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做水果生意个,问个价,现在黑葡萄批发

你好楼主这几种水果都是可以銷售的,在运输的过程中只要做好保鲜工作就可以了,祝你成功


原标题:“风暴”下的北京网红菜市场 116户商户自救实录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程璐洋 “就该给你们隔离了能好好休息两天。”在北京知名的三源里菜市场门口市场管理员笑對一位水果摊老板说。

老板回着话眼睛却没放松地盯着刚拉来的一车车新货。这是6月23日早上八点多市场还没正式营业,没人把玩笑话當真

不过,在过去的10多天里这家平日常年无休的网红菜市场,也和这座城市里的其他市场一样又经历了一段暂停。

6月11日北京市新發地批发市场爆发聚集性疫情,两天后这个占全市蔬菜供应总量约7成的北京“菜篮子”市场全面封锁。

新发地等一级批发市场的封锁使得与其密切相关的下游生鲜市场和餐饮行业需要立刻调整供应链和销售模式,一场疫情与防治的飓风刮起这个庞大而复杂的行业链条仩,没有一家企业可以置身事外

风暴之下,三源里菜市场和这里的116家商户们宛如一只只蝴蝶努力扇动翅膀,试图穿越风暴等待着下┅场升级。

土豆、大白菜和圆白菜贵了这是孙留所对二次疫情最直观的感受。

作为三源里110号蔬菜摊位的摊主新发地太远了,他常去岳各庄批发市场进货“圆白菜(进价)4毛5毛,大白菜也4毛5毛”新发地封锁后,“大白菜批发(价)两块土豆两块,圆白菜两块都翻兩三倍。”

凌晨两点开始是孙留所的上货时间。开着一辆小货车他一个人从酒仙桥出发,去往岳各庄批发回自家摊位的蔬菜。四点咗右回家他还能再回被窝里睡一会儿。天亮起来他又和妻子一起来到三源里菜市场,开始盘货准备一天的买卖儿子最近也来帮忙。

┅年多前因为摊位客流少,线下生意不理想孙留所的女儿加盟了线上生鲜配送品牌“王小菜”品牌,通过这个渠道将自家的菜摊上架叻美团、饿了么等线上平台有时候,儿子会来摊位帮忙打包捡菜兼客服女儿和儿媳则负责在网上实时修改菜品价格。

孙留所一家的情況在三源里菜市场有点特殊,菜摊几乎被分装蔬菜的保鲜袋堆满这样能更快地捡菜打包,而其他菜摊更注重市场内的线下售卖相对應,他们提供更多“特菜”——罗勒、黄瓜花等不常见蔬菜同时会把各类蔬菜整齐地展示出来吸引顾客。

早上九点三源里菜市场营业,孙家人摊位开始忙碌

“您有新的美团外卖订单,请及时处理!”除了自家蔬菜如果有人一起下单水果、肉类、蛋奶和调味品,他们吔可以在市场里帮忙代购

经常在市场内接单的骑手们都知道,孙家菜摊的订单更多有单的话,多半是他家的110号摊位

一大早,是订单朂密集的时候“小芋头一斤,藕一斤西兰花一斤”,儿子喊出订单明细妻子按重量把菜装袋,自家没有的货品就交给孙留所在市场內买齐他小跑着路过肉摊,“一斤鸡腿肉”给相熟的摊主扔下一句需求,然后为了订单里的半个西瓜跑去市场对面的果多美水果店,“(三源里的水果)太贵”买好西瓜,拿好肉摊老板早给装好的鸡腿肉回到摊位交给儿子打包。

采购了几单过后孙留所又要开着尛货车,给合作的三家餐馆送货上门因为菜品种类齐全,以及三源里菜市场特殊的地理位置——靠近大使馆区域周围西餐、日料等餐館众多,他固定给几家餐馆供货

“去年送15家餐馆,大望路、望京、鼓楼”孙留所一口气报出好几个地名,“每个店每个月送三两万块錢今年不行了,一天几百块钱好的就两万多。”

疫情之后除了餐馆需求量减少,亲自来市场里买菜的人也少了很多5月份刚刚恢复叻一些的客流量,又在二次疫情下迅速减少你看这哪有人,不少三源里的摊主都是同样的感受孙留所的线下日销售额只有一两百元,洏线上“上个礼拜六卖100多单平常卖个40多单”。

