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配置适合家庭的保险保险方案

商人家庭如何配置保险产品|投资|理财|P2P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本刊记者 文熙
  在昆明经商的杨哲夫妇,近来被震荡的股市伤得“体无完肤”,想来想去,最后尝试把多余的家庭闲钱投入保险市场,一来给自己保障,二来也能通过保险理财平衡些许亏损。
  近期的资本市场,真的是没有什么好消息,股市连连亏损,基金也不例外,让杨哲夫妇伤透了脑筋。他们夫妇俩在昆明下海经商已经有六七年了,近几年渐入佳境,每年收入可达到六七十万元,刨去开销,纯利润在50万元/年。
  家庭资产方面,他们有1套住房和2套商铺,共计市值300万元。金融资产,股票账户50万元,2015年亏损20万元,原本稍有盈利的基金,也在2016年初“熔断”机制下,亏损了好几万元,目前基金账户18万元。银行活期20万元,作为平时生意上需要的流动资金。
  杨哲夫妇育有一子,目前在上中学。一家三口只缴纳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每人每年120元。为了预防风险,年近40岁的夫妇俩预计给自己购买大病保险,并且适当地做些保险理财,以平衡在股市和基金的亏损。
  一、打通客户观念
  由于金融业三驾马车中的银行持续降息,证券表现低迷,从侧面也给保险表现的机会。但在所有保险工具中,保障型险种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其应为首先考虑的顺序,正如保监会所说“保险不会改变你的生活,但却可以防止你的生活被改变”。也正因为如此,杨先生才会有购买大病保险的想法。
  二、保障型保险购买原则
  1.买全保障
  一生可能遭遇的两大风险,六种程度:
  疾病风险:一般住院、重大疾病、疾病身故
  意外风险:意外医疗、意外残疾、意外身故。
  其中后四种情况重大疾病、疾病身故、意外残疾、意外身故对家庭的影响尤为巨大,因为:1.社保不管;2.当次花费巨大,如重疾;3.未来收入降低,如残疾。所以购买个人商业保险时必须涵盖后四项。
  2.买足保额
  保监会2012年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建议用年收入的5%~15%购买10~20倍年收入的意外险保额以及5~10倍年收入的重疾险保额。在实操中,很多客户是用年收入的15%左右购买10倍年收入的意外险保额和5倍年收入的重疾险保额。如果月收入1万,则年收入为12万,预算为年收入的15%即1.8万元,购买年收入10倍即120万的意外险保额及年收入5倍即60万的重疾险保额。
  因此,根据杨先生情况,在家庭年收入60万的前提下(夫妻收入比例1:1),在不到10万的预算范围内,解决如下风险保障缺口。
  3.提供解决方案(以阳光产品为例)
  杨先生:
  300万交通及自驾车意外保费:6000元/年,交10年,保30年,满期后全额返还所交保费;
  重疾150万(分为终身重疾50万+定期重疾10 0万):19 0 50元/年,交20年,保终身;20000元/年,交5年,保20年,满期后全额返还所交保费 。
  杨太太:
  300万交通及自驾车意外保费:6000元/年,交10年,保30年,满期后全额返还所交保费;
  重疾150万(分为终身重疾50万+定期重疾10 0万):1730 0元/年,交20年,保终身;20000元/年,交5年,保20年,满期后全额返还所交保费。
  杨小宝:
  37.5万重疾:年缴保费50 00元年,交5年,保20年,满期后全额返还所交保费。
  性保险方案,虽然目前能够提供充足保障,但由于杨先生和杨太太目前都处于事业上升期,因此未来随着年收入的增加,相应风险需求缺口也会同时扩大,因此,动态地调整保障方案以适合当时需求也十分重要,每年至少一次的保单体检,将会为杨先生一家的保障计划定期监测,保驾护航。
  4.理财增值
  在解决完风险保障缺口之后,其余资金可以根据目前市场情况做些适当安排,通过配置包括万能险在内的储蓄型保险产品达到资产保值的效果,如类似阳光《如意宝》(年化预期收益5.0%)的理财型产品在当下相对更加合适。具体情况根据杨先生风险测评结果而定。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家庭资产如何配置?保险规划一定要做好!
