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26.运用所学知识指导日常生活实践.是学习课程的重要目的.请结合你在日常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一件事.简要谈谈某一经济学观点对自己经济生活的指导作用.——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26.运用所学知识指导日常生活实践.是学习课程的重要目的.请结合你在日常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一件事.简要谈谈某一经济学观点对自己经济生活的指导作用.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 2009年全国和广东省经济发展情况
注:广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广东省GDP“三驾马车”中,消费占50.8%,投资则占39.2%,净出口占10%左右;从贡献率来看,去年消费对广东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9.2%,投资为67%,而净出口是—26.2%。 材料二&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指出,结构调整是去年广东经济工作的最大亮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今年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要以自主创新进一步提升企业和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抢占“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发展制高点。 材料三& 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顿强拼搏,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一、二,你认为广东省如何才能抢占“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发展制高点。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科三,说明为什么我国能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4)过去的一年,极不平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克服了金融危机,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据此有人认为:“理论只要来自实践,经过实践的检验就是真理,是能永远指导实践取得成功。”对此你有何看法?
(3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家“十一五”期间能源消耗增速与GDP增速情况(单位:%)注:我国单位GDP所消耗能源是日本的5.1倍,美国的3.7倍,经济增长65%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先后制定和修改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把法律法规作为资源管理和保护的重要手段;我们不断完善税收制度,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千家万户节能计划,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开展节能行动;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进节能环保汽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新型可再生能源。材料三&对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政策,是许多能源紧缺国家为应对能源价格高涨、抑制能源不合理消费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此,发改委与日出台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从当日开始至10月21日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制度是指将现行单一形式的居民电价,改为按照电力消费量分段定价,居民用电越多,支付的电价水平呈阶梯状逐级递增的一种电价定价机制。(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应对措施的经济学依据。(14分)(2)结合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实践观的知识分析我国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原因。(8分)(3)运用政治常识知识,结合材料三,说明公开征求意见对国家决策的重大意义。假如你是人大代表,面对此次公开征求意见你应如何履职。(10分)
(2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2009年全国和广东省经济发展情况注:广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广东省GDP“三驾马车”中,消费占50.8%,投资则占39.2%,净出口占10%左右;从贡献率来看,去年消费对广东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9.2%,投资为67%,而净出口是—26.2%。材料二&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指出,结构调整是去年广东经济工作的最大亮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今年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要以自主创新进一步提升企业和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抢占“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发展制高点。材料三& 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顿强拼搏,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3分)(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一、二,你认为广东省如何才能抢占“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发展制高点。(8分)(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科三,说明为什么我国能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新的重大成就?(8分)(4)过去的一年,极不平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克服了金融危机,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据此有人认为:“理论只要来自实践,经过实践的检验就是真理,是能永远指导实践取得成功。”对此你有何看法?(10分)
(3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国家“十一五”期间能源消耗增速与GDP增速情况(单位:%)注:我国单位GDP所消耗能源是日本的5.1倍,美国的3.7倍,经济增长65%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先后制定和修改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把法律法规作为资源管理和保护的重要手段;我们不断完善税收制度,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千家万户节能计划,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开展节能行动;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进节能环保汽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新型可再生能源。材料三& 对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政策,是许多能源紧缺国家为应对能源价格高涨、抑制能源不合理消费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此,发改委与日出台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从当日开始至10月21日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制度是指将现行单一形式的居民电价,改为按照电力消费量分段定价,居民用电越多,支付的电价水平呈阶梯状逐级递增的一种电价定价机制。(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应对措施的经济学依据。(14分)(2)结合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实践观的知识分析我国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原因。(8分)(3)运用政治常识知识,结合材料三,说明公开征求意见对国家决策的重大意义。假如你是人大代表,面对此次公开征求意见你应如何履职。(10分)&
从四川汶川地震到云南盈江地震,从海地地震到日本特大地震。近年来,地震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关于地震发生人类能否准确预测这个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据此回答问题【小题1】 3月11日日本地震发生之后,网上一则消息开始疯传,称此次地震,日本提前10秒就预测出来了。果真如此吗?3月12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表示:“这是一个非常不专业的问题,所谓提前10秒预测出来,那是不可能的,也绝无此事……”陈局长对于预测地震可能性的明确表态是①错误的,他否认了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②正确的,他做到了从当前科技水平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错误的,他否认了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发现客观规律④错误的,他否认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A.①③④B.③④C.②④D.①③【小题2】尽管地震预测难度很大,但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陈运泰认为,国际上对于地震预测确实存在不同看法,但普遍承认,地震长期预测还是有可行的办法,中期预测也有成功的例子,争论的焦点是短(期)临(震)预测。他建议,“十二五”规划草案中应该强化地震预测工作。关于地震的预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终有一天人类能够做到预测地震B.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可变的联系,人能正确认识规律C.人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因此人们能够在未来做到预测地震D.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因此人类会做到科学预测地震【小题3】有人认为要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研究地震科学,深入研究地壳运动规律。这是因为A.地震科学是人们从事哲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B.哲学能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正确指导C.马克思哲学是进行地震科学实验的基础D.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为地震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小题4】关于地震的原因,有人说是苍天对人类的报复。这种观点属于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主观唯心主义【小题5】近来地震的频繁发生能够说明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②自然界的运动是不可捉摸的,人们无法认识自然界的规律③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人类违背世界的物质性所导致的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小题6】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以后,日本方面宣布方圆30公里为安全距离,而美国方面则认为方圆80公里内均是核辐射影响范围,法国方面也建议法侨撤离至80公里外。日本与美法之间关于安全距离的分歧说明A.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不同立场、观点、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B.意识是主观的,不同国家对于安全距离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C.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美法为维护本国公民利益故意扩大了安全范围D.真理性的认识具有多样性【小题7】日本核泄漏事件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有些人认为吃碘盐可以防辐射,日全国各地出现食盐抢购现象。专家表示如果想防辐射要服用含有碘化钾的稳定性碘片,但是碘盐里含有的是碘酸钾。所以食用碘盐以防辐射是不科学的。相反盲目地、过量地食用含碘的食物、替代品或者是药物会导致人体的碘含量超标,对身体造成危害。材料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有①我们做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②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把主观臆造的联系强加给事物③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小题8】电影《2012》描述了世界末日来临的场面,而日本大地震的爆发、富士山因附近地质活动频繁出现可能喷发的迹象、甚至是由于地月距离接近而出现的“超级月亮”等等这样那样的自然现象,让一些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2012》,以至有人怀疑:世界末日真的快到了么?若你要劝慰这些人,你可以对他们说A.物质才是世界的本原,人的主观精神并非是唯一实在B.现实世界仅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而已,它是不会灭亡的C.人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D.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仅抓住事物表面的相似之处,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55380被浏览3023981分享邀请回答/subject/3030856/还有其它几本我没看过,斗胆猜测大概风格类似。5. 不要乱读国内学者的书,譬如汪丁丁,他写的书往往给人一种学贯中西融会贯通的感觉,不过熟悉圈内情况的人都知道此人水平低下,说句不负责的话,我个人认为他就是一大忽悠。他经常根本没读懂就开始说,例如可见黄有光先生颇有绅士风度的批评:6. 国内作者的书我看了一些,觉得周其仁老师的书作为入门过后的补充读物是比较好的,并且比起张五常来说更易读。这里说说我对周其仁老师的看法。我十分崇拜周其仁老师,但是对于一些人把他成为“经济学大师”来说很不满。在我看来,周其仁老师是个伟大的理论联系实践者,经济学的素养很不错,而且特别能够联系中国实际,思想也很锋利。不幸的是,他数学应该是很差的,对理论的贡献几乎没有,他这样的人在国外是称不上经济学家的。不过这依然不妨碍我对他的景仰。7. 不要上来就去看奥地利学派的书了,那些推荐奥地利学派的人不就是因为里头全是文字比较好读吗?你们丫真的读懂了吗?8. 我最讨厌有的人一上来就说什么经济学各门各派繁杂不堪什么的。现在的经济学已经不是哈耶克那个时期了,基本的原理是几乎所有主流经济学家大都不会有什么意见的,不然本学科也不可能发展成一个整体性如此强的,最接近于自然科学的学科了。3132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9K7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领导一定要知道的经济学常识_起点中文网_小说下载
