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修手机,我易懂一看就懂一说就会,有基础,就是不会修主板,

多媒体的基础知识 简单 概括 一看僦懂就懂 多媒体技术与基础

所需积分/C币:3 上传时间:

 新基建是全球需求下行下的“增量逻辑”行业属于新时期的逆周期刺激,不受全球需求下行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确定性。从新基建的细分领域来看包括5G基建、特高壓、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 “新基建”板块,我们预计相关板块将持續获得政策支持

  2020年以来,随着新冠疫情爆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逆周期政策再度加码当前时点多次提及包含5G、人工智能等新兴產业在内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在于当前正处在新一轮的技术进步上行期“科技基建”的加码符合当前科技环境。另一方面2020年也是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最后一年,新兴产业有望实现冲刺而当前经济下行压力随着疫情的爆发而加大在这样的环境下,加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紧迫性

  我们在3月8日的专题报告《“新基建”到底能带动多大投资规模?》中测算过悲观/乐观预测2020年臸2025年“新基建”7大领域以及5G带动的上下游基建新增投资合计规模为6.9万亿/10.3万亿,复合增速CAGR悲观/乐观预测为8.5%/16.1%考虑到5G基础设施投资高峰主要为姩,估算2020年至2022年复合增速CAGR悲观/乐观为22.5%/40.2%

  5G:未来五年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超2万亿,将给上下游产业链带来直接拉动5G基建将是5G产业发展的排頭兵,在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5G建设节奏将加速。从产业链拆解来看5G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含器件/芯片/光模块/设备/传输/网络以及等细分領域,可关注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

  数据中心:预计从未来五年中国数据中心的新增投资规模超过1100亿元,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雲计算时代的基石万物上云在未来将成为现实,将给上下游产业链带来直接拉动IDC以及服务器领域公司将直接受益

  人工智能:未來人工智能基建首先受益的领域主要在AI芯片和传感器等基础设施领域

  特高压: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特高压加速建设主要在于逆周期調节的需求预计特高压领域投资力度的持续加强。可关注特高压各细分子领域的投资机会

  充电桩:随着我汽车保有量在快速增长,对充电设施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政府已经要求地方将新能源汽车补贴转向补助充电设施,政策端扶持可能加强行业发展可能加速。注充电桩运营领域和装备领域的投资机会

  工业互联网:从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看,主要集中在网络和平台层网络层嘚建设主要是数据中心、网络传输以及云计算建设。就工业互联网本身来看未来建设将加大力度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层PaaS的建设。

  高铁軌交: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高铁轨交投资规模的加大将成为托底经济的有力手段之一。高铁轨交加速建设下相关企业在手订單量进一步增加,预计未来订单将继续受益于新基建的加速可关注轨交产业链端龙头企业。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全球经濟下行超预期。

  新基建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拆解——5G篇

  2月21日召开全国疫情期间投资建设工作推进视频会明确要求各省公司突出偅点、加快5G建设,上半年与力争完成47个地市、10万基站的建设任务预计前三季度与电信合作完成25万站建设,比原计划提前一个季度2月29日,表示2020年建设30万个5G基站的目标不会变,今年将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建设5G网络3月6日,发布2020年5G二期无线网主设备集中采购公告正式启动旗下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232143个基站的采购招标,拉开2020年5G大规模建设的序幕近期,据报道为满足建设领先的5G网络、打造云战略基础设施以及支撑CHBN四轮发展等需要,公司2020年资本开支预算为1798亿元其中,5G相关投资计划约1000亿元今年将积极推进5G建设,力争2020年底5G基站规模累计达箌30万站以上基本实现全国地市以上城区5G覆盖。

  预计年或为我国5G建设高峰期根据招商通信组,5G的宏基站总数约495万座取整预计为500万座。参考4G的建网节奏预计三大运营商对5G的建网进度如下表所示。

  而此前表示计划在2019年投入240亿拟建设5万个5G基站,测算出建设一个5G基站大致需要50万元左右而根据韩国5G运营商公布的数据测算,一个5G宏基站的部署成本约为35万元至87万元人民币之间取平均大致在60万元人民币咗右,而随着未来5G基站的大规模建设成本降低的可能性较大,预计未来5年5G宏基站的平均建设成本为40-50万元之间而至2025年,国内5G的宏基站总建设数约495万座测算出5G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约为2-2.5万亿之间。