来源: 09:59
  家庭资产如何配置?保险规划一定要做好! &家庭资产到底应该要如何配置?对此许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其中较为主流的配置方法就是理财师们常说的4321理财法则,即资产配置方面采取恒定混合型策略,这是一种科学支配家庭月收入的投资理财方法。    40%投资创富:比如投资股票、外汇、基金等有较高收益率的资产,也可以选择开放式基金定期定额投资,每个月通过自动扣款投资省时省力,达到强迫储蓄的效果;30%衣食住行:每月基本不可缺少的生活费用;20%储蓄备用:通常存为活期存款,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方便的提出来,用于改善生活质量;10%投保险:投保是一种长远的安排,是对日后生活的负责和保障,尤其是预防家庭收入的主要创造者可能遇到的意外情况,以免对家庭经济造成重创。    关于投资创富、日常开销、储蓄备用这几项,大多数人不会有太大异议;他们会在此法则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风险承受能力、理财目标或投资方案等做细致调整,以便到更理想的效果。但是关于10%投保险这项却常常被忽略,但其实要做好家庭理财,保险规划千万不可忽视。    如何做好家庭保险规划?    一、给家里哪些成员购买保险?    很多家庭是采取平均的办法,即给每一位家庭成员都购买同样的保险,还有一些比较年轻的家庭,夫妻两人刚有小孩子,爱子心切的心情让他们给孩子购买了大量保障型的保险。这些都是大家在选择被保险人时常犯的一些错误,保险应该给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者购买,即我们俗称的家里顶梁柱。因为当他不幸遇到不测时,会对家里的经济状况造成巨大的影响,家里的收入会大幅度的降低,影响到家庭的正常生活。为了抵御这些风险,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者一定要购买足额的保险,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再考虑给家庭的其他成员购买保险。    二、一个家庭该买多少保险?    保险有上百种,一个家庭该买多少保险呢?点融网财富专家指出,没有一个确定的数目,应主要考虑家庭面临的风险和收支状况来确定一个大致的额度,同时要充分考虑合理搭配险种。    家庭购买保险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据专家介绍,一个家庭适合的保障与适宜的保费有基本的计算方法,按发达国家水平,保险费支出一般占年收入总额的30%左右,根据我国国情,专家建议,保险费支出占投保人收入总额的10%~20%、保险金额累计是年收入的5~10倍为宜。当然,买保险也不一定要一步到位,如果觉得保费支出压力过大,可以先买最需要的险种,以后再分次购买。就一般情况,具有储蓄、返还、投资成分的终身险费用较高,而定期险和意外险等短期险的费用较为低廉。    目前,市场上流行保险理财产品,如分红保险,万能险,投连险等,保险代理人大多会鼓励投保人进行尝试。对此,点融网财富专家建议市民最好从“保障第一、收益第二”的角度出发。在选择保险产品时,不要把保险产品与其他投资方式做比较,购买保险要全面考虑家庭和个人需要投保的险种,应进行综合安排,避免保单之间的交叉重复,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    据了解,寿险的保障需求有很多种算法,在这里理财师推荐市民用一种“遗嘱需求法”来测算需要购买多少保额的保险。即从需求的角度来考虑某个家庭成员不幸后会给家庭带来的现金缺口,计算的过程中往往要考虑很多现实问题。点融网财富专家提醒,计算过程可能会比较复杂,可以通过专业的理财人员帮您计算。    三、家庭应该购买什么类型的保险产品?    对于这个问题,理财师建议市民分阶段考虑,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保险需求是不一样的。    二人世界:从结婚开始到有孩子出生,一般为1~3年    这一时期在维持正常生活的前提下,首先考虑购买保障性高的重大疾病保险和意外险,会对家庭的保障和安全系数起到杠杆作用,即使出现这两方面的意外,也不至于会让家庭败落。当然,还需要搭配一些带有储蓄投资性质以及保障性质的保险,如两全分红保险,既有收入保障,也有意外保障。组建了家庭之后,房子可以说是家庭的最大资产,很有必要购买一定的财产险。即使房子遇到比如失火等意外,也不至于让自己一无所有。    建议组合:重疾险+意外险+两全险+财产险    为人父母:从孩子出生到参加工作以前,一般为20~25年    这一阶段是购买保险的重点时期,孩子上学、老人赡养都需要花钱,家庭支柱需要有健康保障,还要避免家庭支柱发生意外后,生活失去必要的保障。围绕的中心还应该是家庭支柱,最先应考虑他(她)的保险保障。应买一定的意外险和重大疾病保险,同时再配以住院医疗保险和津贴给付型医疗保险,这样即使家庭支柱有“闪失”,经济上也能得到必要的保障。考虑到孩子以后上学费用还会增加,对孩子的教育保障也不可缺,购买教育险是很有必要的。至于老人赡养保障,可考虑购买储蓄型保险。    建议组合:意外险+重疾险+住院医疗险+津贴给付型医疗保险+教育险+储蓄型险    退休养老:从孩子成家立业到退休,一般为10~15年    在这一阶段,夫妻都开始变老,孩子也已成家立业,赡养老人的担子也开始逐渐转移,家庭负担已经较以往减轻不少,生活状态开始趋于稳定。对夫妻而言,他们的健康状况却开始下降,还需要考虑到自身的养老。在这一时期,最需要购买的不再是教育险、意外险,而是可用来养老、保障以及健康的险种。