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32b08uct1 fa配什么主控

还没有帐号? 赶紧
用户版块帖子
金士顿32GU盘量产的问题
UID:96762
在线时间8小时
本人新买一金士顿32G的旋转盘,群联的主控,主控是PS,想量产一个USB-CDROM,用了多个软件也不行,总是出IDBLK file version check error,代码是0X0027,检测到的闪存是东芝的th25nvg8t2j,后来换了个MptoolV2.60,这个可以量产过去,但盘变成了10G,咋也刷不回来,后来拆了盘看了一下闪存,结果是fd32b08uct1-5a,不知道是什么牌子的闪存,有哪位老大有这个的量产工具啊,能不能发我邮箱:,在此先谢了,
用正确的方法量产,可以解决二次量产问题,QQ
UID:830368
在线时间3207小时
M币77075专家12
回 楼主(洪伟通讯) 的帖子
这个是东芝的降级片,用mpall工具量产,要添入idblk_timing.dll文件版本号
UID:96762
在线时间8小时
谢谢回复,这个idblk_timing.dll要添在哪里?
UID:96762
在线时间8小时
在配置文件里添加了语句也不行,现在是不提示版本错了,结果还是报红,只有用UPTOOL不报,但刷完就只有10。7个G。原来存过17个G的文件都没有问题,量产之前都把文件拷出来了,真是怪了,用低格工具也不能格,出现format fail error code 55,不知道是什么问题
UID:96762
在线时间8小时
哪位大侠给提示一下这个还有什么办法?只有用Uptool2.061可以刷完,但容量不够了,刷回可移动磁盘也是10。7个G,刷CDROM后多个光驱,U盘还是10。7个G,是不是软件里识别不到闪存呢?
UID:75652
在线时间10527小时
M币7388专家67
楼主直接用这个量产工具试一试吧:
UID:96762
在线时间8小时
回 5楼(wyyyzyq) 的帖子
用这个量产能过,但32G变10G了,而且认到的也是东芝闪存,奇怪的是认到的闪存型号每次都不一样,我已经拆开看了闪存了,是fd32b08uct1-5a这个型号,用闪存精灵查不到是什么牌子的,好象是镁光的吧,没量产以前U盘是足量的,不是扩容的,原来里面有将近20G的文件,我量产前已经备份过了,所以知道不是扩容盘
UID:1397886
在线时间254小时
M币3438专家0
我的金士顿也是32G的 是安国的主控,量产过了。但就是HDD部分不好用。
UID:803619
在线时间4030小时
M币465专家77
PS2267确实是不好量产,32G的坏了就拿去换,不要拆开了
UID:96762
在线时间8小时
拆过了,不用换了,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温馨提示:所有技术区严禁灌水,“沙发”“顶”字样;禁止广告贴;以免被删除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de by , Time now is:10-12 13:14, Total 0.154887(s) query 6,
Gzip enabled&还没有帐号? 赶紧
用户版块帖子
请教下sm2246en支持TH58NVG8DDL吗?
UID:937986
在线时间254小时
M币87专家0
手上有4片金士顿U盘拆机降级东芝的TH58NVG8DDL(32G 16K 2CE),flash写着FD32B08UCT1,想弄成SSD,不知道sm2246en是否支持?在SM2246AB_MPP0223B_FWP0115G中只找到Toshiba,256Gbit(16K),TH58TFG8DDLBA4C,不知道是否可以用这个来开卡?
UID:813299
在线时间1184小时
M币904专家4
从SSD上拆下来贴U盘的闪存,再回SSD没多大意义。
UID:1567975
在线时间772小时
M币407专家2
TH58TEG8DDL是支持的NVG这个不知道&&查下列表咯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de by , Time now is:10-12 13:14, Total 0.123994(s) query 6,
Gzip enabled&还没有帐号? 赶紧
用户版块帖子
未缩水的金士顿V300,打标FT64G08UCT1-8B,实际是东芝什么型号呢?
UID:2034759
在线时间264小时
M币1929专家4
金士顿V300未缩水版使用的是Toshiba 19nm颗粒,打标FT64G08UCT1-8B,实际是东芝什么颗粒呢?有坛友上优盘测试过么?是不是TC58NVG6D2GTA00?网上流传是这个颗粒,2281支持列表查不到这个GTA00,只查到HTA00和JTA00.知道的坛友来科普一下。
本文内容包含图片或附件,获取更多资讯,请
后查看;或者
成为会员获得更多权限
UID:1634898
在线时间534小时
M币500专家2
这个黑片,最好上u盘板测试一下!!毕竟咱们在这里也只是猜测!!