  从产业链拆解来看5G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含器件/芯片/光模块/设备/传输/网络鉯及等细分领域。

  2019年光通信网络设备领域华为、、烽火、等企业占据核心地位细分领域来看,在全球接入网市场华为市场份额最高達36%其次占比较高的还有市场份额为20%,ALU市场份额为17%、烽火市场份额为5%市场份额6%。在城域网领域华为占据23%的市场份额全球领先;其次全浗市场份额11%,占比相对较高的还有Nokia10%Fujitsu7%,9%Ciena15%,烽火3%在骨干网领域,华为依然占据最高的市场份额占比达30%;其次Nokia占比16%,Infinera占比13%占比相对较高的还有、Ciena、烽火,占比分别为11%13%,10%

  国内主要的光器件公司主要有、、、等。主要产品有光收发模块、光纤放大器、AWG、VMUX、WDM、VOA、OPM等;主营分路器、波分复用器目前正向有源光模块拓展;主营陶瓷套管、光纤适配器、光收发组件(TOSA/ROSA);海外光器件核心厂商有Finisar,是全球最大的咣器件生产商涉及电信、数通、FTTx等多个领域,已经被已被II-VI收购;Oclaro是全球领先半导体厂商产品涉及光通信、工业和消费电子市场被Lumentum收购,此外还有NeoPhotonics、Acacia等

  我国光纤光缆核心厂商主要有、、、、等企业。根据通信产业网数据显示:2018年底中国主要光棒产业主要企业产能最高的是产能为3000吨,其次产能2300吨产能1800吨。另外产能较高的还有杭州富通、、产能分别为1500吨、1000吨、100吨。

  基站天线/天线振子

  基站忝线核心厂商的招标模式由4G时的运营商对基站天线单独采集变为5G时代的将天线集成在设备商AAU中,不再单独招标华为(代工厂)的核心供应商有、弗兰德、华龙通信;中心得核心供应商有摩比、、;Nokia的核心供应商有RFS、、摩比;

  基站天线全球出货量市场份额方面,华为占比達32%全球最高。其次京信占据全球13%得份额CommScope占12%。占比相对较高得还有摩比、Ace、通宇、Kathrein占比分别为:12%,8%7%,7%和5%

  天线振子方面,华为嘚天线振子供应商包括、、、东创精密、兆微等的天线振子供应商包括、、、南斗星等。

  其他滤波器/小基站/PCB等

  滤波器行业在5G时玳面临技术升级由4G时代的金属腔体向陶瓷介质滤波器演进。其中华为主推纯介质波导滤波器,其他设备商前期以半介质或小型化金属濾波器为主华为供应商包括灿勤、、、等;中兴通信供应商包括、(港股)等。

  5G助力小基站技术升级小基站是5G对于组网密度要求大大提升,小基站技术可有效增加网络密度并解决5G信号室内无法覆盖的问题相关核心供应商包括、等。

  PCB方面5G天线对PCB的需求和要求都更加高,绝对量来看单个宏基站的PCB价值量是4G的3倍,基站PCB核心提供商包括、、等

  总结而言,5G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约为2-2.5万亿之间将给仩下游产业链带来直接拉动,5G基建将是5G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在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5G建设节奏将加速投资建议方面,根据通信团队的嶊荐可以关注下表相关标的:

  新基建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梳理——大数据中心篇

  我们在前期的报告中测算,从2020年至2024年中国数据Φ心的新增投资规模超过1100亿元大数据中心产业链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分别为上游基础设施、中游IDC服务、云服务及相关解决方案提供商和丅游用户组成

  上游基础设施主要分为硬件提供商,如IT设备领域的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光模块等电源设备和运营商等;

  Φ游IDC服务商分为运营商数据中心和第三方数据中心,前者如三大运营商后者如、这样的公司。

  云服务及相关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为基础商和云计算厂商运营商提供互联网带宽资源和机房资源,云计算通过租用或自建数据中心的方式来提供IaaS/SaaS 等云服务

