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对今天的影响西方经济的影响

在洋务企业的影响下.l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沿海一些地区的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用工人进行生产.这说明洋务运动( ) A.引进了西方机器工业 B.刺檄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C.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在洋务企业的影响下,l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沿海一些地区的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用工人进行生产。这说明洋务运动(&&&&& ) &A.引进了西方机器工业&&& &&&&&&&&&&&&&&&&&&&&&&&&&&& B.刺檄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 C.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 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新课标3维·同步训练与评价·历史·八年级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洋务派兴办近代工业初时是把“平中国”和“敌外国”相提的。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已十分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处在“内忧”与“外患”频仍之时,洋务派只有依靠西方列强,共同镇压人民,才能维持其摇摇欲坠的政权。所以洋务运动实践的结果必然否定了“敌外国”。如果说洋务运动是一场改革,那么它只能是沿着半殖民地化的方向“改革”而已。这一点在所有列强都愿意支持办洋务的事实上得到证明。
  材料二
  洋务派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出现资本主义,甚至在其创办民用工业之时,一再表示不允许私人创办同类企业,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但由于洋务派在中国封建制度下,引进了同封建生产关系所不相容的新的生产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必然在客观上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从而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洋务派办民用工业,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方式,吸收私人资本。这“商股”即是民族资本主义因素。从70年代开始,更有一批官僚、地主、商人,直接投资于近代民用工业,终于使中国有了一点先进的生产能力,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也就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出现和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
  材料三
  洋务派对于学习西方,开了好的风气。又由于洋务派组织翻译了不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不同年龄和资历的留学生,因而培养了一批外交和科技人才,而介绍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对于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也起到开一代风气的拓荒作用。在此基础上,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从洋务官僚中分化出一批我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
  材料四
  洋务民用工业的兴办,部分地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如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湖北官织布局开织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10万多匹。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见之事”。
  材料五
  李鸿章是晚清最重要的大臣之一,作为洋务派的核心人物,晚年致力于洋务事业,以求在维持原有封建统治基础上实现国家富强,同时也为巩固自己的官场地位增加砝码。在李鸿章的努力倡导下,洋务运动风风火火搞了三十多年,最终以失败告终,没能与邻国日本一样引导中国走上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道路,反而是更深地卷入了国家和民族苦难的深渊。但毕竟近代中国落后、境遇悲惨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受国际、国内多方面因素影响,尤其是当时所处国际大背景的制约。因此,不能完全否认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发展的积极作用。由于李鸿章的主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
  回答:
  (1)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洋务运动的旗号是什么?洋务运动的结果怎样?
  (2)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是:(一)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二)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根据材料的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说说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2007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回答下题。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②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践行了自己“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的豪言壮语,为变法图强甘愿流血牺牲的爱国志士是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以重工业为主
深受外国经济势力的影响
科目:初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同学们开展“中国近代生活变迁”的历史探究学习,有位同学收集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认真阅读材料,回答有光问题: 材料一《咏火轮车》的竹枝词。 “轮随铁路与周旋,飞往吴淞客亦仙。他省不知机器巧,艳传陆地可行船。”“火车当日达吴淞,女伴遨游兴致浓。今日司空都见惯,沪宁来去也从容。”(沪,指上海;宁,指南京一引者注) &请回答: (1)这两首竹枝词记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种交通工具运行时的情景? (2)该交通工具的出现在中国近代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结合第一首竹枝词,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什么? (4)中国近代交通发展迅速,请你写出洋务运动期间为推动交通运输业发展,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的名称。 材料二 辛亥革命在移风易俗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革命派希望从各方面求得人们身心的解放,因为造就一代身心健康的国民是建立和维护乃至巩固共和制度最基本的前提。 ——摘自戴鞍钢《辛亥革命与移风易俗》&