UID:819430
在线时间3918小时
M币17652专家74
T1-8B我有几片这个颗粒, 上SK6221能量产, ID是98 DE 84 93 72 D76221直接认成FT64G08UCT1-8B 或者 FD16B08UCT1-8C19nm的, 1CE, 也许是TypeB型, 总是应该是过度型号SF2281没有固件, 现在抽屉里吃灰
UID:2034759
在线时间264小时
M币1929专家4
:T1-8B我有几片这个颗粒, 上SK6221能量产, ID是98 DE 84 93 72 D76221直接认成FT64G08UCT1-8B 或者 FD16B08UCT1-8C19nm的, 1CE, 也许是TypeB型, 总是应该是过度型号SF2281没有固件, 现在抽屉里吃灰[表情] &( 07:05)&有id就好办了,我查一下资料
UID:1630795
在线时间403小时
M币612专家1
用那个ID查到的应该是TC58NVG6DCJTA00[98-DE-84-93-72-D7] Index=43 Type=0 Vendor=Toshiba PN1=TC58NVG6DCJTA00 PN2=TH58NVG7DCJTA(2CE) PN4=TH58NVG7DCJx2(4CE) IDMask=FFFF4FFFFF8F DiePerChip=1 PlanePerChip=1 BlockPerChip=2092 PagePerBlock=256 PageSize=17664 BitPerCell=2 PageSequenceType=6 Timing=25 EDOMode=1 CacheProgram=1 2-plane=1 nmProcess=19 IO=8 Interface=1 Note=Toshiba 19nm eD2-b Toggle (Check)另外列表里有FT64G08UCT1-8B的支持固件,例如2。。。。。
[ 此帖被eboy998在 18:13重新编辑 ]
UID:1567975
在线时间772小时
M币407专家2
东芝这个颗粒一般人开不了
UID:2034759
在线时间264小时
M币1929专家4
:用那个ID查到的应该是TC58NVG6DCJTA00[98-DE-84-93-72-D7] Index=43 Type=0 Vendor=Toshiba.......&( 17:56)&哪个版本有文件?
UID:1630795
在线时间403小时
M币612专家1
话说你收的v300是好的吧,你用工具看下原开卡配置ID啊
UID:2034759
在线时间264小时
M币1929专家4
回 eboy998 的帖子
:话说你收的v300是好的吧,你用工具看下原开卡配置ID啊&( 09:21)&是好的,什么工具能看到原开卡配置ID求科普
UID:1630795
在线时间403小时
M币612专家1
回 binghaha 的帖子
:是好的,什么工具能看到原开卡配置ID求科普 固件升级工具
本文内容包含图片或附件,获取更多资讯,请
后查看;或者
成为会员获得更多权限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发布纯表情、纯引用等灌水帖子;以免被删除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de by , Time now is:10-12 13:14, Total 0.159696(s) query 7,
Gzip enabled&不一般的享受—No.10 - 歌单 - 网易云音乐
不一般的享受—No.10
网易云音乐多端下载
同步歌单,随时畅听320k好音乐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C)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老机器——金士顿 HyperX Savage SSD 固态硬盘_值友评测_什么值得买
当前位置: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老机器——金士顿 HyperX Savage SSD 固态硬盘