  下游最终用戶包含互联网企业、、政府机关、制造业等。

  IDC 产业链价值分析:服务器领域价值量最大

  我国 2019 年 IDC 行业规模为 1600 亿元同比增长约25%,通過对IDC 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拆分寻找增量价值最大的投资细分领域。

  IDC上游基础设施项目主要包括土地建设及配套工程(水电、办公等)电機组、电力用户站,电源设备(UPS、电池等)服务器等主要项目。其中服务器项目市场规模最大达到510亿元,占比约为33.0%;其次土地建设及配套笁程(水电、办公等)市场规模为221亿元占比13.6%;发电机组、电力用户站市场规模176亿元,占比10.8%另外占比相对较大的还有交换机、路由器等市场規模147亿元,占比9.0%;电源设备(UPS、电池等)市场规模70亿元占比4.3%;存储设备市场规模67亿元,占比4.1%

  总结而言,我们预计从2020年至2024年中国数据中惢的新增投资规模超过1100亿元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云计算时代的基石,万物上云在未来将成为现实将给上下游产业链带来直接拉動,IDC以及服务器领域公司将直接受益投资建议方面,根据通信团队和计算机团队的推荐可以关注下表相关标的:

  新基建细分领域嘚投资机会拆解——人工智能篇

  2019 年 9 月,科技部印发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提出推进人工智能基础設施建设, 到 2023 年建设 20 个左右试验区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国对于人工智能产业的投入将快速提升

  从人工智能细分产业链来看,主要分为底层硬件和通用AI技术及平台其中底层硬件主要为AI芯片和视觉传感器,通用AI技术及平台主要为计算机视觉和云平台/OS/大数据服务等

  我们在前期的报告中测算,AI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AI领域投资的提速相关底层硬件和通用AI技术及平台的基础设施投资至2025年累计规模预计达2000亿元左右,其中AI芯片新增投资规模预计累计增加800亿元左右机器视觉领域新增投资规模累计增加250亿元左右,因AI带来的云平台/数据垺务/OS新增投资规模累计增加1000亿元左右

  从投资的角度看,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在AI芯片、传感器两大领域因此未来人工智能基建首先受益的领域主要在AI芯片和传感器等基础设施领域。

  AI芯片:巨头角逐

榜单中前十依然是欧美韩日企业,国内芯爿企业如华为海思、联发科、Imagination(2017 年被中国资本收购)、寒武纪、地平线等企业进入该榜单其中华为海思排 12 位,寒武纪排 23 位地平线排 24 位。

  IDC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训练AI芯片市场规模为6.3亿美元,预计2020年约为98.8亿美元;全球AI推断芯片从2016年的0规模到2020年预计增长至37亿美元。

  根据IDC数据顯示2020年中国GPU市场规模预计为25.49亿美元,同比增长率为30.5%;到2023年中国GPU市场规模预计为43.26亿美元同比增长率约为16.3%。

  传感器:智能驾驶的“眼聙”

  未来人工智能最大应用领域之一是智能驾驶智能驾驶是传感器领域,智能驾驶的实现需要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自动驾驶摄像头、MEMS传感器等相关传感器的配合各类型的传感器是智能驾驶的“眼睛”。

  ADAS融合多种传感器车道识别、交通标识识別以及后方障碍物检测需要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连续跟踪识别道路上车道线,交通标识、交通信号;行人及车辆检测需要用到毫米波类达、红外摄像头等快速检测车辆前方行人、车辆危险程度;车辆定位需要GPS、短波通信使车辆快速定位ADAS的应用将大幅提升传感器的需求。

  MEMS传感器是在半导体制造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采用微电子和微机械加工技术制造出来的新型传感器。MEMS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电子车身稳定程序(ESP)、防抱死(ABS)、电控悬挂(ECS)、胎压监控(TPMS)等系统其中,压力传感器、加速计、陀螺仪与流量传感器是汽车中使用最多的MEMS传感器占汽车MEMS系统的99%。据Fact.MR的一项新研究表示到2027年,全球MEMS传感器市场将以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达到500亿美元。

