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连接器晶硅组件是否有出口补贴

光伏业补贴引发多国争议解析
美国商务部3日刚宣布对中国光伏企业征18%~35%的反补贴税,欧洲太阳能厂商5日就立即跟着发难、控告我国国内光伏企业违反协议。光伏业的“麻烦”又接踵而来,这让人不得不担忧:几乎掀起中欧贸易大战的太阳能补贴争议会否引起各国效仿,卷土重来?
中欧光伏双反案起波澜
4日,以德国太阳能厂SolarWorldAG为首的欧洲太阳能制造商联盟向欧盟执行委员会递状,状告中国企业以低于去年议定的最低价格向欧洲输出太阳能面板。
该联盟称,晶科能源、LDK在今年4月以每瓦0.45欧元、0.46欧元的低价出售太阳能面板。若这份诉状获欧盟执委会认可,那么欧盟还可能再次对我国光伏企业开征高额关税。
根据此前双方和解内容,国内约100家企业仍可免税出口产品到欧盟,但条件是要将其太阳能面板的售价设定在每瓦0.56欧元以上(这个门槛之后又被降到0.53欧元)。
“出口德国的价格都是严格按照协议来执行的,不存在低价销售,0.45欧元连成本都不够,我们根本不会出货。”晶科能源全球品牌总监钱晶无奈地对记者说,现在国内企业出口欧洲的组件都是有配额的,公司只需按照协议价格把配额出完即可,价格再低也只能出口这么多,根本没必要赔本销售。
美国调查意图很明显
让业界担忧的还不仅于此,5月14日,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自中国进口的光伏组件和面板发起反倾销调查;美国商务部本月3日发布对我国光伏产品双反调查的反补贴初裁,初步认定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晶体硅光伏产品获得超额政府补贴,补贴幅度为18.56%至35.21%,平均税率高达26.89%,这一水平已经远高于2012年美国对我国晶体硅光伏电池征收的反补贴税。
据悉,今年美国光伏组件的需求量在5GW至6GW,来自中国的组件产品数量应占到50%以上。一旦“双反”出现对我不利的裁决,或将影响20亿至30亿美元的出口金额。
“这次美国的双反调查意图很明显,新一轮调查把台湾地区纳入‘双反’范围,就是为了堵住第一次调查的漏洞,不允许你通过第三方规避。”申银万国行业分析师余文俊说。
事实上,制裁中国产品,美国相关行业也受到影响。代表美国太阳能企业的平价太阳能联盟发表声明对美国商务部的裁定表示“失望”,称这对整个美国太阳能产业来说是一次“重大挫折”,因为它将推升美国太阳能产品价格,并减少太阳能相关就业岗位。
中国优势在制造端
那么,一个对双方都没有好处的贸易争端,为何频频爆发,甚至不断升级呢?
钱晶认为,之所以各国都对中国的光伏组件和电池发起“双反”调查,主要原因还在于在这个行业中,关键技术已经很普及,而优势却在中国人手里。
通过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光伏产业的成熟度已经非常高,进入门槛也在逐渐变低。产业链中,技术含量高的环节是硅片和电池片,国内外企业在技术上基本没有差异。以晶硅技术为例,当前组件效率已经可以达到理论上的最高值20%左右,企业之间的差异也无非就是工艺不同,而中国企业却能将成本控制的更低,企业间竞争的关键是谁能将其量化生产,显然中国企业更深谙此道。
“与其他制造业不同,光伏产业的发展在全球各国几乎是同步的,其他国家的光伏企业也在成长阶段,中国光伏企业的大规模崛起,对他们造成了威胁,美国市场一半的组件是中国产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说,但从整个产业链来看,中国的优势只是在制造端,原材料主要是进口,中国并没有垄断整个光伏产业。
专家表示,在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的情况下,贸易摩擦高发态势很难避免,其原因也不仅仅是出于产业考量,政治因素也掺杂其中。处在国际贸易相对弱势地位的中国企业应更好地熟悉和适应国际贸易游戏规则,政府与企业合力一起走出困境。
投稿、咨询、爆料——电话:(021),邮箱:,QQ:
关键字阅读:
微信公众号:
Solarzoom光伏太阳能网
微博公众号:
SOLARZOOM光伏太阳能网
每日光伏市场参考
印度商工部反倾销局(DGAD)正式公告,将对中国大陆、台湾、马来西亚等地进口的太阳能电池展开反倾销调查。同时,欧盟对中国大陆的
联系我们:021- 服务邮箱:查看: 672|回复: 5
光伏并网系统, 积分 643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64 积分
强生光电 沙晓林
  国家财政部号文件,中央财政对今年实施的金太阳光伏示范项安排资金支持,其中,对经济开发区等10MW以上连片项目,利用工矿、商业企业等建筑物300KW以上项目,给予财政补贴,使用晶硅组件的每W补贴9元,使用薄膜电池的每W补贴8元。
