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滤波频率是在A端充电时另一端B端放电,那么两端的充放电是否成正比?

电容高频响应试验测试
单片机&嵌入式
单片机应用
嵌入式操作系统
学习工具&教程
学习和开发单片机的必备工具
(有问必答)
(带你轻松入门)
电子元件&电路模块
当前位置: >>
>> 浏览文章
电容高频响应试验测试
目的:测试电容,接入不同的频率方波,都会变成什么样子。
设备:电阻,面包板,STM32F103VE 试验板 , 示波器。
方法:将103,104,1u,10u电容,分别以不同形式接入频率为1K,10K,1M,10M,的方波,观察其波形和区别。
电路图:各种接发详见下文。
编译环境:iar
程序方面:和测试一相同.
首先是用了一个22P的电容测试,在1HZ的频率下,结果为0V,波形也是一条直线。
这是100hz的情况,貌似有一些细微的变化
这是放大以后的波形,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毛刺,是不是电容漏电的原因?
这是把频率加到1KHZ时的样子,基本上就变成有规律的波纹了。
这是把频率加到100khz时的样子,第一副图是把时基调到500ms,而第二副则把时基调到5us,其他的也有这个状况,有的时候,时基不同,高的时基下也可以显示出一种波形,低时基下也可以显示出一种波形,很奇妙。
1Mhz下的波形
&10Mhz下的波形
10Mhz 50P的波形,好像比22P的更纠结一些。
这是1hz下103电容的波形,上面的是测试波形,下面的是正常波形,可以看出,跳变沿和下跳变沿的时候,会发生一个电压的变化,而且是以地为基准的。
这是100hz时103的变化,也是以0V为基准变化的,是不是从这点来说,方波,也属于交流。
1k时候的波形,基本上相近了
100k时候的波形,已经一样了,则应该就可以说明电容的通交隔直的特性了吧。
这是10MHZ时的波形,一模一样地。
这是104电容,1hz频率时的波形,试分析一下,开始的时候,电容的a端,也就是与管角相连的那端为0电平,b端,也就是测量端,也为低电平,然后突然,a端有一个高电平,由于电容内部没有存储电荷,所以b端和a端为等电位,b端也被拉高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容开始充电,电位开始下降,直到电容充满电,电位变成0,但有个问题,1、按理说,示波器的测试端应该属于断路,那么这样的话,他不形成回路,既然没有回路的话,那么电荷是从哪里来的呢?如果这个问题可以解释清楚的话,那么按照这个逻辑往下推的话,当下降沿来临时,a端电位变成了低电平,电荷随着a端就释放掉了,所以电压变成了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荷慢慢的释放掉了,a端和b端又变成了等电位,所以就成了下降沿对应的波形了。那么这里还是有个问题,当a端为0V的时候,那么b端为啥就变成正的了呢?那么就还回到了第一个问题,b端断路的状态,如果能解释清楚这个问题,那么第二个问题,就好办了。查资料中。。。
100HZ 下,104的样子,这个和上面的应该是一个道理,区别是,由于频率变了,周期就变了,所以,还没等电容存慢电荷,就进入跳变沿了,这时电容又开始根据上升或下降沿,放电或充电了,但有个问题,可以从数据中看出电压似乎便小了,最大电压只有1.76V了,也就是说压差缩小了,可以看1hz的,压差应该有6v 左右,而这个,就变成了4V左右了,具体啥原因,我也解释不清。
&但从这个波形可以看出,频率越高,电容越大,还原波形就越好,
这是1khz频率的104电容
&这时10Mhz的104电容,基本上可以说还原了原来的波形。
这个是1hz频率的105电容,至于为啥是斜的,我觉得应该是圆的,就像1hz的104电容一样,不是圆的也应该是尖尖的,可能是因为电容太大的缘故。
100u电解电容在1hz的情况下的波形
100u电容在100hz下的波形
100u在10M下的波形,可以看到幅度一样,y轴的位置不一样。
搜了一下baidu,
看到了这个回答
问:将电容器一端接电源,另一端断开,会充电吗??
