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国家经济的指标全域经济发展的指标有哪些

宋清辉: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全域旅游?
宋清辉: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全域旅游?
从全局来看,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全域旅游?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提出了两方面建议。从政府方面而言,要懂得顺势而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与简政放权,为当地的全域旅游发展打造便捷有序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时,还应重点考虑相关旅游项目、设施的空间布局及建设用地要求,凸显旅游元素、突出旅游内容等。而从企业角度而言,则要走创新发展之路,把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的综合改革平台及载体,努力打造出一套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来。与此同时,还应强化媒体宣传,加强与中央、省级及当地的主流媒体合作,提高旅游发展品质,增强企业全域旅游发展活力。中国商界杂志 文/李姗姗2017年被誉为是全域旅游落地建设之年。经过几年的推广与发展,全域旅游已在全国范围内开花结果。在全域旅游理念的推动下,我国旅游业也进入到蓬勃发展阶段。根据国家旅游局对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达25.37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其中,城镇居民17.57亿人次,增长了15.8%;农村居民7.80亿人次,增长了8.5%。国内旅游收入2.17万亿元,增长15.8%。其中,城镇居民花费1.71万亿元,增长了16.1%;农村居民花费0.46万亿元,增长了14.8%。全域旅游是一种全新发展模式,“旅游+”与各个产业的融合已远远超出旅游领域自身的意义。比如,“旅游+互联网”,形成了在线旅游产品,如旅游互联网金融、分享型旅游产品、旅游大数据等;“旅游+城镇化”,形成了美丽乡村、旅游小镇、森林小镇等;“旅游+农业”,形成了现代农业庄园、田园综合体等;“旅游+科教文卫”,形成了科技旅游、研学旅游、养生养老旅游、医疗健康旅游等;“旅游+交通”,形成了山地旅游、公路旅游、低空旅游、海洋海岛旅游等。根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的一项最新报告显示,全球旅游业创造的工作机会是金融业的两倍、是化工制造业的5倍。报告显示,2016年,旅游行业直接创造了1.8亿个工作岗位,直接及间接创造的就业岗位共计2.92亿个。而从全球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中国无疑正在成为“火车头”。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旅游与休闲研究室主任戴学锋表示,当前,改革已经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全域旅游理念的提出就是要协助一些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的地区,融合不同产业,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全域旅游是旅游业转型与升级的必然选择。过去,景区景点建设都是一项比较单一的工作,更多的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旅游业发展局限为门票经济,这种“小马拉大车”的发展模式显然使得其动力不足。而发展全域旅游则有利于提升旅游业发展能力,拓展区域旅游发展空间,培育区域旅游增长极,构建旅游产业新体系,培育旅游市场新主体及消费新热点。全域旅游是挖掘区域特色、衡量区域发展前景的试金石。只有正确发展全域旅游,才能把生态与旅游结合起来、把资源与产品对接起来、把保护与发展统一起来,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创造出更多的绿色财富及生态福利。而发展全域旅游的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系统规划,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并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耕当问奴,织当访婢”,推进全域旅游也不可盲目进行规划,要在发展过程中走出“削足适履”的误区,进行“量体裁衣”式发展。走出“削足适履”的误区毋庸置疑,全域旅游是发展旅游业的上乘“心经”,但是这份理念如何才能更好地与实际相结合仍然需要思考设计与实践的检验。如今全域旅游“遍地开花”的现象恰恰说明,景区开发者在推进全域旅游的时候已经对该理念的把握出现了偏差。当前,全域旅游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少景区注重“大手笔”投入经费搞景区硬件建设,却往往忽视了细节品质服务,比如景区的厕所“供给”严重不足,使游客的意见较大。还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景区的市场经营主体鱼龙混杂、从业人员服务素养良莠不齐,欺瞒顾客、商品价高质量低、服务质量差等屡被游客诟病。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要避免“八个误区”:一是竭泽而渔、破坏环境;二是简单模仿,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千景一面;三是粗暴克隆,低劣伪造;四是短期行为、盲目涨价;五是不择手段,不顾尊严,低俗媚客;六是运动式、跟风式一哄而起与大拆大建;七是重推介、轻基础,重形式、轻内容;八是在全域旅游改革中“换汤不换药”,换牌子不换体制,换机构不换机制,换人不换理念。