  从我国目前电网和电力需求等实际情况看,中央财政今年支持光伏用户侧项目,实现自发自用,对缓解东部、中部地区供电不足的矛盾,解决目前西部地区建设地面电站电网输送的矛盾,解决国内光伏应用发展缓慢、光伏生产两头在外的矛盾等,无疑都是一项既科学又符合实际的决策,将对我国大规模光伏应用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我司对金太阳示范工程的补贴标准不能认同。据我们了解,在有条件的屋顶建设用户侧发电系统,晶硅系统可控制在11元/W以内,薄膜的可控制在10元/W以内(考虑到一些项目需对屋面进行适当改造,总成本晶硅也只需12元/W、薄膜11元/W)。按这样的成本和目前的补贴标准计算,对晶硅项目的财政补贴达82%,对薄膜的补贴也要达到80%,这在德国等较早、较多安装屋面光伏系统的西方发达国家,也没有如此高的补贴比例。补贴偏高的另一原因可能是忽略了项目应用方法,此次金太阳项目采取用户侧发电自用为主的方法,由于用户是以现有用电电价作为计算标准的,沿海地区高峰时段用电价格基本在1元/度左右,而发电厂上网电价和用户自用电价几乎有一倍差价。由于对项目的高补贴,就带来一系列负面问题:
  一是由于国家财政的光伏补贴预算有一定限额,而补贴额高,补贴项目和建设总量就少,如果国家今年财政预算补贴光伏项目150亿元,按此补贴标准最多只能补贴1.7GW(1700MW);
  二是一些所谓新能源投资公司,一方面依靠各种关系拿到项目批文,一方面拼命对组件、逆变器工厂压价,甚至以次冲好,以获取最大的差额和利润;一些人员为了取得项目批文采取不当手段,行贿、暗箱操作等问题也难以避免。我们算了一笔帐,建设1MW屋顶薄膜组件项目,总投入约1000万元,而补贴高达800万元,项目投资(包括利息)在三年内就可以回收,以后20多年还可发电2000万度,以平均自发自用每度电1元计算(用电价还会逐年增长),可收入2000万元,即投入200万,在回本后还可赚取10倍利润。如此暴利,成为当前部分人员想方设法获取项目批文的动力;
  三是不利于缓解我国光伏产业当前产能过剩的突出矛盾。据有关信息反映,我国晶硅组件产能已超过30GW,而去年全球应用量仅18GW,即使全部使用中国产品,也有40%的产能过剩,而实际上其他国家还有很多产能,美国第一太阳能今年生产销售就要接近2GW;另一方面,今年以来一些国家效仿德国,大幅削减光伏补贴,导致光伏组件价格短期内下跌20%以上。而一些国家如美国、印度等,均提出补贴项目必须使用本土企业生产的组件,外贸壁垒也将长期影响中国组件企业的生产和出口;再一方面,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过高的补贴将使国家财政难以承受。要使光伏发电在中国大规模应用,必须走风电低成本、低补贴之路,唯有突破成本瓶颈,才能推动光伏大规模应用;还有一方面,过高的补贴可能对一些光伏企业形成误导,影响一些企业技术创新、进而降低成本的决心。
  强生光电认为,目前金太阳的补贴是偏高的。我们建议:
  一、今年的屋顶项目补贴,晶硅6元/W、薄膜5.5元/W比较合理,如国同样家安排150亿元补贴资金,则可补贴2.6GW,同样的财政补贴,可比现补贴增加53%的项目。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光伏产能过剩问题,但至少比目前要增加一些安装量。
  二、建议国家能尽快出台光伏应用补贴逐年递减的政策,如对用户侧项目,明年补贴可降为5元(薄膜4.5元)、2013年降为4元(薄膜3.5元)、2014年降为3元(薄膜2.5元)、2015年降为2元。到2015年国家每W补贴只需2元,如财政当年能安排200亿补贴资金,则可支持10GW项目,将对中国光伏企业起到很大的支撑效果,中国太阳能应用也将真正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按我司目前生产成本看,这一分段降低项目补贴的做法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也是光伏企业应该努力实现的。与此同期,我国电网建设将更加完善,对的上网也有了更可靠的方案,到十三五期间,用户侧光伏项目与在西北地区地面光伏项目可以同步推进,地面电站的发电成本将降至0.70元以内,自发自用项目将降至0.65元以内,国家能源局相关领导提出的在十三五期间光伏发电成本降至0.80元/KWh以下的目标是完全可行的,也是一定可以做到的,中国光伏企业也将真正进入全面、健康的发展期。
太阳能组件, 积分 12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80 积分
强生光电的评论很有针对性,如果金太阳补贴再这个现行上下降倒强生的那个幅度,那时大大有利于强生光电本身的薄膜组件的销售。
反过来,晶体硅组件的生产商,则会认为补贴仍然较低,这样的补贴方式在没有FIT配合的情况下,项目要想实现不亏本仍有一定的挑战。
不同意“建设1MW屋顶薄膜组件项目,总投入约1000万元”,因为觉得与实际情况比偏低不少。不清楚数字是怎么来的,很有可能有好几项成本项目没有考虑进去。
硅片, 积分 28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 积分
老兄,你那个晶硅系统成本每瓦11元~12元怎么出来的?我这里有个10兆瓦的项目你13元来EPC怎样?开玩笑,晶硅类组件价格最近是降得较多,但也没到5、6元的地步啊?做过系统没有?你知道支架要多少?逆变器要多少?配电系统要多少?电线电缆桥架要多少?安装费要多少?规划、环评、立项、设计、电力接入审查等要多少?屋顶租金要多少?财务费用要多少?扯淡!!
