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内向人为什么不爱说话,张嘴跟别人说话的时候,脑子会感到特别特别的累。远远比考试答题给大脑带来的疲倦感严重的多

&p&我到现在仍然清楚地记得自己大学毕业的最后一天,从图书馆回来的路上下起了大雨,我喊住一个淋雨走着的学妹,共撑一把伞,在那么短的路程里我跟她说了三遍:“学姐明天毕业了,你在大学一定要好好学习。”(就差抓着她的手了,也不知道有没有吓到小学妹==!)而这句话,我真心希望高考完就有人能严肃地对我说。&/p&&p&&br&&/p&&p&所以以下我的回答,不纠结对高中后知后觉的事情,而是为了让你更好地度过未来的大学,希望过不了几天就高考完的你或者已经在大学的你能看见。&/p&&p&&b&关于学习:&/b&&/p&&p&1、高考之后需要也应该狂欢,把学习扔到一边去,&b&但是务必定个期限&/b&。&/p&&p&2、大学里学习拔尖的好处和学生时代的任何时刻一样多!不要相信眼前看到的大家都在玩,不要相信耳边听说的谁辍学了一样年薪百万。除了信心、荣誉,真金白银的奖学金,还可能有你根本想不到的机会和幸运。&/p&&p&3、上大学之后你会突然发现大家的起点根本不一样,但是所有的成功都有与之对应的汗水,只不过人家幸运在有父母替他承担,你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而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p&&p&4、人际交往和沟通是需要好好学习、练习、体会的。&/p&&p&5、学精一个技能,好处无穷!&/p&&p&&b&关于工作:&/b&&/p&&p&1、千万不要去做兼职!除非你有生存压力。这些行为对你的决定性成长没有任何好处还会占用你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你闲着会发慌,去看书去展览去参加活动去认识朋友;如果你只是想挣钱,更明智的办法是找份实习工作,既有薪酬又能为以后的求职加筹码。&/p&&p&2、好好对待学校的实习学分。既能拿学分又对自己有实际好处的事情为什么不好好干?大学里是有一些不怎么需要上心的课,但是实习这门非常有用,它不仅让你提前接触社会了解职场,还能教会你很多的东西,前提是你认真对待。职场的思维是别人付你钱,你得拼命证明自己值这个价,不像学校,你付老师钱老师当然不会对你有要求。&/p&&p&3、越早规划好职业道路越好!人生只能走一条路,不要羡慕别人的风景,冷暖自知。&/p&&p&&b&关于生活:&/b&&/p&&p&1、“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这件事情你早晚都得想明白的,所以晚纠结不如早思考。而一旦你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那么所有的取舍都会变得非常容易,尤其是在时间的投入上。&/p&&p&2、大学里室友将对你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室友没办法选择,但是朋友可以。&/p&&p&3、你永远无法让所有的人喜欢你,也并非所有的人都怀有善意,不要纠结他人的看法。&/p&&p&4、发展一个你的兴趣爱好,不要只是嘴上说你喜欢这个,而是真的把它修炼到可以和别人切磋,相信我,这在未来会有很大的用处。&/p&&p&5、不要刷剧不要刷剧不要刷剧!休闲可以来部电影。&/p&&p&6、去做你这么多年来一直想做的事情,去你这么多年来一直想去的地方,青春里的事情青春一过就不见了,不会在那里等着你有空再去完成。&/p&&p&&b&关于恋爱:&/b&&/p&&p&1、能不异地就不要异地,如果已经异地,定个期限。&/p&&p&2、不要整天和男女朋友单独腻在一起,社交圈应该因为恋爱而开阔而不是缩小。&/p&&p&3、不要出于物质的目的去谈感情,但是爱情若想长长久久请考虑物质。&/p&&p&4、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p&&p&5、最好的爱情永远是人格独立、势均力敌。&/p&&p&。&/p&&p&。&/p&&p&。&/p&&p&好了,就讲这些吧,不能太叨叨。&/p&&p&我觉着你可能并没有听进去(因为我以前也是听不进去的呀,哈哈),不如点赞收藏,嗯嗯?以后你自然会有感悟,翻出来看看觉得说得还不错,不过估计到时你已经能说得比我更深刻啦!&/p&&p&&br&&/p&&p&----------------------------是不是这样割---------------------------------------------&/p&&p&&br&&/p&&p&第一次获得这么多赞同,欣喜之余略惶恐啊,幸好我真是走心得写的,不然都觉得对不起大家的关注~&/p&&p&首先非常感谢你们的认可,我的本意也就是这里面的任何一句话有可能带给你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启示就好了。对于评论中的一些质疑,我非常理解,毕竟只是基于个人经验的一点心声,有用自取就好。&/p&&p&其次评论虽然不能一一回复,但是我都看过去了。&/p&&p&很多人对“道理”发表了一些看法,我也表达一下我的:道理只可能帮助你少走一点弯路而不可能为你杜绝所有的错误,根本还在于自己的行动,如果没人管束,那就靠自律;至于看到道理的第一反应是排斥,建议少点情绪多点思考。&/p&&p&对于评论中共性的问题我在此做个补充吧~&/p&&p&1)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这句话我45岁北漂创业的亲戚和我说过,而工作繁忙的她确实每天都雷打不动地看书听课,虚心向年轻人请教,紧紧跟着时代的步伐。&/p&&p&2)关于学习的态度,我举个例子。不管你是不是哈迷,我想你都知道赫敏是个大学霸,有个情节我记得,赫敏在麦格教授的变形课上学到了阿尼玛格斯(能够变成某种动物又保留魔法的巫师),课后她就去查了相关材料,她不仅知道魔法部对这些巫师的管理办法,还知道20世纪登记过的所有阿尼马格斯。如果我们有这么好学、钻研,好处简直太多了。 &/p&&p&3)兼职的话算算自己兼职的投入产出比,这份兼职到底应不应该去做你肯定比我知道的清楚。&/p&&p&4)不要刷剧主要是考虑到真的很浪费时间,尤其是那种毫无营养甚至反吸你营养的剧……当然有些剧确实很棒(比如评论中有人提到的老友记!),这个自己把握吧。&/p&&p&5)“如果已经异地,定个期限”是指定个结束异地状态的期限。&/p&&p&6)那些说已经晚了的小伙伴们,套用一句道理“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所以不晚不晚不晚(把你们摇振作)!&/p&&p&&br&&/p&&p&再次感谢大家的关注!&/p&&p&&br&&/p&&p&-------------------------------今日再割一下------------------------------------------&/p&&p&短短3个月发生了很多事情,从央企的饭碗里跳脱出来,工作节奏猛得就加快了很多。一直想要看的书竟也是一拖再拖,2017年只剩下50多天了(捂脸),想以读书的方式好好度过,不如一起,克服拖延。&/p&&p&在此发起一个读书活动——50天5本书,你可以自己决定5本书,无论是名著还是教材,在2017年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好好读完它们。&/p&&p&&br&&/p&&p&如果你本身就很热爱读书;&/p&&p&或者你其实很想读书,但总是管不住自己;&/p&&p&你都可以加我微信:Echoohce-Q,备注:知乎&/p&&p&&br&&/p&&p&在我们的读书群里,&/p&&p&你可以看到大家都在读什么书;&/p&&p&你可以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p&&p&你可以记录自己看书的进度;&/p&&p&你可以监督别人或者请求别人的监督;&/p&&p&最重要的是,你会感受到每天都有人在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p&&p&&br&&/p&&p&一个人坚持也许很难,但是一起也许会简单很多。&/p&&p&想要的改变,&/p&&p&想要,就已经跨出了很大一步。&/p&&p&而改变,现在就是最早的时候。&/p&
我到现在仍然清楚地记得自己大学毕业的最后一天,从图书馆回来的路上下起了大雨,我喊住一个淋雨走着的学妹,共撑一把伞,在那么短的路程里我跟她说了三遍:“学姐明天毕业了,你在大学一定要好好学习。”(就差抓着她的手了,也不知道有没有吓到小学妹==!…
&figure&&img src=&/50/v2-dab748dd0f211ffcf2f6057_b.jpg& data-rawwidth=&536& data-rawheight=&5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6& data-original=&/50/v2-dab748dd0f211ffcf2f6057_r.jpg&&&/figure&很多人都觉得我是天才。我做过很多事情,当然大概,大概这些成就在知乎的各位看来是理所应当的………………七天突击托业拿下900+,跳过N2两个月直取日语N1(先报名后自学),不复习裸考英语六级,闲来无事练练钢琴、电子琴、吉他办几场演出,玩一玩乐队,参加魔方大赛,做个魔术舞台指导,兴致起来去参加配音比赛,学学PrAe卖几个视频作品,学学JavaAndroid给本田开发个测试软件,学学心理从本科的机械专业跳到现在帝大IT专业,业余时间还能搞搞动漫字幕和漫画汉化,给淘宝商家做做海报,乱七八糟的……感觉这些丢人现眼的“成就”让这篇文章的可信度大幅降低了,你们就凑合着看吧…………我写这些……就是让各位大概认识一下我大概是个什么档次的……然后辩证地听我接下来的胡扯吧。面对和暴露自己的渺小也是一种勇气。&p&认识我的人,有的被我的人格折服,有的被我的知识储备折服,有的被我的才华折服,有的被我的思维逻辑折服。还有被我的谦逊折服的(?)。如果说上面那些玩意令我自己感到羞耻,而这些评价令我受用不起的话,我自认为我还是有一样有自信拿出来说的东西,那就是满格的学习力。&/p&&p&关于学习,我本来就有一定的心得;而在进入现在的大学专攻人机交互之后,更是对人类的认知过程本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可惜作为一个半专业人士(一个混杂型专业……),并不能像专攻认知相关方向的大V一样掉书袋堆数据,因此原谅我民科一般的论述过程……&/p&&p&在这里先贴两篇我在其它平台发布的自娱自乐式文章,注意内容信息密度极大,非常不亲民,大家感受一下好了。之后(明天?)我会尝试再发一篇正式一点的进一步论述。&/p&&p&第一篇:&/p&&h2&&strong&论如何一口吃个胖子&/strong&&/h2&&br&&br&&br&&br&这是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和朋友做了一些讨论外加在自己副专攻专业的相关课程学习了一些周边知识后,我想我有了一定资本来尝试回答这个问题。&br&&br&1,一口吃个胖子的定义&br&&br&根据前段时间恶补的脑科学知识,我们人有着非常复杂而高效的学习算法,其基本原理是先掌握一个模型,然后将该模型往各种事情上套,如果可通过扩展解决问题,在反馈中构筑扩展,就像Java的extends一样,同时也可以将多套方法叠加使用,就像Java的implements一样。当extends和implements都无法解决问题时,我是构筑新的模型,但这非常耗费精力。通过反馈修正模型是非常省精力的。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这套模型并没有存储在我们的主观意识里而是存储在大脑的硬盘里等待激活。因此,在这里提及一个科学已经达成的共识:一个人并不清楚自己掌握了些什么知识。&br&&br&第二点,人的记忆强度与学习时的感情强度正相关。不展开。&br&&br&第三点,个人结论:人使用工具时如果工具的模型和人天生习得的模型一致,人可以不用学习就直接掌握工具用法。乍一听是废话,但利用这一点可以做出非常复杂的工具,比如复杂的感情交互界面,比如声音频率和感情的互动,比如利用一个点的运动轨迹向用户传达复杂的意图,而它们都不需要学习;而我正在上的课程也发明出了无须学习就可以直接掌握的机械臂。