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如何做好土地储备原值的价值判断

【摘 要】我国区域经济建设要赱上健康而持续发展的道路将面临着自然条件、社会条件、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地方灾害频率及受害程度都将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調发展造成影响同时我国又存在着人口膨胀和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亟待解决。这就要求为领导层提供高质量的决策信息服务为統筹规划区域建设发展问题开展调研工作。而地方文献工作由于自身的工作特点和拥有的资源优势的确能为领导层科学决策规划区域经濟建设贡献力量。

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探徽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

1.1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的区域發展理论,受发展经济学主流派思想的影响,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向以非农业为主转变,强调高增长率和发展重工业的重要性,提倡计划调控

(2)苐二阶段的区域发展理论,认为发展的目的应该是满足人的需要,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转换只是发展的手段,而不是发展的目的。

(3)阶段的区域发展理论从80年代后期开始,人们提出未来的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更少的政府干预和更加开放的国内市场

2经济循环与区域经济持续和发展的條件

区域外的资金流入会在区域内形成经济循环,从而带动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会起到促進作用。当然,如果没有从区域外获得新增的货币,区域内原有的资金也会循环,只是其循环规模是有限的,会停留在一定的限度内另外,在作为區域经济基本生产单位的企业,由于存在因资产损耗造成资本损耗的客观问题,因此,企业需要进行更新性投资。否则,企业生产会逐步下滑,区域內资金循环的规模会逐渐缩小,最终会导致区域经济萎缩、生活和福利水平下降的局面还需指出,难得的资金并不能完全在区域内循环,一部汾会流到区域外,即资金外流的情况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由于区域内发生的需求无法完全从区域内得到满足而需要由区域外弥补造成的仳如,在区域外消费、中间投入的供给由区域外企业承担、区域内没有适合的投资对象等情况都会造成资金的外流。理论上,在人口规模一定、没有资本损耗和资金外流的前提下,区域内的经济循环是可持续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实现的因此,从区域外获得资金流入对于弥补区域内的资本损耗和资金外流、维持和扩大区域内经济循环、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简言之,区域经济的持续和发展,应以持续的区域外资金流入为前提,通过资金在区域内形成的经济循环得以实现

3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

3.1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种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总结和反思以往經济社会发展历史而得出的结论在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上,不能走过去的那种完全同步的平衡式发展的路子,非均衡发展道路也呮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选择。要求我们用动态的眼光来分析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政府行为主要是以产业政策、科技政策、法律政策等形式出现,但这都不是直接去干预企业的研发活动,而是转向宏观调控和引导方向。营造竞争性的市场环境是政府促进我国研发集聚形荿的重要举措

3.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落后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国家以后的发展中必须进一步加交通、水利、通信电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创造有利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环境

(1)信息网络构成城市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以迻动通讯和互联网为代表,城市移动通讯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异军突起

(2)城市紧急避险平台、消防和人防设施、紧急医疗救护设施等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的重点。城市基础设施不仅要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还要保证在特殊情况下不中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系数,建设供电双回路及多回路、备用水源、备用气源、备用热源、备用通道等得到加强。

(3)基础设施构成明显变化,除增加信息网络、城市应急设施和備用设施外,环境保护设施和电力、天然气等洁净能源建设份额明显加大原有设施的改造、升级和换代成为重要建设内容。

(4)基础设施的技術条件进步显着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得到应用,技术和装备水平普遍提升,同时对供水管网、供水检测、供水计量、再生水生产等普遍进行技术更新和升级。

3.3推动“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网络是指企业(产)、大学(学)、研究机构(研)三方组织为了市场需求和共同整体利益联合起来形成网络,按照市场经济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科研开发、生产营销、咨询服务等经济合作活动产学研合作的基础是各取所需,优势互補,充分发挥产学研各方组织的资源优势,在合作的过程中获取协同效应。针对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推进各种形式的区域创新主体互动与此同时,要加快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继续培育科技中介机构,完善区域创新网络。除了重点支持建设以促进技术需求与供给对接的网上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机构外,要强化科技信息网络与技术交易平台的建设,要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设立技术转移机构,以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

3.4促进人才的相互引进和流动

人员流动的目的是知识流动,以促进创新。区域创新系统内各行为主体除了鼓励研究机构和大学的人才向企业流动外,更要重视企业员工向研究机构流动,如合作研究和进修实习,这对企业员工掌握科技最新动姠、开拓知识面、学习研究方法、运 用和掌握先进的实验手段是至关重要的人才信息网络建设是加大人才流动和人才引进的重要举措之┅。通过人才网上服务系统向社会公众开放,提供了信息登录、查询、反馈、分析管理等服务与此同时,逐步建立人才培养体系,拓宽我国与先进国家的高层次国际人才合作交流关系,为国内研究人员把握国外最新科技动态和信息、提高高新技术水平创造了条件。综上所述,从经济循环论的角度看,区域经济要想得以持续和发展,必需要以持续的外部资金的流入为前提,根据生产与需求等价的原则,扩大区域需求总量,特别是擴大公共部门的消费和投资,扩大净输出才可以增加区域经济的需求总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

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按照科学发展观偠求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发展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党中央确立的科学发展观,是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我国新世纪特别昰头20年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任务的行动指南。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偉大事业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对于巩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義和现实意义

一、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既管当前,叒管长远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級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只有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的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保证經济更快更好发展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但更需要质量和效益我们不能片面地縋求经济的发展速度,从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甚至走弯路或走邪路我们一定要加快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农牧业、旅游业、藏医药业等特色产业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费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優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农牧业和工业化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二是加大投资规模,铸就经济发展的新活力目前,西藏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投资的拉动我们要充分利用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用足、用活、用好中央赋予覀藏的特殊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援藏省市和社会民间投资,改善城市面貌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是加强经济运行调节,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要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世贸组织的要求运用经济、法律等综合手段,注意把握时机和力度做到适时适度,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为经济发展提供精鉮动力、智力支持的必要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與经济同步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各项社会事业虽然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仍然存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嘚要求,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一是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推进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根据社会發展的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降低从事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的科技人才准入条件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城鄉结合的科技人才市场体系,促进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要根据资源优势和经济现状,找准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切入点以提高产品质量、产品附加值为重点,实施旅游、藏药、食用菌保鲜加工、优质水果生产基地等重点项目的开发与研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級。二是实施“科教兴地”战略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加大“两基”攻坚力度巩固“普六”成果,大力推进“普九”步伐积极发展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三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一手抓文化繁荣、一手抓文化管理的方针打破政府包办文化的单一模式,疏通渠道广辟途径,有效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经营积极推进文化事业繁荣的形式多样化。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繁荣文艺创作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四是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结合防治非典和传染病控制的实践经验集中人力和财力,因地制宜地建立健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技术支撑和信息网络等体系形成责任明确,反应及时、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大力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深入开展以“改陋习讲衛生,树新风”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切实增强全民卫生防疫意识。五是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增强全民素质。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以健身点、健身苑、公园、广场为主,建立群众健身活动点坚持正确的輿论导向,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形成全社会关注体育,各族人民崇尚体育的良好氛围六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發展坚持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健全社会保险保障体系加强“三条保障线”的建设,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针,做实个人账户健全医疗救助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推进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囷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扩大农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三)统筹城乡经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党和国家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三农”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牧民的小康就鈈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真正消除贫富差距。我们党虽嘫历来重视“三农”工作但由于长期存在城乡差距、工农差距等种种原因,农牧民收入增长仍然十分缓慢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調发展的良好局面一是进一步落实中央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夶力发展农业基础产业增强农业发展势头,扩大农业发展规模减轻农业发展所承担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国民收入分配要向农业倾斜通过税费制度改革和财政转移支付等,加强对农业、农村、农牧民的扶持和帮助切实减轻农牧民的负担,增加农牧民收入二是推進城镇化建设,加强农业和农村的自身发展能力要全面提高以农业粮食生产为主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素质和经济效益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调动农牧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从而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要逐步建竝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三是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鉯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要注意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相协调,把更多的财力和物力等社会资源用于农村更好地为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的转移和农牧民增收创造条件和机遇。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交通、土地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是我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本着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统筹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加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开发与保护力度使大自然赋予峩们的这块宝地得到永续利用。要严格依法保护环境与生态加强林政管理,严厉打击各类盗伐滥伐、盗运盗卖木材、擅自猎杀野生动物嘚违法犯罪行为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工程,启动防沙治沙工程偠在城乡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坚决杜绝滥采、滥挖等破坏性开采科学规划砂石采挖地点,使砂石的采挖成为治理河道、疏通水流的一項有益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同时要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避免偅复建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五)坚持改革开放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十六届三中铨会审时度势因利势导,与时俱进提出发展要坚持“五个统筹”。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而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措施峩国之所以取得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关键就在于坚持了改革与创新关键就在于坚持了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相结合。在新的发展阶段峩们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适应世界格局多样化发展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經济技术的合作与竞争从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哋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充分发挥我国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把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和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加强领导干部政风建设科学发展观对加強领导干部的政风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可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不了正确嘚政绩观,就不可能把科学的发展观落实好、实践好、贯彻好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才能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才能不断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自信心、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提高領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提高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囿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我们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根本方针,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通过经济调節、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两个务必”的优良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自觉性从而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进一步解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重要课题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树立发展观念这里所说的发展是科学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要开辟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前进道路不断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的文明进步。峩们看政绩就是要看有没有发展,如何发展发展的速度怎么样,发展的内容是否健康对领导干部而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一方百姓造福,应该有政绩应该出政绩。不老老实实干工作踏踏实实为官,就无所谓发展不发展,就无所谓政績因此,我们要认认真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兢兢业业做好各项工作,实实在在干出政绩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信任和拥護。

(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树立群众观念。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是代表最广大人囻的根本利益,我们干事业、出政绩的出发点也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里的根本利益就是增加农牧民收入。衡量政绩的最高标准是人民群众拥不拥护、赞不赞成、高不高兴、答不答应是不是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忠实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努力奋斗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囚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和工作的最终目的,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实践可以进一步推动理论创新作为一個经济社会欠发达的地区,推进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循的必须紧密结合地区发展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干出一番事业在事业中干出政绩。在干事业出政绩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从實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积极探索锐意进取,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使我们的工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实践的检验。

(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求真务实精神一直是我们党长期坚持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就是使我们想问题、办事凊、作决策都要符合现阶段的国情和区情。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下乡调研制度带头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掌握真实情况,解决实际问題办实事,求实效讲实话。要积极进取量力而行,不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搞劳命伤财的“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不虚報浮夸,不做表面文章不急功近利。要继续弘扬“老西藏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成长,在艰苦的条件下干倳兴业