交流电就会充放电(这个很显然):交流电断路的时候,如果电路阻抗平衡,电路中电场形成驻波,驻波的能流密度是0,就没了电流。 但是阻抗不平衡,如楼主的问题中的情况, 就会有能流,电容或电感中的能量会以电磁波的形式耗散。 其实天线就是一端断路的交流电路,并需要阻抗匹配让能量以最大的效率以电磁波发射。其实有好多交流电路,零线悬空还是能正常工作的。(高压最好不要)直流电的话绝对稳压就不会(但是极板还是有电荷的), 但是一般的直流电一定有纹波,电容还是会以微弱的电流充放电。。
这个回答应该就是问题
下面是另一种电路&&这种也是我最想了解的,因为这种电路经常用在电源滤波,和信号滤波的电路中。对于这种电路,我是这么分析的,首先,信号为低电平,这时,电容的正极与负极是等电位的,这时候,没有电流也没有电压,然后信号由低变为高,电容两端存在压差,所以电容开始充电,这个时候,电压是逐渐从第到高,然后等到信号由高变到低的时候,由于电容正端带正电,电容开始放电,虽然这个时候,信号变成低电平了,但测试点不会马上变成低电平,因为电容里还有电压,随着电容的放电,电压逐渐下降,电压波形会从高电平渐渐的走向低电平,不会像方波一样,一下子变成低电平。这时,如果信号在电容未放完电的情况下,又从低电平变到高电平时,这时,电容又会被重新充电,如果电容足够大的情况下,这种类似波纹的电压,就会在测试端被忽略,就像备用电池一样,电源没电了,电池可以继续用,如果电源在电池为用完的时候恢复电力,这样就可以让电脑持续工作,而不受到影响。这就是滤波。如果用于滤波的话,根据不同的频率挑选不同的电容,频率越高,电容越小,滤波效果越好。频率低的,可以选用大一点的电容。一般的情况是103 104 474电容,如果是电源用103,如果是按键,我用的一般是474,这个挺管事的。效果挺好。如果1个不够,可以用多个并联使用。&&1M频率时103的波形 可以看到,波形变的平缓了,但由于上升和下降沿时,电容不能马上的反应,所以会有一段时间,这就是那些刺刺&&这是1M时22u的电解电容的反应,但有个问题,不是预想中的那样,我预想中的波形应该是一条直线&&&结果证明,这个图除了电容能起作用,电阻起不到啥作用。&结论,这么多个实验,对电容感触很深。但主要地有两点1、电容在交变电压下,另一端即使是浮空,也可以检测出电压来2、电容对方波的滤波不是想象中的一条直线。呵呵,现在仔细想想也对,跟本部可能是一条直线。其他的,虽然有感觉,但不知道如何总结,所以就不写了,用图片总结吧,呵呵。
【】【】【】【】
上一篇:下一篇:
CopyRight @
单片机教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
一次测电路电容放电试验方法浅析
导读:摘要:本文从标准的内容出发,分析了一次测电路电容放电的原理,阐述了电容放电试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关键词:一次测电路;电容放电;实验方法1 一次电路电容器的放电  标准GB 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摘要:本文从标准的内容出发,分析了一次测电路电容放电的原理,阐述了电容放电试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一次测电路;电容放电;实验方法
1 一次电路电容器的放电
  标准GB 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第2.1.1.7条规定:设备在设计上应保证在交流电网电源外部断接处,尽量减小因接在设备内的电容器贮存有电荷而产生电击危险。
在标准GB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 安全要求》9.1.6条规定:
对预定采用电源插头与电网电源连接的设备,其设计应保证在插头从电源插座拔出后,当接触插头的插脚或插销时,不得因电容器贮存的电荷而产生电击危险。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虽然标准不一样,但是不同的标准对同一种潜在的危险均做出了规定:拔出插头后,在插头插脚之间的残余电压不得对人产生电击的危险。
2 电容放电产生的原因
开关电源的设计在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同时,在兼顾电磁兼容的设计中,为了抑制来自电网的干扰和解决EMI问题,在设备的电源输入端通常都会接有滤波线路,而最常见的就是接入滤波电容。因为电容是一种储能元件,通过电容的充放电作用可使输出电压变得平滑,通交流阻直流,从而实现滤波的目的。滤波电容一般分为X电容和Y电容,其中X电容接在输入线L和N两端用来消除差模干扰,Y电容接在输入线和地线G之间用来消除共模干扰,如图1所示。
图1 电容滤波电路图
由于电容滤波电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故应用较广。电容滤波的效果跟电容的放电时间常数有直接关系,放电时间常数越大,滤波效果越好,故一般电容的取值都较大。而电容接在设备的电源输入端,当设备被供电时就会对这些电容进行充电,也就是说,在一定时间内这些电容是带电的;当设备断电后,贮存的能量不会马上消失,人可能用手接触到电源的输入端,如果此时滤波电容储存的电量足够大,电容贮存的能量通过插头进行放电,人就有可能产生触电危险。
3 标准要求及分析
GB 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标准中规定:
如果器具上电容的标称电容量超过0.1μF,则该电容器的放电时间常数不超过对于可插式A类设备1s。