如养老保险、定期交费还本型寿险或年金保险。购买具有投资保障的两全险也是好选择,购买此类的保险,可以很好地保障退休后的生活。附加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以满足老年医疗费用或长期看护支出的需求,终身寿险也可以在考虑的范围内,可作为自己的保值遗产。    建议组合:养老险+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两全险+终身寿险    通过以上的三个问题,应该对家庭理财如何选择保险产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了,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根据自己家庭情况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相信有了合理的保险规划,您的家庭理财规划就有了一个坚实的保障。同时,点融网财富专家指出,只有根据自身不同阶段的需求,适当将保单进行增加或调整,才能使保险这把“伞”为我们遮挡更多的“风雨”。
家庭资产到底应该要如何配置?对此许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其中较为主流的配置方法就是理财师们常说的4321理财法则,即资产配置方面采取恒定混合型策略,这是一种科学支配家庭月收入的投资理财方法。
厦门吉才神金融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如何构建个人和家庭最基本保障体系 - 简书
如何构建个人和家庭最基本保障体系
昨天宝妈发过来2份文档,我一看是保险合同。原来宝妈想自己给小闺女买份重疾险,叫我评估下。一份是教育金,一份是终身重疾险。我也没仔细看,教育金我是肯定不会考虑的。就叫宝妈买重疾险。
原来的家庭的保险体系还是我最初制定的,我想想也是该更新补全我们现有的保险体系。家庭保险清单如下,清单里的产品不做推荐,仅供参考。
商保清单.png
保险这东西以前我也是很抵触,吃不消销售人员天花乱坠的推销。我喜欢慢慢研究消化,我需要时自然会去找你。而现在我喜欢上了这东西。
在我处女贴《Greatlife之我为什么理财》里讲到闺女的到来改变了我的很多思维方式和对事物看待的角度。我也开始进行家庭的财务规划。而保险是个人和家庭保障的最简单、最基础的基石。天生带高杠杆,我这屌丝命,用保险撬动不错的保障,在外打拼也心安。
保险是将未知的风险转化为可控的成本,是风险管理的一大学问。去年的罗**事件也是保险推销人员卖产品的一个热点话题(原谅我重提此事),轻松筹的事件也常常在朋友圈转发。看的我很惋惜。类似的因病返贫等风险事件太多了。我不想这样的悲剧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所以我给家庭制定了初步的保险体系,也把它分享出来。1、希望能影响身边还没有这方面意识的人,开始制定相应计划。2、希望给更牛掰的大咖看到,给我提出意见
购买保险的原则
A:按受保障对象分类
1、先大人后小孩
小孩是家庭的中心,也是整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所以很多家长都将保险一股脑的往孩子上面加。这样的心理也正好被部分不良的销售人员利用,一个有专业素养的保险销售人员一定会推荐先给家长做足保险计划,再给小孩设计保险计划。因为只要家长还在一天,肯定不会让小孩挨饿受冻。在你想给小孩买保险时先把自己的那份买了。
2、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优先
在配置保险时先给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做足保险,避免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在受到意外、疾病等特大风险时,导致家庭的现金流断裂。比如我们家庭的主要是来源是我,我的整体保额和时间都要优先于我太太。
B:按保险产品分类
社保--国家的福利不能漏
社保与商业保险性质完全不一样。社保是具有福利性质,社保具有抗通胀,会根据社会水平,水涨船高。商保不具有,合同上保额是多少就是多少,我们现在买的高保额,可能10年之后就不值一文。所以商保需要根据家庭情况和时间阶段进行调整,来保障全家。能上社保的全部上社保,老一辈的主要是还是新农合。这个最大羊毛不能漏。
意外险是基本保险里的基本,保费便宜保障高,出门在外有意外险傍身安心。上份工作,我需要经常开车出差,高速开车高风险。意外险我是最早配置的。我选择一年一买。要不是今天写着关于保险的文章,我差点忘了我的部分保险要到期了,我要续费了。
寿险亦称生死险,或者附加全残。这个险很多人不喜欢,这不是买自己死吗?死亡也家庭最大的黑天鹅。没人喜欢但不得不防。保险不是凭你喜好来买的。要是我有个三长两短,寿险保额还能保证短期能家庭不受巨大冲击。缓冲个两三年,太太可能又找到如意郎君了(我是不是很OPEN,O(∩_∩)O哈哈~)Ps:在我之前的《一切的热点都是大众的G点,终会退去》帖中,寿险还有防小三之能。
重疾险也是现在最多提到的险种。重疾离我们是如此之近。因病返贫的事件比比皆是。各大保险公司的重疾险内容五花八门。如下图,是宝妈给小闺女准备的重疾险。说实话这种结构设计也是够扯淡的。就是把一个简简单单的东西,东分西分的,搞了一帮华而不实的东西。看起来高B格。不懂什么是化繁为简吗?如果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重疾种类不在多,只要把行业规定的25种包含了就可以了,其他的重疾名字大伙估计都没听过,发病概率太低。如果没预算限制,土豪,请随意买买买!
