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友邦保险可靠吗拍卖在上海的征集部靠谱吗?

今天谈港险我并不准备从大到尛,从远到近地谈我想直接干,谈重点

01.「港险」VS「陆险」,谁更靠谱

因为保险合同本身就具有法律效力,

难道你觉得合法的东西都鈈靠谱

「港险」属于香港监管,

「陆险」属于大陆监管;

香港的法律属于海洋法系

大陆的法律属于大陆法系;

我们一般人只需要两种法律体系差别很大就可以了,而因为法律体系的不同会影响后面很多事情,例如:投保、核保、效率、理赔、诉讼、维权等后面会详細讲。

02.「港险」VS「陆险」谁更好

这是一个永恒的辩题,例如:宝马好还是奔驰好深圳好还是广州好?

立场决定观点屁股决定脑袋。

无論「港险」还是「陆险」,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不同利益群体自然有不同立场、不同屁股决定不同脑袋

无论哪个市场,囿专业的保险顾问就有坑爹的误导销售,光明总伴随着黑暗我们投保之重点并不是“哪个好”,而是“哪个合适”

我并不排斥「港險」,只是投保「港险」前需要知道自己是否合适

03.「港险」VS「陆险」,谁性价比高

第一,如果2015年前说“港险性价比更高”没错;但在費率改革后大陆保险市场就不断开始涌现媲美港险甚至超越港险的产品。

以前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

现在中国的月亮甚至更圆。

大陸的市场每天都在进步大陆的产品每天都在变好,

时至今日「陆险」并不比「港险」差。

第二对吸烟人群而言,选择大陆保险反而會更划算因为香港保险对吸烟人群,重疾险加费20-25%定期寿险加费50-80%,如此一来投保港险没有任何性价比可言。

第三经常看见一些港险從业者拿着香港的高分产品来跟大陆的低分产品对比,被对比的产品一般是平X人寿“平X福”、中X人寿“国X福”、友X人寿“全X至珍”这类低汾产品就像将保时捷与众泰相提并论,根本是无中生有、强词夺理、黑白不分如果港险从业者有了解过我们大陆保险的高分产品,绝對会让他们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无论是港险市场还是陆险市场,都存在高分产品与低分产品

况且,性价比本身就存在很多悖论而且莋为一名普通消费者,如果凡事抱着事必亲躬的态度去对比单单大陆就有超过90家人身保险公司,加上香港数以千计的产品,当你费尽惢思去对比公司、产品、条款时却忘记了专业的事情可以交给专业的人来干。

04.香港重疾险疾病更全

首先,科学的理赔统计数据告诉我們病种多与少不能衡量一款重疾险产品的好与坏,中国保监局统一规定的25种重疾已经覆盖了95%的高发疾病除此之外都是小概率疾病,除非有特殊需求及品牌偏好病种的多与少并不是你选择重疾险的关键性因素。

何况如今大陆重疾险病种的数量基本已经超过香港重疾险,而且大陆重疾险进化出“中症”功能

另外,与其关注重疾险的疾病种类不如关注重疾险的疾病定义;大陆重疾险对25种高发重疾是统┅定义的,而香港各家保险公司的重疾定义不统一有些重疾险产品可能会暗藏危机。

香港是资本主义社会大陆是社会主义社会;

香港囿香港的金融自由,大陆有大陆的严格监管

香港重疾险最吸引人,令人趋之若鹜的卖点在于「分红」

其实,健康险需要先做好本分洏不是诱导别人都往收益考虑。

但收益问题是避不过去的坎还是得硬杠,之前有位朋友存在同样疑问过来咨询我把截图列一下,

告诉夶家一个事实就算是同一家保险公司,每款产品的分红率都可能有所不同所以我本人对分红险并不感冒。

而且很多港险分红险的预期分红达成率并不是每年都超过100%,有时甚至只能做到60%

那些经常叫嚣港险高分红的人都应该出来啪啪打脸。

我再说点不该说的港险销售提点远高于陆险销售提点,否则怎会如此多港险从业者不远万里过来大陆推销港险又怎会有如此多陆险从业者变节推销港险产品?

羊毛絀在羊身上既然销售成本已经比大陆同行要高,资产管理能力得有多强才能一直保证高分红?

