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国家安全观 课后包含政治安全 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对吗

“总体国家安全观”知多少?
当今世界是一个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并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方向变化的世界。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正回答了处于复杂环境国家应该怎么做和做什么的问题。要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就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善于把握大势,统揽战略全局,积极主动进取,始终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凡事从最坏处准备、从最好结果去努力,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把握主动权。
一、中国总体安全观所处
习近平主席纵观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的大变局,明确提出“三大趋势”、“三个前所未有”、“三个重大危险”等战略判断。即,从外部环境来看,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当今世界是一个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并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方向变化的世界;从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看,我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从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来看,主要存在国家被侵略、被颠覆、被分裂的危险,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被破坏的危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被打断的危险。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矛盾多发叠加,面临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安全风险挑战。这些重大战略判断,科学回答了我们处于什么环境、站在什么方位、面临什么挑战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体现了对国际战略格局和周边形势发展的深刻把握,为深入推进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中国总体安全观所指
1.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基本内涵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2.四个维度
这是在新安全观基础上提出的大安全观,系统回答了安全四维关切。
其一,安全观念
树立总体安全观。总体安全的涵义包括:国家安全包括人民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等全方位内涵,兼顾传统安全与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实现本国安全与他国安全的共同安全,甚至包括人与自然、国家与国际的总体安全。
其二,安全道路
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不走西方安全扩张老路,不重复诸如“修昔底德陷阱”之类的历史安全悲剧,在安全领域实现道路自信与可持续发展。
其三,安全体制
国家安全委员会,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体制,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
其四,安全目标
命运共同体,摈弃一国安全建立在他国不安全基础上的安全零和思维与对立式安全理念,树立“你安全所以我才安全”的人类新安全观,确立人类共同家园、休戚与共的安全新思维。
3.中国特色
总体国家安全的概念本身具有中国特色,是中国概念,而总体安全在体系架构和具体内涵上,也体现出明显的中国特色,这就是习近平指出的,中国的总体安全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第一,总体安全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维的体现
首先,安全意识就是忧患意识。习近平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讲话中指出,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其次,安全意识就是防止危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安与危分不开的,所谓安全就是没有内外的危险。最后安全意识是整体意识、全局意识。中国的易经有鲜明的整体思维,《管子》等经典则强调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一体。
第二,中国总体安全突出政治安全,把政治安全作为中国总体安全的根本
中国是一个大国,国情超巨复杂,处理好国内的政治问题是国家政权最重大的安全问题。如果中国不能保持政治秩序的正常运行和政治稳定,一切安全问题都将是空谈,相反,在政治安全良好状态下,其他的安全问题相对容易解决。中国把政治安全确定为总体安全的核心,反映了中国维护国家政治安定、稳定、有序、和谐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内向性。
第三,中国的总体安全把人民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宗旨
所有的安全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人民来感受、决定和评价的,任何不安全最直接影响的首先是广大的民众。国民安全是以民为本思想在安全领域的拓展。
第四,以共同安全为目标的安全共同体
近年来,习近平的讲话不断提到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在国安委第一次会议的讲话中,习近平又提出了安全共同体的问题,指出中国的安全必须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安全共同体是对过去的共同安全的发展,也是命运共同体在安全领域的运用。
<font color="#.重要地位
安全是国家的命脉,安全观关乎国运兴衰。国家的安全需求和安全观都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着眼当代中国安全形势和安全需求,继承发展了我们党的国家安全观,地位重要、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需要准确领会,牢牢把握。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安全观的最新成果
长期以来,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国家安全问题,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安全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适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我们党逐步形成了支撑国家和平发展的新国家安全观,先后提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牢固树立综合安全的观念”等思想观点。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继承发展了我们党的国家安全观,开拓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安全观的新境界。