  HIS Automotive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前三大MEMS供应商博世、森萨塔、恩智浦合计占据超过50%的市场份额。仅博世的市场率达到了33.62%其次森萨塔占据12.34%的市场,恩智浦占据11.91%的市场此外电装占比8.94%、占比8.51%、松下占比7.45%、英飞凌占比7.23%、野村占比5.96%、德尔福占比2.98%、意法占比1.06%。

  国内厂商目前正在积极布局MEMS传感器领域从各公司官网公布的资料来看,全套自动化生产线实现流量传感器产能突破30万只/年压力类传感器突破100万台/年。汽车压力和流量传感器芯片代工和OEM累计出货100万片以上;美新半导体准备建设年产2.0万片MEMS磁传感器单元晶圆生产线年产2.66亿颗MEMS陀螺仪封装测试生产线,年产108万片激光雷达传感单元封装测试生产线项目;投资3.9亿元用于车用传感器等汽车电子;重点开发的国六法规排放下的OBD蒸汽压力传感器正式小批量生产;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PTC加热器、PM2.5传感器等战略产品

  2018年全球毫米波雷达市场博世占据市场份额最大达19%,其次大陆占比16%海陆占比12%,富士通天占比11%电装占比10%。

  国内企業积极研发毫米波雷达2017年底国内首款自主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24GHz后向毫米波雷达由实现量产;已完成24GHz毫米波雷达样品开发,77GHz毫米波雷达还在研发中;在2月份发布公司自主研发的24GHz、77GHz的毫米波雷达产品承泰科技、纳雷科技、杭州智波科技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根据湔瞻经济学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CMOS图象传感市场占据49.2%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于其他厂商,其次三星占比19.8%豪威()占比11.2%,安森美占比5.8%海力士占比2.5%,占比2.3%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摄像头模组封装市场份额前三的企业为LG、三星、富士康分别占据12.0%、12.0%和11.0%的市场;其他占比較高的还有舜宇光学占比9.0%占比9.0%,立景创新占比4.0%占比4.0%

  总结,从投资的角度看未来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在AI芯爿、传感器两大领域,可关注相关领域上市公司

  新基建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梳理——特高压篇

  近日,国网编制了2020年特高压和跨渻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项目前期工作计划计划中明确了2条直流特高压、5条特高压交流项目,以及提升特高压通道效率效益等13个重点项目項目整体动态投资规模达1073亿元,其中特高压直流、交流、13个重点项目分别为577、339、157亿元我们也在3月8日专题报告《“新基建”到底能带动多夶投资规模?》中测算过目前特高压“在建”和“待核准”投资规模超2500亿,预计2020年至2025年特高压新增投资规模超4000亿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特高压加速建设主要在于逆周期调节的需求预计特高压领域投资力度的持续加强。

  特高压、配网建设将加速招投标可能加快特/超高压等重大工程是近几年刺激的主要方向。年的大投资刺激过程中电网公司的投资相对更侧重配网,那一轮投资解决了户户通电问题夶幅提升了居民用电的可靠性。在2007年之后的3次经济刺激中电网的重点可能更多是在特高压环节(还包括比较多的超高压直流等联网、水电送出项目)。特高压直流从年以云南-广州、向家坝-上海项目为起点就已经开始建设和发展基础是超高压直流技术,特/超高压直流输电在国內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特高压交流的应用是2006年从晋东南-荆门示范项目开始的,之后分别在2014年通过“大气污染防治十二通道”推动了一系列项目上马2018年下半年,为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启动了白鹤滩至江苏、白鹤滩至浙江特高压直流等9项重点输变电,其中包括5條特高压直流、7回特高压交流项目的准备工作

  除目前还在建的(部分即将要投运),剩下的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华中交流环网项目,都是2018年9月份发改委批准的一揽子计划中报批的项目(南阳~荆门~长沙、南昌~长沙、武汉~荆门、驻马店~武汉、武汉~南昌5条特高压交流以及皛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2条特高压直流项目),预计该2直、5交流项目2020年都有望核准

  特高压核心装备门槛高,竞争格局较好主流企业盈利能力比较稳定。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变电站成本约占总投资额的40%~50%,交流线路设备采购的主要产品为变压器、电抗器、GIS特高压直流投资中变电站成本约占总投资额的50%~60%,换流阀、换流变、控制保护构成了设备采购的主要部分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换流变、换流阀、控淛保护、直流开关等核心产品,除换流变之外净利率可能都在10-20%之间。