扫描下载起点读书客户端
  “经济学”一词最早来源于希腊文oikonomos,后来演化成英语中的economics,主要指家政管理。当年第一个用汉文字翻译成“经济学”的是日本人神田孝平,我国学者严复则把它翻译成“生计学”,到了现在,人们才习惯称之为“经济学”。
西方的经济学家都认为,经济分析的鼻祖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两位伟大哲人从一开始分析经济学时就在经济学中贯注了浓郁的人文关怀精神,让经济学成为了“讲道德”和“讲良心”的科学。
正是因为经济学中贯注了浓郁的人文精神,马克思才称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真正始祖是英国的医生威廉·配第爵士(),虽然威廉·配第爵士只是一位给人看病的医生,但他却有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曾经利用业余时间来研究、调查社会经济现象与问题,就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经常向英国的决策者提一些政策建议。同时他还认为应该尽快就此建立一门新学科,他称之为“政治算术”。
尽管人类的历史很长,但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不过才一百多年的历史。从经济学发展的历程来看,它一直是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因为经济学往大了说是“经世济民之学”,往小了说是“经济实惠之学”,每个人都能从经济学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宝贝,对于企业领导来说更是如此。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领导者要想成功地按照自己的思路打造属于自己的未来,要想创造良好的企业效益,掌握企业管理中的一些经济学常识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懂得了经济学,在想扩大投资时,就知道如何做才能有效地解决经济问题了;如果你懂得了经济学,在想让企业生产某种新产品时,你就知道如何采购原料更能节省成本了;如果你懂得了经济学,在想为产品做宣传时,你就知道什么样的广告更能引起顾客的注意了;如果你懂得了经济学,在管人用人时,你就知道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让员工自愿为企业积极工作了;如果你懂得了经济学,在企业遇到突发事件时,你就知道什么样的决策才能有效应对了……
可惜的是,一提到“经济学”三个字,有些领导就会望而生畏,认为那是经济学家、政府高级官员要掌握的学问,自己只要把管理工作做好、让企业经营顺利就万事大吉了。然而事实告诉我们,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现象已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人们的每一项活动中,不但在工作中,就是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与经济学有着或近或远的关系,每个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经济学。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未必是一个精通经济学的高手,但由于他要在企业经营的关键时刻做决策时算好“经济账”,需要在引进人才时快速算出人才能给企业创造的价值……所以,若不具备一些经济学常识,他就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下的运作规律,当然也就无法做好领导工作特别是经济管理工作了。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运用经典生动的故事、深入浅出的议论,采用生活化的语言,把晦涩的经济学加以通俗化,将其中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之处娓娓道来。阅读本书,领导者可以从一些简单的原理中学习掌握有用的、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让自己的工作得心应手,赢得下属的敬佩和上级的信任。
  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经济学常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在日常经济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身为领导,了解并能够合理地运用各种经济学知识,可以让你在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所收获。
生活中离不开的物品——商品
商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每个人的吃、喝、穿、住、用、行,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商品。只要我们肯花钱,在任何一个卖场都能买到需要的东西。正是人们对各种商品的需求,才让经济市场变得繁荣起来。
商品如此重要,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商品呢?
从经济学上来讲,作为商品,必须拥有两个特征:一是劳动产品,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劳动产品,就不能称之为商品。例如,自然界中的空气、阳光、雨露,虽然这些天赐的东西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但由于这些都不属于劳动产品,所以它们就不能称为商品。二是商品必须要用于交换。任何商品都是与交换分不开的。换句话说,如果不是用于交换的物品,即便是劳动产品,也不能称为商品。例如,在古时候传统的男耕女织家庭里,种出的粮食和织出的布虽然都是人们的劳动产品,但由于只是供家庭成员自己来使用,并没有用来和他人进行交换。所以,这些劳动产品就不是商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商品简单定义为“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人们是如何把自然界的成果变成商品的。
很久以前,太平洋上的瑙鲁是一个由珊湖礁形成的岛国,这里矿产十分丰富,可惜的是,岛上只有丰富的矿产,却没有供农作物生长的土地。为了解决岛上人们的吃喝问题,瑙鲁就出口矿产,同时进口泥土,以便种植供人们解决生计的农作物。于是,矿产和泥土成了商品。
在用于买卖的商品中,冰山上的冰堪称世界上最奇特的商品了。在丹麦格陵兰岛出口的冰,因为是10万年前的冰,被认为是没有被污染、杂质甚少、较为纯净的冰,所以也被人们当成商品来买。
美国商人费涅克在周游世界时,用立体声录音机录下了千百条小溪流、小瀑布和小河的“潺潺水声”,然后高价出售。由于这种水声来自遥远的自然界,所以该行业生意兴隆,购买水声者络绎不绝。
日本商人把田野、山谷和草地的清新空气用现代技术储制成“空气罐头”,然后向久居闹市、饱受空气污染的市民出售。购买者打开空气罐头,靠近鼻孔时,香气扑面,沁人肺腑。
法国的一位商人把经过简易处理的海水放在瓶子中,贴上“海洋”商标来出售。在向家庭主妇宣传介绍时,他说,烹调鱼时放几滴海水,可使菜肴有特殊的香味。
在一些阿拉伯国家,只有广阔的沙漠地带,这些沙漠中的黄沙不适于建造游泳池,而英国的黄沙却是建造游泳池最理想的材料。于是,在石油丰富的阿拉伯国家兴建游泳池时,英国的黄沙就备受青睐,在一段时间里价格猛增。
雨水作为商品也是日本商人发现的,由于水在阿拉伯国家是贵重商品,这个商人就着手向阿拉伯国家出口雨水。第一个输入这种商品的国家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这个国家每年进口大约2000万吨雨水,用来浇溉农作物。
从以上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只要人们有需求,什么物品都可以用来买卖。即便是早期的商品,也和现代的商品差不多,其基本属性就是价值和使用价值。可以说,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而使用价值又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也就是说,商品的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的有用性。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不同的使用价值也是由物品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而同一种商品具有多种自然属性,也就具有多方面的有用性。由此来看,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维持人类的生存和繁衍、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所以,不管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会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实际上,商品的交换价值就在于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换,这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因为在质上是相同的,从而在量上才可以进行比较。这种同质的共同的东西,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商品中的这种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就是商品的价值。所以,商品的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价值反映了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生产关系。从这一点上来看,使用价值越高的商品,其价值也会越高。
我们都知道,商品并不是从人类出现之时就有的,而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的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一般来说,商品的产生具备如下两个条件:
(1)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商品产生的基础。正是由于社会分工,人们才提出了交换的要求,于是也就有了进行交换的可能。因为社会分工的不同,每一个劳动者只从事某些局部的、单方面的劳动,只生产某些甚至某种单一的产品,而人们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生产者必然要用自己生产的产品来交换自己不生产而又需要的产品。这种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是商品经济。
(2)所有权不同。这里所说的所有权不同,是商品得以存在的前提。由于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所以才会发生交换行为。在私有制条件下,产品交换的双方大多是独立的利益主体,成为经济利益的对立面,这就决定了双方的交换只能是等价交换,即要遵循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劳动产品的交换既然是等价的商品交换,那么,生产者的生产过程就成为以直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过程。这就说明商品既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也是私有制的产物。
面对两难时该如何做出正确的取舍——选择
选择是每个人一生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是在“选择”中度过的,从早上睁开眼睛时就开始做选择:是早起床还是多睡一会儿?早饭吃包子还是吃油条?等等;你买一套衣服时,同时看中了两款各具特色的衣服,究竟选择哪一款?……这些决策的过程其实就是选择的过程。当然这些都是一些小事,做出选择时不会有太多的思想压力。最难做出取舍的是人生中某个阶段的几次最重要的选择,比如高考时填报志愿、毕业后选择职业、结婚前选择伴侣等,经常会让我们有一种站在人生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的感觉。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存在着局限性,我们又必须在做出决策前面对取舍、做出取舍,对于人们来说,取比舍似乎要容易一些,舍掉一些东西就有点难度了。而在两者之间做出取舍时,就更是难上加难了。这需要进行左右权衡,于是就涉及了能否会算好这个经济账了。
美国着名经济学家曼昆教授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就是:人们面临权衡取舍。这是我们在做决策时的第一个要素,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天上不可能会掉馅饼。在生活中,每个人为了得到他所喜欢的一些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做出决策,就是要求我们在一件事情和另外一件事情之间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取舍。
从经济学上来看,“选择”的确很伤脑筋,也难做到两全其美。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经济学就是关于资源配置的学问。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说: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做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效益。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只有学会权衡取舍,才能做出适合的决策,以获得最大收益。下面我们来举一个关于取舍的最典型的例子:
田忌是齐国时着名的大将,有一次,齐王与他约定赛马。齐王作为田忌的顶头上司,财力和实力自然要比田忌雄厚,齐王的马也自然要比田忌的强很多。
按照当时的规定,人们通常会把马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然后一一较量。由于齐王的每一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好,所以在几次比赛中,田忌都输给了齐王。
就在田忌失望之时,在一旁的孙膑向他建议,“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意思是说,让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这样必定能够在三局中两次取胜。
田忌听后大喜,就按照这个策略来和齐王比赛,果然取得三局两胜,赢了齐王。
田忌赛马的故事之所以能够千古流传,就在于它告诉了人们一个非常实用的道理,那就是:任何一件事情的输赢、得失,关键在于决策人有没有权衡的能力和取舍的魄力。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两难选择时,一定要学会冷静地权衡事物的利弊得失,这样会让你收获更多的利益。就如田忌赛马,如果田忌担心自己的下等马白白输给对手的上等马,而去用自己劣势的上等马与对方的上等马硬拼,那么虽然结果可能会保住一匹下等马,但是失去的将是整场比赛。这样自然是非常不划算的。因此,我们要想获得最后的胜利,就要学会权衡和取舍。
俗话说,贪心不足蛇吞象。为什么许多人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除了在选择时不够冷静外,还有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贪心。因为太贪心,才让自己不能够客观地考虑问题,从而导致选择出错。人的贪心缘于无尽的欲望,但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要决定用什么资源去满足那些欲望,这就是资源配置的问题。资源配置的实质是权衡取舍,即在取舍之间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身为领导,在工作中也经常会遇到权衡取舍的问题,比如下面这样的情景:于涛是一家企业的招聘经理,他在为企业招聘员工时,发现有两位面试者的情况差不多,都很符合职位要求。但因为公司只有一个位置,所以他只能从两人中选择一个。
若这两个面试者,一个要的工资是每月3000元(符合公司给出的岗位薪水),另一个却要3500元,这时于涛就能很快做出取舍。但如果这两个面试者都要3000元工资,于涛就很难判断录用哪一个好,这时就需要费心权衡,因为如果接受了甲面试者,同时就会失掉录用乙面试者的机会。由于两人还没有在公司开始工作,所以,他此时又不能断定他们两人中谁的工作能力更强,担心自己录用了甲后,甲的工作能力若没有乙好,岂不给公司造成双重损失——既为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又让公司流失了一名乙那样的人才?
