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盘叶轮动平衡等工件的动平衡是否可以用GLForeN600来做呢?

叶轮动平衡标准是什么?
叶轮动平衡标准是什么?
09-05-05 &
离心通风机叶轮转子动平衡试验分几步?具体怎么做?实验过程中叶轮剩余不平衡质量的计算过程是什么?计算过程中转速n指的是平衡转速还是通风机的最高转速?动平衡机万向联轴节对动平衡实验精度的影响如何消除? 离心通风机叶轮动平衡实验,在专用的动平衡机器上校正,要测量叶轮的直径、宽度及两个摆架的距离后,即可通过试验机旋钮定量,开车测量可以知道左、右校正面的加重位置和角度。 通风机的国际标准为6.3级,其物理意义为:叶轮在某点存在一不平衡量,在旋转中产生离心力, 该点不平衡重量*半径=重心偏移*叶轮重量 即产生一个重心偏移,该偏移量在规定转速下的旋转速度:6.3毫米/秒 即为标准规定的如6.3级,通过该速度可以算出重心偏移量,由重心偏移量算出叶轮的最后残余不平衡量的数值。 另:风机的转速为通风机的实际工作转速,与平衡机的校验转速无关,在完全平衡的转子以后,将万向节调整180度,开车,如出现不平衡,在叶轮靠近万向节的一面,加重表反应不平衡量的一半,在同一角度在万向节上加重一半(可以调节万向节的位置),开车此时如平衡,在按上列反复实验即可解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离心通风机叶轮转子动平衡试验分几步?具体怎么做?实验过程中叶轮剩余不平衡质量的计算过程是什么?计算过程中转速n指的是平衡转速还是通风机的最高转速?动平衡机万向联轴节对动平衡实验精度的影响如何消除? 离心通风机叶轮动平衡实验,在专用的动平衡机器上校正,要测量叶轮的直径、宽度及两个摆架的距离后,即可通过试验机旋钮定量,开车测量可以知道左、右校正面的加重位置和角度。 通风机的国际标准为6.3级,其物理意义为:叶轮在某点存在一不平衡量,在旋转中产生离心力, 该点不平衡重量*半径=重心偏移*叶轮重量 即产生一个重心偏移,该偏移量在规定转速下的旋转速度:6.3毫米/秒 即为标准规定的如6.3级,通过该速度可以算出重心偏移量,由重心偏移量算出叶轮的最后残余不平衡量的数值。 另:风机的转速为通风机的实际工作转速,与平衡机的校验转速无关,在完全平衡的转子以后,将万向节调整180度,开车,如出现不平衡,在叶轮靠近万向节的一面,加重表反应不平衡量的一半,在同一角度在万向节上加重一半(可以调节万向节的位置),开车此时如平衡,在按上列反复实验即可解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您好转子的静平衡和动平衡 时间: 8:32:25 互联网1、定义1)静平衡在转子一个校正面上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静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静平衡又称单面平衡。2)动平衡在转子两个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动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动平衡又称双面平衡。2、转子平衡的选择与确定如何选择转子的平衡方式,是一个关键问题。其选择有这样一个原则:只要满足于转子平衡后用途需要的前提下,能做静平衡的,则不要做动平衡,能做动平衡的,则不要做静动平衡。原因很简单,静平衡要比动平衡容易做,动平衡要比静动平衡容易做,省功、省力、省费用。那么如何进行转子平衡型式的确定呢?需要从以下几个因素和依据来确定:1)转子的几何形状、结构尺寸,特别是转子的直径D与转子的两校正面间的距离尺寸b之比值,以及转子的支撑间距等。2)转子的工作转速。3)有关转子平衡技术要求的技术标准,如GB3215、API610第八版、GB9239和ISO1940等。3、转子做静平衡的条件在GB9239-88平衡标准中,对刚性转子做静平衡的条件定义为:&如果盘状转子的支撑间距足够大并且旋转时盘状部位的轴向跳动很小,从而可忽略偶不平衡(动平衡),这时可用一个校正面校正不平衡即单面(静)平衡,对具体转子必须验证这些条件是否满足。