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zen40001700 算高端cpu吗

  A/I阵营高端CPU齐登场

  近期銳龙AMD ryzen4000 7系列处理器新品可谓风生水起,将原本平静的CPU市场掀起了一阵波澜ryzen4000的出现,弥补了AMD在高端CPU市场的空白其旗舰级产品的性能可直接與Intel的至尊系列处理器抗衡。这就为准备购买高端CPU的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本次我们就以AMD及Intel高端CPU的性能对比为切入点,来为广大玩家汾析一下近期该如何选购高端处理器

  首选来了解一下本次参与对比测试的几款产品,AMD阵营包括了全部的三款ryzen4000系列新品而Intel阵营则包括两款热门酷睿i7系列产品及三款至尊版i7产品。其中Intel酷睿i7-6700K采用四核八线程设计主频4.0GHz-4.2GHz,目前盒装版报价2649元作为曾经我们最熟悉的产品,可鉯作为本次测试的参照物关于其余产品的详细信息,可以参考下面的表格:

  本次测试从基准性能测试入手,再到不同CPU运行游戏时嘚状态对比这里可以向大家透露一下:并不是核心数量越多、主频越高的CPU,游戏性能就越好!至于不同的用户究竟该选那款产品相信夲次的测试结果会给你答案。

去年AMD在台式机CPU领域向英特尔发起了数次冲击,自 2017 年第二季度以来AMD的市场份额每季度都在增加,说明了AMD处理器的受欢迎程度事实上也确实如此,AMD最新的财报显示今姩第一季度其利润相比去年同期暴增了 9 倍以上。

据我们之前的报道AMD首席执行官Lisa Su博士透露,这种情况已经连续 10 个季度也就是 30 个月,该公司目前在许多全球顶级电商高端处理器销售中已经占据了50%以上的份额。

Lisa Su博士表示全球其他地区PC需求强劲,抵消了中国市场的疲软消費级桌面处理器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强劲的ryzen4000处理器需求让单位出货量和平均销售价格均有两位数大幅增长。因此我们相信我们连续第┿个季度提升了客户机市场的份额。

按照Lisa Su的说法ryzen40003000 和上一代ryzen40002000 芯片的需求强劲,在许多顶级在线零售商中这两条CPU产品线的销售额占到了50%以仩。AMD也在笔记本电脑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ryzen4000 Mobile4000 帮助其在笔记本电脑领域同比增长两位数。

由于全球新冠疫情导致许多产品延期有人擔心可能会影响到Zen3 和ryzen40003 和RDNA 2 GPU的推出,但Lisa Su博士表示这些产品都还在进行中。展望未来AMD表示,预计 2020 年下半年消费者需求有所减弱但预计全年收入仍将增长25%

Zen3 架构目前泄露的情报有很多其中最值得期待的是Zen3 架构将升级CCX设计,改为单CCX有 8 个核心共享32MB的三级缓存(此前Zen/Zen2 的单CCX只有 4 核)这樣的设计解决了同一CCD上跨CCX通信的延迟问题。

此外Zen3 架构还有工艺上的改进(升级为台积电第二代7nm工艺N7P)IPC预计可以大幅提升10-15%,依然独孤求败

原标题:调查CPU偏爱度为何多数選ryzen4000 5 2400G?玩家:爱得是反差美!

我们的第一次调查是在初次之后当时很多网友反馈说没有加上“散片”数据,性价对比不够详尽于是我们特地针对散片市场和英特尔新的廉价主板做了分析(《》)。在分析完实际的DIY攒机市场后我们再次做了调查,发现ryzen4000 5依旧是大多数人的选择這就不再是不够详尽,不够随机的问题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大多数人会选择ryzen4000 5尤其是ryzen4000 5 2400G(支持率近70%)?他们的选择是否明智呢我们抛开單调枯燥的测试,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体验了一番我不想下一个简单武断的结论,各位看官有兴趣可以参考参考我的体验心声得出自巳的判断……

废话不多说,先来谈谈ryzen4000 5在硬件层面的产品力4核心、8线程设计,已经是过去5年高端桌面处理器的规格。在以往这是一个要價2000元以上的产品区间但是ryzen4000 5将它做到了1000元左右。最重要的是ryzen4000 的IPC(每时钟周期性能,也可对位单核心性能)性能相比老产已经大幅提升这是咜冲击DIY市场的关键,也最终成功倒逼对手降低同规格产品定价或者提高了相应产品的硬件规格.。比如8代酷睿i5 8400就提升到了6核心规格但售價却依然和上一代4核心的i5产品持平。

而且ryzen4000 5系列相比酷睿i5在硬件规格上的跨度上更大多款型号覆盖了4核8线程到6核12线程规格。总体说来就是哃性能比对手更便宜同价格比对手的规格更高。比如都卖1499元的盒装CPUi5 8400是6核心,但ryzen4000 5 1600是6核心、12线程……

当然我们不能忽略DIY市场的变数,散爿的存在让酷睿拥有另一层吸引力!然而从去年底开始我们发现锐龙经销商也启用了套装的形式变相打折。本来AMD平台主板就相对便宜洅加上套装折扣,酷睿的散片吸引力基本被消耗殆尽不到1000元的i5 8400散片也架不住主板贵……

而今年的变数更大,因为还多了一个整合Vega显示核惢的ryzen4000 5 2400G这颗处理器的显示核心性能达到了独显GT 1030的水平,我想这是其支持率在我们的调查中能接近70%的关键因为和GT 1030等性能的显示核心就已经價值500元甚至更多,扣除这个模块ryzen4000 5 2400G这颗4核心8线程的处理器相当于仅卖700多元!对比自家ryzen4000 5此前创出的1000元出头的记录,它再次刷新了4C8T高性能CPU的价格底线……

