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oll对企业社会责任案例分析是如何界定的

让学习驱动您的世界
查字典教育系列APP
语文、作文、板报等APP
客户端二维码
手机浏览器打开查字典
1、直接输入
2、扫描二维码,用手机
访问查字典手机版
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社会责任性投资与企业绩效评价
上传者:查字典论文工作室|上传时间:
本文是由查字典论文工作室上传的:社会责任性投资与企业绩效评价。您可以通过本文底部的“下载”来下载本文的文档。
社会责任性投资与企业绩效评价
社会责任性投资与企业绩效评价
社会责任性投资与企业绩效评价
一、社会责任性投资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责任性投资”的英文原文为“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ment(SRI)”,也被称为“可持续和负责任的投资”(Sustainable and Responsible Investment,SRI)。SRI是一种基于环境准则、社会准则以及金钱回报的投资模式,它通过投资者对财务、社会、环境的三重考虑,做出投资决策,这三重考虑在SRI中被称作投资的三重盈余(Triple bottom line),因此SRI又被称作“三重盈余投资”。SRI理念从三重盈余出发,综合考虑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使用多种策略滤除那些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表现不佳的公司股票,促进公司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从而为投资者和社会带来持续发展的价值。
SRI的发展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表1):初始阶段、扩散阶段、增长阶段。
扩散阶段(20世纪60-80年代):现代社会责任性投资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越战期间,公众在投资组合中排除了与越战有关有公司,第一个只SRI基金—美国Pax World Balanced Fund于1971年产生。1971年,一份建议公司对少数雇员、环境污染等问题采取全面措施的报告被提交到通用汽车公司的股东年会上,这标志着SRI“股东请愿”方法的开始。同年,美国互信责任中心(Interfaith Center for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ICCR)成立。此后,美国相继出现了投资者责任研究中心(Investor Responsibility Research Center,IRRC)、南岸银行(South Shore Bank)、环境责任经济联盟、KLD等与SRI有关的组织。SRI在英国的发展也非常迅速,1974年,英国第一个支持具有社会利益项目的银行—Mercury Provident成立,1983年英国伦理投资研究机构(EIRIS)成立,1984年英国首个SRI基金—The Friends Provident Stewardship fund成立。受环保主义的影响,1988年英国推出了第一只可持续发展基金—Merlin生态基金。在SRI的发展阶段,许多SRI组织相继成立,SRI基金市场开始发展起来,SRI的实现方式由单纯的“社会筛选”发展到“社会筛选”和“股东请愿”并存。
SRI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事件
宗教组织将涉及酒精、烟草、武器的公司排除在投资组合之外
民权运动、女权运动等社会问题促进SRI发展
“股东请愿”(shareholder advocacy)开始
第一个SRI基金Pax World Fund成立
公司互信责任中心(ICCR) 成立
投资者责任研究中心(IRRC)成立
南岸银行(South Shore Bank)成立
推出养老金固定缴款计划(defined contribution Pension plan)
Mercury Provident成立
Grameen Bank成立
Triodes银行成立
伦理投资研究机构(EIRIS)成立
The Friends Provident Stewardship Fund成立
机构股东服务公司(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Services)成立
KLD(Kinder,Lydenberg,Domini)成立
推出Merlin生态基金
环境责任经济组织联盟成立
澳大利亚伦理投资信托(Australian Ethical Investment Trust)成立
推出Domini 400 Social Index
英国社会投资论坛(UKSIF)成立
美国社会投资论坛(USSIF)成立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与联合国环境署合作开发SRI投资指引
环境规划署
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Global Index
日本Nikko生态基金
UOB推出联合国妇女发展新加坡基金(Unifem Singapore Fund)
英国养老基金SRI信息披露规则生效
UBS Eco Performance Fund设立
亨德森公司推出Horizon Global Sustainable Investments Fund
金融时报社会指数(FTSE4Good World Social Index)
亚洲可待续发展及责任性投资协会(AsrIA)
开普敦Frater资产管理公司开办了南非首支以南非境內公为投资标的的SRI基金“地球股票型基金”( Earth Equity Fund,EEF)
汇富基金管理公司推出Kingsway SRI Asia Fund
日本绿色基金(Japan Green Fund)建立
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推动计划(Global Reporting Initialive,GRI)正式成为永久性国际独立组织。
Ethibel可持续发展指数(ESI)设立
邱比特国际SRI基金(Jupiter World SRI Fund)成立
二、SRI的实现方式
(1)社会筛选
