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端水冷与风冷和好点的风冷要哪个

近年以来一体式水冷与风冷开始慢慢普及起来,也能够落入寻常“屌丝”家了之前本人也玩过几枚一体式水冷与风冷,貌似效果也比较一般便都出了。最近又入手┅枚酷妈的海魔120一体式水冷与风冷要知道这枚水冷与风冷效果如何,还请大家跟随我一起去探究一番吧!

首先看看这枚水冷与风冷的外包装其外观以白色为主,蓝黑点缀简洁大方。不过本人更喜欢之前海神120v那种充满工业风范的牛皮纸包装

背面是一些介绍,如来福轴承、纯铜底座、高分子水管、纳米陶瓷水泵轴承、全平台扣具支持等

冷头和冷排的尺寸规格介绍。

这张表里的信息是非常全的包含了扣具、风扇、电压、功率、风扇寿命等一系列参数,虽然是全英文但四级没过的表示也能看懂。

开箱吧内衬和海神一样,依然是瓦楞紙对于轻量化的一体式水冷与风冷来说,这样的减震措施也足够了反正本人这枚水冷与风冷完好无损,木有被快递暴力

所有附件排排躺,来个合影

接着再看冷头,冷头上盖采用ABS塑料材质对于轻量化的水冷与风冷也够用了。

高分子材料水冷与风冷管接头处可以以┅定的角度活动,增强了兼容性

纯铜水冷与风冷头,并且采用了多达10个内三角螺丝固定非常坚固。

冷头表面采用拉丝工艺

模拟一下冷头和扣具的基情。


冷排特写密集的鳍片被焊接在冷排上,形成了较大的散热面积

风扇是改变较大的地方,之前的海神用的是非透明嘚风扇这次海魔变成了透明led风扇。

风扇参数传说中的来福轴承。

风扇自带减震胶贴出厂前贴好了,不用玩家再动手

开始安装上机叻,现将背板安在背面是1366孔的X58

固定好螺母,安装完成

接着再来装冷排的风扇,这次海魔的螺丝也做了改进采用了手拧螺丝,比之前方便了许多

再来试试led风扇的效果,光污染效果惊人呀

开测了,平台还是3.6G的六核L5639

双风扇测试如下图采用了一枚ty141+一枚ty140,141在上,140在下不过偠提醒的是,该冷排是12排对14cm风扇的兼容不是很好,我这里只能用一颗螺丝固定其他3个螺丝略有偏差,孔位无法对齐不过这对于完成測试影响也不大,反正把风扇轻轻放在上面就行了不需要固定太好。

对比选手依然是高洋上风冷——猫头鹰D14下图为原扇状态。

测试方法依然是万能的AIDA64 单开FPU烤机5分钟clear,记录5-10分钟之间的平均值然后再求核心平局值。

下图为海魔120原扇测试数据

下图为D14 原扇测试数据。

在同樣采用原扇时海魔120和D14只有0.55度的差距,灰常给力不过此时海魔120的风扇全速运转,噪音还是比较大的

在采用同样规格的风扇时,海魔120比D14高了2.14度差距依然不大,这也算非常给力了毕竟D14是顶级风冷了,而且价格也比海魔120贵好多另外此时海魔120的噪音也随之变小,可以看出為了降噪可以适量降低风扇的转速,或者上双风扇而且对性能影响不大。


本次测试到此结束谢谢欣赏!最后预祝各位管大和网友新春愉快,万事如意!

CPU散热器风冷好还是水冷与风冷好这是电脑爱好者朋友经常会问到的一个问题。为了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究竟CPU散热器选水冷与风冷好还是风冷好?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詳细讨论一下这一道世纪大难题!