C:保额问题
大家在考虑保额是不要贪多,只要上够就行了。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设计就行了,过高的保额自然需要的高保费,保费不能成为你的负担。保险是保障,不是投资。是对你损失的一种补偿!
1、保险代理人和保险经纪人
现在的销售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但这个行业的人员流动还是很高的。如果你是个不爱折腾的人,你就老老实实的多找几个保险销售人员给你出出方案,自己比较下,然后选个合适就可以买了。PS:上面代理人和 经纪人傻傻分不清,扫盲如下
2、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时代真的方便了很多人,想要什么信息上面都能找到。如果你是位像我一样爱学习、爱折腾的人(好不要脸)。完全可以自学成才。1、各大保险公司电商2、第三方保险超市平台(中民、700、慧择等)3、马爸爸的天猫
每个家庭情况不一样,保险是没有对错的,只有适合不适合之说。希望你也开始构建自己的保险体系,大家加油干。
一个爱作、装13的工程汪。
通过写作,戒作、戒装。
对了,我还喜欢吹牛逼!
上述就是!
微信公众号:kebaolife家庭配置保险的5个原则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家庭配置保险的5个原则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股票/基金&
你一生必须配置多少保险
来源:《好运money+》&
  1、个人商业与不能分开,有了社保,大病险的保额设置在二三十万元左右即可。
  2、人身的费率与年龄呈正比,越早购买越便宜,但投资型的分红险和投连险却是例外。
  3、教育金保险利率不超过2.5%每年,在当前银行利率水平下,买教育金保险为孩子积累教育经费并没多大必要。
  4、保险不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负担,年收入的10% 投入商业保险即可。
  5、超过50岁,可选择的保险范围变得非常有限,配置保险最好不超过这个年龄槛。
  保险不像其他投资那么刺激,但保险是你财务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旦决定购买,你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买什么保险”,“什么时候买更划算”。
  如果你在合适的时间,买对了合适的保险,不仅能获得保障,还能省钱。以太平人寿的一款重疾险为例,保额为20万元,如果在30岁左右开始缴费,交15
年,每年需要5820元,但如果从20岁左右开始缴费, 每年只需4000元左右,总共能省去近6万元。如果是,缴费期相差10年,总共获得的复利和分红可能有2到3倍的差距。
  买什么保险,更重要的是看你的风险是什么。人的生活是按照可以预测的顺序展开的,根据诺贝尔获奖者莫迪里亚尼的生命周期理论,一生可以简单划分为挣钱期和退休期。年轻时靠人力资本挣钱储蓄,到退休时,就靠早年的劳动成果生活,风险承受能力随年龄增加递减,因此保险需尽早规划。
  在配置前,你必须知道的三件事
  1、年龄与保费呈正比
  人身保费的费率与年龄呈正比,那么随着年龄的增加,保费的上涨幅度也随之递增。以平安保险的精心优选定期寿险为例,从18岁到29岁时,每增长一岁,保费相差250元,过了29岁,保费的差额则从300元向上递增,到33岁时,间隔为400元,而过了40
岁,差额则近千元,看得出,过了29岁,保费明显呈急剧增长的态势。
  分红险、投连险、变额年金这些投资型险种并不受这一限制,尽管它们的主险也是寿险,但操作方式更像是基金投资,每年或一次性将不低于一定数额的资金存入账户,其中的一部分作为保费,剩余的资金用于投资和保障,但总体交纳的费用与赔偿金额相差不大,金盛的“保得盈”是市面上第一款变额年金产品,最低保费为10万元,期限为7年,一般身故可获得变额年金账户价值的105%的赔付,意外身故则可获得110%的赔付。因此,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尽可能早地配置人身保险。
  2、你必须掌握的配置原则
  具体来说,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1 . 不同类型的保险的配置顺序为:保障,储蓄养老,投资。在保险费用上,它们也是逐步递增的关系。不过并不能完全反映保险的保障功能,相比较消费型保险,保费成本过高。
