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比较靠谱的金华银行短期中信银行理财产品靠谱吗

现在市面上哪些理财产品比较靠谱?
都说钱不是万能的,没钱却是万万不能。因此理财一直以来都被看做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面对品种繁多的理财产品,我们究竟该怎么选择才不会进入购买误区呢?下面笔者就为大家盘点一下,现在市面上有哪些理财产品比较靠谱。
1、被称为最安全的理财产品——国债
国库券可以说是国债的原始形态政府为了启动一些特定的项目需要融通资金,那么发行国债就是比较常见的形式。国债是财政部发行的以国家税收为担保安全性,当然极高相应的收益也会低了。但是对于一些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的投资人来说,通过购买国债获得略高于存款的收益率是个不错的选择。
2、收益较好的低风险理财产品——货币基金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上出现了货币基金这类基金可以在银行间市场进行交易参与银行间的票据回购短期融资券交易。普通投资者可以利用机构的这种优势获得短期收益。这类基金的优势在于流动性比较高投资人可以将流动资金或者短期闲置资金投到货币资金,来获得短期收益弥补利息等方面的损失。
3、风险几乎等于零的理财产品--银行储蓄
别把储蓄不当投资,虽然收益很低但是积少成多。从当前国内金融市场来看,低风险投资种类已经比较丰富最原始的,就是银行存款储户将现金存到银行存一个定期到期后储户可以连本带利的收回。在国内银行是国有背景间接的有政府做担保安全性高,所以风险基本上不存在。
4、后起之秀——P2P理财
P2P平台典型的模式是由网络信贷公司提供平台,由借贷双方自由竞价,撮合成交。资金借出人获取利息收益,并承担风险;资金借入人到期偿还本金,网络信贷公司收取中介服务费。P2P网贷最大的优点是资金供需双方可以超越空间的限制,摆脱传统的银行中介,在虚拟的网络里充分享受贷款的高效与便捷。特别是像房易贷这样已经上线银行存管,并且始终坚持信息中介定位,把借款人信息不打马赛克,让投资者资金分析投资风险,得出客观决策的平台,更是受到了很多投资者的青睐。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短期理财产品有哪些靠谱的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理财观念也得到了大幅度变化。相对于传统金融业的长期理财产品,现在大家更青睐于短期理财产品,它回报周期更短、利率更好、流程更便捷。那么,短期理财产品有哪些靠谱的呢?
目前理财市场中短期理财产品有:银行理财产品和互联网类理财产品。
先来看看银行理财产品,据融360官方统计,2017年2月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05%,预期收益率比上个月上升0.07个百分点,久违地普遍恢复到“4”字头。其中,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47%,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5%,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32%。
银行理财产品受政策、经济等影响,收益率普遍较低。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理财产品也分风险等级和是否保本保息,因此笔者建议大家购买之前一定问清楚工作人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对于银行理财产品,互联网金融近几年可谓是出尽了风头。先是余额宝大肆横行,紧接着P2P、众筹等紧随其后,百花齐放。
要说这短期理财产品哪个收益更高点,还是互联网的理财产品,现在互联网的平均收益率为10%左右,所以,从收益率来看,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要高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
而余额宝经过持续降息后,目前已对大部分用户失去了吸引力,此消彼长,P2P行业经历监管部门接入整改后,变得越来越规范。就拿中国透明风控倡导者房易贷平台来说,目前年化依然维持在11%到15%的较高水平,而且平台信息全部透明、标的全部真实可查,安全问题也得到保障。
很多人选择短期类的理财产品,都是因为期限短、资金周转快速这些原因,但随着市场利率的走低,笔者并不建议大家把全部的资金投放到短期类的理财产品中,还是要合理配置自己的资金财产,“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才是长久之计。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3905被浏览852662分享邀请回答4992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2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别以为银行就靠谱 看完这些让人胆战心惊!