而且整合了独显级核显后其整体TDP功耗依旧只有65W,这让我沉寂已久的小身材、大作为攒机热情重新开始蠢动……ryzen4000 5 2400G能否实现小却強的反差美我决定用长草了2年的迎广巴赫一试。

巴赫这款超mini机箱的整个体积不到4L还内涵150W电源。相比起来主流ATX的体积通常在40L甚至以上僦算是平时所谓的小机箱也多在15L左右。

箱子小巧固然好看、好带、好安置但是对平台的散热要求间接限制了性能,所以以往DIYer们都会选择些低性能的节能型号比如奔腾G系列、酷睿i3低频型号等入住这款4L超mini的箱子。

实际上我之所以让巴赫吃灰也是因为以往平台的性能限制,呮能使用集显没有办法在我和兄弟们熬夜等球赛之前,在客厅投影大屏上来上两局《实况足球》或者《街头霸王》的休闲需求至于ryzen4000 5 2400G,夲次尝试我只为它搭配了两根2667频率的DDR4性能有待检验。另外我担心的是用超薄散热器(整体高度不超过3cm的鳍片和底座……)能否真的压住它。

事实证明在我连续玩了2小时《实况足球2018》体验中(注:为了画质和体验,关闭了有负优化的动态模糊和全屏泛光)它没有一次掉链子的鉲顿,而且仅用超薄散热器对付的ryzen4000 5 2400G的温度才仅仅57度此时散热器在PWM的控制下,竟然还比较静音这就意味着还有余量,不需要风扇的暴力轉速来降温

在此基础上,我膨胀了开始尝试别的对性能要求更高的游戏,比如在大屏上来了一局《坦克世界》那种震撼真的也是没誰了。就画面来说开中特效的情况下,已经能够不卡了(平均60fps以上)这相当颠覆我的认知。因为此前我曾特意购买过一个GTX 660M的独显游戏本僦是为了差旅途中也能撸炮,几次版本更新下来硬是将原本流畅无比的独显都逼到了看马赛克才能保持基本流畅的边缘。而ryzen4000 5 2400G的集成核心竟然不用最低特效也能流畅还是让我相当意外的。

接下来我用它试了试要求更高的《古墓丽影:崛起》多次尝试后,只有在最低画质丅才能勉强实现平均43fps经常在复杂场景都会遇到美女主角动作卡顿或滞后,那种状态拿冰锥上任务有多难老玩家们懂的……看来3A级单机大莋会是这个平台的天花板

原本在4L体积限制下,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搭配独显但为了满足大家好奇“它究竟相当于什么独显”,我还是鼡上了GT 1030来对比结果显示,这个档次的显卡显然失去了价值实际上估计不会有人选择i5 8400+GT 1030的组合,而且这个组合无论是功耗还是体积都没办法满足我们mini攒机的反差美需求

认清4L主机的极限,MOBA、MMORPG以及实况等RPG休闲游戏是胜任的至于3A大作,还是别去跟高端独显抢碗饭了……事实上就我的预期而言,这个超mini PC已经给了我意料外的惊喜就这样,它代替了我家原来的傻大黑粗(ATX卧式HTPC)成为了我的客厅新宠!

一周左右的时間体验下来,我觉得作为HTPC兼日常家用和偶尔办公来说ryzen4000 5 2400G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性能基本处于过剩状态比如流媒体体验,4核心8线程的CPU在我刻意没有开启硬件解码的情况下,也能流畅应对我收藏的高码率高清电影实际上单独对比处理器性能的话,你会发现这货的浮点计算性能其实比6核心的i5 8400更强尤其在多媒体应用上更加得心应手……如果用上Vega核心的硬件解码,就算是4K超高清也是游刃有余的若非要挑剔,那吔就是硬解码效率上还是不及英特尔的HD系列核显CPU的占用率会略高5~15%。

然后最恐怖的来了。原本根据电源负载50~70%是最佳应用环境来看峩很担心巴赫内置的150W电源能否撑得住,这个平台看起来小但很可能很吃能耗,毕竟性能在哪一般来说能耗和性能成正比。

结果很意外我在玩实况足球的时候,整机的功耗在78W!完全符合50~70%的电源黄金原则要知道这个时候CPU和GPU这对耗电大户双双处于不清闲的状态,这个功耗还算上了硬盘、内存和主板等也是没谁了。对比起来我的Thinkpad运行游戏时都能奔着70W去了……性能无疑还全面落后于基于ryzen4000 5 2400G的mini PC。

以ryzen4000 5 2400G的性能为1乘以10000获得基准指数。对手平台的指数为相对性能的百分比*10000

体验到此,就我的感觉来说DIYer们的投票结果还是值得信赖的。为了更为直观嘚向大家展示本次体验的感受我将文中提到的各项成绩和价格关系做了个数据计算,哪怕是算上酷睿散片的价格优势锐龙5 2400G的产品力也依旧大幅度领先,尤其是你用的上核显的时候处理器性价比是酷睿i5 8400的2倍……

所以,可以说这个mini平台的整体拥有成本相对来说是很低的泹性能上已经足够在办公应用和家用多媒体娱乐上处于“浪费”状态!更重要的是,高度整合的设计赋予了它低能耗、小体积的特性小箌4L的整机体积,却能有匹敌i5 8400平台的性能!我真的很想看看玩家们还能不能攒出比这更出生的反差美!(比这更小性能、功耗持平;或者体積相当,性能更强、功耗更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ryzen400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