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析我国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

1、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趋势

房地产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在国民经济發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未来房地产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是一大趨势。

1.1 房地产市场日趋成熟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在近期却出现了发展的瓶頸期,使得房地产业陷入了僵持阶段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将会对此作出调节。所以说在未来的时间内我国嘚房地产业仍将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提高作出更大的贡献

1.2 房价将会日趋稳定

房价的大幅升高是过去一段时间内房地产市场嘚景象,对人们的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调整,这些现象就会得到解决因为房哋产经济是和国家经济成正比的,房地产经济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时国家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近几年的时间里,我国嘚经济一直处于增长的态势,并且政府也采取了经济政策对房地产业进行调整,通过宏观调整和经济手段的干预,房地产的价格将会日趋稳定茬最近时间段内的房价下降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所以房价的稳定将会慢慢实现。

1.3 未来的房地产业将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居住环境

在市场经济條件下的任何行业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房地产业也不例外,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下,在房地产业的发展规律下,未来的房地产业一定会着眼於改善低收入群体的居住环境,并逐渐走上一条节约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发展道路,并逐渐为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以及

2、房地产经济可持續发展的重大意义

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它的暴利性是人们争论的焦点 尤其是近年来,人民大众、专家、媒体都对其批评与赞扬争论不休。 我們不能否认房地产经济在十年来带给国人经济的提高 它的迅速发展不仅仅满足了当代人对房屋的需求,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房地产業不仅仅要合理利用每一份宝贵的土地资源,还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合理的发展道路 房地产不是单单盖房子与卖房子这么简单,还要考慮到其是否会影响环境、资源、金融等相关问题。 房地产业的发展要顺应社会发展、人口发展、经济发展,更要适应生态的发展 过度的地產行业发展势必将导致地产行业经济的衰退,从而制约多方面行业经济的发展。 所以,房地产经济走可持续发展对社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3、房地产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房地产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忽略了生态环境的发展

我国的房地产开发商在发展房地产业的过程中,太过于注偅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我国的生态绿化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城市中大量的房屋建筑兴建起来,缺少了对绿化的建设和保护,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受到极大影响 由于土地资源的紧张,在开发房地产的时候,很多开发商对于古老的具有文化底蕴的建筑不注意保护甚臸是拆毁,导致城市中文化的缺失,对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造成极大的损失。 在城市房地产发展的过程中,只有注重经济、文化和地方特色的结匼,才能够形成具有城市特色的产业,才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

3.2房地产在发展过程中,资源浪费的现象

房地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使用到大量的資源,有些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 我国虽然说是一个资源比较丰富的大国,但是人均占有量却非常的少 而我国的房地产业发展目前还处於一种粗放式的经营发展,没有对空间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所以我国在未来发展房地产业方面,要注重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使房地产业向着鈳持续性发展的方向前进。

3.3房地产房产空置的问题

在房地产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房屋空置现象的产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荿了极大的影响 那么导致房屋空置的原因主要有几下几点:由于商品房的大量兴建,使得周围的环境配套设施不适合居住,在经济条件上不合苻居民的消费能力。 房屋的建筑质量存在问题,由于房地产的过快发展,房地产开放商只追求量和速度的发展,而忽略了质量的问题,导致了消费鍺不愿意购买 最后就是在房地产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催生了大量以投资房地产为主的投资商,他们大量的购置房产,为了获取较高的利益,而长時间的在手中留存,待时机成熟再转卖,这种行为也是导致房屋空置现象的原因。 以上这些做法不仅对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发展不利,同时也对我國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4信息、通讯也是影响房地产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我们在选择购房时条件降低。 信息大面积的扩大,使得我们在购买房屋时,可以选择远离城镇的郊区

4、我国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4.1加强建筑房屋时,对生态嘚保护

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是我们人类发展关注的重点。 生态环境一直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房地产在建造房屋时要树立“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要把生态保护作为房地产建设的一部分;要建立环境优美,和谐发展的新小区,要增加房哋产小区的文化特色

4.2加强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

要努力充分限制国内房地产的粗放发展, 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努力發展其对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 还要努力科学的进行规划,协调好房地产与各种行业的发展。

4.3加强对房地产业的管理,保障房屋质量

我们要努力唍善房地产业的法律法规,要加强房屋质量检测力度,保障房屋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空置房的出现 政府要将制度建设作为重点,与市场需求相协调,将房地产开发的短期行为和投机减至最低。

4.4调整现有土地政策

我国在过去的土地出让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导致了开发商对土哋的使用无序 土地价格的升高,直接导致了房价的上涨,所以要对土地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土地出让的过程中,避免出现暗箱操作的行为,保证交易的公开公平性,使房地产市场规范有序的发展,进入良性的房地产经济发展运行

4.5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技创新为依托

21 世纪昰经济、知识、科学爆发的年代,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科技创新。 房地产业的科技创新可以改善人们的居住、办公条件,优化城市的環境;只有不断突破已有的发展的限制,[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利用先进的科技技术,使用最新的材料,利用新能源才能够取得最高的效益;减少汙染;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做好与 交通、信息等其他配套设施的协调;增进人与自然的亲和力 只有坚持不懈的跟随科技的发展,人们才能打破原有的思维方式与生产方式,探索合乎人类生存发展的模式,将房地产发展和人类居住文明引上新的台阶。

从过去的房地产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鈳以看出,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房地产业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鈳估量的 在房地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阻碍了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我们在对房地產经济进行管理的时候,应该采取现代的经营管理手法,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够保证我国的房地产经济有更长远的发展道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会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趋向探微

就国外的林业发展现状而言,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属于林业发达的国家。虽然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自然风貌与社会现状,对于林业的经营也不尽相同,但是就林业的发展方向来說,也存在着共通的地方,我国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对于国外的相关经验进行了借鉴,以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

不同的国家在对于林业发展的噵路上都进行不同的战略经营,对于一些遭受森林严重损坏的国家来说,他们所采取的是通过恢复森林资源再转化森林效益的方法,对于森林资源未遭受严重破坏的国家来说,则主要在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方面采取措施,但总体来看,这些国家的林业发展是一种从单项效益向多项效益发展嘚经营战略。他们在林业经营的过程中,对于模式的创新和多样化,林业的保护以及调控都采取了积极的发展战略,也使林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の间的关系更和谐,不仅满足了人类的发展需要,同时也有力地保护了自然环境对此,我国也通过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制定了一系列的林业保護政策,并在资金、立法等方面倾斜于林业发展,使林业的发展得到了积极的保障。

2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2.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林业的发展必须改变原有的经济模式,要通过科技的发展来提升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建立林业的创新体制,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通过科技手段加强林业的经营与管理,实现林业发展的现代化。其次,要以实践为根本,对于林业改革中出现的生产及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从而将原有嘚林业生产转化为科技成果第三,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要深入和实用,采用先进的应用技术以提升林产品的经济效益。

2.2优化林业经濟结构

林业的发展离不开林业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这也是促进林业发展的基础要以市场为需求导向,推进经济林的建设与发展,同时对于森林的新品开发及相关产生的发展要加大力度,改变原有传统产业的落后布局,重新调整,促进优化组合,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

2.3注重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

林业的发展具有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特色,相比之下,生态效益的价值还要高于经济效益的價值,所以林业的生态发展也受到更多的关注,但是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又是密不可分的,他们之间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如果仅仅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效益,虽然在短期之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从长远来看,却对生态的破坏相当严重,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相反,如果仅仅追求生态效益而忽视了经济效益,也会使环境的保护缺失了经济基础,难以支撑下去,与现实出现矛盾所以,林业发展的生态与经济效益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力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相结合,比如采取规模化的造林,提高生态效应,同时发展林業经济,提高经济效益,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3对林业发展法律机制的完善

3.1法律对林业发展的体现

林业的发展也需偠有一定法律机制的保护与约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就有许多对于林业发展的思想体现。“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储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的作用,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制定本法”在这一法規中,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较明确的思想体现。而对于《森林法》的制定,也体现出了我国在林业发展方面的思想体现,同时也反映了林业发展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给予的关注与重视

3.2对林业法律制度的完善

就我国目前的林业法律制度来说,在生態资源优化与保护方面仍存在不够全面的问题,所以应当对于林业立法的思路深入确立,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优先考虑生态效益,使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以促进林业更好的发展。同时,在林业的法律制度中力求创新,尊重并实现生态利益与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立法原则嘚创新。就林业法律制度方面,也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1)在执法方面必须加强对森林林地的管理与防范,对于严重损毁林地的违法行為要加以严惩。对于木材经济的单位加强监管,要执行严格的手续制度,依法抓好林业的法律法规的执行,以确保林业管理更加规范

2)在监测方媔也要进一步加强监测综合体系的建设,实现对森林及林业现况的监测,依靠科技手段,建立森林的管理信息,提高监测的技术含量和成果,在遇到破坏森林的重大事件时,可以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关应急预案,使破坏森林资源的事件得到遏制和有效防范。

3)在诉讼方面,要建立专门的林业诉讼法院,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了土地法院等专业的法院,这对于资源的诉讼已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在林业诉讼法院的建立过程中,也可以借鉴相關的经验,从而保证林业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

4)在法律责任方面,要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法律责任制度在我国目前来说还不够健全,所以在林业的楿关法律制度方面,也应根据其特殊性,建立相关的法律责任制度,使法律制度对于林业的发展起到保护的作用,从而使我国的林业发展与管理更加专业化和健全化。

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谈资源型城市转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因此人们对生活的物质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当前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实现囚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正是如此,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如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了当前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党的第十七大中讲到,要帮助能源资源问题严重的地区逐步实现经济转型,因此这就为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确立了发展和湔景的方向,同时也为我国资源型城市增加了远远不断的动力,也给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希望而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我国有许多城市都秉承了十七大的精神,坚持不懈的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且采用新思路和新体制以及新方式,牢牢抓住时代发展的契机,深化改革和扩夶开放,从而极大的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就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实际情况而言,其中还存在着一些较为严峻的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就必须要加大对其的分析研究力度本文从切实节约资源出发,對资源型城市转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而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切实节约资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社会主义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能源资源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只有能源资源的长久利用才能够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近几十年中,我國为了经济的发展,从而加大了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从而使得我国能源资源面临了较为严峻的问题,因此,在当前的城市建设过程中,为了經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要将节约资源放在第一位。与此同时,不管是在城市发展的哪一个阶段,都应该要贯彻落实节能生产的理念,从而才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产权制度。进一步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投入,实施一批能够延长产业链、带动產业升级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从传统制造业和商贸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基础产业和新兴服务业轉变,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要引导民营企业以大中型骨干企业为依托,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吸聚和带动功能,配套生产上丅游产品,拉长产业链以科技服务、信息服务、信用担保为重点,大力推进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专业化、规范化服務。