支撑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和平发展战略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从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来看,发展是安全的基础,通过发展让安全建立在强大实力基础之上,这样的安全才是可靠的安全。安全是发展的条件,离开了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安宁的社会环境,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从安全与和平发展的关系来看,安全是和平发展的生命线,没有安全就不可能有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以国家安全为基本条件的发展,安全与和平发展互促互进、互为条件,高度融合、有机统一。
系统、开放的中国国家安全理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已经形成系统体系。关于国家安全的重要地位,强调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关于国家安全形势,强调新形势下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增多,特别是各种威胁和挑战联动效应明显;关于国家安全涵盖范围,明确提出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关于国家安全体系内各要素的定位,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原则方法,强调要遵循集中统一、科学谋划、统分结合、协调行动、精干高效的原则,聚焦重点,抓纲带目;等等。
三、中国总体安全观所做
大国是影响世界和平的决定性力量,运筹好大国关系对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明确了大国交往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为中美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注入了正能量,为处理大国间关系提供了崭新思路,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框架下,我们提出构建以“尊重、互信、合作、稳健”为内涵的新型军事关系。
中央果断决策,采取一系列反制举措:派遣公务船坚决进入钓鱼岛12海里海域,持续保持有效常态化维权巡航;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首次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发表钓鱼岛问题白皮书,开通钓鱼岛专题网站,实现了钓鱼岛维权斗争重大历史性突破。与此同时,隆重举行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我驻各国大使纷纷发表批驳日本文章,开展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维护我国南海权益,关系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关系我国发展稳定大局。长期以来,我在南海的油气资源被周边一些国家疯狂开采。对此,我方提出严正交涉,坚决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派出公务船开展维权行动和护航安全保卫任务。坚持维权斗争与法理、舆论斗争密切配合,有效增进国际社会对我立场主张的理解支持。
周边不靖,国将不宁。当前,我周边地区保持总体稳定态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2013年10月,中央召开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确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和总体布局,明确提出“亲、诚、惠、容”理念。习主席亲自倡导推动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大决策,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大举措。2014年5月,习主席在亚信峰会上提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为维护亚洲乃至世界安全稳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念。
2014年发生的非法“占中”活动,是香港少数激进团体在外部势力怂恿支持下,围绕行政长官普选问题,精心策动的一场香港版“颜色革命”。中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坚定不移支持特区政府及警方依法处置违法行为,开展清路清场行动,有力维护香港的社会秩序、经济民生、民主发展和法治根基,保持香港大局稳定,“占中”活动以彻底失败告终。
做好防范“颜色革命”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打好意识形态主动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夯实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
四、中国总体安全观所需
要完成总体安全的构建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首先,应该有一个能够反映中国安全形势特点、任务、宗旨、目标的国家安全战略。虽然有关方面一直在进行国家安全战略的研究,但到今天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尽快完成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研究是一个迫切的任务。
其次,必须有一个反映总体安全的国家安全法。过去的相关法律法规涉及的国家安全概念,都是某一部门、某一领域的安全立法,比如食品安全、生产安全、运输安全、国防安全、政治安全等,没有一个总体上概括国家总体安全的法律。一些领域的安全立法也不完整,比如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网络安全、文化安全等就缺乏相应的立法。
第三,尽快完善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机构设置和运行规则。比如,现在中国有几千亿国家资产流到国外,暴露出国家资产监管的巨大漏洞,应该设立金融安全局专门监管;又如,中国的许多重要产业被外资控制,应有专门机构审查和评估外国投资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第四,从文化入手,强化国家、社会、国民的安全意识。安全不仅关系到国家命运,也关系到每个国民的命运。国民不仅是国家安全的最终受益,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动力。应当强化国民的安全意识,形成凡是危害国家安全国民安全的,自觉进行抵制;凡是有益于国家安全国民安全的,自觉进行维护。不做危害国家安全和国民安全的事情,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自己从事的工作做起。
网站编辑:
扫描二维码关注搜狐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关注求是网微信
扫描二维码关注求是网微博& & & & 正文
大安全时代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2)
核心提示: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大安全时代的一种国家安全大思路,从哲学辩证法和系统思维的高度揭示了当代国家安全和国家安全工作的全面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对我国国家安全工作具有高屋建瓴的哲学方法论指导作用。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整体性思维