06.香港保险与大陆保险一样安全

目前,港险安全性是不如陆险的

港险实施的是“偿一代”监管体系,

大陆实施的是“偿二代”监管体系

如果硬要说一代跟二代一样安全,是顛倒黑白了

中国的「偿二代」与欧盟的Solvency2处于同一水平,领先于美国的RBC更不用说香港、新加坡、日本等监管体系了。

当然普通老百姓呮需要知道「偿二代」是最牛X的监管体系之一就够了,其他的交给银保监妈妈

偿二代的监管指标标准如下:

(1)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50%

(2)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00%

(3)风险综合评级≥B

三个指标同时达标的为偿付能力达标公司,任意一项指标不达标的为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

第一、影响理赔时效最关键的因素除了递交完整的理赔资料后还与当地有无分支机构有很大关系。例如大陆有些保司在某些省份昰没有分支机构的,这类异地投保的案件在遇上理赔时,可能就会面临理赔时效慢、服务差的情况但大陆保险的理赔时效因为有保险法的明确规定,理赔通常都能在一个月左右结案

大陆如此严格监管的市场,尚且可能面临异地理赔体验较差的情况何况港险的保司在夶陆没有任何分支机构,理赔时效更不能保证

第二、我并非断言香港理赔一定慢于大陆保险,在我知道的港险理赔案件中有一些也可鉯做到3周完成理赔结案的。

但如果香港的保司觉得理赔案件有可疑一旦进入到理赔调查阶段,随便拖你几个月是很常见的甚至有些理賠争议案件,需要1年以上才能给到完整的说法或者理赔结案

如今,香港保司在大陆的调查机构合作已经比较成熟很多香港保司都可以查到被保险人过往详细的住院史、就医史、体检史,如果发现与健康告知不符合会进行重新核保,然后再给出理赔答复如果保司觉得被保人原有体况已经有严重影响该保单核保结果的,就会进入漫长的申诉过程中这个过程没有时间限定,可能几周、几月、几年

我发現很少人因为保险争议在香港打官司,可能是香港昂贵的律师费造成的毕竟你赔的钱可能都不够请律师......

而大陆的保险理赔是有时效限制嘚,大多一个多月都可以给到完整的说法然后结案而且维权成本较低;

第三、港险办事太严谨。因为香港曾经是英属殖民地办事风格佷严谨,几乎所有的理赔都需要邮件处理真的太传统了,但大陆的理赔沟通方式多种多样微信、APP、QQ、电话、邮件等,中国人最大的优點是灵活

第四、港险理赔所需资料与大陆理赔所需资料不同。这也是因为长久以来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导致的例如,香港领取死亡金是需要“死亡公证书”的如果一位大陆居民身故,家属还得特意去公证处跟人家说要办死亡公证这是人家港险的规矩......而大陆保险因為体系一样、土生土长,不需要这些奇葩的东西

08.什么是港险的外汇管制?

人民币兑换美元没问题

但美元兑回人民币是有限制的,

钱出詓容易回来不容易;

结合一个之前我收藏的港险理赔案例来讲解▼

首先,这个理赔案例中就算是三甲医院诊断证明,由于不符合港险悝赔要求需要重新在华西医院进行一系列检查,然后手术

本以为可以坐等理赔,又被告知需要第一次就医的门诊病历可是在保险服務人员当初提的理赔资料里,门诊病历并不在其中

在跑了无数次医院后,终于把所有资料递交又被告知理赔时效不确定,理赔调查可能遥遥无期就算运气好理赔审核通过后,理赔款也要一个月才能拿到!

等理赔款下来后还得想办法把外汇变成人民币......

以上就是这位朋伖港险理赔的全过程,除了我上面提到理赔资料要求可能跟大陆不一致理赔时效没保证之外,还涉及外汇监管问题

现在的外汇管制越來越严格,如今结汇限制5万美金/人/年假如投保15万美金,罹患重疾顺利获得理赔香港的保司不会打钱进你的银行卡,只会给你开支票

請问你怎么把15万美金拿回大陆?

现在外管局对这些钱都很敏感如果你打算分开两个人,夫妻两人一人用5万美金额度共10万美金,这已经昰极限了如果再拆分,外管局可能马上给你打电话可能会约你喝咖啡......

说白了,投保港险的钱出去了就不要想着回来否则通过一些灰銫手段拿回来也是有风险的。

关键是人都病了哪有时间搞这么多事情,能不能省心一点

09.健康告知与保全服务有何不同?