之所以会陷入这些误区,归根结底就是由于景区开发者将全域旅游理念片面地运用于该地的景区建设中,不顾实际情况,盲目地向建设的“大而全”“进发”,这就无异于“削足适履”,将本景区的发展往全域旅游的“鞋子”里塞,最后的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提倡“量体裁衣”式发展所谓“量体裁衣”,就是指景区在发展全域旅游理念时应该衡量一下自身的标准,“没有金刚钻,不要揽瓷器活”,只有因地制宜、依特色规划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在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的过程中,景区开发者心中要有一杆秤——要明白哪些是“可为”的,哪些是“不可为”的。从全局来看,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全域旅游?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提出了两方面建议。从政府方面而言,要懂得顺势而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与简政放权,为当地的全域旅游发展打造便捷有序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时,还应重点考虑相关旅游项目、设施的空间布局及建设用地要求,凸显旅游元素、突出旅游内容等。而从企业角度而言,则要走创新发展之路,把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的综合改革平台及载体,努力打造出一套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来。与此同时,还应强化媒体宣传,加强与中央、省级及当地的主流媒体合作,提高旅游发展品质,增强企业全域旅游发展活力。目前,国家旅游局已经先后公布了两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内先行先试国家信息化相关政策,以全域旅游开创旅游发展新格局。实践证明,只有“量体裁衣”正确地践行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才能使景区建设走向一个崭新高度。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院员杨彦峰表示,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旅游消费的需求发生了很多结构与形态上的变化,旅游消费的刚性也越来越足。过去大家普遍认为旅游是一种奢侈消费、是一种低频消费,但现在其却变成了一种大众消费及日常消费。“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全域旅游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会获得一个长足发展。原标题:推进“全域旅游”心中要有一杆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生活处处是美景,美景用心解风情!
作者最新文章全域旅游解读5: 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思考
  石培华
评价指标体系是推动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的指挥棒,是验收检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基本准绳和基本依据。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全域旅游大有可为》文章中提出五个鲜明特征、四项基本标准、九个重要转变,为制定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原则要求和核心指标,国家旅游局创建示范区文件中也提出了要达到的主要指标。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标准,要以这些指标和要求为核心。如何按照这些原则要求,制定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全域旅游示范区也是一个综合性的旅游目的地创建工程,其评价标准也是多方面和立体化,需要根据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特征进行系统设计。笔者认为,可从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六方面特点出发进行系统设计。
一、全域旅游示范区是旅游特色鲜明、吸引力强、产品业态丰富的旅游目的地,要在此方面设计相关评价指标。
全域旅游示范区要有生命力,必须要以特色为灵魂、以产品为基础、以建设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因此,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基础是特色旅游产品及业态集聚,要有特色鲜明、类型多样、丰富多彩、互补组合、合理分布的旅游产品集聚,形成吸引力、竞争力很强的旅游目的地。要突出旅游的资源特色、产品特色、功能特色、文化特色、业态特色、景观特色,通过各种特色提升吸引力。要形成空间上、时间上的差异分工有机组合,要通过旅游产品集聚性、多样性、丰富性提升综合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初步考虑,指标可以包括:一是旅游产品和形象特色,要特色鲜明和有吸引力;二是旅游产品业态先进性,旅游产品业态与市场需求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匹配性;三是旅游市场规模大、影响力强、覆盖面宽;四是旅游产品丰富、组合良好,不同季节旅游产品的丰富性;五是区域内不同地区旅游产品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等。要满足多样化旅游发展要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推进旅游产品建设,构建多层次、特色化、高品质旅游产品体系。旅游要素要配置全域化,统筹建设特色旅游目的地。提供全过程体验产品,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围绕市场构建主打旅游产品,形成全域化旅游产品业态,是公共服务便捷、旅游产品丰富、处处是风景、环境优美、便于自驾自助旅游的优秀旅游目的地。