注意这里说的无须学习,是严格意义上的无须学习,完全不需要学习就可以掌握。完全无须学习和只需少量学习之间有一个巨大的鸿沟。我们讨论的是完全无须学习的例子。作为对比例子,手机是个需要大量学习的工具,甚至一个普通的锤子的用法都是需要少量学习的,想把锤子用熟练甚至需要大量学习。而无须学习的工具就是只要具备了基础人类智能,婴儿和猴子也可以立刻掌握这些高端工具的用法。(真的拿猴子做过实验,猴子由于认知模型和人类有少许不同,通过少量训练让猴子具备人类智能后立刻就掌握了用法)&br&&br&因此在此我提出一口吃个胖子的环境前提:&br&1,整个社会已经具备了发达的自然交互设计共识(目前已经有日本公司在系统性一口吃胖子方面取得了成功)&br&2,像电路耗能接近信息交换耗能一样,知识传递成本接近最简核心逻辑传递成本,即极限消灭核心逻辑之外的冗余信息;&br&3,整个社会统一模型甚至消灭模型,一切工具直接基于人类自然思维模型&br&&br&如果达到了以上三点,人类智能高度起码能达到现在的三倍。我接下来来论述为何是三倍。&br&&br&因为现在的学习过程,别说消灭冗余信息了,甚至可以说冗余信息为主,甚至陷入了在冗余信息群里找核心逻辑的费时费力的工作;而信息传承在半山腰和山顶中间的部分又被大公司集体垄断,而不同领域之间没有打通边界,可以说人类的精力99%都浪费在了信息挖掘而不是信息获取和信息学习上面,而就算解决了,领域之间的信息协作目前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本研究室在做一定努力),悲观估计消灭这两大障碍人类信息获取效率和价值可以提升一千倍以上。而除了信息获取的信息冗余,获取到的信息本身有大量冗余,信息的系统本身又被设计得到处是冗余(详见我上一篇语言分析),也就是说目前看起来,通过合理的设计,人类学习速度的提升空间广阔得无法估计。&br&&br&回到《人月神话》,恐怕我这篇文章的观点和人月神话相悖。人月神话的观点认为,软件开发已经达到了和核心逻辑作斗争的阶段,并认为人类无法在这方面取得大的突破。但我认为,“以你们(人类)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根本没达到拼天赋的地步”可以表达我的心情。人类距离同基本逻辑作斗争还早了一百年。而到了那一步,根本犯不着烦恼和基本逻辑作斗争,因为那点精力付出就可以忽略不计了。这就像吃饭烦恼张嘴需要做功一样无用。&br&&br&那么,在大的环境刚开始解决这一问题并尚未达成共识的大背景下,个人如何迅速吃胖子?&br&&br&毕竟日本某公司已经有成功案例摆在那里,可行性是已经得到保证的。我现在要把它一般化 系统化 泛用化,人为大幅提升人类学习速度。&br&&br&文章常写,学习最高效的方式是向别人复述,但我要在此加以反对,因为这个观点没考虑以下因素:&br&1,待学习对象本身蕴含的大量信息冗余&br&2,复述是一种极其低效的学习手段&br&3,复述本身就是制造信息冗余和信息错乱的罪魁祸首&br&&br&复述顶多把学习效果从100提升至150,但我们现在是在尝试提升十倍百倍千倍,复述完全派不上用场。&br&&br&回到最开始的话题,我在课程中学到的结论:&br&&br&1,为了给意识腾出运算空间,人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知识因为知识并不存储在主观意识里&br&&br&2,目的同上,人在不直面问题时无法唤起知识(弹钢琴的人回忆一下弹琴的感受就明白了)&br&&br&3,目前的知识传承有巨大的失真且低效至极&br&&br&4,为了解决1和2,需要付出难以承受的人力成本&br&&br&5,就算做到了4,知识在固定形式的瞬间开始实效,也就是说从根本上否定了4的价值&br&&br&也就是说,这条路是条死路,知识传承面临软件危机一样的局面,是个死局。我们要从根本上消灭问题在萌芽状态。&br&&br&让我们回忆一下,人类的主观意识是什么?是高级逻辑判断机器,是流媒体处理机,只有少量内存没有大量硬盘。而知识是什么?是大量待存储的知识。虽然人类会把主要运算过程放到后台去运行,将结果返回意识前台,但每个人后台进程数和性能由于基因差异有巨大差别,导致后台运算结果极端不可控且不可靠,我们必须舍弃占用后台运算资源进行数据运算的行为,而且运算的数据还全是些人为的信息冗余。我们的大脑后台运算资源成天被这些信息冗余占据着成为了死循环,以至于很多人就这么变成了傻子。&br&&br&来,让我们从神经科学和人机交互的智慧出发,从新定义“学习”。&br&&br&我提出的学习四原则:&br&1,基于自然模型&br&2,学习基本逻辑&br&3,意图上的高度一致&br&4,消灭(拒绝)冗余信息&br&&br&以下举例论证。&br&&br&1,在学习编程语言时,使用实体玩具(目的:扩展自然模型),并设计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目的:加深感情反馈)。成功案例:游戏化尝试,an adventure of Vim&br&&br&2,拒绝知识经验,学习核心逻辑。例:想信教学瑜伽,想学瑜伽先学解剖。&br&&br&3,使用Go和Ruby拒绝Java&br&&br&4,读经典原著不读大V鸡汤&br&注意这均是权宜之计,真正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br&&br&&br&&br&&br&&br&第二篇&br&&h2&&strong&如何以一百倍的速度学习&/strong&&/h2&&p&用系统做事(复利):广义的良性循环&br&概率论:好运气是用次数堆上去的,前提是单次收获概率不那么低&br&只做正确的事(黄金圈):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当前最需要做并且最正确的&br&进化论:经历错误密度=经验丰富度 &br&&br&82定律:20%的努力获得80%的效果,则40%的努力获得96%的效果&br&&br&=========&br&&br&上面是微信公众号warfalcon的文章《这些知识可以影响并改变你的人生》+lifehack的《You’ll Never Complain Of Not Having Enough Time If You Can Apply This Rule
》和《If You Want To Learn Everything 100% Faster, Try This Science-Backed Approach
》 的一些灵感。最近在集中精力攻克“迅速学习”这个问题,感觉现在到了收尾的时候,因为我明显已经超过搜索引擎水平很多了。下面是最新的思考成果的一部分总结。&br&&br& 之前的文章论述过,现在知乎等地流行的“以教为学”和“基础知识来源,一手信息”等说法虽然在某些角度来讲确实正确,但问题在于效率低到无法实用,在全面学习、深度学习、学成专家方面诚然有用,但在超高速学习领域完全派不上用场,效率已经低到无法计算性价比的程度。而我要攻克的问题在于,如何超高速学习。根据28定律,我们学习到20%的牢固程度,就可以解决80%的问题;而学习到40%的牢固程度,可以解决96%的问题。而前面说的以教为学等方法,则是付出了200%的努力,得到99.999%的收获。从高速学习的角度,非常无法认同。现在出现了很多批判斜杠青年的热潮,但问题在于,1+1&2。这次我参与的Go项目作为一次跨界联合研究,起到的作用是医学部独自研究多少年也无法想象的成果。&br&&br&最开头的那些笔记,我并不完全认同,比如说如果概率论真的有效,那我们为何不回家每天买一万张彩票?我们之所以不敢堆数量,恰恰是由于我们并不清楚我们的努力是不是一种买彩票的行为,这与其说是努力,不如说是赌博。斜杠青年是必要的。那些专注的,一大批死了,剩下的活着的出来鼓吹专注的必要性。同理,你要是知道自己做的每件事正不正确,那估计离神也不远了。&br&&br&82定律其实是一个复杂的表述,精简来说其实是:你所做的行为中有大量无意义的冗余,而其中有意义的部分往往只占比20%。而对于没有冗余的项目,这其实是一个人机工程学问题:人的感受是非线性的,实际上是迅速递减的。这才是82定律的神经学本质。&br&&br&对于82定律的运用,其实是说拒绝冗余信息和冗余行为,所谓阅读专著的本意也是如此,但现在专著的冗余信息反而比网文高上许多,这种情况下读网文反而是更好的选择。而所谓反复学习基础知识然后构建网络则被我认为是错误的理论。同理,是300%的努力达成99.999%效果的尝试。&br&&br&好,批判了这么多,我的理论是什么?&br&&br&前面已经发了好几篇文章论述此事,总结一下就是说,使用自然模型的扩展,原因在于从脑科学来讲,扩展的构建速度高于重新建立网络数倍。而且整个人体的运行原理就是模型扩展和继承,而且大脑内有神经递质在抑制新网络的形成,只有新模型离旧模型太远时才专为促进新网络抑制旧网络,其设计可见一斑:能扩展和继承的就扩展和继承,实在不行用新的覆盖旧的,不要冲突。但旧网络不会被覆盖也不会被删除,但需要一点练习去激活。&br&&br&根据以上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迅速学习的要点在于,将一切模型化简总结到各种先天存在的原始模型上面,不能做到的就构建高扩展性共通模型解决问题;在大脑内建立大量模型后随时可以激活,但定期复习是不必要的因为你激活它用不着也没用;同时佛教宣传的自我觉知等尝试是对这套理论的违背。我提出与其相反的看法:重归混沌,解放大脑。注意我并不清楚佛教宣扬的到底是什么,我只是借用一下概念,意思就是说我们不应该尝试去觉察一些本来不需要觉察的多余信息,获取身体root权限。比起root自己的身体,我们有很多更有价值的事情去做。而且root了自己的身体并没有什么好处。比起裸机你应该更想要一台预装了操作系统的电脑,比起刷机你应该更喜欢打游戏。&br&&br&我们人,有硬盘,有内存,有后台进程,而我们的主观意识,是前台这一部分,而且处在一个权限极其有限的安全进程里面。内存的一部分我们有权限读写,但内存易丢失,易冲突,用来存放暂时性数据;而后台的程序拿到前台运行会死机,但无论硬盘还是后台,性能都比前台和内存强,同时逻辑处理能力也主要由后台的线程完成。前台的目的一个是人机交互界面,即作为中间层对接后台和外界环境的中间的复杂对应处理;一个是决策机,信息录入,流处理机,我们的前台的强大在于界面的强大,中间层的强大,泛用性适配性灵活性,而具体运算,并不在行:要么交给电脑,要么交给后台。其中机械性的运算交给电脑,复杂的逻辑推理交给后台。&br&&br&那么我可以导出第二个结论:让大脑功能各司其职,我们的意识负责大量迅速的信息录入工作,把运算和推理交给后台。最近我经历了几次简单的尝试,结果证明后台的能力是可以让我放心的。&br&&br&问题来了。为什么我敢把任务交给后台。那是因为,我们身体硬件的升级换代,本质是受遗传学算法操控;而大自然提供的自然选择压力导致了适当的基因淘汰率,以至于基因可以以合适的速度收束的同时保持了合适的多样性。而经过几万年祖先的流血牺牲所赐,我们从出生起本质上就已经继承了全人类的智慧。通过基因这个载体。把任务放到前台来做是浪费这份恩赐。换句话说,由于硬件已经经过了足够的升级换代而软件时日尚短发展不足(10倍以上的性能差距),因此在这个时代凡是只要是人,理论上都可以把任务交给后台去做。&br&&br&这里有一个问题,在人机交互的研究表明,熬夜会造成一种明升暗降的性能欺骗。在了解了以上理论之后,每天按时睡觉显得尤为重要。在经历了数星期的数据观察之后我确认,早点睡觉会带来大幅的睡眠质量提升,最好是10点睡觉,而这种行为会带来6小时的学习间歇,为什么说6小时,因为研究表明6小时是最高效的间歇时间,但很遗憾我们需要睡8小时所以这个研究成果是没有用的。&br&&br&而把上面所有的讨论总结一下,结论就是:最高效的学习方法是,用先天具备的模型去扩展(需要内容提供方的共同努力),每天拼命录入信息,经过8小时时间合适的睡眠之后,次日在前一日的信息基础上重复和扩展。不进行主动思考,把决策交给感觉。&br&&br&如何学习技能?&br&&br&满足需求,不求甚解,用完就丢,留下模型。&br&&br&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思考成果,我接下来会进行实践尝试,逐渐修正。 &br&&br&&br&另外提供一个模型的初步思考。知识和身体像一样,是一个“因果性”模型。有变容、动态、普适的特性。这部分我后面会做一些尝试后发表论文。我会尝试建立超低层基于因果的知识模型来验证我的思想。&/p&&p&续1:&a href=&/p/& class=&internal&&知识大爆炸,把你们全都轰成了干尸 - 知乎专栏&/a&&/p&&p&续2:&a href=&/p/& class=&internal&&我不学习 - 知乎专栏&/a&&/p&&p&续3:&a href=&/p/& class=&internal&&但我辅助自己学习 - 知乎专栏&/a&&/p&&p&续4:&a href=&/p/& class=&internal&&计划,Todolist,番茄钟,你还活着?我一个都不用 - 知乎专栏&/a&&/p&
