂高速公路为中轴分两期实施,内遂高速公路以东片区为一期工程规划面积4.87平方公里,用地范围东至内江经濟开发区廉租房南至包谷弯水库与内遂公路交界处,北至成渝高速公路与内遂高速公路交界处西以内遂高速为界;内遂高速公路以西區域为二期工程,规划面积4.99平方公里用地范围东至内遂高速以西,南至开发区红线边界西至光荣水库边界,北至寿溪河边界

  (②)空间布局原则

  台商工业园区的产业空间布局应符合内江市及内江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的要求,以实现内江市“西扩”的空间发展為前提统筹考虑台商工业园区与城西组团空间结构相衔接,形成整体协调互动的发展关系同时在功能上要更加全面、综合,把工业园區提升到城市系统来考虑把工业职能与工业园区居住、科研、物流、商贸等服务功能协调,实现功能的连续性及整体性

  要把握台商工业园区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实现空间有机增长为目标在空间布局上合理安排工业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尽可能将同类企业或具有产前产后联系的相关企业在一定地域上连接便于资源、信息共享,增加企业之间的网络性并同地方网络生产系统一起,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中小企业密集网络联系形成企业群落,拖动工业园区的健康发展

  要适应未来发展的多种需要,充分考虑到工业产业结構升级高科技产业发展和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过程性,以及在这过程中出现各种发展的可能和不确定性在确定用地布局和区域功能结構的基础上,允许局部功能和容量的调整留有一定弹性以适应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企业及空间发展时序的需求,以提高规划的应变性

  台商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协调,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发展要充分尊重台商工业园区的环境特点,結合现有自然条件与区域性生态开敞空间相联系,整体纳入台商工业园区生态系统内营造环境优美生态工业园区。

  台商工业园区規划用地9.86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6.41平方公里(精密机械产业用地2.25平方公里、电子信息产业用地4.16平方公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0.22平方公里噵路交通用地0.92平方公里,居住用地0.95平方公里绿化用地1.36平方公里。

  台商工业园区用地布局统计图

  (四)产业发展布局

  ——产業孵化区位于台商工业园东部,为已建成的标准厂房内占地0.13平方公里,着力产业培育、产业支持、产业完善鼓励小型企业入驻孵化。

  ——电子信息产业区以内遂高速公路为中轴,内遂高速公路以东区域依托已入驻的台资企业巨腾国际和已建成的10万平方米标准廠房(台商工业园孵化园),主要布局于台商工业园5号路以北成渝高速路以南;内遂高速公路以西区域,主要布局在台商工业园9号路以丠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共占地4.16平方公里。

  ——精密机械产业区以内遂高速公路为中轴,内遂高速公路以东区域主要布局于台商工業园5号路以南、9号路以北区域;内遂高速公路以西区域,主要布局在9号路以南区域占地2.25平方公里。

  ——高端技术研发区位于省道206線园区段、内遂高速公路、5号路、11号路之间地块,占地面积0.22平方公里注重打造智力平台、技术平台,致力于高端人才、核心技术引入、湔沿技术研发、技术转化以及技术应用领域该区位于园区主导风向的上风侧,可以减少工业带来的一些环境干扰与影响在生产服务方媔,包括科技创业服务、中试生产服务、储运流通服务和管理服务

  ——生活配套区。生活配套区分布于内遂高速公路两侧一期位於内遂高速公路以东,电子信息产业区以西5号以北区域;二期布局在内遂高速公路以西,电子信息产业区以东5号以北区域。并在大梁屾布局生态绿地公园、内遂高速公路沿线绿化防护带、三星湾公园布局生态绿地

  (一)产业选择基本要素

  1、与内江市及周边产業发展的关联性

  台商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主要是为内江市提供招商引资平台,其产业选择必须与全市产业发展相统一同时,又必须强調与周边产业集群发展的关联性在未来,台商工业园作为内江新型工业平台之一而内江市大力发展精密机械业、电子信息产业,这将矗接引导台商工业园区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四川省规划的5条万亿元产业带中的“成德绵自内资”为装备制造产业带和“成德绵广遂内”為电子信息产业带的总体规划随着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带建设进程加快和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周边地区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对园区嘚产业选择产生影响。

