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相关问题谁来种地的问题 农村土地流转相关问题流转土地能做养老院吗

吕德文:“谁来种地”其实不算个问题
  近日一篇报道&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农村&&谁在种地?谁来种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的现象,再次引起了人们&谁来种地&的担忧。笔者及所在团队长期从事农村调研,从我们的调查研究看,这种担忧大可不必。就目前情况而言,&没人种地&是一个伪命题。
  &没人种地&源于对粮食安全的担忧,但这一问题并不大。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12年连增,粮食安全总体是乐观的。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近些年来绝大多数农村还存在抛荒问题。我们还有极大的空间提升粮食产量。以至于农业部在十三五期间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土地质量问题上,探索通过轮作休耕等措施缓解土地压力。
  随着2000年以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绝大多数中西部农村,包括粮食主产区,都出现了&民工潮&现象。与之相伴随的是,&老人农业&、&妇女农业&成为现实。我们认为,在当前情况下,老人、妇女农业是能够有效应对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并符合国情的有效制度。这是因为:第一,老人、妇女农业并不影响粮食生产。近些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和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大多数农业生产,尤其是小麦、水稻等主粮生产,已不需要耗费大量劳动力,靠老人、妇女等&弱劳动力&就可以高效完成。将青壮年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反而是对劳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第二,当前我国农村的1/3土地已实现流转,为一部分青壮年劳动力留守农村照顾老人小孩,从事高效农业创造了条件。也就是说,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也为部分青壮年成为&中农&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留有空间。农村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凋敝。第三,&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是当前我国重要的社会制度,它让城乡二元结构转化为家庭制度的一部分,让农村家庭既享受工业化带来的好处,又可以在农村低廉地实现家庭再生产。老人、妇女农业对于普通农民家庭而言很重要,它是家庭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不应轻易否定它。
  可见,当前老人、妇女农业所表现出来的&没人种地&的假象,有两方面内涵。一方面,它是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土地制度富有弹性、社会结构稳定的表现。我们不仅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22%的人口,还支撑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增长,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这个意义上,中国的农业制度无疑是世界奇迹。另一方面,我国农业是弱势产业,很难吸引社会资源大量投入,只是相当一部分农村人口&退路&。正因为我国仍有大量农村人口依赖于农业收入,才使得农业生产门槛不高、农产品价格不高。年轻人不愿意种地,并不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懂种地,而是因为相对于城市打工收入,农业收入不足以维持家庭的体面生活。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农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老人、妇女农业现象或许还会长期存在。但是,它不是&没人种地&的表现,而是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农村作为城市化的蓄水池和稳定器的自然反映。(作者是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副教授)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何卓谦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谁来种地?豫南、湘西山区耕地抛荒比近1/4
  谁来种地,是一个大的问题。
  根据7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17) ,占农民工总量49.7%的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没有参加过农业生产且早已习惯城镇生活,不会种地也不愿种地。再加上务农收益较低和耕地细碎化,一些地方开始出现抛荒,在南部、西部的山区耕地抛荒比例接近1/4。
  21世纪报道记者获悉,在农村种地养活自己很难,挣钱更难。原因是,像一亩稻谷和小麦毛去掉成本后的纯收入不会超过1000元,10亩收入不会超过1万元,但是如果到工厂做工的话,每月两三千的收入,则每年有数万元的收入。这是农村很多居民愿意将土地流转,然后进厂打工的原因。
  报告指出,因为种地收入低,农村的土地大量被转包,中国农地流转市场发展迅速,截止2016年底,发生流转耕地面积占比为35%,全国超过1/3的耕地发生了流转。
  当前土地流转存在两个增加,一是承包权不发生变更的流转在增加,二是突破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限制的流转在增加。转包、出租和股份合作三种流转形式的土地承包权都不发生变化,2015年等7省总体来看,三种形式合计占比86.22%,到2016年小幅增加到86.38%,即超过85%的流转耕地在流转时承包权不发生变化。在“三权分置”框架下,这三种形式都可以归类为“经营权”的流转。