很多人都觉得我是天才。我做过很多事情,当然大概,大概这些成就在知乎的各位看来是理所应当的………………七天突击托业拿下900+,跳过N2两个月直取日语N1(先报名后自学),不复习裸考英语六级,闲来无事练练钢琴、电子琴、吉他办几场演出,玩一玩乐队,参…
&b&11月 19日的第三次更新!
&/b&&b&谢谢大家的点赞,我又要来更新了。&/b&&br&&br&&br&更新内容在最下面。&br&&br&这一次更新的内容主要是&b&面对我不要的自控行为中的思维抑制和反弹理论。&/b&&br&&br&&br&------------------------------------------------------------------------------------------------------------------------------------------&br&&br&&br&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写出我自己的呕心沥血的回答。(下面的方法主要来自我的经验和书籍自控力)&br&&br&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一定发言权。我先说一下自己,我以前也是个自控力一般般的人,但是现在通过某些方法,再加上自己想要改变自己的决心,自控力已经比较好了,可以坚持一周最少运动5天,每天最少一小时。每周最少5天看书学习,其中每天学习最少1小时。&br&&br&&b&在你想把自己的自控力提高之前,我要先说一下,你不能逼自己,因为凡是自控力好的人,都是有实现自己某些方面目标的强烈欲望,如果连欲望都没有,那谈何方法,谈何改变?&/b&&br&&br&我总结分享一下我用的自控力方法(通过自己总结和看书的),如下,接下来就分步说明。&br&&br&&b&1.良好的生理基础。&/b&&br&&b&2.通过冥想,减压和让自己有更多自我意识。&/b&&br&&b&3.杜绝及时行乐,遇到诱惑时用的10分钟法则。&/b&&br&&b&4.不要过度自控。&/b&&br&&b&5.“我不要”的自控行为中的思维抑制和反弹理论。(11.19更新)&br&&/b&&br&&br&&br&&br&&br&&br&&b&方法一,良好的生理基础&/b&&br&&br&首先,你说你自己的情况。上了大学之后,每天除了玩手机就是电脑,明明有很多事情挤压了要做,脑子却很乱,一直拖延,开学两个月都没有听过课,上课也是看视频,感觉荒废了大学生活。&br&&br&我相信很多大学生都会或多或少的有这样的感受。而我曾经也有过,而玩手机,玩电脑这些挑战我们自控力的诱惑,我们也经常遇到,我首先想说的是,抵抗诱惑时一辈子的事情,有时候我们会成功抵抗了诱惑,而下一次的时候,可能我们就会抵抗不了。而&b&抵抗诱惑最基本的一个基础就是良好的生理基础,这里说的就是你要保持好自己充足的睡觉,规划的饮食习惯,让自己处于一个比较好的生理和精神状态。&/b&&br&&br&&br&因为试想一下,假如你处于睡眠不足,没吃够东西饿肚子,或者处于巨大的压力和恐惧之下。一个人处于这样的状况,根本就很难有好的意志力和自控力。所以很多决心要减肥,戒烟,戒酒的人,首要的问题不是他们在遇到诱惑物时能否抵抗诱惑,而是他们的生活习惯让自己处于不好的精神和生理状态,这样的话,自己抵抗诱惑的力量就会大打折扣。所以要戒烟戒酒或者要求自己坚持做某些事情的时候,首先把自己的生活习惯做好,不要让自己处于不良的生理状态。然后再谈其他方法。&br&&br&&br&&b&方法二,通过冥想,减压和让自己有很多的自我意识。&/b&&br&&br&&br&先给你们说一下冥想的优点,然后再跟你们说怎么做冥想。&br&&br&冥想
&br&&br&&b&第一个可以让我们的大脑休息之后感到更舒畅,会消除我们由生活或者工作而产生的压力感&/b&,大家都知道如果一个人处于压力状态之下,会很辛苦,就像方法一说的那样,压力会让我们处于不好的精神和生理状况,从而影响了自我的自控力。做完冥想之后的感觉跟自己刚刚早上睡醒觉的时候大脑的那种清醒舒适的感觉差不多,而且毫无杂念。思维会更活跃 清晰。(据说尤其是金融行业等压力大的从业者都会用此方法)&br&&br&&b&第二个,可以让我们有很多的自我意识,&/b&而其实生活中我们真正让自己处于自我意识的时间其实不多,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行为都是由我们自身设定的“大脑系统”完成的。首先说明我们生活中的全部行为都是 大脑系统 和
自我意识 来完成的。而其中大部分行为就是由大脑系统完成,大脑系统就好比电脑的Windows系统,我们自身已经设定好。举个例子,例如我们从早上起床到回到公司上班的过程,起床刷牙洗脸,换衣服出去坐车买早餐下车走路到公司。这里大部分行为都是由大脑系统完成的,每天如此,已经形成了有种习惯。根本就不用经过什么深思熟虑思考就会自动作出的行为,例如走哪一条路,坐什么车这样的行为根本就不需要我们太大的思考。所以叫由大脑系统做出的行为。
而自我意识产生的行为,其实就是需要我们经过深思熟虑才会作出的行为。为什么要让我们有更多的自我意识?因为抵抗诱惑的思想过程,其实就有点像我们深思熟虑作出行为的过程。
因为大部分的想要抵抗诱惑的人,例如有时候虽然昨天作出了戒酒的的决心。但是因为喝酒这个行为在他的生活里面已经形成了一种行为,所以我相信大部分想戒酒的人,可能在饭局中喝了杯酒才猛然想起昨天自己下决心要戒酒,这里涉及的问题就是他已经太习惯喝酒这个行为,所以必须在生活中让自己大部分时间清醒起身,做出任何行为和抵抗诱惑都要深思。而不是单单被自己的大脑系统的行为习惯所支配。&br&&br&而这里简单说一下冥想的方法,简单说自己找个安静的地方,作出打坐的动作,或者直接坐在凳子上面,闭上眼睛,或者直视前方,什么都不要想,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呼吸上面,一呼一吸,不断循环,呼吸尽量放慢,我这里可能说得不是特别专业,因为我以前学冥想是看书的,大家可以自行百度冥想的方法。&br&&br&&br&&br&&b&这里还要一说的就是远离诱惑的源头&/b&&br&&br&远离手机的去避免自己玩手机游戏,总比你自己拿着手机但是强逼自己不玩游戏要容易得多。你说自己忍不住玩手机和玩电脑游戏,那首先要远离这些东西,例如上课的时候不带手机,或者不开手机,如果你觉得这样的方法不实际的话,那就把手机给信得过的同学拿着,有人打电话给你的时候,你才接电话,没事的时候自己不要碰到手机,那么你就没有那么容易手痒刷微信微博玩游戏。&br&电脑也同样,没事就不要开,如果是手提的话,就锁着。如果再狠一点的话,就把电脑带回家,反正大学里面都有电子阅览室,肯定有电脑。&br&&br&&br&&br&&b&方法三,杜绝及时行乐,遇到诱惑时用的10分钟法则。&/b&&br&&br&&br&大家都知道经常打游戏是不好的,影响学业,多花点时间在学习上才是对自己未来好的。但是又有多少人做到呢,因为人的欲望总是偏向于喜欢及时行乐的。&br&&br&这里我说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你可以选择得到100块钱还是1000块钱,我先给你一百,如果你在一周之把这一百块钱花了,那么你就只能拿一百,如果你一个星期之内忍住没有花这一百,那么这一个星期之后我就可以给你一千块钱。但是通常喜欢及时行乐的人是撑不过这一个星期的。就像我们知道我们如果坚持运动可以得到好的健康身体和身材。但是很多人还是忍不住去偷懒了。&br&&br&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杜绝自己的及时行乐呢,使用一下10分钟法则。&br&&br&方法如下,例如想要戒烟的人,或者想戒酒的人,甚至想减肥从而不吃甜品的人。如果某一天你们真的不幸运的在自己面前有一个香喷喷美味迷人的甜品(或者是你们的诱惑物),你口水都流出来了,真的很想屈服于诱惑的时候。试试这个办法,给自己10分钟,跟自己说,我现在不吃,我等10分钟之后再吃,然后可能这10分钟里面,你可以通过深呼吸,或者调整自己的状态,认真思考。也许在10分钟之后你就已经清醒过来,你就已经不想吃了。就算最终你吃了屈服于诱惑也没关系,因为在这个过程之中,你在一天之中,每一次遇到这样的诱惑,你都必须等10分钟,从而提高了自己的耐性和意志力,而且更让自己的大脑没那么容易屈服于及时行乐。偏向于选择未来的更好的东西,我可能说出来你们感受不大,真的试试就理解到了。&br&&br&&br&&b&方法四,不要过度自控&/b&&br&&br&&br&&b&我们这里讨论的就是要自控自己的行为,为什么不要过度自控呢?&/b&&br&&br&&br&因为我们的自控力是有限的,自控力就是一种力量,跟我们的精神和生理方面有关系。就像肌肉一样,在一天里面,用多了就会越来越累。(自控力也有点像火影忍者里面的查克拉的概念,就是一种力量)&br&&br&因为我们每天的行为当中,有一些是习惯行为,有一些是自控行为,习惯行为就是那些吃饭
看手机刷知乎这些行为,就是习惯。而自控行为,是消耗着我们的自控力量的。例如你早上起床,要求自己早起然后去跑步的,这个如果不是习惯行为,那么他就必然会消耗你的自控力量。&br&而需要我们用自控力量的行为还有很多,例如认真写一篇自己觉得很枯燥很烦恼但是又必须做的报告,或者是下班之后要求自己去跑步健身这种行为,就是不断消耗着我们的自控力量。而力量是有限的,你从睡醒起床开始,就不断消耗着,假如还没到晚上睡觉的时候,你就用了很多自控力量,那么剩下的时间内,可能需要你自控的行为,你就已经没有力量继续维持下去了。所以不要过度自控,如果你有很多行为都需要自控力的话,那么请选择最重要的事情,然后用自控力去完成它。&br&&br&要不,你就把某些自控行为逐渐变成习惯行为,就没有那么累了。但是幸运的是,自控力确实也像肌肉一样,会越练越强。&br&&br&写了那么久累了,之后再更新..&br&&br&--------------------------------------------------------------------------------------------------------------------------------------&br&&br&&b&11月16日的更新:&/b&&br&&br&哈哈,谢谢大家的点赞,其实我自身的自控力提高主要得益于《自控力》这本书。 然后再经过自身情况的一些分析和总结,然后把我自己觉得好的部分和精华都写出来了。&br&&br&&b&原本部分可能说得还不够具体,接下来我再结合一些事例来说明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诱惑和解决方法。&/b&&br&&br&&b&在我们面对诱惑的时候,运用我们的自控力做的事情,其实就是 我要做
我不要。&/b&&br&&br&&br&例如要减肥的人,我要做的事情就是多运动,别偷懒。
