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我国税收增长分析非常迅速,为什么地方政府又很依赖土地

企业上市前11大超级资本运作方式
企业上市前资本运作目的很简单,一是通过重组并购方式扩大企业规模,获得行业竞争优势,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二是通过对已上市公司股权投资、股权置换等方式间接上市,当对已上市公司的控股比例达到一定的控制地位时,便举牌收购,成为正式上市公司控制人
一般的资本运作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并购重组
并购重组就是兼并和收购是意思,一般是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一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并购重组的目的是搞活企业、盘活企业存量资产的重要途径,我国企业并购重组,多采用现金收购或股权收购等支付方式进行操作。常见并购重组的方式有:
1.完全接纳并购重组
即把被并购企业的资产与债务整体吸收,完全接纳后再进行资产剥离,盘活存量资产,清算不良资产,通过系列重组工作后实现扭亏为盈。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具有相近产业关系的竞争对手,还可能是产品上下游生产链关系的企业。由于并购双方兼容性强、互补性好,并购后既扩大了生产规模,人、财、物都不浪费,同时减少了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成本,还可能不用支付太多并购资金,甚至是零现款支出收购。如果这种并购双方为国企,还可能得到政府在银行贷款及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
日,全国最大的化纤生产企业仪征化纤以担保债务方式与佛山市政府正式签约,以为亏损的佛山化纤10.81亿元人民币债务提供担保的形式,获得了后者的全部产权,并3年付清9400万元土地使用费。并购后,仪征化纤少了一个竞争对手,扩大了整体规模,实现了双方优势互补。
2.剥离不良资产,授让全部优质资产,原企业注销
并购方只接纳了被并企业的资产、技术及部分人员,被并企业用出让金安抚余下人员(卖断工龄)、处置企业残值后自谋出路。这种方式必须是并购方具有一定现金支付实力,而且不需要承担被并购方债务的情况下才可能实施。
哈尔滨龙滨酒厂连年亏损,1995年资产总额为1.4亿元,三九集团在征得哈尔滨市政府同意后,出资买断了该酒厂的全部产权,而新建一个类似的酒厂,至少需要2亿元以上的投资和3年左右的时间。
二、股权投资
股权投资是指投资方通过投资拥有被投资方的股权,投资方成为被投资方的股东,按所持股份比例享有权益并承担相应责任与风险。常见股权投资方式如下:
1.流通股转让
公众流通股转让模式又称为公开市场并购,即并购方通过二级市场收购上市公司的股票,从而获得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行为。1993年9月发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宝延风波”,拉开了我国通过股票市场收购上市公司的序幕。自此以后,有深圳万科在沪市控股上海申华、深圳无极在沪市收购飞跃音响、君安证券6次举牌控股上海申华等案例发生。
虽然在证券市场比较成熟的西方发达国家,大部分的上市公司并购都是采取流通股转让方式进行的,但在中国通过二级市场收购上市公司的可操作性却并不强,先行条件对该种方式的主要制约因素有:
(1)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不可流通的国家股、有限度流通的法人股占总股本比重约70%,可流通的社会公众股占的比例过小,这样使得能够通过公众流通股转让达到控股目的的目标企业很少。
(2)现行法规对二级市场收购流通股有严格的规定。突出的一条是,收购中,机构持股5%以上需在3个工作日之内做出公告举牌以及以后每增减2%也需做出公告。这样,每一次公告必然会造成股价的飞扬,使得二级市场收购成本很高,完成收购的时间也较长。如此高的操作成本,抑制了此种并购的运用。
(3)我国股市规模过小,而股市外围又有庞大的资金堆积,使得股价过高。对收购方而言,肯定要付出较大的成本才能收购成功,往往得不偿失。
2.非流通股转让
股权协议转让指并购公司根据股权协议转让价格受让目标公司全部或部分产权,从而获得目标公司控股权的并购行为。股权转让的对象一般指国家股和法人股。股权转让既可以是上市公司向非上市公司转让股权,也可以是非上市公司向上市公司转让股权。这种模式由于其对象是界定明确、转让方便的股权,无论是从可行性、易操作性和经济性而言,公有股股权协议转让模式均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请加股权内参微信号:eguquan 带你走进财富世界
1997年发生在深、沪证券市场上的协议转让公有股买壳上市事件就有25起,如北京中鼎创业收购云南保山、海通证券(600837,股吧)收购贵华旅业、广东飞龙收购成都联益等。其中,比较典型的是珠海恒通并购上海棱光。日,珠海恒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斥资5160万元,以每股4.3元的价格收购了上海建材集团持有的上海棱光股份有限公司1200万国家股,占总股本的33.5%,成为棱光公司第一大股东,其收购价格仅相当于二级市场价格的1/3,同时法律上也不需要多次公告。
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
1.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机构持股比例达到发行在外股份的30%时,应发出收购要约,由于证监会对此种收购方式持鼓励态度并豁免其强制收购要约义务,从而可以在不承担全面收购义务的情况下,轻易持有上市公司30%以上股权,大大降低了收购成本。
2.目前在我国,国家股、法人股股价低于流通市价,使得并购成本较低;通过协议收购非流通的公众股不仅可以达到并购目的,还可以得到由此带来的“价格租金”。
三、吸收股份并购模式
被兼并企业的所有者将被兼并企业的净资产作为股金投入并购方,成为并购方的一个股东。并购后,目标企业的法人主体地位不复存在。
1996年12月,上海实业的控股母公司以属下的汇众汽车公司、交通电器公司、光明乳业公司及东方商厦等五项资产折价31.8亿港元注入上海实业,认购上海实业新股1.62亿股,每股作价19.5港元。此举壮大了上海实业的资本实力,且不涉及资本转移。
优点:1.并购中,不涉及现金流动,避免了融资问题。2.常用于控股母公司将属下资产通过上市子公司“借壳上市”,规避了现行市场的额度管理。
四、资产置换式重组模式
企业根据未来发展战略,用对企业未来发展用处不大的资产来置换企业未来发展所需的资产,从而可能导致企业产权结构的实质性变化。
钢运股份是上海交运集团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由于该公司长期经营不善,历年来一直业绩不佳。1997年12月,交运集团将其属下的优质资产——全资子公司交机总厂和交运集团持有的高客公司51%的股权与钢运公司经评估后的资产进行等值置换,置换价万元,差额1690万元作为钢运股份对交运集团的负债,从而达到钢运公司的产业结构和经营结构战略转移的目的,公司也因经营范围的彻底转变而更名为“交运股份”。
优点:1.并购企业间可以不出现现金流动,并购方无须或只需少量支付现金,大大降低了并购成本。
2.可以有效地进行存量资产调整,将公司对整体收益效果不大的资产剔掉,将对方的优质资产或与自身产业关联度大的资产注入,可以更为直接地转变企业的经营方向和资产质量,且不涉及企业控制权的改变。
其主要不足是在信息交流不充分的条件下,难以寻找合适的置换对象。
五、以债券换股权模式
并购企业将过去对并购企业负债无力偿还的企业的不良债权作为对该企业的投资转换为股权,如果需要,再进一步追加投资以达到控股目的。
辽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辽河集团和深圳通达化工总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其中辽河集团以其属下骨干企业辽河化肥厂的经营性资产作为发起人的出资。锦天化是一个完全靠贷款和集资起家的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但锦天化设计规模较大,生产设备20世纪90年代属于国际先进水平,恰可作为辽河化肥厂生产设备的升级。基于以上原因,辽通化工将锦天化作为并购的首选目标。1995年底,辽河集团以承担6亿元债务的方式,先行收购锦天化,此后,辽河集团以债转股方式,将锦天化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辽通化工在1997年1月上市后,将募集的资金全面收购改组后的锦天化,辽通化工最终以6亿元的资金盘活近20亿元的资产,一举成为我国尿素行业的“大哥大”。
优点:1.债权转股权,可以解决国企由于投资体制缺陷造成的资本金匮乏、负债率过高的“先天不足”,适合中国国情。
2.对并购方而言,也是变被动为主动的一种方式。
六、合资控股式
又称注资入股,即由并购方和目标企业各自出资组建一个新的法人单位。目标企业以资产、土地及人员等出资,并购方以技术、资金、管理等出资,占控股地位。目标企业原有的债务仍由目标企业承担,以新建企业分红偿还。这种方式严格说来属于合资,但实质上出资者收购了目标企业的控股权,应该属于企业并购的一种特殊形式。
青岛海信现金出资1500万元和1360万元,加上技术和管理等无形资产,分别同淄博电视机厂和贵州华日电器公司成立合资企业,控股51%,对无力清偿海信债务的山东电讯器材厂和肥城电视机厂,海信分别将其393.3万元和640万元债权转为股权,加上设备、仪表及无形资产投入,控股55%,同他们成立合资企业,青岛海信通过合资方式获得了对合资企业的控制权,达到了兼并的目的。
优点:1.以少量资金控制多量资本,节约了控制成本。
2.目标公司为国有企业时,让当地的原有股东享有一定的权益,同时合资企业仍向当地企业缴纳税收,有助于获得当地政府的支持,从而突破区域限制等不利因素。
3.将目标企业的经营性资产剥离出来与优势企业合资,规避了目标企业历史债务的积累以及隐性负债、潜亏等财务陷阱。
不足之处在于,此种只收购资产而不收购企业的操作容易招来非议;同时如果目标企业身处异地,资产重组容易受到“条块分割”的阻碍。
七、在香港注册后再合资模式
在香港注册公司后,可将国内资产并入香港公司,为公司在香港或国外上市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目前经营欠佳,需流动资金,或者更新设备资金困难,也难以从国内银行贷款,可以选择在香港注册公司,借助在香港的公司作为申请贷款或接款单位,以国内的资产(厂房、设备、楼房、股票、债券等等)作为抵押品,向香港银行申请贷款,然后以投资形式注入合资公司,当机会成熟后可以申请境外上市。
优点:1.合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可以较易进入国内或国外市场,创造品牌,从而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
2.香港公司属于全球性经营公司,注册地址在境外,经营地点不限,可在国外或国内各地区开展商务,也可在各地设立办事处、商务处及分公司。
3.香港公司无经营范围限制,可进行进出口、转口、制造、投资、房地产电子、化工、管理、经纪、信息、中介、代理、顾问等等。
八、 股权拆细
对于高科技企业而言,与其追求可望而不可即的上市融资,还不如通过拆细股权,以股权换资金的方式,获得发展壮大所必需的血液。实际上,西方国家类似的做法也是常见的,即使是美国微软公司,在刚开始的时候走的也是这条路——高科技企业寻找资金合伙人,然后推出产品或技术,取得现实的利润回报,这在成为上市公司之前几乎是必然过程。
九、杠杆收购
收购公司利用目标公司资产的经营收入,来支付兼并价金或作为此种支付的担保。换言之,收购公司不必拥有巨额资金(用以支付收购过程中必需的律师、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费用),加上以目标公司的资产及营运所得作为融资担保、还款资金来源所贷得的金额,即可兼并任何规模的公司,由于此种收购方式在操作原理上类似杠杆,故而得名。杠杆收购20世纪60年代出现于美国,之后迅速发展,80年代已风行于欧美。具体说来,杠杆收购具有如下特征:
