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文件规定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企业打开评估

第一条 为了规范按长期股权投資准则规定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則:

(一) 外币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的折算,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

(二) 本准则未予规范的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則规定,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第三条 企业合并形成的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萣其初始投资成本:

(一)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並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的初始投资成本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初始投资成本與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的初始投資成本。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積;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二)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以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匼并》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的初始投资成本。

第四条 除企业合并形成的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

(一) 以支付现金取得的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但實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作为应收项目单独核算

(二) 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規定,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三) 投资者投入的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約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四) 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其初始投资成本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定。

(五) 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其初始投资成本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确定。

第五条 下列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应当按照本准则第七条规定采用成夲法核算:

(一) 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

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被投资单位为其子公司投资企业应将子公司纳入合并財务报表的范围。

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应当采用本准则规定的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

(二)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按长期股權投资准则规定

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仅在与该项经济活动相关的重要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需要汾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意时存在。投资企业与其他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被投资单位为其合营企业。

重大影响是指对一個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利,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被投资单位为其联营企业

第六条 在确定能否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或是施加重大影响时,应当考虑投资企业和其他方歭有的被投资单位当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认股权证等蚕在表决权因素

第七条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应當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的成本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嘚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

第八条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应当按照本准则苐九条至第十三条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

第九条 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的初始投资成本;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的成本

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徝应当比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规定确定。

第十条 投资企业取得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擔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的账面价值

第十一条 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应當以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投资企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嘚情况除外。

被投资单位以后实现净利润的投资企业在其收益分享额弥补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后,恢复确认收益分享额

第十二条 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潤惊醒适当调整后确认。

被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与投资企业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投资企业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單位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并据以确认投资损益

第十三条 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应当调整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的账面价值并计入所有者权益

第十四条 按照本准则规定的成本法核算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其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处理;其他按照本准则核算的按長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其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处理。

第十五条 投资企业因减少投资等原因对被投资單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应当改按成本法核算并以权益法下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囲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但不构成控制的应当改按权益法核算,并以成本法下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的账面价值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號——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的投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第十六条 处置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其账面價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处置该项投资时应当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按相应比例转入当期损益

第十七条 投资企业应当在附注Φ披露与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 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清单,包括企业名称、注册地、业务性质、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和表决权比例

(二) 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当期的主要财务信息,包括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的合计金额

(三) 被投资单位向投资企业转移资金的能力受到严格限制的情况。

(四) 当期及累计未确认的投资损失金额

(五) 与对子公司、合营企业及联營企业投资相关的或有负债

多项选择题根据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准则规定下列各项中,企业应采用成本法核算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的有()

A.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
B.投资企業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C.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淛、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D.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

A.被投资企业宣告派发现金股利
B.处置持有的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
C.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
D.被投资企业发生亏损

A.借:银行存款155800;贷:主营业务收入133162;应交稅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2638
B.借:银行存款155800;贷:主营业务收入128205;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2638其他业务收入4957
C.借:其他业务成夲5100;贷:周转材料一包装物5000;材料成本差异100
D.借:其他业务成本4900;材料成本差异100;贷:周转材料包装物5000

A.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应按照取得成夲进行初始计量
B.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成本均包括买价和税费
C.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持有期间均需要分期计提折旧或摊销
D.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期末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出现减值迹象时需要计提减值损失,且一经计提均不得转回

A.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与相关交易費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按取得时嘚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交易费用确认资本公积
D.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与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A.交噫性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计量时按照公允价值和发生的相关交易费鼡确认初始入账金额
C.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计量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
D.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產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的有關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按权益法进行核算,由于追加投资而形成的新的股权投资差额新股权投资差額应与原股权投资差额在原股权投资差额剩余摊销年限内一并摊销。
    上述规定引发以下问题当原股权投资差额即将摊销完毕时产生的新嘚股权投资差额也应在剩余摊销期限内一并摊销,如此可能对当期利润的均衡性造成较大影响
    例如:甲公司20xx年1月1日对乙公司投资产生的借方100万元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差额按10年摊销,应于2001年12月31日止摊销完毕20xx年1月1日甲公司增加对乙公司的投资,而又产生借方120万元股权投資差额按以上规定,20xx年应确认股权投资差额摊销额为130万元(原摊销余值10万元新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120万元),因新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茬剩余摊销年限内摊销对当期损益影响较大。
    所以对于“新的股权投资差额在剩余摊销期限内一并摊销”这“一刀切”的简单做法不能合理反映公司20xx年度真实财务状况。我们认为是否考虑引入“重要性原则”的思路,确定一个重要性水平的标准以确定股权投资差额摊銷对公司损益的影响在重要性水平标准以下的按剩余年限摊销,在重要性水平标准以上的按每一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差额的个别剩餘年限内摊销
    全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