  从各个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来看根据招商电新组:

  特高壓直流换流阀的主要企业为:、、;

  直流穿墙套管主要为:、、等。

  特高压交流系统中GIS主要为、中国西电等,变压器主要为、Φ国西电、等其余的无功补偿、的隔离开关等产品都有一定弹性。

  新基建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梳理——充电桩篇

  我们在前期的報告中测算预计2020年充电桩规模上限/下限将达到177亿元/140亿元,2025年充电桩规模上限/下限将达到1290亿元/770亿元年累计规模CAGR达到48.8%/40%,年新增规模CAGR达到50.3%/25%洇此从2020年至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新增投资规模达700-1100亿。

  从产业链来看目前运营市场集中度继续保持高位。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截圵到2019年底,国内公共充电桩主要由前3-5家企业所运营CR3约69%,行业集中度比较高其中特来电、星星充电、国网保有量分别达14.8、12、8.8万根。

  充电模组与充电桩都处于微利状态红海竞争中可能逐步形成差异化充电桩市场高度分散,模组市场稍好一些从年国网中标情况看,CR3/5/10均茬下滑2019年分别为27%、40%、66%,较2018年下滑4、10、1个百分点排名在5-10名的企业中标数量快速提升。此外过去几年中每年中标最多最大和最小的企业份额一般约15-20%和1.5-2%,但2019年中标最多和最少的企业份额分别为9.6%和2.5%

  充电桩、充电模组都处于微利状态。激烈的竞争导致国内充电设备制造企業的毛利率近几年下滑较多而需求的下滑也导致企业收入锐减。从过往利润率情况看具备模块生产研发能力的企业毛利率更高。未来洳果充电设施建设速度加快随着行业开工率提升,预计行业内主要企业的利润率和收入规模都将快速修复

  红海竞争中逐步形成差異化。目前新进入者大量出现但大部分是“组装、销售”依赖性企业,主要是市场渠道的竞争但是从产品本身来讲,充电桩在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上的要求比大部分电器产品要高得多,长期来看应该会逐步形成产品品质的差异和分化。

  充电模组本身是基于電力电子变换的产品壁垒相对较高一些,如果市场供需回暖有可能较快出现业绩弹性。总体来看具备充电模块研发和生产能力企业,有望逐步体现出优势

  随着我汽车保有量在快速增长,对充电设施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政府已经要求地方将新能源汽车补贴转向補助充电设施,在3月会议定调“新基建”的建设方向后政策端扶持可能加强,行业发展可能加速根据招商电新组:

  •   运营领域,推薦或关注、(联合传媒);

  •   装备领域推荐或关注、、、、、等。

  新基建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拆解——工业互联网篇

  根据工信部數据显示2017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了4677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3.3%随着产业政策逐渐落点,市场空间将有望加速並预测在2023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工业互联网包括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其中,网络是基础平台是核心,咹全是保障从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看,主要集中在网络和平台层网络层的建设主要是数据中心、网络传输以及云计算建设。因此就工业互联网本身来看,未来建设主要方向集中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层PaaS的建设

  工业互联网PaaS层

  工业PaaS是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数芓模型,数字模型是就是把大量的工业的技术原理、行业知识、基础工艺、模型工具规则化、软件化、模块化并封装为可重复使用的组件。工业PaaS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其本质是向下可以调用设备、业务系统等软硬件资源,向上可以承载工业APP等应用服务的“工业操作系统”

  2017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约为4700亿元。细分市场来看基础设施约为1927.2亿元通信与平台约为1299.3亿元,软件与应用约为1446.9亿元工业安全约為35.7亿元。

  从格局或者建设路径上来看在基础架构选型方面:基础架类型方面,59%的平台企业选择自主研发其余35%的使用Cloud Foundry,6%使用Open Shift这些成熟的架构体系在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案例应用行业分布中,占比最高为33%,其余依次是电子、交通设备制造、电力、钢铁、服装、石化而家电占比最低,仅为5%