1.收购公司用以收购的自有资金与收购总价金相比微不足道,前后者之间的比例通常在10%~15%之间。
2.绝大部分收购资金系借贷而来,贷款方可能是金融机构、信托基金甚至可能是目标公司的股东(并购交易中的卖方允许买方分期给付并购资金)。
3.用来偿付贷款的款项来自目标公司营运产生的资金,即从长远来讲,目标公司将支付它自己的售价。
4.收购公司除投入非常有限的资金外,不负担进一步投资的义务,而贷出绝大部分并购资金的债权人,只能向目标公司(被收购公司)求偿,无法向真正的贷款方——收购公司求偿。实际上,贷款方往往在被收购公司资产上设有保障,以确保优先受偿地位。
银河数码动力收购香港电信就是这种资本运营方式的经典手笔。由小超人李泽楷执掌的银河数码动力相对于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蓝筹股香港电信而言,只是一个小公司。李泽楷将被收购的香港电信资产作为抵押,向中国银行集团等几家大银行筹措了大笔资金,从而成功地收购了香港电信;此后再以香港电信的运营收入作为还款来源。
十、战略联盟模式
战略联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对等实力的企业,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契约而结成的优势相长、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根据构成联盟的合伙各方面相互学习转移,共同创造知识的程度不同,传统的战略联盟可以分为两种——产品联盟和知识联盟。
1.产品联盟在医药行业,我们可以看到产品联盟的典型。制药业务的两端(研究开发和经销)代表了格外高的固定成本,在这一行业,公司一般采取产品联盟的形式,即竞争对手或潜在竞争对手之间相互经销具有竞争特征的产品,以降低成本。在这种合作关系中,短期的经济利益是最大的出发点。产品联盟可以帮助公司抓住时机,保护自身,还可以通过与世界其他伙伴合作,快速、大量地卖掉产品,收回投资。
2.知识联盟以学习和创造知识作为联盟的中心目标,它是企业发展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知识联盟有助于一个公司学习另一个公司的专业能力;有助于两个公司的专业能力优势互补,创造新的交叉知识。与产业联盟相比,知识联盟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联盟各方合作更紧密。两个公司要学习、创造和加强专业能力,每个公司的员工必须在一起紧密合作。
2.知识联盟的参与者的范围更为广泛。企业与经销商、供应商、大学实验室都可以形成知识联盟。
3.知识联盟可以形成强大的战略潜能。知识联盟可以帮助一个公司扩展和改善它的基本能力,有助于从战略上更新核心能力或创建新的核心能力。
此外,在资本运营的实际操作中,除采用上面阐述的几种形式或其组合外,还可借鉴国外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经验,大胆探索各种有效的运作方法,进一步加大资本运营的广度和深度。
十一、投资控股收购重组模式
上市公司对被并购公司进行投资,从而将其改组为上市公司子公司的并购行为。这种以现金和资产入股的形式进行相对控股或绝对控股,可以实现以少量资本控制其他企业并为我所有的目的。
杭州天目药业公司以资产入股的形式将临安最早的中外合资企业宝临印刷电路有限公司改组为公司控股69%的子公司,使两家公司实现了优势互补。1997年,该公司又进行跨地区的资本运作,出资1530万元控股了黄山制药总厂,成立了黄山市天目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天目药业占51%的股份。
此并购方式的优点:上市公司通过投资控股方式可以扩大资产规模,推动股本扩张,增加资金募集量,充分利用其“壳资源”,规避了初始的上市程序和企业“包装过程”,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企业上市前的资本运作方式很多,选择对企业适用的操作模式。本文重点介绍了企业通常采用的资本运作模式及案例,既保护股东利益,又不影响企业上市前途。
来源:E董秘平台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微信公众号专注于提供投资、并购、融资、股权转让、企业重组、改制等相关活动的风险管理资讯。欢迎投稿!让我们分享经验,共同提高!”
欢迎关注我们哟!点击查看历史文章,好多干货每天更新!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市场根本不信加息 美联储什么时候加息?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市场根本不信加息 美联储什么时候加息?》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市场根本不信加息 美联储什么时候加息?》 精选一在美联储的眼里,自2008年10月以后,他们的货币政策未曾试过如此紧缩,但是,在市场眼里,当前的环境是史上最宽松的,甚至比2005年之前的水平还要宽松。市场似乎根本就不相信美联储会加息。美国金融博客Zerohedge称,这是美联储信誉的生死交叉口。对于市场和美联储官员的分化,交易员小组MacroMan说,求求美联储扔给我一些吧。MacroMan称:周三市场将会看到,美联储关于缩表政策的最新表述。尽管美联储继续未能达到通胀目标,但金融环境指数却处于近十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美联储最好向市场注入一点波动性,而不是等到市场自己注入流动性。美联储的缩表之旅有多艰难,奥德赛之旅与之相比可能只是小儿科。美联储想要防止波动,市场认为美联储不会像点阵图显示的那样迅速加息。即使美联储在使货币政策正常化,美国金融环境依然这么宽松是史无前例的。政策目前已经接近中性,可是金融环境实际上还是非常宽松。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使得美联储等央行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比通胀更直接。最后两个经济周期都以过度结束,过度宽松的环境明显是罪魁祸首之一。美联储现在有两个选择,要么给市场注入一点波动性(比如说,在低通胀的情况下保持货币政策正常化),或者等市场自己之后出现大幅波动。写在最后:给大家推荐一家3年老平台立即理财拿红包→(年化收益10%)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于安全110:/news/218286.html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百度贴吧QQ好友window._bd_share_config={"common":{"bdSnsKey":{},"bdText":"我在【网贷安全110】看到这篇经典的文章,有趣-有料-有内涵!你们看看觉得如何?","bdMini":"2","bdMiniList":false,"bdPic":"/","bdStyle":"1","bdSize":"16"},"share":{"bdSize":16},"image":{"viewList":["qzone","tsina","tqq","weixin","tieba","sqq"],"viewText":"分享到:","viewSize":"24"},"selectShare":{"bdContainerClass":null,"bdSelectMiniList":["qzone","tsina","tqq","weixin","tieba","sqq"]}};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http://bdimg./static/api/js/share.js?v=.js?cdnversion='+~(-new Date()/36e5)];《市场根本不信加息 美联储什么时候加息?》 精选二梳理今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我们认为有三条主线:一是经济逐渐从“后危机”时代走出。2008年全球和欧债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多年增长低迷、失业率攀升,而我国的过剩产能和地方政府平台负债等,也引起了市场对经济增长和银行的担忧。后危机时代有两个标志:经济上,、增长乏力;政治上,反全球化的民粹主义上升。去年底,对欧洲民粹主义政党上台的担心达到了高点。当非常差的时候,略好的经济和政治形势对市场带来很大提振。总结起来,我们认为前三季度有三大亮点:中国经济和商品价格企稳,法国大选结果降低了欧洲政治的尾部风险,美国的投资有了起色。二是全球低通胀持续。去年底今年初,美国的核心通胀达到了2%的目标区间,当时市场上考虑的是,联储声称的通胀“对称性目标”到底会允许通胀超过2%多少。然而,今年以来美国核心通胀持续徘徊在1.5%左右,并没有起色。为什么不断改善的就业市场没有引起工资通胀?低通胀到底是结构性的还是周期性的?美联储目前的答案是通胀是周期性的,也就是工资通胀会上升,核心通胀未来还将回升到2%左右。但耶伦也颇为坦诚地表示对低通胀的原因没有充分的自信,除了一次性因素外,或许也有其他全球性原因。毕竟,低通胀不仅困扰美国,欧元区和日本也是同样。我们在《全球央妈们纠结的通胀啥时能起来》一文中详细分析了低通胀现象。三是货币政策逐渐分化,总体仍保持宽松。今年以来美联储两次加息,并且将开始缩表,全面实行货币政策正常化(详见《九个问题说明美联储缩表及其影响》)。欧洲开始考虑减少量化宽松的规模。日本则还在维持QQE。在低通胀的背景下,全球货币政策总体保持较为宽松。在以上这三条主线的驱动下,尽管全球经济增速中枢比危机之前有所降低,资本市场的表现却非常强劲。全球股市、商品普遍上涨,也温和上升。市场环境似乎处于传说中的不冷不热刚刚好的“金凤花姑娘”(goldilocks)状态。展望第四季度,我们认为今年以来的主线仍将延续。一是全球增长预计继续稳固。美国2018财年预算案通过后,特朗普税改立法有望今年落地。减税对于激励美国企业作用非常直接,利润汇回的税收减免也有助于资金回流国内进行投资,而企业投资的转好将进一步拉动就业、消费。税改如能落地,将是特朗普新政对美国经济最实质性。中国的消费和出口保持扩张,微观数据显示出工业企业利润有所回升,预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稳步推进。欧洲经济逐步恢复,失业率持续下降,2季度GDP增长回升至2.1%,外需拉动贸易表现继续向好。欧元区的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但法国总统马克龙上台后选择了正确的问题解决方向,力推劳动力市场改革。欧元区虽在,但银行贷款已开始增长。如果低利率能够持续推动信贷恢复和经济增长,欧元区有望实现“美丽的去杠杆(BeautifulDeleveraging)”。日本经济基本面好转,安倍在刚刚结束的大选中获胜,“安倍经济学”仍将维持。二是通胀可能温和回升,但预计不会太高。从长期因素看,原油市场的结构性变化(详见《深度 |油价困局》)使得能源不大可能像历史上那样对全球通胀带来很大冲击。另一方面,市场普遍认为科技进步和老龄化会持续拉低通胀水平。从个别国家来看,美国劳动力市场已经接近充分就业,工资通胀有可能抬头,另外减税和财政赤字也具有通胀性质。再通胀的“特朗普交易”仍有空间持续。欧元区劳动力市场仍然存在松弛,但劳动力市场的改善将逐步减少通缩压力。三是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支撑市场风险情绪。从市场上涨持续的时间、涨幅、估值水平等看,都走在前面。相对而言,欧股、日股、的涨幅和估值相对滞后。尤其港股,估值的绝对水平仍比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市场便宜,与自身历史相比,处于略贵但不极端的水平。此外,资金流入仍将对港股构成支撑(详见《如果港股突破三万点,你会在哪里?》)。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四季度有以下风险因素:一是货币政策退出宽松的影响。美联储10月开始缩表,预计12月还有一次加息。就上述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措施,美联储与市场做了较为充分的沟通;但往往只有到政策真正落实,才能知道影响几何。