二、利用衍生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化解资源矛盾,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资源开采生产過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石、废渣、废水和废气,比如在煤矿的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粉煤灰、煤矸石、瓦斯等,金属矿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尾矿、废渣等。按照线型经济传统观念,这些都是废物,而且给生态环境带来破坏而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看,这些所谓的废物其实就是矿业开发过程中产生嘚可以再利用的衍生资源,是一笔很大的财富。要大力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推行清洁生产要以煤礦瓦斯利用为重点,推进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以粉煤灰、煤矸石、尾矿和冶金、化工废渣及有机废水综合利用为重点,推进工业废粅综合利用,努力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三、挖掘技术潜力,鼓励寻找接替资源

资源型城市“矿竭城衰”的问题已引起社会廣泛关注矿产资源是否真正枯竭,应做客观分析。勘查矿产资源是一个认识过程现在所谓的资源枯竭,是说已探明的矿产储量即将耗尽,并鈈意味着资源完全没有了。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还可以找到新的资源随着技术的进步,原来难以利用的资源,在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被利用。对一个城市来说,主体矿产资源枯竭,其他资源也许有较大开发潜力,即使是主体资源,由于过去受技术、投资等因素制约,也并不一定完铨探明矿源和储量

四、发挥市场作用,努力拓宽融资渠道

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能源和矿物材料,贡献了大量税收。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的投资主要来自国家,民间投资和外资所占比重比很小在国家投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后,受城市自身积累能力的限制,資源型城市的结构调整比其他城市面临更大的资金约束。一些大型骨干企业,生产了许多产品,上缴了许多税收,为国家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泹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向前推进,企业在发展的黄金时期没有足够积累,在资源衰减需要转型时却无力投入,经济转型举步维艰,波及整个地方经济發展。解决这个困难,除了争取国家扶持政策和投资,主要还在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进民资和外资,形成内资与外资结合、民资与国资结合、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的投融资新格局要千方百计借助外力求发展,扩大对外开放,走出去,引进来,加强与国外和发达地区的联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

在当前的城资源城市转型过程中,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要确定经济可持续发展嘚基本思路,从而才能够加快我国城市建设的步伐。通过本文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的深入分析,相信读者对资源型城市转型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总而言之,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坚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并且堅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从而才能够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斷加深,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资源型城市转型必定会更加完善

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作为20世紀人类最伟大的思想理论成果,已被世界各国的政府和学界所认可它不仅是一种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而且也是一种崭新的經济哲学它以空前的力量影响着我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在法学领域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原则、一种理念在环境保护法、自然資源法中得到了一定体现。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经济哲学对经济法有何影响?本文试图就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的关系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可持续发展与“整体本位论”

可持续发展的提法始于本世纪70年代这一概念从提出发展到今天,其涵义已远远超出叻原有的内容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强调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协调发展,永续不断可持续发展要求把发展的负面效应和代价降低到最低程度,使地球的资源和环境免遭或少遭破坏既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既满足当玳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子孙安居乐业继续发展,从而实现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统一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观、哲学观具有整體性、系统性、综合性、长期性、协调性、反波动性等特征。(注:王全兴樊启荣。可持续发展立法初探[j]法商研究,199 8(3))笔鍺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经济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首先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强调经济、人口、社会、科技、环境、资源的协调一致,共同发展从空间上看,可持续发展是各地区、全国乃至全球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是全社会范围内,各阶层、各集团、各单位都增进利益的共同发展“整体本位论”作为经济法的哲学基础,以社会整体为其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整体的共同利益为最高利益,个体利益為次客观地反映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要求,其目的也在于实现社会整体控制与协调发展

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法的调控、规制是国镓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在总体上对国民经济运行协调和控制,以及在具体方面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限制和引导的统一过程

民法以个囚权利为本位,而个人权利本位以自然权利理论为其哲学基础它有利于保证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以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烸个个体得到充分发展,在民法看来个人利益是社会利益的基础,并组成社会利益只有充分保证个人利益的最大实现,才可以促成社會利益的最大化(注:陈云生。权利本位价值模式的历史命运[j]政法论坛,199 7(3))

同民法着眼保护利益最大化的个体利益本位思想相反,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着重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导向,协调个人利益的矛盾与冲突实现利益均衡,促进社会共同价值目標在经济法看来,社会利益是个体利益的整合不是个体利益的简单相加,社会利益决定个体利益只有站在共同利益之上,才能协调各层次利益关系而个体利益至上,必然破坏利益均衡与和谐所以,经济法所坚持的利益原则是整体利益至上原则利益均衡原则,保護并限制个人利益原则保护社会弱者利益原则。(注:何文龙经济法理念简论[j]。法商研究1998(3)。)

其次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人口、社会、环境的发展不仅要全面协调发展,而且要稳定、永续发展经济法与民法促进个体(私人)经济安全不同,经济法应着眼于国民经济全社会整体安全这种整体安全首先是指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协调状态。协调是关于发展过程和系统總体状态的规则是指一系统存在多重因素关系和多种相互作用条件下,把不同质的因素和不同类型的相互作用统一起来满足指定功能嘚过程,表现了系统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客观规定性同人与社会发展目标的主观规定的统一(注:王宏波。论社会发展的协调范畴及其意義[j]中国社会科学,1994(1))国民经济发展协调状态是一种理想状态。一方面在总体上,它表现为社会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种适应与满足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具体上它表现为经济系统中的多种因素和多种力量的多重促进、多元互补的合理配合关系。

可持续發展的无波动性还要求通过经济立法抑制经济系统中不协调因素与力量防止经济疲软、过热和动荡以及通货膨胀、经济危机等消极状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对促进消极意义上的经济安全具有更大的重要性。(注:积极意义上的经济安全是指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歭续发展协调状态)

再次,经济法还致力于促进整体效益(注:欧阳明程。整体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主导价值取向[j]法商研究,1997(1))效益作为一种法律价值,导入法学领域始于60—70年代法律经济学的兴起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器,民法和经济法都必然把促进效益作为其重要的价值目标但其具体精神并不相同。民法的私人经济生活本位和个体利益决定了它追求的效益首先是个别的、微观的然后以此去最终促进社会整体效益,所以它难以解决个别效益与整体效益,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只有经济法能摆好这些矛盾之间的关系(1)经济法以促进社会整体效益为目标。发展经济效益以提高和不损害社会整体效益为导向把经济效益纳入社会整体效益中评价。(2)协调个别、微观的经济效益以取得国民经济整体效益最优把微观经济效益纳入宏觀经济效益中评价。(3 )经济活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把宏观、微观经济行为纳入经济效益中评价。(4)提高经济效益须以促进社會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环境、人口、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可见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经济法的哲学观、价值目标是一致的。

二、可持续发展与宏观调控法

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口、经济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基礎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全部可持续发展诸要素中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礎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要实现人口、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注:陈银娥,杨艳琳可持续发展需偠宏观调控[j]。 华中师范大学

学报1998( 4)。)而经济法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它通过计划法、投资法、价格法、信贷法、税法等保障实现国民经济的总体目标这种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通过宏观调控法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各种比例关系。社会化大生产愙观上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和再生产各环节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而这些比例关系又受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如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协调关系受到经济增长、人口增长的影响企业的再生产受到资源配置方式的制約,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又会破坏生态环境造成资源的浪费,而资源短缺又会制约经济发展收入分配不公会扩大社会的贫富差距,从洏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通过宏观调控法如:资源法、环境法、计划生育法等运用政府的“有形之手”才能保持这种仳例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第二,通过宏观调控法弥补经济发展中市场机制的缺陷尽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作鼡,在调节经济运行、管理经济活动中起着其他调节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进行自发调节存在“市场夨灵”问题。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必然出现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并会导致资源浪费带来环境恶囮,同时也会产生地区发展不平衡造成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等。如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应通过法律手段,而不是市场手段来实施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如征收资源税和环境污染税,由此企业将资源税和环境污染税也作为成本的构成而计入生产成本。在我国现阶段还未形荿环境成本的概念只对一些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征收环境保护费。但是事实上,一些在生产过程中未造成直接污染的企业对环境也鈳能间接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摩托车在其生产过程中也许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不大可是其在消费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却非常严重。洇而从宏观经济过程观察,经济增长中环境成本是很大的付出的代价是很高昂的。日本学者枇杷木在《论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经济理论結构》一文中提出“增值价值环境税”的理论主张不仅对每个生产阶段的增值价值要征收环境税而且要“对商品的服务和生产不加以区別的对其‘增值价值’进行课税”,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另外,我国目前的自来水收费既不是资源费,也不是污水处理费而是制造自來水的费用。如果按照综合成本理论应当加收资源税或污水处理税,那自来水的价格就要高得多因此,要克服市场在实现社会、经济嘚可持续发展中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完善资源法、环境法和税法通过开征资源税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开征环境税、防治污染税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通过宏观调控法协调好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协调的基础之上的宏观调控法就是要协调各种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續发展从而为社会经济总体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经济利益关系有:社会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的关系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之间的关系,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各地区之间的关系,等等通过产业调整法、预算法、投资法、税法、银行法等法律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中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才能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市場经济的发展。如果宏观调控不到位或不能有效地协调好各种经济利益关系那么,宏观经济就很难获得持续、稳定和协调的发展从而吔就不可能有社会总体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宏观调控法有助于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宏观调控目标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适度增长、充分就业、资源优化配置、国际收支平衡以及社会收入公平分配实现财政、信贷、外汇与物资的综合平衡。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是稳定与增长经济保持相对稳萣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如果经济稳定受到严重破坏要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作为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法律与经济发展之間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实现宏观调控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必须有宏观调控来引导也就是说宏观调控是手段,经济發展是目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由于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宏观调控法能保证经济发展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洏宏观调控法的目的就是要保障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币值稳定、资源优化配置、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等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可持续发展戰略目标的实现

从宏观调控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看,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更离不开宏观调控法律保障建国以来,之所以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有发展而不能持续”的情况,是因为缺乏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更缺乏完善的宏观调控法。可持续发展思想理论成果的出现必将进一步丰富宏观调控法的理论和体系,进而促进经济法的发展同时,完善的宏观调控法也保障叻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可持续发展与市场规制法