有关放电常数是等效电容量(μF)与等效放电电阻(MΩ)的乘积。
&&&&&&&&R& C&&&&&&&&&&&&&&& (1)
  其中:一次电路电容器的放电时间常数,s。
  R:一次电路跨接于L、N或PE任意两极之间的等效电阻,MΩ。
  C: 一次电路跨接于L、N或PE任意两极之间的等效电容,μF。
虽然公式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我们知道,由于电子线路的设计比较复杂,而同时PCB板的铜箔走线本身也存在有分布电阻和分布电容,所以如果需要把等效电阻与等效电容计算出来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我们一般不会采用公式一方法去进行试验。
图2 电容放电的曲线图
图2是一张电容放电的曲线图,我们可以知道放电的方程式为:所以
&&&&&&&&&&&&&&&&&&&&&&&&&&&&&&&&&&&&&&&&&&&&&&&&& (2)
  其中,: 一次电路电容器的放电时间常数,s。
  t :放电的时间,s。
  U0:一次电路电容器放电的初始电压值,V。
  U: 一次电路电容器放电时刻t的电压值,V。
由公式二可以看出,只需要测量出U0、U和t的值,就可以根据测量值计算出放电时间常数的值,就可以判定测量的结果是否合格。
  时间常数的概念是电容上的电压衰减为初始值的36.8%(≈37%)时所需的时间。所以,GB 的注解中也提到:在经过一段等于一个时间常数的时间,电压将衰减到初始值的37%。
同时,GB 中规定,拔出插头2s后,插头上的插脚或插销不应变成危险带电。
从以上可以看出,虽然两个标准的具体规定不一样,但要求及原理均基本相似,即:经过一段时间后,一次电路两端插脚或插销的电压降到标准规定的水平。
4 测试方法
目前实验室一般都采用数字存储示波器进行电容放电的测量,在被测器具断电时刻开始记录L极与N极之间、L极与G(如果有)之间和N极与G(如果有)之间的电容放电并存储记忆,然后在示波器上读取电压值加以判定,按照GB 1标准,如果1s后的电压降至初始电压的37%以下;或者按照GB 标准,2s后的电压不超过交流35V(峰值)或直流60V,则可以判定本测试样品的此项检测是合格的。测量电路有两种,如图3与图4所示。
图3 测量电路a
图4 测量电路b
两种电路得到的输出波形,如图5与图6所示。
图5 测量电路a对应波形
图6 测量电路b对应波形
图5是从220V的交流电开始衰减的波形,接通电源时波形与断电后波形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单纯从波形上确定断电的开始时间,较为困难,我们可以把最后一个311V波峰作为断电开始的标志,这样时间上的误差不超过0.02s;相比之下,图6是在无信号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一个电压峰值,然后逐渐衰减下来的波形,看来似乎可以把开关切换的瞬间的脉冲峰值作为断电的时刻,但是,由于人为工地操作,开关从电网断开到接通示波器之间的时间间隔远大于0.02s,在这段时间里,电容已经开始了放电过程,也就是波形的第一个波峰实际是断电一段时间后电容两端的电压。所以测量电路a应是比较好的方法。如果转换开关使用了继电器或者其它类似装置,使得转换时间可以缩少至0.02s以内,则测量线路b也是可以使用的。
5 测试注意事项
从测量的方法来看,测试并不复杂,但是测试中示波器的选择、测试细节的把握,均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甚至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判定。试验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1)断电时刻的U0值
由于测试实际上是对器具电路的零输入响应的测量,测试结果是与断电时刻的电路状态,如电容两端电压、或电感中的电流等直接相关。当断电时刻电网电压正好处于波峰时,电容两端的电压高,在电路不变的情况下,放电时间也较长;反之,假如断电时刻正好处于电网电压的过零点,则电容不存在放电过程。此外,由于被测试设备的等效负载类型很多,有纯阻型,电容、电阻电感串并混合型等,所以无法准确控制断电时刻的电网瞬间电压,几乎每次断电,我们都可能得到不同的输出波形。
由于输出波形的不确定性,GB 中提出:为了找到最不利的情况,试验可重复10次。一般情况下,比较理想的情况是电容从波峰开始放电,这样可以真实地反映放电的时间长短。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捕捉到从波峰点开始放电的波形,即使是通过10次试验,也不一定能找到最不利的情况。同时GB 494-2011标准中没有提出测试10次的要求,认为原因是GB 标准中规定:被测点的电压降到初始电压的37%时所需的时间应小于1s(或10s)。而放电的方程式是恒定的,所以无论初始值是多少,到37%的初始值的时间也是恒定的。但我们在测量中一般为了取得较理想的波形图,认为还是尽可能使初始值为波峰值。
为了使电容可以从波峰开始放电,可以使用“可设定断电相位角”的电源产品给被测设备供电,将交流电断电相位角设定为90°或者270°,这样放电的U0肯定从波峰开始的。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与实际相一致。缺点就是这种“可设定断电相位角”的交流电源比较昂贵,一般试验室是没有配备。
2)电压的容差
在进行电容放电测试时,应选用最严酷的测试状态,所以也需要考虑标准内规定的电压容差的问题,如按GB 进行测试,额定输入电压为220V~时,在进行电容放电测试,就需要按标准规定的220×10%=242V~进行测试判定。
