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真危及到中国了么

中国经济“被第一”相当危险--财经--人民网
中国经济“被第一”相当危险
&&&&来源:&&&&
&&&&&&字号
当下,全球经济危机未解,甚至有进一步加剧的可能,中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正与经济衰退作艰苦卓绝的斗争。除了人民币升值问题,“全球第一”的中国经济,还将面临西方政客对中国敌意的增长。
中国经济“被第一”相当危险(网络配图)
& & 当下,全球经济危机未解,甚至有进一步加剧的可能,中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正与经济衰退作艰苦卓绝的斗争。不过,在此危难时刻,西方世界给我们送来了最需要的乐观精神与信心――中国可能最早会在2016年,也就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新任期内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这份雪中送炭的喜悦由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北京时间11月10日送达。当日,该组织发布了一份题为《展望2060:远期增长的全球视野》的报告,认为依据购买力评价,中国GDP超过美国,需要四年,而超过欧元区总和,则仅需一年。这意味着,届时中国将真正成为世界经济的老大,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向前的动力火车。
  或许受此消息刺激,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再破6.30大关。11月1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2920元,1欧元对人民币8.0044元,100日元对人民币7.9151元,
  不可否认,OECD如此提气的好消息给笔者带来了兴奋感,带来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不过在短暂的高兴之后,笔者却有更多的忧心。中国经济真将迈入世界老大行列?或者世道变了,全世界已做好了心甘情愿迎接“老大”中国上位的准备?如果不是,报告的背后逻辑是什么?里面存在何种阴谋?
  客观分析,OECD对中国的分析可以说是大忽悠。去年,中国的GDP为47.15万亿元,约合7.3万亿美元,而美国的GDP则高达15.09万亿美元,中国的经济总量约为美国的40%,如果看人均收入,那中美经济就更不在一个档次上,目前,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为美国的16.6%,而该报告表示,50年后这一数字将增加到60%。
  虽然日前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中国经济今年的增速有望达到7.5%,比美国经济百分之二三的增速快了许多,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美国主导全球经济、拥有全球货币发行权的环境下,中国经济想在4年内超越美国,可谓是痴人做梦。即使中国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中国经济总量也远不如美国,离全球第一,还有遥远的距离。
  中美经济的差距是如此的明了、清楚,那么为何OECD还要大肆鼓吹呢?俗话说,无利不起早。OECD如此谄媚中国的背后,除了说明经济预测界的悲哀之外,或许其还有不可告人的一面。
  11月12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再破6.30大关的结果,应该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最乐意看到的情景。近年来,美国一直逼迫人民币升值,但效果不彰。如果中国经济“被第一”了,那么其将找到让人民币继续单边大幅度升值的完美理由。这对中国经济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由于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25%以上,人民币每升值一个点,都将严重影响中国的出口,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除了人民币升值问题,“全球第一”的中国经济,还将面临西方政客对中国敌意的增长。近年来,由于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长,中国威胁论从未间断,甚至有被推波助澜的趋势,今年美国的大选就清楚地体现了这一点:无论是赢家奥巴马,还是输家罗姆尼,他们都把攻击中国、打压中国视为获取选票的策略。为达此目的,他们不断制造摩擦,华为、中兴、三一重工以及众多的中国光伏企业纷纷受到歧视与打击,眼下就连中石化收购加拿大尼克森能源公司的命运,也掌控在美国人手里。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支付版权费、商标使用费、特许经营费最多的国家之一,外国公司通过在中国贴牌的加工贸易获得了高额的附加值,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为各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但这似乎并不能改变中国企业遭歧视的现状。