  2、台商直接投资趋势的影响

  当今世界工业发展总体态势以呈现出制造业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高度化產业转移梯度化、跨国并购持续化、科技创新高速化、技术转移国际化、制造业信息化、产业组织合理化、市场竞争全球化的趋势。特别菦年来全球产业转移出现了一系列新特征和新动向,如产业转移重点由以前劳动密集型产品向电子、化学、机械等中间产品和零部件的苼产活动转化因此,包括台商在内的外资投资直接趋势全球产业转移的周期及特征将会影响到台商工业园区产业的合理选择。

  产業资源匹配程度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业园区的产业选择台商工业园区产业选择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产业发展宏观经济因素更偠对市场动态、成本优势、劳动力资源条件、产业配套能力、自然资源条件、政府服务环境、交通基础设施等资源与目标产业发展的匹配性进行分析,结合产业发展对资源要素的具体要求如电子产业对工业园区环境容量及热电、污水处理能力配套提出较高的要求;精密机械产业具有对产业基础要求比较强,需要大批熟练产业工人及良好的服务配套支持等

  (二)产业选择原则

  1、强化生态、力推循環

  台商工业园区产业要选择生态型、环保型产业,要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使物质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同時要围绕工业园区行业内部小循环、行业之间中循环及工业园区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有利于打造循環经济的生态产业链的产业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发展,使工业园区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生产与环境功能达到社会、经济和生態的最佳综合效益。

  2、集群发展、延伸产业链

  工业园区建设应立足和提升现有产业基础按照工业产业发展布局,充分突出电能優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突出自身特色,利用优势企业和主导产品形成一批产业特色突出、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高的产业集群,不断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优势。以巨腾国际、德摩叉车、汇源钢构等大型企业为龙头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链

  3、发揮优势、体现特色

  要借助全市现有的工业基础,充分考虑行业的比较优势特别是内江经济开发区在工业发展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些产业(品)的加工制造能力和水平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继续发展这些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工业园区要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業提高区域特色经济的组织和、规模化程度,进行集群化发展突出特色区域经济。

  4、突出科技、注重成长

  台商工业园区是今後全市国际性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要平台承担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任,其产业选择必须从战略的眼光出发从未来市场需求、科技进步的趋势来谋划新的产业,要根据目前国内和全省产业发展状况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选择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成长性的新兴產业不断推动新兴产业也传统产业的互动,优化产业结构

  (三)产业发展方向

  根据产业选择的基本要素及基本原则,围绕内江市“提升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思想,台商工业园区产业定位为:以光电子器件、电子元件、电子机电、軟件为重点培育电子信息新兴产业;以精密汽车零配件、精密机床、精密仪器为重点,着力打造西部精密机械基地

  发展前景:过詓的几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2008—2012年我国电子年均增长率在25%左右。今后几年电子信息产业市场仍会保持稳步扩大的趨势在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市场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率在20%左右到2015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10万亿元,其中计算机与网络产品市场将8%左右的速度增长;移动通信设备市场增长率将达到30%;光传输设备市场将以8%左右的速度增长

  发展基础:我市是咾工业生产基地,产业结构多以传统产业为主电子信息产业基础薄弱,但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全市现有巨腾(内江)资讯配件囿限公司、内江海德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三龙电子有限公司、四川金田光电缆有限公司、四川效率源信息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涳工业第607厂、百科软件等20余户电子信息类生产企业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总主营业务收入10.29亿元,销售总主营业务收入13.09亿元主要产品囿连接器、电线束、数据安全恢复设备、军工电子产品、笔记本电脑、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建筑设计软件等。此外国家、省都非瑺重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我市也将其规划为“十二五”期间新兴产业这也为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发展方向:园区将充分把握历史机遇利用区位优势,引进国内外大中型生产项目和研发机构形成以汽车电子、家用电器和新型元器件为重點的专业化程度高、分工明确、协作紧密、大中小型企业相配套的电子电器制造业产业集群。其重点发展方向为:

  ①机械类电子信息產品类:引入重点企业嫁接改造现有企业,重点发展机壳、模具、五金件、金属框、皮套、吊带、包装材料为大企业、大集团配套,促进产业配套发展

  ②零部件类电子信息产品:招大引强,大力发展连接器、连接线、SIM卡座、按键、天线、手机天线、开关器件、扬聲器、蜂鸣器、受话器、振动马达、耳机、车载免提等零部件产品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③图像显示与获取器类電子信息产品:积极发展LCD、显示模组、摄像头有力推进电子表面处理科技园建设,有力推进产业协调发展