来源:融360
  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号:融360财秘
  5月11日,外媒称银监会暂停城商行新发行分级产品,担心投向及非标资产从而带来风险。也就是说,银行发行的这些理财产品,将资金投向于高风险的领域或是加大杠杆系数,从而提升理财产品的风险,一旦产生较大的漏洞有可能将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风险蔓延至整个银行业甚至投资者也要承担损失。
  银行理财一直属于传统的稳健类理财产品,但是近年来对于很多投资人来说却显得并不那么“靠谱”,很多老年人宁愿凌晨2点钟去排队买国债,也不考虑购买收益可能更高的银行理财,银行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越来越不可靠。
  实际上,近年来银行曾发生过很多类负面事件,这些年来银行似乎一直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下面我们来看看,究竟银行的哪些行为伤了老百姓的心。
  一、宣传误导致投资人亏损,拒赔投资者
  自2015年6月开始,南京银行以“半年绝对回报13%”、“中低风险、稳健增值”等为宣传内容销售鑫元,给投资者们带来13%左右的亏损,并造成少则两三万元、多则近二十万元的亏损。很多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不足,但是对银行非常信任,因此看到银行这样的“虚假宣传”时便信以为真,谁知这样高回报、低风险的产品竟然会带来巨大的亏损。事发之后,南京银行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认为这都是投资者自己不会辨别风险所致,拒绝赔偿投资者。
  融360点评:很多投资者并非金融或经济专业出身,本身理财专业知识就不够,但是你不能利用投资者的无知去骗取他们的钱财。近年来,银行理财误导销售的案例还少吗?
  二、存款频频失踪,理财“飞单”满天飞,都是银行“内鬼”惹的祸
  山西储户730万存款失踪,杭州市联合银行42名客户9505万存款失踪,河北储户数千万存款失踪,浙江邮储银行3000万存款莫名失踪&&涉事的很多都是国有大型银行,一向最为稳妥的存款怎么会一个个像着了魔似的就失踪了呢?除此之外,银行理财“飞单”这两年也是满天飞,明明买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可到手了咋变成、基金了呢?
  总结这些案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银行里有“内鬼”,这些员工凭借着内部渠道优势与外部不法分子勾结,制造了一起又一起虚假交易。多起案件暴露出商业银行内控存在巨大隐患,亟待重拳治理。
  融360点评:每次出了事,极少有银行能主动承担责任,一句“银行个别/离职/临时员工所为,银行对此并不知情”就把责任撇得一干二净,客户想要追回欠款简直难于登天。请问,你家的熊孩子把人打伤了,就可以说孩子不懂事,不用对此进行赔偿吗?
  三、理财资金投向高风险领域,银行为了收益剑走偏锋
  再回到刚开始说的银行分级型理财产品被叫停的事件上。由于市场利率大幅下降,股市跌宕起伏,2015年以来很多金融领域都陷入资产配置荒,银行也不例外。一些城商行运营及管理能力不佳,理财利润逐渐受到挤压,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获取高收益呢?那就是将理财资金投向高风险领域。银行理财资金大部分都投向了债券市场,一些银行会将资产委托给其他金融机构打理,如券商、、基金公司等,而这些机构的投资策略会更加激进,委外资金加杠杆的现象非常严重。今年以来大面积债券违约现象的发生给银行敲了警钟。
  融360点评:银行理财在老百姓心中本来是一个非常安全的理财产品,没想到银行却把理财资金投向高风险领域,一旦资金出现亏损、银行不对此兜底,受害的还是投资者。
  四、农行、、天津银行接连爆发亿元票据大案
  今年前四个月,农行、中信银行、天津银行接连爆发票据风险事件,涉及总金额高达56亿元。其中,农行与天津银行的票据在到期之前被员工挪作他用,农行的近40亿元票据最终却变成了一摞报纸,资金都流向了股市并且产生了巨额亏损。原本低风险的票据市场如今却混乱不堪,银行在办理票据业务中存在很多不审慎行为,导致大批虚假交易及票据重复使用的情况发生。
  融360点评:刚看到这些票据风险事件以为投资者又被坑惨了,后来发现这次受伤的是银行自己,这么大的漏洞看你要怎么填,以前都是搬起石头砸别人的脚,这回终于砸到自己了吧。
  近年来银行的日子一直不太好过,整体利润率下滑,不良贷款率大幅上升,而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快速敢追,抢占了银行不少资源,银行却仍然缺乏创新力度,服务态度不敢让人恭维,内部监管漏洞百出。如果再这样持续下去,砸的就不只是自己的脚这么简单了。