相信在工作中,每个领导者都有过类似于涛的经历。正因为选择中的取舍是在利益和机会不能两全的情况下的博弈,所以才会让人作权衡时感到纠结。即便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勉强做出了选择,但选择以后却还会忍不住“后悔”,觉得自己“放弃”的也许是更好的。要想摆脱这种“后悔”的想法,需要我们做好选择以后的工作。比如,无论选择的是甲还是乙,都要做好入职后的培养工作,提高被录用者的工作能力。
一般来说,在面临权衡取舍时,大致上会体现如下规律:每个人都会自然地作出趋利避害的决策,选择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人们会清楚认识到自己面临的选择的约束条件,以尽可能实现自己付出的代价最小化。权衡取舍的情况越多,意味着人们的选择和自由度越大。
由于现代社会可供选择的对象太多,我们该如何选择,也是在考验我们的权衡取舍智慧。现代社会充满了诱惑和变数,若选择失误,就可能会影响到以后的幸福。所以说权衡取舍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以经济学的思维思考问题,对于我们的选择必将有所裨益。
总之,“权衡取舍”原理告诉我们,资源(经济学中所指的资源内涵非常广泛,包括金钱、身体健康等)是有限的,人们的欲望是无限的,有限的资源总是无法满足无限的欲望。因此人们必须做出“权衡取舍”,而且这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那么我们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呢?
最好的答案就是,在面临选择时,要遵循一定的策略和原则,也就是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权衡取舍,作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但要提醒的是,利益最大化的前提是不能与道德和法律相抵触。
在生活中,我们要想在权衡取舍中做明智的选择,需要正确地计算成本和收益,评估风险,更为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每个人都希望有选择,而且希望做出正确的选择——即使不是最好的选择,但至少也是比较好的。下面就为你提供一些方法来加以借鉴:
(1)在选择前,先列出所有可以采取的行动。为了慎重起见,尽量把不采用的行动也列出来。而决策就是从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中选出一个来。
(2)要把每个行动的可见后果都列出来。
(3)最好评估每种结果可能发生的概率,这一点很重要,要认真地加以讨论。
(4)面对这些行动的结果时,先试着表达你对每种结果的渴望或恐惧程度。
(5)最后把列出来的所有因素全部放在一起来考量,让自己做出合理的决策。
  最后要提醒的是,假如你还没有列出选择方案或可能的结果,那么你一定得先解决这两个问题。决策的本质就是从众多选择中挑出一个最好的,其目的就是要达到最佳结果,当你连选择方案都列不出时,就别奢望做出任何好的决策了。
鱼和熊掌为什么不可兼得——机会成本
我国有句古话叫“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句话出自孟子的《鱼我所欲也》。其本意不是说二者必然不可兼得,而是强调当如果不能兼得的时候,我们该如何放弃。另一层意思是指,好的东西不要拥有太多,不然就体现不出其价值所在了,就像一山不能容二虎一样,金字塔顶上的永远是最稀少珍贵的,其意就是提醒人们在面对取舍时需要付出对应的代价。而在经济学上,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还涉及了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应用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企业经营中,机会成本同样重要。早在几个世纪前,经济学家就认为“一个企业要为股东创造财富,就必须获得比其债务成本和权益成本更高的报酬。”其后英国着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提出了经济收益的概念,并认为:“企业必须产生足够的利润以补偿所有者投入资本的成本才能长期生存。”由此来看,任何一个企业,无论是在生产方面还是投资方面,都会涉及机会成本。
李强是一家企业的老板,年初为企业做了规划后,发现还有一笔闲置资金,如果用来购买设备,当年可盈利90000元;也可存入银行,每年可获取60000元的利息。经过一番考虑,他决定把这笔钱用来购买设备。
在他看来,要是把这笔资金存入银行,就会损失因购买设备可获得的利润90000元,很显然,他自然会选择将这笔钱用来购买设备,年获利90000元。
从上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李强做出的决策是明智的,这是因为,当他面对两项投资决策时,选择了能获得最高收益的那一项。由此我们得出机会成本的定义,即:一个人要想得到某种东西就必须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种方案时,你要选择其中一种时,那么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就是你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同时,机会成本也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其他行业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机会成本是把资金进行某种形式的投资所获得的收益,相对于其放弃的另一种形式的投资所获得的收益。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机会成本是对稀缺的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问题。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来看,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生产用途方面。也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经济学原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几乎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例如,在国家或政府制订经济计划中,在企业对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在公司新产品开发中,乃至一个人在选择工作中等,都存在着机会成本的问题。它为正确合理的选择提供了逻辑严谨、论据有力的答案。在进行选择时,力求机会成本小一些,是经济活动行为方式最重要的准则之一。
一般来说,企业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阿冬是一家工厂的厂长,最近,他决定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生产一辆汽车,但同时他必须放弃不能再利用相同的经济资源来生产的500辆自行车。
从这个意义来讲,生产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所放弃的500辆自行车的生产。如果用货币数量来代替对实物商品数量的表述,且假定500辆自行车的价值为20万元,则可以说,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价值为20万元的其他商品。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面对有限的资源时,也会像阿冬一样做出舍弃,如果能够得到自己真心想要的,那么必须懂得放弃。因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所得必有所失。有些机会成本可用货币来衡量,但有些机会成本往往无法用货币衡量,例如,鱼与熊掌不能兼得,这就好比你选择了吃鱼,那么就不能吃熊掌,熊掌就是选择吃鱼的机会成本。在经济学家看来,任何选择行为都有机会成本。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存在着机会成本,善于利用机会成本分析利弊,做出效用最大化的选择,是理性人的首选。在考虑机会成本时,并不是指任何一种使用方式,而是指可能获得最大收入的使用方式。
机会成本概念的前提是大多数经济资源都具有多样用途。一般来说,机会成本的两个条件包括:
(1)所使用的资源具有多种用途。机会成本本质上是对不能利用的机会所付出的成本,因为企业选择了这种用途,就必然丧失其他用途所能带来的收益。如果资源的使用方式是单一的,那就谈不上各个机会的利益比较。只有当资源具有多用性的时候,企业才要考虑机会成本,这是考虑机会成本的一个前提条件。
(2)把可能获得的最大收入视为机会成本。考虑机会成本时并不是指任何一个使用方式,而是指可能获得最大收入的使用方式。在这里,还需要强调可能性。
为什么钱不值钱了——通货膨胀
在生活中,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感觉到挣的钱越来越不够花,每月的工资还不够日常开销:猪肉开始涨价,鸡蛋开始涨价,水电媒气费开始涨价,食用油和菜开始涨价……一百元只要一破开很快就花完了,根本买不了多少东西。于是我们会忍不住慨叹:为什么钱不值钱了?