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把过去不同安全观念和不同安全模式从不同角度强调的问题,统合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之中,从而使国家安全认识由分散凝聚为一个整体。
在&冷战&后期开始的安全探索中,人们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安全观,其中最早出现的有&综合安全观&、&共同安全观&、&合作安全观&三种,后来人们又开始用&非传统安全观&来概括这些不同的安全观。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都是从某个方面认识国家安全或国际安全而形成的不同安全观,因而只是某个角度上比较合理的安全观,而不是全方位的安全观。例如,在日本兴起的&综合安全观&,主要是强调利用军事手段和政治手段之外的经济力量、技术创新来保障它的安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战后和平宪法限制了日本的国际政治地位和军事力量发展。因此,这种综合安全观便有了它独特的视角。
与此不同,&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在充分认识到这些不同安全理念的局限性的情况下,能够克服其缺陷而汲取其优点的新型非传统安全观,是把现实中整体存在的国家安全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的整体安全观。它把分散的国家安全认识凝聚为一个整体的国家安全新观念,成为从整体上反映作为整体存在的国家安全现实的整体安全观。
这当中涉及安全领域最多的,是其中的第三个:&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虽然这段话非常重要,&11个安全&也是过去文献从来没有过的对国家安全构成要素的集中论述,但我们不能据此认为总体国家安全观只是集&11个安全&为一体。习近平同志在这段话中虽然没有再提前面提到过的&人民安全&和&国民安全&,但人民安全或国民安全却必然是国家安全体系不可分割的构成要素,而且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因此,在概括总体国家安全观时,必须把习近平在前面重点讲过的人民安全、国民安全,以&人民安全&或&国民安全&之名概括到总体安全观之中,使其成为&11个安全&之外的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安全构成要素。
当然,加上&国民安全&后的&12个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并不完全相同,比如说其中的&核安全&,就不是与其他要素并列的国家安全一级构成要素,而是分别处于&军事安全&&科技安全&&资源安全&中的国家安全二级要素或三级要素。这些不同的安全和安全问题,虽然处于国家安全体系的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上,但都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总体&内容,是国家安全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总体国家安全观在观念上的整体性,是最大限度与国家安全现实一致的整体性。现实国家安全不同方面、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决定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把这些不同方面、不同部分和不同层次在观念上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在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总体&及其整体性时,不仅需要把习近平同志这次讲话中涉及的所有内容统一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总体&之中,并把它们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理解,而且还要把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对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作&说明&时讲到的有关内容包括在内。例如,总体国家安全观包括的&总体保障&问题,这次关于总体安全观的讲话有所体现,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关于国家安全委员会四项职责的论述也有体现。只有把它们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全面地理解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构成内容的&总体保障&问题。为此,也就必须把&总体保障&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来理解。
只有按照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精神实质,把分散于各种安全理论和安全观中的问题,以及国家安全的各种现实问题,凝聚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才能更深刻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总体&及其整体性。
本文关键词: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关于国家安全法你知道多少?
  关于国家安全法你知道多少?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日表决通过了新的国家安全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29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1、什么是国家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2、国家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为了体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从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11个领域对国家安全任务进行了明确。
  3、为什么把4月15日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为提升全社会的国家安全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将每年4月15日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规定,国家加强国家安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4、新的国家安全法对军事安全做了哪些规定?
  国家加强武装力量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建设与保卫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需要相适应的武装力量;实施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防备和抵御侵略,制止武装颠覆和分裂;开展国际军事安全合作,实施联合国维和、国际救援、海上护航和维护国家海外利益的军事行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发展利益和世界和平。
  5、开展国家安全立法是各国的普遍做法吗?
  1947年,美国时任总统杜鲁门签署了《国家安全法》,世人熟知的五角大楼、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央情报局等机构都是这部法律的产物。
  英国则更早。英国在1911年就发布过一部《反间谍》的成文法,1989年又发布了一部《政府保密法》。“9·11”事件后,英国在10年内连出了4部与反恐和国家安全相关的法律。
  法国、德国、葡萄牙等国也专门把国家安全写进了该国的《刑法典》。
  国外如何开展国家安全教育?