二、全域旅游示范区是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完善配套的高品质旅游目的地,要在此方面设计相关评价指标。
适应大众化、社会化、自主化的旅游发展需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需要有配套完善的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来支撑。交通全域化、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全域覆盖,智慧旅游设施和服务全域覆盖等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注重公共服务系统配套,注重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整体优化。
根据全域旅游目的地的建设要求,初步考虑,指标选择可以包括:一是要有便捷的交通,城市及国道、省道至主要旅游区、重点旅游城镇、旅游乡村要有便捷的交通连接和交通服务,城市与景区之间要有便捷的交通设施和运输组织,从机场、车站、码头到主要景区公路交通要无缝对接。二是要有便捷的旅游集散与咨询服务体系,在3A级以上景区、重点旅游城镇、重点乡村旅游区以及机场、车站、码头等建设旅游咨询中心。鼓励依托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和道路客运站点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游客集散中心,逐步实现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城市、旅游线路旅游咨询服务全覆盖。三是旅游厕所、停车场、环保设施等公共服务体系要完善,旅游厕所数量充足、质量达标,全域覆盖。四是要有完善的快行漫游的自驾车、自行车、自助游服务体系,主要旅游交通干线要优化环境形成风景道,有必要的要配套旅游交通标识和营地等服务,服务便利旅游标识完备、公共信息完善;五是要有完善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实现重点旅游场所wifi全覆盖。使示范区形成新型的目的地,形成一个旅游相关要素配置完备、能够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开放式旅游目的地,能够全面动员、全面创新、全面满足需求的旅游目的地。
三、全域旅游示范区是旅游业优势突出、地位凸显、综合功能强大的区域,要在此方面设计相关评价指标。
在全域旅游示范区,一般都是旅游资源富集、品位高,旅游业优势突出,是这些区域的主导产业、主体功能、主打品牌。因此,验收全域旅游示范区,就要评估旅游对当地发展的贡献。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应至少高于全国旅游业发展的平均水平,旅游业对主要方面的贡献程度也应高于全国平均。
初步考虑,指标选择重点包括:一是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综合贡献,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二是旅游业对当地就业的贡献,直接就业和综合就业在全社会就业中的占比;三是旅游对当地扶贫和富民增收的贡献,评价旅游脱贫人口和富民贡献度。此外,评估旅游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对财政税收的贡献等。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评估旅游对当地人民幸福感、生态环境建设、文化保护传承等贡献。要根据全域旅游特点,拓展统计范围,创新统计监测评价体系,按照旅游新业态、新特点设置评价指标。
四、全域旅游示范区是突出旅游改革创新、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保障措施得力,要在此方面设计相关评价指标。
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核心和考核重点,是要突出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突出旅游的改革创新,要强化对推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所采取的各种改革创新举措的评估考核。李局长文章和国家旅游局创建文件,突出了创建的改革创新,是基本准则。要按照李局长提出的“九个转变、四项基本要求、五个显著特点”的总体要求,重点推出对全域旅游保障措施方面的考核检查。各地的改革创新侧重点可以各有不同,推进的综合管理和综合执法,内容和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实现的路径也可以因地制宜。
初步考虑,指标选择重点包括:一是是否编制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规划、实施方案、推进意见、地方标准等文件,是否做好创建工作的顶层设计、形成路线路和施工图。二是是否以申报的省、市(州)县人民政府为主体,是否构建推动全域旅游的领导机制,当地的总体战略来整体推进,加强党委政府的领导,纳入地方党委政府考核,明确责任分工,加强考核督办。三是是否根据实际需要,重点围绕适应旅游发展综合产业发展和综合执法需求,因地制宜推进旅游委、旅游功能区、旅游警察、工商旅游分局、旅游巡回法庭等综合管理综合执法的体制机制,是否建成旅游数据中心,是否推进多规合一改革等。四是是否设立专项经费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是否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全域旅游创建,是否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全域旅游相关的培训等。五是是否将发展全域旅游纳入当地发展战略,作为重点战略和工程加以推进等。
五、全域旅游示范区是安全、文明、有序、游客和当地居民都满意的旅游目的地,要在此方面设计相关评价指标。