在对大量的某种类型的转子在一个平面上平衡后,就可求得最大的剩余偶不平衡量,并除以支撑距离。如果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这个值不大于许用剩余不平衡量的一半,则采用单面(静)平衡就足够了?从这个定义中不难看出转子只做单面(静)平衡的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转子几何形状为盘状;一个是转子在平衡机上做平衡时的支撑间距要大;再一个是转子旋转时其校正面的端面跳动要很小。对以上三个条件作如下说明:1)何谓盘状转子主要用转子的直径D与转子的两校正面间的距离尺寸b之比值来确定。在API610第八版标准中规定D/b<6时,转子只做单面平衡就可以了;D/b≥6时可以作为转子是否为盘状转子的条件规定,但不能绝对化,因为转子做何种平衡还要考虑转子的工作转速。2)支撑间距要大无具体的参数规定,但与转子校正面间距b之比值≥5以上均视为支撑间距足够大。3)转子的轴向跳动主要指转子旋转时校正面的端面跳动,因为任何转子做平衡试都是经过精加工的,加工后已保证了转子的孔与校正面之间的行为公差,端面跳动很小。根据上述转子做单面(静)平衡的条件,再结合有关泵方面的技术标准(如GB3215和API610第八版),只做静平衡的转子条件如下:1)对单级泵、两级泵的转子,凡工作转速<1800转/分时,不论D/b<6或D/b≥6只做静平衡即可。但是如果要求做动平衡时,必须要保证D/b<6,否则只能做静平衡。2)对单级泵、两级泵的转子,凡工作转速≥1800转/分时,如果D/b≥6只做静平衡即可。但平衡后的剩余不平衡量要等于或小于许用不平衡量的1/2。如果要求做动平衡,要看两个校正面的平衡是否能在平衡机上分离开,如果分离不开,则只能做静平衡。3)对一些开式叶轮等转子,如果不能实现两端支撑,只做静平衡即可。因为两端不能支撑,势必进行悬臂,这样在平衡机上做动平衡很危险,只能在平衡架上进行单面(静)平衡。4、转子做动平衡的条件在GB9239标准中规定:&凡刚性转子如果不能满足做静平衡的盘状转子的条件,则需要进行两个平面来平衡,即动平衡。&只做静平衡的转子条件如下(平衡静度G0.4级为最高精度,一般情况下泵叶轮的动平衡静度选择G6.3级或G2.5):1)对单级泵、两级泵的转子,凡工作转速≥1800转/分时,只要D/b<6时,应做动平衡。2)对多级泵和组合转子(3级或3级以上),不论工作转速多少,应做组合转子的动平衡。补充几个与平衡有关的标准,k6w&~*u0[1Q泵理论与设计┃泵阀技术交流┃相似理论┃泵阀维修┃泵阀资料┃泵阀标准┃泵密封技术┃低温泵┃泵用材料JB 平衡机安全通用技术条件泵理论与设计┃泵阀技术交流┃相似理论┃泵阀维修┃泵阀资料┃泵阀标准┃泵密封技术┃低温泵┃泵用材料7e4r,L;T7{-}4C9xGB 平衡机 防护罩和其他安全措施4G,d9E(W&C'h*^泵专业技术论坛GB/T11357-89 带轮的材质、表面粗糙度及平衡泵专业技术论坛 [/O3o&h;b'O8l-{#`GB/T 航空轮胎静平衡差度试验方法5G1G1q%g5K7{泵阀技术交流论坛GB/T 机械振动轴与配合件平衡的键准则泵阀技术交流论坛*X'U:q;l3W.NJB/T 汽轮机旋转零部件 静平衡.O+d!['x#u$E(} u.R)R,n泵理论与设计┃泵阀技术交流┃相似理论┃泵阀维修┃泵阀资料┃泵阀标准┃泵密封技术┃低温泵┃泵用材料GB/T 通用卧式平衡机校验法泵阀技术交流论坛&\:t4z#B-F)v.M7~)OJB/T 中小型水轮机转轮静平衡试验规程泵专业技术论坛2q&s;[0W&p.K6a5K/I4yJB/T 双面立式平衡机 技术条件4K2r-V,d7E2[JB/T 卧式硬支承平衡机 技术条件:X4h-^)[(u泵专业技术论坛JB/T 单面立式平衡机 技术条件泵理论与设计┃泵阀技术交流┃相似理论┃泵阀维修┃泵阀资料┃泵阀标准┃泵密封技术┃低温泵┃泵用材料)}0A'o6F1M*J-S4j1mGB/T 普通磨具 交付砂轮允许的不平衡量 测量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您好转子的静平衡和动平衡 时间: 8:32:25 互联网1、定义1)静平衡在转子一个校正面上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静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静平衡又称单面平衡。