社会筛选是指投资者进行投资组合时,不仅根据财务绩效选择投资目标,而且要根据社会绩效来选择投资目标,包括社会、环境、伦理等方面。按照这一投资标准,社会筛选有否定筛选和肯定筛选两种方法。否定筛选是排除那些产品或服务与社会效益不相符合的公司股票,如烟草、赌博、酒精、武器等领域;肯定筛选是指选择那些在社区贡献、环境保护、国际人权、产品质量等方面表现好的公司作为投资组合。社会筛选的分析项目主要涉及环境影响、劳资关系、人权、产品或服务领域等,通常通过列表的方法将这些项目罗列出来。根据USSIF《2003年美国社会责任性投资报告》,2003年进行社会筛选的SRI资产约2.154万亿美元,是1997年的4倍。
(2)股东请愿
(3)社区投资
图1显示了美国SRI的增长情况。
美国SRI的增长情况
三、SRI的业绩表现
从指数表现来看,SRI指数的总体表现好于一般指数(表2、表3)。
DS400、CI分别与S&P 500的回报率比较
(更新时间:日)
DS400与S&P 500比较
Citizens Index与S&P 500比较
资料来源:/;
/individual/philosophy/citizensindex.asp
表3 ESI与S&P的回报率比较
(更新时间:日)
ESI Global
S&P Global 1200
ESI Americas
ESI Europe
S&P Europe350
资料来源:STOCK at STAKE:Ethibel sustainability Index.
四、SRI对公司绩效评价的挑战
SRI的快速发展以及SRI的业绩表现说明基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公司行为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在进行投资组合时,投资者首先需要了解公司在财务、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全面表现。因此,SRI不仅是一种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的变革,而且意味着公司绩效评价模式的变革。传统的公司绩效评价往往只重视公司的财务绩效,而忽视公司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建立一种包含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的公司综合绩效评价模式已势在必行。与SRI的要求相比,传统的绩效评价模式至少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理论基础的不足。传统的绩效评价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基础,将公司看作是投入产出的生产单位,侧重于企业经济绩效的评价。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项合约,企业目标不再是仅仅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而是利益相关者综合利益最大化,其中包括企业关注社会责任的程度。
第二,绩效评价内容的不足。传统的绩效评价主要侧重于企业的经济绩效,而忽视企业作为社会成员应履行的社会责任。
第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传统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表现经济绩效的财务指标构成,而社会绩效则更多地需要通过非财务指标来反映。
第四,绩效评价的前瞻性不足。传统的绩效评价主要体现为结果评价,无法起到监测预警的作用。而SRI不仅关注企业的过去绩效而且更加关注企业对社会的持续影响以及其绩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求对企业综合绩效进行监测和预警。
第五,绩效评价缺乏动态性和及时性。传统的绩效评价是一种阶段性的静态评价,绩效信息滞后,缺乏及时性,不利于决策者对企业绩效的连续判断和动态决策。
五、基于“三重盈余”的企业绩效评价模式
企业的“三重盈余”绩效模式
“三重盈余”绩效模式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多重主体。传统的企业理论认为,投资者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以投资者为主体,以投资者利益为中心。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项合约,利益相关者共同构成企业主体,企业利益表现为利益相关综合利益。克拉克森(Clarkson,1995)把利益相关者分为主要利益相关者和次要利益相关者。典型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投资机构、职工、顾客、供应商和政府,典型的次要利益相关者包括媒体、社会团体、民族组织、宗教组织和一些非盈利组织等等。
(2)多重资本。“三重盈余”模式要求企业在重视传统的财务资本的同时,更应关注人类的资本(如知识资本)、社会的资本(如诚信、合作)以及自然的资本(环境和资源)。
(3)多重目标。“三重盈余”模式要求企业从传统的“利润最大化”的单一财务目标转向经济、环境、社会的三重绩效目标,企业不仅关注利润指标,而且要关注生态效益和社会责任。
(4)多重内容。“三重盈余”包括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因此绩效评价也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多重内容。其中,经济、环境的界限和范围较为明显,社会的内容较为宽泛,比较难以确定明确的界限。卡罗尔(Caroll,1979)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四个方面。克拉克森(Clarkson,1995)认为企业不是政府和慈善机构,不需要承担所有的社会责任,只需要对利益相关者负责,他从企业、员工、股东、顾客、供应商、公众利益相关者六个方面对企业社会绩效进行评价。在SRI发展较快的国家中,SRI基金管理公司则更倾向于运用列举法,详细地罗列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
(5)多重公平。强调社会公平和社会责任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三重盈余要求企业不仅要维持代内(intra-generation)公平,而且要注重代间(inter-generation)公平,包括公平的就业机会、公平的竞争环境、公平的资源占有与使用,等。