全域旅游示范区,安全、文明和市场规范有序是基本的底线,游客和当地居民满意是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提高游客满意度、增强当地居民幸福感为目标,整体旅游环境。
初步考虑,指标选择重点包括:一是要确保旅游安全,出现重大旅游安全事故的不能通过或整改后通过验收,不能通过验收的要警告或者摘牌。考察是否有效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健全旅游安全设施设备,强化安全保障措施,努力消除安全隐患,提高保险保障水平,完善应急救援体系,编织安全防护网,覆盖各环节,让游客能游得放心,游得安心。二是要有效整治规范旅游市场,考察是否形成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建立市场监督的长效机制,推动建立旅游诚信体系,采取有效措施,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明显遏制旅游市场乱象,考核投诉及处理情况。做到旅游各个环节运行井然有序,让游客愿消费、敢消费、放心消费,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市场秩序混乱,有恶性旅游欺客宰客等事件的,扣分或者不能通过验收。三是有效推进文明旅游,推动旅游者文明出游,旅游企业诚实守信,从业人员服务至诚。使旅游者普遍做到“讲安全、讲礼仪、讲卫生,不大声喧哗、不乱写乱画、不违法违规”;旅游企业普遍做到讲信誉、重品牌、有担当;从业人员普遍做到 自觉宣传文明旅游,自觉引导游客文明旅游。有“三俗”等不文明旅游现象,影响恶劣的,扣分或者不能通过验收。四是采取有效措施,提供游客和当地居民满意度,考察相关的调查评估指标,特别不满意的扣分。五是推进旅游便利化,让“咫尺天涯”变成“天涯咫尺”,实现“说走就走的旅行”。
六、全域旅游示范区是生态环境景观保护良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的区域,要在此方面设计相关评价指标。
全域旅游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开发性保护模式,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要整体优化环境、优美景观,推进全域景区化。更好地疏解和减轻核心景区承载压力,更好保护核心资源和生态环境,形成处处是景观,处处可以欣赏美、传播美的优美景区环境。
初步考虑,指标选择重点包括:一是在全域旅游规划建设中,是否划定保护红线,确保生态底线,是否制定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措施。二是在旅游规划、项目建设和产品开发等中,是否进行旅游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否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对旅游开发的约束作用,规范景区景点开发乱象和过度建设,推动创新绿色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构建促进绿色旅游消费的制度体系。三是是否测算重点旅游区环境容量,是否形成旅游环境容量控制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四是是否大力推进旅游节能减排和发展生态旅游。五是是否引导游客绿色出行和绿色消费。针对存在乱建设、乱开发现象以及怪异建设、不协调建设,对存在开发乱象、对严重破坏绿色旅游环境的区域,扣分或者不能通过验收。
上述六个方面,是评价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几个基本方面。每个方面的具体需要形成系列评分点,每个大分点,也需要形成不同等级的打分标准设计,这些都需要在专题研究中深入细化。
具体设计中,研究找出具体打分点,设计几档不同计分等级。
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要以标准为基本准绳。需要认真研究,尽快形成行业标准,并同步推进形成国家标准,以标准化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和持续化。各地也可以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编制有针对性的地方标准,鼓励各地探索公众、专家评判和基于事实的量化评判相结合的评估标准和办法。
(作者系中国旅游智库秘书长、委员;南开大学教授、博导)
编辑:海量
关键词:旅游脱贫;示范区;旅游目的地;旅游现象;旅游安全事故
在文化旅游和红色旅游方面,陕西的文化演艺品牌也是响当当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唐乐宫》、《长恨歌》和《延安保育院》,《唐乐宫》演了三十多年,长盛不衰,被誉为“中国的红磨坊”。“延安是全国红色旅游的重镇和红色文化创新的标杆,陕西省委省政府和延安市委市政府对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的打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省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更多类型的创客,今年我省就拟创建省级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30个,组织引导大学生、返乡农民工、专业艺术人才、青年创业团队等各类“创客”投身乡村旅游发展。
“旅游扶贫 驼行河南”公益采风活动在栾川举办,据栾川县旅工委消息,“旅游扶贫 驼行河南”公益采风活动3月29日在栾川启动,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环球时报等全国十余家重点新闻媒体走进奇境栾川,开展公益宣传活动,探索“互联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净额(亿)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告诉我们?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向您反馈结果
提交成功,感谢您的支持!