  在那些由村外户籍经营主体经营的流转土地中,有16%的土地是被本乡镇外的经营主体经营,其他84%由本乡其他村的经营主体耕种。河北等7省总体来看,2015年所有流转土地中有61.71%的土地签订了流转合同,到2016年进一步增加到65.78%。
  《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17)总报告指出,除了上述谁来种地的问题需要解决外,当前农村还有其他七大挑战。
  这七大挑战是:
  一、高成本严重损害农业竞争力。年,中国三种粮食每亩总成本平均每年上涨9.7%,其中人工成本年均上涨11.0%,土地成本年均上涨13.5%,均远高于同期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4.4%)和谷物生产者价格指数年均上涨率(4.8%)。高生产成本推高了粮食价格、降低了农业经营收益,损害了农业竞争力。
  二、农业机械化亟待转型升级。自2011年以来,大中型农机具数量和机械作业费增速“双回落”,而且近年来小型拖拉机的绝对数量连续减少。这意味着,中国大中型农机具数量正在趋于饱和,农机作业市场竞争日益充分,农业机械化面临转型压力。
  三、农业规模经营面临巨大挑战。2015年底,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农户数量仍然多达2.1亿户,占全部农户的79.6%。2016年全国土地流转面积为4.71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比重为35.1%,仅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远低于年4个百分点以上的年均增速,一些农民想出租土地却没人承接。
  四、农民增收的压力不断增加。由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而且农业经营效益进入下行通道,农民增收的务农、务工这两大传统动力有所减弱,加上财产性收入短期难以有明显增加(2016年仅占2.2%),依靠转移净收入来支撑农民收入增长也不太现实,农民增收难度日益加大。
  五、 农村资源资产浪费严重。当前农村居民点空闲和闲置用地面积约多达3000万亩。2000年-2011年,在全国农村人口减少1.33 亿人的情况下,农村居民点用地反而增加了3045万亩。而且,每年因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而新增农村闲置住房5.94亿平方米、折合市场价值约4000亿元。
  六、农村生态环境亟待改善。不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落后的生产方式,比如化肥、农药、农膜的过量使用,再加上全国每年38亿吨的畜禽粪污产生量,导致中国的农业面源污染十分严重。而且,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七、乡村治理模式仍需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要求创新乡村治理机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与“村两委”的关系亟待理顺。乡村治理机制如何适应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村社区化的值得注意。
  《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17)总报告认为,新时期,加快农村全面转型,必须全面激活要素、市场和主体,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和新动能。然而,受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在加快农村全面转型、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的过程中,目前仍存在一些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法规和政策障碍。
  具体来看,在思想认识方面,一是担心农民离农退地会影响社会稳定,二是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误解,三是误将土地流转等同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四是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认识有待深化,五是对工商资本下乡的认识存在偏颇。
  在体制机制方面,一是各项改革分头管理、条块推进的方式,影响了改革的整体效果;二是农村改革的连贯性、系统性不足,增加了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难度,三是改革的行政性较强且容错机制不健全,束缚了基层创新的积极性。在法律法规方面,一方面是有些禁止性规定已经不合时宜,亟待修改,另一方面是一些指导性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仍需健全。在政策方面,主要是现行的一些政策实际上限制了农村资源资产的流动性,束缚了农村内生活力的发挥。
  《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17)总报告认为,新阶段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和新动能,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和繁荣,需要重点做好五大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农村资源资产的流动性,探索农村土地国家收储制度。包括探索进城落户农民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以及其他资源资产的市场化退出机制;扩大农村土地转让的市场半径,在条件允许的部分地区,尝试农村资源资产跨集体转让;探索农村土地的国家赎买收储制度,将农村土地性质转变为国有等。