此外,缩表进程已被设定为规则,未来联储官员的倾向和言论等信息将对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美联储主席的人选尤其重要。二是市场估值较高,市场风险情绪有可能逆转。无论股市还是债市,波动率都处于非常低的水平。美国股市估值已经处于近10年最贵的时候,股价有可能需要等一等盈利(详见《调整还是见顶?七张图看懂季释放的关键信号》)。债市上,投资级公司债的久期较长。当货币政策紧缩程度超预期时,对股债的冲击都将很大。三是美元可能走强,不利新兴市场。从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来看,美国都走在欧元区前面,今年以来美元对欧元的弱势预计难以持续。美元一旦整体走强,将不利于新兴市场中基本面较弱的经济体。写在最后:给大家推荐一家3年理财老平台立即理财拿红包→无界财富(年化收益10%)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于网贷安全110:/news/262450.html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百度贴吧QQ好友window._bd_share_config={"common":{"bdSnsKey":{},"bdText":"我在【网贷安全110】看到这篇经典的文章,有趣-有料-有内涵!你们看看觉得如何?","bdMini":"2","bdMiniList":false,"bdPic":"/","bdStyle":"1","bdSize":"16"},"share":{"bdSize":16},"image":{"viewList":["qzone","tsina","tqq","weixin","tieba","sqq"],"viewText":"分享到:","viewSize":"24"},"selectShare":{"bdContainerClass":null,"bdSelectMiniList":["qzone","tsina","tqq","weixin","tieba","sqq"]}};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http://bdimg./static/api/js/share.js?v=.js?cdnversion='+~(-new Date()/36e5)];《市场根本不信加息 美联储什么时候加息?》 精选三6月过后,市场流动性极度宽裕,各种利率下行,市场以为7月央行可能要开始紧缩了。但是出乎市场预料,央行的政策却开始宽松,有人把最近的货币政策概括为从“去杠杆”转变为“稳杠杆”。7月13日,央行超量续作3600亿MLF对冲1795亿到期量,这次操作对冲掉了一半的到期资金,还有一半的资网贷安全110放市场,并且利率并未发生变化。央行的态度为什么变了呢,笔者认为最大的原因应该是美元进一步疲软。7月13日美元继续下挫,最低到了95.4426,跌幅达0.34%。今年美元的走势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尽管美联储连续加息,并已经确定要缩表,但是美元一跌再跌。近日美联储主席耶伦的表态让美元近期反弹的可能性破灭。7月12日,耶伦在半年一次的国会货币政策听证会上表示,美国经济前景向好,个人消费和企业投资回升,失业率降至4.4%的历史较低水平,个人消费支出通胀近期走弱至1.4%,但仍会向2%的目标迈进。目前,美联储货币政策仍属于“性的”,未来将继续逐步去除这些。她还表示,由于既非性亦非抑制性的水平,即所谓的中性利率,按照历史标准来看,近来已经显著走低,“联邦无需再进行很大提升,就已经接近了中性利率水平。”耶伦对美国经济上涨步伐的判断是偏弱的,所以她只能说,在长期内,压低中性利率的因素有可能逐渐消失,因此在未来几年内,额外的渐进式加息对实现经济增长和2%通胀目标还是有帮助的。即便如此,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认为,长期中性利率很可能比过去几十年要低。这使市场更加相信,美国央行加息的步伐有可能放慢,年内或不再加息。耶伦之所以降低加息预期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即将开始的缩表计划,耶伦强调联邦基金利率仍然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缩表将在年内“很快开始”,从小到大逐步缩减,以不扰乱市场为原则。最初每月削减再100亿美元左右,逐步扩大至每月缩减500亿美元。“未来规模应小于当前的4.5万亿美元,大于危机前的规模(约1万亿美元),‘正常化’将在2020年至2022年左右完成。”耶伦称,流通中的货币从危机前的6000亿美元扩张至如今的1.5万亿美元,长期内的水平将由经济需要所决定。也就是说,美联储缩表的时间将持续5年。美国经济复苏再显疲态,美联储加息节奏变缓,对美元是打击,对人民币无疑是好消息。人民币此轮贬值最大的影响因素是从开始的美元。此轮美元牛市已经终结了吗?美元再次进入熊市通道?这目前恐怕是金融市场最大的悬念。不论如何,美元的疲软对中国央行是一个绝好的喘息之机。近日一反过去几个月以来比较偏紧的货币政策,货币形势开始略有宽松,这当然是承接6月份以避免再次出现6月而实行的宽松政策,流动性极度充裕,货币市场上的各种利率都接连下滑。事实上,6月份金融数据出台,M2增速继续下行,但是6月份相对5月份的 M2增加了2.99万亿,属于最近几年月度增速最高,但M2为什么增速是下行的,因为这是说的同比,而去年6月的M2的基数非常高,是当年的第二高,因此同比增速是下滑的。说明什么问题?经济要转型升级,此前货币宽松的惯性非常大,银行信贷依然非常凶猛。再说,从去年年末到今年前半年持续偏紧的货币政策和利率的上涨,已经让数千亿的中止发行,这直接威胁到经济的增长。而企业债务积累过多,利率的上涨必将增大企业的负担,也会进一步抑制经济增长,这一点央行不会没有压力。因此,一旦看到美元疲软,监管会不失时机地抓住喘息机会,让下行,流动性充裕,然而去杠杆就只能暂且放放了。【四维环球金融智库】(ID:swgdhgzk)四维环球金融智库(swgdhgzk)”专注于精品原创文章,如您喜欢,请点右上角到朋友圈。四维是由业内金融专家、资深财经编辑记者组成的一个咨询顾问机构,业已形成宏观经济咨询、金融机构咨询等业务体系。如有需求请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或微信留言(微信账号:duolanwurita),广告发布、业务合作咨询短系:。写在最后:给大家推荐一家3年理财老平台立即理财拿红包→无界财富(年化收益10%)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于网贷安全110:/news/216414.html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百度贴吧QQ好友window._bd_share_config={"common":{"bdSnsKey":{},"bdText":"我在【网贷安全110】看到这篇经典的文章,有趣-有料-有内涵!你们看看觉得如何?","bdMini":"2","bdMiniList":false,"bdPic":"/","bdStyle":"1","bdSize":"16"},"share":{"bdSize":16},"image":{"viewList":["qzone","tsina","tqq","weixin","tieba","sqq"],"viewText":"分享到:","viewSize":"24"},"selectShare":{"bdContainerClass":null,"bdSelectMiniList":["qzone","tsina","tqq","weixin","tieba","sqq"]}};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http://bdimg./static/api/js/share.js?v=.js?cdnversion='+~(-new Date()/36e5)];《市场根本不信加息 美联储什么时候加息?》 精选四本文来源:经济参考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14日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进行年内第二次加息,并公布了缩减的计划,显示货币正常化进程欲进一步推进。与此同时,随着全球经济进入稳步复苏的轨道,对于低增长和低通胀等问题的恐惧正在消退,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和英国央行等其他全球主要央行均无意继续放宽货币政策,金融危机后的大规模宽松货币政策正趋于逐步退潮。美联储如期加息美联储14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1%至1.25%的水平,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二次加息。美联储主席耶伦等9名投票成员中,8人赞成加息,但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卡什卡里主张维持利率不变,投了反对票。美联储此次会议继续加息符合市场预期,但公布了缩表计划的细节令市场意外。美联储表示,如果美国经济增长大体符合美联储预期,美联储预计将于今年开始表的正常化,逐步减少对美联储持有的到期证券本金进行再投资来缩减资产负债表。目前美联储一直通过将到期证券本金进行再投资以维持资产负债表规模不变。根据美联储14日公布的收缩资产负债表计划的细节,美联储计划将持有的到期本金每个月不再进行再投资的上限最初设定为60亿美元,然后每三个月将此上限提高60亿美元,直到最后升至300亿美元。同时,美联储计划将持有的机构债务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本金每个月不再进行再投资的上限最初设定为40亿美元,然后每三个月将此上限提高40亿美元,直到最后升至200亿美元。由于只有超过上限部分的到期证券本金才可进行再投资,随着上限的提高,美联储每月再投资的证券规模将逐步减少,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也将逐步收缩。目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高达约4.5万亿美元,其中包括约2.5万亿美元美和约1.8万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自2015年年末启动加息进程以来,美联储已经加息四次,缩表进程预计也将于年内启动。美国经济持续温和复苏,为美联储按计划收紧货币政策提供支撑。美联储14日结束货币政策例会后发表声明说,5月份以来的信息显示美国就业市场继续强劲,美国经济温和增长,近几个月来美国家庭消费回升,继续扩张。但美国通胀近期有些回落,低于美联储2%的目标。美联储预测,今年美国经济预计增长2.2%,高于3月份预测的2.1%;到今年年底失业率预计为4.3%,低于3月份预测的4.5%;到今年年底通胀率预计为1.6%,低于3月份预测的1.9%。因为美国通胀数据较为疲弱,包括美银美林、FTN金融公司等在内的许多机构原本预期美联储在宣布加息的同时会作出相对偏“鸽派”的表态。但从会议声明及耶伦新闻发布会透露的信息看,美联储虽然承认短期内通胀回升有压力,但并未改变加息预测,并同时公布了美联储初步“缩表”计划,这让其整体表态更倾向于“鹰派”。美联储14日宣布加息之后,美国股市表现平静,虽然之后在耶伦作出略偏“鹰派”表态后小幅下挫,但随后稳步回升,至收盘涨跌互现,其中道指创下收盘历史新高。由于经济数据疲弱,美元对多数主要货币汇率14日下跌, 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当天微跌0.08%,在汇市尾市跌至96.901,美元下跌使黄金在美联储加息预期下连跌5日后出现小幅上涨。分析指出,虽然近期美国通胀率有所回落,但是美联储目前更加关注的是就业市场的表现,担心如果失业率快于预期下滑或者薪资水平意外增长加速,将可能迫使美联储不得不加快升息步伐。因此,美联储目前不会因为通胀温和而放慢加息节奏。根据美联储最新预计,到今年年底联邦基金利率中值将升至1.4%,2018年也将加息3次,预计2019年仍为3次左右,这与今年3月公布的加息方案基本一致。