收益宝·活期
7日年化收益率
理财宝·短期
7日年化收益率  7月13日,记者获悉,江苏省将通过全域旅游建设,推动旅游业走出景点经济的传统模式,向产业链经济发展。
  全域旅游是指将特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进行开发和开放,由以往的&景区旅游&向大旅游格局转变,实现&城区即景区、旅游即生活&的理念。今年初,我省苏州市、南京秦淮区、徐州贾汪区等1市7区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近期我省又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江苏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指南》,从土地规划、旅游产品供给、公共服务配套、综合治理等十二个方面提出细化标准。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各地自驾、房车、露营、花海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不仅受到游客欢迎,对当地就业、创业也产生明显带动作用。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省旅游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1-6月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3.22亿人次,同比增长9.2%;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930亿元,同比增长13.3%。
  下一步,各示范区计划将区内街道、园区、企业及高校等纳入全域旅游创建,推动工业旅游、文化旅游等多类型发展。《江苏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指南》明确,到2018年底8家单位全部要成功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区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2%以上,真正形成&大旅游 大市场 大服务&的区域发展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旅新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我要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密码:&&& 匿名发表
请你先登录,再发表评论
剩余 200 字 验证码: 2462
同步到微薄
所载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网保留不刊登无关或不雅评论的权利。梁启超故居
你的位置 &&
丨政策导读丨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该有一套怎样的评价指标体系?
 来源:  发表时间: 09:26
评价指标体系是推动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的指挥棒,是验收检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基本准绳和基本依据。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全域旅游大有可为》文章中提出的五个鲜明特征、四项基本标准、七个重要转变,为制定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原则要求和核心指标,国家旅游局创建示范区文件中也提出了要达到的主要指标。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标准,要以这些指标和要求为核心。那么,如何按照这些原则要求,制定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全域旅游示范区是一个综合性的旅游目的地创建工程,其评价标准也是多方面和立体化,需要根据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特征进行系统设计。笔者认为,可从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六方面特点出发进行系统设计。
一是全域旅游示范区是旅游特色鲜明、吸引力强、产品业态丰富的旅游目的地,要在此方面设计相关评价指标。全域旅游示范区要有生命力,必须以特色为灵魂、以产品为基础、以建设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因此,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基础是特色旅游产品及业态集聚,要有特色鲜明、类型多样、丰富多彩、互补组合、合理分布的旅游产品集聚,形成吸引力、竞争力强的旅游目的地。要突出旅游的资源特色、产品特色、功能特色、文化特色、业态特色、景观特色,通过各种特色提升吸引力。要形成空间上、时间上的差异分工有机组合,要通过旅游产品集聚性、多样性、丰富性提升综合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初步考虑,指标包括:旅游产品和形象特色,要特色鲜明和有吸引力;旅游产品业态先进性,旅游产品业态与市场需求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匹配性;旅游市场规模大、影响力强、覆盖面宽;旅游产品丰富、组合良好;区域内不同地区旅游产品有差异性和互补性。要满足多样化旅游发展要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推进旅游产品建设,构建多层次、特色化、高品质旅游产品体系。旅游要素要配置全域化,统筹建设特色旅游目的地,提供全过程体验产品,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围绕市场构建主打旅游产品,形成全域化旅游产品业态,打造公共服务便捷、旅游产品丰富、处处是风景、环境优美、便于自驾自助旅游的优秀旅游目的地。