硅片, 积分 28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 积分
强生光电老搞这种事情,自己系统不好好做,半途而废,老鼓吹要做最大的薄膜厂商,和汉能有得一拼,大忽悠!
试想,如果补贴后都不赚钱,把示范项目还搞什么呢?我们的补贴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补贴多了,家家户户都上光伏,和欧洲一样。
金属硅, 积分 10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04 积分
脑残的想法,国内项目当年补贴出师就是因为几个报低价的公司而不利,现在好不容易等到产业价格降下来,补贴额度勉强让大家可以维持,居然为了自己不值钱的薄膜要国家降低补贴,我看晶硅还没怎么问题,薄膜倒是要基本下市了。
太阳能组件, 积分 16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9 积分
支持2楼、3楼的说法。
1MW电站只需要1000万元,这个 是 不适用晶硅电池组件的,薄膜电池也许能做到?
作为电站投资,组件仅占其一半左右,目前晶硅组件价格约10.4元/w,楼主说12元/W可建晶硅电站,只有如下可能: 楼主自己的成本超低,疑为天人水平;睁眼说瞎话;无知!请教出口太阳能组件到加拿大 - 出口交流 -
福步外贸论坛(FOB Business Forum) |中国第一外贸论坛
港荣会计 香港銀行办理 当天拿帐户 Q:
UID 2834693
阅读权限 10
请教出口太阳能组件到加拿大
请问有人出口太阳能组件到加拿大吗? 加拿大进口要不要双反?急!
UID 2875244
阅读权限 40
什么叫双反?
FA,FB,FE,CO,FF,FS,FTA代理
UID 2777624
阅读权限 40
来自 产地证-使馆认证-商会认证
回复 #1 oliviaguo_2016 的帖子
太阳能出口能对他们国家造成什么伤害?
(第三国转口规避反倾销税)
UID 2178227
阅读权限 60
日,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晶硅光伏组件和层压件产品反倾销和反补贴案作出产业损害终裁,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认为,进口自中国的晶硅光伏组件和层压件产品的倾销和补贴行为未对加国内产业造成损害,但造成了损害威胁。
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发布公告,根据加拿大特别进口措施法(SIMA)第41(1)条的相关规定,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晶硅光伏组件和层压件产品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终裁,中国企业的倾销幅度为9.3%~154.4%;补贴额度为0.03人民币元/瓦~0.34人民币元/瓦。
UID 1769249
积分 16405
阅读权限 80
来自 转口元老,8年转口贸易经验
这个产品,考虑转口贸易,规避反倾销关税,是唯一的选择
(报关商检 QQ:)
收购进口税单
UID 2069412
积分 61165
帖子 17302
福步币 200 块
阅读权限 0
来自 产地证+证明书+使馆认证+CIQ证书
转口贸易规避反倾销关税。
UID 2636216
阅读权限 60
回复 #1 oliviaguo_2016 的帖子
有反倾销、可以找我了解下!
UID 2487083
阅读权限 60
回复 #1 oliviaguo_2016 的帖子
出口可以的,完全可以操作,进口建议转口贸易,有疑问可以和我交流
UID 2876367
阅读权限 25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Powered by D1scuz! && 2001-光伏产品反倾销的国家有哪些? - 出口交流 -
福步外贸论坛(FOB Business Forum) |中国第一外贸论坛
港荣会计 香港銀行办理 当天拿帐户 Q:
UID 2728845
阅读权限 25
光伏产品反倾销的国家有哪些?
光伏产品出口到哪些国家有反倾销?
除了欧美 还有吗?比如说海地共和国??求解!
