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个关于经济学的问题,需求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性的

苹果/安卓/wp
积分 4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4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隐身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本帖最后由 wanghaidong918 于
18:42 编辑
在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遇到的两个问题,都是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的。
1、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斜率是不同的,那么为什么还说富有弹性的需求曲线比较平坦,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比较陡峭?
2、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价能够增加销售收入。书中配的图形就是特别的平坦,比较平缓的需求曲线不是很容易看得出这个结论,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证明这个结论呢,感觉书上的证明法不是很严密。
载入中......
第一个问题,弹性等于(dy/dx)*(x/y),在x,y给定的情况下, x/y就给定了,所以决定弹性大小的就成了dy/dx,也就是斜率了。
第二个问题,代数证明是这样的: R(P)=P*Q(P),其中R是销售收入,P是价格,Q(P)是销售量。考虑R(P)对P的导数:
dR/dP=dQ/dP*P+Q=Q*(dQ/dP*P/Q+1)=Q*(e+1)
如果富有弹性,那么e&-1,所以我们就有dR/dP&0,即销售收入是价格的减函数,故降价会带来收入上升;如果e&-1,那么结论正好相反。
谢谢你的回答,但是关于这两个问题我的疑问仍在:
关于第一个问题,楼上的说法是没有错,书上有这么说。可是这个说法是关于需求价格弹性的点弹性的,我的问题时关于弧弹性的,而且弧弹性是两点之间的弹性,怎么就能说明弹性大时需求曲线就比较平缓呢,总感觉逻辑上缺点什么
关于第二个问题,书上画图解释弹性越大的商品,降价能够增加销售收入时,用的是弧弹性。你给出的证明是关于点弹性的证明。
第一个问题。 如果是弧弹性,考虑y对x在两个点之间的弧弹性,用x_m,y_m分别表示中点,那么有e=(y_2-y_1)/(x_2-x_1)*(x_m/y_m)给定两个点,那么x_m,y_m就给定了,所以弧弹性和两点之间直线的斜率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和点弹性是一样的。
第二个问题。同样的思路,考虑两个点 P_1,P_2,Q_1,Q_2,且P_1&P_2。那么考虑两个收入的差:
D=0.5*2(P_1Q_1-P_2Q_2)=0.5*[(P1Q1-P2Q2-P1Q2+P2Q1)+(P1Q1+P1Q2-P2Q2-P2Q1)]
=0.5*[(P1+P2)(Q1-Q2)+(P1-P2)(Q1+Q2)]
=0.5*(P1-P2)(Q1+Q2)*[e+1]
如果富有弹性,那么e&-1, 其他都是正的,故D&0,结论一样的。
无论是点弹性还是弧弹性,在这个问题上区别不大的;弧弹性主要是用在函数不可导的时候。
谢谢你,这下明白了。特别是第二个问题,用弧弹性来证明的方法很有启发。
问死你不偿命
本帖最后由 dounaiman 于
17:10 编辑
当弧弹性&1时,降价收入一定提高吗?
转:假设原始价格P=100,Q=100&&ed=1.1&1
那么当价格下降10%时,需求量增加11%,则100*(1-10%)*100*(1+11%)=&&?????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好久没来了
关于第一个问题,按照towmantou说的思路是能够理解,但是换个角度又不好理解了。弧弹性处说富有弹性的需求曲线是比较平坦的,点弹性处说线性需求曲线每一点的弹性都是不相等的,中点以下点弹性小于1,中点以上点弹性大于1。怎么理解呢??/
问死你不偿命
丽娃 发表于
关于第一个问题,按照towmantou说的思路是能够理解,但是换个角度又不好理解了。弧弹性处说富有弹性的需求曲线是比较平坦的,点弹性处说线性需求曲线每一点的弹性都是不相等的,中点以下点弹性小于1,中点以上点弹性大于1。怎么理解呢??/从几何意义来理解,会很容易
好久没来了
能详细指点下吗?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苹果/安卓/wp
积分 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 积分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显身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本帖最后由 wanghaidong918 于
10:09 编辑
在高鸿业版西经(微观部分)课堂笔记与习题全解一书中,22页计算题1中x产品的交叉价格弹性的计算运用的公式是弧弹性公式(中点),而33页9(2)中A产商的交叉价格弹性的计算运用的公式是一般弧弹性公式。
怎样选择两个公式?选用不同的公式,计算出的答案为什么会不一样?
求高手啊!~~~帮忙解释一下。谢谢啦~
载入中......
计算出的答案为什么会不一样——这是个数学问题。看下代数公式就可以看出来了
选用哪个公式——中点的答案会界于两头之间,选中点吧
这是个数学问题。
za rujina!
多看几遍微观书呀,这两个公式的使用是有在不同的条件下,中点公式更多用于给出两个确定的点(即没有给出具体的函数关系下),而点弹性公式(即你说的一般性弧弹性公式)则更多用于给定了确定的函数关系(即可以进行求导)。一般来说,点弹性公式比中点公式得出的结果更准确、精确。所以,中点公式多用于要求不高的弹性求解条件。
春雨里洗过的太阳。。。。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