2010年,我30岁生日的时候,花了接近8K大洋给自己配置了一台专门打游戏电脑:i5-760,DFI lanparty P55主板,4G G.skill 内存,华硕 GTX460 top 1G显卡,外加海盗船650W铜牌电源,联力机箱。后来又在1年内购入8G G.skill&内存以及第二块华硕 GTX460 组成 SLI的“梦想”配置。当时这个配置还是非常给力的,除了“显卡危机”(Crysis)系列,其他的基本都可以开到1080P。好吧,实际上当时由于工作的原因,对游戏已经不太热衷,最多玩玩COD,NFS之类的单机游戏。之所以配个SLI,纯粹是为了满足大学时 voodoo2 sli的梦想:“等俺有了钱,显卡买两块,用一块,扔一块在旁边做SLI&”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5年已经过去,老机器开机的频率越来越低。直到本人又开始迷上了摄影(那个啥三代,你懂的)。但是老机器应付动辄40-50M 的D800 RAW文件开始有些力不从心了,考虑着是否搞个,加快I/O呢?正巧,张大妈的众测给了我这个机会&——————————————————开箱的分割线——————————————————在一个风雨交加的下午,快递小哥敲开了我家的大门。朕值到了&继续问:这个霸气的包装袋哪有白菜价卖?&打开包装,看到小编细心包裹的本体。(根据本人非正式无依据不靠谱统计,活动众测机会多的都是测评报告中给小遍撒花多的)正面可以看到主要参数:240GB,read 560MB/s,Write 530MB/s,3年保修。背面显示:台湾制造。侧面显示:2.5寸 sata rev 3.0(6Gb/s),并向下兼容 sata 2.0 (3Gb/s)。小心的拆开塑封,打开盖子,拿出“基本没啥用”的产品说明书、hyperx粘纸、有害物标识表以及 曾经非常有用的 acronis True image license。映入眼帘是那带有醒目红色X标识的主体(至少外观非常不错)。不过硬盘上面其实就没有任何海绵保护,直接就是包装纸盒,略微担心运输过程中的损坏&拿出硬盘主题,下面是7mm转9.5mm 塑料适配框,专门为需要9.5mm情况使用。(小声说:双面胶的安装设计扣分)翻过包裹海绵,下面是2.5转 3.5硬盘支架,支架下面还藏着戴安装螺丝。&看一下假装装上支架,盖上塑料适配框后的样子。好吧,其实现在电脑机箱基本都有2.5寸硬盘安装位了,这两个附件权当以防万一吧。—————————————————细节部分—————————————————先来一张正反面无码全X照&。产品设计就炫酷在那个红色的X上了。(谁说有点土气的?不是我&)放大一些:红色抛光金属底板,银色条纹金属浮雕装饰,黑色磨砂外壳。整体做工相当精致。金手指、边框、螺丝、接缝做工基本都相当精致。&唯一比较奇怪的是金手指和本体的接缝非常大。说明书上专门说:不能用撬&背面的标签(装作看的懂的样子&)。拆机需要六角梅花螺丝刀。即使是转接支架的做工也非常细致。———————————必须的规格说明——————————————————根据坊间暗地里流传的手抄本《色魔张大妈众测报告写作指南》要求,测评过程必须有产品功能规格介绍&。因此,在评测之前先简要分析一下本次测试的这块 HyperX Savage SSD 固态硬盘。产品参数:型号&—&SHSS37A/240G硬盘容量&—&240G尺寸&—&100.0mm&x&69.9mm&x&7.0mm接口类型&—&SATA&Rev.&3.0(6Gb/s)—&向后兼容&SATA&Rev.2.0(3Gb/s)控制器&—&Phison&PS3110-S10保固/技术支持&—&3&年保固,免费技术支持金士顿HyperX系列SSD有十分清晰的产品线:Fury(主流)&Savage(旗舰级)&Predator(发烧级)。Predator为PCIe SSD,其性能和苹果MacBook采用的PCIe SSD不相上下。Savage为SATA3.0 SSD,应该说争夺的是SSD旗舰级市场,其杀手锏应该就是采用的主控和闪存芯片。(由于舍不得拆机丢掉保修,因此这边采用的是产品宣传裸照)从裸照可以看到:蓝色的PCB板正面为一颗主控芯片,一颗缓存芯片以及八颗闪存芯片,背面同样有八颗闪存芯片,共同组成了240GB的容量。首先说一下主控芯片:来自台湾群联PS3110-S10一套八通道NAND、四核心主控方案,主要卖点是撑爆接口峰值带宽和最大960GB的高容量,目前市面上很多厂商都开始应用。主控使用三个核心进行闪存资源操作,还有一个专门用于后台垃圾回收之类的闪存管理工作,可大大提高长期稳定性,降低了延迟,性能也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在空余空间不多的时候。它还增加了一些企业级特性,比如端到端数据保护(在主控、DRAM缓存、NAND闪存之间进行纠错保护),以及Smart ECC,使用类似RAID的冗余机制恢复不可纠正错误。SmartFlush则用于实时数据写入管理,可减少意外掉电造成的数据丢失风险。