(6)多重方法。绩效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量化方法。传统的财务指标已经不能完全胜任“三重盈余”企业绩效评价,应积极建立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量化方法既包括传统的定量化方法,又包括定性资料的定量化方法。综合上述讨论,新的绩效模式还可以图示如下:
六、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SRI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评价项目
1、能源的节约与利用;
2、全球气候变化;
3、水资源与水污染;
4、空气、土壤污染;
5、有毒废料;
6、资源破坏及生态影响;
7、生物多样性;
8、产品与服务的生态效益;
9、环保创意;
10、推动职工参与;
1、利润分享:员工所能得到利润的百分比;
2、工作福利:员工流失率、健康及安全记录、员工家庭福利政策。
3、平等机会及包容性:妇女及少数代表与管理层及高级管理层的关系,包括他们的代表性。
4、员工参与及权益:参与管理及沟通的工时百分比,员工满意比率调查;
5、员工行动:员工进行抗争的次数、小组抗议次数;
6、推动供应商:鼓励或建议供应商改善环境、服务社会。
7、社群及公众政策:参与社群活动、提供赞助
8、企业监管:相关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综合上述分析,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我们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
(1)对股东的责任。股东是企业的投资者,企业对股东的责任主要表现为资本保值与持续增值。
(2)对债权人的责任。债权人是企业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企业对债权人的责任主要表现为还本付息责任。
(3)对雇员的责任。雇员的利益和命运与企业休戚相关。企业对责任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法律意义上的责任,也包括对雇员应担负的道德责任,主要包括:劳动报酬与利润分享、平等就业、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健、职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参与管理等。
(4)对消费者的责任。企业应尊重消费者的权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增加产品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提高顾客消费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稳定价格。
(5)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责任。企业应采取积极措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不仅要维持代内(intra-generation)公平,而且要注重代间(inter-generation)公平,尤其要注重资源与环境的代间公平。
(6)对社区的责任。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更是所在社区的组成部分,与所在社区建立和谐融洽的相互关系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社会责任。
(7)对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过程中还应该积极帮助发展社会事业,如发展卫生保健事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养老事业,缩小贫富差距,为特殊人群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科技进步,积极参与预防犯罪,倡导良好的社会公德,等。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可
想免费下载本文?
赠获查字典积分换实物礼品
免大量免费文档可下载
辑创建文辑分享文档
文档浏览排行榜当前位置: &
求翻译:阿奇Bo卡罗尔(Archie B. Carroll)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对企业提出的经济、法律、道德和慈善期望。”是什么意思?
阿奇Bo卡罗尔(Archie B. Carroll)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对企业提出的经济、法律、道德和慈善期望。”
问题补充:
Archie b Carroll (archie b. Carroll) believe tha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society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he enterprise, economic, legal, ethical and philanthropic expectations."
Al B o (Archie B Carroll). tha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a community in the enterprise over time the economic, legal, ethical and charitable. "
Arch BoCarroll (Archie B. Carroll) believed that, “the enterprise society responsibility is the society in certain time the economy, the law, the morals and the charitable expectation which proposed to the enterprise.”
Archie b · Carroll (Archie b. Carroll),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a society in certain enterprises in the period of economic, legal, moral and charitable expectations. ”
正在翻译,请等待...