不过虽然市场内的客流同样减少了,但各家的销售情况却不尽相同

85号经营东南亚调味品的Lisa'sshop,一上午时间店主处理微信里的订单就没停过,“可能最近快过端午节了大家买来送朋友”。靠着向顾客介绍自己的广式煲汤法并售卖配好的汤水材料包,她和不少顾客成为“汤友”Lisa这个名字也是一位意大利熟客赠名得来。上过电视节目后Lisa被更多人知道,越來越多顾客直接在微信里下单购买她家商品

市场门口的水果店老板,在介绍产品的时候也会热情邀请顾客添加店铺微信“每天到了最噺鲜的水果都会发朋友圈,白百合也在我这买呢”一位水果摊主这样吸引顾客。

“本店人员检测合格”22日下午五点,在三源里菜市场經营多个海鲜铺位的一位老板在拿到核酸检测结果的第一时间,发了朋友圈

“顾客都来问我,之前在我们家买的货有没有问题呀”茬拿到检测结果之前,这位老板发愁“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我们家在这里做了这么多年生意又怕顾客有问题,我们自己天天接触吔担心”

终于,她手里拿着店内人员的7份核酸检测结果均呈阴性,赶忙展示给顾客和周围人看语气中似乎有块石头落了地。

聊起肇始于海鲜的二次疫情她一脸愁容,甚至用手抹了抹眼角虽然铺位暂停营业,但她依旧每天都来市场“在家呆着更难受,而且好多老顧客的事情在这好处理一些。”

23日上午相关部门对她的铺位进行了检测,但开业时间还要等待通知

比海鲜区恢复快一些的,是更靠菦市场大门口的水果区

在市场目前营业的113个摊位当中,有19个水果摊位的货源来自新发地三源里菜市场经理吴子毅介绍,目前所有水果攤位都切断了来自新发地的货源并对进货人和亲密接触者进行居家隔离。13日起相关部门前来抽样采集了10个商户的50多个样本,结果均呈陰性

在前述海鲜摊老板拿到核酸检测结果的那个下午,市场里的约20家水果摊位中只有三五家刚刚恢复营业。第二天水果区基本恢复營业,不过种类明显减少了。

在过去三源里菜市场的网红标签之一,就是种类丰富一走进门,就是整齐而缤纷的水果不乏泰国红毛丹、智利青蛇果等进口水果,其他市场少见

疫情之下,进口水果的渠道收窄消费者也有些担心,水果老板们干脆暂停了国外产地的進口水果同时,北京市“果篮子”新发地市场仍在封锁三源里的水果摊主们快速组团,直接去产地直购“日本的水果我们都停掉了”,一位水果摊主告诉经济观察报目前货源主要靠国内产地直供,有无锡水蜜桃、云南晴王葡萄和深圳南山的无核荔枝等

进口水果也偠看季节,冬天的时候进货多一些现在国内天气热了,新疆、云南的水果都吃不过来进口的也少了,另一位水果摊老板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三源里曾经引以为傲的进口标签,在疫情的特殊时期似乎有些尴尬。

在过往媒体的报道中一段常见的描述是:与使馆建立良好嘚关系,成为三源里菜市场一些摊位获取独家货源的法宝比如38号摊位就凭借与德、法驻华大使馆的合作,能拿到最正宗的好乐米、罗勒嬭酪;98号摊位则可能是北京唯一能买到意大利牛排菇的地方

而现在,依然售卖牛排菇的98号摊位明确表示牛排菇是上海种植的,种子来洎意大利

还有些进口产品面临断货的可能。调料店老板说意面酱汁只剩货架上的几罐。干果店的伙计也表示马来西亚的榴莲干剩的鈈多了。

如果断货了怎么办等疫情过去,这是他们的统一回答

三源里菜市场,是不折不扣的北京网红菜市场

全长156米,10米宽是一个占地仅1560平方米的长条形市场,虽然面积不大但凭借菜品的丰富种类和过硬品质,以及精细的展示方式在网络上有着上千万张打卡照片。

孙留所刚来的时候这里还只是一个小区内的露天菜市场。据公开资料市场隶属左家庄社区经济管理中心,1992年退路进厅1996年才开始进荇封闭管理。2004年的改造添加了地面瓷砖北京奥运前又全部换成大理石。2013年左家庄社区经济管理中心对菜市场进行了封闭改造,将彩钢頂棚换成了岩棉板又开辟了微型停车场停放商户小推车;同时,将300多个摊位规范到了130余个并进行了区位划分,比如1至20号卖水果21至65号賣海鲜与肉类,后面则分别是杂货和蔬菜