3)放电负载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放电试验需要在最严酷的状态下测试,例如器具在运行的情况下断电测量,此时电容的放电负载可能包括:压敏元件、变压器、负载元件等,这些元件同时并联在电容两端,放电负载基本由其中阻抗最小的元件决定,使得测试结果大大小于实际可能出现的结果。所以,有时候被测器具在待机状态下或者空载状态下进行放电的测试,测量结果会比带载工作条件下更加严酷。
此外,仪器的选择也很重要,例如示波器探头的使用,应尽量选择输入阻抗大的仪器,GB中规定:当测量电压衰减时,使用输入阻抗由一个100MΩ±5MΩ电阻和一个输入电容量为20pF±5pF的电容并联组成的仪器得到结果。因为有时只有压敏元件并联在电容两端时,放电负载是兆欧级的,如果只选用输入阻抗几千欧的仪器,则电容主要放电对象为仪器,测试不能得到对器具的客观评价。
[1] GB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S].
[2] GB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 安全要求[S].
安规与电磁兼容网 版权所有您当前的位置:&>&&>&&>&
PCB设计之电容篇
1.电容的结构和特性
给导体加电位,导体就带上电荷。但对于相同的电位,导体容纳电荷的数量却因它本身结构的不同而不同。导体能够容纳电荷的能力称为电容。 通常,某导体容纳的电荷Q(库仑)与它的电位V(伏特,相对于大地)成正比,即有, 所以,C就是该导体的电容量。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 。
图1 和符号
如图1(a)所示,在两块平行的金属板之间插入绝缘介质,且引出电极就成为了电容器。它的电路符号见图1(b)所示,分别为有极性电容和无极性电容。
若给电容器充电,电容器的两极板上就会积累电荷。如图2(a)所示为给电容量为C的电容器以恒定电流强度I充电示意图。假设电容器初始不带电荷,即它两端的初始电压等于零。我们回忆电流的定义:电荷在导体内流动形成了电流,单位时间内流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称为电流强度,即有,则,又因在电容器中有,故,所以。
即电容量为C的电容器在恒定电流强度I的作用下,两端电压V随时间t线性上升,上升曲线如图2(b)所示。
图2 给电容器恒流充电
电容器两端的电压越高则所容纳的电荷就越多,即储能就越大。但电容器两极板间绝缘介质的耐电强度是有限的,若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太高,就可能将绝缘介质击穿,从而使电容器短路。因此在应用中要兼顾电容器的耐压。
结论:电容器在电路中有容纳电荷的作用,也即存储能量的作用。电容器存储能量是需要时间的,因此电容器两端电压不能突变。且电容量越大,可存储的能量就越多。电容器最重的两个参数是它的电容量和耐压。
2.RC充放电回路
图3(a)所示电路是以一个RC充放电回路示意图。假设电容器两端的初始电压为零,开关K与1端接通的瞬间,电源通过电阻R对电容器充电,此时电容器的充电电流为最大E/R,若持续以这个电流充电,则VC的上升曲线是一条线性的直线,如图3(b)中的虚线所示。
图3 RC充放电回路
但是因在整个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为,故随着VC的上升,充电电流强度IC逐渐减小,则VC上升的幅度也逐渐变小,直到上升至电源电压E,同时充电电流为0。这样使实际的VC上升曲线如图3(b)所示。VC是按指数规律上升的,它随时间t变化的表达式为:
其中,为时间常数。
可以看出串联电阻R越大,充电电流就越小,则充电时间就越长;电容量C越大,所需要的电荷就越多(即储能越多),充电时间也就越长。
当电容充满电后,VC等于E。此时开关K与2端接通,则电容器通过R放电,放电电流为,VC逐渐降低。在接通2端的瞬间,放电电流为最大,但随着VC的降低,放电电流也逐渐降低,直至VC为0V,放电电流也为0。这样以来,电容放电时VC的下降曲线如图1.7(c)所示。VC也是按指数规律下降的,它随时间t变化的表达式为:
3.电容的容抗
在电路中电容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通交流、隔直流。若一个直流电压加在电容的一端,则电容稳定后(即充放电过程完成后),在电容的另一端不能感受到这个电压,即直流被隔开,这一点我们从RC充放电回路也可以看出来;若输入Vi是一个交流信号,则Vo会输出同频率的交流信号,且输入交流信号频率越高,输出Vo的幅度就越大,即交流信号通过了这个电容。
其实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交流信号的幅度和方向都是随时间变化的,而电容对电压的反应是有隋性的,即它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当电容器一个极板的电位随输入信号变化较快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变化较慢,则引起它的另一个极板的电位也跟着以同样的方式变化。这样以来,虽然有一些损失(电容两端电压毕竟变化了一点),但也相当于交流信号通过了这个电容器。而且,输入信号变化的越快(即频率越高),电容器容量越大(即它两端的电压变化越慢),就越容易通过。
在电路中,电容器C对信号的容抗为:
式中f为信号的频率,单位为赫兹,容抗XC的单位为欧姆。
4.电容的滤波作用
利用电容的特性我们可以制作滤波器。如图4(a)所示的电路就是一个高通滤波器,即输入信号频率越高则越容易通过,频率越低越不容易通过,不允许直流通过,这样就可滤除信号中的低频率成份。相反图4(b)所示的电路则是一个低通滤波器,它可以滤除信号中的高频成份。
(a)高通滤波器 (b)低通滤波器
图4 滤波器电路
5.常用电容器的分类
电容的选取要慎重,一般可选择较知名的电容品牌,如TDK电容、国巨电容等,作为质量的保证。
(1)铝电解电容
铝电解电容为有极性电容,在电路中它的&+&极必须要接电位较高的一端。它的实物照片如图5(a)所示。
优点:容量大,能耐受大的脉动电流。
缺点:容量误差大,泄漏电流大;普通电解电容器不适于在高频和低温下应用,不宜使用在25kHz以上频率。
图5 电容实物
用途:低频旁路、信号耦合、电源滤波。
(2)钽电解电容
钽电解电容也为有极性电容。实物照片如图5(b)所示。
优点:温度特性、频率特性和可靠性均优于普通电解电容器,特别是漏电流极小,寿命长,容量误差小,而且体积小,单位体积下能得到最大的电容电压乘积。
缺点:对脉动电流的耐受能力差,若损坏易呈短路状态,价格较高。
用途:在许多场合可替代铝电解电容,用于超小型高可靠性设备中。
(3)单片陶瓷电容
是目前用量较大的电容。实物照片如图5(c)所示。
优点:温度和频率稳定性都很好,损耗低,寿命长。
缺点:不能做成大容量电容。
用途:高频滤波、振荡和耦合等。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题号:4290789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引用次数:117更新时间:16/08/01来源:关于电容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充电过程中电流恒定B.在放电过程中电容减小C.能储存电荷,但不能储存电能D.两个彼此绝缘又靠近的导体可视为电容器 提示: 下载试题将会占用您每日试题的下载次数,建议加入到试题篮统一下载(普通个人用户: 3次/天) 【知识点】 相关试题推荐 将可变电容器动片旋出一些(&&&)A.电容器的电容增大.B.电容器的电容减小.C.电容器的电容不变.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接地,静电计所带电荷量很少,可被忽略.一带负电油滴被固定于电容器中的P点.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下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则(&&)A.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将变小B.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C.带电油滴的电势能将减少D.若先将上极板与电源正极的导线断开,再将下极板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则带电油滴所受电场力不变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和灵敏电流计连接,电容器下极板接地。一带电油滴位于电容器中的P点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则(&&& )A.带电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B.P点的电势将降低C.带电油滴在P点的电势能将减小D.此过程中灵敏电流计中的电流方向是由b流向a 评分: 0 评论: 暂时无评论暂时无评论 同卷好题 日,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舱内授课,演示了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运动过程中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A.速度B.动能C.加速度D.合外力 热门知识点& 电容器知识点 & “某同学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Q/U测量某一...”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某同学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Q/U测量某一电容器的电容。他利用电流传感器测量电容器上充电的电荷量,实验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容电动势E=15V,内阻r=2.0,R=200,。开始时电容器C不带电。电流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其作用可以观察和描绘,电容器充电时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是该同学完成两次得到的图线1,图线2,其中一次是在电容器中插入电解质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A.电容器充电完成时,两端的电压<15V。B.通过图线1估算电容器在全部放电过程中的电量是3.2×10-3C.C.