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为什么能一直产奶奶牛养殖户的奶宁可倒掉也不捐给贫困

奶业公司拒收鲜奶 奶牛场场主把数万斤牛奶倒进荒地_新浪无锡_新浪网
孟凡森和他的妹夫合力把刚挤不久的牛奶倒进荒地
虽然要倒掉,但还是要挤,不挤奶,牛会生病
  孟凡森双臂上的肌肉紧绷着,他和妹夫把装满了牛奶、重达100斤的铁皮桶抬起,然后倾倒:白色的牛奶从桶里流出,泛着沫,打着旋,渐渐漫满了这块土地。
  几百斤牛奶能轻易覆盖一大片冬季干硬的土地,当它们渗进土壤后,这一大片土地会呈现出一大块丑陋的白色,活像得了白癜风。
  20多天过去了,孟家已经倒掉到了数万斤牛奶。
  自从2008年跟着父亲孟庆德将奶牛场搬到江苏省丹阳市司徒镇谭甲村,这位年轻人的生活从未像现在这样“荒诞”。
  这种荒诞感从上个月15日就开始了。
  从那天起,每天天不亮,孟家人就要起来,打扫牛棚,为奶牛喂食喂水,挤奶。
  然后,将新鲜温暖的牛奶倒掉。
  村边有个奶牛场
  孟家的奶牛场位于谭甲村旁,与村子一路之隔。汽车从路上驶过,一眼就能看到它。
  顺着一条崎岖小路驶过来,一个硕大的牛棚是最显眼的。这个砖混结构的牛棚有二三十米长,七八十头成年奶牛被铁链拴在牛棚的两侧。奶牛们挤得紧紧的,只能做出抬头咀嚼或者低头饮水的动作。稍远处的一个小牛棚里,刚出生不久的小奶牛做着类似的动作。
  奶牛们大多安静,但仍会抬起头,用硕大浑浊的眼珠打量着外来者。相机镜头靠近它们时,一个带着45号黄色耳标,头上一撮醒目白毛的奶牛伸出了舌头,想要试试这种新“食物”的味道。
  这是1月8日上午10点,奶牛面前的食槽已经快空了。渐渐地,奶牛哞哞的叫声此起彼伏。很快,牛棚外的狗叫声也响起来了。
  孟凡森走了过来,他走得很慢,一边走一边打量着外来者的身份,看到相机时,他眼镜后面的眼神明显闪过一丝失望。
  “不是来买奶的啊。”他一说话,马上暴露了年纪。
  孟凡森穿着一件不合身的中学校服,校服的右上角是一个南朝石刻辟邪的图案,图案已经磨得很淡了。他的头发剪得很短,看起来已很长时间没有打理——黑色的破旧毛线帽下面,几缕露出的头发已打了绺。他穿着牛仔裤,裤脚被塞进一双硕大的胶鞋里面,胶鞋看起来不算旧,但鞋子的上面沾满了牛粪,这让他步伐沉重。
  他看起来不善言辞,或者是干脆不想理外来者。“老板不在家,你们是记者吧。”孟凡森点燃了一根没有过滤嘴的香烟,“记者有啥用,都来了好几拨了,奶也没卖出去。”
  链条断了
  生活被打乱了
  我们确实不是第一拨到访者,而且来得颇不是时候。
  1月6日,一家纸媒率先报道了丹阳市谭甲村奶牛养殖户孟庆德的窘况。报道中称,自从日开始,孟家的牛奶突然卖不出去了,从那天开始,他们家一天要倒掉1300多斤新鲜牛奶。
  1月7日,有一家电视台也循着报道找来这里,孟庆德把之前接受采访时的话又说了一遍。
  1月8日,我们到了,牧场老板孟庆德却不在。他的儿子说,老家太奶奶去世了,父亲回了老家。孟庆德的老家在徐州邳州。家里的年轻人都跟着他出来了,那边只剩下老人。“就算这边奶卖不出去,家里的丧事也是要办的,但他不能在家呆太久,毕竟这边也出了事,他今晚就得回来。”孟凡森说。
  临近中午了,孟凡森和他的妹夫又要进牛棚了。
  “一天要喂三遍,打扫三遍,挤三次奶,这边离不得人。”孟凡森掐灭了快要烧到手指的香烟,拿起了扫帚。进牛棚前,孟凡森的妹妹从牛棚旁的屋里出来了,看着拿着相机的记者,她有些警惕。“不是来采访过了吗?”她嘟囔道。
  这是采访中第二次听到这句充满了焦虑的抱怨,但这种抱怨可以原谅。在20多天前,这个家庭骤然断掉了生活来源,每天依然还得付出巨大的成本。
  一家人此前数年积攒的财富正在逐渐流失。
  这个家,牛比人重要
  2008年时,孟庆德将50多头奶牛从常州搬到了丹阳。这位来自徐州的养牛专业户已经从事奶牛养殖多年,从一开始的十几头牛,逐渐发展到50多头。他离开常州,是因为当地的奶牛场拆迁,而且,在搬来之前,他也得到了丹阳当地一家奶企“康力公司”的口头承诺。承诺中,康力公司愿意每天以市场价收走孟家的牛奶。