这意味着在本次加息之后,美联储今年还可能有一次加息。一些分析认为,时点可能在今年9月,同时由于目前美国利率水平仍处于历史低点,美国能够承受更高的利率水平,美联储还可能更快地加息或缩表。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王青认为,在美国实现充分就业的条件下,下半年通胀走势将成为决定美联储加息速度的关键。王青预计,美联储下一次加息大概率发生在9月份,在此过程中,特朗普的医改、税收和基建等新政推进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将成为影响美联储加息节奏的主要变数。对于启动缩表的时间,分析人士认为,鉴于耶伦的美联储主席任期将于明年2月到期,特朗普总统可能会提名新的美联储主席人选,为确保货币政策的延续性和降低市场不确定性,耶伦可能更倾向于今年尽早落实“缩表”计划和达成决策共识,让下一届美联储主席继续贯彻执行。美国《华尔街日报》本月初对60多位经济学家进行的调查显示,约42%的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将于12月开始“缩表”,约25%的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将于9月“缩表”,另有约23%的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会将“缩表”推迟到明年1月后。进一步宽松难再现目前,全球主要央行几乎排除了进一步的可能性,并表明正谨慎考虑从刺激政策退出。欧洲央行预计可能在下半年释放出更加明确的退出信号。尽管日本央行无意很快退出刺激政策,但也在考虑改善沟通,告知公众央行正思考如何最终退出宽松政策。英国央行官员表示考虑未来几年逐步撤除宽松货币政策,但预计这一评估也要考虑英国“脱欧”等因素的影响。欧洲央行最近一次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维持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不变,即主要再融资操作利率、边际和定期存款利率仍分别为零、0.25%和负0.40%。欧洲央行还决定现行每月600亿欧元的资产购买计划至少持续到今年年底。欧洲央行还对前瞻性指引进行微调,在货币政策声明中删除了有关预期进一步降息的表述,仅保留“我们预期在相当时间内将利率保持在目前水平”的说法。但德拉吉否认调整前瞻性指引是欧洲央行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他表示,调整关于利率的前瞻性指引是因为欧元区通缩风险“已绝对消失”,并表示欧洲央行理事会当天未讨论退出量化宽松以及货币政策正常化问题?但一些分析认为,基于增长、就业对拉升通胀的积极作用,欧洲央行逐步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上升,但实际的行动节奏可能缓于市场预期。欧洲央行可能在下半年释放出更加明确的退出信号,9月份的议息会议是重要节点,届时将公布最新一期经济预测报告,并且现有购债计划将于12月到期,欧洲央行需在此之前和市场沟通购债计划的存续问题?欧洲央行理事会成员、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近期也曾多次表示,“退出问题”不能久拖不决?他指出,QE使欧元系统成为欧元区各国最大的,欧洲央行和各成员国央行最终可能迫于政治压力,使超宽松货币政策延续的时间过长,超出其必要性?英国央行曾在5月暗示,首次加息的时点可能在2019年第四季度,并表示对于通胀率超过目标水平的容忍将是有限的。分析认为,这意味着如果英国“脱欧”进程顺利,英国央行还可能加快升息步伐。英国通胀持续上升,5月份通胀率升至2.9%,高于4月份的2.7%,升至2013年6月以来新高。去年“脱欧”公投以来,英镑持续贬值推升了进口商品价格,包括英国央行在内的多家机构均预计通胀在未来数月还将继续上升。为提振经济增长和通胀水平,日本央行已多年维持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央行总裁黑田东彦2013年春上任后,一直推行以扩大货币供应量为特征的大胆的货币宽松政策。2016年9月的金融政策决策会议上,日本央行决定调整货币政策框架,将一直以来的货币宽松政策目标从此前的扩大货币供应量,转为继续维持短期利率在负区间和稳定长期利率在0%以上正值两方面的操作,并以此为目标购入国债。大规模的宽松政策也令日本迅速膨胀。截至5月底,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规模首度超过500万亿日元(约合4.48万亿美元),与2013年开始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时相比增长超过两倍,几乎追平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4.51万亿美元,相当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90%以上。尽管日本经济增长依然不见起色、通胀率仅0.3%,但有迹象显示,日本央行也在考虑退出宽松政策的问题。日本央行正在重新调整关于未来退出刺激政策的沟通机制,显示出其正在考虑如何退出大规模的宽松政策。外溢效应引关注美联储加息和资产负债表缩减计划将可能引发的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等外溢效应不断受到外界关注,不少央行正在积极思考和筹备应对措施。欧洲央行近期发布的报告认为,由于欧美两大市场高度整合,美联储升息和缩表等金融政策对欧元区有强烈的外溢效应,带来不确定和风险。欧盟委员会在春季经济预测中指出,密切关注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对欧洲和全球经济带来影响;美联储升息缩表等金融手段将带来显著的外溢效果;随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这些风险将对目前短暂的复苏势头带来冲击。韩国央行5月25日召开金融货币委员会全体会议,决定第11个月维持1.25%不变。韩国央行表示,决定利率走向的主要因素包括新政府划拨和执行补充预算情况、家庭负债相关政策效果及美国经济政策走向等国内外环境变化。韩国央行表示,美国“缩表”等“货币政策正常化”措施将对资金流向产生影响,但考虑到韩国国内外经济环境,不太会出现资金大规模外流的现象。《韩国经济日报》认为,韩国央行决策者此次维持利率不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美联储的升息可能。同时,韩国分析师多认为,与美国升息举措相比,美国可能的缩减资产负债表措施更加需要受到关注。印度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7日表示,维持货币政策中性立场,维持基准回购利率6.25%不变,同时,逆回购利率维持在6%不变。尽管目前印度经济增长放缓情况严重,但考虑到美联储加息和缩表将对卢比比值构成压力,加速外汇流出,令印度央行不敢贸然降息。印度威廉姆·奥尼尔研究中心主任苏达卡·潘特波门表示,印度现阶段不具备降息基础,下次降息可能在8月份央行货币会议作出决定。《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称,持有主要货币美元的美联储实施加息还将影响全球的金融市场。美联储正逐渐加快紧缩的速度。在日欧持续推进货币宽松政策的情况下,如果美国持续加息,资金将回归到有望获得收益的美元上,全球的资金流动可能发生异常。瑞穗证券部高级经济师宫川宪央在一份报告中说,2013年,当时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发言中暗示要缩小购买的规模,引发美国长期利率的上升和新兴经济体货币的贬值,人们对那次的“伯南克冲击”引发的市场混乱记忆犹新。“缩表”的影响还是未知数。正因为如此,有必要注意其招致金融市场避险行为和美元加速升值的可能性。宫川表示,美国作为关键货币国,其推翻大规模货币宽松的过程,不可否定可能将给世界范围内的资金流量造成很大影响。阿根廷亚洲问题研究机构“亚洲观察”专家塞西莉亚·佩拉尔塔表示,美联储“缩表”会使全球市场上美元增加,涌入的美元会对阿根廷比索构成威胁,从而引发货币的新一轮贬值,这对现在逐渐得到控制的阿根廷通胀率又会是新的打击。美联储“缩表”另一大影响是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这对大多数依靠原材料出口赚取外汇的拉美国家都是严峻的挑战,也会使拉美国家的债务风险提高,若爆发债务危机,拉美将深陷新一轮经济衰退的泥潭之中。澳大利亚创新金融研究院院长郭生祥说,美联储从2014年开始预告加息,似乎给了世界足够的准备,其实之前大量流动性的注入仍可能被低估。美联储若急于从加息到缩表,后果会是对美国以及世界脆弱的经济复苏带来剧烈波动,要是应对不够,或将会带来货币政策的反复,对经济复苏有害。郭生祥说,澳大利亚央行和澳金融审慎委员会增加了防患未然的措施,由于澳经济在资源结构、产业结构、财税金融政策、财富分布结构等方面较为稳健,的确会出现资金流出和一定的澳元波动,但是澳经济不至于出现非常激烈的经济金融危机,但可能出现中长期的持续低迷。中国应积极应对不少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走向总体趋稳,中国货币政策预期管理能力不断增强,美联储加息对中国汇率、贸易和货币心里预期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可控。一方面,美元升息会加大中国经济管理难度,比如增大人民币贬值压力和资本外流风险等。另一方面,当前的中国经济和中国央行已今非昔比,中国掌控本国经济的能力不断上升。国际观察人士认为,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预期管理已越来越老练,而且近一段时间来,中国已经能够使用更多的工具。中国采取“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根据经济的实际情况做好“预调微调”,做好市场的预期管理,这些都是中国经济稳健增长的有力保障。东方金诚专家表示,从中期来看,美联储偏鹰派加息渐成主流预期。中国在推进去杠杆等时仍需充分考虑美联储加息进程和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态势,对货币政策适度微调。工银国际研究部主管程实认为,美联储6月加息用行动确定了美联储鹰派加息的基调,并将由此对美国经济以及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而预期的易变性则会让市场围绕长期的趋势产生更大的波动。程实指出,美联储6月加息靴子落地推动美元指数下行,但是美联储的鹰派紧缩将令美元中长期强势再获支撑。由于美联储加息已经习以为常,非美货币兑美元汇率可能不会出现大幅贬值压力,人民币兑美元短期企稳的态势也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在汇率企稳的前提下,伴随着欧洲央行首次将人民币纳入外储的短期激励,人民币国际化2017年加速推进的大趋势不会受到美联储加息的明显影响。《市场根本不信加息 美联储什么时候加息?》 精选五核心提示:所谓缩表,就是将资产负债表缩小,是货币紧缩的一种调控措施。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美联储此次声明暗示可能在9月启动“缩表”。美东时间7月26日下午,美联储发布7月会议声明,联邦基金利率维持1%到1.25%区间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同时宣布将“尽快”启动缩表。所谓缩表,就是将资产负债表缩小,是货币紧缩的一种调控措施。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美联储此次声明暗示可能在9月启动“缩表”声明发布后,美股三大指数收窄日内涨幅,美元下跌, 黄金上涨。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这份声明中指出,就业市场已继续增强,今年截至目前为止经济活动一直都在温和上升。自年初以来,平均而言就业增长一直都很稳健,失业率则已有所下降。