我不要指的就是不要吃多糖多油的易胖食物。&br&&br&&b&我先从一天的时间顺序来说我们可能遇到的诱惑和自控方法。&/b&从我们睁开眼睛的那一瞬间开始,如果我是一个要减肥的胖子,那么我要做的就是早起运动,或者去跑步。但是诱惑就是舒服的床,那么我们要怎么解决呢,一般闹钟的话,可能对于某些人来说,还是解决不了。那么可以试试把闹钟放到离房间最远的地方,那么闹钟响的时候,你就必须起床去把闹钟按掉,这样你就可以更好地让自己离开舒服的床。我相信你把闹钟调4次,每一次都要起床去按掉闹钟,对于自控力差的人,可能第二次就已经让自己清醒过来不再赖床了。&br&&br&然后起床上班了,从家里走出来去坐车,但是这个时候,你还没有吃早餐啊,这时候虽然想减肥的你又蠢蠢欲动的想吃麦当劳那多油多糖的油炸早餐。那我要怎么办才可以让自己不吃呢,天啊 ,我是要减肥的人,我还要马甲线,我怎么可能让那高热量的食物摧毁我昨天跑了6公里的努力。解决这个诱惑,可以这样做,以后每天上班的时候,先在家里把早餐吃饱(前一晚买好早餐),那么上班途中经过麦当劳你就不会受不住诱惑了,因为你已经很饱没有食欲。或者让自己绕一条路走,就不会经过麦当劳了&b&(让自己每天都尽量避免面对诱惑,总好比自己面对诱惑时不断挑战自己要好得多)&/b&&br&&br&上面这两段说的就是我要做和我不要做的一些例子,也是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暂时先更新这么多,回家再写哈哈。&br&&br&----------------------------------------------------------------------------------------------------------------------------------------&br&&br&&b&第三次更新。&/b&&br&&br&&b&方法五,我不要的自控行为中的思维抑制和反弹理论。&/b&&br&&br&&br&上文也有讲到,自控行为主要是分为 “我要做”和“我不要”。那么接下来主要来说说关于我不要做的自控行为。戒烟者的我不要行为是不抽烟,减肥者的我不要行为是吃甜品和高热量食物,戒酒者的我不要行为是不喝酒。但是常常当我们直接面度这些诱惑时,我们常常对自己说的是,我不要吃雪糕,我不要喝酒。然后在脑海里面不断的对自己说不要吃,不要吃。这些就会产生我不要行为中的思维抑制。不断地对自己的思想进行抑制,跟自己不断的说我不要做这个行为。但事实上,越对自己做思想抑制,就越危险。&br&&br&举个例子,跟大家玩个测试,我给你15分钟,在这15分钟之内,你什么都不需要做,你只需要保持自己不要去想一个橙色的大象。大家可以做到吗?而事实上,当我下了这个指令,你接收到之后,就越控制自己不去想,你就越容易想到。所以每当我们对自己做思想抑制的时候,就越容易导致反弹。根本就控制不了自己的大脑不去想这个橙色的大象。&br&&br&就像一个减肥者面对着一个美味可口的甜品时,他第一反应就是告诉自己我不要吃这个甜品,我不要吃,但是这样不断的抑制自己的思想,就越容易导致思维反弹,反而让自己的大脑不断的想着这个甜品,进而导致自控行为失败。&br&&br&&br&&b&那面对诱惑,并且诱惑在脑中挥之不去,这个时候我们要怎么做呢?&/b&&br&&br&&b&答案是,放弃这个思想抑制的自控行为,但是要管好自己的双手,不要付诸行动。&/b&&br&&br&&b&通过以下的一些步骤,承认自己脑海中的欲望,承认自己渴望诱惑的这个感觉。不要马上的让自己转移注意力或者抑制这个思想,接受这种想法,但必须提醒自己这只是思想抑制和反弹理论导致,意识到这种感觉并不受自己控制,但是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双手,不要接受诱惑,记住自己的真正目标。(减肥,戒酒这些)&/b&&br&&br&&br&&b&总得来说,就是接受自己渴望诱惑的思想和欲望感觉,但必须提醒自己思维抑制和反弹理论。控制好自己的手!&/b&&br&&br&&br&&br&&br&&br&&br&PS:好了,暂时先写到这里,下次再更新。谢谢
11月 19日的第三次更新! 谢谢大家的点赞,我又要来更新了。 更新内容在最下面。 这一次更新的内容主要是面对我不要的自控行为中的思维抑制和反弹理论。 -----------------------------------------------------------------------------------------------…
&figure&&img src=&/50/v2-8f9aa177a76e5c_b.pn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50/v2-8f9aa177a76e5c_r.png&&&/figure&&p&每个人都想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效率,运筹帷幄处理各种大小事情。&/p&
&p&好的消息是,确实有不少实用的方法被人们研究出来,而且在不断优化和持续分享。如果你愿意花时间去跟踪、研究和尝试,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独特方法。&/p&
&p&但多数人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件事,而喜欢探索这些方法的人也经常容易陷入“方法”陷阱,忘了初心,比如我自己。&/p&
&p&为了让大家少走弯路,我整理&a href=&/?target=https%3A////ultimate-guide-personal-productivity-method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翻译&i class=&icon-external&&&/i&&/a&了一套效率提升方法大全,便于网友们按图索骥:“学习中实践,实践中摸索,更快更好的实现效率提升。“&/p&
&h2&如何使用这个手册?&/h2&
&p&每个方法标注了上手速度,分为:”低“、”中“、”高“。&/p&
&p&当想做一个大的项目却不知道如何开始时,推荐尝试评级为”中“或”高“的方法。&/p&
&p&当Todolist快到期,在压力下犯了拖延症时,推荐尝试评级为”低“的方法。&/p&
&p&最近这些年的科学研究也发现,不同人的学习偏好不同,有些人对视觉信号更敏感,有些对喜欢实体的触觉,有些人抽象理解力更好。所以对这些方法也做了区分,有些混合了不同类型。&/p&
&p&当学习这些方法时,请注意:&/p&
&ol&&li&&p&&strong&目标是实际完成任务。&/strong& 虽然学习新的工作流常常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应该越来越轻松。如果你发现某种生产力方法占用了你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精神带宽,那可能不适合你。完全可以换其他方法。&/p&
&li&&p&&strong&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strong& 你可能会发现,有些方法更适合某些项目,有些可能不适合。灵活处理,不要害怕改变。&/p&
&li&&p&&strong&方法只是”向导“,并非金科玉律。&/strong& 建议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混合搭配找到你最理想的工作流。&/p&
&/ol&&h2&提升生产力方法&/h2&
&h3&个人看板&/h3&
&p&&strong&上手速度:&/strong&低&br&&strong&类型:&/strong&视觉,触觉&br&&strong&适用人群:&/strong&列很多项目,但很少能完成的人&br&&strong&作用:&/strong&让项目进度可视化&/p&
&figure&&img src=&/v2-251dfdc4e5966b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251dfdc4e5966b_r.jpg&&&/figure&&p&个人看板是一个非常简单有好用的系统。可以把项目状态清晰的呈现在眼前。&/p&
&p&&strong&如何工作?&/strong&&/p&
&p&通过便签或白板把项目分为三类:要做(ToDo),在做(Doing)和已完成(Done)。&/p&
&p&在开始新的项目之前,需要专注于完成当前项目,当所有便签都移到”Done“分类时会很有成就感。另外,把所有的工作放在你面前能帮助你平静,提升控制感。&br&&br&Teambition、Tower、Worktile、Trello等平台都支持看板功能。&/p&
&h3&吃活青蛙:先做最难最重要的事&/h3&
&p&&strong&上手速度:&/strong&低&br&&strong&类型:&/strong&抽象&br&&strong&适用人群:&/strong&拖延症患者&br&&strong&作用:&/strong& 有助于避免拖延,同时确保你在正确的事情上取得进展。&/p&
&p&&figure&&img src=&/v2-f220d1fefbe4cccc5317bf_b.png& data-rawwidth=&339& data-rawheight=&39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9&&&/figure&马克吐温曾说过:“早晨吃一只活青蛙,那你剩余的一天中就没有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p&
&blockquote&&p&“Eat a live frog first thing in the morning and nothing worse will happen to you the rest of the day.”&/p&
&/blockquote&
&p&所以先做要事、难事的方法就被称为“青蛙法则”。&/p&
&p&斯蒂芬·科维著的《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也提到了“要事第一”,意思基本一致。&/p&
&p&&strong&如何开始使用?&/strong&&/p&
&p&首先,你要认识到拖延的冲动是不可避免的,就像赖恩·特雷西(Brian Tracy)&a href=&21%20Great%20Ways%20to%20Stop%20Procrastinating%20and%20Get%20More%20Done%20in%20Less%20Time:%20Brian%20Tracy:%462:%:%20Book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吃青蛙“:21种伟大的方法来阻止拖延,并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成就》&&《”吃青蛙“:21种伟大的方法来阻止拖延,并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成就》&/a&一书中提到:&/p&
&blockquote&&p&每个人都会拖延,高绩效者和低绩效者之间的区别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选择拖延的内容。&/p&
&/blockquote&
&p&所以你要把日常工作由难到易排序。精力旺盛的时间用于处理最难、最让人焦虑的任务,这样可以改善整体工作质量和你一天的感受。&/p&
&h3&必须做(Must),应该做(Should),想做(Want)&/h3&
&p&&strong&上手速度:&/strong&中&br&&strong&类型:&/strong&抽象,视觉&br&&strong&适用人群:&/strong&需要对大量任务做优先级判断,并倾向于用图形列表排序。&br&&strong&作用:&/strong& 根据任务的紧迫性排序,确保完成正确的事情&/p&
&p&这是莫斯科方法的变体,MosCoW方法如下:&/p&
&figure&&img src=&/v2-e9a977e983d00e34aaaebab_b.jpg& data-rawwidth=&484& data-rawheight=&2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4& data-original=&/v2-e9a977e983d00e34aaaebab_r.jpg&&&/figure&&p&M - 必须满足的需求&br&S - 如果可能,应该有这个要求,但项目的成功不依赖于它&br&C - 如果项目不影响任何其他项目,可以有此要求&br&W - 以后可以提出这个要求,但不是这个时候&/p&
&p&Must, Should, Want方法有助于帮我们分辨哪些事急迫,哪些可以等。&/p&
&p&Must任务应该是不可以妥协谈判的;&br&Should任务是需要做,但不一定今天完成(比如回复某特定邮件);&br&Want任务是你想做,但目前不实际或不必要,可以推迟到将来做。(比如学日语);&/p&
&h3&SMART方法&/h3&
&p&&strong&上手速度:&/strong&中&br&&strong&类型:&/strong&抽象&br&&strong&适用人群:&/strong& 大项目的早期阶段,进入前的策略分析。&br&&strong&作用:&/strong&
把大而抽象的想法和目标变成具体可行的计划。&/p&