2)动平衡在转子两个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动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动平衡又称双面平衡。2、转子平衡的选择与确定如何选择转子的平衡方式,是一个关键问题。其选择有这样一个原则:只要满足于转子平衡后用途需要的前提下,能做静平衡的,则不要做动平衡,能做动平衡的,则不要做静动平衡。原因很简单,静平衡要比动平衡容易做,动平衡要比静动平衡容易做,省功、省力、省费用。那么如何进行转子平衡型式的确定呢?需要从以下几个因素和依据来确定:1)转子的几何形状、结构尺寸,特别是转子的直径D与转子的两校正面间的距离尺寸b之比值,以及转子的支撑间距等。2)转子的工作转速。3)有关转子平衡技术要求的技术标准,如GB3215、API610第八版、GB9239和ISO1940等。3、转子做静平衡的条件在GB9239-88平衡标准中,对刚性转子做静平衡的条件定义为:&如果盘状转子的支撑间距足够大并且旋转时盘状部位的轴向跳动很小,从而可忽略偶不平衡(动平衡),这时可用一个校正面校正不平衡即单面(静)平衡,对具体转子必须验证这些条件是否满足。在对大量的某种类型的转子在一个平面上平衡后,就可求得最大的剩余偶不平衡量,并除以支撑距离。如果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这个值不大于许用剩余不平衡量的一半,则采用单面(静)平衡就足够了?从这个定义中不难看出转子只做单面(静)平衡的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转子几何形状为盘状;一个是转子在平衡机上做平衡时的支撑间距要大;再一个是转子旋转时其校正面的端面跳动要很小。对以上三个条件作如下说明:1)何谓盘状转子主要用转子的直径D与转子的两校正面间的距离尺寸b之比值来确定。在API610第八版标准中规定D/b<6时,转子只做单面平衡就可以了;D/b≥6时可以作为转子是否为盘状转子的条件规定,但不能绝对化,因为转子做何种平衡还要考虑转子的工作转速。2)支撑间距要大无具体的参数规定,但与转子校正面间距b之比值≥5以上均视为支撑间距足够大。3)转子的轴向跳动主要指转子旋转时校正面的端面跳动,因为任何转子做平衡试都是经过精加工的,加工后已保证了转子的孔与校正面之间的行为公差,端面跳动很小。根据上述转子做单面(静)平衡的条件,再结合有关泵方面的技术标准(如GB3215和API610第八版),只做静平衡的转子条件如下:1)对单级泵、两级泵的转子,凡工作转速<1800转/分时,不论D/b<6或D/b≥6只做静平衡即可。但是如果要求做动平衡时,必须要保证D/b<6,否则只能做静平衡。2)对单级泵、两级泵的转子,凡工作转速≥1800转/分时,如果D/b≥6只做静平衡即可。但平衡后的剩余不平衡量要等于或小于许用不平衡量的1/2。如果要求做动平衡,要看两个校正面的平衡是否能在平衡机上分离开,如果分离不开,则只能做静平衡。3)对一些开式叶轮等转子,如果不能实现两端支撑,只做静平衡即可。因为两端不能支撑,势必进行悬臂,这样在平衡机上做动平衡很危险,只能在平衡架上进行单面(静)平衡。4、转子做动平衡的条件在GB9239标准中规定:&凡刚性转子如果不能满足做静平衡的盘状转子的条件,则需要进行两个平面来平衡,即动平衡。&只做静平衡的转子条件如下(平衡静度G0.4级为最高精度,一般情况下泵叶轮的动平衡静度选择G6.3级或G2.5):1)对单级泵、两级泵的转子,凡工作转速≥1800转/分时,只要D/b<6时,应做动平衡。2)对多级泵和组合转子(3级或3级以上),不论工作转速多少,应做组合转子的动平衡。