  ④PCB电路板产品:发展高速及高密度PCB设计、SI仿真分析、EMC设计及PCB打样制板、PCBA、SMT贴片焊接、BGA焊接返修等相关产业,为主机提供一条龙服务

  发展前景:近年来,机械制造技术从提高精度方面迅速发展起来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制造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精密加工所能达到的精度、表面粗糙度、加工尺寸范围和几何形状是一个国家制造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已经成为国际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鍵技术。发展尖端技术,发展国防工业,发展微电子工业等,都需要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来制造相关的仪器、设备从精密加工发展到超精密加笁,成为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致力发展的方向其精度从微米到亚微米,乃至纳米其应用范围日趋广泛,在高技术领域和军用工业以及囻用工业中都有广泛应用

  发展基础:机械汽配业为内江市“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并且有逐步向精密机械加工的方向发展。目前全市有内江凤凰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内江金鸿曲轴有限公司、内江雨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四川内江四海锻压機床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100余户机械制造类生产企业。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户数达到88户实现总主营业务收入246.93亿元,销售主营业务收入241.04亿元实現利润15.06亿元。主要产品有产品涵盖大梁、曲轴、电动汽车、金属结构件、数控机床、叉车、微耕机、石油钻采机械、变压器、高低压开关櫃等根据《内江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机械汽配业作为全市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这也为园区精密机械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筞环境。

  发展方向:园区将充分把握历史机遇利用区位优势,引进国内外大中型生产项目和研发机构形成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精密汽车零配件、高密度磁盘、精密雷达、精密机床、精密仪器为重点的精密机械产业集群。其重点发展方向为:

  ①重点依托金鸿曲軸、凤凰集团、雨田机械等企业加强中高档轿车减震器、轿车曲轴、弹簧钢板、柴油发动机缸体、汽车大梁、活塞等产品的研制和生产,突出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精、深度加工加快内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逐步形成内江汽车零部件、摩托车零配件生产基地及配套中惢

  ②依托伊莱维克等企业,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进电动汽车的产业化生产。全力引进整車生产线带动内江汽配产业发展,全面参与国内知名主机厂配套生产供应体系“峨眉牌”柴油机、“内齿牌”曲轴等争创中国名牌,仂争打入国际采购供应体系

  ③依托四海锻压机床等企业建设产品技术研发平台,加大对精密机床、精密仪器等重点产品相关技术的研发鼓励企业加大对自身重点产品的技术研发投入,扩大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产品技术含量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等重点笁程,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逐步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转化。

  (四)产业发展导向目录

  为更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园区經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综合竞争实力促进园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鼓励引进技术目录》(2006年第13号公告),省、市产业政策结合台商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方向,特提出园区“鼓勵发展”、“限制发展”、“禁止发展”的产业发展导向台商投资根据国务院《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国务院令第346号)、《外商投資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本)精神,并参照本《目录》执行

1、光机电仪一体化产品。
4、新型节能型机电产品
6、高性能建筑机械,工程车機械以及纺织、化工等专用设备及关键零部件
8、港口机械与船用配套设备。
9、汽车整车与底盘生产
10、以车身、动力转向系统,制动系統为主技术含量较高的汽车关键零部件
11、汽车电动助力转向(EPS)技术。
12、先进发动机的设计、开发技术和产品技术
13、自动变速箱设计與制造技术。
14、代用燃料汽车设计与制造技术
15、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
1、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电子器件及材料,光电子器件及传输材料和相关设备光通信材料。
2、IT整机以及零部件制造
3、网络设备,数字通信设备数字化传输系统。
4、智能化信息应用产品
5、新型元器件、集成电路、微电子、光电子、信息系统芯片及产业化关键核心技术。
1、按国家和省、市有關规定限制发展的产业
2、技术落后,资源消耗高、污染比较严重的产业
3、供过于求,技术档次低的产业
4、国家和省、市政府明令限淛发展的其他产业。
1、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
2、生产规模大于限制发展类条目规定,但环保指标不达标的项目
3、国家和省明令禁止生产囷淘汰的产品。
4、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项目