其实,这种现象就是经济学上的通货膨胀现象。通俗地讲,通货膨胀是指国家发行的货币过多,从而导致货币的价值降低,使得物价上涨。比如,白菜本来0.2元一斤,后因货币过多而涨到1.8元一斤;房价本来三四千元一平米,后来涨到一万甚至几万元一平米。从客观上来讲,通货膨胀是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有时也指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普遍上涨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即供远小于求。纸币、含金量低的铸币、信用货币过度发行都会导致通货膨胀。
在经济学里,曾经有这样一个关于通货膨胀的经典故事:有个人买粮食的时候认为粮食贵了,卖粮食的说,是因为面粉贵了;卖面粉的说,是因为油条和面包贵了;卖油条和面包的说,因为他们要吃猪肉,而猪肉太贵了,他们必须提高价格来增加收入;卖猪肉的说,因为生猪太贵了,所以肉贵;养猪的老大娘说,因为粮食贵了,所以生猪贵了。
从例子中来看,这个买东西的过程是循环的,它清楚地告诉我们,物价就是这样被提高的。虽然我们无法找到哪个环节是最初的根源,但是肯定是由于需求的过度扩张造成的。一个环节的需求过度扩张会导致其他环节都提高价格,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价格上涨。这个环节也许是粮食稀缺,也许养猪的人少了,但不管怎样,都是因为需求扩张而产生的物价上升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提价。这就是典型的通货膨胀现象。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通货膨胀的例子: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败北之后丧失了1/7的领土和1/10的人口,当时,各种商行及工业产品都在减少,同时在1921年还要赔偿一些国家1320亿马克的赔款。
此时,德国不得不靠大量地发行纸币来渡过难关,结果是陷入灾难的深渊。当时政府以极低的利率向工商业者贷款,同时投放巨额纸币,它们又很快贬值,从而债务人得以用廉价的马克偿还贷款。“新富”们在通货膨胀中发了大财,“旧富”们则面临崩溃。各个经济部门和各个家庭的生活在此不公平中的通货膨胀中受到致命打击。
这个例子再次证明,通货膨胀通常是由于流动性过剩造成的。也就是说,当一个国家因为某种特殊原因来印大量的纸币时,就会导致通货膨胀。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经济繁荣时期,当大量的钱在市场上流动时,不管是数量还是流通速度都会比平时要快,使得货币的流动性大大加快。按照通行的经济学规则,市场上所需要的货币总额等于市场上所有物品的价格总和除以货币流动速度,当货币总额增多的时候,货币流通速度加快,那么商品的价格自然就会高涨。
通货膨胀给我们的感觉就是物价总是在不断地上涨,这也是对普通百姓最为不利的地方。因此,通货膨胀时我们要尽量地减少消费,积极理财,想办法让财富增值。对于通货膨胀,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不利的。那么,通货膨胀是怎样产生的呢?
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复杂,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因需求而引起的通货膨胀是比较普遍的、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现代一些国家的通货膨胀,大多数是由人民的需求拉动造成的,由于需求过度扩张,导致产品供不应求,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比如房地产行业,在经济上升时期,因为自住房和投机房需求的增加,从而导致房价上涨,加之房地产业需要的资金比较大,属于经济中的龙头产业,所以房地产业的价格上涨往往会拉动其他产业的价格上涨,于是出现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主要是由国内百姓的工资上涨引起的。工资本身具有刚性原则,只可涨不可跌。通常情况下,很多人都会认为工资的降低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所以,为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企业有时会用薪资激励的方式。除此以外,还有强大的工会力量做后援,这样会出现工资和福利经常被人为拉动到超出社会承担能力的程度。当工资发放过多时,就会导致货币发放超出实际需要,从而造成通货膨胀。一般来说,成本型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在西方容易出现,因为西方国家的工会属于独立机构,他们善于从工人的角度去考虑,不顾提高工资的社会成本,这样就容易造成通货膨胀。还有就是采购成本突然提高造成通货膨胀,也属于成本推动型,比如1973年由于石油输出国联合垄断价格,导致了石油价格猛涨,形成了世界性的通货膨胀。
(3)利润拉动型通货膨胀。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垄断或者联合定价而导致企业利润大大增加,造成货币需求扩大,从而产生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比较少见,而且也不重要。
以上三种通货膨胀类型虽然不一样,但是一旦通货膨胀发生,一个原来只需要一元钱的商品现在2元钱才能买到,产品没有变,而货币却增加了,所以原来的钱也就贬值了,无形之中,我们的财富自然也就大幅度地缩水了。加之市场上的钱又太多,这或许是需求增加后投资增加造成的货币富裕,也可能是利润增长太快,利润马上转化成投资投放到市场上,也可能是银行又多放了贷。总之,当通货膨胀发生时,我们每个人所挣的工资就不能看它的数目了,而是要看它的购买力来核算工资的价值。
火车对农田的利和弊——外部性
外部性是一个经济学名词,分为正、负外部****中这种外部性的现象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某人喜欢种花,就在自家院子里建了一个花园,美丽的景色不仅自己可以欣赏,还会让邻居一饱眼福,同时也美化了周边的环境;某人喜欢音乐,为了方便自己学唱歌,就购置了一套大功率的音响,然而,由于声音太大,吵得邻居家上学的孩子写不成作业。这些都是外部性。只不过前者是正外部性的表现,后者是负外部性的表现。
从上面正、负外部性的例子中我们发现,由于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所以,它们所导致的后果也不一样。正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需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而经济学上的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即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关于这方面的例子:20世纪初的一天,英国有一位叫庇古的经济学家,他坐在一辆飞驰的列车上,一边欣赏车外的风光,一边感慨地对同伴说:“你知道吗?列车在田间经过,机车喷出的火花(当时是蒸汽机)飞到麦穗上,这要给农民造成多大的损失啊,但铁路公司并不用向农民赔偿。而这正是市场经济的无能为力之处,是真正的‘市场失灵’啊。”
70多年后的1971年,美国有一位叫乔治·斯蒂格勒的经济学家,他和好友阿尔钦同游日本。当时他们也是在列车上,只不过这时他们乘坐的已是电气机车了。当斯蒂格勒看到窗外的禾田时,不由得想起了庇古当年的感慨,就问列车员:“铁路附近的农田是否受到列车的损害而减产?”