  最近以来,除了美国,欧盟同样对中国光伏业十分“来电”,如果不出意外,其跟随美国脚步制裁中国光伏业的措施将很快到来,与此同时,欧盟在承担碳排放量责任问题上也将死缠中国,而在IMF增资问题上,西方国家也会继续鼓吹中国做冤大头。
  对于“世界第一”,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应该说,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与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要看到,中国经济的地区差异、结构失衡、分配不均、贫富悬殊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解决。只有实现了上述目标,人民幸福了,国家富强了,那时的世界第一,才值得欢庆,才值得铭记,才值得自豪,才是真正的幸福时刻。
(责任编辑:乔雪峰、聂丛笑)
热点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18大期间为啥股市不会涨 江泽民如此评价胡锦涛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第三方登录:导读:如何看待当前的中国经济,虽然近几年国际经济相对萧条,但是中国的经济仍然保持着较稳定的增长,但是这种经济增长主要是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股市,国家的一系列政策倾向于保持经济增长,危及全球经济时中国推出四万亿的投资计划,中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实现了正增长,实现了保八的经济指标,如今房价过高已经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正常运转,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中国经济的发展的未来会比较艰难,政府需要制定强有力的如何看待当前的中国经济
摘要: 虽然近几年国际经济相对萧条,但是中国的经济仍然保持着较稳定的增长。但是这种经济增长主要是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股市,房地产泡沫等表面增长。国家的一系列政策倾向于保持经济增长,取得GDP的稳定增长。在美国出现次贷危机,危及全球经济时中国推出四万亿的投资计划,在大量的政府支出的支撑下,中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实现了正增长,实现了保八的经济指标。如今房价过高已经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正常运转,影响了普通人民的生活。近期,政府提出要淡化单一的GDP增长模式,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将信息,能源,电子,生物,汽车等作为战略性产业。中国经济的发展的未来会比较艰难,政府需要制定强有力的引导政策,使中国的经济走向正常,稳定。
关键字: 中国经济 汇率
房地产 增长模式
正文: 中国的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在经济,科技,教育,民生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中国的发展也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提升,在国际事务中具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同时中国也不得不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这不仅说的是政治环境,还有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 欧美国家在人民币汇率的问题上和中国纠缠不清。由于人民币汇率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中国的出口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导致美国贸易赤字不断增长。美国等国家希望人民币升值,以改变这种状况。中国考虑到中国的出口贸易以及就业的压力,坚决拒绝人民币升值。一方面来说保持汇率的稳定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如果人民币大幅升值的话, 势必会降低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会使中国的招商引资遭受严重的打击,同时会大幅减少中国的出口,这样的话大批的民营企业就会倒闭,大量的工人会失业,会导致国家的政治环境恶化,社会不稳定。虽然人民币可以促进中国的进口,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这些都要在国家的经济局势稳定,社会安定的基础之上才会有意义。