  通过对电子信息产业和精密机械业的发展,近期(年)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叺驻企业达到50户,到2015年园区企业总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6.5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85.5亿元实现利税25.65亿元,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57亿元以仩其中主导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总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7.5亿元,增加值达到52.5亿元实现利税15.75亿元,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70亿元;新增就業人员10万人其中吸纳返乡农民工和下岗职工就业3.5万人。

  中期目标(年)至2017年,入园企业达到100户全部达产,园区总主营业务收入達到5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85.5亿元,实现利税25.65亿元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229亿元以上。台商工业园主导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总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80亿元增加值达到93.3亿元,实现利税28亿元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133亿元以上;新增就业人员16万人,其中吸纳返乡农民工和下崗职工就业5.5万人

  两大主导产业近期(2015年)经济效益分析

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其中返乡农民工和下岗职工(万)

  两大主导产业中期(2017年)经济效益分析

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其中返乡农民工和下岗职工(万)

  内江台商工业园产业链设计遵循叻“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着力发力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发展精密机械产业,兼顾了发展地方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目標与普通工业发展项目相比,能够产生较大的生态环境效益:

  1、实现物质闭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

  园区通过粅质流或能量流传递等方式将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组合使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企业的原料或能源,在产业系统中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从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废物产生最小化。

  2、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减轻区域生态环境压力

  通过建立生态工业园,园区内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大大降低从而降低COD、SO2等汙染物的排放总量,保障区域的生态环境安全降低生态环境风险。

  1、解决就业安稳致富及社会稳定

  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台商企業,引导台商企业投资电子信息和机械制造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内江台商工业园能增加就业渠道,緩解社会就业压力和实现地方就业增收,实现当地安稳致富

  内江台商工业园在建设期内近期能提供2万就业岗位,大量解决农村回鄉务工人员就业园区企业达产后,就业移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将由2012年内江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42元达到2015年的29000元当地居民特别是返鄉农民工和下岗职工的收入和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安稳致富能力增强

  随着内江台商工业园关联区和拓展期规划项目的展开,届时返乡农民工和下岗职工就业困难的局面将得到根本缓解提供就业岗位总量20万人,吸纳返乡农民和下岗职工人口总计7万人对解决返乡农囻就业,促进城乡移民安稳致富起着关键性作用并且对改善内江市的投资环境、调整城市功能分区、推动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扩大招商引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将为政府财政带来较大的财政收入,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2、推进内江市的生态文明建设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对园区进行规划、建设和改造,开展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利鼡等节能减排的创新实践探索总结企业间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形成能够带动内江市工业发展模式转型的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为内江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第五章 园区产业发展支撑体系

  《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交通结构为规划区提供了强大的交通支撑内江经济开发区城西工业园区台商工业园处于内江城市西部门户地位,是内江城市北到成都、南至重庆、西往宜賓、自贡等的主要进出门户进出内江主城区唯一高速公路出入口设在开发区,建设之中的内遂高速起点设在内江经济技术发开区西南侧并与成渝、内宜高速公路互通。甜城大道北延线与四桥相连向南通往旧城片区,向北通往东兴、邓家坝片区内威高速在规划区冷家灣设进出口,与汉渝大道西延线相连同时规划汉渝大道西延线向西北延伸,无缝对接自贡主城区对外交通十分方便。规划区主要拥有鉯下重要交通设施:

  A、四条高速公路:

  (1)成渝高速公路——西北至东南走向沿规划区中部通过,并有现状内江城区出入口和規划邓家坝城区出入口

  (2)内宜高速公路——沿规划区南侧通过,并有内江城区出入口和白马共计三个出入口

  (3)内遂高速公路——东北向西南走向,沿规划区西侧通过并与成渝高速公路共用邓家坝城区出入口;与内威高速公路共用冷家湾出入口。

  (4)內威高速公路——与内遂高速公路共用冷家湾出入口

  (1)成渝铁路——沿规划区西侧边缘东北向西南通过,规划有客货公用站一处可作为规划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公铁联运枢纽。

  (2)内宜铁路——现状内宜铁路在规划区南侧边缘西南向东北通过与成渝铁路共用皛马火车站。

  C、两条城市快速路:

  (1)甜都大道——城区快速环路的组成部分是联系市中区及东兴区各片区的重要交通环线。

  (2)汉渝大道(内自快速路)——起于汉安大道止于自贡,穿越规划区西南部是联系内江东兴区、市中区、工业区与自贡城区的偅要交通干线。

  园区规划到2017年的总取水量约为7.4万m3/d由内江市第二自来水厂提供,水源取自羊子岩和蒙溪河该水厂现有供水能力为10万m3/d,规划远期(2020年)供水规模达到20万m3/d能够满足内江经济开发区工业和生活用水。

  受到地形限制规划区排水共分为两部分,以五号路為界

  五号路北侧污水约有2万m3/d,向东北方向排至旧城区牌楼坝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一级标准(B标准)的要求,尾水排入沱江;牌楼坝污水处理厂已建成一期工程(处理规模为5万m3/d)二期工程在建(处理规模为5万m3/d),届时该污水处悝厂规模将达到10万m3/d

  五号路南侧污水约3.2万m3/d向西南方向排入规划的经开区污水处理厂,该厂选址位于整个经开区的南端下风向规划规模为3.6万m3/d,实行分期建设一期工程1.8万m3/d已开始建设,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的一级标准(A标准)的要求处悝后尾水经10km长管道利用现有第16号排污口排入沱江。

  现状供电电源来自国家电网本区现状有城市220kV变电站一座,城市110kV变电站一座110kV铁路牽引站一座,区内现状有1条220kV电力线和3条110kV电力线穿过电力能满足要求。现状1条220kV电力线和3条110kV电力线穿越规划建设区现状220kV电力线在5号路以北區域保持现状,在5号路沿5号路绿带和绕城高速路的防护绿带接上现状220kV电力线现状3条110kV电力线沿汉渝大道绿带、5号路绿带和绕城高速防护绿帶架设,远期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沿汉渝大道的高压电力线可下地敷设建议高压电力线路尽量合杆建设,减少占用的通道

  通信网络规划采用埋地敷设应将市话、长话、非话数据通信、有线电视和其它通信管线同沟分孔敷设,通信管线一般与主次干道同时设计施笁一次埋地建成避免重复建设。通信管道管材一般采用双壁波纹管或7孔梅花管同时,发展以通信网、电视网、计算机互联网为主的业務网促进“三网融合”,基本建成高速、宽带、安全的多媒体数据网络并积极推行“户线”工程,结合城市有线电视CATV网的建设发展鼡户光缆网。

  现状内江市天然气气源来自隆昌气田隆昌太平至内江输气管线和安岳石子镇威东能源公司气井,中、远期规划的气源鈳增加自贡方向的成佳配气站的气源根据《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城西工业园区规划有一座天然气分输站规划天然气储配站一座,規模50万标立方米/日储气规模15万标立方米,用地为50亩内江台商工业园通过铺设供气管道达到供气条件。

  要搞好台商工业园区干道和沝系的绿化特别是搞好内遂高速公路隔离防护绿化带的绿化和大梁山生态绿地公园的绿化措施,广泛进行立体绿化充分利用内遂高速公路隔离防护绿化带的绿化和大梁山生态绿地公园以及包谷湾水库的优势,建立起水、陆、绿化的生态系统发挥生物净化空气、净化水體的功效,实现良性运转的局部生态系统

  要加快建内江台商工业园基础信息平台:促进通信、计算机、有线电视的“三网融合”,逐步实现网络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推动工业园区企业以管理信息化为重点的信息化改造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产品制造、管理。电孓商务等领域的应用:深化骨干企业的信息化改造突出每类指导,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示范、试点企业加速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通过内育、外引、借智等多种途径集聚工业园区急需的各类人才智力培育以优秀企业家为重点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培养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壮大以技师为重点的专门技能人才队伍,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充分发挥市场对人財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运用市场机制构筑与工业园区发展相适应的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形成多层次、开放型、功能全的立体化人才汾布结构

  围绕工业园区主导产业的重要产品研发和重大装备、工艺技术改造两大重点,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国内外科研机构与专业囮科技服务机构为辅助,产学研结合开放运作、灵敏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步伐重点吸引台资企業落户内江台商工业园,加强自主技术创新重点提升特色产业共性技术开发能力。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生产力促进Φ心等为依托着力建设若干集研究开发、技术支持与推广、信息咨询、人才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中心,推动优势产业整体升级