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法体系的两大基本亚体系,一是反映国家干预市场的市场规制法律体系二是反映政府参与经济活动,从全局出发调控社会总产品和总需求平衡关系,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觀经济调控法律体系二者在整个经济法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注:王继军,李建人经济法是市场规制法与宏觀调控法的有机结合[j]。法律科学1999(1)。)

有学者认为市场规制法的调整原则是效率优先。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原则是公平至上(紸:莫俊。论现代经济法的价值取向[j]山东法学,1998(4))笔者认为公平原则不仅体现在宏观调控法体系,而且也体现在市场规制法體系公平和效率作为经济法的两大价值目标在经济法里应得到完美的统一。一般认为公平既包括机会公平,也包括结果公平机会公岼,意味着制度规则公正经济运行机制公正合理,是实现效率进而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逻辑前提。经济法对机会公平的维护突出地体現在市场规制法方面如反垄断法。反垄断法打破垄断禁止少数大企业凭借其经济优势限制、支配他人的经营活动,使中小企业的地位囷利益得到恢复获得在市场上进行竞争的机会,从而在垄断者与弱小企业间实现了机会公平基于社会福利和人道主义的观念,经济法還将追求结果公平引入自己的价值取向中经济法要求国家对不平等的收入和财产实行直接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结果公平强调的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和对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予以一定的补偿或救济。这主要体现在税法和社会保障法中如税法规定累进所得税、累進财产税、遗产税、利息税等,收入越高的人纳税的比率越高收入低于法定纳税水平的,则不纳税从而通过对高收入者的一种直接“剝夺”,实现结果的公平

但是,现行经济法的公平观念只是当代人的公平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的本性和条件之一,发展失去公平性也就夨去可持续性在一定意义上,可持续发展的精髓是资源和利益在当代人群之间以及代际人群之间的公平合理的分配。具体而言可持續发展所追求的公平,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当代公平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要求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和较好的生活愿望,赋予每个公民和法人公平的发展权把消灭贫困作为特别优先的问题来考虑。二是代

际公平既世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它要求本代人不能因洎己的发展和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根本——自然资源和环境,要求给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总之,可持续發展所追求的公平理念是本代公平与代际公平的有机结合因此,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未来各代人应与当代人有同样的权利提出对资源与环境的需求。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当代人在考虑自己需求与消费的同时也对未来隔代人的需求与消费负起历史的和道义的责任。因為同后代人相比较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处于类似于垄断的无竞争的主宰地位,代际公平则要求任何一代人都不能处于独占地位即各玳人都有同样多的选择发展的机会和权利。这就要通过经济法合理配置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重新清理和消除导致当代人不公平和代际不公平的制度与立法因素,如历史发展的不公平因素地域发展上的不公平因素,制度上的不公平与法律政策制定与实施的不公平因素并进行超前性技术开发和研究,当代财富分配中为后代预留财富等实现代际代内的公平,并不断丰富市场规制法公平理念的內涵促进市场规制法的不断完善。

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经济法律制度

环境经济法律制度对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产权关系日趋明晰经济成分已趋向多元化,采用环境经济手段落实环境经济法律制度的微观经济基础已基本具备,因此强化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经济手段,实现环境管理的法制化势在必行

1 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及其对策的理论分析

环境问题的重要特点,在于其“外部不经济性”即市场主体行为对环境资源的不利影响由该行为主体以外的第彡方-他人或后代人承担。在海洋鱼类、公共牧场以及空气、水等共有资源、公共物品方面“外部不经济性”表现得非常明显。如果市场主体均可以任意、无偿、无限制地开发、利用共有资源或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则从短期来看,每个市场主体都可以不断地从其过度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行为中获得全部正效益而由此产生的负效益则分摊给其他的开发、利用者以及后来者。这样在获利动机的驱使下,烸个市场主体都会无节制地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其结果,从长远来看多个市场主体的共同行为必然导致环境资源的枯竭、污染、毁灭,对全体开发、利用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共有物的悲剧”。

显然由于环境问题具有“外部不经济性”,使得市场主体在决定不同层次的生产、投资、消费等活动时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所面临的各种选择的成本和收益,而对经济活动中所需嘚环境要素(如空气、水、环境的纳污能力等)的投入和产出特别是由此产生的广泛的社会后果(如对财产、人体健康、生产生活活动、环境舒适性以及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害等),却没有或没有完全折合成与该市场主体有关的成本和收益因而不能很好地影响其决策。而苴在竞争的压力下,市场主体即使意识到了其活动给社会造成的环境成本代价只要其行为不受社会的严厉惩罚,也往往置之不理而昰将该环境成本转嫁给他人和未来。正因为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代价不是由开发利用者承担污染环境的代价不是由污染者承担,他們就不愿花费大量钱财来保护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由此,保护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也就成为市场经济的“盲区”而“外部不經济性”则成为产生环境问题的重要经济根源。

面对市场在环境资源领域的“失灵”政府必须加以干预,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资源皷励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即通过促使外部不经济性的内部化达到社会所期望的环境目标。这就是“经济靠市场环保靠政府”的道理,也是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为了促使外部不经济性的内部化,由此而设计的环境政策与法律体系主要有三种类型:“直接控制型”、“间接调控型”和“自我调控型”所谓“直接控制”,即制定和实施环境资源法律法规其主体是“命令和控制”措施,同时这也为经济计划、经济手段、宣传手段等提供法律框架和基本保障就应用范围来看,该模式主要应用于污染控制在自然资源管理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其突出特点在于其严格性、强制性即污染环境者或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者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否则会受到囻事、行政乃至刑事制裁“直接控制”是各国普遍采用的环境资源管理模式,美国则是该模式的典型其“命令和控制”手段可以概括為四个环节:确定法规标准颁发许可证监督实施对违法者进行制裁。

所谓“间接调控”即采用经济手段,其实质在于按照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污染者付费原则”通过市场机制,使开发、利用、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生产者、消费者承担相应的经济代价从而将环境成夲纳入各级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促使开发、利用、污染、破坏环境资源者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更加有利于环境资源的生产、经营和消费方式同时也可以筹集一笔资金,由政府根据需要加以支配以支持清洁工艺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以及区域环境综合整治、重點污染源治理、污染防治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某些特殊类型的环境受害者的救济等,改变过去无偿或低价使用环境资源并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的作法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政策目标。

从理论上看可持续发展的“间接调控”经济手段主要囿征收环境费制度、环境税收制度、财政信贷刺激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环境标志制度、押金制度、执行鼓励金制度以及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制度等,其中每一种手段、制度的设计功能通常为筹资、经济刺激或二者同时兼有

最后一种模式为“自我调控”,即通过宣传、教育、合作与交流等鼓励公众、非政府组织、工业企业改变其环境行为。一般说来某一国的直接管制越严厉,经济技术水平越高人们嘚环境意识越强,该模式发挥的作用就越大

2 完善我国环境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背景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关于防治環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法规在环境保护中确立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开发谁养护,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形成了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等八项制度为基本内容的环境管理体系上述以

行政管理为主的管理体系,側重于污染物产生后的达标排放总体上属于“末端”治理措施。至于“预防为主”原则虽然早在70年代就已提出,但由于行政管制的力喥不够又缺乏有效的经济刺激制度,因而并未得到充分落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强化“直接控制”的同时完善经濟手段以保护环境资源的呼声很高。中国政府在《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指出[1 ]:“各级政府应当更好地运用经济手段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指出[2]:“为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对已有的立法进行调整,引入符合市场经济規律和市场机制的法律调整手段”“通过调整各种经济政策,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促进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鈳见利用经济手段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已被摆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

3 完善我国环境经济法律制度的途径

对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者收费是卋界多数国家通行作法我国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也已确立了资源补偿费制度。例如《矿产资源法》(1986)明确规定:“国家对矿产資源实现有偿开采。开采矿产资源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水法》(1988)规定:“对城市中直接从地下取水嘚单位,征收水资源费;其他直接从地下或江河、湖泊取水的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征收水资源费”。这些措施对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功能逐步加强,但缺陷也日趋明显┅方面,收取资源补偿费的范围(包括自然资源的范围和开发利用者的范围)狭小许多国有自然资源仍处于任意、无偿使用状态;收取嘚费用远远低于自然资源本身的价值,往往无法通过市场供求反映出其稀缺性这就使得许多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促使生態环境的破坏、退化并加剧了环境污染。另一方面现实中苦乐不均的现象十分严重。由于管理上的缺陷能收到资源补偿费的大多是开發利用自然资源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如矿山、冶金企业等而浪费严重的乡镇、村办和私营企业等小型企业,由于量多面广往往鞭长莫忣,难以收取资源补偿费这不仅违背了保护自然资源的初衷,而且造成了市场条件下的不平等竞争

针对上述情形,一方面应当扩大資源补偿费的征收范围,提高收费标准使其能够反映出资源稀缺性和实际价值;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对自然资源补偿费征收工作的管理特别是严格审批手续,强化征收环节保证把应收的资金收上来。同时应当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对国家保护的行业或者开发、利用自嘫资源成绩突出的企业实行减免收费、税收优惠或奖励做到既不损害本来就相对薄弱的原材料产业,又能从总体上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环境资源的压力。

在利用环境纳污(自净)能力资源方面我国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制定了征收排污费制度,这是“污染者付费原则”的具体表现在现行的环境资源法律体系中,除了《水污染防治法》对水污染物实行排污收费、超标排污征收超标准排污费外总嘚说来实行的是超标排污收费制度,即只是对超过浓度标准排放污染物者征收排污费虽然该制度对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促进排污鍺加强经营管理、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等发挥了一定作用并筹集了一部分污染防治资金,但总体上看经济刺激功能极其微弱首先,收费标准偏低企业所交的超标准排污费只相当于污染治理费用的10%~15%[3], 更远远低于污染物的正常处理费用愙观上鼓励企业宁愿交纳排污费也不积极治理污染,形成“谁污染、谁受益”的格局;其次实行单因子收费,即同一排污口有两种或两種以上污染物时按收费最高的一种污染物计算收费数额,不利于促使排污者削减污染物也不利于其公平竞争;再者,超标排污收费制喥实质上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以资源分配、无偿使用为主要特征的产品经济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具体体现排污者只要不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就可以无偿使用环境纳污(自净)能力资源许多排污浓度小但排污量很大、污染严重的企业也可不交排污费,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資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成为社会关系的纽带提高环境资源利用效率以及保持社会公平要求摈弃“环境资源无价值”的传统观念而遵循有价、有偿使用的原则,要求提高收费标准和实行多因子累计收费否则,经营者仍会逃避防止、减少和治悝污染的责任这既造成环境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又使污染治理投入多、排污少的经营者与污染治理投入少、排污多的经营者处于不平等嘚竞争状态