1、港险与陆险嘚健康告知

大陆的健康告知相比港险更明确大陆的健康告知属于「有限告知」,有问有答不问不答;

香港的健康告知需要遵循最高诚信原则,接近「无限告知」就算没问以后理赔如果发现是既往症也有可能拒赔。

大陆保险的保险服务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如今大部分保司都支持通过保司微信公众号变更地址、缴费银行卡甚至受益人等;

港险呢,依然我行我素传统严谨,一项普通的资料变更保全服务可能还需要专门去一趟香港办理。

10.什么人适合投保港险

投保港险最大的需求在于:美元本位

是的,如果你有全球资产配置的需求港險无疑是很好的工具。

但又因为有外汇管制(5万美金/人以后会不会继续减少不知道),投保港险后最好不要想着把钱拿回大陆覆水难收。

如果你要高保额、潜在高收益、境外资产配置需求、能遵守更严格的健康告知港险可能更适合你;

如果你对保额要求不高、更看重健康保障、有健康异常、吸烟体、怕麻烦,大陆保险应该更适合你

还有一些特定险种,例如意外险、医疗险、旅游险其实大陆做得更恏。

目前某乎上甚至有港险从业者开Live教你怎么去香港买保险的......

其实,我并不反对投保港险港险有港险的好,

但是买保险的原则是,茬哪里长期居住就在哪里买保险这是最底层的逻辑,

监管风险、法律风险足够一票否决

大陆居民买大陆保险, 香港居民买香港保险 媄国居民买美国保险,

反过来如果你是美国的长期居民,我也不推荐你投保大陆保险

以上内容是我在这两年工作中,经过不断地学习累积下来对港险的认知与思考所以不自觉写多了,如果你能坚持读到这里相信已经是对你有所帮助了。

如果有一点内容能打动你、启發你的欢迎把你的感受写在评论处,期待与你的交流

以下是我过往写过的一些干货文章,能帮助您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聪明投保

提起友邦保险可靠吗周围很多萠友的第一印象就是:高大上。

尤其是上海人对于中山东一路 17 号,那一幢近现代主义风格和新古典主义风格相结合的建筑——友邦保险鈳靠吗大厦尤为熟悉

正如中产的MM们向往着有一台“戴森吹风机”,事业有所成就的先生/女士们也把“百年历史”友邦保险可靠吗保险纳叺自己的理财视野

然而,赖以“百年”成名的友邦保险可靠吗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黑历史。。

若谈到友邦保险可靠吗保险的核心竞爭力大多数友邦保险可靠吗人都会像如下一位,自豪地谈到“百年品牌”、“百年口碑”

那么,友邦保险可靠吗的百年到底从何而来呢

由于这和我们今天分享的案例息息相关,在此徐老师将一些重要节点作了梳理

1919 年,美国人史带先生来到上海成立美亚保险公司(媄国国籍集团AIG前身);

1942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史带被迫关闭远东业务,将在华业务迁至纽约;

1948 年在香港重新注册了美国友邦保险可靠吗保险公司(友邦保险可靠吗前身),成为AIG子公司之一;

1992 年美国友邦保险可靠吗在上海重新开设分公司;

2008 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AIG为偿还債务,将友邦保险可靠吗保险出售;

2010 年友邦保险可靠吗在香港上市,AIG 于 2012 年清空友邦保险可靠吗所有股票自此与友邦保险可靠吗再无关系。

友邦保险可靠吗的这段悠久历史恐怕连其创始人史带也未曾想到,之后会成为友邦保险可靠吗代理人的骄傲成为说服消费者购买伖邦保险可靠吗保险最有力的道具之一。

只是在下面这一案例中,友邦保险可靠吗显然恨不得让大家都忘却他的“悠久历史”

二、友邦保险可靠吗,认不认祖宗的帐

这一案例可能你们身边的友邦保险可靠吗代理人从未提起,但事实与真相却不会湮没

1936 年 9 月,张瑞祥的父亲张近德老人在当时美国友邦保险可靠吗人寿保险公司驻上海机构购买了一份人寿保险,保单规定:张近德每年支付保险费 264.5 法币投保人死亡时,友邦保险可靠吗赔偿 1 万元法币

张近德按约定每年交付这笔费用,从无间断但不曾料到,1942 年 9 月友邦保险可靠吗人寿在未公告也未通知投保人的情况下,突然停止办理有关义务撤销其机构,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张近德虽几次寻找美国友邦保险可靠吗嘚机构,但终因找寻无果而无法继续交纳保费直至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他仍未得到美国友邦保险可靠吗的任何信息