  1、美国
  专门制定了《国家安全法》《普通军训与兵役法》《国家安全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国家安全教育提供了组织、人力、物力保障。
  2、俄罗斯
  通过法律规定,20至70岁的公民,均需接受法定的国防教育,同时还规定,16至60岁的男性和16至55岁的女性,均需接受民防义务训练,对大中学校的学生,则根据《宪法》把国家安全教育和训练列为正式课程,并把军训成绩记入学分。
  3、英国
  从2011年开始所有中小学日常全面实行“绿十字互联网安全守则”教育,以提升学生的网络分辨能力和抗诱惑力,暑期则组织参观军营等夏令营活动,以引起中学生对国家安全保卫工作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防患意识,吸引青年学生参军。
  4、德国
  学校没有专门开设国防教育课程,但会定期邀请德军派人到校介绍国家安全情况,与学生讨论有关问题。
  5、瑞士
  在各地普遍成立军官与士兵协会、公民协会、射击协会等官方或半官方的国家安全教育机构,同时,编发《民防手册》,从小孩到老人都人手一册,做到人人皆知。
  6、日本
  日本是一个岛国,且多发地震,各地常以资源匮乏、防御困难等因素为背景,组织防灾抗灾教育和能源紧张演练活动,培养国民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
  7、以色列
  行军教育是以色列国家安全教育的特色之一。公民从小学开始,学校就组织“用脚去认识以色列”的活动,通过这种融合历史传统的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形式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
  (廖航整理)
[责任编辑:使用次数:7
入库时间:
习近平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这一中国特色的安全观(&& )
①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②体现了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
③有利于维护自身利益并推动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④有利于发挥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解析】习近平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这一中国特色的安全观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有利于维护自身利益并推动世界的和平和发展。①③正确且适合题意;这一中国特色的安全观并未体现独立自主,②正确但不适合题意,应排除;
^c oo co.组 卷f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如果没有找到你要的答案,请尝试下下面的试题答案搜索功能。
用户评论纠错:
&&&&&&暂无评论
我来说几句:
备课中心教案课件试卷下载&|&考研资讯&|&招生信息&|&
&|&历年真题&|&
&|&调剂&|&
名师风采&|&考研网校&|&考试书城
2015考研政治时政热点之“总体国家安全观”解读
  习主席在4月15日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这是对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外延的丰富与深化,所涉及的时空领域比历史任何时期都宽广,而提出此观念的背景因素比历史任何时期都要复杂。纵观最近的国际国内环境,&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给人们以警示,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与指导性,正因如此,也必然成为时政部分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以下政治辅导老师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帮助考生全面认识这一重要指示的具体内容。
  总体安全观的核心内容是十个重视,包括:①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②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③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④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⑤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国家安全体系涵盖11种安全,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其中人民安全是宗旨,政治安全是根本,经济安全是基础,军事、文化与社会安全是保障,并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上是一条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
  结合考研政治的理论,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毛中特的相关观点进行解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出于中华民族有志之士自古就有的忧患意识。在今天和平与挑战共存的环境下,我们更应居安思危,这不仅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坚持的优秀品性,也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 从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来看,忧患意识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有促进作用。&十个重视 &的内容体现了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用系统论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角度看问题。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保障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赖于现代化的国防与军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从治理体系的角度,将国家安全制度体系与安全治理体系相互强化,加强国家安全领域的军民合作,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总体国家安全观结合了目前国际国内的紧张局势,是应对当前情况提出的确保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顺利展开的重大战略指导,考生在考研复习的过程中应关注该领域的一些时政新闻,同时与政治理论结合,确保对该知识点有全面的认识。
  (转载请注明来源)
【】【】【】
关于“2015考研政治”的新闻
发贴区 (已有条跟帖,)
考研QQ交流群:
考研课程推荐
&&&点击查看文都何凯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