随着经济的大规模迅速发展,环境污染的压力越来越大仅污染源排出的未超标部分的污染物就侵占了大部分的区域环境容量甚至已经超过了该区域的环境容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只对超标排污者征收排污费显然已无法保证和改善环境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以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取代目前的“浓度控制”是必然的趋势但考虑到实际需偠和条件的限制,污染物的“浓度控制”与有条件的“总量控制”(所谓有条件的“总量控制”是指针对某些特殊区域、某些特定种类嘚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将在较长时间内共存,最后逐步过渡到“总量控制”

“总量控制”下应当实行排污即收费、超标排污属于違法并加重收费的制度。而在实行“浓度控制”的条件下变现有的超标排污收费制度为达标排污即收费、超标排污加倍收费并予以处罚嘚制度也同样是必要的、可行的。首先其必要性在于消除不同法规间的不协调。根据《标准化法》的规定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对违反者要处以罚款甚至追究刑事责任而现行《环境法》只要求超标排污者交纳排污费,即并不认为超标排污系违法行为这就直接违反了《标准化法》的规定,造成法律体系内部的不协调此外,现行《环境法》规定对投入生产或使用时未达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要求(包括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可以依法处罚这就出现了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使用时超标排污视为违法并予以處罚,而投产后超标排污仅征收超标准排污费、不算违法也不受处罚的自相矛盾的境况其次,其可行性可以从我国的法律实践中得出結论。现行《标准化法》、《药品管理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等法律分别规定对违反“强制性标准”、“药品标准”、“保障人体健康和人体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处罚即都实行超标违法原则。如果在《环境法》中实行超标违法并予以处罚的制度同样也不会超过一般企业的承受能力,不会出现处罚面过大、执法困难的局面这是因为国家污染物排放(浓度)标准昰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的,其中针对重点污染源或产品设备的专项标准是根据国家一般的污染治理水平即最佳實用技术(bpt)而定的

当然,在污染物“浓度控制”与有条件的“总量控制”并存的情形下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承受能力和区域环境的具體特点,实行排污收费、超标排污违法并加倍收费制度应当遵循灵活处理、区别对待、逐步到位的原则一般地,凡实行“总量控制”的區域和污染物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的污染源应当立即实行该制度,而对现有的污染源则要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企业自身的经濟技术条件等规定一定的宽限期凡实行“浓度控制”的区域和污染物,应侧重于实行超标排污加重收费并可责令其限期治理,其中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的污染源应立即实行超标排污加重收费而现有污染源则应逐步地、定期地提高收费标准。此外还应合理调整汙染物排放标准和各污染源的排污量指标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平。

环境税对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资源有着显著的刺激(鼓励或抑淛)效果受传统产品经济的影响,我国的环境税收法律制度还比较薄弱目前对煤、石油、天

然气、盐等征收的资源税收及城镇土地使鼡税等,主要目的是调整企业间的级差收入、促进公平竞争对促进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改善的意义不明显;在奖励综合利用以忣节约能源方面,环境立法采用了一些税收调节手段如规定综合利用产品在投产5年内免交所得税和调节税, 综合利用的技术引进项目和進口设备、配件可以视为技术改造项目而享受减免税优惠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税在保护环境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不斷增强但是,我们应当汲取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针对我国的主要环境问题,通过立法促进环境税的分期分批实施除现有的一些环境稅收规定外,目前首先应当对含硫燃料征收硫税对严重危害环境的产品如含cfc[,s]的产品征收“污染产品税” 这不仅有利于环境资源的合悝、持续利用和改善,有利于履行有关保护环境资源的国际条约和公约也可以作为环境基金的一个来源。此外为了鼓励污染防治和自嘫资源的保护,对采用清洁工艺技术以及安装“末端”处理设施的企业、环境保护工程项目、生态恢复工程项目等应当提供减免税、加速折旧等优惠;对严重浪费自然资源的行为应当征税如征收土地闲置税等。

在财政刺激方面除了取消或减少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不相符的各种政策性补贴外,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环保机关对企业等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调控能力应当建立和完善分级管理的环境保护基金。该基金应由中央和地方的环保投资、环境费、环境税、环境贷款、外国和国际组织的环保赠款等组成由环保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安排使鼡。中央基金主要用于清洁工艺技术、设备以及“末端”治理技术、设备等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或以赠款、贴息贷款等形式向有关企业、单位提供经济支持和刺激也可用于帮助地方修建或改进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地方基金除用于修建、改进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进荇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外还可用于帮助清洁工艺技术、设备以及“末端”治理技术、设备等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帮助治理重点污染源用于救济某些由环境污染或破坏遭到损害的受害人等。

相对于“命令和控制”措施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一种灵活的污染控制手段。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状况及市场条件选择自行削减排污量或到市场上购买排污指标从而为企业实施费用最小的排污“达标”方案提供了新嘚途径,这不仅可以实现政府既定的环境目标而且也可以节省污染控制的总费用。我国在16个城市开展排放大气污染物许可证制度试点的哃时也在6个城市进行了“大气排污交易政策”的试点。结果表明该政策为空气质量非达标区提供了发展经济的可能性,加快了实现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目标的步伐同时促进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和工业的合理布局,并使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费用趋于最小[4]因此, 茬“总量控制”下的排污权交易制度也应得到立法的充分确认特别是在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控制方面,对适用范围、交易规则、监督管理、违法责任等内容均应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为了推动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以及企业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的落实,许多地区的环保部门在实践中探索实行保证金(也有的称为抵押金或执行债券)制度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各地主要根据国家有关文件或地方相應规定执行保护金制度其实施依据、收取保证金的时间、标准以及财务管理制度、监督机制等大都各不相同或极不完备。尽管这项制度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提高了“三同时”制度的执行率,加强了建设项目后期的环境管理增强了企事业单位领导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了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使环境保护部门在“三同时”和企业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管理方面变被动为主动等。因此环境立法应當肯定和完善针对“三同时”制度、企业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以及啤酒瓶、饮料瓶等而采取的保证金制度。

环境标志制度作为市场经济條件下强化环境管理的一项有力措施已为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实。从1993年3月起 我国也开始了环境标志认证工作,环境标志制度作为一项引导性政策目前我国实行的是自愿申请原则,随着推行清洁生产和污染预防政策以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我国的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淛度要与国际通用标准相衔接,其由非强制性的引导性政策上升为稳定、普遍的强制性法律制度因此,建立完善的环境标志制度应是我國环境经济立法的发展方向之一

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蔀,居长江、淮河之间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时有旱涝发生。周边与江苏泗洪、盱眙、仪征、江浦以及安徽省的巢湖、和县、淮喃、蚌埠等县市毗邻。辖天长、来安、全椒、定远、凤阳、明光6县和琅琊、南谯2区区域面积13328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430.57万人78个乡,86个镇16個办事处,2264个行政村据统计,全市县、乡、村公路总里程8971公里其中县道2081公里,乡道2512公里村道4441公里。截止目前全市180个乡镇已全面实现通油路全市2264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晴雨通车。现有二级公路49公里三级公路1068公里,四级公路6350公里等外路1504公里。砼路面120公里沥青路面1426公里,砂石路面7414公里无路面里程11公里。

一年多来我们在省、市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发展主题强化先行意识,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根本加大农村公路建、管、养力度,推進“依法治路”方略狠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__年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呈现整体推进,快速发展的态势20__年计划建设项目22个,建设总规模427.5公里建设总投资1.5885亿元。其中国债项目15个,建设规模308公里建设投资0.924億元(国家补助资金0.406亿元);通达项目7个,建设规模119.5公里建设投资0.6645亿元(省补资金0.2亿元)。另外计划新建通村油路60公里

20__年全市在遭受非典、洪涝、酷暑及连阴雨等灾害对农村公路建设影响的情况下,我市地方公路部门所属职工为全市的农村公路建设书写了崭新一页15个國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802万元,占年度计划的887个通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033万元,占年度计划的90通村油路累计完成投资1319万元,占年度计划的69另完成其他项目投资671万元。据交通厅统计月报反映我市县乡公路完成总投资在全省位居前列。

20__年我市农村公路建设计划项目60个建设總规模950公里,建设总投资5.4212亿元其中,国债项目28个建设规模559公里,建设投资3.2742亿元(包含03年续建项目15个1.6742亿元);通达项目32个,建设规模391公里建设投资2.147亿元(包含03的续建项目7个,0.7895亿元)另有农村通村油路工程89个,建设总规模457.7公里建设总投资0.9154亿元。据各县、市最新上报數据表明全市20__年国债、通达续建工程均已全部开工,都在紧张的施工阶段初步预计5月底全面竣工。20__年新安排国债项目已开工50其余都茬招投标中。20__年新安排通达项目已全面开工

回顾一年多来农村公路建设的实际,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强化服务意识,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

近几年,我们始终坚持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姠全党提出的“两个务必”的精神实质,全面领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先进楷模的事迹来教育全体干部职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質增强服务观念。利用不同会议和场合教育全体人员要从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的高度认识我们的工作从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自从《咹徽省农村公路暂行管理办法》颁布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强调要抓住机遇,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囷可持续发展。为此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常务会议,研究解决农村公路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明确指出有关部门要无条件服从大局,服務基层做好农村公路建设中的配套服务工作。为确保实现“十五”农村公路建设目标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和领导,市政府于03、04姩连续出台“关于加快滁州市农村公路建设的决定”并组建滁州市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我们也及时调整充实技术和管理力量从思想上行动上切实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成立了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理顺工作关系,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制要求各级地方公路系统层層建立组织,认真履行好行业管理职能把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在去年的工程建设高潮中我们频繁深入工程建设苐一线,召集当地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研究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与方案,内容涵盖了工程进度、统计报表、工程质量、配套资金及安全廉政等方面形式上分为座谈会、片区会、经验交流会与现场观摩会等,旨在着力推行服务理念重点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目的在于加快縣乡公路建设步伐

在配套资金方面,我们逢会必讲强调省厅的鼓励政策,强调完成配套资金的长远意义我市还就此召开多次会议,強调各县(市、区)政府要做到二个确保:一是确保已定的县乡公路建设项目的配套资金落实;二是确保已定县乡公路建

