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案例分析角度分析,10000块,如果存可得180利息,做生意赚500,炒股赚300,则做生意的机会

与《》相关: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经济学练习详解.doc 4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3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第1章导论:经济学基本知识
、关键概念复习
在B栏中寻找与A栏中术语相应的解释,并将序号填在术语前边。
稀缺 1.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
宏观经济学 2.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是经济品的次优使用价值。
微观经济学 3.不带价值判断(的研究),所表述的问题可以用事实、证据,或者从逻辑上加以证明或证伪。
规范经济学 4.人们需要的物品和资源(或者禀赋)是有限的。
实证经济学 5.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经济行为。
机会成本 6.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的研究),提出分析问题的理论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研究的结论以研究者的阶级地位和社会伦理观为基础,不同的研究者对同样的事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往往无法通过事实来直接检验。
(一)填空题
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相对。
2.经济学被称为“选择的科学”,就是人类社会面对
如何决策的科学。
3.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就是作出决策的
4.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几个问题被称为 问题。
5.稀缺性迫使人类作出选择,所以经济学又被称为“选择的科学”,即研究人类社会在面对资源稀缺和人类欲望无限时就
、和作出选择的科学。
6.经济制度就是一个社会作出选择的方式,或者说解决和的方式。
7.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经济制度基本有三种,一是,一种是,一种是。
8.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又有政府适当干预的经济制度被经济学家称为 。
9.西方经济学是研究 制度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10.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核心理论是 ,研究方法是。
11.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假设家庭和企业经济行为的目标是实现最大化,即家庭要实现,企业要实现 。
1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核心理论是,研究方法是。
13.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和 。
14.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证方法要解决的问题是,规范方法要解决的问题是。
(二)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
A.欲望的无限性B.资源的绝对稀缺性
C.资源的相对有限性D.欲望的相对有限性
2.稀缺性问题()。
A.只存在于依靠市场机制的经济中 B.只存在于依靠中央计划机制的经济中
C.存在于所有经济中D.只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中
3.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 )。
A.必须作出选择
B.人们的生活水平会不断下降
C.一个人不应该把今天能买到的东西留到明天来买
D.需要用政府计划来配置资源
4.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 )。
A.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
C.不能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策 D.竞争是不好的,必须消灭它
5.当资源不足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时( )。
A.消费者必须具有完全信息B.政府必须决定谁的要求能被满足
C.必须有一套市场系统起作用D.必须作出选择
6.当资源有限而欲望无限时,人们必须()。
A.作出选择 B.降低他们的期望????
C.使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 D.自给自足
7.选择具有重要性,基本上是因为()。
A.人们是自利的,他们的行为是为了个人私利
B.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C.一个经济要靠市场来解决稀缺性的问题
D.政府对市场的影响有限
8.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
A.必须作出选择B.政府必须分配资源
C.某些人必须忍受贫穷 D.除了富人之外所有人都要作出选择
9.由政府来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经济学基本问题的经济制度属于()。
A.混合经济B.计划经济C.市场经济 D.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0.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
A.国际贸易 B.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
C.通货膨胀和失业D.家庭和企业的经济行为
11.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
A.作为总体经济组成部分的个体的行为
B.经济总体状况,如失业和通货膨胀等
C.市场经济
D.单个消费者和企业的相互作用
12.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A.资源配置B.资源利用
C.整个经济如何实现最大化D.国民收入的决定
13.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D.开放经济理论
14.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经济行为的经济学称为()。
A.实证经济学B.规范经济学C.微观经济学 D.宏观经济学
15.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
A.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B.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C.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D.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16.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 )。
A.互相对立的B.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经济学基础期终试卷(10套)..doc 2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50 &&
经济学基础期终试卷(10套).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经济学基础》期终试卷(一)
一、填空题(20’)
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__相对_____有限性。
2、需求是消费者 购买欲望(愿望) 和 购买能力 的统一。
3、弹性系数是
需求量变动幅度
价格变动幅度
4、效用具有
5、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企业形式是
股份制公司
6、公共物品具有两个特征,即