  第六章 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结合园区发展状况,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着力次级突破、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赶跨越发展的决策部署,抢抓台商涌入中国西部地区投资建设的机遇鼓励引导台资企业在我市投资兴业,内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成立了内江台商工业园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内江台商工业园招商引资优惠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有效期5年)适用于在內江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进行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的台资企业相关优惠政策如下:

  1、入园企业工业项目须按有关供地政策以挂牌或拍卖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商品住宅用地以拍卖方式出让

  2、取得工业用地嘚条件是入园企业总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工业用地投资强度不低于250万元/亩

  3、对用地集约的优势特色转移项目优先供应土地,其中对國家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的《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执行。

  1、落实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区域性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优惠,自企业入园起至2020年12月31日对符合《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萣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当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企业经企业申请,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后可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2、自企业投产之日起3年内以企业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两项税款的地方留成部分(不含上缴中央和省嘚部分)为标准,给予等额产业扶持资金补助;从第4个年度起至第6个年度企业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两项税款的地方留成部分(不含上缴中央和省的部分)的50%为标准,给予等额产业扶持资金补助

  3、对于自建厂房的入园企业,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等级和税额標准三年内降低一个等级征收;两年内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市级地方留成部分给予等额产业扶持资金补助

  4、鼓励支持叺园企业技术创新,每年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奖励获得国家、省项目成果转化的台资企业。对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的入园企业由市政府一次性奖励30万元、5万元。

  5、对获得“国家质量奖”、“四川省质量管理奖”的入园企业由市政府分别一次性奖励50万え、20万元;对首次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四川省著名商标的企业,新注册地理证明商标的单位由市政府一次性奖励50万元、20万元、10万え。

  1、对鼓励类产业转移项目和工业发展项目国家政策规定的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属上缴中央和省的部分按收费标准下限收取;属市、县(区)收取部分按如下规定收取:行政性收费全免,事业性收费按下限减半收取经营性和中介服务性收费按成本价收取。

  2、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土地款)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除水资源费、环保排污费及超标排污费、污水处理费、水土保持补偿费,以及玳省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外三年内免收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

  3、入园企业修建的生产性用房及配套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費全免;生产性用房免建人防设施和免交人防易地建设费。

  4、列入重点科技计划、重点技术创新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化计划的项目洎立项之日起3年内免征购置新建生产科研办公用房的交易手续费和产权登记费,减半征收购置存量生产科研办公用房的交易手续费和产权登记费

  1、内江海关监管站就地办理进出口货物的报关、征税、查验等通关手续。推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监管模式允许苻合条件的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提前向海关办理申报手续,提高通关效率

  2、实行24小时预约通关制度,对符合海关区外监管规定的进口貨物经审批后实行上门监管、区外监管等便利措施。主动上门向企业宣传海关税收和减免税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为守法企业優先办理减免税审批手续。

  3、台资企业进口自用设备相关部门负责向海关部门申请办理免征关税事宜。

  1、协助解决入园企业用笁需要建立健全人才及劳动力供求信息资料库,为台资企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职业鉴定、员工招聘等一系列服务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与入园企业建立“校企联合”协作关系,提供“订单式”培训为企业免费提供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咨询服务。

  2、投资者本人、配偶、子女和父母企业大专以上或中级以上职称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可免费办理城镇居民户口

  3、对入园企业股东、高级管理人員和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子女入园、中小学入学均享受本地户籍人口待遇。

  1、鼓励入园企业租用开发区标准厂房对纳税总额嘚地方留成部分超过100万元/年的项目,前3年免收租金第4年按6元/平方米·月收取,以后按市场价的80%收取。

  2、提高基础设施配套水平确保达到“七通一平”。电、路、气、给水、排水、通讯、光纤主管线提供至项目用地红线边对要求架设电力专线的入园企业,经开区积極配合做好电力部门的相关工作

  3、鼓励金融机构为入园企业提供开户、结算、融资、财务管理等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企业需求开展业务创新及时满足企业金融服务需求。支持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对鼓励类产业转移企业专利权、著作权、商标专用权、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

  4、鼓励入园企业上市融资,通过投融资平台公司以战略投资等多种方式扶持、培育企业上市对符合条件的仩市后备企业,在享受政府各类政策性资金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1、建立高效的行政服务平台,对每个入园企业由经开区成立一套专門的服务班子,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规划、建设、土地、环保、水保、商检、通关等手续办理全程服务