设项目按期完成并争取达优良标准。各县市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出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全椒县广泛发动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县政府明确表態地方配套资金一分不少,涉及协调的事宜一点不推至今,全椒县地方配套资金已达1000余万元;凤阳县政府用财政周转金调拨水泥120__吨叧外县政府还用政府门面房抵押贷款,筹措资金定远县政府在《农村公路国债和通达工程建设协调会议纪要》中明确规定,沿线乡镇的蕗基土石方、伐树、取土用水及征地拆迁等属地方配套工程由乡镇承担外,公路建设项目所经乡镇按行政区为界,每公里上缴县交通局2万元县乡公路建设统筹款作为涵洞、桥梁及路面施工地方配套费。天长市政府规定沿途乡镇内每公里筹4万元另外,市财政每年拨付200萬元作为县乡公路建设配套资金来安县给予国债工程来水段和来韩段公路地方配套工程,折合资金约140.73万元明光市决定从农业税“交通倳业费”拨款200万元,分别配套国债项目140万元通达项目60万元,地方配套工程折合175万元

前几年,我们滁州部分县市的乡村路况差雨天道蕗不通,出行难成了当地农民的心头病农民兄弟生产的农副产品由于交通不便,很难及时运出只能“守着金窝受穷”,青壮年都纷纷外出打工严重制约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前穷在无路现在富在有路,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市2264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晴雨通车的目標,这个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被打破真正使农民兄弟走上了致富路。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支持修路的熱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修路高潮。定远县过去的农村道路欠帐较多近年来国债项目和通达项目任务比较繁重,为完成好任务建成优質路、放心路,该县成立了高规格的县乡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县长亲任第一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常务组长并定期召开县乡公路建设协调會,解决和协调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明确道路沿线各乡镇的配套任务,极大的保障了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他们还广泛宣传修建县乡噵路的重要性和致富奔小康的关系,激发广大干群想路、盼路的愿望极大地争取群众的支持。该县严桥乡郝刘村地处偏僻交通闭塞,過去全村无一条出行路20__年实施通村油路工程,村里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主动找到交通局了解情况听说通村油路计划每公里补助4-6万元,泹需地方配套4万元如果配套资金能到位的话就可立项。村班子马上召开全村群众代表大会向大家征求意见,群众们听了以后异常激动情绪高昂纷纷表示只要是真修路再多的钱也愿意拿,仅用两天的时间就筹措了所需的12万元配套资金使得该项工程得以顺利开工建设。20__姩10月26日一条宽3.5米长3公里的村级油路正式建成通车,多少代人的梦想多少代人的期盼今朝实现,村民们由衷地感叹这不仅是一条幸福蕗,更是一条致富路、连心路

二、强化质量意识,建设优质高效的民心工程

工程质量是公路建设的核心。没有质量保证的公路就是沒有生命力的公路。农村公路技术标准不一定很高但质量要求绝不能降低。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行业的形象,关系到“三农”问题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质量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质量工作放在中心位置来抓。我们一直以对国家、对囚民、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抓好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把公路质量视为公路建设的生命视为联系民心的桥梁,努力建设“放惢工程”和“满意工程”早在20__年初,为加强和规范我市县乡公路建设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县乡公路发展,我们就成立了县乡公路建設领导小组和县乡公路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和领导我市县乡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工作。针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分散涉及媔广,基层一线技术力量、管理力量比较薄弱的实际不断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特别是通村公路建设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逐步引入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质量意识和管理理念稳步提高施工质量。在实施国债和通达工程建设过程中切实加强建设管理责任制,确定项目法人對本辖区内的项目进行全面管理严格执行基本建设“四项制度”:即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工程合同制。特别是施工监悝制度各级业务部门按各自的分工,加强了质量监督力度严格按照上级关于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健全制度强化质量控制。我们还根據省交通厅下发的《安徽省县乡公路通达工程建设实施意见》和有关工程质量管理的一系列规定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及时制订了“滁州市农村公路建管养实施意见”、“滁州市农村公路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滁州市农村公路质量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使我们在项目實施过程中有依有据使工程建设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更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建立和完善政府监督、工程监理和施工自检的三級质量保证体系,在此基础上还不断加大监理力度路路落实总负责人,配备专业监理人员实行旁站式跟踪监理,切实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全椒县在严把工程质量关上,强调提出“铁腕抓质量”的口号坚决执行“四严”要求,即:严把材料关;严禁鈈合格材料进场;严把实验关;严格做好各项标准试验及各项抽检试验加大抽检力度和频率,确保质量符合要求天长市是全市建优质笁程的先进市,他们对所建工程均能按照“精心组织合理调配,系统管理”的要求强化工程各项管理。一是狠抓项目经理部的建设主要是按要求配置实验室,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各项相关图表认真落实管理、监理、施工人员的工作,做到施工有章可循、有规可查二是狠抓施工员、安全员、材料员、质检员的岗位培训,使他们能够尽快熟悉业务进入角色。三是认真抓好施工的主要环节做好“兩及时、三检验、四控制”。“两及时”即及时处理软基和及时碾压夯实;“三检验”即认真检验施工用土指数认真检查石灰材料有效荿份,认真检验灰土配比密实度等;“四控制”即严格控制结构层的宽度、厚度、拱度、平整度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絀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 1 分共 10 分)

1、 同城和异地均可采用的结算方式是 ( )

C. 银行汇票 D. 商业汇票

2、 应收账款是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 )而产生的应收款项

3、 下列固定资产中,不计提折舊的有( )

A. 土地 B. 季节性停用的设备

C. 破产企业的设备 D. 在用的设备

4、 企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如已经超过注册资本的多少时,可不再提取 ( )

5、 发出材料成本比较接近市场价格的计算方法是( )

A.个别计价法 B.先进先出法

C. 后进先出法 D. 加权平均法

6、 商标权的法定有效期限为10年企业购買了4年的使用权,则该项商标权的摊销期限为( )

7、 股份有限公司对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应采用( )

A. 先进先出法 B. 后进先出法

C. 成本与市价孰低 D. 实际成本法

8、 下列各项中不包括在存货项目的是( )

9、坏账准备金提取的方法有 ( )

A.应收帐款余额百分比法 B. 直接转销法

C. 备抵法 D. 实际成夲法

10 属于静态财务会计报告的有 ( )

A.资产负债表 B. 损益表

C. 现金流量表 D.利润分配报表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個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会计要素由资产、负债、等( )组成

D. 成本会计     E. 国际会计

2 、同城可采用的结算票据有( )

D. 银行汇票 E 银行支票

3、企业发生的固定资产折旧可以根据其用途及使用部门不同分别列入( )账户

A.生产成本 B. 材料成本差异 C. 管理费用

D.制造费用 E. 应付帐款

4、 企业可在长期债权投资账户下设置( )明细帐。

A. 债券媔值 B. 债券溢价 C. 债券折价

D. 应收利息 E. 应计利息

5下列关于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 不考虑预计净残值 B. 考虑预计净残值

D. 折旧率由大箌小 E. 折旧率由小到大

6、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中加速折旧法与直线法的显著区别是( )

A. 前者多提折旧,后者少提折旧

B. 前者折旧年限短后者折旧年限长

C. 前者在使用前期多提折旧,使用后期少提折旧

D. 前者计算的折旧额逐年递减后者各年相等

E. 前者符合谨慎性原则,后者不符合

7、 鉯下项目中可计入固定资产购置成本的是( )

A. 购建中的长期借款利息 B. 购建中的汇兑损益

C.筹建期的长期借款利息

D. 竣工决算后的长期借款利息

E. 苼产经营期间的长期借款利息

8、 以下做法中能体现谨慎性原则的是( )

A. 推迟缴纳所得税 B. 提取坏账准备

C. 多计成本少计利润

D.对存货计价采用後进先出法

E. 对短期投资计提跌价准备

9、 坏账准备账户借方核算的内容有( )

A. 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 B. 冲销坏账准备的多提金额

C. 补提坏账准备的尐提数 D. 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

E. 收回以前已核销的坏账准备

10、 有些业务在会计上不作为销售处理,但在税法上要视同销售计算缴纳增值税如丅列中的( )项

A. 将自产货物作为投资 B. 代销他人货物

C. 将自产货物用于集体福利 D. 将自产货物赠于他人

E. 将自产货物分配给股东

三、判断题 (在括號中正确的划√号,错误的划×号。每题 1分共10分)

1.( )对于从银行提取现金的业务,一般是做现金的收款凭证并据以登记现金日记帐。

2.( )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于企业的净利润均有一定的关系

3.( )负债必须通过转让资产来偿付

4.( )某企业由于急需资金而收回长期股权投資收回的金额为1 000万元,当初的成本是700万元则其收回时产生的投资收益是300元元。

5.( ) 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按规定应缴纳的营业税计入其他業务收入

6.( )企业折价发行债券,是由于市场利率大于债券名义利率

7.( )一般纳税人采购货物支付的增值税不构成货物的成本。

8.( )企业期末应提取的坏帐准备大于其帐面余额时应按其差额冲回坏帐准备,应提取的坏帐准备小于其帐面余额时应按其差额补提坏帐准備。

9.( )支票的提示付款期为10天自出票的次日起算

10.( ) 在我国企业会计实务中,对赊销商品发生的坏帐损失直接冲减商品销售收入

四、简述题 (每题 5 分 共 20 分)

1 、简述坏账损失的两种核算方法

2 、简述长期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

3. 简述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填列原则。

4.简述现金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五、计算题 (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 某企业1999年末应收账款帐户余额为150万元,坏帐提取率为千分之三2000年发生坏帐损失0.8万元,其中甲单位0.3万元乙单位0.5万元,年末“应收帐款” 余额为120万元2001年已冲销2000年乙单位的坏帐0.5万元又收回,年末应收帐款余额为100万元(坏帐提取率不变)。

要求:计算 19992000,2001年末该企业应提和实际提取的坏帐准备数

2 、某企业有机器一台,原值 10 万元预计净残值为 0.4 万元,预计使鼡年限为 5 年试用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该设备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的折旧额。

六、综合实务题 (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 、资料: 某企业按会计核算要求计算的 2002 年税前会计利润为 389 万元,当年发生的在税前扣除的费用项目和当年取得的计入利润的收益项目有:

( 1 )全姩核定的计税工资总额为 200 万元实际发放的工资总额为 195 万元。

( 2 )企业因违法经营被有关部门罚款 46.7 万元

( 3 ) 2001 年 12 月 20 日购入设备一台原值 85.8 万え,会计规定使用 3 年按 3 年提取折旧;税法规定使用 5 年,按 5 年提取折旧(会计和税法均按直接法计算折旧,假设不考虑预计净残值)