图线2描绘的是充入电解质电容器的充电过程。D.图线1代表的电容器电容C=4×10-2F。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多选题&|&来源:2012-湖北省遵义四中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某同学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Q/U测量某一电容器的电容。他利用电流传感器测量电容器上充电的电荷量,实验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容电动势E=15V,内阻r=2.0,R=200,。开始时电容器C不带电。电流传感器与计算机...”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电容器充电完成时端电压和电源电压相同,所以等于15伏;A错;通过图线可以看出面积表示充电电量,图线1共有40个小格,每个小格代表0.2mA×0.4s=0.08×10-3C,总电量为Q=40×0.08×10-3C=3.2×10-3C.B对;充入电介质之后,根据公式,ε增大,C增大,,电压不变,所以电量也增大,图线的面积当然增大,所以C对。根据,D错。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某同学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Q/U测量某一电容器的电容。他利用电流传感器测量电容器上充电的电荷量,实验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容电动势E=15V,内阻r=2.0,R=200,。开始时电容器C不带电。电流传感...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某同学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Q/U测量某一电容器的电容。他利用电流传感器测量电容器上充电的电荷量,实验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容电动势E=15V,内阻r=2.0,R=200,。开始时电容器C不带电。电流传感器与计算机...”主要考察你对“电容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与“某同学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Q/U测量某一电容器的电容。他利用电流传感器测量电容器上充电的电荷量,实验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容电动势E=15V,内阻r=2.0,R=200,。开始时电容器C不带电。电流传感器与计算机...”相似的题目:
平行板电容器和电源、电阻、电键串联,组成如图所示的电路.接通开关K,电源即给电容器充电&&&&保持K接通,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电场的电场强度减小保持K接通,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极板上的带电量不变充电结束后断开K,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充电结束后断开K,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极板上的电势差增大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2 V,内阻r=1 Ω,电阻R1=3 Ω,R2=2 Ω,R3=5 Ω,电容器的电容C1=4 μF,C2=1 μF,求C1、C2所带电荷量。&&&&&
如图所示,将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池组相连,两板间的带电尘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若将两板缓慢地错开一些,其他条件不变,则&&&&电容器带电量不变尘埃仍静止检流计G中有a→b的电流检流计G中有b→a的电流
“某同学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Q/U测量某一...”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2014o南昌三模)两个相同的电容器A和B如图连接,它们的极板均水平放置,当它们都带有一定电荷并处于静电平衡时,电容器A中的一带电粒子恰好静止,现将电容器B的两极板沿水平方向移动使两极板错开,移动后两极板仍然处于水平位置,且两极板的间距不变,这时带电粒子的加速度大小为12g,忽略电场的边缘效应,则(  )
2用电流传感器可以记录电流的瞬时变化,从而可以观察到电容器的充放电情况以及电感线圈在自感现象中的电流变化情况,按照如图1连接电路,可以观察到电容器的放电情况,操作过程如下:先将开关S打到1,进行充电,充电完毕后,将开关打到2,电容器将放电,放电过程中,电路中电流和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已知电源的电动势为8V,则由图线可知,电容器的电容为&&&&pF;在第2s末,电容器的电压为&&&&V.