  于是,孟庆德从谭甲村租下了这块面积为28亩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他建起了自己的牛棚和家,又开辟了一块种植牧草的土地,以及一块存放牛粪的土地。
  之前的几年中,孟家的牧场渐渐兴旺,50多头奶牛繁殖成了102头。家里也渐渐添丁进口。眼看着,孟家在丹阳扎了根。
  在孟家的三间用空心砖搭建成的房屋中,能看出这个家的不易。三间东西联排的房屋,中间一间用来存放奶牛饲料和一些药品,另外的两间分属孟庆德父子和女儿女婿一家,几年前,孟家的第三代也降生于此。
  孟家的牧场里有电,电是从村里接来的,牛与人共用。牛棚里的通风、挤奶都需要电,住人的房间里,也有一台不知名牌子的电视机。这个家里,最显眼的电器要数几台冰柜了,里面混合存放着人的食物、牛的药品和自家人饮用的牛奶。
  人的居住区没有水,唯一的一根水管通向牛棚,人要吃水只好用水罐盛装,再用三轮车运过来。
  人吃饭的灶台在外面,是用砖堆砌的,上面架着一口大铁锅。灶台的下面胡乱堆砌着一些柴火。灶台旁边不远处的桌子上,晾晒着一些已经生虫的白米。
  孟庆德和家里的其他男人们负责牛的饮食,他的女儿负责人的饮食。一到饭点,男人们会先出去,把晒过的胡萝卜、青储饲料、成品饲料和干草先后放进牛棚里的食槽,女人则会去屋后的地里面拔两颗青菜,再淘洗一些白米。
  这么多年来,这个家的生活规律一直如此。每一个孟家人都知道,每天都能产奶的奶牛,比这个家里的人有着更高的地位。
  心疼,几百斤牛奶被倒掉了
  每一天,天刚刚放亮时,孟家人就起来了。这几年来,他们重复着类似的劳动,喂食、清扫、挤奶。等早上的4桶牛奶挤好后,孟凡森会和妹夫一起,把温热的牛奶桶浸泡在冷水里。“温度为4℃时,牛奶的储存时间最久,所以,牛奶得先降温。”孟凡森说。
  随后,孟家父子会把牛奶桶搬到农用车上,再由孟庆德将牛奶送
  到不远处的康力公司。
  康力公司是丹阳当地两家最大的乳品企业之一。“康力”和“练湖”两个品牌的牛奶,占据了当地生鲜牛奶的市场。练湖公司有自己的牧场,而康力则从当地的养牛者手中收奶。
  孟庆德是康力的5家供货商之一。虽然双方没有签订合同,但此前的6年多时间里,牧场与公司之间的生意一直很稳定。
  这种稳定在日被打破了。当天早上,孟庆德和他的送奶车被挡在了公司门外。“他们就说不收奶了,以后也不收了。”
  不得已,孟庆德把牛奶又运回了家,当天,家里的餐桌上多了一碗牛奶,几头新生小牛的食槽里也被白色的牛奶填满。
  但400多斤牛奶不是这么容易被消耗掉的。
  就在孟庆德还在发愁时,新鲜的牛奶就变了质,蛋白质在阳光下散发出腥臭味。但孟庆德还是不舍得倒掉牛奶,第二天,有新的牛奶要存放了,不得已孟庆德和儿子把几个牛奶桶装上车,前一天的牛奶被倒在家附近的荒地里。
  倒牛奶时,孟庆德一直在抖,根据之前康力的收购价,1桶牛奶的价格是200元,几十秒时间里,近千元财富就被撒了出去。
  当时,孟庆德还不知道,这仅仅是开始。
  “这确实是最省钱的办法了”
  和记者说话间,孟凡森又倾倒了一桶牛奶。经过20多天的倒奶,他已经有些麻木了,但当白色的牛奶被倾倒进灰黄色的土地时,他的手臂还是抖了起来,牛奶从广口的铁皮桶里流出,泛着沫,打着旋在土地里肆意流淌,几百斤牛奶能轻易覆盖一大片冬季干硬的土地,当它们渗进土壤后,这一大片土地会呈现出一大块丑陋的白色,活像得了白癜风。
  20多天过去,孟家已经倒掉了数万斤牛奶,一小部分被他们倒进了小牛的食槽,大部分被倒进了荒地、河流和水沟,另一部分,他们送给了附近一户养猪者,当然是免费的。