  二、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包括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赋予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更多权利权能;协同推进各种集体资源资产的产权制度改革;多种方式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做好有关改革发展的配套保障工作等。
  三、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保障农村发展全面转型。首先要强化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的作用;其次应提高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稳定性;再次是加快创新农业规模经营实现方式;最后要引导小农生产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四、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竞争力和经营效益。这要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品质、促进一二三产融合等方面发力。
  五、完善支持保护政策,促进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一方面要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另一方要健全农业制度。  
(责任编辑:崔晨 HX015)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谁来种地?豫南、湘西山区耕地抛荒比近1/4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中国第一军事门户网站 | &>&&>&
解决农村“空心化”现象 破解“谁来种地”难题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中国农村“空心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相当比例的青壮农民进入城市,不愿回乡务农,广袤农村留守种地的农民以妇女和中老年为主,文化程度不高,素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中国农村“空心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相当比例的青壮农民进入城市,不愿回乡务农,广袤农村留守种地的农民以妇女和中老年为主,文化程度不高,素质相对较低。  另一方面,中国对粮食的需求却不断提高,玉米、小麦等谷物进口数量不断攀升。“十年后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和粮食安全不断引人关注和忧思。  “一个女人苦苦撑着十亩地,忙活一年求温饱。”这是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农民张晓红曾经面临的尴尬,如今,她告别了人单力薄的留守耕种,轻车熟路地操作起机器,进行糯米磨浆、压滤、烘干,还时时奔波在土地和企业间,协调种植和加工进度,俨然一位全能的“多面手”。  中国正在加速培育和张晓红一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以应对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不愿返乡种地,农村实际劳动力日益老龄化的困境。  张晓红和村子周边百余户农家一年多前把五千亩土地流转给了鑫泰粮油有限公司,共同经营种、产、销一体的现代农业。除去进城打工的农户,180多位留村农民经过当地政府技能培训,与龙头企业合作。他们有的成了大型农机手,有的成为专职农技员,有的进厂从事加工制作。  42岁的张晓红喜好钻研技术,不到一年时间就成为生产车间的班长。“过去家里地都是俺一个人种,还要照顾孩子,农忙时节根本顾不过来,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俺现在月工资3000多元,比俺男人在外打工还多,加上土地流转的租金,年收入超过5万元。”她说。  蚌埠市是安徽省传统农业大市,市农委主任姜晓天介绍说,全市目前有95万人直接从事农业生产。而到2015年,根据市县发展规划测算,留在农村务农的劳动力只有20万人。  农业专家指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迫在眉睫,它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种理想方式。  “新型职业农民将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方式,实现农村人力、土地、资金、技术、市场的优化组合。他们懂得如何增加土地的资本投入,还会广泛应用一些新技术成果,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规模种植还使大量农村劳动力解放出来。”蚌埠市委书记周春雨说。  蚌埠市近年来展开了农业生产服务、农业专业技术、农民创业、科技示范等四大类培训,分类培养不同类型的职业农民。  老农殷玉鹏三年前联合农户成立了蔬菜合作社,不到十个人管理着五百亩农田,产品由最初一两种已发展到二十多种,特色品种黑花生已经卖到了机场,成为航空食品。“如果不是政府组织的创业培训,俺还只会在自家几亩地种菜、卖菜。”他说。  据了解,蚌埠市近4年来已累计培训新型农民8.4万人。“到2020年全市要实现20万农村实际劳动力每人轮训一遍以上的目标。”姜晓天说。  中国农业部日前决定,在全国31个省(市、区)选择100个试点县,每个县根据农业产业分布选择2至3个主导产业,力争通过3年试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  一则“江西种粮大户给农民发年终奖”的新闻近日在网络上热传。江西南昌安义县种粮大户凌继河给帮其干活的农民发放百万元年终奖,最多的一位农民竟然分得了16.3万元奖金。  安徽省长期研究农村问题的社会学家王开玉认为,凌继河的成功,说明了中国种田的巨大潜力。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但要重培养,还要帮助他们创造一个好的创业环境,如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提供金融支持、提高社会地位,让职业农民扎根农村致富。
标签:解决农村“空心化”现象破解“谁来种地”难题解决“空心化”现象破解“谁来种地”难题
本栏目最新文章
朝鲜是朝鲜,金政权是金政权;中国需要朝鲜,不等于需...