我来回答:
参考资料:
* 验证码:
登录后回答可以获得积分奖励,并可以查看和管理所有的回答。 |
我要翻译和提问
请输入您需要翻译的文本!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湖南省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分析研究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湖南省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分析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论企业社会责任
下载积分:480
内容提示:论企业社会责任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3:41:1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48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论企业社会责任
关注微信公众号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认知的实证研究_小宗师专辑:[摘要]通过实证方式调查研究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会影响消费者对企业的评价,在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划分的七项企业社会责任中,消费者最关注的是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不同年龄的消费者在“企业的员工和竞争者责任”上的观点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职业的消费者在“企业的环保责任”方面的认识差异显著;在对“企业经济责任”的态度上,企业经营者比消费者更加看重这一指标。[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消费者;实证研究[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91-04一、研究问题的提出与阐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要付出成本的,由于获取利润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如果没有内在动因或外在压力的作用,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可能性就不大,只有当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有利于管理目标的实现时,企业才会积极采取行动。消费者是企业的重要利益相关者,拥有用“钞票投票”的权利,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意识水平和状态在一定程度影响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公司的道德行为不仅会影响消费者的评价,而且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向。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消费者会避免购买那些危害社会的公司的产品,同时积极追求对社会有贡献的公司的产品,消费者愿意为有道德的企业的产品支付较高的价格,而对那些不道德企业的产品支付较低的价格。本研究拟解决两个主要问题:(1)消费者和企业管理者两个不同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认识和评价有没有差异?如果有,这种差异表现在什么地方?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曾在2007年作过专题报道《企业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与评价》,披露了中国企业经营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驱动因素等。但是,仅了解企业家的认知是不能作为决策的依据的,因为企业的产品最终要面向消费者,因此,不能不考虑消费者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尤其是目标市场的态度。研究的意义就在于消费者与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社会责任认知上可能存在差异,弄清这种差异,有助于企业管理者进行管理决策。(2)以实证的方式研究不同人口统计特征对消费者企业社会责任认知的影响。相对于国外,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刚刚开展,采用实证方式研究消费者视角企业社会责任的代表成果有:①郭红玲的《消费者视野中的企业社会责任一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消费者调研》;②周延风等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消费者响应——消费者个人特征和价格信号的调节》;③周祖城和张漪杰的《企业社会责任相对水平与消费者购买意向关系的实证研究》。其中:郭红玲考虑了不同年龄、学历、收入等人口统计特征,对不同特征消费者所认为的经济、法律、伦理和慈善责任的重要性进行了排序;周延风等在研究中按消费者信任和消费者支持水平的特征对消费者进行划分,通过虚拟实验的方式进行相关研究;周祖城和张漪杰则未考虑消费者特征。本研究将通过问卷调查,针对人口统计特征作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均值分析,希望能从中发现显著性的影响因素,以期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将企业社会责任这个大问题进行分解,从更小的角度深度分析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感知。二、研究设计本研究通过对受访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数据。数据于2008年6月至7月在江西赣州收集。为了保证填卷质量,对10名问卷人员进行了两次培训,向他们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对问卷的各个题项也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并在问卷上作了较详细的注解。为提高问卷的回收率,采用面对面调查方式,当场收回。共调查587名消费者,经检验,剔除19份无效问卷,保留有效问卷568份。有效问卷中被访问消费者的构成分布如表1所示。