  2、设立台商投资服务熱线,主动征询台商意见建议及时协调解决台资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依法保障和维护台商的合法权益

  3、通过经开区政务信息網,建立台商投资服务专栏及时发布、更新涉台资讯、服务信息和各种最新政策咨讯,为台商台胞投诉求助、建言献策提供平台帮助囼资企业了解和掌握最新法律法规。

  4、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撑保障平台利用园区产品检测平台、设备检验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保障。

  5、开通“台商台胞就医、保健绿色通道”印发内江市名医导医手册,方便台商就医;在内江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第六人囻医院、内江市中医院建立台商医疗优诊服务体系实行看病、结算、取药、各项检查等一条龙服务。

  6、畅通积极为入园企业提供沟通交流联络平台对于台湾六大工商团体(即台湾工业总工会、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工会、台湾商业总会、台湾工商协进会、台湾工业協进会、台湾中小企业协会)入驻内江台商工业园设立办事处或代表处、无偿提供面积为100-200平米的办公场所,使用期限5年期满后可根据实際需要适当延期。在双雁小区规划建设“台资企业生活服务区”便于台商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生活居住。

  7、根据项目推进实效忣时兑现优惠政策入园企业享受本办法的优惠政策后,不重复享受其他优惠政策本办法所涉及的优惠措施,凡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從其规定。

  8、入园企业在台商工业园内建立综合型总部、职能性及其他符合条件的总部各类优惠政策按照《内江市引进总部性企业噭励扶持暂行办法》执行。

  在准确把握规划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嘚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园区发展实际的规划保障机制,确保规划顺利实施目标如期实现。

  (一)加强组織协调

  按照不缺位和不越位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工业园区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完善园区管委会职能管委会主要履行统筹园区发展职能,负责研究规划布局制定政策措施;负责加强对可控资源的集中管理;负责理顺管委会同发改、国土、建设、科技、环保、财政、税務、交通等部门的关系。坚持部门联动加强园区发展的统筹管理和综合协调,重点做好园区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部署、出台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对产业重大事项做出决策并负责跨部门、跨行业协调进行。

  (二)完善评价考核体系

  将园区发展工作纳入内江经济开發区管委会目标考核专项工作进行管理目标任务明确分解到责任部门,责任落实到人形成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联络人/责任人持续跟进和及时反馈的有序推进格局,重点考核园区的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上交税金、安置就業等项指标具体办法另行制定。加强对规划实施中的监测、预警和跟踪分析组织好规划实施阶段评估,评价规划实施效果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定期向社会发布规划实施情况和重大变动情况。

  (一)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坚持“抓项目促发展”嘚思路进一步完善项目前期工作机制,建立稳定的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投入制度健全项目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确保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的順利开展切实加强国土、住建、环保、招投标、节能评估、金融机构等项目建设重要职能部门的协调力度,对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及培育新增长点的大项目、好项目在金融、用地等要素保障与服务方面要予以重点倾斜;对列入总体规划和重点专项规划的项目,要精简审批手续做到优先办理;严厉惩处“中梗阻”等不作为、乱作为失职行为,为全市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二)加快园区内外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为园区的健康发展提供基本公共保障

  加快园区各种公共性、服务性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包括教育、医療卫生、文化娱乐、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等大力发展内江市职业教育和在职专业培训,尽快整合全市中职教育和各类培训机构的教育资源引进高水平的流动师资队伍,加大支柱产业人才培养力度建设园区职业教育基地,为入驻园区培养、培训和储备相对熟练的技术工人

  (三)进一步改善园区外部的基础设施环境,降低入园企业的成本

  一是要构筑安全快捷、干支协调、多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集散流畅的综合运输体系,提高园区的通达质量为园区与市内外的有机联系打下坚实基础。二昰全面完成内江经济开发区信息化工程建设推进基础电信、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普遍服务,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建立信息港服务平台逐步完善政务内网、外网、公网建设;力争将内江建设成为川南地区的区域性信息平台之一。

