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品牌,和徕卡相比,索尼黑卡rx1rx1是不是良心价

您当前的位置 :&&&&&&&&&
徕卡Q微单上手:性能提升成索尼RX1的劲敌
 作者:唐马克
 编辑:张思政
  徕卡可以说是相机界高大上的代名词。精巧复古的旁轴设计、出色的镜头素质、高端上乘的手感以及传说中的“德味”都让很多摄影爱好者趋之若鹜。但与市面上的同类型相机相比,徕卡相机在技术层面并不能说突出,甚至在某些方面上还显得有些落伍。不过徕卡最新推出的全画幅定焦便携机Leica Q却似乎反映出了徕卡在技术方面的变化。
  Leica Q小巧的机身中塞下了一块2400万像素全画幅传感器,最高感光度可达ISO 50000,而NFC、WiFi等最新技术的加入甚至让人有些怀疑Leica Q究竟是否还是来自那个我们熟悉的徕卡。而4250美元的价格更是让Leica Q充满了“性价比”,更别说还附带一套Adobe Lightroom 6了。
  从2400万全画幅传感器、电子取景器以及28mm F/1.7广角定焦镜头来看,Leica Q不仅是一台奢华相机,更是索尼RX1全画幅便携机的直接竞争对手。虽然徕卡制造通常意味着高昂的售价,不过其实4250美元的价格甚至比索尼RX1外加取景器在发布时的价格更低。看来徕卡此次瞄准了更广的客户群。
  此外,Leica Q还有诸多有趣的功能,比如Wi-Fi(支持遥控操作及分享)和超快的自动对焦系统。而3英寸的屏幕甚至还支持双指缩放等手势。
  但Leica Q依然是一部非常严肃的相机。Leica Q沿袭了徕卡相机的传统,金属机身不仅手感上乘而且坚固耐用,镜头依然非常出色,自然也少不了顺滑的手动对焦环和光圈环。
  通过电子取景器,Leica Q可以实现精确的对焦。此外,Leica Q还有3倍和6倍放大模式以及峰值对焦功能用来进行辅助对焦。虽然电子取景器与徕卡一贯使用的旁轴联动测距设计有所不同,但电子取景器可能更讨人喜爱。此外,386万像素也足够精细。
  28mm的焦段让Leica Q的这颗Summilux镜头可以称得上是一颗广角镜头了,适合平时扫街挂机。此外Leica Q还有35mm和50mm等效裁切模式,增加了拍摄的灵活性。当然,正常模式下Leica Q可以拍摄2400万像素的14-bit RAW格式或者JPEG格式的照片,而在35mm和50mm裁切模式下,像素仅分别有1500万和800万。
  由于Leica Q的镜头使用了叶片式快门,因此可以实现更快的闪光同步速度。在机械快门模式下最高快门速度1/2000秒,而在电子快门模式下,快门速度最高可达到惊人的1/16000秒。由于快门速度较高,因此在缺少ND滤镜却在强光下使用大光圈拍摄时也不必但系过曝问题。
  Leica Q还搭载了徕卡S系列中画幅相机上使用的Maestro II图像处理器,可以实现最高每秒10张的连拍速度,可以连续拍摄12张JPEG或RAW照片。
  由于上手时间有限,因此暂时还无法测试Leica Q的画质和电池续航时间。不过从官方公布的样张来看,Leica Q搭载的这颗新传感器和镜头搭配的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
  虽然市面上全画幅定焦便携机的选择并不多,不过这并不影响Leica Q成为其中最优秀的选择之一。而且考虑到相对较低的价格以及徕卡的品牌,Leica Q对摄影发烧友的吸引力可谓非常大。
新闻纠错:022-
我来说两句
?&??????????????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从外观到画质 索尼RX1RII/徕卡Q相机对比|徕卡|索尼|全幅_新浪科技_新浪网
& 精品评测 &&正文
从外观到画质 索尼RX1RII/徕卡Q相机对比
今年6月份徕卡发布的Leica Q,虽说索尼RX1系列黑卡相机打开了全画幅便携机的新道路,但徕卡Q超豪华的配置也非常抢眼。
  索尼RX1RII/徕卡Q对比:外观操控
  最近非常热门的全画幅索尼黑卡RX1RII上市已经一段时间了,但是关于它的热度和话题依旧不减,毕竟约4240万像素搭配35mm全画幅CMOS感官原件的搭配就已经够梦幻了,更何况还被“收纳”在如此小巧的相机内。不过现在说到全画幅卡片机,不得不提的还有今年6月份徕卡发布的Leica Q,虽说索尼RX1系列黑卡相机打开了全画幅便携机的新道路,但徕卡Q超豪华的配置也非常抢眼,特别是在面对新上市的索尼黑卡RX1RII,让不少人开始 纠结。
  即便屡屡“被”破产,但近几年“索尼大法好”、“黑科技”等赞誉彰显了索尼强大的技术以及创新的实力,让不少人心甘情愿为信仰充值。在消费类相机严重下滑 的这几年中,索尼黑卡逆势而起,即便是价格昂贵的全画幅黑卡也相当受欢迎,这次RX1RII更是将卡片机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徕卡,更不用多说,光是那枚小 小的红色可乐标就足以彰显其地位,更何况Q打破了徕卡一直以来传统保守的固有印象,各种顶尖的电子技术让这个身着华丽衣裳的贵族摇身一变成为挥舞着长矛的 铠甲骑士。那么,我们先从外观开始,来看看这两款同样搭载全画幅传感器的卡片机有哪些不一样。
