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县人民政府网博峪村有几家农家乐

甘南卓尼乡村旅游富农家
甘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图为甘南卓尼大峪沟卓玛拉措湖风光
  甘南卓尼县木耳镇博峪村是卓尼土司府邸旧址所在地,丰厚的历史遗存,成为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
  如今,博峪村的村民们借着乡村旅游发展的东风,纷纷办起了农家乐,走上了小康路。
  农家乐老板蔡加草喜滋滋地说:“博峪清静、安逸,是个旅游度假的好地方。近年来,来博峪的游客逐年增多,一年挣个七八万元没一点问题。”
  目前,博峪村已有多家农家乐,当地独具特色的优美环境吸引了不少游客,蕨菜、鹿角菜、狼肚菌也是游客喜欢的农家菜。一些外出打工的村民也开始返乡开办农家乐,不仅收入多,还能照顾家人,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6年,博峪村被当地政府列为生态文明小康村,并定位为生态宜居、魅力宜游的旅游专业村。同时,村里结合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00多万元修建体育文化广场等,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喜人的变化不仅仅发生在博峪。在临潭县冶力关镇池沟村,整洁平坦的沥青道路,花木葱茏的庭园,别有风格的农家小屋,小桥流水贯穿村庄,形成了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
  “自镇里开发旅游后,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一年能挣六七万元。”临潭县冶力关镇池沟村农家乐老板夏福荣高兴地说。
  夏福荣的妻子王桂英是自家农家乐的主厨。她参加了当地政府统一组织的技能培训,做的饭菜可口,富有农家特色,深受游客喜爱。
  农家富了,农家乐了。博峪、池沟人的日子,过得闲适而充盈,外地游客也感受到清新的自然风光、纯朴的乡风民俗,在民族特色浓厚的村寨里享受着田园之乐。
  据了解,近年来甘南州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持发展农家乐、牧家乐、林家乐及乡村客栈等971户,实有客房2717间,床位达9183张。临潭县冶力关镇池沟村、迭部县益哇乡扎尕那村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州22个农家乐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
甘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甘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图为启动仪式现场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临夏州委、州政府及积石山县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部署,全力打造积石山县大河家核桃农家田园体验区,进一步加强对积石山旅游的宣传,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发展旅游产业的积极性,积石山县举办首届...
甘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甘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9月7日,平凉市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市景评委副主任杨志军带领市景评委有关人员,对灵台县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景区开展了质量等级检查。灵台县有关领导陪同。   检查组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方式,对古灵台荆山森林...
甘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甘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喜迎十九大、前进中的兰州”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及新闻发布会近日在兰州举行。作为主城区之一的七里河区近两年来深度挖掘绿色、红色、古色、特色旅游文化资源,拟打造“六大文化旅游组团”,聚力做大文化旅游产业,开拓旅游...
9月9日,第二届魔山挑战暨玉门国际越野赛在玉门魔山地质公园旅游景区举办。来自瑞士、法国、美国、英国、意大利、