家庭支出和企业固定投资已继续扩张。按12个月基础计算的整体及不计入粮食和能源价格的指标有所下降并低于2%。声明还表示,时而言,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维持现有的债券再投资政策,但预计将相对较快地开始实施其资产负债表正常化计划,前提是经济形势的演进发展广泛符合预期。在此次会议上,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全体委员均投票支持其利率决定。以下是美联储7月份货币政策声明的全文:自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6月份召开会议以来所收到的信息表明,就业市场已继续增强,今年截至目前为止经济活动一直都在温和上升。自年初以来,平均而言就业增长一直都很稳健,失业率则已有所下降。家庭支出和企业固定投资已继续扩张。按12个月基础计算的整体通货膨胀及不计入粮食和能源价格的指标有所下降并低于2%。整体而言,以市场为基础的通胀补偿指标仍旧保持在较低水平;以调查报告为基础的长期通胀预期指标则基本保持不变。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正在依据其法定使命来寻求培育最大就业和物价稳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继续预计,通过逐步调整货币政策立场的方式,经济活动将以稳健的步伐扩张,就业市场状况将进一步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增强。按12个月基础计算的通货膨胀近期预计仍将在一定程度上低于2%,但从中期来看则将持稳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2%目标附近。经济前景的近期风险看似大致平衡,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正在密切通货膨胀的形势发展。考虑到已实现及预期的就业市场状况和通货膨胀,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维持在1%到1.25%不变。货币政策立场仍将保持宽松,从而为就业市场状况的进一步加强和通货膨胀持续重返2%提供支持。为了判定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未来调整的时机选择和规模,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对有关其最大就业和2%通货膨胀目已实现和预期经济状况进行评估。这种评估将把一系列广泛的信息考虑在内,包括有关就业市场状况的指标、通胀压力和通胀预期指标、以及有关金融和国际形势发展的读数等。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仔细监控与其对称性通货膨胀目标相关的实际和预期将有的通货膨胀发展形势。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预计,经济状况的发展将可令其有理由逐步上调联邦基金利率;在一段时间之内,联邦基金利率很可能仍将保持在低于长期普遍值的水平。但是,联邦基金利率的实际道路将依赖于未来数据所表明的经济前景。暂时而言,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维持现有的政策,将来自于所持机构债和机构的本金付款再投资到机构抵押贷款支持债券中去,在交易中对即将到期的美国国债进行展期。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预计将相对较快地开始实施其资产负债表正常化计划,前提是经济形势的演进发展广泛符合预期;在2017年6月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附录的“政策正常化原则和计划”(Policy Normalization Principles and Plans)中对这项计划进行了描述。在此次会议上投票支持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货币政策行动的委员有:主席珍妮特·耶伦(Janet L. Yellen)、副主席威廉·杜德利(William C. Dudley)、莱尔·布莱恩纳德(Lael Brainard)、查尔斯·埃文斯(harles L. Evans)、斯坦利·费希尔(Stanley Fischer)、帕特里克·哈克(Patrick Harker)、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S. Kaplan)、尼尔·凯西卡瑞(Neel Kashkari)和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H. Powell)。(星云)此前分析师普遍预计本次美联储不会有加息动作,据预测加息概率仅有3%,最终结果也符合预期。但看点颇多,集中四大看点:1、缩表的进展:美联储暗示最早9月开始缩表,这也是华尔街所预期开始的时间。2、加息进程:美联储对下一次加息的时间点采取模糊的措辞。3、通胀:美联储继续坚持其对通胀设定的2%的目标。4、美国经济:美联储声明称,自年初以来,平均而言就业增长一直都很稳健,失业率则已有所下降延伸阅读美联储加息配缩表 全球资产酿变局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6月14日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进行年内第二次加息,并公布了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计划,显示货币正常化进程欲进一步推进。与此同时,随着全球经济进入稳步复苏的轨道,对于低增长和低通胀等问题的恐惧正在消退,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和英国央行等其他全球主要央行均无意继续放宽货币政策,金融危机后的大规模宽松货币政策正趋于逐步退潮。美联储如期加息美联储14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1%至1.25%的水平,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二次加息。美联储主席耶伦等9名投票成员中,8人赞成加息,但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卡什卡里主张维持利率不变,投了反对票。美联储此次会议继续加息符合市场预期,但公布了缩表计划的细节令市场意外。美联储表示,如果美国经济增长大体符合美联储预期,美联储预计将于今年开始资产负债表的正常化,逐步减少对美联储持有的到期证券本金进行再投资来缩减资产负债表。目前美联储一直通过将到期证券本金进行再投资以维持资产负债表规模不变。根据美联储14日公布的收缩资产负债表计划的细节,美联储计划将持有的到期美国国债本金每个月不再进行再投资的上限最初设定为60亿美元,然后每三个月将此上限提高60亿美元,直到最后升至300亿美元。同时,美联储计划将持有的机构债务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本金每个月不再进行再投资的上限最初设定为40亿美元,然后每三个月将此上限提高40亿美元,直到最后升至200亿美元。由于只有超过上限部分的到期证券本金才可进行再投资,随着上限的提高,美联储每月再投资的证券规模将逐步减少,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也将逐步收缩。目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高达约4.5万亿美元,其中包括约2.5万亿美元美国国债和约1.8万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自2015年年末启动加息进程以来,美联储已经加息四次,缩表进程预计也将于年内启动。美国经济持续温和复苏,为美联储按计划收紧货币政策提供支撑。美联储14日结束货币政策例会后发表声明说,5月份以来的信息显示美国就业市场继续强劲,美国经济温和增长,近几个月来美国家庭消费回升,企业继续扩张。但美国通胀近期有些回落,低于美联储2%的目标。美联储预测,今年美国经济预计增长2.2%,高于3月份预测的2.1%;到今年年底失业率预计为4.3%,低于3月份预测的4.5%;到今年年底通胀率预计为1.6%,低于3月份预测的1.9%。因为美国通胀数据较为疲弱,包括美银美林、FTN金融公司等在内的许多机构原本预期美联储在宣布加息的同时会作出相对偏“鸽派”的表态。但从会议声明及耶伦新闻发布会透露的信息看,美联储虽然承认短期内通胀回升有压力,但并未改变加息预测,并同时公布了美联储初步“缩表”计划,这让其整体表态更倾向于“鹰派”。美联储14日宣布加息之后,美国股市三大股指表现平静,虽然之后在耶伦作出略偏“鹰派”表态后小幅下挫,但随后稳步回升,至收盘涨跌互现,其中道指创下收盘历史新高。由于经济数据疲弱,美元对多数主要货币汇率14日下跌, 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当天微跌0.08%,在汇市尾市跌至96.901,美元下跌使黄金在美联储加息预期下连跌5日后出现小幅上涨。分析指出,虽然近期美国通胀率有所回落,但是美联储目前更加关注的是就业市场的表现,担心如果失业率快于预期下滑或者薪资水平意外增长加速,将可能迫使美联储不得不加快升息步伐。因此,美联储目前不会因为通胀温和而放慢加息节奏。根据美联储最新预计,到今年年底联邦基金利率中值将升至1.4%,2018年也将加息3次,预计2019年仍为3次左右,这与今年3月公布的加息方案基本一致。这意味着在本次加息之后,美联储今年还可能有一次加息。一些分析认为,时点可能在今年9月,同时由于目前美国利率水平仍处于历史低点,美国能够承受更高的利率水平,美联储还可能更快地加息或缩表。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王青认为,在美国实现充分就业的条件下,下半年通胀走势将成为决定美联储加息速度的关键。王青预计,美联储下一次加息大概率发生在9月份,在此过程中,特朗普的医改、税收和基建等新政推进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将成为影响美联储加息节奏的主要变数。对于启动缩表的时间,分析人士认为,鉴于耶伦的美联储主席任期将于明年2月到期,特朗普总统可能会提名新的美联储主席人选,为确保货币政策的延续性和降低市场不确定性,耶伦可能更倾向于今年尽早落实“缩表”计划和达成决策共识,让下一届美联储主席继续贯彻执行。美国《华尔街日报》本月初对60多位经济学家进行的调查显示,约42%的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将于12月开始“缩表”,约25%的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将于9月“缩表”,另有约23%的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会将“缩表”推迟到明年1月后。进一步宽松难再现目前,全球主要央行几乎排除了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并表明正谨慎考虑从刺激政策退出。欧洲央行预计可能在下半年释放出更加明确的退出信号。尽管日本央行无意很快退出刺激政策,但也在考虑改善沟通,告知公众央行正思考如何最终退出宽松政策。英国央行官员表示考虑未来几年逐步撤除宽松货币政策,但预计这一评估也要考虑英国“脱欧”等因素的影响。欧洲央行最近一次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维持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不变,即主要再融资操作利率、边际贷款利率和定期存款利率仍分别为零、0.25%和负0.40%。欧洲央行还决定现行每月600亿欧元的资产购买计划至少持续到今年年底。欧洲央行还对前瞻性指引进行微调,在货币政策声明中删除了有关预期进一步降息的表述,仅保留“我们预期在相当时间内将利率保持在目前水平”的说法。