&figure&&img src=&/v2-1531acce8ed26bf97a73a74_b.png& data-rawwidth=&768& data-rawheight=&5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8& data-original=&/v2-1531acce8ed26bf97a73a74_r.png&&&/figure&&p&这个很常见的方法,不赘述。参见:&a href=&/?target=http%3A//SMART%25E5%258E%259F%25E5%20-%2520MBA%25E6%2599%25BA%25E5%25BA%%2599%25BE%25E7%25A7%259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MART原则&i class=&icon-external&&&/i&&/a&&/p&
&h3&“行动”方法&/h3&
&p&&strong&上手速度:&/strong&中&br&&strong&类型:&/strong&抽象&br&&strong&适用人群:&/strong& 需要将头脑风暴的成果转化为可执行的待办事项。&br&&strong&作用:&/strong& 整理创意工作成果&/p&
&figure&&img src=&/v2-dacb1df5b7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dacb1df5b7_r.jpg&&&/figure&&p&&a href=&/?target=http%3A//Behance.net&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Behance.net&/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于2006年制定了“行动”方法,作为简化创意会的一种方式。头脑风暴和大多数创造性工作往往都是无序凌乱的,都需要跳出框框才能真正创新,而完成任务则需要有序的系统。&/p&
&p&“行动方法”可帮助从创意阶段转移到有优先级,截止日期,负责人的可操作步骤。它将划分为三个关键类别:行动计划,暂停条目和参考资料。&/p&
&p&&strong&行动计划:&/strong&完成项目所需的步骤。&/p&
&p&&strong&暂停条目:&/strong&有趣的想法,但不直接适用当前项目计划,以后可能会用到。&/p&
&p&&strong&参考资料:&/strong&完成项目所需的资源和信息。例如,品牌的视觉和Logo样式指南可能是首页改版项目的参考。&/p&
&h3&时间块方法&/h3&
&p&&strong&上手速度:&/strong&低&br&&strong&类型:&/strong&视觉,抽象&br&&strong&适用人群:&/strong& 负责多项工作的经理人,或工作时间碎片化,经常被打断的人。&br&&strong&作用:&/strong& 通过对特定类型的工作进行特定的时间段的分析和安排,让工作减少被打断,更有计划性。&/p&
&figure&&img src=&/v2-5b3c9f86aefeeca4b4c13fedb8c414e8_b.pn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6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v2-5b3c9f86aefeeca4b4c13fedb8c414e8_r.png&&&/figure&&p&比如安排固定的时间段处理常规工作,比如阅读和回复邮件。把不同的工作安排到不同的时间块中处理。&/p&
&p&这样可以避免“多线程”任务经常切换。&/p&
&p&另外一个方法是“主题日”,比如每周特定的日期做特定的事,比如周三开项目分配会。周五应酬、见合作伙伴等等。&/p&
&h3&生物黄金时间&/h3&
&p&&strong&上手速度:&/strong&高&br&&strong&类型:&/strong&抽象,视觉&br&&strong&适用人群:&/strong& 相信数据和自我实验,希望优化获得每日最大生产力。&br&&strong&作用:&/strong& 跟踪你的生物节奏,找到不同种类生产力的最佳时间。&/p&
&figure&&img src=&/v2-ccdb_b.png& data-rawwidth=&846&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6& data-original=&/v2-ccdb_r.png&&&/figure&&p&连续跟踪记录三周自己每天的时间使用情况,有点类似&a href=&/?target=http%3A//%25E6%259F%25B3%25E6%25AF%%25AD%%25A4%25AB%25E3%E5%25A5%%%25E7%259A%%25B8%%E3%E6%%25E9%%25E7%25BB%259F%25E8%25AE%25A1%25E6%25B3%%2580%25BB%25E7%25BB%via%%25A4%25AA%25E5%25A2%25A8%25E3%2583%25BB%25E6%%25E9%%25E7%25AE%25A1%25E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i class=&icon-external&&&/i&&/a&,通过数据跟踪和分析,找到自己每天的高效率时间。&/p&
&p&辅助记录工具:&a href=&/?target=http%3A//Time%2520management%2520software%2520for%2520staying%2520productive%2520and%2520happy%2520in%2520the%2520modern%2520workplac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escuetime&i class=&icon-external&&&/i&&/a&软件和&a href=&/?target=http%3A//Free%2520Time%2520Tracking%2520Softwar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oggl&i class=&icon-external&&&/i&&/a&浏览器(Chrome和Firefox)插件。手机上可以用aTimelogger2。&/p&
&h3&GTD(Getting Things Done)&/h3&
&p&&strong&上手速度:&/strong&中&br&&strong&类型:&/strong&抽象,视觉,触觉&br&&strong&适用人群:&/strong& 被大量事情淹没,需要用一种方法组织起来。&/p&
&figure&&img src=&/v2-4f0fb7da100f40d3f120ecc1ecd66649_b.png& data-rawwidth=&420& data-rawheight=&7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20&&&/figure&&figure&&img src=&/v2-21a4fdb53969ddffca74ffc5ca6f6251_b.jpg& data-rawwidth=&781& data-rawheight=&5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1& data-original=&/v2-21a4fdb53969ddffca74ffc5ca6f6251_r.jpg&&&/figure&&p&GTD是世界上最著名和最持久的生产力方法。&/p&
&p&由David Allen创作,并以其同名书籍畅销书诞生,“Getting Things Done”是一个全面的生产力系统。GTD旨在通过将大脑中的想法放在有组织的外部系统中,消除对大脑的压力。&/p&
&p&&strong&GTD方法操作步骤:&/strong&&/p&
&ol&&li&&p&&strong&捕获&/strong&
只需用写下你要做的任何事情,不要担心如何做和什么时候做,只是把它从你的脑袋里拿出来。一个很好的经验法则:如果你有压力或焦虑,将它添加到你的TodoList中。&/p&
&li&&p&&strong&明确任务&/strong&
消除模糊的想法和担忧,将其分解成具体的任务或步骤。如果你写了“银行”,现在想清楚是否需要到银行办理业务,打电话给银行询问贷款或者只是在线查看余额。如果是一个很大的项目,那需要其分解成几个小步骤。&/p&
&li&&p&&strong&组织&/strong& 如果明确了任务,你需要确定优先顺序,并加上截止日期,将其分为项目或可以马上处理的任务(例如写电子邮件或打电话)。&/p&
&li&&p&&strong&反思&/strong&
查看每天和每周的待办事项。检查项目步骤是否仍然含糊不清?截止日期是否合理?把能分解的进一步分解,调整截止日期,去掉不相关、不合理的项目。&/p&
&/ol&&p&5、&strong&执行&/strong& 完成列表中的一个个任务。&/p&
&h3&番茄工作法&/h3&
&p&&strong&上手速度:&/strong&低&br&&strong&类型:&/strong&抽象&br&&strong&适用人群:&/strong& 每天都感觉时间不够用,而且容易分心。&br&&strong&作用:&/strong& 通过把工作分解成短块,让你保持更长时间的专注。&/p&
&figure&&img src=&/v2-d5489fde1234cffddf76c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d5489fde1234cffddf76c_r.png&&&/figure&&p&番茄工作法是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是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创立的一种相对于GTD更微观的时间管理方法。&/p&
&p&&strong&如何使用番茄工作法?&/strong&&/p&
&p&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时钟响起,然后在纸上画一个X短暂休息一下(5分钟就行),每4个番茄时段多休息一会儿。&/p&
&p&有些人认为25分钟时间不够他们深入工作。如果这样,你可以调整,直到找到适合你的番茄时间,比如一堂课的45分钟如何?&/p&
&p&国产的番茄土豆、Forest都是很好的番茄钟工具。&/p&
&h3&不破坏链条&/h3&
&p&&strong&上手速度:&/strong&低&br&&strong&类型:&/strong&视觉&br&&strong&适用人群:&/strong& 想培养新的每日习惯。&br&&strong&作用:&/strong& 鼓励日常习惯或任务的一致性。&/p&
&figure&&img src=&/v2-a0e5f55fa9c2e79b0cb0432_b.jpg&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4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v2-a0e5f55fa9c2e79b0cb0432_r.jpg&&&/figure&&p&这个方法因美国著名单人脱口秀演员Jerry Seinfeld(杰瑞·宋飞)而出名,他说他每天都在写段子。不管有没有灵感,他每天至少写一个。&/p&
&p&&strong&他是如何做的呢?&/strong&&/p&
&p&每天写完段子就在日历对应日期画一个X。几天之后,一个可爱的X链就出现了。如果试图偷懒,错过的日子将会破坏整体的美感。&/p&
&p&这其实就是一种可视化的签到打卡,很实用。&/p&
&h3&艾森豪威尔矩阵&/h3&
&p&&strong&上手速度:&/strong&中&br&&strong&类型:&/strong&视觉&br&&strong&适用人群:&/strong& 把事情简单的分成几类,不如按重要性和紧急性排序。&br&&strong&作用:&/strong& 确定哪些任务具备高优先级,哪些只是让你分心。&/p&