(5)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辛亥革命的推动下,近代中国的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 使中国富强起来B.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C. 有利于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D. 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答案A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洋务派“求强”“求富”的愿望没有实现.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洋务运动最重要的进步影响是 A 引进了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科学技术 B 抑制了外国的经济扩张 C 培养了一些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D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洋务运动最重要的进步影响是 A 引进了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科学技术 B 抑制了外国的经济扩张 C 培养了一些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D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近代化是近代中国发展历程中永恒的主旋律,它是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为此,近代有识之士做出了巨大努力。据此回答下题。
在“中国近代工业”中,“近代”的含义是
使用机器进行生产,不是工场手工业
受外商企业的刺激而兴起
由私人投资兴办,以获取利润为目的
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时期
下列企业中,由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是
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开平煤矿 ③轮船招商局 ④湖北织布局和汉阳铁厂
下列企业与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性质相同的是
安庆内军械所
上海轮船招商局
天津机器制造局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影响的举措不包括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创办洋务企业
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
建立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创办了近代新式海军
下列有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域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江沿海的开放大城市;
②部门结构不合理,主要是轻工业;
③大部分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且发展缓慢;
④早于外商企业产生,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
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是
林则徐、魏源
李鸿章、张之洞
王韬、郑观应
康有为、梁启超
维新变法运动在当时主要是由下列哪一因素直接促成的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早期维新思想的传播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康有为思想的特点是
把西方基督教义与儒家大同思想相结
猛烈批判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全面照搬西方资产阶级学说
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
1895年,标志着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的事件是
强学会和保国会的成立
“公车上书”
《变法通议》的发表
《中外纪闻》的创办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实际上是
《新学伪经考》
《应诏统筹全局折》
《变法通议》
《定国是诏》
下列有关戊戌变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其实质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其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促进了思想启蒙
变法法令触及到封建统治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戊戌变法运动是
①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一次争夺政权的斗争
③一场爱国救亡运动
④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近代社会,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发生了重大变化。据此回答下题。
近代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发生了变革是由于
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进一步改进
统治者鼓励发明创造的结果
西方近代化交通工具的引进
清政府主动引进外来文明成果的结果
下图为中国保存至今的最早的蒸汽机车,它1882年开始运行。这辆机车应该运行在
铁路成为中国近代交通运输建设的重点,主要的因素有
①铁路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廉
②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
③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④清政府从一开始就支持建设铁路
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是在
洋务运动后
戊戌变法时
辛亥革命前夕
抗日战争前夕
对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是西方国家经济侵略下所带来的客观进步
有利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侵略
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在近代中国得到了充分发展