甘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甘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9月8日,金昌市第三届“薰衣草之约”大型集体婚礼下篇“中国结·花城走进新时代”主题婚礼在紫金苑景区盛装启幕。这是2017年集体婚礼的收官之作,也是金昌“薰衣草之约”集体婚礼举办至今的第11场婚礼盛典。   来自...
辽源市田家炳高中(微信号:LYJTBGZ)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式启动了。下面这10个问题,是党员在日
5月21日 下午16:00 桂超联赛 桂林天龙主场VS田东荣泰
小育导读:如果看见女孩上错车后不哭不闹,作为身边人警惕意识超强。其实,父母的精力毕竟有限,无法看着孩子一辈子
6月6日17点,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对“精准扶贫”希望工程助学计划进行了报道。
政务信息、旅游宣传、旅游咨询
感谢您的支持,请按照如下步骤取消屏蔽ABBAO的广告():事件背景/博峪事变
马匹是当时的主要运输工具1935年8月底,林彪和聂荣臻率红一军团甘肃境内的进入达拉沟之后,蒋介石似乎就发现了红军北上的意图,他一会儿坐镇成都,一会儿飞抵西安,倾其西南、西北之兵力,分南、中、北三路,“包剿”朱德、张国焘率领的从草地南下的四方同军;“封堵”毛泽东、周恩来率领的红一、三兵团和中央纵队;“追剿”徐海东、程子华的红二十五军,尤其是当他们发现红一、三军团出川北上之后,火速调集二十万大军,从南北两路同时向甘川边境地区推进,企图将我北上中央纵队和一、三军团消灭在达拉沟至腊子口以南的汉藏结合部地区。9月16日,红军路经崔谷仓。杨景华即遵照土司的命令为红军开仓放粮,给每个过路红军提供十斤小麦,在崔谷仓囤积30万斤的小麦全部开仓放完,他们又打开另外一仓,放出半仓,让过路红军全部装上了粮食,解决了红军北上粮草不足。1936年,红二、四方面军出川北上,闻讯以后,又命令朱绍良以鲁大昌的新编14师和杨积庆的地方藏军,在岷县、洮州(今临潭)和西固(今舟曲)严加防范,同时急调胡宗南部进入陕甘、调川军兵将进入甘南地区,围堵红军。8月5日,红二、四方面军进入杨积庆所辖迭部沟一带。杨积庆土司再次给红军让路济粮,支援红军通过藏区。他还主动撤除所辖迭部的防卫,秘密派人为红军带路,让红军沿着红一方面军北上路线向前进发。仅红军从达麻寺到鹦哥花园,一路上就得到了土司几百石粮食的接济。使红四方面军顺利再克腊子口,在临潭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当红军离开藏区后,杨积庆土司又命令所属和中部落收留、安置失散在藏区的红军伤病员200多人。
事件经过/博峪事变
博峪事变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卓尼等地时,杨土司为红军放粮达三四十万斤,为此红军还专门在粮仓写下“此仓内粮是杨土司庄稼粮,望各单位节约用粮”的告示。 杨土司为北上红军让道放粮引发了国民党的不满。日,驻岷县国民党军师长纠合手下团长姬从周、秘书方秉义等人,以私通红军的罪名密谋倒杨。农历七月十七日,鲁大昌派兵驻守临潭新堡。七月二十七日,鲁派窦德海、方秉义等带领便衣队40余人,在博峪与姬从周部会合,假借奉上级之命与姬共谋除掉杨积庆。随即与方秉义、安国瑞、及在博峪的大小头目,放出监犯,杀了杨英,向保安司令部进攻。当夜,杨积庆突闻枪声大作,急忙将孩子推向炕角,逃出住地,躲避在山神林水磨附近。姬得知后,领兵去山神林搜索。杨在水磨中认为自己部属寻找,便出来打招呼,姬部随即将杨用乱石击毙。此次事变中,杨积庆及长子杨琨夫妇等五人殒命,其属被软禁于力赛官邸。次日,国民军在博峪召开会议,会上宣布了杨积庆私通红军等“八大罪状”,提出铲除封建土司制度的口号,并成立卓尼临时维持委员会,推举姬从周为主席,方秉义为委员。杨积庆被杀后,长宪赵希晋和杨锡龄之长子等人闻讯后,在禅定寺发出鸡毛信,调出北山诸旗、朱扎七旗、旗藏兵报仇。北山总管杨麻周接鸡毛信后,带领精悍藏兵200余人,从麻路巴龙、草岔沟、上卓尼向卓尼开进,禅定寺僧众及附近藏兵均云集在卓尼洮河两岸。农历八月十三日黎明,杨麻周率领藏兵数百人,攻破木耳桥,再战石媳妇,克博峪村。姬从周战死,方秉义逃往岷县,维持委员会溃散。杨麻周派数十人驻守博峪,追回杨氏财产,并亲自赴力赛接回杨氏夫人杨守贞等亲属,移居禅定寺僧纲衙门。日,“博峪事变”后,杨积庆和长子同时遇难。杨积庆年仅8岁的次子杨复兴继任第二十代土司并兼任洮岷保安司令。杨积庆被鲁大昌策划的兵变杀害后,第二十任继任土司杨复兴为人处事谨慎小心,从小聪明好学。在母亲的精心安排下于禅定寺设私塾,潜心修习国文、藏文。1947年,18岁的杨复兴,自筹路费代表卓尼48旗藏民,去南京晋见蒋介石。向蒋介石提出要到陆军大学学习深造的要求。翌年春,杨复兴入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并被授予少将军衔。1949年9月,在彭德怀、王震等人的感召下,杨复兴率部起义。1950年,杨复兴宣布废除卓尼土司制度,从此结束了卓尼300多年的土司制度历史,成为卓尼历史上的最后一任土司。至此,始于1418年卓尼土司制度,在先后历经了明、清和民国三朝,共20代,532年之后,终于宣告结束。
后世纪念/博峪事变