热门关键词农村土地实行“三权分置”
&&&&来源:&&&&
&&&&&&字号
原标题:农村土地实行“三权分置”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资料图片) 新华社发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近日,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出台背景如何?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政策创新?如何贯彻落实好《意见》?记者就此采访了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让农民成为土地流转真正受益者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农户承包经营,集体拥有土地所有权,农户拥有承包经营权,“两权分离”取得良好效果。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大量人口和劳动力离开农村,承包农户不经营自己承包地的情况越来越多。近日,中央就审议通过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有哪些政策创新?新华记者就此采访了农业部部长韩长赋。韩长赋向记者介绍,在大多数地区,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问:《意见》的主要政策取向是什么?   答:《意见》的着眼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形成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格局,大力培育和扶持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二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保护农户土地承包权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尊重农民流转主体地位,让农民成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积极参与者和真正受益者。三是坚持一切从国情和农村实际出发。   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发展是客观趋势,但不能片面追求流转速度和超大规模。   三权分置解决承包户不种承包地情况   问:如何准确理解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   答:当前,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大量人口和劳动力离开农村,原来家家户户都种地的农民出现了分化,承包农户不经营自己承包地的情况越来越多,在大多数地区,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意见》明确提出,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首先要维护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意见》强调,一方面要探索新的集体经营方式;另一方面,要行使好农村集体在土地流转和承包经营上的管理监督权,发挥好集体为农民流转土地提供服务的组织功能作用。其次,要保障好土地承包权。   《意见》提出对“两个相当于”的要重点扶持,即土地经营规模的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土地面积10~15倍的,应当给予重点扶持。   防止企业下乡   引发“非农化”   问:近年来,企业进入农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对如何引导好并防止“非粮化”、“非农化”等问题,《意见》有何规定?   答:我国农村缺资金、缺人才,缺先进的管理,为发展现代农业,工商企业进入农业是必要的。但不好的是挤占农民就业空间,容易加剧“非粮化”、“非农化”倾向。   为鼓励流转土地用于粮食生产,《意见》提出,一是通过新增补贴等措施,重点扶持粮食规模化生产;二是通过扶持政策引导经营主体生产粮食;三是通过合理引导土地流转价格,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为防止工商企业下乡引发“非农化”,《意见》明确:一是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二是对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包括,要求各地对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农户承包地有明确的上限控制;定期对租赁土地企业的农业经营能力、流转承包地用途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使愿种地的人能获更多经营权   问:近年来社会上对未来“谁来种地”问题十分关注,请问《意见》提出了哪些应对措施?   答:《意见》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培育新的种地人。包括积极培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和返乡农民工等新型职业农民,努力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认定、扶持体系。二是引导土地资源流向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使愿意种地的人能获得更多的土地经营权。鼓励各地整合涉农资金建设连片高标准农田,并优先流向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农户;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土地经营权入股组建合作组织,通过自营或委托经营等方式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工商企业可以适度租赁土地发展高标准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开发农村“四荒”资源等现代种养业。三是加大扶持完善服务。   推进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试点   问:为引导有序流转《意见》提出了哪些具体措施?   答: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呈加快之势。流入方仍以农户为主,但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的比重逐步上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的转包仍是最主要的流转形式,但出租、股份合作等流转形式比重上升较快。   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总体上平稳健康,但也存在一些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如有的地方强行推动土地流转,侵害了农民合法权益;有的地方土地流转市场不健全;有的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承包地,“非粮化”、“非农化”问题比较突出。   针对上述问题,《意见》提出了具体措施:一是坚守土地流转的底线。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依法自愿有偿,保护农民承包权益,不能搞强迫命令。要确保流转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二是鼓励创新土地流转形式。鼓励农民以多种形式长期流转承包地,鼓励通过互换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稳步推进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试点,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三是严格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村级组织只能在农户书面委托的前提下才能组织统一流转,禁止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名义将整村整组农户承包地集中对外招商经营。四是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据新华社)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社会万象|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全国各地农村都纷纷开展了工作,那么为什么要确权呢?土地确权有什么作用呢?
一是通过确权,可以明晰现有土地使用人和所有人之间的权利关系,通过对申请,地籍调查、核属审核、登记注册,颁发土地证等土地登记程序,最终确认每宗土地的权利归属,推动党在农村基本政策落实到位。
二是借鉴城市改革经验,通过产权改革,发挥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增加农民非农产业方面的收入,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比例。
三是有利于保护耕地,有利于国家依据登记的数据,拟定发展规划,出台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大力促进种田大户、合作社、等主体发育、壮大,有效解决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后谁来种地的问题。&
四是有利于创新社会管理,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打消农民流转土地的担忧,为解决土地纠纷提供最清晰、最原始的重要数据。
1116人有用1918人有用1657人有用4365人有用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很多农民踏上了外出打工的征程。客观上讲,农民外出农村的土地闲置下来,不仅现在嘉兴买房又出了一个新政策!2017年《嘉兴市市区房屋建筑面积测算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这个政策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土地流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