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中部崛起发展战略。以长三角为龙头的“上海-南京-武汉-重庆”长江经济带正在形成之中。 材料一:江浙地区,在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粮仓。……而到康、雍、乾时期,“本地(江浙地区)所产米谷,不足供食用……”以前地广人稀、物产不丰的湖广地区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逐步成为粮食供应的重要基地。过去的“苏湖熟,天下足”变成了“湖广熟,天下&&&&&&& 足”了。 此时,江浙地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粮食不能自给。松江种稻之地只占1/3,每年都从外地运进大量粮食,人口稠密,特别是集中了大批非农业人口的工商业城镇,更是家无隔宿之粮,江浙市镇更是如此。 江西、两湖等省的米谷,运往下江(长江下游)时,都要通过汉口,“江浙商贩,多在汉口购买”,雍正九年(1731年)十一月至次年二月,三个月中间,“汉口地方……外贩米船,已有四百余号”,按此计算,一年之中,由汉口往下江运米,船只不下一千六百余号。 以上材料均引自戴逸《简明清史》和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1)&&&&&& 试分析在清朝前期出现“湖广熟、天下足”局面的社会历史原因。简要说明清朝前 期汉口在我国南方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材料二:洋务运动后期,在湖北相继创办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近代军工和民用企业,汉口成为中国近代制造业的发源地之一。建国初期,国家将八个重点工业项目投资于湖北。“一五”期间,由苏联援建的武汉长江大桥通车;“二五”期间,武汉钢铁公司建成投产;20世纪70年代,二汽在湖北十堰市建成。亚洲最大的重型机床厂、国内最大的造船厂、最大的特殊锅炉厂以及75个国优名牌产品等成为湖北经济曾经辉煌的标志。 &&&&&&&&&&&&&&&&&&&&&&&&&&&&&&&&&&&&&&&&&&&&&&&&&&&&& -------- 引自新华社通讯稿 (2)&&&&&& 在洋务运动时期和建国后的二十多年里,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地区的工业发展状况 是怎样的?简要分析各自形成的原因和对湖北经济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其干流通航里程2800多千米,是我国内河运输的主动脉。沿线的石化、冶金、汽车等原材料运输对水运依赖程度高达80%。近20年来,随着中部经济与东部的差距拉大,长江河道治理和基础条件未得到有效改善,其运输能力仍有近70%未能发挥,和欧洲的莱茵河相比,其水量是后者的10倍,但年运输量仅为后者的1/5。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利用程度较低。
(3)对比莱茵河,说明长江航运效能低于莱茵河的自然原因。读上图并指出长江目前A段航运利用率高、B段航运利用率低的原因。 (4)试从经济和环境角度比较分析长江航运与公路、铁路运输的优势。 材料四:建国以来,国家对长江航运基础设施的投入大大低于对陆路运输的投入。近几年沿江各地多种经济成分的投资中,又存在投资见效快、收益高的地方重复建设多,乱建小码头问题突出,而施工难度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的地方无人投资,沿江工业中心急需的现代化专业化港口少。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长江航道基本条件和港口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已迫在眉睫。 (5)结合材料四,根据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指出解决长江航运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问题的主要对策。 (6)中央最近作出了“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指示,请指出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对促进中部崛起、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及其哲学依据。
从中国古代至今,我国在相当长时期内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或在一定领域内取得为世界瞩目的科技成就。据此回答下题。
秦汉时期,中华文化在中国和世界文明史上都有重要地位,表现在
①开始成为东方文化中心
②开始吸收外来文化成就
③文化成就开始输出
④科技水平居世界前列
宋元时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有
①沈括创制的“十二气历”
②郭守敬的“授时历”
③张衡发明的“地动仪”
④刷术、指南针、火药和火器发明和使用
明朝时,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写出几部总结性的科学著作,它们
①反映了我国传统科技居世界领先地位
②包含有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成果
③内容反映了当时的资本主义萌芽
④包含着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和郭守敬在下列哪些领域中作出了卓越贡献
天文和历法
数学和水利
天文和数学
历法和数学
如果研究明朝手工业技术,应查阅的重要文献资料是
《农政全书》
《天工开物》
《梦溪笔谈》
《齐民要术》
张仲景之所以被后人称为“医圣”,是因为他
最早提出病理学说和采取分科治病的方法
开创了中医传统诊断法“四诊法”
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最早采用全身麻醉的方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原因有
①稳定的政治局面
②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互相学习
③北方经济的发展
④江南的开发
下列科技成就中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是
蔡伦改进造纸术
张衡制造地动仪
华佗发明麻沸散
《甘石星经》问世
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贡献最大的是
意大利的传教士
中国的航海家
日本的遣唐使
阿拉伯商人
《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的相同点是
作者所处时代
吸收外国科学知识
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
明清时期的科学文化没有走向近代化的原因不在于
封建专制主义的空前强化
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
明清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这句话反映出
中国古代发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
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
在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三项伟大发明蕴含资本主义因素
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成就是
①万吨水压机研制成功
②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
④氢弹爆炸成功
下列关于我国近代前期科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洋务运动引进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海国图志》中有关西方近代科技的介绍
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全线通车
李善兰和徐寿合作试制出我国第一艘木质蒸汽轮船,标志着我国近代造船业迈出了第一步
据《中西500年比较》中介绍,1975年以后,我国科技发展增长率基本上与世界水平相近。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制定了12年的科技发展远景规划
大批科学家回国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提出了正确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
频繁的国际交流使科技人才大量涌现
中国下列科技成就,属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是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
被称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建国以来第一个获特等发明奖的科学家是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在经济发展上的比较--《历史研究》1963年01期