1950年2月,阿拉善蒙古亲王达理扎雅之女达芝芬,在阿拉善成婚。婚后,他们乘坐汽车返回甘肃途中,在西安,中央军委副主席、解放军副总司令员、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彭德怀元帅的热情接见。席间,彭总谈起当年红军北上途经甘南时,曾得到过杨积庆的大力支持,并对杨积庆土司的牺牲,表示沉痛哀悼。同时还希望继承先父遗志,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多做贡献。同年10月,周恩来总理,亲自致信杨积庆先生次子杨复兴先生,对当年杨土司让道济粮表示感谢。1994年,甘肃省人民政府追认杨积庆为革命烈士,将军亲笔为题写碑铭。
事件结局/博峪事变
事变发生后,、等人受省府委托处理卓尼事变。薛达仗义执言,秉公办理。后来,杨复兴继任卓尼第20代土司并兼任洮岷路保安司令。为了不使兵权旁落,薛达兼任了保安副司令一职。新中国成立后,杨复兴先后担任卓尼县县长,卓尼藏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主任,历任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副州长,甘南军分区副司令员、西北军政委员会民族委员会委员等要职。而两度固守腊子口,企图阻挡红军北上,并阴谋杀害杨积庆土司的国民党新编第十四师师长鲁大昌,在升任国民党新编第二军军长,时隔不久,又被调任第八战区东路总指挥,从此失去实际军权。在兰州出没于高级军政官员中,作囤积居奇的生意。1949年兰州解放时鲁大昌畏罪潜逃居岷县,不久,被人民解放军某部捕获。日在兰州病逝。
积极作用/博峪事变
卓尼县城东的博峪卓尼土司,是甘肃藏区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管辖范围大的土司家族。盛时,辖地自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地带的甘肃南部,以岷县山麓为基础,东至岷州归安里交界百里有余,南至西固四川松潘交界400余里,西至洮州六峭库近在200里,北至洮州交界150余里。下辖50多旗,600余族,20余万户。到杨积庆继任第19代卓尼土司时,其势力虽然在上一代土司杨作霖时期受到过较大挫伤,但依然有辖地近四万平方公里,下有48旗的、属民520族、约11600户。在藏区武装方面,设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七员,共统兵二万余骑,把守边口五座,隘口二十五处。?卓尼的土司制度始于明朝。据史料记载,早在金末元初时,元忽必烈邀请西藏萨加法王八思巴去内地讲经传法,途经卓尼时,见此地风景优美,苍松翠柏,遂将原喇嘛老桑八代之密宗红教寺移建于卓尼,即今禅定寺。约在元末明初,藏王赤热巴巾派来安多地区征税大臣噶·益西达尔吉的长子些地,为了寻找宜农宜牧的地方,率部历经艰险,来到卓尼,立根创业,成为当地藏人的首领和禅定寺的施主。公元1418年(永乐十六年),些地以功被授予正千户及世袭指挥佥事兼武德将军,为第一世土司。这时的些地似衔接汉藏两种文化板块的一颗铆钉,已集族权、神权、政权为一身的世袭土司和寺主。正德元年(l5O5),第五代土司旺秀承袭父职,这时,卓尼上司的努力范围已有很大拓宽,在统领境内所有藏民的基础上,还收容了明洪武初列洮洲地区充军、屯地的一些民兵。旺秀有个弟弟从小出家为僧,后来做了卓尼寺的堪布,在他的管理下寺院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起色,从此形成卓尼寺塔布一职均由杨氏一门世袭的惯例,即“兄为土司,弟为僧纲”。正德三年(1508),旺秀进京朝见明武宗,赐姓杨,更名为烘。自此,历代土司沿用汉姓,有了汉名,从此达到了光宗耀祖,保证其统治地位的百的,也因此而在文化方面与汉文化渐渐贴近,有了朝廷赐予的这张王牌,就可以威镇属民,牵制各地方势力间互相吞并的危险,且将下属地域武装入边疆兵奋之列,在君从臣属的前提下,形成了在政治、经济、宗教、军事上具有相对自治权力的政教合一的统治集团。清康熙四十九年,皇帝不仅颁赐“禅定寺”匾额,还正式设立僧纲衙门为寺院政教的最高权力机构,规定卓尼杨土司逢弟兄二人时,一人继任土司职务,另一人为禅定寺僧纲;土司单传时,则可身兼二职,总领政教大权于一身。卓尼上司不仅是辖区的最高统治者,而且是最高的宗教领袖,政治和宗教地位都是由土司家族世袭继承,“政教合一制”是土司政权的核心部分。卓尼土司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权制度和“寓兵于民”的兵役制度,这一具有显明特点的土司制度作为封建国家的政权机构和地方少数民族政权,它为其统治区提供了具有共同的语言、地理环境和共同经济生活的社会物质条件,在政治上维护了中央政权的统一;在经济上稳定了社会生产并发展了民族经济;在民族关系上,能较好地处理藏族同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的关系;在文化上,弘扬了藏族的传统文化,又重视学习吸收汉族文化,促进了其辖区社会的进步,对加强其统治区的凝聚力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0次
参与编辑人数:2位
最近更新时间: 18:19:56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卓尼县藏族中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