补充几个与平衡有关的标准,k6w&~*u0[1Q泵理论与设计┃泵阀技术交流┃相似理论┃泵阀维修┃泵阀资料┃泵阀标准┃泵密封技术┃低温泵┃泵用材料JB 平衡机安全通用技术条件泵理论与设计┃泵阀技术交流┃相似理论┃泵阀维修┃泵阀资料┃泵阀标准┃泵密封技术┃低温泵┃泵用材料7e4r,L;T7{-}4C9xGB 平衡机 防护罩和其他安全措施4G,d9E(W&C'h*^泵专业技术论坛GB/T11357-89 带轮的材质、表面粗糙度及平衡泵专业技术论坛 [/O3o&h;b'O8l-{#`GB/T 航空轮胎静平衡差度试验方法5G1G1q%g5K7{泵阀技术交流论坛GB/T 机械振动轴与配合件平衡的键准则泵阀技术交流论坛*X'U:q;l3W.NJB/T 汽轮机旋转零部件 静平衡.O+d!['x#u$E(} u.R)R,n泵理论与设计┃泵阀技术交流┃相似理论┃泵阀维修┃泵阀资料┃泵阀标准┃泵密封技术┃低温泵┃泵用材料GB/T 通用卧式平衡机校验法泵阀技术交流论坛&\:t4z#B-F)v.M7~)OJB/T 中小型水轮机转轮静平衡试验规程泵专业技术论坛2q&s;[0W&p.K6a5K/I4yJB/T 双面立式平衡机 技术条件4K2r-V,d7E2[JB/T 卧式硬支承平衡机 技术条件:X4h-^)[(u泵专业技术论坛JB/T 单面立式平衡机 技术条件泵理论与设计┃泵阀技术交流┃相似理论┃泵阀维修┃泵阀资料┃泵阀标准┃泵密封技术┃低温泵┃泵用材料)}0A'o6F1M*J-S4j1mGB/T 普通磨具 交付砂轮允许的不平衡量 测量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您好转子的静平衡和动平衡 时间: 8:32:25 互联网1、定义1)静平衡在转子一个校正面上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静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静平衡又称单面平衡。2)动平衡在转子两个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动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动平衡又称双面平衡。2、转子平衡的选择与确定如何选择转子的平衡方式,是一个关键问题。其选择有这样一个原则:只要满足于转子平衡后用途需要的前提下,能做静平衡的,则不要做动平衡,能做动平衡的,则不要做静动平衡。原因很简单,静平衡要比动平衡容易做,动平衡要比静动平衡容易做,省功、省力、省费用。那么如何进行转子平衡型式的确定呢?需要从以下几个因素和依据来确定:1)转子的几何形状、结构尺寸,特别是转子的直径D与转子的两校正面间的距离尺寸b之比值,以及转子的支撑间距等。2)转子的工作转速。3)有关转子平衡技术要求的技术标准,如GB3215、API610第八版、GB9239和ISO1940等。3、转子做静平衡的条件在GB9239-88平衡标准中,对刚性转子做静平衡的条件定义为:&如果盘状转子的支撑间距足够大并且旋转时盘状部位的轴向跳动很小,从而可忽略偶不平衡(动平衡),这时可用一个校正面校正不平衡即单面(静)平衡,对具体转子必须验证这些条件是否满足。在对大量的某种类型的转子在一个平面上平衡后,就可求得最大的剩余偶不平衡量,并除以支撑距离。如果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这个值不大于许用剩余不平衡量的一半,则采用单面(静)平衡就足够了?从这个定义中不难看出转子只做单面(静)平衡的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转子几何形状为盘状;一个是转子在平衡机上做平衡时的支撑间距要大;再一个是转子旋转时其校正面的端面跳动要很小。对以上三个条件作如下说明:1)何谓盘状转子主要用转子的直径D与转子的两校正面间的距离尺寸b之比值来确定。在API610第八版标准中规定D/b<6时,转子只做单面平衡就可以了;D/b≥6时可以作为转子是否为盘状转子的条件规定,但不能绝对化,因为转子做何种平衡还要考虑转子的工作转速。2)支撑间距要大无具体的参数规定,但与转子校正面间距b之比值≥5以上均视为支撑间距足够大。3)转子的轴向跳动主要指转子旋转时校正面的端面跳动,因为任何转子做平衡试都是经过精加工的,加工后已保证了转子的孔与校正面之间的行为公差,端面跳动很小。