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使得美国人经济状况更加的糟糕,美国人大幅降低消费,特别是对中国商品的消费。由于美国人消费降低,导致中国的出口大幅下跌。大量的工厂倒闭,大量的工人失业。郎咸平教授说过,美国次贷危机是由于中国大量购买美国的国债,政府将资金注入银行,同时美国的利率很低,美国人大量地贷款用于买车和其他消费。才导致了次贷危机的发生。这不无道理,同时这与美国政府自身的调控和美国人不良的消费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中国政府面对此次危机提出了四万亿的投资计划。主要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有一部分是支持企业的资金。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一大批的钢筋水泥企业的生产,而且带动了大量的就业,可是这些投资都是一次性的,建完就不会再去重复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的经济发展是不会持久的。同时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铁,高速公路的建设已经大于交通运输的实际需求或者超出了人们的消费能力。比如高速铁路,其投资成本非常的高,而且成本回收的周期非常的长。一般只有政府才有这样的能力和魄力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和建设。然而要收回成本,其票价必然不会低,有些线路价格将逼近机票的价格,使得很多路线的乘客往往是寥寥无几,实在是对资源的二次浪费。 为何普通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如此之低?当今流行语,“病不起”,“死不起”等都反映出普通老百姓极低的消费能力。其原因很多,首先是中国的人口多。中国的人口是怎样影响普通老百姓的消费能力的呢?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劳动力素质普遍提高,劳动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其工资却不能跟上这方面的提高,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人口太多,就算劳动力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由于劳动力过剩,使得劳动力的可替代性很高,工厂和企业就有更多的讨价还价的空间。如今大学的扩招也产生了同样的问题。大量的扩招,不仅严重地降低了教学的质量,而且造成劳动力的趋同化,使得大学生难以胜任工作,而且形成恶劣的竞争。由于劳动力的工资不高,消费能力自然也不会高。另外就是房地产过热,导致普通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不得不被拘束在房产上。由于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家庭和房子有着特殊的情感,所以一般会首先考虑买房,其次是买车。开发商抓住了买房者的心理于是抬高房价,榨取老百姓的血汗钱。普通老百姓由于处于被动地位只能任由开发商漫天要价。其次是地方政府为了短期的利益和政绩,抬高地价,频频拍出地王。房地产开发成本又间接转嫁给了购房者。可以说地方政府在房价高涨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教育,医疗费用也是普通老百姓的重要开支。普通老百姓的消费能力被束缚,导致内需不振,同时外贸出口又遭遇寒霜。政府提出的三驾马车有两驾马车已经不能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作出相应的贡献,所以只能依靠通过加大政府的投资来拉动经济。由于政府的大量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在GDP所占比例甚至达到70%以上。试想一下,如果这些基础建设完成,中国应该用什么去填补空出来的GPP空缺。到时中国的经济就会停止不前,甚至出现大的滑坡。中国的政府投资行为似乎有点饮鸩止渴的意思,但又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政府如何摆脱这种被动的局面呢?就是转变增长方式,控制产业链,把握产业链的高利润节点。中国如今的制造业主要是集中在制造。制造是整个产业链中利润最低的节点,会造成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和严重的劳动力剥削。美国人聪明之处就是控制了产业链,自己控制高利润的研发设计,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而把利润最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制造转移到中国,剥削中国的劳动力。而且往往造出来的产品都返销美国,国人并不能享受这些产品,真是“遍身罗琦者,不是养蚕人”。政府为了保障出口,保持着劳动力的廉价优势,或者通过出口退税的方式促进出口。这种思想方式似乎有悖于“经济发展,全民共享”的理念,为增长而增长的思维并不能真正实现国富民强。政府需要产业升级,加强产业链控制,重新审视经济增长的定义和意义。不能盲目地信从GDP指标,应该以人为本,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思路。相信政府可以抓住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真正达到国富民强。 包含总结汇报、文档下载、办公文档、旅游景点、外语学习、出国留学、人文社科、教程攻略、行业论文以及如何看待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论文)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中国经济已很危险 该如何转型破局?