二是全域旅游示范区是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完善配套的高品质旅游目的地,要在此方面设计相关评价指标。适应大众化、社会化、自主化的旅游发展需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要有配套完善的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来支撑。交通、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全域覆盖,智慧旅游设施和服务全域覆盖等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注重公共服务系统配套,注重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整体优化。
根据全域旅游目的地的建设要求,初步考虑,指标选择可以包括:要有便捷的交通,城市及国道、省道至主要旅游区、重点旅游城镇、旅游乡村要有便捷的交通连接和交通服务,城市与景区之间要有便捷的交通设施和运输组织,从机场、车站、码头到主要景区公路交通要无缝对接;要有便捷的旅游集散与咨询服务体系,在3A级以上景区、重点旅游城镇、重点乡村旅游区以及机场、车站、码头等建设旅游咨询中心。鼓励依托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和道路客运站点,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游客集散中心,逐步实现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城市、旅游线路、旅游咨询服务全覆盖;旅游厕所、停车场、环保设施等公共服务体系要完善,旅游厕所数量充足、质量达标、全域覆盖;要有完善的快行漫游的自驾车、自行车、自助游服务体系,主要旅游交通干线要优化环境形成风景道,有必要的要配套旅游交通标识和营地等服务,做到服务便利、旅游标识完备、公共信息完善;要有完善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实现重点旅游场所WIFI全覆盖。使示范区形成新型的目的地,形成一个旅游相关要素配置完备、能够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开放式旅游目的地,能够全面动员、全面创新、全面满足需求的旅游目的地。
三是全域旅游示范区是旅游业优势突出、地位凸显、综合功能强大的区域,要在此方面设计相关评价指标。全域旅游示范区,一般都是旅游资源富集、品位高,旅游业优势突出,是这些区域的主导产业、主体功能、主打品牌。因此,验收全域旅游示范区,就要评估旅游对当地发展的贡献。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应至少高于全国旅游业发展的平均水平,旅游业对地方发展的贡献程度也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初步考虑,指标选择重点包括: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综合贡献,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旅游业对当地就业的贡献,直接就业和综合就业在全社会就业中的占比;旅游对当地扶贫和富民增收的贡献,评价旅游脱贫人口和富民贡献度。此外,评估旅游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对财政税收的贡献等。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评估旅游对当地人民幸福感、生态环境建设、文化保护传承等方面的贡献。要根据全域旅游特点,拓展统计范围,创新统计监测评价体系,按照旅游新业态、新特点设置评价指标。
四是全域旅游示范区是突出旅游改革创新、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保障措施得力的区域,要在此方面设计相关评价指标。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核心和考核重点是要突出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突出旅游的改革创新,要强化对推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所采取的各种改革创新举措的评估考核。李金早局长的文章和国家旅游局的创建文件,突出了创建的改革创新,是基本准则。要按照李金早局长提出的“七个转变、四项基本要求、五个显著特点”的总体要求,重点推出对全域旅游保障措施方面的考核检查。各地的改革创新侧重点可以各有不同,推进的综合管理和综合执法,内容和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实现的路径也可以因地制宜。
