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的3个特征投资谋生靠谱吗

还有一类教师他们主要是心理素质不够稳定,心胸狭窄,气度小,一点小小的刺激就感到精神紧张,易怒易燥,甚至充满忧郁,喜欢在学生前面摆架子,充当长者,一旦有学生看不过眼,对他不尊敬时,他就变得不可理喻,认为学生不讲礼貌,不值得教,特别是当有学生故意“冒犯”他时,他会大发雷霆,甚至失去理智,对学生斤斤计较,没有长者风范。当面对一些比较调皮的学生时,这类教师就很容易出现一些过激行为,引起师生之间的冲突,导致教学不愉快,身心受伤害,久而久之,职业倦怠就明显表现出来。 

预防和解决教师职业倦怠也需要教师、学校、社会三者的共同努力和积极配合。1)教师个人的努力,首先应清醒认识到职业倦怠的客观存在性,要认识到不管从事的是什么职业,不管月薪多少,在一个单位工作时间久了,都会产生职业倦怠,同时也要省思倦怠的来源,主动寻求解决的办法,树立远大的理想,积极的人生观和向上的工作态度,把当教师看作是自己的事业,而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现实,用爱去工作,把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为己任。其次是积极行动,主动出击,努力提高自己的耐压能力,加强身体锻炼,改变行为认知,变压力为动力,把压力看作是人生的一个个挑战。再次是不断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以胜任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并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反思,遇到困难时要及时调整自己,改变策略。第四是当出现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和受到不平的待遇时,要合理宣泄,减轻思想包袱,张弛有序。第五是与人为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幽默、豁达、开朗、乐观,不斤斤计较,不猜疑他人。最后是要在工作过程中不断转变自己的角色,如由知识的垄断者到学习的促进者的转变,学习上的管教者到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和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的转变等等。2)学校的人文关怀,首先学校要完善管理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发挥教师对学校决策的参与权,为教师的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学校各级管理人员要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组织氛围和社会支持系统。其次校长要发扬民主,关心教师及其家属,同教师建立良好、融洽的人际关系。再次是学校要建立教师定期进修制度,提供更多的在职培训,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历的提高和业务进修,定期选送一些专业教师外出培训,组织教师到外校听课、交流和学习。最后是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为教师的工作、生活和休闲提供便利。3)社会的重视支持,首先是切实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各级政府部门只有真正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特别是经济地位,才能使公众真正关注教师的工作,认可他们的劳动,尊重他们的地位,更能促进教师对自我价值的认可,还可吸纳一些优秀的人才到教育行业中来,提高整个教育行业的整体水平。其次是在改革过程中作为教育政策和法规的制订者,应充分了解教师在新时期里所面临的压力源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制定相关法规和实施相关改革时,以人为本,不搞“一刀切”,在保证教育改革健康有序进行的同时,也要考虑不同年龄阶段教师的适应性,切实维护教师的权益,使教师真正感受到这一群体为社会所尊重。再次是教师培训部门应探索高质量的培训策略,包括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不仅要培训教师的智力因素,而且要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训,更要唤起他们对教育的责任感和兴趣,学会如何恰当处理与上级、同事、家长、学生的关系的技巧,特别是对未来教师,应让他们懂得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并对将来可能出现的压力做好心理准备。最后是各级主管教育的政府机关要切实落实中央的政策方针,不要盲目在所辖管的各类学校中开展不利教师身心健康的评比,不要片面追求升学率,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为教师和学生减负减压;整个社会也要对教师有一个合理的期待,不要把教育的全部重担都压在教师身上;社区要积极改善环境,加强监督,严禁中小学生进入娱乐场所、游戏厅和网吧等,为学校的教育提供一个舒适的人文氛围;家长也要关心自己的小孩,做好他们的家庭教育工作。 

今年是我毕业第五年,也是走上教师岗位第五年。

虽然这五年,教师之路走得“顺风顺水”,拿到了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高考突出贡献奖,市级以下的都有。从教五年,有幸2年留在高三,也算是成长为一名稍有经验的教师了。我所带的班级,成绩也能稍稍在同类班级领先。同时,也在2017年年末拿到了在职教育硕士的学位。

应该说,我的教师之路,还是收获很大,值得很多人的赞赏和肯定。

但是,第五年,就在今年,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疲倦——职业倦怠,我又重新思考了教师的意义,也就是出路。甚至,想到了辞职。

或许我的想法还不成熟,今年,我也在尝试着做出改变。

其实,除了职业政治教师之外,我还爱好文学写作,大学时出版了两本文学作品集。我从2015年开始做自媒体,高考加油站,也算是小有成就,一个月现在自媒体有2000以上的收入。