列车员的回答让这位经济学家大跌眼镜,列车员说:“恰恰相反,飞速驰过的列车把吃稻谷的飞鸟吓走了,农民反而受益。当然我们铁路公司并没有向农民收‘赶鸟费’”。
  从上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同样一件事情,却在不同的时代与地点显示出两种不同的结果。这让两代经济学家的感慨也不同。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火车通过农田无论结果如何,其实都说明了同一件事:市场经济中外部性与市场失灵的关系。
上面这个例子中,列车对农田造成的影响就是存在外部性的情况。当这种外部性存在时,在庇古所处的时代,他看到的是铁路公司列车运行对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并不是由铁路公司和客户来承担的,而是由既不经营列车又不乘坐列车的农民来承担的,即存在负外部性。这种负外部性具有外在成本或社会成本。类似这种负外部性的情况还有现代的一些化工厂、造纸厂对河流或空气的污染,吸烟者对环境和非吸烟者的危害。
同样的外部性,施蒂格勒和阿尔钦所看到的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列车运行在客观上却起到了“稻草人”的作用,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好处。但铁路公司并不能对此加以收费,在他们看来,这种利益由与列车运行无关的农民无偿获得。这么一来,在庇古眼里的负外部性就成了正外部性,具有外在收益或社会收益。
类似这样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蜜蜂为果树传授花粉,虽然为果园经营者带来增量收益,却没有增加他们的附加成本。又比如,一个人接受良好的教育,不但可以增加个人的收益,而且因增强了他的劳动能力与社会公德等,也让他周围的人从中受益。由此来看,外部性的主要内容有如下三条:
(1)由于个人或厂商、团体的决策及行动,直接影响到他人的生产和消费。
(2)这种行为造成类似于正或负的影响不经过市场或不以市场为媒介。
(3)这种行为会影响他人的成本或效用。也就是说,这种行为的某些成本都不是由从事这项活动的当事人(买卖双方)来承担,而是由与这项活动无关的第三方来承担的,这种成本被称为外在成本或社会成本。同样,这种活动的某些收益也并不是由从事这项活动的当事人获得,而是由与这项活动无关的第三方来获得,这种收益一般被称为外在收益或社会收益。
根据经济学原理,我们每个人都会为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从事经济活动,通过价格的协调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这就是市场机制可以实现经济效率的观点。但是,存在外部性时,这种市场机制完善性的观点遇到了挑战。
当外部性不存在时,生产者为了利润最大化进行生产,经营者为了利润最大化进行经营,消费者为了效用最大化进行消费。当价格调节使供求相等时,生产者实现了利润最大化,消费者也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即整个社会实现了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但当存在外部性时,它必然会导致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领域产生种种扭曲,其结果是不可能自动形成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的。这是因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许多活动也兼有正和负两种外部性。
一般来说,任何生产都会涉及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在不存在外部性的场合,私人成本就是生产或消费一件物品所引起的全部成本;然而,一旦存在外部性时,不管是负外部性还是正外部性,都会引起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的不一致,这时,价格的自发调节远远不能实现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或资源配置最优化。换句话说,在生产所导致的后果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价格是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的,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市场失灵。
对于国家和政府来说,要想解决外部效应问题,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其职能。政府努力的途径就是制定相关的惩罚制度。例如,利用政府力量对造成负外部性的经济主体征税或者罚款,以提高该产品的私人成本,使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相等;或者政府直接限制具有负外部性的产品的产出量,直至禁止它的生产。
谁赋予货币换购商品的权利——货币功能
在现代社会中,金钱可以说是无处不在。金钱之所以被称为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因为金钱的功能很多,它不但能让我们用于购买各种所需物品,还可以衡量大部分具体事物的价值,为人类的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让人类从以物换物的经商手法进步到现代社会中的股票、地产、金融等的公开交易平台。正因为金钱具有这么多功能,才让许多人总是把钱与货币联系在一起,认为金钱就是货币。实际上,金钱并不完全等同于货币。
经济学中所讲的货币,狭义地来讲,一般是用于交换商品的标准物品;而从广义方面来讲,是用作交换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价值储藏的物品。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形式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完备起来的。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如下五种职能:
(1)价值尺度。一般来说,价值尺度是用来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的一种职能,可以说是货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这就好比衡量长度的尺子一样,尺子本身会有长度和称东西的砝码本身有重量一样,衡量商品价值的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能充当价值尺度。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把各种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一定的货币量,用来表示各种商品的价值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并不是由于有了货币才可以互相比较,而是因为各种商品的价值都是人类劳动的凝结,它们本身具有相同的质,从而在量上可以进行比较。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货币成为一般等价物时,就能表现任何商品的价值,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量。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会把各种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一定量的货币上,货币就充当了商品的外在价值尺度。而货币之所以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是人类劳动的凝结。可见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表现形式。当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并不需要有现实的货币,只需要有观念上的货币即可。
例如:1辆自行车值1克黄金,只要贴上个标签就可以了。当人们在做这种价值估量的时候,只要在他的头脑中有金的观念就行了。用来衡量商品价值的货币虽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但是这种观念上的货币仍然要以实在的金属为基础。人们不能任意给商品定价,因为金的价值同其他商品之间存在着客观的比例,这一比例的现实基础就是生产两者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在商品价值量一定和供求关系一定的条件下,商品价值的高低取决于金的价值的大小。
由此来看,商品的价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就是商品的价格。从这个定义上来看,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而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是根据各种商品的价值大小,来把它表现为各种各样的价格。就如同1头牛如果值5两金,那么这里的5两金就是1头牛的价格了。
(2)流通手段。任何商品,在交换过程中,商品出卖者都会把商品转化为货币,然后再用货币来购买所需要的商品。这时货币就发挥着交换媒介的作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而货币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它作为流通手段职能的前提。也就是说,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价值尺度职能的进一步发展。
货币出现以前,商品交换都是直接的物物交换。直到货币出现以后,它在商品交换关系中才起着类似于媒介的作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这个过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述:它是由商品变为货币(W——G)和货币变为商品(G——W)两个过程组成的。其中,W——G就是卖的阶段,也就是说,是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这一阶段非常重要,但实现起来也比较困难。因为假如商品卖不出去,就不能使原来的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则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就得不到实现,这样会导致商品所有者面临破产。G——W即买的阶段,是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由于货币是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如果商品充足,有货币就能够买到商品,这一阶段是比较容易实现的。由于货币在商品流通中是作为交换媒介来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从而打破了直接物物交换和地域的限制,扩大了商品交换的品种、数量和地域范围,这样就促进了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的发展。
正是因为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才让商品的买和卖打破了时间上的限制,一个商品所有者在出卖商品之后不一定马上就买;也打破了买和卖空间上的限制,即一个商品所有者在出卖商品以后,既可以就地购买其他商品,也可以在别的地方购买任何其他商品。
(3)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后,执行的是以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储存起来的一种职能。作为贮藏手段,货币是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早在商品流通的初期阶段,一些会理财的人会把多余的产品换成货币保存起来。那时候,人们把那些贮藏金银的人家看成是富裕的人家,相当于现在的有钱人,这是一种朴素的货币贮藏形式。后来随着商品生产的连续进行,商品生产者要不断地买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但他生产和出卖自己的商品要花费时间,并且能否卖掉也没有把握。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不断地买进,他必须把前次出卖商品所得的货币贮藏起来,这是商品生产者的货币贮藏。后来随着商品流通的扩展,货币的权力日益增大,一切东西都可以用货币来买卖,货币交换扩展到一切领域。谁占有更多的货币,谁的权力就更大,贮藏货币的欲望也就变得更加强烈,这是一种社会权力的货币贮藏。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能够自发地来调节货币流通量,可以说是起着蓄水池的作用。
  (4)支付手段。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可以进行单方面运动,比如,在清偿债务、缴纳税款、支付工资和租金等时所执行的职能。商品交易最初用的是现金支付。后来由于各种商品的生产时间是不同的,有的商品生产的时间长一些,有的时间短一些,有的商品带有季节性。同时,各种商品生产出来后,其销售的时间也各不相同,有些商品可以就地销售,这样的商品销售时间就短;有些商品则需要运销到外地,这样的商品销售的时间就长。