初步考虑,指标选择重点包括:是否编制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规划、实施方案、推进意见、地方标准等文件,是否做好创建工作的顶层设计、形成路线图和施工图;是否以申报的省、市(州)县人民政府为主体,是否构建推动全域旅游的领导机制,是否作为当地的总体战略来整体推进,加强党委政府的领导,纳入地方党委政府考核,明确责任分工,加强考核督办;是否根据实际需要,重点围绕适应旅游发展综合产业发展和综合执法需求,因地制宜推进旅游委、旅游功能区、旅游警察、工商旅游分局、旅游巡回法庭等综合管理综合执法的体制机制,是否建成旅游数据中心,是否推进多规合一改革等;是否设立专项经费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是否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全域旅游创建,是否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全域旅游相关的培训等;是否将发展全域旅游纳入当地发展战略,作为重点战略和工程加以推进等。
五是全域旅游示范区是安全、文明、有序,游客和当地居民都满意的旅游目的地,要在此方面设计相关评价指标。全域旅游示范区,安全、文明和市场规范有序是基本的底线,游客和当地居民满意是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提高游客满意度、增强当地居民幸福感为目标打造旅游环境。
初步考虑,指标选择重点包括:一是要确保旅游安全。考察是否有效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健全旅游安全设施设备,强化安全保障措施,努力消除安全隐患,提高保险保障水平,完善应急救援体系,编织安全防护网,覆盖各环节,让游客能游得放心,游得安心。二是要有效整治规范旅游市场,考察是否形成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建立市场监督的长效机制,推动建立旅游诚信体系,采取有效措施,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明显遏制旅游市场乱象,考核投诉及处理情况。做到旅游各个环节运行井然有序,让游客愿消费、敢消费、放心消费,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三是要有效推进文明旅游,推动旅游者文明出游,旅游企业诚实守信,从业人员服务至诚。旅游者普遍做到“讲安全、讲礼仪、讲卫生,不大声喧哗、不乱写乱画、不违法违规”;旅游企业普遍做到讲信誉、重品牌、有担当;从业人员普遍做到自觉宣传文明旅游,自觉引导游客文明旅游。有“三俗”等不文明旅游现象,影响恶劣的,扣分或者不能通过验收。四是要采取有效措施,提供游客和当地居民满意度,考察相关的调查评估指标,特别不满意的扣分。五是推进旅游便利化,让“咫尺天涯”变成“天涯咫尺”,实现“说走就走的旅行”。
六是全域旅游示范区是生态环境景观保护良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的区域,要在此方面设计相关评价指标。
全域旅游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开发性保护模式,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要整体优化环境、优美景观,推进全域景区化,更好地疏解和减轻核心景区承载压力,更好地保护核心资源和生态环境,形成处处是景观,处处可以欣赏美、传播美的旅游环境。
初步考虑,指标选择重点包括:在全域旅游规划建设中,是否划定保护红线,确保生态底线,是否制定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措施;在旅游规划、项目建设和产品开发等中,是否进行旅游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否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对旅游开发的约束作用,规范景区景点开发乱象和过度建设,推动创新绿色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构建促进绿色旅游消费的制度体系;是否测算重点旅游区环境容量,是否形成旅游环境容量控制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是否大力推进旅游节能减排和发展生态旅游;是否引导游客绿色出行和绿色消费。针对存在乱建设、乱开发现象以及怪异建设、不协调建设,对存在开发乱象、严重破坏绿色旅游环境的区域,扣分或者不能通过验收。
上述六个方面是评价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几个基本内容,每个方面按具体需要形成系列评分点,每个大分点也需要形成不同等级的打分标准设计,这些都需要在专题研究中深入细化。具体设计中,研究找出具体打分点,设计几档不同计分等级。
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要以标准为基本准绳。需要认真研究,尽快形成行业标准,并同步推进形成国家标准,以标准化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和持续化。各地也可以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编制有针对性的地方标准,鼓励各地探索公众、专家评判和基于事实的量化评判相结合的评估标准和办法。
原题:《以标准化推进创建工作——全域旅游系列解读之五》
来源:中国旅游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衡量经济全球化的指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