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在经济发展上的比较
【摘要】:正 当人们一谈到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时,往往很自然地把它和日本近代史上的明治维新相提并论。这两个运动,在两国的经济发展上,基础和历程有若干近似之处,但结局完全不同,一个是基本上成功了,一个是完全失败了,随之决定了两国人民近百年的不同命运。从经济发展上把两个运动进行相互比较,从本质上找出它们的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作用等问题,也许是有益
【正文快照】:
当人们一敲到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时,往往很自然地把它和日本近代史上的明治推新相提拜希。这两个运动,在两国的粳济发展上,基础和历程有若干近似之处,但拮局完全不同,一个是基本上成功了,一个是完全失改了,随之决定了两国人民近百年的不同命运。从握济发展上把两个运动进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少军;[J];近代史研究;2001年04期
曾哲;;[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一良;[J];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宋成有;;[J];南开日本研究;2011年00期
高增杰;[J];日本问题;199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成有;汤重南;;[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2期(总第103期)[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姜秀玉;[D];延边大学;2007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姚传德;[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徐剑梅;[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关捷;;[J];东北师大学报;1982年01期
田毅鹏;[J];东北师大学报;1993年06期
赵建民;;[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杨立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马骏杰;[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1年05期
苏中立;[J];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12期
盛邦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吴廷嘉;[J];世界历史;1987年04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尊严;;[J];北方论丛;2011年06期
佟德庆,张秋雷;[J];生产力研究;2005年03期
樊一发;郝士宏;;[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姜秀玉;[D];延边大学;2007年
张永广;[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吕一群;[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邰哈斯其木格;[D];南开大学;2009年
刘薇;[D];武汉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金奎;[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3年01期
夏东元;;[J];历史教学问题;1981年02期
陈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孙志芳;;[J];天津党校学刊;1994年03期
蒋英州;[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黄建初;;[J];历史教学问题;1983年04期
,胡滨;[J];东岳论丛;1980年03期
陆路;;[J];学习与探索;1981年05期
岑生平;[J];湖南党史;1997年02期
杜经国;杜昭;;[J];开放时代;198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崔勇;郑建敏;;[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黎仁凯;;[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选[C];1981年
夏辉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苑书义;;[A];河北省历史学会一九八○年年会论文选[C];1980年
唐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罗群;;[A];百年军校
将帅摇篮[C];2009年
陈利;周谊;;[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田峰;王咪咪;;[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萃[C];2006年
夏东元;;[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05《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船史分会场纪念江南造船厂建厂140周年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严立贤;;[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北京学者,评论家
马立诚;[N];经济观察报;2007年
刘玉峰;[N];学习时报;2008年
项兵;[N];江苏经济报;2004年
欧阳宗书;[N];光明日报;2003年
周清印 范春生 朱峰 本报记者 杜峻晓 李旭红;[N];市场报;2005年
李文海;[N];光明日报;2005年
树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新华社记者
刘卫宏;[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杨利宏;[N];中国经营报;2006年
王劲;[N];甘肃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青;[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孙成华;[D];吉林大学;2009年
黄树生;[D];苏州大学;2005年
潘建华;[D];复旦大学;2005年
吴永;[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汪三毛;[D];四川大学;2005年
熊琳;[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宋玉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董贵成;[D];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
雷鸣;[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紫涵;[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王宜凯;[D];山东大学;2007年
王辉;[D];吉林大学;2007年
何永明;[D];新疆大学;2006年
徐茂慧;[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马维英;[D];吉林大学;2007年
杜一宁;[D];吉林大学;2007年
姚勇;[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方宗玮;[D];延边大学;2010年
汤菊平;[D];东华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洋务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