生产和销售时间上的差别,会使某些商品生产者在自己的商品没有生产出来或尚未销售之前,就需要向其他商品生产者来赊购一部分商品。这样会让商品的让渡价值(是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差)同价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离开来,即出现赊购的现象。在赊购以后到约定的日期清偿债务时,货币就会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在作为支付手段时,开始是由商品的赊购、预付引起的,后来才慢慢地扩展到商品流通领域之外。渐渐地,这种方式在商品交换和信用事业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里日益成为普遍的交易方式。
在货币当作支付手段的条件下,买者和卖者的关系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这一方面可以减少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节省大量现金,促进商品流通的发展。另一方面,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也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在赊买赊卖过程中,许多商品生产者之间发生了债权债务关系,如果有人到期后不能支付了,就会导致一系列负面的连锁反应,即“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使整个信用关系遭到巨大的破坏。
(5)世界货币。由于国际贸易的发生和不断发展,货币流通有时会超出一个国家的范围,即货币会在世界市场上发挥其作用,这样一来,货币就拥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也就是说,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作为世界货币,首先必须是足值的金和银,而且必须脱去铸币的地域性外衣,以金块、银块的形状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原来在各国国内发挥作用的铸币以及纸币等,在世界市场上都会失去作用。
在任何一个国家,流通的货币只能由一种货币商品充当价值尺度。而在国际上,由于国家多,同时每个国家所用的价值尺度也不同,比如,有些国家用金作为价值尺度,而有的国家则会用银作为价值尺度,如此一来,金和银就会在世界市场上同时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后来,随着经济市场的繁荣,金在世界市场上取得了支配地位,渐渐地就由金来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了。
在国际经济市场上,国际货币会充当一般购买手段,一个国家可以直接用金、银向另一个国家来购买商品。同时作为一般支付手段,用来平衡国际贸易的差额,比如,偿付国际债务,支付利息和其他非生产性的支付等。除此之外,国际货币还会充当国际间财富转移的手段。而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可以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例如国与国之间支付战争赔款、输出货币资本或由于其他原因把金银转移到另一国家时。在当代,世界货币的主要职能就是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用来平衡国际收支的差额。
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市场经济
所谓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和自由企业经济,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运行的方式。一般来说,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与“私有”“契约”“独立”相对应的“产权”“平等”“自由”等具有鲜明价值判断的行为规范性质的制度,它是建立一种通向文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主张和追求。可以说,市场经济是自由的经济、平等的经济、产权明晰的文明经济,是市场交换规则普遍化的经济形态。
从本质上来讲,市场经济必然导致以雇工经营和机器大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经济制度的建立。但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对立的,它一方面剌激小农家庭增加消费,另一方面又在竞争中竭力排挤家庭手工业,从而成了瓦解小农经济的力量。
对于如何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每个国家的做法都不一样。早在20世纪80年代,苏联和东欧的解体可谓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上最重大的变化。这些国家运行的前提,是处于最高地位的政府官员决定经济中稀缺资源的配置。这些中央计划者决定市场生产什么物品与劳务、生产多少,以及谁生产和消费这些物品与劳务。支撑中央计划的理论是,只有政府才能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福利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
然而,现在大部分曾经是中央计划经济的国家已经放弃这种制度,并努力发展市场经济。于是,在一个市场经济中,中央计划者的决策被千百万企业和家庭的决策所取代。即企业雇用谁和生产什么,家庭为哪家企业工作以及用自己的收入购买什么等,都由他们自己来决定。而这些企业和家庭在市场上相互交易,是价格和利己引导着他们来做决策。
从表面上看,这种市场经济的成功是一个谜。毕竟,在市场经济中,没有一个人追求整个社会的经济福利。自由市场包括大量物品与劳务的许多买者和卖者,而所有人都主要关心自己的福利。尽管市场中存在的是分散的决策和千百万利己的决策者,但事实已经证明,这种由企业和家庭做决策的市场经济在以一种促进总体经济福利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方面非常成功。
对于这一点,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776年就提出了全部经济中最有名的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它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并导致了合意的市场结果。
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指的是价格。可以说,价格是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在任何一个市场上,当买者决定需求多少时,就会盯着价格;当卖者决策供给多少时,也会盯着价格。作为买者与卖者决策的结果,市场价格既反映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也反映了生产该物品的社会成本。斯密的重要观点是:指引这些单个买者和卖者的价格调节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了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市场经济的支持者也主张,人们所追求的私利其实是一个社会最好的利益。而当政府阻止价格根据供求自发地调整时,它就限制了这只“看不见的手”对组成经济的千百家庭和企业进行协调的能力。由此来看,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
纵观世界上一些市场经济成功的国家,不得不提一下美国。尽管现在美国经济出现了衰退,但是,美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其成功的一面,世界上仍公认美国是当今时代经济最为强盛的国家。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美国的市场经济是如何成功的。
在美国,私人资本主义、私人企业,一直被视作美国市场经济经济的一个象征。美国的私人资本主义几乎涉及美国所有的经济和非经济领域。在产值占国民收入3%的农业部门、30%左右的制造业部门与60%左右的服务业部门,活跃着约一千万家私营企业,这些企业构成了美国经济的基本版图。
政府不干预市场,是美国市场经济的特征。正是由于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力度很小,所以才使得市场上存在着很多私营企业。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市场经济的竞争力,也为美国的市场经济带来繁荣。从历史上看,政府在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中总体上还一直在提高。为此,格雷戈里和斯图尔特说:“美国的经验可能表明,政府职能的缩小,是与现代的工业化资本主义相适应的。”
在这种市场经济制度下,20世纪以来,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始终名列世界第一,人均国民收入即便不经常处于第一,也总在世界排名榜的前列。
常言说,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花满园。从美国市场经济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经济。市场经济不强调政府干预,这样可以促进社会利益最大化,但是无法避免经济波动,所以有时候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分析西欧各国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这些国家的传统封建农业势力相对薄弱,商品经济发展受到的阻力较小,于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萌芽便迅速发展起来,为工业革命开辟了道路。一般情况下,事物发展变化总是首先在旧事物相对发达或相对落后之处实现突破,即所谓“黄金突破点原理”,这一点在这里表现得非常明显。
反之,我国虽然封建社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遥遥领先于世界,但也正因为如此,传统封建势力特别强大,才使得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萌芽在发展过程中遭遇到了特别强大的阻力,因而迟迟未能实现封建小农经济向资本主义工业化市场经济的转变。
市场经济时代最基本的特征是,工业取代农业占据了社会经济的决定性地位,市场营销成为最普遍的经营形式,由此导致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具体如下:
(1)机器化。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手工生产是无法满足的,必须大量应用机器生产。于是,经过人们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实现了机器大生产,其主要特点是以煤炭、石油等非生物能源为动力,能够大功率、高效率、长时间连续作业。简言之,历史发展的逻辑表明,机器化是市场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伴随产物,没有市场化,就没有机器化。
(2)科学化。由于面向市场经营,使用机器大生产,这就要求人们改变以往小农经济状态下那种凭经验靠估计的做法,取而代之以科学的定量测试、计算和分析。要注意的是,这里“科学化”并不简单地局限于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而是主要指人们观察和分析问题时的思维方式的科学化。
(3)专业化。使用机器大生产和雇工经营的结果是社会分工变得越来越细,整个社会经济呈现专业化和社会化的特点,社会成员普遍养成了分工协作的习惯和理念,这也是社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的重要原因。
(4)私有化。厂商成为基本经济组织形式以后,私有制的范围就扩大了,虽然名义上仍然是私有制,但在实际经营和管理层面上,所有者已经不能完全随心所欲地支配和处分自己名下的财产了。可以说这是一种“扩大的私有制”,其内部正在孕育产生新兴公有制的萌芽。
(5)目的化。由于在极其广阔的时空范围内组织市场经营,厂商生产的目的不再像小农经济那样以获取产品为直接目标,而是以利润为直接生产目的,产品的生产变成了获取利润的手段。在这里,利润泛指一切价值增值。
(6)规范化。市场经济是一个由千千万万的厂商和个人参与的过程,所以必然要求对人们的行为作出严格的规范,包括国家法律制度、厂商内部的管理制度、各种技术性操作规范以及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标准等。总之,规范化是与市场化相联系的,没有市场化就没有规范化。
(7)扩张化。市场经济由封闭走向开放,厂商经营规模越来越大,最终会突破国家疆界向全球扩张,这样市场经济的扩张性就与小农经济的保守性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这也是15世纪末以来长达数百年的殖民侵略,以及20世纪上半叶发生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所在。
(8)资本化。随着利润成为直接的生产目的,一切生产要素都相应地变成了赚取利润的手段,即通常所谓的“资本”。整个社会经济从此都置于资本的支配之下,受资本统治,“资本主义”成了这一时代的最强音。