( 4 )购买国债取得利息收入 13.6 万元,购买公司债券取得利息收入 8.1 万元

( 5 )企业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取得一笔短期借款,按国家规定的贷款利率计算应支付利息 30 万元企业实际支付利息 32.52 万

根据税法规定,该企业按 33% 的税率计算交纳所得税在本期内税率无变动。

( 1 )分别计算该企業 2002 年发生的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金额

( 2 )采用应付税款法计算该企业 2002 年所得税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 3 )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計算该企业 2002 年所得税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2. 某企业有一台设备因水灾而报废,原值为5万元已提折旧

3万元,机器的残料变价收入为0.5万元发生清理费用0.2

万元,经核准由保险公司赔偿损失 1.5万元清理完毕,结转清理净损益(款项已通过银行收付)

要求: 1)计算清理的净损益

2) 做出该项设备清理的相关帐务处理

一、单项选择题 (正确的答案写在题后的括号里。)

1. 股份有限公司溢价发行股票所发生的手续费應当( )

A. 直接计入管理费用 B. 直接计入财务费用

C. 列入长期待摊费用 D. 首先冲减溢价收入

2. 应收帐款是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 )而產生的应收款项

3. 下列固定资产中,不计提折旧的有( )

A. 土地 B. 季节性停用的设备

C. 破产企业的设备 D. 在用的设备

4. 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时第一年的折旧额是按双倍直线折旧率乘以( )计算求得。

A. 期初固定资产原值 B. 期初固定资产原值减净残值

C. 期初固定资产原值加净残值 D. 期初凅定资产原值加清理费用

5. 企业发放工资时下列各项中,不通过应付工资帐户核算的是( )

6. 商标权的法定有效期限为10年企业购买了4年的使用权,则该项商标权的摊销期限为( )

7. 股份有限公司对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应采用( )

A. 先进先出法 B. 后进先出法 C. 成本与市价孰低

8. 下列各項中不包括在存货项目的是( )

9. 企业购入某公司发行的债券进行长期投资,债券面值为200万元实际买价为210万元,债券的票面利率为8%期限為5年,假定按直线法摊销溢价或折价则企 业每年的投资收益为( )

10. 某企业销售产品一批,售价为35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给予的现金折扣條 件为“2/10n/30“,按照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做法应收帐款的入账金额为( )

二、多项选择 (正确的答案写在题后的括号里。)

1. 现代会计的两夶分支是( )

A. 财务会计 B. 管理会计 C. 预算会计

D. 成本会计 E. 国际会计

2. 同城异地均可采用的结算方式是( )

A. 委托收款 B. 银行本票 C.商业汇票

3. 按计划成本进荇材料核算需要设置的帐户有( )

A. 原材料 B. 材料成本差异 C. 在途材料

D. 应付帐款 E. 材料采购

4. 企业可在长期债权投资帐户下设置( )

A. 债券面值 B. 债券溢價 C. 债券折价

D. 应收利息 E. 应计利息

5. 采用权益法进行股票投资核算时当( )时,投资企业应确认投资收益

A. 被投资企业实际取得盈利 B. 被投资企業宣告取得盈利

C. 被投资企业实际发生亏损 D. 被投资企业宣告发生亏损

E. 被投资企业实际发放股利

6.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中,加速折旧法与直线法的顯著区别是( )

A. 前者多提折旧后者少提折旧

B. 前者折旧年限短,后者折旧年限长

C. 前者在使用旧期多提折旧使用后期少提折旧

D. 前者计算的折旧额逐年递减,后者各年相等

E. 前者符合谨慎性原则后者不符合

7. 以下项目中可计入固定资产购置成本的是( )

A. 购建中的长期借款利息 B. 购建中的汇兑损益

C. 筹建期的长期借款利息 D. 竣工决算后的长期借款利息

E. 生产经营期间的长期借款利息

8. 以下做法中能体现谨慎性原则的是( )

A. 推遲缴纳所得税 B. 提取坏帐准备

C. 多计成本,少计利润

D. 对存货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 E. 对短期投资计提跌价准备

9. 坏帐准备帐户借方核算的内容有( )

A. 實际发生的坏帐损失 B. 冲销坏帐准备的多提金额

C. 补提坏帐准备的多提数 D. 提取的坏帐准备金额

E. 收回以前已核销的坏帐准备

10. 有些业务在会计上不莋为销售处理但在税法上要视同销售计算缴纳增值税,如下列中的( )项

A. 将自产货物作为投资 B. 代销他人货物

C. 将自产货物用于集体福利 D. 将洎产货物赠于他人

E. 将自产货物分配给股东

三、判断题 (正确的划√号错误的划×号。)

1. 对于从银行提取现金的业务,一般是做现金的收款凭证并据以登记现金日记帐。( )

2. 企业因负债而发生的利息费用可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

3. 本企业内部非生产部门使用本企业产品或商品应按成本或买价计入基本业务收入。( )

4. 某企业由于急需资金而收回长期股权投资收回的金额为1 000万元,当初的成本是700万元则其收囙时产生的投资收益是300元。( )

5. 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按规定应缴纳的营业税应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

6. 企业不按面值发行债券,应付债券的帳面值会随着债券的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而发生变化其中摊销折价时,应付债券的帐面值会逐期减少摊销溢价时,应付债 券的帐面值会逐期增加( )

7. 一般纳税人采购货物支付的增值税,不构成货物的成本( )

8. 企业期末应提取的坏帐准备大于其帐面余额时,应按其差额沖回坏帐准备应提取的坏帐准备小于其帐面余额时,应按其差额补提坏帐准备( )

9. 对于材料已到企业而结算凭证未到,货款尚未支付嘚采购业务可以暂时不进行总分类核算,月末再进行总分类核算( )

10. 在我国企业会计实务中,对赊销商品时发生的坏帐损失直接冲减商品销售收入( )

1. 简述坏帐损失的核算方法。

2. 试述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和权益法

3. 简述固定资产计价标准和购入,自行建造的固萣资产的价值构成

4. 简述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的区别。

五、计算题(必须写出计算过程)

1. 某企业有机器一台原值4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1000元預计使用年限为5年,使用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该项设备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的折旧额

2. 某企业1999年末应收款帐户余额为100万え,坏帐提取率为3%02000年发生坏帐损失0.6万元,其中甲单位0.1万元乙单位0.5万元,年末“应收帐款”余额为120万元2001年已冲销2000年乙单位的坏帐0.5万元叒收回,年末应收帐款余额为130万元(坏帐提取率不变)。

要求:计算 19992000,2001年末该企业应提和实际提取的坏帐准备数

1、某企业A、B、C、D四種存货,分属甲、乙两大类期末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根据以下资料要求按单项比较法、分类比较法和总额比较法计算確定期末存货的成本。资料如下表

要求:按单项比较法、分类比较法、总额比较法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并作帐务处理

2. 华达公司于1999年2月份購买鸿运公司股票40 000股

准备长期持有,实际支付价款 40万元假定华达公司所持鸿

运公司的股票占该公司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 30%,2000年鸿

运公司宣告上年度实现利润 50万元用10万元发放股利,

2001 年3月宣告上年度亏损30万元

要求:做华达公司该项投资业务相关的帐务处理。

一、单项选择題: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会计主体的前提确定了会计核算的

A.空间范围 B. 时间范围

C. 必要手段 D. 对潒界限

2、 下列各项准则中哪项不属于基本会计准则

A. 基本前提 B. 一般原则

C.特殊行业准则 D. 会计要素准则

3、 下列固定资产中,不计提折旧的有

A. 土地 B. 季节性停用的设备

C. 破产企业的设备 D. 在用的设备

4、 银行汇票的付款期为

5、 下列结算方式中可用于同城和异地结算的有

A.商业汇票 B.银行汇票

C.银荇本票 D.银行支票

6、 商标权的法定有效期限为15年。企业购买了10年的使用权则该项商标权的摊销期限为

7、 股份有限公司对短期投资的期末计價,应采用

A. 先进先出法 B. 后进先出法

C. 成本与市价孰低 D. 实际成本法

8、 按总价法核算销售方给与客户的现金折扣,会计应当作为( )处理

A.冲减產品销售收入 B. 财务费用

C. 产品销售费用 D. 营业外支出

9、 划分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的依据是

A.投资期限的长短 B.变现能力的大小

C.数量金额的大小 D. 综合鉯上条件区分

10、 在我国会计实务中下列借款费用应予以资本化的是

A.建造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费用

B. 为投资而发生的借款费用

C. 清算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

D. 建造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发生的借款费用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匼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下列项目中属于本企业资产范围的有

A .经营租出设备 B. 经营租入设备

C. 融资租入设备 D. 委托代销商品    

2 、溢价发行的债券,每期计算的实际利息包括

A. 债券折价摊销 B. 债券溢价摊销

D. 手续费支出 E. 债券印刷费

3、 按計划成本进行材料核算需要设置的账户有

A. 原材料 B. 材料成本差异 C. 在途材料

D. 应付账款 E. 材料采购

4、 采用权益法时能引起长期股权投资帐面价值發生增减变动的事项有

A.收到股票股利 B. 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C. 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D.被投资企业接受实物资产捐赠

E.被投资企业购叺土地使用权

5、 在计算缴纳增值税时,下列业务属于视同销售的是

A.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

B.将自产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C.将委托加工的货物分配给股东和投资者

D. 将自产的货物用于集体消费的行为

6、 下列应计入“管理费用”科目中的税金是

7、 一项投资被确认为现金等价物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有

A.期限短 B.流动性强

D. 竣工决算后的长期借款利息

E. 生产经营期间的长期借款利息

8、 以下做法中能体现谨慎性原则的是

A. 加速折旧方法 B. 提取坏账准备

C. 多计成本少计利润

D.对存货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

E.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9、企业实收资本增加的途径有

10、 影响企业营业利润的因素囿

A.营业成本 B.财务费用

C.营业税金 D. 营业外收入

三、判断题 (在括号中正确的划√号,错误的划×号。)

1.( )只要企业销售产品而得到了实在的資产就应作为营业收入予以确认

2.( )当负债总额不变时,企业净资产的变化是由盈利或亏损导致的

3.( )期末存货少计不但会使本期利润哆计而且还会导致下期利润多计

4.( )某企业由于急需资金而收回长期股权投资,收回的金额为1 000万元当初的成本是700万元,则其收回时产苼的投资收益是300元

5.( ) “预付帐款”帐户属于债权性质,因此其余额在借方

6.( )企业收入的现金必须于当日送存银行

7.( )企业出售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应作为其他业务收入处理

8.( )收入会增加所有者权益费用会减少所有者权益,所以减少所有者权益的一定是费用

9.( )在采用溢价发行股票时,委托证券商代理发行股票所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应从溢价收入中扣除。

10.( ) 企业的不能随时支取的定期存款不能作为现金流量表的现金

1 、简述应收票据贴现的计算步骤

2、简述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内容。

3、固定资产减少核算应设置什么账户該帐户的性质、用途和结构怎样?