UID 2730271
阅读权限 80
前段时间的上海展来了没
UID 2728845
阅读权限 25
回复 #2 Carey_He 的帖子
UID 2728845
阅读权限 25
大神都在哪里啊!~
UID 1972535
阅读权限 60
我记得linkedin上有个做光伏做的很好的高手
UID 2545057
阅读权限 25
回复 #6 奥特曼forever 的帖子
你说的是精通Linkedin的MATT CRISS 吗?
UID 2773702
阅读权限 25
回复 #6 奥特曼forever 的帖子
做光伏的高手是?
(外汇美金兑换\北京使馆加签)
商检CIQ/贸促会认证-发票箱 ...
UID 2757166
积分 15502
福步币 3 块
阅读权限 80
来自 埃及阿根廷价格单/埃塞俄比亚
回复 #1 5505 的帖子
巴西 美国算一个吧
UID 2586185
阅读权限 40
据中国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消息,日前美国对华晶体硅光伏电池(无论是否组装入模块)作出反倾销行政复审终裁,这项调查于日发起。日,美国对该案作出反倾销行政复审初裁。相比初裁结果,部分企业被裁定的反倾销税率略有不同。还有更多的企业依然被裁定238.95%普遍高额税率。行业分析师认为,终裁结果对国内主流光伏企业影响有限。
  6月20日,美国对华晶体硅光伏电池(无论是否组装入模块)作出反倾销行政复审终裁: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Yingli Energy(China) Company Limited)、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Chang zhou TrinaSolar Energy Co.,Ltd.)及其分别的关联公司的反倾销幅度分别为12.19%和6.12%。江苏永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Jiangsu Sunlink PV TechnologyCo.,Ltd.)和上海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Shanghai JASolar Technology Co.,Ltd.)在调查期内无可审查交易。包括比亚迪(商洛)实业有限公司(BYD(Shangluo) IndustrialCo.,Ltd)在内的15家涉案企业的单独税率为8.52%。包括6家未能证明其单独税率地位的涉案企业在内的中国出口商均适用238.95%中国普遍税率。
  去年12月28日,美国曾对该案作出初裁,当时认定英利、天合光能及其相关公司的倾销幅度分别为11.47%和4.57%。比亚迪(商洛)实业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的倾销幅度为7.27%。其余中国企业普遍倾销幅度为238.95%。
  今年1月8日,中国商务部还确认了美国商务部对华晶体硅光伏电池(无论是否组装入模块)作出反补贴行政复审初裁的消息,晶澳(扬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JA Solar Technology Yangzhou Co., Ltd.);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Changzhou Trina Solar Energy Co., Ltd);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Wuxi Suntech Power Co., Ltd)3家企业被裁定补贴率为19.62%。
  TrendForce旗下新能源事业处EnergyTrend分析师林嫣容指出,反倾销税率与初裁结果差异不大,天合光能仍为最大赢家。主要一线厂商如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阿特斯、晶澳太阳能不仅能使用第三地的无税率产能输美,即使以本土产能供货亦可维持6%左右的毛利润,天合光能的毛利润更能维持在9%左右,明显看出贸易战对产业影响正逐步缩小,此次终裁对国内厂商实际影响不大。
2012年7月,部分欧盟企业向欧委会正式提交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案立案调查的申请。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磋商,欧盟于2013年12月做出终裁,裁定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税率为27.3%至53.4%,反补贴税率为3.5%至11.5%。
不过,经过中国和欧盟高层磋商之后,欧盟对中国光伏双反改为采用价格承诺机制,所谓价格承诺,是指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欧盟的一个最低限价,用以防止中国企业在欧盟销售的倾销和补贴行为。
就在中国光伏企业期待此前设定的对中国光伏双反将在今年初到期时,欧盟委员会在3月2日宣布将对华光伏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延长实施18个月,同时主动发起期中复审调查以逐步降低措施水平。
针对欧盟延长对中国光伏双反18个月时间,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王贺军局长表示,光伏价格承诺是中欧双方通过磋商成功解决贸易摩擦的典范。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价格承诺运行平稳,有效地平衡了双方利益。希望欧委会以实际行动妥善处理后续事宜,及早彻底终止光伏双反措施,避免对恢复光伏正常国际贸易设置障碍,避免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3月3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也对外发布《关于欧盟光伏双反案日落复审终裁和期中复审调查的声明》。声明指出,欧盟光伏下游应用产业相比组件制造端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经济附加值,而上游设备制造业也是欧盟“智造”的关键一环。双反措施加剧欧盟光伏市场需求萎靡,给上下游产业发展带来阻力,正因此,双反措施遭到欧盟内部上下游企业及有关行业组织的强烈反对。继续延长措施构成对欧盟产业的过度保护,也不利于欧盟光伏行业整体发展及全球环保事业。
[ 本帖最后由 uangle 于
17:54 编辑 ]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Powered by D1scuz! && 200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晶硅光伏组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