指在一段时期内,某一变量发生值的累计数。
8、经济增长是指 GDP或人均GDP  的增加。
9、按引起失业的具体原因不同,自然失业分为_季节性失业____、_摩擦性失业____、_结构性失业____。
10、对国内产品的支出=国内支出+
11、货币供给量指经济中的货币存量。
12、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一般采取
单人业主制
股份制公司
三种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36’)
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C)。
A.欲望的无限性B.资源的绝对稀缺性
C.资源的相对有限性D.欲望的相对有限性
2、需求是指消费者(家庭) (A )。
A 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
B 在市场上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C 实现最大程度满足所需要购买的商品量
D 在一定价格水平上愿意出售的商品量
3、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B)。
A.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B.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C.价格变动对需求变动的反应程度
D.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4、计算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是(B)。
A.需求量与价格之比
B.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C.需求量变动的绝对值除以价格变动的绝对值
D.价格变动的百分比除以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5、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C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尊重需要
6、“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体现了效用的( C
7、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A )。
A.平均产量增加
B.平均产量减少
C.平均产量不变D.平均产量达到最低点
8、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B)。
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
9、以下不是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的是(
B.公共物品
10、以下不属于公共物品的有(
11、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D)。
A、国内生产总值
C、国民债务
D、国民债务利息
1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 D )。
A、两者相同的
B、经济增长不但包含经济发展,还包括社会进步
C、经济增长是一个质的概念,而经济发展是一个量的概念
D、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同时还涉及社会进步
13、经济增长最简单的定义是( B )。
A、技术进步
B、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C、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D、社会福利和个人幸福的增进
14、某国的总人数3000万人,就业者为2000万人,失业者500万人,则该国失业率为( D )。
15、失业率是( A )。
A.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整个国家的人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D.没有工作的人数占整个国家人数的百分比
16、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是( C
A.资本性转移
B.间接投资
D.证券投资
17、一般地说,LM曲线的斜率(A)。
D 可正可负。
18、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D)。
A、大于1的正数;B、小于2的正数;C、零;D、等于1。
三、判断正误题(20’)
1、如果社会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对)
2.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对)
3、需求量是流量。(对)
4、需求就是家庭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购买的商品量。(错)
5、需求的弹性系数是价格变动的绝对量与需求量变动的绝对量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经济学基础期终试卷(10套)1.doc 2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经济学基础》期终试卷(一)
一、填空题(20’)
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__相对_____有限性。
2、需求是消费者 购买欲望(愿望) 和 购买能力 的统一。
3、弹性系数是
需求量变动幅度
价格变动幅度
4、效用具有
5、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企业形式是
股份制公司
6、公共物品具有两个特征,即
指在一段时期内,某一变量发生值的累计数。
8、经济增长是指 GDP或人均GDP  的增加。
9、按引起失业的具体原因不同,自然失业分为_季节性失业____、_摩擦性失业____、_结构性失业____。
10、对国内产品的支出=国内支出+
11、货币供给量指经济中的货币存量。
12、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一般采取
单人业主制
股份制公司
三种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36’)
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C)。
A.欲望的无限性B.资源的绝对稀缺性
C.资源的相对有限性D.欲望的相对有限性
2、需求是指消费者(家庭) (A )。
A 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
B 在市场上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C 实现最大程度满足所需要购买的商品量
D 在一定价格水平上愿意出售的商品量
3、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B)。
A.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B.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C.价格变动对需求变动的反应程度
D.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4、计算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是(B)。
A.需求量与价格之比
B.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C.需求量变动的绝对值除以价格变动的绝对值
D.价格变动的百分比除以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5、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C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尊重需要
6、“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体现了效用的( C
7、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A )。
A.平均产量增加
B.平均产量减少
C.平均产量不变D.平均产量达到最低点