所以,我今年感受到,摆在我面前的路,有这么几条:

1.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专业上深入,向梁侠老师等学界泰斗人物靠近。

2.班主任管理研究。专业钻研班级管理。

3.潜心写作。走自己的兴趣,重拾文学之路,至少陶冶情操,精神满足。

4.继续做自媒体。在新的领域,发挥职业余热,收入倍增。

除了以上4条路,其实还有一条,我没有参考,但是其他人可以参考的:做领导。虽然我额名字“从政”,但我对“做官”毫无兴趣。人贵有自知之明,这条路的念想,我早断了。

其实,以上5条路,基本涵盖了作为教师的全部未来选择。我具体分析一下。

第一条:教学专业化之路

选择的条件:哪些人适合?

(1)对教学研究感兴趣,特别是对所教学科知识感兴趣。(最重要)

(2)学校重视教学、重视教师成长。

(3)暂时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能有时间和精力潜心做研究)。

(4)语数外老师在这条路上有优势。

(5)排斥以上其他4条路。

具体怎么走:潜心阅读教育名著、学科著作、坚持写作教育教学反思、拜名师为师、在教学上积极进取三五年内争取拿到骨干教师、省教学能手。

第二条:班主任管理研究之路

选择的条件:哪些人适合?

(1)比较喜欢做班主任。

(2)责任心强、喜欢与学生交往。

(3)懂得最基本的人际交往策略、与学生相处的策略。

(4)学校重视、支持班级管理。

(5)小科目教师,教学压力不大的可重点参考。

具体怎么走:潜心阅读教育名著、班主任研究著作、坚持写作班级管理反思、拜名班主任为师、在班级管理上积极进取,三五年内争取拿到省市优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有自己独到的活动,能塑造个人班主任品牌。

你愿意一辈子做老师吗?

选择的条件:哪些人适合?

自己有明确的兴趣爱好、追求,并能为自己创造物质、精神价值的。

具体怎么走:不同兴趣,路不同。

选择的条件:哪些人适合?

(1)身边有熟悉的朋友,做某个领域,做得比较成功,值得模仿的。

(2)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精神或物质利益的。

(3)最好是兼职,不影响做教师取得基本工资的。真正做成功后,可以考虑辞职。

具体怎么走:跨到哪一界,路不同。

选择的条件:哪些人适合?

(1)有做领导潜质。(人脉好、善于沟通、能喝酒、有关系等)

(2)在12条路上小有成就,大有成就更好。

具体怎么走:先尽可能走好12条路,后面的你懂得。我更建议,多读读管理学的书,丰富哈内涵,积累些做事的方法和策略。

除此之外,当前的高中教师,很多选择了在校外开辅导班、补课,一方面,国家明令禁止,另一方面,我不认同在于,这些路只是赚个小钱,如果有此爱好,老罗推荐你走“网络课程”。互联网这么发达,在线教育多如牛毛,只要认准一家,做好了,至少能发点财,也是不错的选择。这种方式,我归结为跨界之路。

关于以上五条路,我有4点看法:

第一,条条大路通罗马。无论选择哪一条,走通了,走到底,都可说是成功。

第二,都围绕教育。都是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比如我写作,一部分也是在写教育教学随笔,我做自媒体,也是在做教育类相关的。

所以,从根本上讲,教育教学能力,是我们拥有未来的深厚底蕴,每个人,特别是年轻教师,还是不要一味“仰望星空”,务必“脚踏实地”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

第三,物质和精神,是我们全部的需求。要不物质收获,能赚到钱,要么精神满足,能养心。我的建议是,家庭不好的,35岁以前、甚至40岁以前,多想着赚钱。后期,好好养老。

第四,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每个人的条件不同,比如,选择就应该不同,总之,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最好的。

不知道除了做老师,我还会什么

最后,说说我今年的选择吧!

我是个出身农村,勉强在第五年在这个地级市买了房的屌丝,所以我根据自己的情况,我制定了“三年计划”,选择重点如下:

1.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立身之本,但不求名师,职业需要)

2.学校不会放过,我也必须当班主任,那就做到差不多吧。

前两条,都算不上专业之路,仅仅是谋生需要。

3.正在策划做一个教育类自媒体,力争在三年内,实现月收入5万。然后再考虑下一步怎么办吧!

朋友们,祝福我吧,给我点能量!如果有一天,我能实现物质和精神的丰裕,或许,我会辞职!

无论是否成功,至少,我纠结过、思考过、尝试过,无怨无悔。

(本篇文章来源于网络搜集,无法核实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师职业倦怠的3个特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