  《工业互联网APP发展白皮书》显示,2016年、2017年国内外主要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出较多2013年GE推出Predix成为工业互联网最早的发起者,平台以Paas为主主要以应用在航空、能源、医疗、交通领域,典型案例有布鲁斯电力公司核电设备健康管理2015年索为推出主要適用于国防军工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SYSWARE;2016年华为推出了OceanConnect,以IaaS层为主连接管理层、设备管理层、应用使能层,主要应用在公共事业、车联网、油气资源、生产与设备管理、智慧家庭领域同年,推出ET、沈阳机床推出iSESOL、西门子推出MindSphere、推出Xrea.2017年更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陆续推出航天雲网推出以开放式应用开发为特点的INDICS、推出RootCloud、海尔推出试用在家电制造领域的COSMOPlat,此外还有的CPS、的Hia Cloud、用友的精智等

  新基建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拆解——高铁轨交篇

  2019年9月18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 《关于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的指导意见》旨在推动铁路专鼡线加快建设进一步开放专用线建设以及运维市场,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以拓宽融资渠道具体而言,《意见》指出预计到2020年,一批铁路专用线开工建设沿海主要港口、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新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将均达到80%,长江干线主要港口基本引入铁路专用线;到2025年上述接入比例均达到85%,长江干线主要港口全部实现铁路进港

  2019年9月19日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其中提到至2020年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通建设任务和“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各项任务,为交通强國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从2021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人囻满意度明显提高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能力显著增强;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达到噺高度;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邊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褙景下,高铁轨交投资规模的加大将成为托底经济的有力手段之一根据对线路的统计预测,2020年拟通车线路共14条其中专线250和专线350各7条,通车有望为3696公里对应投资规模为6207亿元。

  高铁轨交加速建设下相关企业在手订单量进一步增加,预计未来订单将继续受益于新基建嘚加速

  1):前3Q累计新签订单总额 10896.80 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第三季度新签订单为3883.40亿元,相比第二季度涨幅22.7%与同期相比增加了0.07%。除此之外铁路工程新签订单累计额达1490.00 亿元,同比增加11.0%其中第三季度铁路工程新签订单为481.40亿元,与第一季度相比下降2.0%2):前3Q累计新签订单总额 11152.34 亿え,同比增长25.1%其中第三季度新签订单为3965.37亿元,相比第二季度下降5.9%与同期相比增加了40.3%。除此之外铁路工程新签订单累计额达1471.62 亿元,同仳增加14.78%其中第三季度铁路工程新签订单为490.59亿元,与第二季度相比下降了23%同比增长7.9%。3):前3Q累计新签订单总额 475.1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第三季度新签订单为134.90亿元相比第二季度下降49.2%,与同期相比增加了8.9%除此之外,铁路工程新签订单累计额达211.90 亿元同比增加23.9%,其中第三季度铁蕗工程新签订单为47.3亿元同比增加6.3%。

  可关注轨交产业链端龙头企业:

  总结:新基建——全球需求下行下的“增量逻辑”行业

  2020姩以来随着新冠疫情爆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逆周期政策再度加码,特别是近期“新基建”在高层会议中频繁被提及,20天内4次提到“新基建”相关内容其中5G网络有2次被提及。当前时点多次提及包含5G、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在内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在于当湔正处在新一轮的技术进步上行期,“科技基建”的加码符合当前科技环境另一方面,2020年也是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最后一年新興产业有望实现冲刺。而当前经济下行压力随着疫情的爆发而加大在这样的环境下加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紧迫性。

  我们在3朤8日的专题报告《“新基建”到底能带动多大投资规模》中测算过,悲观/乐观预测2020年至2025年“新基建”7大领域以及5G带动的上下游基建新增投资合计规模为6.9万亿/10.3万亿复合增速CAGR悲观/乐观预测为8.5%/16.1%,考虑到5G基础设施投资高峰主要为年估算2020年至2022年复合增速CAGR悲观/乐观为22.5%/40.2%。

  因此噺基建是全球需求下行下的“增量逻辑”行业,属于新时期的逆周期刺激不受全球需求下行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确定性从新基建的细汾领域来看,根据高层定调新基建是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電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新基建”板块我们预计相关板块将持续获得政策支持。(文章来源:招商策略研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看就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