  孟庆德愁坏了,他与另外一名养牛者李金根一起四处寻找着办法,却丝毫没有进展。他们找到了当地的农委,甚至找了一位丹阳市的副市长,但对方给出的承诺是,与康力公司商量商量。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孟家手忙脚乱,他们也顾不得接收外界信息了。在去年12月15日之前,孟家接收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电视机,一家人会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看新闻联播,看看电视剧。孟家人也有手机,但都是老旧的非智能手机,只能用来打电话。偶尔,孟凡森和妹夫会到镇上的网吧去上网,偶尔也会看看中国奶业的相关新闻。
  出事后,来自外界的信息就更少了,他们不知道,元旦前后,中国许多地方都发生了倒奶事件,有网友将之与政治书上的“外国经济危机”联系在一起。
  打开微博,能够找到孟家的新闻,在这条新闻的下面,网友的回帖让孟凡森心寒。
  “既然能倒奶,为啥不送给山区孩子呢?”
  “无良奶农,宁可倒掉也不送人,浪费是会造孽的!”
  “遭报应了吧,让你们掺水掺添加剂!”
  “骗人的吧,哪怕卖一毛钱一斤,也比倒了强啊。”
  看到如刀子一样的言语,孟凡森消沉了好久,“牛奶不能不挤,因为如果不挤的话,奶牛会生病,挤出来的牛奶不好保存,要送的话,我们人手又不够,而且新鲜牛奶不能直接喝,得加工过才行,我们也不想倒掉,但这确实是最省钱的办法了。”
  这笔账,一算吓一跳
  省钱,已经成了如今孟家人最揪心的字眼。“最近饲料涨价厉害,我这102头牛,一天光饲料就要吃掉2000多元钱。”1月8日晚上,现代快报记者电话联系到了正在徐州火车站的孟庆德。在电话里,他算了这么一笔账。
  “2014年初,奶价卖得最高,能卖到5元一公斤。2014年,全年奶价都在降,卖给康力的牛奶,价格都是4元一公斤。但这一年饲料的价格一直在上升,一天就得花掉2000多元饲料钱。这还不算人工成本、水电成本、地租成本。”孟庆德说,他现在也想把奶牛卖掉,但原本20000元一头的进口奶牛,如今打折都没人要。
  坐吃山空,让孟庆德满心惆怅,他回徐州,不光是为了家事,还找人借了钱,先把饲料买回来。“硬撑。”孟庆德“恶狠狠”地说。
  不光孟庆德,丹阳市吕城镇养殖户李金根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从去年12月16日开始,康力乳业同样拒绝收购他家的鲜奶,养奶牛30多头的他每天的损失也达到了上千元。昨天,丹阳一处“养牛小区”的养殖户刘凯也给记者打来电话,他的奶也没销路了。
  奶农们走投无路,曾经找到丹阳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符红海表示这是市场经济,让他们去找市场。而丹阳市农委也表示,这是企业行为,他们无权干涉。
  危机总算暂时解决了
  在丹阳采访期间,现代快报记者曾前往康力公司。康力公司的保安把记者拦在门外,说老总不在,不接受采访。
  “我们曾经约谈了康力乳业的负责人,他们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丹阳市农委副主任杨祥金说。
  “康力说一个原因是今年市场不景气,订奶户比以前少,企业不再需要如此多的原料,第二就是康力公司在去年建设了自己的牧场,牧场已开始产奶,自己生产的奶成本更低,而且质量可控。”杨祥金说,经过协调,企业表示愿意给农户一个缓冲期,但“这个期限不会太长”。
  对于农委这样的答复,农户们并不是太满意,但他们也毫无办法。
  愁云惨雾没有散去,但在1月8日晚上,这个云层稍稍变薄了一点——各地层出不穷的倒奶事件和媒体报道,让农业部意识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
  当天晚上,孟庆德接到李金根的电话,李金根让孟庆德去看新闻。
  新闻里的内容让他们稍感欣慰,“农业部紧急通知要求采取措施处理‘卖奶难’”,通知要求各级地方农牧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协调处理“卖奶难”。
  第二天,当地农委约见了孟庆德、李金根等几户奶牛养殖户,康力乳业表示愿意继续收奶直到2015年6月份,不过,双方依然没有签订合同。