根据上述转子做单面(静)平衡的条件,再结合有关泵方面的技术标准(如GB3215和API610第八版),只做静平衡的转子条件如下:1)对单级泵、两级泵的转子,凡工作转速<1800转/分时,不论D/b<6或D/b≥6只做静平衡即可。但是如果要求做动平衡时,必须要保证D/b<6,否则只能做静平衡。2)对单级泵、两级泵的转子,凡工作转速≥1800转/分时,如果D/b≥6只做静平衡即可。但平衡后的剩余不平衡量要等于或小于许用不平衡量的1/2。如果要求做动平衡,要看两个校正面的平衡是否能在平衡机上分离开,如果分离不开,则只能做静平衡。3)对一些开式叶轮等转子,如果不能实现两端支撑,只做静平衡即可。因为两端不能支撑,势必进行悬臂,这样在平衡机上做动平衡很危险,只能在平衡架上进行单面(静)平衡。4、转子做动平衡的条件在GB9239标准中规定:&凡刚性转子如果不能满足做静平衡的盘状转子的条件,则需要进行两个平面来平衡,即动平衡。&只做静平衡的转子条件如下(平衡静度G0.4级为最高精度,一般情况下泵叶轮的动平衡静度选择G6.3级或G2.5):1)对单级泵、两级泵的转子,凡工作转速≥1800转/分时,只要D/b<6时,应做动平衡。2)对多级泵和组合转子(3级或3级以上),不论工作转速多少,应做组合转子的动平衡。补充几个与平衡有关的标准,k6w&~*u0[1Q泵理论与设计┃泵阀技术交流┃相似理论┃泵阀维修┃泵阀资料┃泵阀标准┃泵密封技术┃低温泵┃泵用材料JB 平衡机安全通用技术条件泵理论与设计┃泵阀技术交流┃相似理论┃泵阀维修┃泵阀资料┃泵阀标准┃泵密封技术┃低温泵┃泵用材料7e4r,L;T7{-}4C9xGB 平衡机 防护罩和其他安全措施4G,d9E(W&C'h*^泵专业技术论坛GB/T11357-89 带轮的材质、表面粗糙度及平衡泵专业技术论坛 [/O3o&h;b'O8l-{#`GB/T 航空轮胎静平衡差度试验方法5G1G1q%g5K7{泵阀技术交流论坛GB/T 机械振动轴与配合件平衡的键准则泵阀技术交流论坛*X'U:q;l3W.NJB/T 汽轮机旋转零部件 静平衡.O+d!['x#u$E(} u.R)R,n泵理论与设计┃泵阀技术交流┃相似理论┃泵阀维修┃泵阀资料┃泵阀标准┃泵密封技术┃低温泵┃泵用材料GB/T 通用卧式平衡机校验法泵阀技术交流论坛&\:t4z#B-F)v.M7~)OJB/T 中小型水轮机转轮静平衡试验规程泵专业技术论坛2q&s;[0W&p.K6a5K/I4yJB/T 双面立式平衡机 技术条件4K2r-V,d7E2[JB/T 卧式硬支承平衡机 技术条件:X4h-^)[(u泵专业技术论坛JB/T 单面立式平衡机 技术条件泵理论与设计┃泵阀技术交流┃相似理论┃泵阀维修┃泵阀资料┃泵阀标准┃泵密封技术┃低温泵┃泵用材料)}0A'o6F1M*J-S4j1mGB/T 普通磨具 交付砂轮允许的不平衡量 测量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离心通风机叶轮转子动平衡试验分几步?具体怎么做?实验过程中叶轮剩余不平衡质量的计算过程是什么?计算过程中转速n指的是平衡转速还是通风机的最高转速?动平衡机万向联轴节对动平衡实验精度的影响如何消除?离心通风机叶轮动平衡实验,在专用的动平衡机器上校正,要测量叶轮的直径、宽度及两个摆架的距离后,即可通过试验机旋钮定量,开车测量可以知道左、右校正面的加重位置和角度。通风机的国际标准为6.3级,其物理意义为:叶轮在某点存在一不平衡量,在旋转中产生离心力,该点不平衡重量*半径=重心偏移*叶轮重量即产生一个重心偏移,该偏移量在规定转速下的旋转速度:6.3毫米/秒即为标准规定的如6.3级,通过该速度可以算出重心偏移量,由重心偏移量算出叶轮的最后残余不平衡量的数值。另:风机的转速为通风机的实际工作转速,与平衡机的校验转速无关,在完全平衡的转子以后,将万向节调整180度,开车,如出现不平衡,在叶轮靠近万向节的一面,加重表反应不平衡量的一半,在同一角度在万向节上加重一半(可以调节万向节的位置),开车此时如平衡,在按上列反复实验即可解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机叶轮动平衡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