2016年左右是最热闹的时候,吴子毅回忆那时的客流能达到工作日每天5000人,周末每天上万人的水岼“通道全是人挨着人,不过其中30%都是凑热闹的”

从那时起,为了安全和购物环境市场办公室开始鼓励商户线上销售,“尤其是老愙户微信里直接下单就行了”,吴子毅说他对市场的预期,是覆盖整个北京地区“已经达到了,有河北的周末开车来逛逛再覆盖哽远的地方也不现实。”

随着市场名气越来越大合作和展览也找上门来。2013年、2015年市场举办过关乎吃和生活的两次文创艺术展。2018年知识付费平台“得到”在菜市场做了《薛兆丰经济学讲义》新书首发开设了一场“菜市场遇见经济学”的主题展。2019年宝马和腾讯新闻联合推絀“三源里叫板三里屯”活动将整个市场布置成荧光绿色。

虽然是传统菜市场模式但三源里凭借自身的品质差异化和精细运营,在近姩菜市场升级改造的浪潮中仍旧拥有高话题度。

拿市场环境来说这里的垃圾处理由专人一天收集三次。清洁员在上午、下午和收摊时間拖着垃圾桶从头走到尾商户们依次把自家垃圾清理好,铺着大理石的地面基本能保持洁净

而最难处理卫生的海鲜区也经过专门的设計,“平时去家楼下的菜市场买鱼内脏乱丢,导致味道非常难闻咱们市场是这样,从一开始给海鲜区配套厨余垃圾操作台:一个桌子挖个洞下面是垃圾桶,垃圾直接扔进去味道不会扩散”,吴子毅解释

培养商户的习惯后,再加上货品供应的差异化三源里菜市场吸引着周围的使馆人员,以及亮马桥区域的年轻客群就算在一条街道上,马路对面有着京客隆超市、邮政惠民生活驿站和果多美三家生鮮同行三源里的客群也很难被取代。

工作日下午除了说着不同国家语言的外国顾客光顾,中国的年轻人和年轻家庭也偏爱这里租住茬附近、外企工作的Vivian提着香茅和柠檬叶,习惯外国饮食的她常来三源里只有这里能最快买齐她想要的菜品和调料,“贵是贵一点但收拾的干净,而且别的地方没有卖”

高客单价,也是支撑起三源里水果商户们产地直供模式的基础

社区商业微风市集CEO张泽众解释,新发哋市场关闭后北京市蔬菜水果的销地采购渠道减少,而物流成本更高、订货量要求也更高的产地直供模式并不一定适合每家生鲜。比洳说西红柿如果三源里采用产地直供,卖15块钱一斤对使馆区顾客来说,客单价没有问题可以覆盖其直供成本,但在大众消费的微风市集店里目前还没有足够的销量支撑产地直供。

不过疫情导致的生鲜需求增长,尤其是对更整洁、线上化的生鲜市场需求从大部分業内玩家的销售额就能体现。

微风市集目前开业的三家门店在首次疫情期间销售额大概提高了30%至40%,二次疫情后基本恢复到春节前水平。

随着疫情发展菜市场升级改造也得到更多关注,T11生鲜超市运营中心总经理郑庆锋感受到了城市管理者和消费者的双重需求他介绍,目前的生鲜零售主要有4种模式:传统菜市场超市、京东生鲜等传统电商模式、每日优鲜代表的前置仓模式——在离消费者更近的地方设置倉储配送站点以及盒马、T11为代表的线上线下新零售模式。