我的图书馆
中国经济已很危险 该如何转型破局?
经济转型,绝对不仅是什么由外向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转型这样简单的问题。中国经济的转型问题的根本是要使中国的经济摆脱资本的控制,如果不能最终摆脱资本的控制,把资源配置、生产分工、财富分配、效率实现和积极性的调动完全建立在依靠资本驱动的基础上,那么中国经济无论是外向型,还是内需型,都无法解决当前中国最根本的经济矛盾。
  当前中国的经济已到了十分危险的境地,以对外输血型的外向型经济,把中国大量的资源和实物财富转运到美国等西方国家,三十多年把中国的物质资源糟蹋得一塌糊涂,中国经济的物质基础快被掏空了。盲目的市场经济政策、混乱的市场秩序、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恶性竞争,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金融领域无原则、大限度的开放,使中国经济完全被美元捆绑,金融资本主导下的每一轮经济循环,都是一次吸血经济周期,这样的周期越循环,对普通民众的财富搜刮越厉害。中国的经济确实是应该转型了,但是如何转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经济转型,绝对不仅是什么由外向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转型这样简单的问题。中国经济的转型问题的根本是要使中国的经济摆脱资本的控制,如果不能最终摆脱资本的控制,把资源配置、生产分工、财富分配、效率实现和积极性的调动完全建立在依靠资本驱动的基础上,那么中国经济无论是外向型,还是内需型,都无法解决当前中国最根本的经济矛盾(这个矛盾绝对不是什么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需求之间的矛盾,而是资本与人民之间的矛盾,连这个矛盾都不敢承认,注定转型后巨大的社会危机仍不能解决)。
  要解决中国经济如何转型的问题,必须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一是要正确参透“经济”这个问题的真正内涵。这个问题极为重要,这是确保经济正确转型的根本,连什么是“经济”都搞不明白,何谈经济转型?正确理解“经济”真正内涵,是今后正确把握中国一切经济工作方针的基础。
  “经济”的本质是经国济民,是国计民生,是要求国家拥有雄厚的物资基础,让人民群众过上安康的生活。经济不是单纯的金融、货币、数字和名目繁多的所谓指标和实力。以物质为基础,涵养国力,泽被群众,并保持足够的可供后代子孙生存繁衍的资源,保持国家的潜力和人民群众修养生息的能力,使国家民族保持持续长远发展,才是经济问题的本质。金融不是经济,金钱也不是财富,数字、指标只是认识问题的参考工具,不经过灾难的考验、战争的检验没有资格谈什么实力。拿这些东西来评价经济、衡量经济、指导经济,是极为浮浅的,是要出大问题的。
  为什么说金钱不是财富?因为金钱只是分配实质财富的工具,就是用来分配财富的那盆水。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的现实来看,普通群众是钱多了,但多的只是数字,而实际财富却大幅缩水了。特别是对于有储蓄习惯的、诚实善良的普通群众而言,三十多年的通货膨胀,让他们辛苦多少年的货币积蓄几乎荡然无存。当前,人民群众早已看透了这个问题,金钱货币是财富吗?不是!也许对于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地区来讲,金钱货币算得上财富,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讲,金钱货币根本不是财富。金钱货币对于国家来讲,是国家分配财富的一种手段,它体现的是国家信用。通货膨胀、货币贬值本身就是国家信用的巨大损失。金钱货币的价值是建立在实物财富基础之上的,国家的信用也是如此,一个国家的钱越来越多,而实物财富却不断大量流失,这必然导致不间断的通货膨胀。不间断的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将使民众对经济的前景甚至国家的信用、国家的前途失去信心。
  金融是什么?金融也不是经济本身,但金融是经济的血液。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特别是经济领域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商品流通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这使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不可或缺的工具。在现代经济中,金融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命脉,金融政策和金融的主体(金融机构)是国家主权的范围,必须由国家掌握。既不能由资本掌握,更不能由势力集团掌握,尤其不能由外国资本掌控。所谓的金融开放是一个极值得商榷的问题,开放必须有限度。为什么美国的银行不对中国开放?为什么美国的银行不允许中资持有股份?其中反映出什么问题?难道不值得我们思考吗?