但德拉吉否认调整前瞻性指引是欧洲央行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他表示,调整关于利率的前瞻性指引是因为欧元区通缩风险“已绝对消失”,并表示欧洲央行理事会当天未讨论退出量化宽松以及货币政策正常化问题?但一些分析认为,基于增长、就业对拉升通胀的积极作用,欧洲央行逐步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上升,但实际的行动节奏可能缓于市场预期。欧洲央行可能在下半年释放出更加明确的退出信号,9月份的议息会议是重要节点,届时将公布最新一期经济预测报告,并且现有购债计划将于12月到期,欧洲央行需在此之前和市场沟通购债计划的存续问题?欧洲央行理事会成员、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近期也曾多次表示,“退出问题”不能久拖不决?他指出,QE使欧元系统成为欧元区各国最大的债权人,欧洲央行和各成员国央行最终可能迫于政治压力,使超宽松货币政策延续的时间过长,超出其必要性?英国央行曾在5月暗示,首次加息的时点可能在2019年第四季度,并表示对于通胀率超过目标水平的容忍将是有限的。分析认为,这意味着如果英国“脱欧”进程顺利,英国央行还可能加快升息步伐。英国通胀持续上升,5月份通胀率升至2.9%,高于4月份的2.7%,升至2013年6月以来新高。去年“脱欧”公投以来,英镑持续贬值推升了进口商品价格,包括英国央行在内的多家机构均预计通胀在未来数月还将继续上升。为提振经济增长和通胀水平,日本央行已多年维持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央行总裁黑田东彦2013年春上任后,一直推行以扩大货币供应量为特征的大胆的货币宽松政策。2016年9月的金融政策决策会议上,日本央行决定调整货币政策框架,将一直以来的货币宽松政策目标从此前的扩大货币供应量,转为继续维持短期利率在负区间和稳定长期利率在0%以上正值两方面的操作,并以此为目标购入国债。大规模的宽松政策也令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迅速膨胀。截至5月底,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规模首度超过500万亿日元(约合4.48万亿美元),与2013年开始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时相比增长超过两倍,几乎追平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4.51万亿美元,相当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90%以上。尽管日本经济增长依然不见起色、通胀率仅0.3%,但有迹象显示,日本央行也在考虑退出宽松政策的问题。日本央行正在重新调整关于未来退出刺激政策的沟通机制,显示出其正在考虑如何退出大规模的宽松政策。外溢效应引关注美联储加息和资产负债表缩减计划将可能引发的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等外溢效应不断受到外界关注,不少央行正在积极思考和筹备应对措施。欧洲央行近期发布的报告认为,由于欧美两大市场高度整合,美联储升息和缩表等金融政策对欧元区有强烈的外溢效应,带来不确定和风险。欧盟委员会在春季经济预测中指出,密切关注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对欧洲和全球经济带来影响;美联储升息缩表等金融手段将带来显著的外溢效果;随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这些风险将对目前短暂的复苏势头带来冲击。韩国央行5月25日召开金融货币委员会全体会议,决定第11个月维持基准利率1.25%不变。韩国央行表示,决定利率走向的主要因素包括新政府划拨和执行补充预算情况、家庭负债相关政策效果及美国经济政策走向等国内外环境变化。韩国央行表示,美国“缩表”等“货币政策正常化”措施将对资金流向产生影响,但考虑到韩国国内外经济环境,不太会出现资金大规模外流的现象。《韩国经济日报》认为,韩国央行决策者此次维持利率不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美联储的升息可能。同时,韩国分析师多认为,与美国升息举措相比,美国可能的缩减资产负债表措施更加需要受到关注。印度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7日表示,维持货币政策中性立场,维持基准回购利率6.25%不变,同时,逆回购利率维持在6%不变。尽管目前印度经济增长放缓情况严重,但考虑到美联储加息和缩表将对卢比比值构成压力,加速外汇流出,令印度央行不敢贸然降息。印度威廉姆·奥尼尔研究中心主任苏达卡·潘特波门表示,印度现阶段不具备降息基础,下次降息可能在8月份央行货币会议作出决定。《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称,持有主要货币美元的美联储实施加息还将影响全球的金融市场。美联储正逐渐加快紧缩的速度。在日欧持续推进货币宽松政策的情况下,如果美国持续加息,资金将回归到有望获得收益的美元上,全球的资金流动可能发生异常。瑞穗证券投资信息部高级经济师宫川宪央在一份报告中说,2013年,当时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发言中暗示要缩小债权购买的规模,引发美国长期利率的上升和新兴经济体货币的贬值,人们对那次的“伯南克冲击”引发的市场混乱记忆犹新。“缩表”的影响还是未知数。正因为如此,有必要注意其招致金融市场避险行为和美元加速升值的可能性。宫川表示,美国作为关键货币国,其推翻大规模货币宽松的过程,不可否定可能将给世界范围内的资金流量造成很大影响。阿根廷亚洲问题研究机构“亚洲观察”专家塞西莉亚·佩拉尔塔表示,美联储“缩表”会使全球市场上美元增加,涌入的美元会对阿根廷比索构成威胁,从而引发货币的新一轮贬值,这对现在逐渐得到控制的阿根廷通胀率又会是新的打击。美联储“缩表”另一大影响是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这对大多数依靠原材料出口赚取外汇的拉美国家都是严峻的挑战,也会使拉美国家的债务风险提高,若爆发债务危机,拉美将深陷新一轮经济衰退的泥潭之中。澳大利亚创新金融研究院院长郭生祥说,美联储从2014年开始预告加息,似乎给了世界足够的准备,其实之前大量流动性的注入仍可能被低估。美联储若急于从加息到缩表,后果会是对美国以及世界脆弱的经济复苏带来剧烈波动,要是应对不够,或将会带来货币政策的反复,对经济复苏有害。郭生祥说,澳大利亚央行和澳金融审慎委员会增加了防患未然的措施,由于澳经济在资源结构、产业结构、财税金融政策、财富分布结构等方面较为稳健,的确会出现资金流出和一定的澳元波动,但是澳经济不至于出现非常激烈的经济金融危机,但可能出现中长期的持续低迷。中国应积极应对不少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走向总体趋稳,中国货币政策预期管理能力不断增强,美联储加息对中国汇率、贸易和货币心里预期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可控。一方面,美元升息会加大中国经济管理难度,比如增大人民币贬值压力和资本外流风险等。另一方面,当前的中国经济和中国央行已今非昔比,中国掌控本国经济的能力不断上升。国际观察人士认为,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预期管理已越来越老练,而且近一段时间来,中国已经能够使用更多的工具。中国采取“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根据经济的实际情况做好“预调微调”,做好市场的预期管理,这些都是中国经济稳健增长的有力保障。东方金诚专家表示,从中期来看,美联储偏鹰派加息渐成主流预期。中国在推进去杠杆等供给侧改革时仍需充分考虑美联储加息进程和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态势,对货币政策适度微调。工银国际研究部主管程实认为,美联储6月加息用行动确定了美联储鹰派加息的基调,并将由此对美国经济以及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而预期的易变性则会让市场围绕长期的趋势产生更大的波动。程实指出,美联储6月加息靴子落地推动美元指数下行,但是美联储的鹰派紧缩将令美元中长期强势再获支撑。由于美联储加息已经习以为常,非美货币兑美元汇率可能不会出现大幅贬值压力,人民币兑美元短期企稳的态势也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在汇率企稳的前提下,伴随着欧洲央行首次将人民币纳入外储的短期激励,人民币国际化2017年加速推进的大趋势不会受到美联储加息的明显影响。(完)【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3】《市场根本不信加息 美联储什么时候加息?》 精选六核心提示:所谓缩表,就是将资产负债表缩小,是货币紧缩的一种调控措施。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美联储此次声明暗示可能在9月启动“缩表”。美东时间7月26日下午,美联储发布7月会议声明,联邦基金利率维持1%到1.25%区间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同时宣布将“尽快”启动缩表。所谓缩表,就是将资产负债表缩小,是货币紧缩的一种调控措施。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美联储此次声明暗示可能在9月启动“缩表”声明发布后,美股三大指数收窄日内涨幅,美元下跌, 黄金上涨。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这份声明中指出,就业市场已继续增强,今年截至目前为止经济活动一直都在温和上升。自年初以来,平均而言就业增长一直都很稳健,失业率则已有所下降。家庭支出和企业固定投资已继续扩张。按12个月基础计算的整体通货膨胀及不计入粮食和能源价格的指标有所下降并低于2%。声明还表示,时而言,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维持现有的债券再投资政策,但预计将相对较快地开始实施其资产负债表正常化计划,前提是经济形势的演进发展广泛符合预期。在此次会议上,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全体委员均投票支持其利率决定。以下是美联储7月份货币政策声明的全文:自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6月份召开会议以来所收到的信息表明,就业市场已继续增强,今年截至目前为止经济活动一直都在温和上升。自年初以来,平均而言就业增长一直都很稳健,失业率则已有所下降。家庭支出和企业固定投资已继续扩张。按12个月基础计算的整体通货膨胀及不计入粮食和能源价格的指标有所下降并低于2%。整体而言,以市场为基础的通胀补偿指标仍旧保持在较低水平;以调查报告为基础的长期通胀预期指标则基本保持不变。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正在依据其法定使命来寻求培育最大就业和物价稳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继续预计,通过逐步调整货币政策立场的方式,经济活动将以稳健的步伐扩张,就业市场状况将进一步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增强。按12个月基础计算的通货膨胀近期预计仍将在一定程度上低于2%,但从中期来看则将持稳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2%目标附近。经济前景的近期风险看似大致平衡,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正在密切通货膨胀的形势发展。考虑到已实现及预期的就业市场状况和通货膨胀,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维持在1%到1.25%不变。