256-bit AES、TCG Opal 2.0安全加密也是必不可少。其次,缓存容量128MB,颗粒为南亚的NT5CC128M12FP-D1,单颗128MB,DDR3L 1.35V 1600 CL=11。最后,闪存芯片为 金士顿自家产顶级的Toggle DDR2.0 MLC NAND,TSOP封装的闪存芯片,拥有3K的P/E寿命。型号FD16B08UCT1-AF,猜测 16B08代表16GB 8bit接口,单Die容量是8GB的,每颗颗粒内2个Die。16颗共同组成了256G容量,去掉“over-provisioning”预留空间,标称容量240G。不得不说,这个OP比例已经接近LSI SandForce的某些特性了。说道OP,正巧这两天张大妈在推荐Panasonic 松下 RP-SSB240GAK 240G 固态硬盘。看到有网友留言:饥饿鲨240G,东芝256G啊,多16G啊。我觉得还是要谈一下为什么会有240GB跟256GB固态硬盘的区别,区别在哪里?其实这16GB的容量就是“over-provisioning”预留空间。(PS:这段我也是在研究SSD的时候查到的,疏漏之处请给我大拿拍砖&)SSD架构示意图OP说到底,只是SSD为了一些功用在NAND flash空间中固定或者动态分配出的地址空间,这些功能包括坏块映射、GC(garbage collection)和磨损度均衡(wear leveling)。也就是在SSD的可用空间中建立一个分区,供主控芯片来使用以便改善和维持SSD的性能。实际上每款固态硬盘产品都必须有OP空间配置,典型占用容量7%到28%不等,不过即使是那些号称“0%OP”的产品,只是最终容量和传统硬盘格式化后容量一致罢了。由于硬盘厂商出场容量计算方式使用10进位制,而存储介质实际存储方式是二进位制,所以即便没有声明OP预留空间的大小,1GB容量出厂值(2^30 = 1,073,741,824)也和实际物理容量 (10^9 = 1,000,000,000) 存在大概7.37%的差异,这部分就是所有固态硬盘产品都具备的一级预留空间。二级OP最典型产品就是采用SandForce出品的SF2000系列主控产品,他们在一级OP基础上再额外占用了大约7%的容量,这也就是我们以前见到60GB、120GB、240GB、480GB就能判定这是采用SF主控产品的原因,即便是SandForce被LSI收购后为Intel独家定制的520系列(实际就是SF2281的定制版)本,仍旧延续着7%二级OP的传统。目前市面上多种主控为了提高性能,也采用了类似LSI SandForce的二级OP设计,比如群联PS3110-S10,OCZ的Barefoot 3 M10。 当然前面说到高达28%的三级OP仅供对于覆写和持续随机要求极为苛刻的企业级固态硬盘产品方案中才能看到。虽然OP会减少SSD的可用容量,但有减少WA、提高寿命、性能的正面作用。请看下图:两个相同的64G SSD,左边的分区50G,右边的全部容量分区。格式化后容量分别为:46G和59G左右。在操作系统下,要写入共59G的数据时,左边的盘必须删除13G的‘无效’数据才行。右边的盘不需擦除就能写入所有59G数据,由SSD映射表的操作方式可知,删除后继续写入的数据在物理上会继续写入整个盘(写入OP1和OP2),在LBA上会覆盖被删除数据的地址。也就是说,同样写入59G数据,左边的盘已经包含了13G“无效”数据了。(那些被重映射到预留空间的数据,原地址数据就是“无效”、“过期”的)。所以说图中SSD里LBA上数据“有效”的机会比右边要少,因为LBA容量小(分区小),所以在做垃圾回收处理时,需要复制的“有效”数据也少了,自然效率就提高了。因此,对于高性能SSD硬盘,为了保证持续性能,建议还是考虑这种120G、240G、960G的固态硬盘。———————————————悲剧的第一次测试————————————————好吧,扯了半天,终于要开始我的测试了。首先再次介绍陪伴我5年,一起看过无数日本精彩视频的老伙计:i5-760, DFI lanparty P55主板,12G G.skill 内存,华硕 GTX460 top 1G显卡×2,外加海盗船650W铜牌电源,联力机箱。机箱硬盘位设计的还是比较超前的,免螺丝支架,橡皮缓冲,并具备了2.5寸硬盘安装螺丝位。装上之后,还是比较节约空间的。(PS:看到当年设计的冷风通道了么,底部进风,顶部出风。这都是情怀啊&)But(此处应有转折),第一次测试结果让我大吃一斤&官方作为测试依据的 ATTO 竟然写只有270MB/s,以及读 280MB/s&这是什么情况?我好想意识到了什么,赶紧查了一下DFI P55的规格指标,果真:8个Sata 2.0接口(3Gb/s)。