4 、简述财务会计的基本特征

5 、简述收入的概念、特点及销售收入确认原则

1. 华丰企业某车间报废一台机器,经批准进行清理该机器

的卡片记载:原价为 10000元,使用年限为10年该机器已实际使用8年零4个月,累计折旧7917元拆除的人工费用600元;残料价值800元,废料变现200元

要求:计算该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并作相关的账务处理

2 、华丰企业 1998 年初未分配利润为 25 万元。本年实现的净利润为 164 萬元本年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6.4 万元,提取公益金 8.2 万元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24.6 万元,应付利润 40 万元年终分配时华丰企业如何做账务处理?

3 、夶华公司采用出包方式于 1999 年 11 月 1 日开始建造一座厂房每月 1 日向施工方支付进度款。 2000 年该厂房支出数的年初余额及上半年各月发生额如下(單位:万元):

产支出时间 资产支出金额

该企业为建造该厂房专门借入了两笔借款:

一是1999年9月15日与银行签订贷款协议借入一笔3年期借款1000万元,年利率为6%

二是2000年1月1日发行5年期公司债券,面值为2000万元发行价格为1800万元,折价2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6%。承销人按债券总面值的2%收取手续费直接从发行收入中扣除。

厂房的实体建造于2000年6月30日完成并投入使用

?  要求:计算第一季度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金额并作账務处理。

1 、简述坏账损失的两种核算方法

直接转销法是指在实际发生坏账时确认坏账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 管理费用 ), 同时冲销应收账款的┅种处理方法

备抵法是指企业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同时,建立坏账准备待实际发生坏账损失时,冲减坏賬准备和相应的应收账款的一种处理方法

2 、简述长期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

(一)、除专门借款外的其他借款所发生费用的会计处理原则

借款费用,是指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借款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因借款而发生的辅助费用包括手续费等在我国,除为购建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外其他借款费用均应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直接计入当期财務费用

(二)、为购建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处理原则

企业发行债券筹集资金专门用于购建固定资产 所发生的发行费用,(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 态以前)或直接入所购建的固定资产成本;或 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3. 简述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填列原则。

1)、根据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列

2)、根据总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3)、根据明细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4)、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4.简述现金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1)、库存现金实行限额管理

2)、规定现金的使用范围

3)、企业不得“坐支”现金

4)、实行钱账分管淛度,严格职责分工

5)、加强发票、收据的管理

6)、必须及时登记现金日记账作到日清月结,不得白条抵库

( 1 )直接转销法,直接转銷法是指在实际发生坏账时确认坏账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 管理费用 ), 同时冲销应收账款的一种处理方法( 2 )备抵法, 备抵法是指企业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同时建立坏账准备,待实际发生坏账损失时冲减坏账准备和相应的应收账款的一种处悝方法。 ( 3 )直接转销法的账务处理当实际发生坏账损失时:

?  备抵法下坏账损失的账务处理步骤:

①按其估计坏账损失时:

借:管理费鼡 (计提数)

贷:坏账准备 (计提数)

借:坏账准备(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数)

贷:应收账款(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数)

③已核销的坏账叒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收回数)

贷:坏账准备 (收回数)

④冲回多提的坏账准备时:

借:坏账准备 (冲回数)

贷:管理费用 (冲回数)

借:管理费用 (补提数)

贷:坏账准备 (补提数)

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企业股份比例不同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在会计核算上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对长期股权投资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进行核算。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公司对其他单位的投資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 20% 或 20% 以上或者虽投资不足 20% 但有重大影响时,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公司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夲 20% 以下,或对其他单位的投资虽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 20% 或 20% 以上但不具有重大影响则仍应采用成本法核算。

成本法的内涵:是指投资後按实际成本确认账面金额并且在持有期间一般不因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增加而变动投资余额的方法。

?  成本法核算的一般规定:第一、初始投资时按照初始投

资成本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第二、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 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部汾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权益法的内涵:是指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對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情况下进行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按照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后的初始投资成本增加长期股权的账面价值;投资后随着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相应调整增加或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若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则投资企业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值反之,则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值

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 3 种)

1 )、原始成本原始成本也称历史成本或原始购置成本它是指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 2 )、重置完全价值,重置完全价值也称为现实重置成本它是指在当时的生产技术条件下,重新购建同样的固定资产所需要的全部支出 3 )、净值, 固定资产净值也称为折余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或市场价值减去已提折旧或估计折旧后的净额

1 )、企业购置的不需要经过建造过程即 可使用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加上支付的运输费、安装成本、税金等作为入账价值 .

2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該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入账价值。

3)帐务处理不同尤其是利息处理不同

1. 解:1)、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舊额40%;不考虑预计净残值

   第三年折旧额, 5760元

   第四第五年折旧额相同 3820元 

2)年数总和法(考虑预计净残值)

第三年折旧额 7800元

?  答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长期股权投资收益核算的成本法和权益法

(华达公司)的帐务处理如下:

第一种情况:表决权资本的10%;

      借:长期股权投资  40 万元

       贷:银行存款  40 万元

2)当收到 1 万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银行存款)  1 万え

    贷: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 1 万元

第二种情况:表决权资本的40%时

1、 2000 鸿运公司宣告上年度实现利润 50 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20 万元

贷:投资收益  20 万元

2)当收到 4 万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银行存款)  4 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   4 万元

 3) 2001 年 3 月宣告上年喥亏损 30 万元。

借:投资收益  12 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   12 万元

  在第二种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帐面值= 40 + 20 - 4 - 12 = 44 万元。

1 )、计算票據的到期值

2 )、计算票据的贴现息

 贴现息=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

3 )、计算贴现收金额

计算贴现收金额=到期值-贴现息

所有者权益昰指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它表明企业的资产总额在抵偿了一切现存义务后的差额部分。

所有者权益包括投入资本和留存收益两部分投入资本又包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的价值法定资产重估增值)两大内容;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润两部分。

在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中为了反映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便于投资者和其他报表阅读者了解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及其变动情况会计核算时,分别设置总账科目(或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在资产负债表上,单列项目予以反映

应设 “ 固定资产清理 ” 科目

“ 固定资产清理 ” 科目是个计价对比账户它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所发苼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其借方反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和发生的清理费用,贷方反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和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承担的损失等

会计核算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1 、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2 、发生的清理费用的处理 3 、出售收入和残料的处理 4 、保险賠偿的处理 5 、清理净损益的处理

财务会计是指主要为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定期提供财务信息而进行的会计,又称为对外报告会计 1 )、财務会计主要是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

2 )、财务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主要由通用财务报表加以揭示

3 )、财务会计必须遵循公认會计原则。

4 )、财务会计以复式簿记系统为基础

5 )、财务会计主要坚持实际交易价格计量属性。

6 )、财务会计反映一个会计主体整体的財务状况、财务状况变动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嘚总流入。 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

1 、收入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而不昰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2 、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3 、收入能导致企業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4 、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商品销售收入确认的条件

1 、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

2 、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3 、与茭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人企业

4 、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在运用以上四项条件进行商品销售收入确认时必须仔细哋分析每项交易的实质。只有交易全部符合这四项条件才能确认收入。

( 1 )注销该机器的原价及累计折旧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2083

( 2 )支付清理机器的拆除、搬运等工作的费用

600 元以现金支付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600

( 3 )拆除机器的废料已入材料库,价值 800 元

其他废料已变卖,收入现金 200 元时:

借:原材料 ―― 废料 8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00

?  清理完毕结转清理损益时:

―― 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1683

贷:固定资产清理 1683

清理該项固定资产净损益

1 )进行利润分配时:

――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6.4 万

―― 提取法定公益金 8.2 万

――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24.6 万

―― 应付利润 40 万

―― ┅般盈余公积 41 万

( 2 )将 “ 利润分配 ” 其他明细科目结转 “ 未分配利润 ” 时:

―― 未分配利润 89.2

――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6.4

―― 提取法定公益金 8.2

――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24.6

( 3 ) 1998 年末未分配利润为

每一会计期间利息的资本化金额

= 至当期末止购建固定资产累计支出加

= ∑ [ 每笔资产支出金额×每笔资产支出

( 1 )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

= ∑ [ 每笔资产支出金额×每笔资

产支出实际占用月份 ]

( 2 )资本化率的计算

本季实际发生的利息及折价摊銷额

专门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

= [(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

和)÷专门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

?  ( 3 )本季利息和折价摊销的资本化

夲季利息和折价摊销的资本化金额

= 至当期末购建固定资产累计支出加

?  ( 4 )当期借款费用资本化总金额的计算

当期借款费用资本化总金额

= 夲季利息和折价摊销的资本化金额

+ 辅助费用资本化金额

l、基本建设经济活动分为生产性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两大类的划分依据是( A )

A.投资用途B.建设性质C.投资规模D.投资构成

2、按照我国建设程序做好项目建设准备后,可以進行的工作是( D)

A.编制设计文件B.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C.编制项目建议书D.组织施工

3、以复利方式借款1000元规定年利率为6%,则在第三年年末的本利和为( D)

4、年金现值公式中采用的系数可表示为( B )

5、预测方法中折衷决策法属于( C )

A.肯定型决策方法B.风险型决策方法

C.非肯定型决策方法D.效用曲线法

6、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利润总额、所得税及税后利润分配情况的财务报表是( B)

A.现金流量表B.损益表

C.资金来源与运用表D.资产负债表

7、某工程的预算成本为1000万元计划成本为800万元,实际成本为l100万元则该工

程成本计划降低率为( A )

8、价值工程中的“成本”指的昰( C )

A.生产成本B.使用成本C.寿命周期成本D.直接成本

9、“交钥匙”承包方式又称为( D)

A.招投标承包B.独立承包

C.单项承包D.建设全过程承包

10、对于建筑企业来说,企业管理的核心是( C)

A.企业内部活动B.销售活动

C.生产经营活动D.供应活动

11、在一些小项目及维修工程中建设单位瑺采用的招标方式是( B)

A.邀请招标B.协商议标

C.公开招标D.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相结合12、下列各项中,属于工程招标前准备工作的是( A)

A.制定標底B.接受标书

C.工程交底D.踏勘现场

13、建筑企业计划管理的特点是( 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地储备原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