&figure&&img src=&/v2-76aca3a8ad4ff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v2-76aca3a8ad4ff_r.jpg&&&/figure&&p&艾森豪威尔矩阵使用视觉的方式确定优先级:XY轴。&/p&
&p&&strong&如何做呢?&/strong&&/p&
&ol&&li&拿一张纸,画一个非常大的加号。&/li&
&li&X轴(又称水平线)代表紧急程度:最右边代表最紧急,左边代表不紧急。&/li&
&li&Y轴(垂直线)代表重要性:底部的重要性低,顶部重要性最高。&/li&
&/ol&&p&你最终获得四个象限:紧急且重要;不紧急但重要;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不紧急。&/p&
&p&你可以将所有任务都放在对应的象限,你便能够清楚地了解目前需要做的事。&/p&
&h3&敏捷方法&/h3&
&p&&strong&上手速度:&/strong&中&br&&strong&类型:&/strong&抽象&br&&strong&适用人群:&/strong& 目标导向,解决复杂项目,需要遵守时间表。&br&&/p&&br&&p&&strong&作用:&/strong& 重点关注成果和优先次序,同时保持对您的项目和目标范围的审视。&/p&
&br&&br&&figure&&img src=&/v2-afe3377a1facf_b.png& data-rawwidth=&1142& data-rawheight=&8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42& data-original=&/v2-afe3377a1facf_r.png&&&/figure&&br&&p&敏捷方法可以让日常计划与你更大的目标保持一致。和多数生产力方法一样,它鼓励通过对工作进行分块,但它仍然以结果为导向。它推动你花时间来思考什么更有效以及如何改进。许多方法只关注当前进度,但敏捷方法可以让你着眼于过去和未来。&/p&
&p&周一展望做计划,然后关注每日目标和成果,周五反思改进。&/p&
&p&设定每日目标时,应该确保符合本周的目标。当设定一周的目标时,应该符合本月的目标。每月目标要符合年度目标,并且在每个时间段结束时做总结回顾。&/p&
&p&哪些工作有效?哪些没有完成什么,为什么?以后需要做什么调整。&/p&
&p&这种方法可以定期提醒自己最终目标,重新激发热情。这也是一种宽恕的方法。如果你搞砸了你的一天甚至一周,那也没关系。敏捷结果可以让你及时思考原因避免影响未来的选择。&/p&
&br&&br&&h3&必做和不做清单&/h3&
&p&&strong&上手速度:&/strong&中&br&&strong&类型:&/strong&抽象&br&&strong&适用人群:&/strong& 总是花大量时间担心昨天的工作有多少没做完,或有许多阻碍工作效率提升的坏习惯。&br&&/p&&br&&p&&strong&作用:&/strong& 相比传统待办事项列表,增加了一种新的方式来观察生产力。&/p&
&br&&figure&&img src=&/v2-b2a8b757e1ade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7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v2-b2a8b757e1ade_r.jpg&&&/figure&&br&&p&很多传统待办事项列表只关注当下需要做的事情,而忽视了你已经做完的事。&/p&
&p&所以要做一个完整的列表,跟踪你在一天中完成了什么。&/p&
&p&当然不是要你专注于所有事情,而是要把重点放在进步上,研究表明这会给人很大的动力。&/p&
&p&如果你发现不少小工作(例如回复不是那么重要的电子邮件)阻塞你的一天,可以尝试“不做清单”。&/p&
&p&列出您想要避免的活动和不良习惯,并将其写下来,然后经常检查设法避免。&/p&
&p&你起初可能觉得有点傻,因为你很清楚应该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但实际证明,写出来的提醒效果更好。&/p&
&p&有好的方法,欢迎留言推荐。个人微信:vista8
备注:学习&/p&
每个人都想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效率,运筹帷幄处理各种大小事情。
好的消息是,确实有不少实用的方法被人们研究出来,而且在不断优化和持续分享。如果你愿意花时间去跟踪、研究和尝试,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独特方法。
但多数人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件事,…
&figure&&img src=&/50/v2-b4ba36ff7f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50/v2-b4ba36ff7f_r.jpg&&&/figure&&figure&&img src=&/v2-b4ba36ff7f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b4ba36ff7f_r.jpg&&&/figure&&p&我是从大学毕业后迷上TED演讲的。&/p&&p&起初,在没有接触和认真观看之前,我对TED演讲是呲之以鼻的,认为光看一些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演讲,以此希望对自己的线下生活带来任何正面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p&&p&回想,这些功利化的学习态度,让我错过了很多东西。&/p&&p&在我们上学的时候,我们被灌输的一种思想和观念,一直都是功利的,什么热门,我们学那门专业,什么技能吃香,我们就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习得,这种功利的学习态度,终究是依靠外在的反馈才能持续下去的,一旦外在给予你的反馈衰退了,你就会陷入迷茫。&/p&&p&&strong&最好的学习态度,我认为是靠自己的内心去驱动的。&/strong&&/p&&p&你不会想着依靠这些知识点去获取功名利禄,鲜花和掌声,而是你在学习的时候,真正体会脑洞大开的愉悦感,自己的世界观得到重塑,灵魂得到了洗礼。&/p&&p&如果你有体验过类似的经历,你一定能够明白我在说些什么。&/p&&p&从毕业都现在,我看过的TED演讲,成百上千,但真正让我有深刻印象的,其实只有九个。&/p&&p&&strong&判断一个TED演讲的好坏,每个人基于各自的经历、专业素养、能力水平,评判标准不一。&/strong&&/p&&p&我判断一个TED演讲的高下,有以下的几个标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p&&p&一看演讲者&strong&能不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述一个概念&/strong&,毕竟晦涩难懂的讲述,只能让自己感到高潮而已;&/p&&p&二看演讲者&strong&能不能调动现场的气氛&/strong&,有些演讲者说实话,照本宣科,现场气氛很是死板。&/p&&p&三看&strong&现场观众的反应&/strong&,能够出现在TED现场的观众,据我所知,大多是来自全球各地的中产阶级,文化水平普遍不低,如果在演讲的最后,大多数观众都报以雷鸣的掌声,或者全体起立的话,这个演讲,一定是成功的。&/p&&p&好,废话不多说,接下来来说说哪九个TED演讲,让我印象深刻。&/p&&br&&br&&p&&b&1.肯·罗宾逊《学校扼杀创造力》&/b&&/p&&figure&&img src=&/v2-92a3859fcd8be2307782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92a3859fcd8be2307782_r.jpg&&&/figure&&p&这个是TED演讲史上最热门的一个。&/p&&p&演讲者肯·罗宾逊首先从自己的身边说起,指出所有的孩子,其实都是拥有创造力的天才。但如今整个世界的教育制度正在扼杀孩子们的创造力。&/p&&p&&strong&从工业革命开始,各个国家实行的教育制度,都是为了服务自身的经济建设,或者是培养符合该国的意识形态而制定的,所以你可以看到整个世界都在实行类似的教育体系:&/strong&&/p&&p&排在第一位的——数学和语言,因为这些学科是参与经济建设头等需要掌握的;&/p&&p&排在第二位的——人文学科,什么历史,地理,文化政治等等等等;&/p&&p&排在第三位的——艺术学科,什么画画,跳舞,美声等等等等。&/p&&p&肯·罗宾逊指出有很多学生,原本有着人文学科或者艺术学科的天赋,但为了应对整个教育制度,不得不将自己的天赋给抹杀掉。&/p&&p&最后,肯·罗宾逊提出培养好学生的三个原则:&/p&&p&&strong&第一是多样化。&/strong&每个人认识世界的角度和侧重点各不相同,有些人侧重听觉,有些人侧重视觉,有些人侧重味觉。&/p&&p&&strong&第二是充满活力。&/strong&好的想法和创意,往往来自于互动的思考模式,而不是死板常规的呆板模式。&/p&&p&&strong&第三是个性化。&/strong&肯·罗宾逊举出了一个被怀疑患有学习障碍的人,原本前途无望,但其妈妈带去医院求治,却意外发现女儿对舞蹈有极高的天赋,后来终究成为一名芭蕾舞者,扬名天下。&/p&&p&现场观众对于肯·罗宾逊的演讲,给予热烈的回应。&/p&&figure&&img src=&/v2-eb7806b1dca20ca28f90a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eb7806b1dca20ca28f90a_r.jpg&&&/figure&&br&&p&&b&2.阿兰·德波顿《温和的成功哲学》&/b&&/p&&figure&&img src=&/v2-4a0bfc5f52e2c01b3c099d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4a0bfc5f52e2c01b3c099d_r.jpg&&&/figure&&p&英国才子阿兰·德波顿为数不多的TED演讲之一,虽然在网易公开课上评价平平,但我觉得这个演讲十分不错,至少演讲者讲述的几个观点,给了我不少启发。&/p&&p&与其叫做《温和的成功哲学》,我觉得这个TED演讲,更应该翻译成《身份的焦虑》。&/p&&p&&strong&我们追求成功,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得到物质,而是为了得到物质背后的情感反馈。&/strong&&/p&&p&强大的物质基础不仅仅能够解决你看得见的需求,更能让你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一并满足,但过于讲究物质基础,会衍生出势利。&/p&&p&什么是势利?&/p&&figure&&img src=&/v2-bbd602cd2eae91dfb8d342a812aed4d3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bbd602cd2eae91dfb8d342a812aed4d3_r.jpg&&&/figure&&figure&&img src=&/v2-ef31547cadfabc343e7dd0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ef31547cadfabc343e7dd0_r.jpg&&&/figure&&p&除了对势利做了精准的定义,阿兰·德波顿在这个演讲中提及到的思想和观念,都是极具启发的。&/p&&p&例如:&/p&&p&&strong&势利鬼的相反词,是你的母亲。&/strong&&/p&&p&&strong&能让我们产生嫉妒之心的,一定是和我们密切相关的人,我们不会去嫉妒伊丽莎白女王,也不会去嫉妒李嘉诚。&/strong&&/p&&p&&strong&中世纪,活得穷困潦倒,可以归咎于时运不济,如今,活得穷困潦倒,一定是自己不努力,不上进。