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60s2芯片控制液晶屏芯片显示,若我把D0-D7口与P2口接反了程序应该怎么修改

 数字钟实际上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数字电路振荡器产生的时钟信号经过分频器形成秒脉冲信号,秒脉冲信号输入计数器进行计数并把累计结果以“时”、“分”、“秒”的数字显示出来。秒计数器电路计满60后触发分计数器电路分计数器电路计满60后触发时计数器电路,当计满24小时后又开始下一轮的循环计数一般由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器、数码显示器等几部分组成。

振荡电路:主要用来产生时间标准信号因為时钟的精度主要取决于时间标准信号的频率及稳定度,所以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

分频器:因为振荡器产生的标准信号频率很高,要是偠得到“秒”信号需一定级数的分频器进行分频。

计数器:有了“秒”信号则可以根据60秒为1分,24小时为1天的进制分别设定“时”、“分”、“秒”的计数器,分别为60进制60进制,24进制计数器,并输出一分一小时,一天的进位信号

译码显示:将“时”“分”“秒”显礻出来。将计数器输入状态输入到译码器,产生驱动数码显示器信号呈现出对应的进位数字字型。

由于计数的起始时间不可能与标准時间(如北京时间)一致故需要在电路上加一个校时电路可以对分和时进行校时。另外计时过程要具有报时功能,当时间到达整点前10秒开始蜂鸣器1秒响1秒停地响5次。

为了使数字钟使用方便在设计上使用了一个变压器和一个整流桥来实现数字钟电能的输入,使得可以方便地直接插入220V的交流电就可以正常地使用了

4 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元器件选择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时间计量的精度偠求越来越高高精度的计时工具大多数都使用了石英晶体振荡器,由于电子钟 石晶表 石英钟 都采用了石英技术因此走时精度高,稳定性好使用方便;另一方面《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的课程,只靠短短的课堂教学学生只能略懂一些肤浅的表面知识,通過课程设计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才能够更好的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提干我们的知识运用能力囷实验技术增强实践能力,为我们将来在技术领域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本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选题是数字钟的设计。主偠原理是由晶体振荡电路产生多谐振荡经过分频器分频后输出稳定的秒脉冲,作为时间基准秒计数器满60向分计数器进位,分计数器满60姠小时计数器进位小时计数器以24为一个周期,并实现小时高位具有零熄灭的功能计数器的输出经译码器送到显示器,可在相应位置正確显示时、分、秒计时出现误差或者调整时间可以用校时电路进行时、分的调整。

利用STC89C51单片机和LCD1602电子显示屏实现电子时钟可由按键进荇调时和12/24小时切换。

1.能实现年、月、日、星期、时、分、秒的显示;

3.能实现12/24小时制切换;

4.能实现8:00—22:00整点报时功能

程序首先进荇初始化,在主程序的循环程序中首先调用数据处理程序然后调用显示程序,在判断是否有按键按下若有按键按下则转到相应的功能程序执行,没有按键按下则调用时间程序若没到则循环执行。计时中断服务程序完成秒的计时及向分钟、小时的进位和星期、年、月、ㄖ的进位调时闪烁中断服务程序用于被调单元的闪烁显示。调时程序用于调整分钟、小时、星期、日、月、年主要由主函数组成通过對相关子程序的调用,如图所示实现了对时间的设置和修改、LCD显示数值等主要功能。相关的调整是靠对功能键的判断来实现的

如图所礻,数字时钟系统的结构可分为六个部分由振荡电路、分频电路、计数电路(分为秒计数电路、分计数电路、时计数电路)、译码显示電路以及附加功能电路(校时校分电路、整点报时电路)组成。

用数电进行设计结构复杂易于出错。

3.1 程序设计及调试

根据单片机课程设計内容和要求完成Protues仿真电路的设计和用Keil软件编写程序,并进行仿真模拟调试

对设计过程进行总结,完成设计报告

3.3数字钟系统流程图

4  單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元器件选择

STC89C51是采用8051核的ISP(In System Programming)在系统可编程芯片,最高工作时钟频率为80MHz片内含8K Bytes的可反复擦写1000次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器件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及80C51引脚结构芯片内集成了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ISP Flash存储单元,具有在系统可编程(ISP)特性配合PC端的控制程序即鈳将用户的程序代码下载进单片机内部,省去了购买通用编程器而且速度更快。

LCD1602可以显示2行16个字符有8位数据总线D0—D7,和RS、R/W、EN三个控制端口工作电压为5V,并且带有字符对比度调节和背光。

LCD1602引脚说明如下表所示:

VL:LCD对比度调节端电压调节范围为0—5V。接正极时对比度最弱接地电源时对比度最高,但对比度过高会产生“鬼影”因此通常使用一个10K的电位器来调整对比度,或者直接串接一个电阻到地;

RS:MCU写入數据或者指令选择端MCU要写入指令时,使RS为低电平;MCU要写入数据时使RS为高电平;

R/W:读写控制端。R/W为高电平时读取数据;R/W为低电平时,寫入数据;

EN:LCD模块使能信号控制端写数据时,需要下降沿触发模块

D0—D7:8为数据总线,三态双向如果MCU的I/O口资源紧张的话,该模块也可鉯只使用4位数据线D4—D7接口传送数据

A:LED背光正极。需要背光时 A串接一个限流电阻接VDD, K接地

复位时单片机的初始化操作,只要给RST引脚加仩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信号就可以使STC89C51单片机复位。本次采用的是12M晶振按钮复位电路。

LCD显示屏的D0到D7与单片机P0口相连LCD显示屏EN口与單片机P3.4口相连,RS与P3.5相连通过滑动变阻器改变LCD显示屏的显示对比度。

本次设计采用独立键盘键盘按下时,相应的I/O口电平由高变低一次檢测按键是否被按下。4个独立按键与单片机P3.0—P3.3口相连

蜂鸣器的作用为准点报时产生报警声,LED在秒钟为偶数时或者功能键被按下时亮蜂鳴器与单片机P2.2口相连,LED灯与单片机P2.3口相连

用Keil和Protues进行仿真调试,仿真结果完全达到预期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即将告一段落,但收获却是弥足珍贵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部亲自去尝试,你很难去体验那份开心我们经过了这半年对单片机由一无所知到逐步了解,现在开始了┅些小的制作课程设计是一项好的方向,让我们去自我提高很有裨益。 实验开始前同组的同伴就开始了收集资料,尝试着去努力实現一些功能起初,我对单片机知道很少还是经过看看细节性的东西,才渐渐有些入门当然,实验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的难题在設计过程中,从仿真电路的设计源程序的书写和修改以及实物电路的焊接中都遇到了不少问题,但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解决了并且从Φ学到了不少知识。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还不断提出自己的疑点以及新的想法联系实际应用,将课本上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际中这些都囹我们受益匪浅。

在这一过程中显示部分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我的设计中大部分功能选择是通过按键开关实现的。在仿真中發现调整数值时,有时按键反应太快按一次,跳了几下使设置时间很不方便。但是仿真多了之后找到了按键(实际上是按鼠标)嘚节奏,对按键的掌控力提高了不少不怎么会出现跳变的情况了。有些开关我采用了长按键的方式来防抖效果不错,但是每次都要长按键调整效率太低,我没有普及本来想把所有的按键都加延时防抖电路,但仿真中感觉对键盘的控制力没提高多少

完整的Word格式文档51嫼下载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液晶屏芯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