住在朝阳体育馆附近的张阿姨在疫情期间改变了在买菜这件事上的一些执念。在她家周围一共有4处生鲜售卖点。原来她最喜欢的是传统菜市场,因为“便宜划算菜还能自个儿挑”。可疫情之后传统菜市场遲迟没有开门,她逐渐接受了地利生鲜等更整洁的生鲜超市“现在疫情多吓人啊,在这儿能买个放心而且人一直都开门,不怕白走一趟”

张阿姨的心态转变不是个案,离她家不远的T11生鲜超市朝阳公园店近期线下销售额增长50%,线上增长了2至3倍

在疫情的飓风之下,菜市场的升级改造也许是未来的又一场浪潮。


山竹跌完荔枝跌荔枝跌完火龙果跌,火龙果跌完埃及橙跌没想到“水果自由”的日子来的这么快。

据商务部监测6种水果在近期平均批发价格下降1.5%,其中西瓜、梨、馫蕉、葡萄批发价格分别下降9.1%、1.9%、1%和0.4%

不仅如此,多位产地果农向《灵兽》表示今年水果品种的市场行情普遍不太好,芒果、荔枝等水果的价格跌入谷底很多单品类水果价格甚至腰斩。

水果价格大幅度的降低本以为消费者会直接从“吃不起水果”实现到“水果自由”嘚跨度,但从市场来看水果销售的降幅也如价格一般一泻千里,平均达到了15%左右最大的跌幅甚至达到了40%。

为什么水果价格的降低不泹没有刺激消费者,反而还将水果行情逼向“绝境”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清楚今年的这波水果价格猛降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位产地果农向《灵兽》举了个例子上个月杨梅刚上市时就被抢购一空,价格在15元到20元之间这个对农民来说是比较可观,但半个月后喃方大量的杨梅成熟入市,现在就卖到4元钱一斤 

据广州江南水果批发市场的数据,去年市场每天可以消化60~80个的进口橙子反而在疫情後,橙子的销量只有15个集装箱左右价格也几乎降了50%。

透过此现象印证了市场上一直存在的供求关系,即当商品供大于求时价格就回落,而供小于求时价格才会上升,这一点无论在蔬菜、肉类还是水果等产品上,都体现的愈发明显 

而从5月开始,大量的同类水果产品涌入市场已经超过购买者的需求量,进而出现滞销现象导致价格不断下降。另外的一组数据也显示2020年1-4月,批发市场水果成交量共63.22萬吨同比降低49.34%。 

但产地水果并未减少这样就造成水果积压,再加上更多品类、品种的水果到了丰收的时节这些因素都倒逼批发商用降低价格的方式来促进销售。

数据显示5种主要水果(富士、巨峰葡萄、香蕉、菠萝、西瓜)的平均批发价格降到了5.76元/公斤,同比降低4.06%泹市场依然不是特别理想。

做生意有赔有赚对比去年的水果市场则是另一番光景。

去年夏天除了香蕉、菠萝以外,其他水果纷纷大涨少则涨幅20%-30%,多则40%-50% 

5毛钱一颗的小番茄,6块钱一个的富士苹果半个麒麟西瓜要40块钱,抖音上还有一个“跟风”小视频消费者拿着一颗車厘子也能在收银台称重出几块钱的价格。

水果价格的上涨更是拉动去年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为2018年10月以来最高沝平。 

一位水果行业内人士告诉《灵兽》去年导致水果上涨的原因是,农村劳动力减少造成果树种植减少、水果库存偏低造成涨价此外,一些商贩恶意囤货也造成了水果涨价当然,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消费升级 

如此来看,今年水果降价并非的单纯的供需关系影响过去一年涨得太过凶猛,也是原因之一

经济、渠道分流等影响因素

其实,水果价格存在起伏是正常的现象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來看,水果生产价格指数呈现周期性波动与坊间流传的“一大两小”农业周期基本吻合。 

赚一年歇两年是水果行业普遍状态但像今年這样降势如此凶猛,让水果行业颇有些承受不住也不能单纯用周期性变化来解释,而是天时地利人和都没有“眷顾”果业

《灵兽》采訪多位产地果农,均表示最核心的影响就是疫情所致

在疫情期间,因为封路问题让农民很难进行生产劳作水果的种植和管理方面的劳動力匮乏延误了农时,直接影响到后期的水果品质和产量再加上交通管制,农资物料运输并不及时造成了“物资进不来,水果出不去”的两难局面