&/strong&&/p&&p&&strong&现代社会让我们产生极大焦虑的原因,是这个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神的社会,除了人类这个重心,我们别无其他。&/strong&&/p&&p&虽然不是一个热门的演讲,但我建议你真的可以去看一看。&/p&&br&&br&&p&&b&3.Brian Little《你究竟是谁?》&/b&&/p&&figure&&img src=&/v2-f46bc72a2872d5dab054ed17c45e79c2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f46bc72a2872d5dab054ed17c45e79c2_r.jpg&&&/figure&&p&我们来到这个世界,除了想要看看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万物的同时,我们同样有一个值得花费一生时间去询问和探索的问题:&/p&&p&我们究竟是谁?&/p&&p&剑桥大学教授 Brian Little在这个TED演讲当中,用特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来探讨怎么认识你自己。&/p&&blockquote&&p&特质心理学(trait psychology)通过五个维度对人进行定义,这也是人与人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p&&p&这五个维度是OCEAN:&/p&&p&O: open to experience 拥抱各种经历,区别于那些相对封闭的人。&/p&&p&C: conscientiousness 有意识的,区别于那些对生活缺乏热情的人(lackadaisical)&/p&&p&E: extroversion 外向型,区别于内向型人(introvert)&/p&&p&A: agreeable 讨好型,区别于常与人唱反调的人&/p&&p&N:neurotic individials 神经质的人,区别于情绪稳定的人&/p&&/blockquote&&p&大家可以对号入座。&/p&&p&但真正定义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不是因为他的性格归属于外向还是内向,而是在整个生命当中,&strong&他将哪些事物视为最重要的。&/strong&&/p&&p&他可以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但因为自己已经爱上一个女孩子,他可以为了她,去公开场合,向她表达爱意。&/p&&p&下次,不要问一个人是什么性格的,而要问他:&/p&&p&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物,是什么?&/p&&br&&br&&p&&b&4.Celeste Headlee《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交谈者?》&/b&&/p&&figure&&img src=&/v2-ef9e381ffa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ef9e381ffa_r.jpg&&&/figure&&p&几乎每个人在与人沟通的时候,都会遇到各种问题。&/p&&p&可能有人会跟你传授各式各样的方法和经验,比如什么,说话的时候,和对方保持眼神交流,频频点头以示尊重等等等等,但毕业到现在,我可以很明确地跟你说,这些所谓的经验和教训,通通都是瞎扯淡。&/p&&p&&strong&任何形式的沟通,都是建立在实力均衡的基础上的,记住这一点,能让你少走很多歪路。&/strong&&/p&&p&Celeste Headlee在演讲中提到促进沟通的十个方法,大家可以有选择地试一试。&/p&&blockquote&&ol&&li&&p&不要三心二意;&/p&&/li&&li&&p&不要好为人师;&/p&&/li&&li&&p&使用开放性的问题;&/p&&/li&&li&&p&顺其自然;&/p&&/li&&li&&p&如果你不知道,你就说你不知道;&/p&&/li&&li&&p&不要把自己的经历和别人比较;&/p&&/li&&li&&p&别重复自己的话;&/p&&/li&&li&&p&少说废话;&/p&&/li&&li&&p&认真倾听;&/p&&/li&&li&&p&简明扼要。&/p&&/li&&/ol&&/blockquote&&br&&p&&b&5.奇麻曼达·阿迪契《单一故事的危险性》&/b&&/p&&figure&&img src=&/v2-7257cbcca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7257cbcca_r.jpg&&&/figure&&p&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偏听则暗,兼听则明,意思就是我们就一个问题去询问别人的意见时,不应该单单只听一方的看法,更应该去倾听不同人的观点。&/p&&p&但在成长的历程中,我们被灌输的,一直都是单一的故事。&/p&&p&什么非洲就很贫穷,每一个童话到最后,王子和公主一定是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以及男主外,女主内等。&/p&&p&这种单一的故事,在一开始的时候,确实是很节省脑力和时间,因为不用动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用起来十分地爽快。&/p&&p&但这样单一的故事,却十分之危险。&/p&&p&&strong&因为如果你想剥夺一个人的权利,最好的方法,就是向他灌输关于某样事物单一的故事,其他的,你统统不提。&/strong&&/p&&p&直到最后,他就会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p&&br&&br&&p&&b&6.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的崛起&/b&&b&》&/b&&/p&&figure&&img src=&/v2-7cec0bf0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7cec0bf0_r.jpg&&&/figure&&p&没错,你看到的是,去年席卷全球的尤瓦尔·赫拉利,这位以色列的青年才俊,凭借着一本《人类简史》,在去年可以说是赚得本满钵满,名声鹊起。&/p&&p&尤瓦尔·赫拉利用系统且幽默的语言来探讨人类是怎么一步步走向历史的舞台。&/p&&p&有一个较为新颖的观点,是尤瓦尔·赫拉利提出如果单单以个体来说,人类是无法是狮子,大猩猩相抗衡的,但人类之所以现在能够站在食物链的顶端,是因为&strong&可以构建共同的“想象”——谎言,神话,&/strong&而共同神话使得人类的族群认同得以突破150个的数量上限,能够达成更大范围的合作。&/p&&p&800只大猩猩聚在一起,可能干不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反而会引起大规模的混乱,但800个基于共同想象的智人聚在一起,却能完成许许多多想都不敢想的事。&/p&&p&这就是智人的长处之一。&/p&&p&当然,如果你想更为系统地了解尤瓦尔·赫拉利的观点,《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都是不错的选择。&/p&&br&&br&&p&&b&7.Amy Cuddy《肢体语言塑造你自己》&/b&&/p&&figure&&img src=&/v2-0bd1bdd84632adfbbceb3e4f252fb3ac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0bd1bdd84632adfbbceb3e4f252fb3ac_r.jpg&&&/figure&&p&你知不知道人的自信程度,其实和肢体的动作,有着很大的关系,也就是,一些肢体动作,可以提高你的自信心,而有一些肢体动作,却会让你一步步走向自卑。&/p&&p&自信的肢体动作,是整个人都有占满外部空间的欲望,你可以去观察那些上了一定年纪的私人企业老板,他们的坐姿一定是歪歪斜斜的,几乎没有一个人是蜷缩着的。&/p&&p&别说是人类,就连动物,在它们自信心爆满的时候,整个躯体,都是往外扩张的。&/p&&p&&figure&&img src=&/v2-4c4fdcf6f53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4c4fdcf6f53_r.jpg&&&/figure&而当它们垂头丧气的时候,整个躯体,呈现蜷缩的状态。&br&&/p&&p&&figure&&img src=&/v2-e14c5bf0fc3c82e73f093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e14c5bf0fc3c82e73f093_r.jpg&&&/figure&因此Amy Cuddy建议我们在面试之前,或者在任何缺乏自信心的时候,可以花2分钟的时间,做一些可以增加内心力量的肢体动作。&br&&/p&&figure&&img src=&/v2-e7a03f291d5a1b02add3c98c635ea521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e7a03f291d5a1b02add3c98c635ea521_r.jpg&&&/figure&&p&因为据她研究表明,强而有力的肢体动作,能够增加你面试成功的可能。&/p&&p&这个TED演讲真的让人受益匪浅,强烈建议大家观看。&/p&&br&&br&&p&&b&8.肖恩·阿克尔《改善工作的快乐之道》&/b&&/p&&figure&&img src=&/v2-f1cffbc2e8eb4fca69de5d7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f1cffbc2e8eb4fca69de5d7_r.jpg&&&/figure&&p&进入哈佛读书的人快乐吗?&/p&&p&这个问题,其实我之前也有想过。对于一个二本学校毕业的我来说,能进入哈佛这样的顶级学府学习,应该没有感到不快乐的理由了吧?&/p&&p&但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p&&p&能够进入哈佛大学深造的大学生,这种幸福感持续不到两周,很快这些大学生就会陷入到无边无尽的学业压力,同龄竞争当中,幸福感大打折扣。&/p&&p&&strong&心理学家肖恩·阿克尔指出,我们不能单单依靠别人拥有的外部条件,去推测这个人的长期快乐程度。&/strong&&/p&&figure&&img src=&/v2-a9b112c548149dcbe1c2fa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a9b112c548149dcbe1c2fa_r.jpg&&&/figure&&figure&&img src=&/v2-ca8c244fcf8e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ca8c244fcf8e_r.jpg&&&/figure&&p&长期快乐程度,不仅仅受到外部条件的制约,还受到自身内心感受的影响,所以,当你看到一个人拥有的东西,比你多的时候,无需产生任何羡慕之情,因为你不能单单因为他拥有的东西比你多,就去推测他比你要快乐。&/p&&p&&strong&肖恩·阿克尔还指出,一个人不是越成功就越快乐,而是越积极,越快乐。&/strong&&/p&&p&实现积极心态,有以下的五个方法:&/p&&ol&&li&&p&每天写下三件感恩的事;&/p&&/li&&li&&p&记日记;&/p&&/li&&li&&p&锻炼;&/p&&/li&&li&&p&冥想(克服多任务给大脑带来的疲劳);&/p&&/li&&li&&p&善举(赞扬别人,积极用语)。&/p&&/li&&/ol&&br&&br&&p&&strong&9.&/strong&&strong&Tim Urban《你有拖延症吗?》