问卷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调查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与感知。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并结合已有文献量表,问卷从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企业对员工的责任,企业对竞争者的责任,企业对环境保护的责任,企业对社区的责任,企业的慈善活动和企业的法律责任7个方面对企业的24种社会责任行为进行判断。如问卷的第4题“不擅自泄露或非法使用顾客个人信息”,为使受访者对所提问题有清楚的了解,该题具体设计为“企业是否能够严格为顾客的个人信息保密会不会影响你对该企业的评价?影响程度如何?”问卷采用李克特7级量表,1表示“非常不重要”,7表示“非常重要”,消费者根据自己心目中所认为该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重要程度进行选择。第二部分为受访者的个人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月收入和受教育程度5个因素。三、统计分析和讨论本研究的过程主要分以下几步进行:首先,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借鉴前人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分类方式、测评指标体系等,从中提炼出企业社会责任的组成因子,完成最初的量表设计;接下来开展问卷调查,为验证量表的效度和信度,进行了因子分析和内部一致性检验,选取出问卷中的有效题项,为其后的数据分析打好基础;最后,对数据资料作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索消费者在关注企业社会责任时,比较关注哪些因素,关注程度如何,同时为考察消费者内部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上的差异性,结合问卷的第一、二部分的数据资料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人口统计因素对消费者在企业社会责任认识和评价上的影响进行探索。(一)因子分析。如前所述,问卷没计时按相关利益者理论将企业社会责任人为划分为7个因子,分解为24个项目,最后这24个项目是不是正好能按7个因子进行聚集还需要通过因子分析来进行检验。我们选用SPSS15.0统计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剔除了因子负载小于0.5,各因子负载差异不大的题目项,最后留下21个题项,提取的因子数为6个,企业的员工责任和竞争者责任合二为一,最终将这6个因子分别命名为企业的经济责任、环保责任、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对员工和竞争者的责任、企业的公益责任和企业的法律责任(见表2)。优化后各因子负载均在0.5以上,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2.782%,能够解释大部分问卷调查中的原始信息。根据各共同因子所包含的信息,经济责任的方差贡献率为28.251%,占累积总方差贡献率(62.782%)的比重为45%,解释问卷总方差的能力很强,说明该因子的重要性程度很高;经济责任和公益责任两因子下的各指标变量的因子负载均在0.7以上,说明这些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高,聚合效果好。(二)信度检验。本研究采用学术上最常用的Cronbach’sa系数来评估样本的信度。统计结果见表3,整个问卷的Cronbach’s a系数为0.869,说明整个问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很好。对各共同因子组成项目的Cronbach’s a系数如表2所示,有5个a系数超过0.7,说明这5个因子内部一致性较好。有两个系数略低于0.7,其名下的各个项目的信度仍在可接受范围内。(三)效度分析。本研究样本量为568份,大于题日数的5倍(21×5=105),满足数据分析的样本量要求。选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对样本进行KMO(Kalser-Meyer-Olkin)和Bartlett球度检验(见表4),KMO的值为0.806,说明样本充足度高,适合作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因此拒绝Bartlett球度检验的零假设,说明本问卷及其各因子组成项目的构建效度好。(四)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对各共同因子进行描述性统计(见表5),我们发现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6个因子的打分(平均值)都在4分以上,说明企业在这6个方面的态度和行为都会影响到消费者对企业的评价。其中,“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平均得分最高,为5.7227分(总分为7分),说明这一因子在企业社会责任各因子中对消费者的影响最大,其标准离差适中,表明消费者在该因子的看法差异不大。排在第二位的是“企业的法律责任”,平均得分为5.6858分,略低于“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但它的标准离差是最高的,达到了1.40776分,说明消费者在用“法律责任”这一因子对企业进行评价时差异较大。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的分别是“企业对员工和竞争者的责任”以及“企业的环保责任”,这两个因子的平均得分接近,标准离差较低,说明消费者的观点接近。排第五位的是“企业的经济责任”,说明消费者不太关注企业这方面的表现。平均得分最低的是“企业的公益责任”,说明在各因子中消费者最不重视企业的公益行为。与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7年的专题报道《企业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与评价》相比较,由于该调查所采用的量表中因子及因子下的各个指标与本研究存在些许差异,为便于对比,将该调查中的具体指标按本研究的因子划分法来重新归类并计算平均值,变更后的各因子的标准离差则无法取得。重新归类后得到该调查中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承担各类利益相关者责任的排序依次为: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企业的法律责任、企业的经济责任、企业对员工和竞争者的责任、企业的环保责任、企业的公益责任。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企业经营者与消费者都认为消费者责任和法律责任最重要,公益责任最不重要,认识上的主要差异表现在对“经济责任”的态度上,显然企业经营者由于其经营者的身份会比一般消费者更加关注这一因子,这一差异符合我们的一般判断。