  对于领导来说,民生问题不仅关系社会发展,也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在生活中多了解关于民生的经济学常识,既可以正确地把握社会的发展归向,也有助于你制定正确的政策来应对社会问题。
吃饭也是经济——恩格尔系数
吃饭是人生存的头等大事,也是每个人的生存本能。我国有句俗话叫,民以食为天。任何人都不能不吃饭。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过日子只要能填饱肚子就已经很满足了。殊不知,在经济学中,“吃饭”这一行为过程中也蕴涵着深刻的经济学道理。这是因为,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经济学上的成本与收益的问题。我们常常根据需求目标的不同,来确定一顿饭到底应该花费多少成本,能够获得多少收益。
早在19世纪,德国有一位叫恩格尔的统计学家,他在研究人们的消费结构变化时发现了一条规律,即一个家庭收入越少,这个家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反过来也是一样。而这个家庭用以购买食物的支出与这个家庭的总消费之比,就叫恩格尔系数。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一个国家而言,这个国家越穷,其恩格尔系数就越高;反之,这个国家越富,其恩格尔系数就越低。这就是世界经济学界所公认的恩格尔定律。对一个家庭来说,恩格尔系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联合国曾经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人们的生活水平做过这样的划分标准: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足;20%以下为极其富裕。按此划分标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恩格尔系数在20%以下的只有美国,达到16%;欧洲、日本、加拿大在20%~30%之间,是富裕状态;东欧国家一般在30%~40%之间,相对其他国家来说是比较富裕的;剩下的就是发展中国家,基本上为小康水平。
1978年,我国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大约是68%,城镇家庭约59%,平均计算超过60%。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属于贫困国家,因为温饱还没有解决。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整体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到2003年时,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46%,城镇居民家庭大概是37%,加权平均约40%,这个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居民的生活差不多是小康水平了。由此我们可以预测,我国农村、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还会不断下降。
调查显示,近二十年来我国居民除了在吃穿用的方面得到很大的改善外,用于增进身心健康的文化艺术、健身保健、医疗卫生等多方面的支出也出现了稳步增长,而用于子女非义务教育和自身再教育的支出则大幅度地提高了。
如果说恩格尔系数的降低表明消费结构的变化,那么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则表明生活质量提高了,而在生活质量提高的背后,无疑是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的情况来看,我国从温饱到小康,可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从小康到富裕,更加美满的生活已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广大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会不断下降,生活水平会不断稳步提高。
为什么节约反而有错了——节约悖论
从古至今,我国人民都很崇尚节约,视节约为一种美德。在人们看来,节约不仅是一种个人优良素质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生活中,不论从哪个角度讲,我们都应该节约。因为节约成本可以增加效益。节约资源可以延续开发利用时间,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消费可以提高消费质量,减少浪费,节约资源。然而,从经济学上来看,一个国家的百姓都崇尚节约的话,并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这就是经济学上的“节约悖论”。
“节约悖论”又名节俭悖论,是一条经济学上的悖论。早在1714年,它就在《蜜蜂的寓言》一书中出现过,但它成为一条普及的悖论、广为人知的经济学假说,则是在被称为“战后繁荣之父”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高举凯恩斯主义旗帜之时。
凯恩斯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根据储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的理论,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是恶的;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是好的。这种矛盾被称为“节约悖论”。
1930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这个着名的节约悖论,为了证实其真实性,还特地引用了一则古老的寓言:
有一窝蜜蜂原本十分繁荣兴隆,每只蜜蜂都整天大吃大喝。后来一个哲人教导它们说,不能如此挥霍浪费,应该厉行节约。蜜蜂们听了哲人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迅速贯彻落实,个个争当节约模范。但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整个蜂群从此迅速衰败下去,变得一蹶不振了。
正是受到这个故事的启发,经济学家凯恩斯发现了刺激消费和增加总需求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他还进一步论证了节约悖论。在他的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中,凯恩斯认为节俭对于经济增长并没有什么好处,由于公众节俭,就会降低消费;增长储蓄,社会收入势必减少。根据这种看法,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通过增加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进而促进经济繁荣。反之,就会导致经济萧条。
当年凯恩斯用蜜蜂由盛到衰的故事揭示节约悖论时,正赶上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当时人们对未来几乎不抱任何希望,所以大家为了日后的生活有保障,都尽量多储蓄。但是,他们不愿意消费的心理和行为又导致了其收入不断下降。
从狭义上而言,凯恩斯的节约悖论指出了当个人储蓄试图增加时,总储蓄会下降;从广义上来说,储蓄增加对经济可能有损失。不论狭义还是广义,节俭悖论都反映出一个似是而非的“合成谬误”,那就是“在局部上真实必然在全部上真实”的谬误。
节俭悖论的确是一个蕴涵逻辑矛盾的理论。由于人们的普遍观点认为,节俭是一种美德,是个人积累财富最常用的方式,增加储蓄才能致富。而储蓄又与国民收入呈现反方向变动,储蓄增加,则国民收入就会减少,储蓄减少,则国民收入就增加。那么,是不是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对个人是件好事,对国民经济却是件坏事?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从个人理财角度来说,储蓄也未必就是最好的致富途径。下面这个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从前,有一个惜金如命的财主,他把自己的金子埋在花园里的一棵大树下面,每隔几天就要挖出来,自我陶醉一番。突然有一天,有人发现了他的秘密,就把他藏在树下的金子给偷走了。为此,财主痛不欲生。
听到他的哭声,邻居们来看他,当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问他:“你从没花过这些金子吗?”
“没有,节俭是我们家的传统,我每次只是看看而已。”他回答。
邻居们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并对他说:“按你这种对待金子的做法,有和没有金子对你来说都是一样的啊!如果你还是感到难受的话,就在大树底下再埋一些石头,把它们当作金子收藏起来好了。”邻居们说完就走了,只剩下财主呆若木鸡地站在树下,想着那些被偷走的金子。
以节约悖论来看这个故事,财主与其把金子提心吊胆地藏起来,还不如用金子来生财,去获得更多的财富。藏匿和闲置财富就等于是浪费,用现代的理财观念来看,财主这样的“节俭”的确称得上是“现代的罪恶”。由此我们得出,在一个经济体中,如果每个人都增加储蓄意愿,即其边际储蓄倾向增加,使在任何收入水平下储蓄率皆上升,那么社会上所有公司的总收益会减少,这个减少会导致经济发展放缓,继而影响薪金增幅减小,甚至出现下跌。最后整个社会的总储蓄会因为较低的收入和较弱的经济而不会增加甚至会下降。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们节俭会减少支出,这时会迫使厂家削减产量,解雇工人,从而减少了收入,最终减少了储蓄。储蓄为个人致富铺平了道路,然而如果整个国家加大储蓄,将使整个社会陷入萧条和贫困。也就是说,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运用、经济没有达到潜在产出的情况下,只有社会每个成员都尽可能多地消费,整个经济才能走出低谷,迈向充分就业、经济更加繁荣的阶段。
凯恩斯还认为,需求增加所引起的GDP的增加一定高于原来需求的增加。这被称为“乘数效应”。例如,需求增加了1亿元,但最后GDP的增加一定大于1亿元。这是由于各种物品是有互补性的,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是相关的。这就好比有个富人买别墅花了1亿元,GDP增加了1亿元。住在别墅里的富人一定要有汽车,买车又用了1000万元。买汽车需要买汽油、买保险、买各种服务(使用高速公路、维修等),又要用1000万元。仅这些支出已达1.2亿元。而用于买别墅的l亿元带动了建筑、装修等行业,这些部门的人员收入增加,消费增加。用于买汽车和相关物品与劳务支出的1000万元,也带动了这些行业的人员收入和消费增加。住房和汽车又带动了钢材、水泥、机械等行业。这样一轮一轮带动,整个经济GDP的增加肯定不止原来买别墅的1个亿。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发展了,所有的人无论是作为股东和高管的富人,还是作为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中等收入者,以及低收入者工人都会受益。这就是为什么在经济学中一加一不一定等于二。
值得注意的是,在通常情况下,在经济繁荣时期,一个国家中居民储蓄的增加有助于减轻社会通货膨胀压力,可以说是有利的;而在经济萧条时期,如果根据乘数理论来推断的话,居民消费的减少有可能会使国民收入减少,从而使该国经济进一步恶化。所以在经济萧条时期,国家或政府就会想办法增加财政支出,借此来鼓励民众消费,以挽救经济颓势。
对于国家来说,刺激国内消费是必需的,因为只有增加消费量,才能真正拉动经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但是,无论如何,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消费都要控制在自己的经济能力和经济条件许可的范围内,而不是盲目消费,甚至是浪费。总之,我们只有辩证地看待节俭和消费的问题,才能够理性地消费。关键是一个度的把握,同时要明白消费并不是奢侈地去浪费。我们要大力提倡理性消费,也要理直气壮地反对盲目消费。
为什么你的钱越攒越少——马太效应
在我国有句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于是,会持家过日子的老百姓都爱去银行存钱。据统计,仅截至2006年3月,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152819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居民的高储蓄率为银行提供了充裕的信贷资金,同时也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不断攀升的存款余额也折射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那就是穷人去存款,富人忙贷款。
正是由于金融资源的分配不均,当穷人把钱存入银行后,富人会向银行借款买房购地,也就是穷人将钱倒贴给富人。由此而导致了两极分化,即越富的人越有信用获得资金,会变得越来越富,而普通居民因为没有担保和信用记录,想融资创业和发展,便只会招来银行的白眼。最后的结果就是穷人的钱越攒越少,富人的钱越花越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在经济学上,用马太效应来解释是最恰当的。马太效应来自于《圣经》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在《新约·马太福音》中是这样记载的:有一个国王有事要外出,在远行前,他把三个最信任的仆人叫到跟前,给了他们每人一锭银子,并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过了一段时间,国王回来了,就召集三个仆人轮流来见他。第一个仆人拿出10锭银子交给国王,并说道:“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通过做生意,让这一锭银子变成了10锭。”