  金融本身具有吸血的本性,其运作过程是要营利的,而其本身并不能创造实物财富,金融的每一分利润其实都是剥削。当然在当今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操作所带来的货币财富,是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况且金融的这种增值方式运作范围和增值程度是有限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国家财富的积累,想通过金融的国际操作来增值,效果是极为有限的,赚点小钱可以,想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的财富状况是不可能的(况且就中国目前短视浮躁的所谓金融专家们有这个本事吗?值得怀疑,投资美国两房债券的天文数字般的损失不就很能说明问题吗?)。当然在军事霸权支持下的美元另当别论,但美元的功能和增值手段与中国金融对财富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要解决十四亿人口的生计问题,谋划国家民族未来的发展大计,想依靠金融资本的运作是不可能的。必须着眼于经济最根本的两个问题,一个是生产,一个是实物财富。因此,中国经济完全、也绝对不能紧盯着金融,更不能完全靠金融的手段来拉动经济。靠金融的投机作用,要么造成不合理的财富分配,要么吹大经济泡沫,这更是不可取,因为这将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经济建设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科学。搞好经济问题,既需要长远目光,又需要时间效益;既需要宏观调控,又需要精细调解;既需要金融等技术手段,又需要坚决的政治手段,法律手段;既需要从金融层面看效益,更需要从货币实际价值上看问题的本质;既要掌握金融工具,又要掌握实物财富。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不能建立在外汇储备上,必须建立在实物储备上。什么消费指数、购买力、包括数字GDP都不是经济的根本问题,我们指导经济发展,制定经济政策,靠这些数字和指标,是极容易发生错误的。这些东西是完全是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那一套,要知道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完全是建立在资本利润基础之上的,用它们来指导经济,最终的结果其实是在为资本利润服务,而不是为国计民生服务。西方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来研究去,归结到一点,就是为资本利润服务。这个问题看不透,完全拿西方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要犯修正主义的错误,必然会把中国的经济引入邪路。
  二、建立国家资源储备,并以之为基础建立国内的物流和期货市场。
  国家资源储备,既包括原始的资源能源储备, 又包括实用物资储备,这些是发展生产、保障国民生计的根本。特别是在中国面临这么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面结着众多凶恶的国际敌人,中国不能依靠任何人,不能把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物资基础建立在国门之外的任何地方。有些高层人士一再胡说象美国那样靠国际市场解决中国的能源、原材料和粮食等问题,这简直是傻到了极其可爱的程度,要么就是快疯了。建立与经济规模相当的国家资源和物资储备,既是国家安全的需要,又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从纯经济问题的角度讲,建立了与国家经济规模和经济安全相适应的资源物资储备,就掌握了本国经济的主导权,可以从容应对各种经济问题和金融危机。
  首先,有了这些储备,并且由国家政府掌握这些储备,那么资本对经济的影响就被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资本就不可能实现垄断,就不可能掌控国家的经济命脉,不可能形成有政治影响力资本势力集团,更不能形成当前这种能挑战国家政策法规、挑战国家政治体制的资本主义势力集团。当前为什么国家经济的转型和壮大公有制经济遇到重重阻力,难以见到明显成效?主要原因就是国家没有建立资源物资储备,没有遏制资本嚣张的物资基础,这样的事实充分说明,建设服务型的政府、税收型的政府是失败的,再这样搞下去,国家政府不仅会成为为资本服务的工具,而且会成为资本的奴隶。