货币政策立场仍将保持宽松,从而为就业市场状况的进一步加强和通货膨胀持续重返2%提供支持。为了判定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未来调整的时机选择和规模,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对有关其最大就业和2%通货膨胀目标的已实现和预期经济状况进行评估。这种评估将把一系列广泛的信息考虑在内,包括有关就业市场状况的指标、通胀压力和通胀预期指标、以及有关金融和国际形势发展的读数等。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仔细监控与其对称性通货膨胀目标相关的实际和预期将有的通货膨胀发展形势。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预计,经济状况的发展将可令其有理由逐步上调联邦基金利率;在一段时间之内,联邦基金利率很可能仍将保持在低于长期普遍值的水平。但是,联邦基金利率的实际道路将依赖于未来数据所表明的经济前景。暂时而言,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维持现有的政策,将来自于所持机构债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付款再投资到机构抵押贷款支持债券中去,在国债发售交易中对即将到期的美国国债进行展期。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预计将相对较快地开始实施其资产负债表正常化计划,前提是经济形势的演进发展广泛符合预期;在2017年6月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附录的“政策正常化原则和计划”(Policy Normalization Principles and Plans)中对这项计划进行了描述。在此次会议上投票支持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货币政策行动的委员有:主席珍妮特·耶伦(Janet L. Yellen)、副主席威廉·杜德利(William C. Dudley)、莱尔·布莱恩纳德(Lael Brainard)、查尔斯·埃文斯(harles L. Evans)、斯坦利·费希尔(Stanley Fischer)、帕特里克·哈克(Patrick Harker)、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S. Kaplan)、尼尔·凯西卡瑞(Neel Kashkari)和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H. Powell)。(星云)此前分析师普遍预计本次美联储不会有加息动作,据预测加息概率仅有3%,最终结果也符合预期。但看点颇多,集中四大看点:1、缩表的进展:美联储暗示最早9月开始缩表,这也是华尔街所预期开始的时间。2、加息进程:美联储对下一次加息的时间点采取模糊的措辞。3、通胀:美联储继续坚持其对通胀设定的2%的目标。4、美国经济:美联储声明称,自年初以来,平均而言就业增长一直都很稳健,失业率则已有所下降延伸阅读美联储加息配缩表 全球资产酿变局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6月14日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进行年内第二次加息,并公布了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计划,显示货币正常化进程欲进一步推进。与此同时,随着全球经济进入稳步复苏的轨道,对于低增长和低通胀等问题的恐惧正在消退,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和英国央行等其他全球主要央行均无意继续放宽货币政策,金融危机后的大规模宽松货币政策正趋于逐步退潮。美联储如期加息美联储14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1%至1.25%的水平,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二次加息。美联储主席耶伦等9名投票成员中,8人赞成加息,但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卡什卡里主张维持利率不变,投了反对票。美联储此次会议继续加息符合市场预期,但公布了缩表计划的细节令市场意外。美联储表示,如果美国经济增长大体符合美联储预期,美联储预计将于今年开始资产负债表的正常化,逐步减少对美联储持有的到期证券本金进行再投资来缩减资产负债表。目前美联储一直通过将到期证券本金进行再投资以维持资产负债表规模不变。根据美联储14日公布的收缩资产负债表计划的细节,美联储计划将持有的到期美国国债本金每个月不再进行再投资的上限最初设定为60亿美元,然后每三个月将此上限提高60亿美元,直到最后升至300亿美元。同时,美联储计划将持有的机构债务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本金每个月不再进行再投资的上限最初设定为40亿美元,然后每三个月将此上限提高40亿美元,直到最后升至200亿美元。由于只有超过上限部分的到期证券本金才可进行再投资,随着上限的提高,美联储每月再投资的证券规模将逐步减少,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也将逐步收缩。目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高达约4.5万亿美元,其中包括约2.5万亿美元美国国债和约1.8万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自2015年年末启动加息进程以来,美联储已经加息四次,缩表进程预计也将于年内启动。美国经济持续温和复苏,为美联储按计划收紧货币政策提供支撑。美联储14日结束货币政策例会后发表声明说,5月份以来的信息显示美国就业市场继续强劲,美国经济温和增长,近几个月来美国家庭消费回升,企业固定继续扩张。但美国通胀近期有些回落,低于美联储2%的目标。美联储预测,今年美国经济预计增长2.2%,高于3月份预测的2.1%;到今年年底失业率预计为4.3%,低于3月份预测的4.5%;到今年年底通胀率预计为1.6%,低于3月份预测的1.9%。因为美国通胀数据较为疲弱,包括美银美林、FTN金融公司等在内的许多机构原本预期美联储在宣布加息的同时会作出相对偏“鸽派”的表态。但从会议声明及耶伦新闻发布会透露的信息看,美联储虽然承认短期内通胀回升有压力,但并未改变加息预测,并同时公布了美联储初步“缩表”计划,这让其整体表态更倾向于“鹰派”。美联储14日宣布加息之后,美国股市三大股指表现平静,虽然之后在耶伦作出略偏“鹰派”表态后小幅下挫,但随后稳步回升,至收盘涨跌互现,其中道指创下收盘历史新高。由于经济数据疲弱,美元对多数主要货币汇率14日下跌, 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当天微跌0.08%,在汇市尾市跌至96.901,美元下跌使黄金在美联储加息预期下连跌5日后出现小幅上涨。分析指出,虽然近期美国通胀率有所回落,但是美联储目前更加关注的是就业市场的表现,担心如果失业率快于预期下滑或者薪资水平意外增长加速,将可能迫使美联储不得不加快升息步伐。因此,美联储目前不会因为通胀温和而放慢加息节奏。根据美联储最新预计,到今年年底联邦基金利率中值将升至1.4%,2018年也将加息3次,预计2019年仍为3次左右,这与今年3月公布的加息方案基本一致。这意味着在本次加息之后,美联储今年还可能有一次加息。一些分析认为,时点可能在今年9月,同时由于目前美国利率水平仍处于历史低点,美国能够承受更高的利率水平,美联储还可能更快地加息或缩表。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王青认为,在美国实现充分就业的条件下,下半年通胀走势将成为决定美联储加息速度的关键。王青预计,美联储下一次加息大概率发生在9月份,在此过程中,特朗普的医改、税收和基建等新政推进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将成为影响美联储加息节奏的主要变数。对于启动缩表的时间,分析人士认为,鉴于耶伦的美联储主席任期将于明年2月到期,特朗普总统可能会提名新的美联储主席人选,为确保货币政策的延续性和降低市场不确定性,耶伦可能更倾向于今年尽早落实“缩表”计划和达成决策共识,让下一届美联储主席继续贯彻执行。美国《华尔街日报》本月初对60多位经济学家进行的调查显示,约42%的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将于12月开始“缩表”,约25%的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将于9月“缩表”,另有约23%的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会将“缩表”推迟到明年1月后。进一步宽松难再现目前,全球主要央行几乎排除了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并表明正谨慎考虑从刺激政策退出。欧洲央行预计可能在下半年释放出更加明确的退出信号。尽管日本央行无意很快退出刺激政策,但也在考虑改善沟通,告知公众央行正思考如何最终退出宽松政策。英国央行官员表示考虑未来几年逐步撤除宽松货币政策,但预计这一评估也要考虑英国“脱欧”等因素的影响。欧洲央行最近一次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维持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不变,即主要再融资操作利率、边际贷款利率和定期存款利率仍分别为零、0.25%和负0.40%。欧洲央行还决定现行每月600亿欧元的资产购买计划至少持续到今年年底。欧洲央行还对前瞻性指引进行微调,在货币政策声明中删除了有关预期进一步降息的表述,仅保留“我们预期在相当时间内将利率保持在目前水平”的说法。但德拉吉否认调整前瞻性指引是欧洲央行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他表示,调整关于利率的前瞻性指引是因为欧元区通缩风险“已绝对消失”,并表示欧洲央行理事会当天未讨论退出量化宽松以及货币政策正常化问题?但一些分析认为,基于增长、就业对拉升通胀的积极作用,欧洲央行逐步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上升,但实际的行动节奏可能缓于市场预期。欧洲央行可能在下半年释放出更加明确的退出信号,9月份的议息会议是重要节点,届时将公布最新一期经济预测报告,并且现有购债计划将于12月到期,欧洲央行需在此之前和市场沟通购债计划的存续问题?欧洲央行理事会成员、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近期也曾多次表示,“退出问题”不能久拖不决?他指出,QE使欧元系统成为欧元区各国最大的债权人,欧洲央行和各成员国央行最终可能迫于政治压力,使超宽松货币政策延续的时间过长,超出其必要性?英国央行曾在5月暗示,首次加息的时点可能在2019年第四季度,并表示对于通胀率超过目标水平的容忍将是有限的。分析认为,这意味着如果英国“脱欧”进程顺利,英国央行还可能加快升息步伐。英国通胀持续上升,5月份通胀率升至2.9%,高于4月份的2.7%,升至2013年6月以来新高。去年“脱欧”公投以来,英镑持续贬值推升了进口商品价格,包括英国央行在内的多家机构均预计通胀在未来数月还将继续上升。为提振经济增长和通胀水平,日本央行已多年维持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央行总裁黑田东彦2013年春上任后,一直推行以扩大货币供应量为特征的大胆的货币宽松政策。2016年9月的金融政策决策会议上,日本央行决定调整货币政策框架,将一直以来的货币宽松政策目标从此前的扩大货币供应量,转为继续维持短期利率在负区间和稳定长期利率在0%以上正值两方面的操作,并以此为目标购入国债。大规模的宽松政策也令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迅速膨胀。