(责任编辑:钟慧 UF025)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买货币基金 还是银行短期理财产品_十一版_金华日报_金华新闻网
关注我们:
买货币基金 还是银行短期理财产品
提示: 又到年底了,如何理财赚点年货钱?每到年末市场流动性都会紧张起来,最近好多银行趁年底推出了一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看着挺不错。
记者 倪燕英
又到年底了,如何理财赚点年货钱?每到年末市场流动性都会紧张起来,最近好多银行趁年底推出了一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看着挺不错。与此同时,货币基金最近收益也有所上升。到底该选银行短期理财产品还是货币基金呢?
银行理财产品年末翘尾提前显现
在&年末效应&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近期不断走高。数据显示,从10月底开始,银行发行的封闭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稳步提升。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12月1&7日,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76%,创今年新高。同时,3个月以内短期理财产品发行量增加了32款,占比由上周的33.8%小幅上升到34.3%。为了顺利跨年,不少银行推出了30天左右的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来吸引客户的资金。据央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显示,为降低期限错配风险,金融机构应当强化资产管理产品久期管理,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最短期限不得低于90天。按照规定,期限低于90天的封闭式理财产品将会逐步减少。从历史数据来看,每到年末市场流动性都会比较紧张,一方面银行面临MPA考核,另一方面居民和企业提现需求增加,所以理财收益会上升,今年也不例外。银行业人士预计,12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和收益率将出现&双升&现象。
记者近日走访市区一些银行发现,不少银行近期新发行的理财产品其预期收益率普遍在5%以上,甚至有银行发行的封闭式非净值型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高达6%,其产品期限只有38天。相比网点多、客户多的国有大型银行,推出短期高收益理财的银行大多数是城商行、农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这些银行理财产品看着还不错,但并非想买就能买,有些产品只提供给机构或者私人银行客户,而且大多数产品起始金额是5万元。
按照央行等部委最新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规定,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打破刚性兑付。有银行人士表示,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维持高位仍具有布局价值,同时距离正式实施还有一年多的过渡期,到了月底、年底资金面紧张时候,可以积极布局获取收益,但长期资产配置就要慎重选择。
货币基金流动性更强
今年以来,货币基金一直都是今年的&香饽饽&。9月,监管部门下发流动性管理新规,对货币基金持有人集中度指标、可投资标的的范围进一步约束,流动性新规中三个&10%&的规定,导致货币基金短期内收益率持续走低。然而随着年末的临近,市场资金面紧张、流动性趋紧,叠加股市回调、债市调整等因素,货币基金收益率&芝麻开花节节高&。11月29日&12月5日的数据显示,货币基金收益率抬升至4.6249%,有短期理财要求,且流动性要求较大的可以考虑货币基金。目前互联网的货币基金已经做到了T+0即实时支付,这就意味着买到产品后可在指定的渠道支持快速赎回。在指定平台办理快速赎回业务的申请时间,一般情况下为每个自然日(包括周一至周日)的0:00&24:00。不过,快速赎回是有金额限制的,30万元、50万元甚至500万元不等。如果你更重视资金的流动性,赎回便捷、到账迅速,货币基金也许是合适的选择。
来源: 作者: 倪燕英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原银行短期理财产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