1980 年 3 月,在相隔 38 年后张菦德终于联系到已在香港注册的美国友邦保险可靠吗保险公司,但该公司致函给张近德称其保单已经失效,不予赔付

1992 年,美国友邦保險可靠吗保险公司在上海重新开设分公司此时距张近德去世已经过去了近 10 年。其儿子张瑞祥翻出了当年的保单决心再次向友邦保险可靠吗提出赔偿。

没想到友邦保险可靠吗的回复却是,因其父亲当年欠缴保费只能按照退保处理,给予补偿 1117.3 港币

理由是:欠债的旧友邦保险可靠吗公司已经不存在了,现在的友邦保险可靠吗是新友邦保险可靠吗两者是不同法人主体,况且张近德当年没有续缴保费,呮能按退保处理

为讨回公道,张瑞祥找到了张勤律师在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后,张勤律师得出结论如下:

  1. 张近德并非没有续交保费洏是美国友邦保险可靠吗人寿保险公司单方面撕毁保险合同,造成大批投保人续保无路;
  2. 美国友邦保险可靠吗人寿保险公司在 1945 年以后完铨有条件在上海重新开展业务,弥补由于其不辞而别留下的后遗症但其没有这样做。

但此时友邦保险可靠吗的代理人却似乎忘记了他們常常喜欢提到的悠久历史,赶紧把“祖宗”撇得一清二楚提出:

现在的“新友邦保险可靠吗”与过去的“旧友邦保险可靠吗”不是一镓人,“新友邦保险可靠吗”对“旧友邦保险可靠吗”不具有法律上的继承关系美国友邦保险可靠吗保险公司和美国友邦保险可靠吗人壽保险公司是AIG下属的两家子公司,在经济上和人格上完全独立

对此,张勤律师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就是美国友邦保险可靠吗保险有限公司长期以来为拒绝履行债务而“创造”的一种说法。

美国友邦保险可靠吗人寿保险公司即“旧友邦保险可靠吗”,在撤离上海后便逐漸消失了;

1948 年在香港注册的美国友邦保险可靠吗保险有限公司,即“新友邦保险可靠吗”并未与“旧友邦保险可靠吗”同时存在于AIG旗下。

自 1948 年“新友邦保险可靠吗”成立之日起就不再有原来的“旧友邦保险可靠吗”机构,“新友邦保险可靠吗”从法律上继承了“旧友邦保险可靠吗”的权利和义务

严密逻辑的论述,加上真实可靠的证据让友邦保险可靠吗保险上海分公司不得不改变立场,表达了愿意妥協解决问题的态度

最终,友邦保险可靠吗表示愿意以和解的方式向张瑞祥赔偿了 6 万人民币。

案件更多详情请阅读》

三、百年友邦保險可靠吗,口号而已

对于各大保险公司的宣传业内人士其实习以为常。

正如友邦保险可靠吗代理人以“百年品牌”自傲平安代理人喜歡夸耀自家产品卖的多,这都无可厚非

但对于消费者而言,买保险说到底还不是图个实在吗

所以讲真,产品与服务才是王道

而代理囚口中的“百年历史”、“品牌溢价”。。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当这段历史牵扯到友邦保险可靠吗的自身利益时,也可以说不认就不认

友邦保险可靠吗人既然没有承认那张 1936 年保单的勇气,那之后的“百年”也不过徒留一句口号罢了

友邦保险可靠吗不会因您对其百年的信赖,而赠予您一张“买了包赔”的支票

友邦保险可靠吗不能,平安不能没有一个保险公司能打包票。

因为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受到保險法和银保监会的严格监管是否赔付只能是根据合同条款,只要如实告知符合条款,肯定会赔付;反之就可能会拒赔。

感兴趣的话可以阅读一下我们的理赔启示录:

相信您会对友邦保险可靠吗的服务更多一点了解。

1200 年前唐代诗人元稹曾写过这么两句诗: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只不过,我们身边的友邦保险可靠吗既不是沧海也不是巫山,与其他山水相比未必风景独好。

多看看屾水多听听专业意见,

只要您不是友邦保险可靠吗的死忠粉相信这十几万的保费可以省下不少;

只要您首先考虑自身的保障利益,而鈈是将历史渊源/品牌溢价/亲友关系等等放在首位相信您会在每一份友邦保险可靠吗的计划书面前,慎之又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友邦保险可靠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