  第二,国家建立资源物资储备,可以有效引导国内资本的生产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不至于任由他们向国外输血,却只给在资本生产链条中生存的普通人民群众一点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不至于把每一个经济循环过程都变成分配少得可惨的财富的过程;不至于把经济的每一次拉动都变成涸泽而渔、搜刮财富的过程。可以说,正是国家不建立与国民经济规模和经济安全相适应的储备,客观上错误地引导了资本的经济活动。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国家不建立自己的实物储备,同时又搞了优惠的出口政策,再加上开放的金融政策,这就引导着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将产品外销,并且不愁销路,不愁营利的问题;在竞争的过程中,不用考虑产品过剩的问题,不用考虑国内价格的问题,不用考虑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问题,只要有权有势,垄断了资源,生产的东西能出口,就有钱赚。这样政府就不能控制资本产品的趋向,也就意味着政府控制不了资本利润,控制不了资本的行为。资本家除了贷款、招标、立项、税收等问题之外,其整个生产过程可以不尿政府。那怕以再低的成本,向国外贱卖初级产品,不计后果地大量消耗资源,只要有钱赚,他们也不怕。再加上国家允许资本垄断重要的物资和利益资源,更利于他们疯狂不计后果地压榨搜刮国内人民,并向国外主子输送实物财富。他们财富转到国外了,国内搞烂了,他们拍屁股走人,再乱跟他们没多大关系。国内的资本势力集团为什么嚣张?国家无法有效控制其产品趋向和产后利润,还热脸贴资本的冷屁股,这就是根源所在。一旦国家建立与经济规模和经济安全相适应的资源和物资储备,则能有效控制产品的趋向,这样一方面给资本产品内销提供了出路,同时又掌握了其获利命脉,再以国家实物储备为基础,通过期货、物流等途径,对冲资本的非法竞争和垄断经营,那么,国家将完全可以掌握国内资本的命运,一切国内资本势力集团将再也不敢嚣张。如果再附以一定的限制出口政策,那么国内资本很难依附于国外势力,将乖乖地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
  第三,有了国家资源物资储备,国家金融货币就有了可靠的信用保障,就不会发生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国改革三十多年来的通货膨胀是怎么造成的?就是疯狂地对外出口造成的。生产的东西都上了外国,而换回的外汇再换算成人民币注入到国内。这样本来碗里的粥就少了,再兑进大量的水,不通货膨胀才怪,并且生产机器开动得越快,实物财富外流得越多,国内的钱越多,兑进碗里的水越多,碗里的粥越稀,通货膨胀越快越严重。而国家一旦建立了与经济规模相当的资源物资储备,碗里的粥会随着生产机器的运转,越来越多,实物财富越来越多,也不会有大量外来的水兑进来,怎么会发生通货膨胀?不发生通货膨胀,国家货币就不会贬值,国家金融货币的信用就有保障,人民的储蓄就不会缩水。即便有特殊情况发生一点点通货膨胀时,国家启动储备,投入市场,会有效平抑物价。当资本企图炒作、垄断时,也可以启动国家储备,遏制资本的炒作垄断行为,这样资本也会乖乖听话。
  第四,现在马上着手建立国家储备,是当前消除资本垄断、遏制资本嚣张的有效手段。建立与经济规模相当的国家资源物资储备,有效引导资本产品趋向,既能消除资本的垄断,又能保障资本的利润。这样在不伤害资本现有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国家对资本的有效控制,还能牢牢夯实公有制经济。同时,由于建立与经济规模相当的国家实物储备能有效抵制通货膨胀,也能确保资本现有货币财富的实际价值,对于资本也是有益的,不至于导致当前这种悲惨状况————由于不断的通货膨胀、资本实际财富贬值,导致资本由于担心价值安全而不断疯狂地赚取货币,从而疯狂扩大生产,疯狂消耗资源能源,疯狂向外输出产品。通过建立与经济规模相适应的国家实物储备,既解决了资本生产的获利问题,又解决了就业和以劳付酬的社会财富分配问题,还保障了国家的经济、金融安全,这绝对是一个多赢的措施。
  第五,建立与经济规模相适应的国家实物储备和在此基础上的国内物流、期货市场,能有效抵御美元等国际游资的炒作行为,保护国家经济安全,防止国际资本的经济掠夺。
  三、发展以高科技为支撑的出口产业。在拥有巨大国家资源物资储备的前提下,发展以高科技为支撑的深加工、高附加值产业,并以之为重点发展对外贸易,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出口产品的结构,扭转基础资源型、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模式。如果不建立国家资源物资储备,就不能解决低附加产品的趋向问题,也不能对从事这些产业的资本形成促进其主动转型的压力。这样会使国家资源大量流失,实物财富大量流失,国家失去对资本的有效引导与控制。
  四、建立国家资源物资储备,要着眼于国家经济在实物经济方面实现良性循环。在此基础上,提高基础产业、资源型产业的产品价格,在各产业间建立合理的财富分配格局,使经济成果普遍惠及广大劳动者。同时,再大力发展以消费为主的服务业,建立多层次、多样式的分配阶梯或链条,从而增加就业,改善社会财富分配严重失衡的状况,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全面小康。
  五、国家经济转型,必须建立国家统一的金融安全体系。建立严格的金融主权安全监控机构,建立国际金融风险预警机制,严格遏制国际金融资本的炒作行为,确保国家经济安全。要重新审查国家金融开放的政策,对不合理、不安全,甚至是违法违规、有损国家经济安全的开放政策,要坚决马上予以取缔。
  国家经济转型还有许多细节、重要的方面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时间关系,今天就说这些吧。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教。
馆藏&18732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