8、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B)。
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
9、以下不是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的是(
B.公共物品
10、以下不属于公共物品的有(
11、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D)。
A、国内生产总值
C、国民债务
D、国民债务利息
1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 D )。
A、两者相同的
B、经济增长不但包含经济发展,还包括社会进步
C、经济增长是一个质的概念,而经济发展是一个量的概念
D、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同时还涉及社会进步
13、经济增长最简单的定义是( B )。
A、技术进步
B、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C、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D、社会福利和个人幸福的增进
14、某国的总人数3000万人,就业者为2000万人,失业者500万人,则该国失业率为( D )。
15、失业率是( A )。
A.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整个国家的人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D.没有工作的人数占整个国家人数的百分比
16、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是( C
A.资本性转移
B.间接投资
D.证券投资
17、一般地说,LM曲线的斜率(A)。
D 可正可负。
18、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D)。
A、大于1的正数;B、小于2的正数;C、零;D、等于1。
三、判断正误题(20’)
1、如果社会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对)
2.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对)
3、需求量是流量。(对)
4、需求就是家庭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购买的商品量。(错)
5、需求的弹性系数是价格变动的绝对量与需求量变动的绝对量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成本理论及其应用.ppt 3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LAC曲线与SAC曲线 呈“U”型的原因不同 LAC呈“U”型是因为:规模报酬原理
同比例增加两种生产要素投入,即生产规模扩大时,最初规模报酬递增,LAC下降,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会保持不变,LAC趋于稳定,规模继续扩大,规模报酬递减,LAC上升 SAC呈“U”型是因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其它生产要素不变,不断增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时,最初会使产量增加,SAC下降,超过一定程度后如果继续增加这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会使产量下降SAC上升 三、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LAC SMC1 SMC2 SMC3 E LMC O Q C SAC1 SAC2 SAC3 Q1 Q2 Q3 A1 A B1 B LMC与SMC曲线的交点应该是由LAC与各SAC切点所确定的产量对应在SMC上的点(A1、E、B1 ),各交点的连线就是LMC曲线。 LMC曲线的特征 LMC曲线也呈“U”型:
先下降,后上升 LMC曲线与LAC曲线的关系:
 LMC与LAC相交于LAC最低点
LMC &LAC 时,LAC下降
LMC &LAC 时,LAC上升 LMC LAC C Q 0 E 总结:LAC最低点的特点 SMC、LMC、SAC、LAC四条曲线 相交于LAC曲线的最低点E SMC LMC E SAC LAC C Q 0 总收益(TR):
厂商销售一定数量产品或劳务所获得的全部收入。
TR=P×Q 平均收益(AR):
厂商每单位产品平均获得的收入
AR=TR/Q=P 边际收益 (MR):
厂商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入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MR=MC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回顾前面所学知识:会计成本=显性成本
经济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
会计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总收益-经济成本
MR=MC 机会成本 经济利润 短期总成本与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关系 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和短期边际成本的关系
长期总成本曲线 (LTC)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LAC)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END BACK * * 假定厂商有三种生产规模可供选择,这三种短期内的生产规模对应的短期总成本曲线分别为TC1,TC2,TC3. 在长期中,生产规模无限多,SAC曲线各交点以下的LAC曲线近似光滑,叫做包络线,即LAC曲线。
* 由于规模经济起主导作用,长期平均成本会随产量的增加不断降低,但当产量增加一定程度后,规模不经济起主导作用,长期平均成本会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上一张 下一张 结束 7-- * 成本的分类 短期成本分析及应用 长期成本分析及应用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关键词
韩纪江 7 C H A P T E R 成本理论及其应用 温故知新 均 衡 价 格 供 给 需 求 消费者 行为 生产者 行为 成本基本概念 短期成本分析 长期成本分析 利润最大化 利润 最大化 投入生产要素 与产量关系 成本与收益关系 市场结构
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
经济利润与正常利润
各种短期成本之间的关系
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重点与难点 会计成本 机会成本 成 本 显性成本 隐性成本 会计利润 经济利润 第一节
成本基本概念 私人成本 社会成本 一、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 会计成本
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按市场价格直接支付的费用。可以通过会计账目反映出来。 机会成本
做出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选择中最大的收益或最好的用途。
生产一单位某产品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是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收益 小王有10 000元,如果存入银行一年可得利息180元,做小生意可以赚500元,炒股票可以赚300元。小王做小生意的机会成本是多少元。 二、显成本与隐成本 显成本
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理解 :主要支付为其提供产品劳务的费用
如:原料、燃料、动力、工资、利息等 隐成本:
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理解: 隐性成本相当于自有资源的机会成本
如:厂商自有的专利;厂商亲自管理企业应得的薪金 经济 利润 机会(隐性) 成本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宏观经济学存款准备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