  “能收就好,至少不用倒了。”在打电话给孟庆德时,他的声音里稍显轻松,但面对莫测的市场,养牛养了几十年的他表示,打算撤出奶业市场。
  “牛奶不能不挤,因为如果不挤的话,奶牛会生病,挤出来的牛奶不好保存,要送的话,我们人手又不够,而且新鲜牛奶不能直接喝,得加工过才行,我们也不想倒掉,但这确实是最省钱的办法了。”
01-11 07:58|分享
01-10 08:41|分享
01-10 08:33|分享
01-10 08:23|分享
01-10 08:17|分享
01-10 08:11|分享
01-10 08:03|分享
01-10 07:59|分享
01-10 07:55|分享
01-09 09:04|分享
新浪地方站帮助奶农卖牛奶_新浪新闻
  广东奶农倒奶追踪
  羊城晚报记者 陆志霖
  昨日羊城晚报独家报道了广东奶农受国际奶价大跌牵连,导致牛奶滞销,每天忍痛倒奶超20吨之后,网民纷纷留言评论:“为什么宁可倒掉都不送给老百姓喝”,“能否组织大家去奶农家买牛奶”,“乳企能否帮奶农渡过难关”……但记者采访了解到,上述建议操作起来颇有难度。而广东省奶业协会方面则认为,目前奶农的问题只有靠政府出面协调才能解决。
  倒奶范围扩大
  从去年12月下旬起,广东不少奶牛养殖场,包括散户奶农,甚至是上千头规模的奶场,纷纷收到奶站或乳品加工企业的通知,自1月1日起,不再收奶。规模养殖场仍受青睐,还能找到乳制品加工企业来收奶,散户奶农则没有如此幸运。
  除了昨日记者报道的广州、珠海、惠州博罗、佛山三水、清远等地已经出现奶农卖牛倒奶的现象外,记者进一步了解到,目前在新会、台山、鹤山等地也都有奶农在卖牛倒奶。“只要是有散户养牛的地方,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倒奶现象。”广东省奶业协会副秘书长丘勇胜对羊城晚报记者说。
  丘勇胜说,目前全省奶牛的存栏量共有约5万头,其中大型规模养殖场占了六成,而剩下的四成基本是500头以下规模的中小型奶场、散户奶农。而这些散户当中,目前估计已经有10%的散户因无人收奶而出现倒奶现象。
  乳企仍在观望
  散户的奶没人收,乳企能否做公益帮奶农渡过难关?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出于多方面的考虑,目前乳企并不敢贸然收奶,而规模奶场的奶即使有乳企收,但至今也没有谈妥价钱。乳企仍在观望。
  广东一家大型乳品加工企业的有关人士私底下对羊城晚报记者坦言:“大型乳企通常都有自己的规模牧场,此外还会有十多家签约合作的规模牧场,出于质量的考虑,我们对养殖场的要求、对奶牛的养殖、对生奶的标准,全是按欧盟标准执行,因此也从来不曾从散户处收奶。”
  “事实上,去年全球全国奶价不断下跌,广东乳企因为和牧场有签一年的合约,所以就算外面奶价下跌,大家仍按2013年年底订下的价格来收奶,然后通过其他方面来消化高成本。”上述人士说,“广东奶价太高,今年实在难以为继,才会减收。”
  据悉,由于2013年一度出现了奶荒,2014年的广东生奶收购均价一下子提升到6044元/吨,提高了12%。然而,就在去年一年间,国际奶价下降,进口的大包奶粉的价格跌去一半。而国内奶价也在大幅下跌,去年12月最后一周,农业部监测到的10个奶牛主产省(区)生奶的平均价格为3750元/吨,同比下降9.9%。
  正是由于奶价一直在下跌,而广东乳企和奶牛养殖场签订的购销合同又需要按年度来签,所以乳企一直在观望,暂时只收奶,奶价至今未定。
  广东奶业协会会长陈三有对羊城晚报记者说,去年12月底就曾组织乳业、养殖场开了沟通会,养殖场主动提出将奶价下调,但现场并没有一家乳企出声。如果养殖场不降价,广东乳企就会拒收,转而向河北、天津等地收奶。
  市民采购不实际
  此前曾出现过农民柑橘、香蕉滞销时,网民自发向农民采购帮农民渡过难关的事例。因此,广东奶农倒奶一事出来后,网民纷纷留言评论:“为什么宁可倒掉都不送给老百姓喝?”“能否组织市民去奶农家买牛奶?”