CPU散热器风冷vs水冷与风冷

通过我们的观察存在这种纠结的朋友,大都是性价比的高性能玩家普遍的特點是谙熟电脑硬件的性能搭配,会理性的选择高性能硬件又对价格比较敏感,不会一味的狂烧选择DIY是注重它的性能和个性化,也是选擇了一种信仰他们所关注的散热器也普遍集中在中高端的风冷和一体化水冷与风冷的对比上,无论在价格上还是人群定位上,这两类產品正好针锋相对

近几年来,散热器厂商纷纷攻占一体式水冷与风冷市场让以前高冷的水冷与风冷变得简单、便宜,更安全风冷阵營也是人才辈出,每一代的产品更新也都是一次稳扎稳打的进步二者已经针锋相对。

类似的测试各大专业IT媒体已经做过很多次了。大致的结果就是——默认频率下风冷和水冷与风冷,在散热和噪音两个重点层面上都打!成!平!手!或者更加精确的说法是——各有輸赢,但是输赢的成绩都只在毫厘之间毕竟大家选择的测试环境(用没用机箱、机箱的内部布局不同),选用的处理器和水冷与风冷、風冷的代表产品不同

虽然结果已经出来了,但是我们的文章不会到此结束借此机会,编辑也想跟大家一起聊聊水冷与风冷、风冷的优缺点以及挑选、使用它们时候都有哪些点需要关注的。毕竟一款性能强悍的散热器,不管是水冷与风冷还是风冷都能有效地镇压CPU的發热。

首先我们来看看熟悉的CPU风冷散热器。

对于中高端定位的CPU风冷散热器热卖的产品都采用了U型热管的塔式设计。

原理是通过与CPU顶盖矗接接触的散热器底座将热量“吸”出来然后通过热管快速传到到散热鳍片上。然后风扇形成风道将散热鳍片上的热量发散掉。然后熱管中的液体回流进行下一次循环。

选购这类散热器时我们需要着重看以下几点:


热管是以前用在航天科技中的科技现在成了中高端散热器的标配。它能够高效的将散热器底座上的热量传导到散热鳍片上然后通过风扇和鳍片将热量散出去。简单粗暴的来说热管数量樾多,导热效率越好于是如果有条件尽可能选择热管数量多的散热器产品。

单靠散热鳍片的被动散热是不够的于是我们需要给散热鳍爿上面加风扇。同样尺寸的风扇转数越大,散热效果越好产生的噪音普遍会更大;同样的散热效果,风扇尺寸越大需要的转数就越低,工作噪音普遍更小

于是,我们推荐是尽可能选择支持大风扇的散热器保证散热的同时静音效果更好。另外一个风扇的效果自然沒有两个风扇的效果好。当然使用双风扇的时候需要考虑风向:第一要统一方向,第二不能和机箱的风道对着干同时,风扇上的炫光效果也直接决定了你的信仰表达

介绍风扇规格的时候提到一句,散热器鳍片的尺寸越大越好这里的尺寸指的是鳍片的表面积,加速热傳导循环散热鳍片越大,隔热管留的空间就越大可以允许更多的热管通过。

当然在装机计划的阶段就得考虑到机箱的内部布局,毕竟大体积的散热器很容易和内存、显卡、机箱盖打架同时,如果机箱内部的空间布局太过紧凑会影响到风道,从适得其反

不同的金屬都有一个固定的导热系数,数值越大导热效果越好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散热器材质是铝或者铜铜的导热系数远大于铝的。于是材質的难题就解决了,铜的好过半铜的(铜+铝)半铜的好过铝的。

当然材质的不同会直接反映在成本上,从而决定价格另外铜的密度偠比铝大很多,于是纯铜散热器对于主板的压力也会更大一些这一点大家需要考虑到。

再来我们看看CPU水冷与风冷散热器。

水冷与风冷散热系统由以下的配件组成:水冷与风冷头、水泵、水管、水箱和散热排通过水泵来驱动水冷与风冷循环系统的工作,水冷与风冷液流經水冷与风冷头时将水冷与风冷头从CPU中“吸”出的热量带走,循环至散热排将热量散走冷水在循环回水冷与风冷头,再次带走热量……当然一体化水冷与风冷的结构更加集成一些,大部分产品的水泵和水冷与风冷头集成在一起也会省去水箱的部分,相当于水冷与风冷头、散热排、水管中的空间都是水箱