  2 . 人身保险投保顺序:和大病险,定期寿险,养老保险。平安保险的童巧玲说,一定优先充分配置前三种保险,如果经济条件仍有富余, 最后再购买养老保险。
  3 . 记住“双十原则”,交纳的保费不应超过个人或家庭年收入的10%,童巧玲说,这已是购买保险的上限,你要做的是在这10%内进行充分的配置。
计算保额应采用家庭需求法:看一个家庭成员出现不幸后,会给整个家庭带来多大的资金缺口,比如房贷还欠60万元,而小孩教育经费还少20万元,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成员就应按80万元的保险额,来交纳保费。
  3、以生命周期来配置保险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人的一生被大致划分为单身期,成家立业期,中年期和退休期,但死亡和健康风险是伴随人从出生直至死亡的,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的特点。我们要掌握这些年龄特点。基本做法是,迟早要配置的,那就早点配:比如一般来讲―除投连险、变额年金外,保险费率通常是随着投保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投保人年龄越大,保费越高。而对于保险计划的配置,应当以生活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各个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需求侧重点、经济状况和风险偏好等进行个性化的有效配置,对于基于实际需求的,越早越好。
  六个方案配置你不同阶段的保险
  《好运•MONEY+》对对年龄的要求做出了以下更为细致的周期划分,建议以人身保险为主。其他或财产险等责任险,与你购买资产的时间有关,但与年龄无关,故暂不列入其中:
  第一阶段 3岁
  婴幼儿与儿童的身体抵抗能力较成人相对较弱,
常常感冒、腹泻,小毛病不断,同时也容易感染一些流行性疾病,动辄可能就要住院,医疗费用积累下来也不小。
  现在,小孩出生后就可以加入“一老一小”医保,
北京地区的政策是,学生儿童每年支付100元保费,报销的部分占总支出的50%,但每年最多能报销2000元医疗费用。
  如果孩子经常生病,花费超过了社保报销的上限,那么需要购买商业医疗险来获得更多补偿,支付住院看病的费用,比较适用的险种有住院津贴险与住院费用报销险。
  医疗险是补偿性保险,保险金的赔偿不能超过被保险人实际支出的医疗费用,在投保前应根据家庭需求法,估算一下一年需支付的医疗金额有多少,然后将此金额作为保额,只需一年买一份,不用重复投保。很多父母还会早早给孩子买份教育金保险,为孩子积累教育经费,而且当孩子超过15周岁,便不可购买教育金保险,但这类保险的利率不高于2.5%,其实购买的必要性不大。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考虑给孩子购买大病险,越早购买费用越低,大病险是返还型保险,到保障期结束时,如果都没有出现大病,保费也能全额返还。以(,)的一款保险产品为例,同样都交20年,
保障额为20万元,0岁交为1980元/年,20岁时则为4040元/年。有的住院医疗险专门适用于“非医保人群”,但收费相对较高,有医保就可以买费用更加低廉的住院医疗险,两者加起来能控制在300元以内。
  第二阶段 7岁
  当孩子上学后,可购买价格低廉但保障全面的学生平安保险,每年交80多元钱,或以更少的费用,同时获得保护寿险、意外、大病和医疗四类保障。
  因为费用低廉,所以赔偿金额也比较有限,而它针对意外身故的赔偿经常遭人诟病,如每年缴费50元的学平险,意外身故的赔付金额为1万元。因此,可适当增加意外险的配置。
  意外伤害险是按人身伤害的程度,进行固定金额的赔付,而受伤治疗的费用往往难以估量,因此可在购买主险的同时,附加住院医疗险,以10万元的保额为例,总保费只需一两百元左右。
  意外险属于死亡给付的险种,为了防止道德风险,国家规定,10岁以下的小孩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只有父母可以给他买死亡给付的险种,目前未成年人意外险的最高保额全国统一是10万元。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系副教授张俊岩告诉《好运•MONEY+》,不提倡给未成年人买寿险,一方面是因为寿险费用较高,这是为了弥补被保险人的残疾或身故给家庭带来的经济损失,但孩子在未给家庭创造财富时,他的死亡并不会给家庭造成生命价值的减少。某些寿险商品限制16岁以下的孩童投保。