  对此,丘勇胜坦言,操作起来并不实际。首先,刚挤出来的生奶含有各种细菌,需要经过乳品加工企业进一步灭菌加工后才能饮用,市民自行购买饮用存在食品安全风险;其次,生奶运输需要冷链,市民采购的话,需要保证全程冷链,否则容易变质;再有,生奶不同滞销的香蕉、柑橘,不是卖完这批就没了,就算今天新挤出来的生奶卖完了,但明天奶牛还会产奶,那么明天的生奶谁来买?
  博罗县龙溪镇合湖村的奶农熊先生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他们开始也将没人收的生奶送给附近的村民,但是每天都有7、8吨奶,量这么大,根本喝不完。一旦喝出问题了谁负责?也有人把生奶拿去喂猪,但猪吃多了还会拉肚子。“除非有乳企来收,否则只能倒掉。”
  需政府出面协调
  针对奶农倒奶一事,农业部近日紧急下发《关于协调处理卖奶难稳定奶业生产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要千方百计组织协调加工企业保证生鲜乳收购。密切监测生鲜乳销售形势,通过各种形式督促乳品企业履行收购合同,积极收购,善待奶农,力争做到不拒收、不倒奶、少限收、少卖牛。
  而广东省奶业协会方面也认为,目前奶农的问题只有靠政府出面协调才能解决。“呼吁政府可以出面协调,让养殖场、奶农可以和乳品加工企业坐下来协商,商量出一个价格,这个价格不一定是一年的,可以几个月变一次,或者半年变一次。”丘勇胜表示,即使未来的趋势是要逐步淘汰中小散户,但也希望是个自然淘汰的过程,而非“一刀切”。
  据悉,2014年生奶价和广东一样高的上海,如今已确定了新一年的生奶收购价,约为4700元/吨。
  陆志霖  (原标题:帮助奶农卖牛奶)
网友爆料,山东济宁邹城市北宿镇西故村二百多名村民集体反映村领导贪污补偿款,寒冷大风中屈膝跪地,求见市长。但半小时过去,市长并未现身。悲催的是,几十位村民反被警方抓了
日本的学校“反不平等”,不惜用“同质化”造就平等。从上幼儿园开始,日本的小孩子就要开始习惯“集体社会”。在中小学阶段,每个学生都要穿着统一的校服。校服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统一管理,更深层的原因是避免“衣物攀比”
《查理周刊》对国人而言——哪怕是见闻颇广的知识分子——恐怕都可以说陌生到不能再陌生。它不拥有像《时代周刊》、《纽约客》、《经济学人》那般的知名度,而且更关键的是这是本法语杂志,电影里能听懂一句“Bonjour”是你好,已接近这个东方国度对法语的人均理解极限。
马云说,人生有三层机会,年轻人觉得自己什么机会都没有,其实这个时候什么都是机会,因为你满手是空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另外一层机会,识你刚刚有点成功的时后,你觉得到处都是机会。提示信息 -
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 -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为什么牛奶卖不完宁可倒掉也不免费送人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为什么牛奶卖不完宁可倒掉也不免费送人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说,这个事故谁来承担,好事不领情反倒摊上一脑门官司,何苦呢,所以宁肯倒掉也不送人因为法*制社会,如果剩下的免费送人,喝到肚里之后,如果感到不适或因某种原因或过敏或跑肚拉稀或没舍得喝留到明天给宝宝喝造成中毒
免费送你了,下次你还会买吗?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牛奶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奶牛挤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