截至5月底,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规模首度超过500万亿日元(约合4.48万亿美元),与2013年开始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时相比增长超过两倍,几乎追平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4.51万亿美元,相当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90%以上。尽管日本经济增长依然不见起色、通胀率仅0.3%,但有迹象显示,日本央行也在考虑退出宽松政策的问题。日本央行正在重新调整关于未来退出刺激政策的沟通机制,显示出其正在考虑如何退出大规模的宽松政策。外溢效应引关注美联储加息和资产负债表缩减计划将可能引发的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等外溢效应不断受到外界关注,不少央行正在积极思考和筹备应对措施。欧洲央行近期发布的报告认为,由于欧美两大市场高度整合,美联储升息和缩表等金融政策对欧元区有强烈的外溢效应,带来不确定和风险。欧盟委员会在春季经济预测中指出,密切关注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对欧洲和全球经济带来影响;美联储升息缩表等金融手段将带来显著的外溢效果;随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这些风险将对目前短暂的复苏势头带来冲击。韩国央行5月25日召开金融货币委员会全体会议,决定第11个月维持基准利率1.25%不变。韩国央行表示,决定利率走向的主要因素包括新政府划拨和执行补充预算情况、家庭负债相关政策效果及美国经济政策走向等国内外环境变化。韩国央行表示,美国“缩表”等“货币政策正常化”措施将对资金流向产生影响,但考虑到韩国国内外经济环境,不太会出现资金大规模外流的现象。《韩国经济日报》认为,韩国央行决策者此次维持利率不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美联储的升息可能。同时,韩国分析师多认为,与美国升息举措相比,美国可能的缩减资产负债表措施更加需要受到关注。印度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7日表示,维持货币政策中性立场,维持基准回购利率6.25%不变,同时,逆回购利率维持在6%不变。尽管目前印度经济增长放缓情况严重,但考虑到美联储加息和缩表将对卢比比值构成压力,加速外汇流出,令印度央行不敢贸然降息。印度威廉姆·奥尼尔研究中心主任苏达卡·潘特波门表示,印度现阶段不具备降息基础,下次降息可能在8月份央行货币会议作出决定。《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称,持有主要货币美元的美联储实施加息还将影响全球的金融市场。美联储正逐渐加快紧缩的速度。在日欧持续推进货币宽松政策的情况下,如果美国持续加息,资金将回归到有望获得收益的美元上,全球的资金流动可能发生异常。瑞穗证券投资信息部高级经济师宫川宪央在一份报告中说,2013年,当时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发言中暗示要缩小债权购买的规模,引发美国长期利率的上升和新兴经济体货币的贬值,人们对那次的“伯南克冲击”引发的市场混乱记忆犹新。“缩表”的影响还是未知数。正因为如此,有必要注意其招致金融市场避险行为和美元加速升值的可能性。宫川表示,美国作为关键货币国,其推翻大规模货币宽松的过程,不可否定可能将给世界范围内的资金流量造成很大影响。阿根廷亚洲问题研究机构“亚洲观察”专家塞西莉亚·佩拉尔塔表示,美联储“缩表”会使全球市场上美元增加,涌入的美元会对阿根廷比索构成威胁,从而引发货币的新一轮贬值,这对现在逐渐得到控制的阿根廷通胀率又会是新的打击。美联储“缩表”另一大影响是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这对大多数依靠原材料出口赚取外汇的拉美国家都是严峻的挑战,也会使拉美国家的债务风险提高,若爆发债务危机,拉美将深陷新一轮经济衰退的泥潭之中。澳大利亚创新金融研究院院长郭生祥说,美联储从2014年开始预告加息,似乎给了世界足够的准备,其实之前大量流动性的注入仍可能被低估。美联储若急于从加息到缩表,后果会是对美国以及世界脆弱的经济复苏带来剧烈波动,要是应对不够,或将会带来货币政策的反复,对经济复苏有害。郭生祥说,澳大利亚央行和澳金融审慎委员会增加了防患未然的措施,由于澳经济在资源结构、产业结构、财税金融政策、财富分布结构等方面较为稳健,的确会出现资金流出和一定的澳元波动,但是澳经济不至于出现非常激烈的经济金融危机,但可能出现中长期的持续低迷。中国应积极应对不少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走向总体趋稳,中国货币政策预期管理能力不断增强,美联储加息对中国汇率、贸易和货币心里预期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可控。一方面,美元升息会加大中国经济管理难度,比如增大人民币贬值压力和资本外流风险等。另一方面,当前的中国经济和中国央行已今非昔比,中国掌控本国经济的能力不断上升。国际观察人士认为,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预期管理已越来越老练,而且近一段时间来,中国已经能够使用更多的工具。中国采取“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根据经济的实际情况做好“预调微调”,做好市场的预期管理,这些都是中国经济稳健增长的有力保障。东方金诚专家表示,从中期来看,美联储偏鹰派加息渐成主流预期。中国在推进去杠杆等供给侧改革时仍需充分考虑美联储加息进程和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态势,对货币政策适度微调。工银国际研究部主管程实认为,美联储6月加息用行动确定了美联储鹰派加息的基调,并将由此对美国经济以及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而预期的易变性则会让市场围绕长期的趋势产生更大的波动。程实指出,美联储6月加息靴子落地推动美元指数下行,但是美联储的鹰派紧缩将令美元中长期强势再获支撑。由于美联储加息已经习以为常,非美货币兑美元汇率可能不会出现大幅贬值压力,人民币兑美元短期企稳的态势也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在汇率企稳的前提下,伴随着欧洲央行首次将人民币纳入外储的短期激励,人民币国际化2017年加速推进的大趋势不会受到美联储加息的明显影响。(完)【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3】《市场根本不信加息 美联储什么时候加息?》 精选七  9月21日,美联储宣布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并从10月份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  影响加息的最大因素是通胀,而目前美国经济虽然复苏不错,劳动力市场也强劲,但自年初以来通胀却相当低迷,暂缓加息在各方预料之中。虽然“缩表”也是货币收紧,但背后的逻辑稍有不同:一是3个月前美联储就释放出了启动资产负债表正常化的信号,如果因短期因素而放弃,只会给市场造成困扰;二是因为“缩表”之初的冲击非常小。  美国经济已经走稳,资产负债表恢复“正常”势在必行。金融市场关心的是,“缩表”将持续多久,最终将从4.5万亿缩到多少,以及对全球经济和中国市场会产生多大的冲击。  美联储在几个月前发布了一项预测,在高、中、低三种情境下,美联储负债规模将分别降至3.5万亿、2.9万亿和2.4万亿美元。有人测算后认为,2.4万亿才算是“正常”水平,并且要5年时间才能实现这个目标。不论是美联储指引还是市场分析,都能够提供参考,但必须认识到,精确的“缩表”节奏和路径也许并不存在。  如何理解量化宽松(QE)的本质?QE是在短期利率政策工具用尽之后,通过数量方式直接干预中长期利率,并影响市场预期的手段。2004年6月到2006年7月,格林斯潘执掌下的美联储开启了一轮加息周期,隔夜利率从1%上升到5.25%,幅度为4.25个百分点,并不算小。但这段时间里,美国房价却持续上涨,因为取决于长期利率,而此时期货币政策特点就是不管长期利率,任由市场决定。不断加短息但长息不升,实质是“伪加息”,这刺激居民和机构不断,金融体系绷得太紧,到最后长息只上升了1个百分点左右,泡沫就破裂了。QE的出现意味着联储首次关注长期利率和长期状况对经济的影响,进入缩表(反QE)周期之后,这种做法大概率会保留下来。因此我认为,反QE和QE一样,也不会按某份计划机械地去执行,而是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相机进行。  正因为反QE最终也是影响长期利率和利率曲线形状,所以,简单地认为反QE相当于几次基准利率的上调不太恰当。观察美国利率动向,仅看基准利率并不够,同时要多关注下长期利率的变化,而这两者间关系又比较复杂。  美国货币进入收紧周期对全球资本流动无疑会产生影响,但再次出现1997年东南亚危机规模的风险事件可能性并不大,因为大多数国家的金融“防波堤”相对20年前都有所加固。自底美联储启动本轮加息以来,部分国家风险已经出现过一轮温和的释放,从伦敦、新加坡到温哥华的房价泡沫都有所萎缩。当然,还会有很多领域的泡沫会萎缩甚至破裂,未来两到三年不排除会有一些中小规模的风险事件爆发,香港楼市可能是其中之一。美国股市大概只算是中等风险。  对中国来说,美国货币政策是一个重要的外部变量,但也必须看到,中国是一个大型经济体,货币政策有很大的独立空间。2008年以来,中国的广义货币(M2)则从不到40万亿上升到近160万亿元人民币,不论从绝对量还是增量看,中国都是全球流动性的最大提供者。中国的资产泡沫和风险累积并非“美联储制造”,市场未来何去何从自然也不会由美联储决定。中国金融风险的产生过程遵循着自己的逻辑,管控并防止其爆发,自然也要从自身出发,外部因素不能忽视,但也不能夸大。
写在最后:给大家推荐一家3年理财老平台立即理财拿红包→无界财富(年化收益10%)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于网贷安全110:/news/244895.html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百度贴吧QQ好友window._bd_share_config={"common":{"bdSnsKey":{},"bdText":"我在【网贷安全110】看到这篇经典的文章,有趣-有料-有内涵!你们看看觉得如何?","bdMini":"2","bdMiniList":false,"bdPic":"/","bdStyle":"1","bdSize":"16"},"share":{"bdSize":16},"image":{"viewList":["qzone","tsina","tqq","weixin","tieba","sqq"],"viewText":"分享到:","viewSize":"24"},"selectShare":{"bdContainerClass":null,"bdSelectMiniList":["qzone","tsina","tqq","weixin","tieba","sqq"]}};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http://bdimg./static/api/js/share.js?v=.js?cdnversion='+~(-new Date()/36e5)];《市场根本不信加息 美联储什么时候加息?》 精选八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何帆、朱鹤特朗普上台之后,美国在国际合作中的角色有所转变,国际合作氛围日渐微妙。若美联储缩表引发了某些国家出现金融动荡,很可能会直接破坏本就不稳固的国际合作氛围。这是耶伦不得不考虑的风险。何帆:美联储要考虑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税收增长分成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