  首先,先来看看索尼RXIRII和徕卡Q的重点参数。从上图的对比可以看到,在核心成像组件上,虽然两款相机都采用了全画幅传感器,但RX1RII采用背照式结构,官方宣称能够在进行高分辨率画面捕捉的同时不损失良好的感光性能,至于是否如此,文章后的画质对比大家可以参考。另一个比较大的差别在于镜头, 索尼RX1RII采用35mm焦段镜头,徕卡Q则是28mm焦段镜头,并且最大光圈要比RX1RII大半档左右,关于焦段,可以认为徕卡是为了差异竞争, 又或者徕卡认为28mm更适合挂机。
  而在相机体积上,明显索尼RX1R要小得多,便携性上要更胜一筹,只不过和前两代相机几乎一模一样的外观设计,似有些显得不够有诚意,少了点惊喜。Q的徕卡风格非常明显,即使遮住红色Logo,也能让人一眼认出。
徕卡Q的尺寸非常接近松下GX8微单
索尼RX1RII、徕卡Q与听装可乐罐大小对比
  机顶按键布局RX1RII和徕卡Q类似,都是电源/快门搭配两个功能转盘,但RX1RII的拍摄模式和曝光补偿转盘更符合普通消费者,Q则是快门速度搭配 一个多功能转盘的设计,更具格调和复古气息。另外,相较于索尼RX1RII把对焦模式拨盘设置在机身正面不同,徕卡Q直接把电源和两种对焦模式(S/C) 设计在一起,加上Q的转盘段落感不明显,简单说就是比较松,所以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原本只想开机使用单次对焦(S),但力度稍微一大很容易拨到连续对焦 (C)功能上。
  镜头功能设计上,RX1RII和Q都对焦环、光圈控制环和微距切换控制环,另外Q保留了景深标尺,应该算手动党和盲拍党的福音。不过,两款相机各个控制环 的使用感受完全不一样,索尼RX1RII段落感更明显,特别是光圈环,基本上是咔、咔、咔、咔的节奏,通俗点说就是比较紧;徕卡Q转动光圈环时则要柔和很 多,有种润滑的阻尼感和轻微段落感相结合的感受,通俗点说就是有点松,用力稍猛可能直接F2.0光圈变F4.0光圈。不过每个人喜欢的感受都不一样,所以 我认为这并没有孰好孰坏之分。
  基本按键徕卡Q显然走的是一贯的简约风,左边实用的按键除了一个Fn键和ISO键外,其他操作需要进入MENU菜单调节,右边的导航键也仅仅只提供四个方 向控制。索尼RX1RII机身小按键多,虽然会觉得按键布局有些紧凑,但实际拍摄时我个人更喜欢RX1RII的操控,在具备更多功能按键同时,圆形的导航 转盘不仅可以设置4个相应的功能,并且还能旋转控制,拍照调整参数更加方便。
  屏幕规格上,RX1RII和Q差别不大,但Q支持触屏操控,拍摄时可进行触屏对焦、触屏快门操作,回放时可左右滑动切换照片以及放大,不过在使用时我发现 操作延时很严重,触屏放大图片后差不多1秒左右才有反应。我一直很纳闷为什么索尼一直不给黑卡系列配上触屏,但好在此次RX1RII搭载翻折屏,不同角度 的取景拍摄更方便。
  索尼RX1RII采用了类似RX100IV一样的弹出式EVF设计,有效保持了小巧的机身。徕卡Q是第一款搭载取景器的全画幅卡片机,并且具备368万像 素,达到了目前市场顶尖的水平。不过可能是因为RX1RII取景器更大原因,我觉得RX1RII使用起来更舒服。
  而EVF里面实际的观看感受两款相机非常接近,画面都十分清晰细腻,刷新率也非常高,毕竟都是顶级的产品。
  续航方面,索尼依旧还是NP-BX1型号锂电,之前我在使用RX1/RX1R时这块电池续航就已经非常吃紧,增加了电子取景器的RX1RII就更不经用 了,拍摄一上午就差不多见底了,我认为这应该是索尼RX1RII最大的短板。徕卡Q则使用的是松下生产的DMW-BLC12GK型号电池,与松下GH4、 GX8等微单所使用的电池通用,1200毫安容量与索尼接近,但续航要比RX1RII稍长,至于为什么徕卡要用松下的电池,这个.。。应该不需要我多说什 么吧,大家都懂的!
启动速度将更快、照片将更清晰、日程提醒将更易设置。
该机仍保持了全键盘特色,但它的实体键盘是固定的。
出错原因是苹果公司使用了过期的安全证书去验证应用。
大部分用户都使用智能手机拍照,GoPro正在被边缘化。
参考价格2598元
4G运行内存
背部指纹识别
屏占比不高
参考价格3199元
高端商务旗舰
一体化金属机身
性价比一般
参考价格2499元
侧边指纹识别
强大拍照功能
参考价格3499元
前后2100万像素
强大自拍功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徕卡q rx1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