国王听后很高兴,就奖励了他10座城邑。
第二个仆人来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贷给了朋友做生意,现在连本带利一共5锭。”说完就交给了国王,国王便奖励了他5座城邑。
第三个仆人进来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代你保管着,担心丢失,就包在手巾里存着,一直不敢拿出来。”说着把那一绽银子小心翼翼地交给了国王。
国王听后,立刻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那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道:“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个故事体现出来的就是“马太效应”,主要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诸多领域。马太效应与“平衡之道”相悖,与“张弓效应”属相对应范畴,二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内在机制;同时与“二八定则”也有相类似之处,是十分重要的自然法则。
  从马太效应的故事中我们了解到,现在的社会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贫富差距。早在20世纪60年代,着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就把“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现象归纳为马太效应。他认为,在“赢家通吃”的社会里,游戏规则往往都是由那些所谓的赢家制定的。
在现实生活中,马太效应几乎无处不在。一个最突出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在人类资源分配上,越有钱的富人享有的资源也更多,比如金钱、荣誉及地位,他们用钱赚来地位和荣誉,又用地位和荣誉赚取更多的金钱。同时,因为有名望有地位,身旁自然也就不乏更多的朋友。常言说,物以类聚。他们这些朋友想必也和他们一样,都是有着相等地位和荣誉的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脉”,他们会用这些“人脉”关系网来赚取更多的钱财。
根据马太效应的规律,很容易就推导出这样的理论:穷人越穷则会变得一无所有,接下来连朋友也不会多,而缺少朋友的人则往往一直孤独,于是就出现了穷人既没钱更没有人脉,做什么都是难上加难,举步维艰。而名声在外的富人就不一样了,因为他们会有更多抛头露面的机会,所以会更加出名,引来更多的人与他们相识相交。这就好比容貌漂亮的人更引人注目,更有魅力,同时也更容易讨人喜欢。有了人脉,自然他们的机会也会比一般人多,这样就让他们“好运”连连,一些机会的大门甚至好像是专门为他们敞开的,比如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有可能在高学历的环境里工作和生活。
金钱方面也是如此:如果投资回报率相同,一个本钱比别人多十倍的人,收益也多十倍;股市里的大庄家可以兴风作浪,而小额投资者往往血本无归;资本雄厚的企业可以尽情使用各种营销手段推广自己的产品,而小企业只能在夹缝里生存。
实际上,无论是在生物演化、个人发展等领域,还是在国家、企业之间的竞争中,马太效应都普遍存在着。微软公司在互联网时代的垄断地位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解马太效应的事例。
多年来,微软从DOS到Windows系统,一直掌握着个人电脑操作系统9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为它积累了巨大的信誉。绝大多数硬件、软件开发商都不会另搞一套与微软“不兼容”的产品或系统,因为那无异于自掘坟墓。换句话说,微软可以不必考虑与别人兼容,而别人一定得考虑和微软兼容。而影响力不大的产品,即使性能再优秀,也享受不了这种待遇。
从微软公司的案例来看,微软会因网络增值的规律变得规模越来越大,这是因为用户越多,产品越具有标准性,由此而带来的商业机会就越多,收益呈加速增长趋势。标准化、规模化意味着社会成本的降低、经济效益的提高,这是网络时代中所有厂商追求的一种目标。电子信息业是新兴行业,许多产品规格尚未标准化,因此谁能建立标准规格或者跟对了赢家的规格,谁就是马太效应的获利者。
从国际通行标准来说,这样的份额基本上是属于“垄断性占有率”。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告诉我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保持优势,必须加速发展,把事业做大做强。最好能够在某个方面成为领跑者,即使回报率与别人相同,你也可能会更轻易地获取比弱小竞争者更大的收益。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保持超人的优势,就要学会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需要记住的是,在前进的路上,千万不能停止、等待、观望和固守,因为此时此刻,你的对手或许正在算计你手中的那唯一的一锭银子。
工作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失业现象
所谓失业,简单地说,就是有劳动能力的人找不到工作,得不到赖以生存的收入。在现代这个发展迅速的时代,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失业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了。我们失业后,不但会在经济上会变得十分拮据,在精神上也受到打击。而找工作中的艰难有时会让我们感觉到不想去工作。但你是否知道,没有工作的你,除了让自己的生活变得质量下降外,还会给社会带来弊端。所以,从经济学上来看,工作并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失业的例子:最近几年来,在英国,既没有就业也没有进行学习或者培训的青少年几乎达到一百万人,人们普遍认为,年轻人失业已经成为该国严重的国家问题。在许多地区,中央政府授予其所需款项,用来帮助拯救那些长期处于失业状态的青年一代。
为什么要帮助失业人员呢?因为年轻人失业会阻碍社会经济发展。为此,英国指定德蒙特福德大学公共服务协会对年轻人失业问题进行研究,目的就是确定在不同地区年轻人失业问题的程度,以及政府该为此做些什么。结果显示,正如当前所预测的那样,94%的调查对象认为年轻人失业是当地的一个问题,而且91%的人觉得在过去五年时间里这一问题愈演愈烈。如果此种局面得不到改观,那么年轻人失业会以不同比例对地区更大的社会经济损失推波助澜。
同时,研究还发现,73%的地方政府对解决年轻人失业问题有一套解决策略,70%是帮助年轻人找到工作的经验,80%提供内部学徒,而40%是在合同中插入社会利益条款,以促进当地的就业。
除此以外,地方政府还需要“召集”联系当地企业和工会,“协调”回应年轻人失业的相关信息和资金来源,促进父母和企业的“协作”,以及把当地社区作为“管理者”,在内部服务中创造机会,为年轻人提供就业支持。
英国政府之所以如此重视失业现象,不仅仅是为了代际间的公正(代际公正是指人类在世代更替过程中对利益的享有也应保持公平,当代人在满足自己利益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对后代人负责),也是为了国家经济的发展,让人们充分就业,有助于确保年轻人拥有光明的未来,而且让他们在经济上有所贡献。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果不能确保年轻人拥有足够的技能和经验,那么就会使得这个国家在全球市场上的地位十分不利,而且长此以往,将会使得国家财政以福利形式付出高昂的代价,而不是获得税收收益。因此失业并非一个人的事情,失业会产生诸多社会影响。
一般来说,失业现象分为以下几种:
(1)自愿失业。自愿失业主要是指工人所要求的实际工资超过了其边际生产率,或者说是因不满意现有的工作条件和收入水平而未被雇用所造成的失业。因为这种失业是由于劳动人口主观不愿意就业而导致的,所以被称为自愿失业。由于这些自愿失业是个人行为,无法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来消除,一般来说不在经济学所研究的范围。
(2)非自愿失业。所谓非自愿失业,就是指具有劳动能力、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但仍然因为各种原因而找不到工作的现象。由于这种失业原因是客观造成的,所以能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来加以消除。经济学中的所讲的失业大多是指非自愿失业。
(3)摩擦性失业。这种失业是指人们在转换工作过程中的失业,也就是说,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给人们造成短期、局部的失业。这种失业在性质上是过渡性或短期性的,通常起源于劳动力供给方。
(4)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不匹配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的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空缺职位,失业者一方的原因有很多,有时是没有合适的技能,有时是因为居住地太远,所以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属于长期的,而且一般是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这种失业的原因主要是由经济变化导致的,这些经济变化引起特定市场和区域中的特定类型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低于其供给。
据统计发现,结构性失业的原因有三种:一是技术变化,是指原有劳动者不能适应新技术的要求,或者是技术进步使得劳动力需求下降。二是消费者偏好的变化。消费者对产品和劳务的偏好的改变,使得某些行业扩大而另一些行业缩小,处于规模缩小行业的劳动力因此而失去工作岗位。三是劳动力的不流动性。流动成本的存在制约着失业者从一个地方或一个行业流动到另一个地方或另一个行业,从而使得结构性失业长期存在。
(5)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一般是在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企业的需求下降而导致的失业,当经济中的总需求减少,降低了总产出时,会引起整个经济体系的普遍失业。当经济发展处于一个周期中的衰退期时,社会总需求不足,因而厂商的生产规模会相应地缩小,从而导致较为普遍的失业现象。周期性失业对于不同行业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比如,需求收入弹性越大的行业,周期性失业的影响越严重。
(6)技术性失业。技术性失业是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来代替人力,或者改善生产方法和管理而造成的失业。从长远角度来看,劳动力的供求总水平不会因技术进步而受到影响;从短期来看,先进的技术、生产力和完善的经营管理以及生产率的提高,有时会取代一部分劳动力,从而造成一部分人失业。
(7)季节性失业。由于气候状况有规律地变化,会对企业生产、消费产生一定的影响,当企业收益减少时,会为了节约成本而辞退员工,这样就会引起一部分人的失业。
(8)隐藏性失失。经济学中常说的失业类型还包括隐藏性失业。所谓隐藏性失业,是指表面上有工作,但实际上是对产出并没有作出贡献的人,也就是企业中那些有“职”无“工”的人,由于这些工作人员的边际生产力为零,当经济中减少就业人员而产出水平没有下降时,即存在着隐藏性失业。为此,美国着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指出,每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部门都存在着严重的隐藏性失业。
对一个国家来讲要采取各种鼓励措施使失业率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以维持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稳步增长。
你辛苦赚的钱哪儿去了——货币幻觉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有时觉得自己每月收入不少,平时买的日用品也不是最贵的,可到了月底结算时,却发现赚的钱远远没有想象中的多,有时还会出现负债。对于这种现象,经济学家称之为“货币幻觉”。
“货币幻觉”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于1928年提出来的,是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它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他告诉人们,在理财的时候不要只把眼睛盯在哪种商品价格是降或是升了,花的钱是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学基本常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