因为本文的读者更加适合一体化水冷与风冷,所以我们还是沿着这条线介绍水冷与风冷的选购。

对于一体化水冷与风冷来说散热排最重要的散热系统,因为它好像是整个系统中唯一高效的热交换场所因此,它的尺寸直接决定了散热效果简单粗暴的认为,散热排的面积越大散热面积就越大,能装的风扇数量就越多散热效果就越好。

当然首先需要考虑一下機箱的布局和风道的设计是否允许。

水泵好像是整个水冷与风冷系统的心脏负责给水冷与风冷的循环过程提供动力。于是水的的流速越赽再配合合适尺寸的散热排,那么散热的效果就越好于是,我们需要看水泵的两个参数扬程和功率,这两个数值越大说明水冷与風冷的“劲儿”更大,水流速度也就越快了

一直以来,风冷就比水冷与风冷更加安全、易用原因就是水冷与风冷有漏液的可能,一旦沝冷与风冷密封出现问题开始漏液一方面散热效果下降,同时水冷与风冷液还能引起短路、断路等严重的电路故障容易烧坏硬件。有囚说大多数的水冷与风冷液都选用了不导电的液体,但是谁都不能保证主板上是绝对干净的可能会因为漂流的灰尘而出现导电的情况。

所以选购一款水冷与风冷的时候要评估它的密封设计,尤其针对厂商已经组装好的一体式水冷与风冷

与风冷标准化设计的扣具设计鈈同,水冷与风冷头的安装一般都采用四角螺丝固定的压紧方式这样的设计很容易出现每个角受力不均的情况,从而导致水冷与风冷头與CPU接触不严

我们推荐对角线安装,先把每个对角线上的两个螺丝都带上劲然后在分别调整对角线的螺丝紧度,来调整水冷与风冷头的咹装

最后,我们强调下选购散热器的通用注意点:

无论你选用水冷与风冷还是风冷都一定要注意,散热器产生的气流方向一定要帮助風道的顺向运行千万不要别着劲与主风道的设计成90度角,更不能与主风道对着干两边对着吹。让机箱中有一个前进后出的顺向散热风噵是保证电脑优良散热的先决条件。

风冷需要注意的是与周边硬件、线缆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水冷与风冷则需要提前看好安装位置是否支持足够的风扇数量以及不会与周围硬件起冲突。

安装CPU涂硅脂的时候一定要均匀切记不要抹太多,过于油腻薄薄得一层,能够将CPU頂盖和散热器金属面细纹充分抹平即可

DIY玩家需要定期检查散热器的工作状况,包括是否松动、是否虚插供电线对于水冷与风冷还需要哆看一眼水流流速是否正常,以及是否漏液一旦发现问题,需要立即断电处理

总之,水冷与风冷和风冷也不仅仅局限在我们今天分析嘚一体化水冷与风冷和中高端风冷相对来说还有更广泛的存在。比如有水冷与风冷+风冷两中散热形式并存的散热器;也有针对高性能笁作站或者服务器打造的风道一体式的暴力风冷;还有针对高端用户量身定制的硬管水冷与风冷系统,散热这块可玩性极强适合发烧级玩家推荐。

总的来说目前普通主流装机用用户群体,首选还是风冷散热器不仅价格便宜,安装相当简单不用担心水冷与风冷漏水问題。当然如果您是游戏发烧友,追求极致散热器更为注重信仰的话,高端水冷与风冷也是不错的选择

散热器的工作原理:风冷2113水冷與风冷的散热器都有一5261装置叫底座(水4102冷系统的又叫1653水冷与风冷头)一般为铜质的(低端、廉价的风冷散热器为铝制)。它的作用是將CPU、显卡(或其它设备)所产生的热量传导出来传导给散热片(散热片多数为铝质的,少数为铜质的因为铜的导热性好;铝的散热性恏)。风冷散热器是通过固体的金属(铜或铝)或者热管将热量传导给散热片的;水冷与风冷散热器是通过液体(水或其它导热性能好的液体)将热量传导给散热片的最后通过风扇来吹散热片将热量尽快的散发出去。 风冷与水冷与风冷的区别:其实风冷和水冷与风冷的散熱器最后都是通过风扇吹散热片来散热的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中间环节的传导介质。 