&/strong&&/p&&figure&&img src=&/v2-fcefccd04ee11ef005ba1a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fcefccd04ee11ef005ba1a_r.jpg&&&/figure&&p&如果你有经常上英文网站,那么一个名为:&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的网站,你或许有接触过,该网站主要以传播各种新奇知识的长文章为主,Tim Urban是其中的写手之一。&/p&&p&知乎上之前大热过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理解费米悖论?”,另外一个是“怎么战胜拖延症?”,这两个问题下面的高赞回答,灵感和素材,都是来源于这个网站。&/p&&p&随手翻翻Tim Urban写的长文,几乎是篇篇是经典,尤其是这篇成文于2015年,讲述人工智能的长文,看了之后,简直让人欲罢不能,单单看分享的人数,足以证明文章的质量和口碑。&/p&&figure&&img src=&/v2-e78b57d127f596fac91c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8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e78b57d127f596fac91c_r.jpg&&&/figure&&p&&strong&罗辑思维之前大吹特吹过的“吓尿指数”,什么“看不见的舰队”,什么“人工智能如同一趟不靠站的地铁,呼的一声从我们人类疾驰而过”等等等,Tim Urban在这篇文章中有更为系统地提及。&/strong&&/p&&p&Tim Urban这次登上TED舞台,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释人为什么会犯拖延症,以及我们在对待拖延症的时候,应该秉持什么样的心态。&/p&&p&相信我,看完这个演讲,你肯定会有所收获的。&/p&&p&至此,正文到此结束。&/p&&br&&br&&p&如果你想观看我今天推荐的这9个TED演讲,&strong&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TED”,不带引号,即可获取下载链接。&/strong&&/p&&figure&&img src=&/v2-ef779e7f19a037eaa356a81d3504920b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ef779e7f19a037eaa356a81d3504920b_r.jpg&&&/figure&
我是从大学毕业后迷上TED演讲的。起初,在没有接触和认真观看之前,我对TED演讲是呲之以鼻的,认为光看一些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演讲,以此希望对自己的线下生活带来任何正面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回想,这些功利化的学习态度,让我错过了很多东西。在我…
&figure&&img src=&/50/v2-146a5e771d4891bdacaeed_b.jpg& data-rawwidth=&1240& data-rawheight=&7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0& data-original=&/50/v2-146a5e771d4891bdacaeed_r.jpg&&&/figure&&figure&&img src=&/v2-146a5e771d4891bdacaeed_b.jpg& data-rawwidth=&1240& data-rawheight=&7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0& data-original=&/v2-146a5e771d4891bdacaeed_r.jpg&&&/figure&&p&&b&1.&/b&&/p&&p&我敢肯定你听过这样的一句话:只要你意志力足够坚定,你就可以做成某件事情!像很多鸡汤一样,这句话只是给你讲了个大概,并没有给你指出任何可以实际操作的方法。&/p&&p&每当你意志力消沉,或者被一些狗血事情给搞得晕头转向的时候,看一些鸡血满满的文章,确实可以暂时给你注入满满的动力,但光光看鸡汤文是远远不足以让你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上立足下来的。&/p&&p&&strong&你还得一些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方法论。&/strong&&/p&&p&在正式开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来弄清楚一个概念,那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意志力,究竟是什么东西?&/p&&p&&strong&意志力,也就是willpower,就是一种内心强烈的目的性,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性,你在此过程中,与内心深处出现的各种冲突作斗争所具备的能力的大小。&/strong&&/p&&p&想一想你在跑步的时候,内心的欲望,是想在今晚一定要跑上5公里,但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冲突。&/p&&p&跑着跑着,发现自己的脚有点痒,于是你想着要不要早点回去洗个澡;&/p&&p&跑着跑着,发现公司交代的任务,到现在还没有完成,不如现在就回去赶工吧;&/p&&p&跑着跑着,发现迎面跑来的竟然是一个似曾相识的美女,心里打着嘀咕要不要跟她打声招呼。&/p&&p&&strong&所有内心深处冒出来,压抑不住的冲突,它们的目标其实就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中止你此时此刻你正在做的事情,也就是你真真正正必须要完成的事情。&/strong&&/p&&p&所以,千万不要小看任何在看似细小事情之上坚持不懈的人,他们长年累月坚持着同样的事情,内心KO掉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可能是你无法想象的。&/p&&p&&strong&说到这里,可能你对意志力这个事物有了大概的了解,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意志力也是一种可以消耗殆尽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strong&&/p&&p&每一个人每天的意志力都是有限的,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你白天的课程比较多,或者是工作比较忙的时候,你回到宿舍,或者是回到家里,一般不怎么想和舍友,家人说话了。&/p&&p&因为在你一天的意志力分配当中,你已经将大多数倾泻在学业,工作当中,要你再拿出更多的意志力去处理舍友,家人的关系,一般来说,会十分困难。&/p&&p&电视剧常常出现男女中的任何一方,因为加班,很晚才回到家,会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而拌嘴吵架,说到底,都是因为没有多余的意志力去应对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p&&p&同样的,当你在网购的时候,如果花费太多的时间在所谓的挑选对比之上,那得到的结果,可能会令你大失所望。&/p&&p&因为你的意志力经过长时间的消耗,到最后,反而会买了你最不喜欢的东西。&/p&&p&&strong&所以,意志力作为一种极为宝贵的资源,千万不要随意浪费和消耗。&/strong&&/p&&p&如何保证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尽可能地保存更多的意志力?私以为你可以在以下的三个方面入手。&/p&&br&&br&&p&&b&2.&/b&&/p&&p&&strong&着力提高自己感知痛苦的阈值。&/strong&&/p&&p&我们之所以会放弃一件事情,是因为在做这件事情过程当中,过于容易地感知到痛苦,这样的一种痛苦感,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身心压力,于是我们就动用自己的意志力与之抗争,意志力耗尽之后,我们就很快一弃了之。&/p&&p&可能在你的印象当中,要想成为一个学霸,风里来,雨里去,整天呆坐在自习室里,一定是一件非常非常痛苦的事情,就像你做了一套题目下来,整个人都像是被掏空了一样。&/p&&p&你以为学霸也会和你有同样的感受。&/p&&p&其实不然。&/p&&p&学霸感知痛苦的敏感度,比你真的要弱很多,就像你半年没有去跑一次步,今天晚上跑了5公里,收获到的是手脚疲惫,走路都走不稳,但对于一个常年坚持跑步的人来说,这5公里,真的只是小菜一碟。&/p&&p&&strong&所以,我建议你在自己坚持做的事情上,每天多付出一点点。&/strong&&/p&&p&每天跑步坚持跑步5公里,你可以在这基础上,每天再多跑100米,或者50米,再不行,跑多10米也是可以的;&/p&&p&每天坚持背单词100个,你可以在这基础上,每天再背20个,或者10个,再不行,多背5个也是可以的。&/p&&p&当然,你可以将跑步,背单词换成其他你想要完成的事情。&/p&&p&&strong&我之前听到过这样的一句话:&/strong&&strong&人啊,千万不能安逸太久,一旦安逸习惯了,正常不过的努力,也会放大成拼尽全力的样子。&/strong&&/p&&p&但在着力提高自己痛苦阈值的过程中,一定是十分痛苦的,没有人喜欢多受一点不甘和痛楚,也没有人喜欢自己身上后者肩膀多点责任或者负担,哪怕是轻如鸿毛,在某些人看来,也会成为压死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p&&p&但人不能因为此时此刻有困难,有矛盾,就选择视而不见,不能因为暂时可以脱离这个痛苦的环境,就以为自己能够得到解脱,得到释怀。&/p&&p&远离健身房,确实可以不用腰酸背痛,腿抽筋;&/p&&p&放下单词本,确实可以不用劳心劳力,眼睛疼。&/p&&p&但你得到的,都只是暂时的解脱而已,这些所谓的解脱感和轻松愉悦的心情,维系的时间,都不过半天,过后,你还是得继续舔舐后悔不堪的伤口。&/p&&p&所以,在你一些必须要做的事情上,每天再多付出一点点,不要逃避,不然养成习惯,多努力一点点,也会让你自我感动到哭。&/p&&p&当一个人越难对一件事情感到痛苦,那他就不用在完成这件事情的过程当中,调动越多的意志力,从而得以保存更多的意志力。&/p&&br&&br&&p&&b&3.&/b&&/p&&p&之前我一直搞不懂为什么公司会提供下午茶还有其他的甜点,就像我之前在知乎上看到:“饿的时候,千万不要去逛街”这句话时,也是一脸懵逼。&/p&&p&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慢慢才知道个中的道理。&/p&&p&因为当我们的身体缺乏足够的葡萄糖,我们做事情,一般会比较没有信心,心情也会变得浮躁和不稳定。&/p&&p&就像我之前去咖啡厅写稿的时候,有时候一忙起来,经常连饭也没有吃,我以为这种拼了命的努力,可以得到工作上的各种回报:&/p&&p&文字创作能力优秀;&/p&&p&写出10万+;&/p&&p&得到各大媒体的转载。&/p&&p&等等。&/p&&p&但实际上并没有。&/p&&p&因为当你饥肠辘辘,缺乏必要的葡萄糖的时候,意志力也会随着衰退下去,这也是为什么我越努力工作,效率反而会更差的原因,因为我连基本的资料都忘了去哪里收集,文字中的基本语法错误,我都熟视无睹,更别说能写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文章了。&/p&&p&&strong&下次,当你正式开始为一件事情奋斗的时候,记得喂好你自己的胃,不要在半途之中,花费多余的意志力与饥饿做斗争。&/stro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向不太会说话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