3我国未来的航母将采用自行研制的电磁弹射器,电磁弹射系统包括电源、储能装置、导轨和脉冲发生器等等.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利用与飞机前轮连接的通电导体在两平行金属导轨的强电流产生的磁场中受安培力作用下加速获得动能.设飞机质量为m=1.8×104kg,起飞速度为v=70m/s,起飞过程所受平均阻力恒为机重的k=0.2倍,在没有电磁弹射器的情况下,飞机从静止开始起飞距离为l=210m;现在想利用电磁弹射器与飞机发动机(牵引力不变)同时工作时使飞机飞离航母,已知使电磁弹射器工作的储能装置是电容量C很大电容器,电容器储存电能:W屯=12CU2,如图2示是电容器的带电量q与极板间电压U的关系曲线,开始时电容器的充电电压为1000V,假设电容器释放的能量有77%转化为安排力做功,求:(1)该电容器的电容;(2)飞机所受牵引力F的大小;(3)在航母甲板上加速多长距离即可起飞?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14o南昌三模)两个相同的电容器A和B如图连接,它们的极板均水平放置,当它们都带有一定电荷并处于静电平衡时,电容器A中的一带电粒子恰好静止,现将电容器B的两极板沿水平方向移动使两极板错开,移动后两极板仍然处于水平位置,且两极板的间距不变,这时带电粒子的加速度大小为12g,忽略电场的边缘效应,则(  )
2用电流传感器可以记录电流的瞬时变化,从而可以观察到电容器的充放电情况以及电感线圈在自感现象中的电流变化情况,按照如图1连接电路,可以观察到电容器的放电情况,操作过程如下:先将开关S打到1,进行充电,充电完毕后,将开关打到2,电容器将放电,放电过程中,电路中电流和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已知电源的电动势为8V,则由图线可知,电容器的电容为&&&&pF;在第2s末,电容器的电压为&&&&V.
3我国未来的航母将采用自行研制的电磁弹射器,电磁弹射系统包括电源、储能装置、导轨和脉冲发生器等等.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利用与飞机前轮连接的通电导体在两平行金属导轨的强电流产生的磁场中受安培力作用下加速获得动能.设飞机质量为m=1.8×104kg,起飞速度为v=70m/s,起飞过程所受平均阻力恒为机重的k=0.2倍,在没有电磁弹射器的情况下,飞机从静止开始起飞距离为l=210m;现在想利用电磁弹射器与飞机发动机(牵引力不变)同时工作时使飞机飞离航母,已知使电磁弹射器工作的储能装置是电容量C很大电容器,电容器储存电能:W屯=12CU2,如图2示是电容器的带电量q与极板间电压U的关系曲线,开始时电容器的充电电压为1000V,假设电容器释放的能量有77%转化为安排力做功,求:(1)该电容器的电容;(2)飞机所受牵引力F的大小;(3)在航母甲板上加速多长距离即可起飞?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某同学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Q/U测量某一电容器的电容。他利用电流传感器测量电容器上充电的电荷量,实验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容电动势E=15V,内阻r=2.0,R=200,。开始时电容器C不带电。电流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其作用可以观察和描绘,电容器充电时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是该同学完成两次得到的图线1,图线2,其中一次是在电容器中插入电解质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电容器充电完成时,两端的电压<15V。B.通过图线1估算电容器在全部放电过程中的电量是3.2×10-3C.C.图线2描绘的是充入电解质电容器的充电过程。D.图线1代表的电容器电容C=4×10-2F。”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某同学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Q/U测量某一电容器的电容。他利用电流传感器测量电容器上充电的电荷量,实验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容电动势E=15V,内阻r=2.0,R=200,。开始时电容器C不带电。电流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其作用可以观察和描绘,电容器充电时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是该同学完成两次得到的图线1,图线2,其中一次是在电容器中插入电解质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电容器充电完成时,两端的电压<15V。B.通过图线1估算电容器在全部放电过程中的电量是3.2×10-3C.C.图线2描绘的是充入电解质电容器的充电过程。D.图线1代表的电容器电容C=4×10-2F。”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滤波电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