郭红玲曾作过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的消费者调研,她在Carroll(1979)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四维分类模型的基础上做的问卷,结论是法律第一,经济第二,然后是伦理和慈善责任。由于该篇论文中没有披露具体的问卷题项,无法了解这项调研中伦理的具体组成,但法律靠前,慈善最后的格局是相似的。人们关于企业在慈善等公益行为方面的相对低的评价令人吃惊的相似,国内外的一些学者对此解释为企业的慈善捐助等行为都带有强烈的商业目的,企业的“伪善”令人反感。(五)单因素方差分析。由于方差分析比T检验效率要高,同时T检验仅适用于两两比较,方差分析却不受此限制,因此,我们这里选用方差分析来对消费者内部进行检验,即考察人口统计学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等是否对消费者的认识和评价产生影响。考虑到人口统计学因素下的水平太多,如果使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反而会使本已简化的问题又复杂了,所以,我们只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把每一类人口统计学因素作为控制变量,把5个共同因子作为观察变量分别处理,得出各F统计值和相伴概率。从表6可以看出,性别和个人月收入在企业社会责任各因子上的差异均不显著,也就是说不同性别和不同收入的消费者在依据企业社会责任各因子对企业进行评价时并没有显著上的差异。对于年龄,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企业对员工和竞争者的责任”的相伴概率为0.038,小于0.05,拒绝零假设,即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对于该因子的认识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26~34岁的消费在该因子上的平均分最高,为6.0375分;45岁以上的最低为5.0417分,差接近1分;其他年龄段的平均分都在5.5以上。差异的显著不仅仅表现在绝对数上,我们对这两类群体对各不同因子的评价进行排序,发现26~34年龄段将“企业对员工和竞争者的责任”放在首位,其次为法律责任、环保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经济责任,公益责任排在最后;45岁以上者则将“企业对员工和竞争者的责任”放在了最后,认为与其他因子比起来最不重要,排首位的为环保,其次是法律、消费者责任、经济责任和公益责任。这个差异可以解释为26~34岁的群体大多积累了几年的工作经验,渴望在这一时期在事业上有所突破,所以他们尤其关注工作环境、培训和发展的机会,而45岁以上群体此时大多已有了稳定的事业和家庭,人生的重心由事业逐渐向家庭倾斜,对工作的预期下降,因此他们打分相对较低。不同年龄的不同就业压力和对工作的不同预期影响了“企业对员工的责任”的评价,这是差异产生的重要原因。本文的这一研究结果与郭红玲“年龄对选择的影响程度很低”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原因可能在于:(1)问卷形成的理论依据不同。本研究主要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制定问卷,郭红玲的问卷主要依据Caroll(1997)的四分类法制定。(2)分析的方法不同。本研究采用了描述性统计与单因素方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郭红玲则主要是频数分析。在职业上,不同职业对于“企业的环保责任”有显著差异。数据揭示了一个很令人感到意外的现象,教师在这一项上打的平均分最高,而且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其他因子相比,教师在这一项上的打分仅次于“企业对员工和竞争者的责任”,为6.1250分,而最低分却是学生打出的,与其他因子相-比,学生在这一项上的打分居第四位。为了挖掘原因,对学生的构成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年龄基本集中在20~23岁,受教育程度主要为大专和大本,也就是说在校大学生对于企业是否承担环保责任并不是十分看重,这从侧面也反映出了大学生自身环保意识的不足,教师和学生在这一认识上的大背离很发人深省,这是否说明了我们的大学有些忽略在校大学生以环境保护为代表的责任意识的教育呢?对于受教育程度,在显著性水平0.05下,所有共同因子的相伴概率均大于0.05,因此不能拒绝零假设,也就是说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和评价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在“企业的经济责任”方面有差异。四、结论与展望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企业社会责任的6个方面都会影响消费者对企业的评价,消费者心目中重要性排序为: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企业的法律责任&企业的经济责任&企业对员工和竞争者的责任&企业的环保责任&企业的公益责任。2 某些人口统计特征对消费者的评价有影响。不同年龄的消费者在“企业的员工和竞争者责任”上的观点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职业的消费者在“企业的环保责任”方面差异显著。3 消费者与企业经营者在企业社会责任的感知上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对“企业经济责任”的态度上,企业经营者比消费者更加看重这一指标。本次研究从消费者角度来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探讨,了解消费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各维度的重要程度,为目前国内这方面极为缺乏的研究添砖加瓦,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有一些帮助。这次研究的样本主要在赣州市采集,未针对某一个具体的行业,不同地域消费者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水平是否存在差异,不同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对消费者的评价是否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等,这些问题有待于在未来作进一步的研究。[责任编辑:李小玉]提醒您本文地址: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社会责任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