水冷与风冷散热器的危险:水冷与风冷散热器洇为使用了液体介质来传导热量所以就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管道和接头出现破损就会造成液体的泄漏从而使电器元件短路烧毁。  由于沝冷与风冷系统的价格比较昂贵所以只有少数的发烧友和超频爱好者才会使用。绝大多数的电脑都是采取的风冷式散热器 在风冷散热器中根据材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种:纯铝、纯铜、铜铝结合、热管。其中性能最好的风冷式散热器就是铜铝结合+热管的设计铜为底座;鋁为散热片;热管为两者之间传导热量的媒体。 在风冷散热器中根据风扇使用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侧吹式下压式、无风扇设计。出于靜音、节能、降低制造成本的考虑一些发热量较小的设备上会使用这种无风扇设计,只依靠散热片和空气的自然流动来散热侧吹式散熱器的风扇与散热的设备成90°角,对于主要的散热设备来说是性能最好的。下压式散热器的风扇是向下直吹散热设备的它除了能给主散热設备散热以为还能兼顾到周边其他设备的散热。  对于CPU来说散热性能最好的风冷式散热器就是:铜质底座;铝制散热片;之间以热管相连接;采用侧吹式风扇设计的散热器

风冷散热2113是我们最常见的散热器,他5261的组成主要有三方面铜管4102,散热鳍风扇。风冷散热器的运1653行原理是:散热器底座与CPU顶盖紧紧扣在一起中间涂抹硅脂作为导热材料,当CPU运行产生大量热量时风冷散热器通过底座将热量通过铜管传導至散热鳍片,散热器上的横着风扇工作产生较大的风量通过风扇转动产生的空气流动来带走鳍片上由CPU传导至鳍片上的热量,从而达到為CPU降温的作用分体式水冷与风冷散热器的工作原理是:

水冷与风冷头底部与CPU,显卡等设备的核心芯片相连(显卡也可以用水冷与风冷散熱器但是需要拆掉出厂自带的风扇,对DIY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顶部通常预留有管道口,通过管道与散热器相连散热器再连接至水箱,沝箱连接到冷排将刚带出的热量通过冷排排出,使得CPU/GPU工作在合适温度分体式水冷与风冷散热器的优势有如下两点:超静音:水冷与风冷散热系统利用泵使散热管中的冷却液循环并进行散热。吸热部分吸收的热量通过在机身背面设计的散热器排到主机外面由于换热器的表面积很大,水泵的工作噪声一般也不会很明显这样整体的散热系统与风冷系统相比就非常的安静了。散热快:液冷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恏处就是液体的热容量大温升慢,有利于计算机在出现突发事件时确保不会瞬间烧毁CPU

天使忘了2113不了s 。由于实现成本低廉使用风5261扇進行风冷散热是我们4102生活中1653最为常见的散热技术。由于这种方法制造相对简单只需要使用风扇带走散热器所吸收的热量。而且现在购买嘚价格相对较低安装简单等优点。传统风冷散热器的基本结构分为风扇、扣具、散热片(鳍片部分)、散热片(底板部分)这四大部汾。计算机的CPU及其他部件高速运转过程中会产生热量散热其实就是一个热传递的过程,目的是将CPU产生的热量带到其它介质上将CPU温度控淛在一个稳定范围之内。

且容易做得低噪音.发热量较低.酷睿i5系列CPU运行效能优秀.但价格昂贵架构先进!效果最差的是直接风冷主动散热,楿比风冷散热器热管能够提供更优秀的热传导噪音大,功耗控制非常棒热交换效果差,相对而言风扇噪音更低.一般普通散热器即可满足散热需求更多考虑的是尽可能选择噪音低的散热器产品,建议选择一款普通热管散热器即可当然是水冷与风冷!能够提供充分的热交換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冷与风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