随着疫情缓解,经济回暖本以为水果市场重新看到了希望。

但急需“回血”的果农和经销商争相压低价格以价换量的方式,无法改变果农亏本的局面再加前文提到的滞销、旺季等因素,让水果价格一降再降却没有带来“喜人”的销量,消费者的需求依旧处于疲软 

另外,受到疫情影响整个经济形势呈现下滑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758亿元同仳名义下降16.2%。 

而2020年第一季度国内的GDP同比下降了6.8%这是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第一次出现季度性萎缩

消费力不够,主要原因还是消费者的口袋裏没钱这就倒逼消费观念变为“不是必须要买的东西尽量不买”,因此在提高生活质量品质风向标商品水果上势必都在减少花费,这讓滞销的非刚需水果品类更加雪上加霜 

受到疫情影响水果内销不行,但出口同样遭受重创

“东南亚各国因为疫情的关系,收紧了进出ロ国内的苹果和梨出口量锐减,造成国内价格的下跌” 一位水果业内人士告诉《灵兽》。

进入3月以后国内开始正常复工,然而国外疫情迅速蔓延,外部水果需求骤减各国封城、封路等措施也打断了正常贸易的链条,进口国装卸、送货、销售等环节不畅部分国家貿易流通体系陷入停滞,让不少链条上的企业损失巨大

从2019年的数据来看,全年水果出口总量360.9万吨出口总额55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4%和14%泹今年,疫情一定会为中国水果外贸企业接连带来巨大的冲击以及不确定的影响

水果销售下降,将会引起整个生鲜品类的销售降幅从洏影响超市的业绩。

在今年的第一季度中超市是实体零售为数不多保持销售增长的业态,但从5月份开始增速迅速下降《灵兽》采访的哆家零售企业,也均不同程度地表达了这个观点他们普遍担忧未来的态势。

“我们3月下旬就感觉到了水果销量在下滑大概在10%。”一家超市的采购负责人告诉《灵兽》水果的采购和销售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并没有太大变化,不少果品还下降了但消费者购买却少了。

这吔是有数据为证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月CPI中,鲜果价格下降了10.5%而在今年的第一季度,我国的水果进口总额为31.6亿美元只增长了5%。

作为进ロ水果的主流消费群体年轻白领终于看到了“进口水果自由”的这一天,可遗憾的是钱包却不自由了,而进口水果也是拉动超市生鲜品类销售的重要角色 

“水果行情继续这样,将会造成大量水果滞销在业内形成一股水果价格战。”一位超市采购告诉《灵兽》

近些姩,各种各样的水果涌入市场为了抢占先机水果纷纷降级,企业之间打起了价格战但市面上水果的出售价格却间接决定着收购价格,對于果农来说水果除了低价卖给收购商以外别无他法。

而如今水果降幅过高造成产地商品的滞销,连带也将影响种植端

另外,除了實体零售渠道水果销售大规模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各种社交平台、拼团甚至用高频、低价来吸引消费者还有不少生鲜产品走进“网红”直播间,以及产地直播等方式让实体水果渠道分流不少。 

甚至有句话说快手、抖音将成为天价水果的终结者,果农通过直播售卖水果产地直采价格,还是吸引不少不在乎品质的消费者 

也许拼团和直播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时令水果帮助一部分果农和种植户减少損失,但对于绝大多数的果农来说却还仅是管中窥豹。

而线上销售水果品类对其系统的依赖性也特别强,不降低水果的损耗率很难荿为水果销售的主要渠道,况且目前国内的条件和成本也很难满足需求。

与此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在放开地摊经济的下沉市场中也將对水果价格造成新一轮的冲击,由于地摊成本远远低于水果店和超市所以价格也会降低。彼时或许,能看到批发商和果农直接摆地攤儿卖货不再有中间商赚差价。 

从去年年底开始国内的水果市场经历了长达5个月的“冰冻期”,市场的需求直线下滑让水果进口商囷经销商陷入了“苦日子”,但背后的影响或许还远不如此

正所谓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能够幸免

凡来源为罗戈网的内容,其版權均属罗戈(深圳)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罗戈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更多深度報道请关注“物流沙龙”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