3Gb/8不是正好380MB/s 左右么。这下脸丢大了,还好这个可以算是Sata 2.0接口兼容性测试&不过,看来我的老伙计真是太老了。。。———————————————SATA 3.0测试———————————————————————还算好,家里还有一台HTPC,平时做下载机的,否则这次众测就没法完成了&配置:I5-4430, Asus H87i mini itx主板,4G 内存,以前X230上的 M4 64G Msata硬盘做系统。测试一下硬盘应该不成问题。没办法,Mini ITX机箱,位置确实不够,大家将就,将就一下&好了,终于可以开始正式的测试环节了。首先上场的是:HyperX 使用的官方标称测试软件ATTO Disk Benchmark。这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磁盘传输速率检测软件,可以用来检测硬盘、优盘、及其它可移动磁盘的读取及写入速率。采用分级测试模式,让测试结果更加精准可靠。测试结果接近官标 512K以上可以达到:Write 531.37MB/s,read 548.67MB/s(结果除以我最喜欢的 1024)接下来出场的是:AS SSD Benchmark。这是一个专门为SSD测试而设计的软件,可以测试出固态硬盘的持续读写性能,包括单线程和多线程下的4KB小文件的传输性能等等,成绩显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MB/S的形式,另一种是IOPS形式。嗯嗯,结果还是基本达到标称值指标的。不过,个人感觉,4K的性能似乎有点偏弱。不过评分超过1000分,还是基本达到SSD较高水平的。对比一下三星840 Pro数据: 读525.3,写505.22, 4K读 37.93,写118.55,评分1230。(实际本产品有人跑分达到了1171,比我整整高出了100分)Copy benchmark的结果也还行最后出场的是:CrystalDiskMark。这是一款比较主流的硬盘基本性能测试工具,通过五次测试取平均值,因此拥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于持续传输率,这款软件的测试是比较准确的。这里采用1GB数据量的测试。 HyperX 读562.4,写542.2,4K 读380.5,写 373.8。对比一下三星840pro 256G的测试成绩:顺序读547.4,写527.3,4K 读409.1,,写 372.3————————————写在最后的小结——————————————————通过测评可以看出,此款240GB HyperX Savage SSD性能上表现出众,基本上在顺序读写性能上已经达到Sata3.0 的极限了,在4K与4K-64Thrd性能方面也较为突出。目前某东价格699元,性价比还是可以的。优点优异的循序读写及较优秀的 4K QD16/32读写。提供完整的系统转接支架。具备一些企业级应用特性,比如端到端数据保护、Smart ECC、SmartFlush。提供true image 全备份软件。缺点4K读写能力还是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未提供Toolbox之类的软件来监控或微调SSD。最后多余的话:评测的结果有点让我内伤&,老伙计已经不行了,但是现在换新的架构又不是时机,因为现有的sata 3.0已经没法hold住疯狂增长的固态硬盘了。需要等到16年Skylake出来,将会支持SATA Express,也就是现在SATA 3.0 6Gbps的升级版,基于PCI-E总线,传输带宽至少有800MB/s。到时候又是一轮主板更换以及 SSD大战&所以,我个人对于老电脑的意见是:再忍忍,再等等&
已有24人赞过
的其他测评
本文评测的商品
金士顿 HyperX Savage SSD 固态硬盘
作者其他评测
热门众测活动
荣耀Waterplay 平板电脑
申领:20积分
Silver Cross pioneer 多功能婴儿推车(颜色随机)
申领:20积分
始祖鸟 Cerium LT HOODY 轻量保暖羽绒夹克(5男+2女)
申领:20积分
90分金属登机箱米家定制版
申领:20积分
【轻众测】Purely布梨M码(中号) 空气锁口罩
申领:10积分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ft16b08uct1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