  第三阶段 22岁
  开始工作后便能获得社保,如果没从事什么危险工作,遇到意外的几率比较小,只需购买交通意外险或短期意外险。
  如果年幼时未配置大病险,可选择在此阶段用自己挣来的钱购买大病险,有了社保,大病险的保额设置在二三十万左右就够了,不用买太高的保额。
  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配置意外险和大病险后,如果仍有余钱,那么可以开始配置寿险,作为对父母的回报,体现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总体保费仍不要超过年收入的10%。
  作为消费型保险,定期寿险是寿险中最便宜的,
以10万元保额、保险期限20年为例,定期寿险每年保费仅为数百元,有的甚至才200元左右,但如果是终身寿险、两全险或万能险,每年的保费支出则需要数千元,费用相差甚至能超过10倍。
  尽管定期寿险的时效有限,比如只保20年或30
年,但大多数定期寿险单具有可变换功能―把定期寿险单变更为终身寿险单或两全保险单,这样保险单便能够保障终身了,不过这一变更只能在一定年龄段内发生,比如60岁以前。
  第四阶段 25岁
  进入婚龄的夫妻可能会买房买车,买了房的大部分要还房贷,一旦发生意外可能无法把风险转嫁。因此这一时期的保险设计,一定要首要考虑保障度高的保险,如大病险和意外险,以起到杠杆作用,增加家庭保障和安全系数。需要注意的是,超过30岁以后,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病险和寿险的保费会大幅上涨。
  第五阶段 35岁
  跨过35岁时,寿险就显得尤为必要了。这一时期的家庭责任最重,需赡养父母,给孩子交学费,也可能还背负着沉重的房贷,如果身故,家庭将会有高额的负债,其他人的生活甚至可能无以为继,因此需要购买定期寿险,在发生意外时,不至于让家庭受到太大影响,保额的多少采用家庭需求法,看家庭的资金缺口有多大,以此缺口作为自己保险的保额。
  由于社保提供的养老保险金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水平,如果对晚年生活有担忧的话,在交纳社保的同时,还应该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最好40岁以前买养老保险,缴费的压力小,而且由于缴费的时间长,
资金会产生更多的时间价值。如果超过50岁再开始购买,由于可缴费的年限较短,缴费压力会比较大。
  与社保中的医疗保险比,商业养老保险费比较昂贵,以平安保险为例,养老保险每年交纳的保费从1万元到数万元不等。购买了商业养老保险后,一般从50
岁、55岁、60岁、65岁开始,就可以每个月或者一次性领取。商业养老保险要求投保者有稳定的收入,如果不能连续缴费,将会面临被迫退保的风险。一般来说,如果在1年之内退保,要损失25%的保费。1
年以后再退保,损失更多。
  第六阶段 50岁
  超过50岁,可购买的保险的范围急剧缩小。国内大病险一般会设置年龄限制,过了50岁或者55岁,就无法购买大病险了。
  尽管大部分寿险产品的投保年龄上限是60岁,最高上限能到65岁,但在超过50岁的阶段购买寿险,支付的保费与赔偿金额间的差额就不大了,100万元的保额,缴费可能需要80万元,所以在此阶段购买寿险已经没有多大意义。此时可考虑缴费与年龄无关的变额年金,比如“保得盈”,一次性缴纳保费,7年保险期满后,可选择一次性或者按月领取养老金。
  老人也可以购买护理险。当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时,该险种会支付一定费用作为老人的护理费。市场上大部分长期护理险的投保年龄上限是60岁,保险费率也比较高,10万元保险额,保费一般也要有数万元,
有趸交、5年、10年、20年多种交费方式可供选择。
  对于高净值的人群来说,也可以考虑购买一些高端医疗保险,以获得更全面的保障范围、超高的保障额度及便捷贴心的高附加值服务。
02/28 13:5202/28 14:5902/28 08:3402/28 05:2302/27 08:5402/27 08:5302/27 08:4402/27 00:00
保险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品活动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庭保险理财规划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