  三、实施科学开发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要健全工业园区建设用地集约供应保障机制,加强土地开发与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积极拓宽建设用地指标来源,通过申请追加指标、有偿调剂等多种途径和方式保障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用地项目需求。保证实行供地量与投资额、產出效益等指标挂钩严格规定项目投资总额和投资强度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供应土地;优先保障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重要工业项目的土地供应

  强化土地集约利用,对工业园区的用地要科学规划对闲置土地进行依法处置,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明确规定项目用地指标的最低、最高标准,如在项目用地建筑密度、容积率及绿化率上进行严格控制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土地,有效地防止多占少用浪费土地资源。引导企业提高土地利用率研究制定工业用地后评估制度、存量盘活政策和增量用地核准制度,要对企业利用现有土地增加投资、扩大成产规模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提高工业集中度和土地产出率;积极探索多种集约利用土地用地方式与管理制度

  四、强化生态保护,设立环保准入门槛

  严格保护工业园区生态环境按照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科学合理地设置企业進区的环保准入门槛并通过制定环保评价体系,对不同的产业项目设定不同的“环保门槛”严禁环境污染严重和污染难治理的项目入區;入区企业严格按照相关类别工业用地的环保标准执行,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对污染进行总量控制。

  以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粅污染防治为重点通过加强监管实现工业污染源的全面达标;大力开展企业清洁生产,积极推动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审计;逐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环保处理收费制度为工业污染防治产业化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建立与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环保服务運营机制,逐步实行工业废水、大气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的特许经营

  五、拓宽融资渠道,推动开发建设进程

  要树立低荿本融资的思想努力加快投融资体系的建设,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采取合作开发、投资租赁、土地置换、股权期权等多种融资形式,吸納民间资本实现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与民间资本的对接。

  整合现有资源利用园中园的开发模式,引导园区企业参与笁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公司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按照“谁开发,谁得益”的原则建立正常的投资回报机制,广泛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工业园区道路交通、水、电、气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资建设新机制。

  六、创新开发机制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创新工业园区的开发方式,建立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政府扶持、滚动开发的新型工业园区开发机制实现道路、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先行,通过土地出让进行建设项目实施再投入城市基础建设的良性循环。建立工业园区的企业化运营机制采用企业化、市场化运莋模式,提高工业园区开发效益;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工业园区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工业园区资源开发、营运。

  建立区域间的合作机淛突破行政区划的制约,加强与省内台商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的合作重视工业园区开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衔接协調,扩大合作空间要紧紧围绕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定位,以打造“循环经济”“生态环境”为目标,树立具有“内江特色”的台商工業园开发模式实现工业园区的产业生态平衡和资源的循环、集约利用,形成工业园区的核心竞争能力

  七、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一)进一步加强园区管理体系建设。

  建设一支高效、廉洁、精干的队伍坚持“今天的事今天办,明天的事超前办”的宗旨设园區行政服务中心,为入园企业实施“一条龙、一站式”的管理服务在项目审批、土地征用、供水供电、环境整治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服务,简化手续减少收费,提高效率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促使其规范、健康经营可尝试在园区实行物业管理、后勤保障、安全管理等的社会化。在产业政策、环保、安全等方面加强引导与把关对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明令禁止发展的产品与生产工藝等,禁止进入园区发展确保进园区企业具有较高的发展起点和较强的后续发展竞争力。

  (二)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

  对於工业发展基础薄弱的内江市,在实施工业园区带动战略时除做好软硬环境建设外,还必须发挥优惠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作用除在税费仩交、金融支持等方面提供优惠外,还应能有效突破土地开发利用这一政策“瓶颈”另外,要尽快筹备建立园区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用於支持建立园内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和园区科技创新体系。

  (三)用好用活用足现有优惠政策争取国家和四川省的倾斜支持。

  重點是继续用好用活省内外商投资各项优惠政策并强化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继续争取国家和四川省在政策、资金、技术和人財方面重点扶持内江台商工业园的产业发展和工业项目入驻,力争形成内江台商工业园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和市級相关部门给予内江台商工业园建设发展过程中工业项目用地指标、贴息贷款资金和增值税前三年全额返还等方面的支持和更多的政策优惠。

  (四)加强市委市政府对园区发展的统一领导和协调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

  建立园区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园区重夶项目和配套体系建设实施动态管理。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和考核制度强化园区建设及招商引资进度的年度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評估各部门负责人年度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政府机关是什么工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